谈谈《史记》人物形象
古文阅读解析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古文阅读解析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史记,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著作之一,被誉为“记史之宗”。
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使得这些人物在读者心中栩栩如生。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章节中,对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进行解析探讨。
一、项羽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史记对他的形象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在《项羽本纪》中,史记描绘项羽的外貌特征,用词生动且形象:他“体态矫健壮实,容色矜贵”,表现了项羽的英武和威严。
史记还通过描写项羽的行为举止来突出他的个性特征:他“豪壮有权谋”,“见利忘义”,展示了项羽的果断和冷酷。
史记通过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充满魅力、威武非凡的武将形象。
二、刘邦刘邦是史记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项羽的对手,也是最终建立了中国汉朝的皇帝。
在《刘邦本纪》中,史记对刘邦的形象描写则突出了他的智谋和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聪明伶俐,善察言观色”,“机变多智谋,过人常问”。
这些描写表现了刘邦的机敏和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他成功之路的关键因素。
史记对刘邦形象的描写,使读者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三、吕不韦吕不韦是一个早期的商人,也是史记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吕不韦列传》中,史记对吕不韦的形象描写相当细致,涵盖了他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史记描绘吕不韦的外貌特征时使用了一系列形象的词语:“仪貌不过人,而威容素倍”。
这些形容词突出了他的风采和气质。
史记还通过对吕不韦品行的描写,揭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追求卓越的心态:“其所好者,不同俗人。
”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吕不韦的形象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史记中几位重要人物形象描写的解析,可以看出史记在描绘人物时的用词精确、生动,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这些描写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征,也使得史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总结起来,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准确细致,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性格等方面的描绘,使读者能够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以记载历史为主要目的,但同时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通过研究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了古代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角色,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共性和特点。
首先,史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富。
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呈现,不仅记载了各个时期的政治事件和战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行为。
例如,史记中的刘邦形象深受人们的关注。
他既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一个慷慨豪爽、深得人民拥护的君主。
这种鲜明而复杂的形象使人们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他的评价也多种多样。
其次,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时代特征。
史记涵盖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
因此,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
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追求权谋和利益,因此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狡诈、权谋的代表,如韩非子和苏秦。
而到了秦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兴起,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则更加注重道德品质和忠诚精神,如董仲舒和司马迁。
另外,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也展现了社会角色的多样性。
古代社会的分工明确,人们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涵盖了君臣、父子、朋友、师生等多个社会关系。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责任和行为准则。
例如,史记中的孔子形象展现了一个儒家学者的形象,他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强调君子之道。
而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则展示了古代君主和将领的职责和行为准则,他们既要有智谋和勇气,又要有仁爱和宽容。
最后,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和观点。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一位儒家学者,他对历史和人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对史记中的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对仁爱、忠诚、智慧等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权谋、奸诈等行为的批判。
这种作者的价值观和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呈现。
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一、本文概述《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不仅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见解著称,更因其对女性形象的生动描绘而独具魅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史记》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意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详细解读《史记》中的女性人物,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及她们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分析《史记》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和文学价值,揭示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也能更深入地认识到《史记》这部伟大著作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史记》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描述同样丰富多彩,深入剖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史记》中塑造了一系列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她们以高尚的品德、智慧和无私的奉献,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楷模。
如《项羽本纪》中的虞姬,她以忠诚和智慧辅助项羽,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谋士;又如《孔子世家》中的南子,她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睿智的见解,为孔子的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史记》中,也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与男性同样甚至更为出色的战斗能力。
如《淮阴侯列传》中的吕后,她以果断和勇敢的军事决策,为汉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又如《田单列传》中的田单之母,她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家族抵御外敌,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史记》中还塑造了一些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多舛,遭遇种种不幸,但却以坚韧和勇敢面对困境,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敬意。
如《孝武本纪》中的钩弋夫人,她因政治斗争而被迫自尽,留下了悲惨的结局;又如《刺客列传》中的豫让之妻,她在丈夫离世后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在《史记》中,也有一些被描绘为妖艳惑众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因美貌而引发纷争,或因权谋而扰乱朝纲。
《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与历史观点
《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与历史观点引言:开篇点题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
”而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历史著作《史记》,被誉为“中国之宝库”,堪称史书中的瑰宝。
《史记》记录了从上古到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将历史和文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中,我们能够见证古代英雄人物的形象及其背后的历史观点。
一、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1. 张仪:权谋与智慧的典范张仪是《史记》中被塑造为一个智慧和权谋兼备的英雄人物。
在与韩国的斗争中,他提出了“非攻”之术。
他不用军队直接进攻敌人,而是利用巧妙的策略和外交手段,间接地使韩国渐渐衰弱,最终实现了秦国对韩国的统治。
这种非攻之术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也体现了《史记》中智者胜于力士的观点。
2. 虞姬:美丽与智慧的化身虞姬在《史记》中是一个富有智慧和美丽的女性形象。
她是项羽的爱人,为了保护项羽,她不惧危险,智慧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和机智与秦军进行斗争。
虞姬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在古代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追求智慧和美丽的结合。
二、历史观点的显现1. 内外兼修的政治观点《史记》中的英雄人物所展现的历史观点,体现了“内因外果”、“内外兼修”的政治观点。
也就是说,通过英雄人物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历史的发展是由内部的政治制度和外部的战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君子与小人的辨证观点《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无一例外地展现了君子与小人的辨证观点。
君子通常是有仁义道德观念,聪明才智的、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的人物,而小人则是狡诈自私、以私利为先的人物。
通过这些人物的对比,历史观点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君子之德,国家和民族才能获得长久的繁荣。
三、历史观点对今天的启示1. 智慧和智谋的重要性从《史记》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和智谋在历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也同样适用。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只有具备足够的智慧和智谋,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剖析》
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剖析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被誉为东方古代历史文献的巅峰之作。
其中,记载了众多具有丰富个性和深刻影响力的英雄人物形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揭示他们在古代社会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杰出品质和鲜明特点。
正文1. 文章分析首先,我们可以从《史记》整体的结构和风格入手来分析其中所呈现的英雄人物形象。
《史记》以纪事本末和列传两部分组成,纪事篇章主要记录了各个朝代的重大事件和政治动态,而列传则侧重于诸子百家、名将等个别人物。
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到当时历史背景下英雄人物们身处的时代环境,并揭示他们的奋斗与抉择。
2. 英雄人物特点剖析在具体分析每位英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他们的特点:(1) 德行高尚《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往往具备高尚的德行品质。
例如,刘邦身上体现了仁爱和宽厚的优秀品质,而司马迁则赞扬了诸葛亮高尚的忠诚和智慧。
(2) 智勇双全许多英雄人物在《史记》中被描绘成智勇双全的形象。
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还能以自己聪明才智解决难题。
赵奢、韩信等都体现了这种特点。
(3) 忠诚果敢忠诚是《史记》中英雄人物共同的价值观之一。
无论是为国家、朝廷或自己所坚持的理念,他们始终对之无私奉献,并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3. 影响力与价值《史记》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他们的奋斗精神、人格魅力和为民除害的行动是后世史学家、政治家和领导者借鉴和学习的重要范本。
结论通过对《史记》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历史人物在古代社会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杰出品质和鲜明特点。
他们的德行高尚、智勇双全以及忠诚果敢等特点,使得他们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英雄人物。
同时,这些形象也启示着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许多智慧和启示,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和奋斗。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商务印书馆。
简要介绍司马迁史记人物塑造特点
简要介绍司马迁史记人物塑造特点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全书共计130篇,包含了从上古时代到西汉末年的历史内容。
《史记》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人物塑造而成为古代历史文学的典范之一。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精心塑造人物,展示了他独特的人物塑造特点。
一、形象鲜明,性格鲜活司马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等方面,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描绘了项羽的形象:“项王身长七尺馀,美须眉,瞳子黑而大,鼻阔口方,腰丈五寸,食腥不厌精饭,能食数斗,好饮酒。
”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项羽的形象和气质,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和魅力。
二、心理描写,情感丰富司马迁在《史记》中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例如,在《史记·刘邦本纪》中,司马迁描写了刘邦在汉王位危急时刻的心理活动:“汉王以为约束不得,欲自刭。
”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刘邦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使得读者更加能够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三、言行表现,个性突出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示其个性特点。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描写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言行:“羽乃大呼曰:“天下之人,皆为我用也。
”羽左指而右出,右指而左出,使人难乘之。
”通过这样的描写,司马迁展示了项羽的果断和决绝,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项羽的个性特点。
四、寓意深远,形象象征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传达深远的寓意。
例如,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描写了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其中刘邦的形象被描述为“逃亡之后,与草木同群,与禽兽同衡,不知所亲。
”这一形象的描写寓意深远,象征着刘邦身份的低下和他所经历的艰辛,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到刘邦的奋斗历程。
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古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价值观,又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形象。
这些历史人物形象通过文学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才智与情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选取数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展示他们在古代文学中的独特魅力。
一、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由司马迁所撰写。
在这部作品中,司马迁着重描绘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刘邦、项羽和曹操等人。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以“劉姓太祖”的身份建立了汉朝。
司马迁通过《史记》中的记载,展现了刘邦的智勇才华和为人忠诚的品质,他一方面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在乱世中连续战胜了多位威胁汉朝统治的敌人;另一方面,刘邦也展现了他的仁爱之心,他宽政惠民,推行了一系列为民请命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
由于司马迁的生动描写,刘邦的形象得以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形象。
项羽是刘邦的对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军事将领。
司马迁以其豪放的笔触勾勒出了项羽旷世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
他在《史记》中的形象呈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光辉,他视死如归,英勇不屈,即使最后战败,也没有徘徊和犹豫,而是义无反顾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项羽的形象在《史记》中显得极富磅礴的气魄和超凡的英雄色彩,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形象之一。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他的形象描绘多以负面为主,而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则多是褒贬不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曹操形象也相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塑造方式。
有的作品将曹操描绘成权谋之王,聪明睿智,善于算计,是一个政治家兼军事家的典型;有的作品则将曹操刻画成冷酷无情的独裁者,这一形象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
无论是怎样的形象,曹操都是古代文学中一位极富争议的历史人物形象,他的形象塑造与评价也充分展现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
《史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被选为司马迁笔下的原因
《史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被选为司马迁笔下的原因1. 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生动地描绘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将探讨《史记》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分析他们被选为司马迁笔下的原因。
2.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2.1 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 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决策能力,能够矢志不渝地追求统一天下的目标。
- 刘邦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利用他人之力,善于化解矛盾,这使得他能够有效地统治并巩固自身的权力。
2.2 项羽- 项羽是刘邦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 他性格豪放不羁,冒险求索,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 项羽个性独立,不拘泥于传统规则,这使得他能够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2.3 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史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 他冷静、威严、果断的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在战乱时期保持稳定的统治,并且有效地组织军队作战。
- 曹操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擅长制定战略和策略,这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3. 被选为司马迁笔下的原因- 司马迁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选择描写这些人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这些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于统一中国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他们的性格特点各异,给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表现人性的复杂性。
- 司马迁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智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的方方面面。
- 司马迁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述和评价,传达了自己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和观点,从而增强了《史记》的文学价值。
4. 结论通过《史记》,司马迁成功地塑造了刘邦、项羽、曹操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形象,展示了他们的英勇智慧和复杂性格。
同时,司马迁选择描写这些人物的原因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史记》因其对人物形象的独特揭示和思想内涵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人物描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以下是对《史记》人物描写的几点论述:
一、人物形象鲜明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项羽的英勇善战、刘邦的机智多谋、韩信的忍辱负重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史记》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例如,勾践的卧薪尝胆、吕后的残忍无情等,都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三、注重人物命运的描写
《史记》中的人物命运各异,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例如,韩信的命运多舛、项羽的英雄末路等,都让读者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
四、注重人物形象的对比和衬托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对比和衬托来展现其个性特点。
例如,项羽和刘邦的对比,展现了两位英雄的不同性格和命运;吕后和戚夫人的对比,展现了两位女性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同表现。
这些对比和衬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总之,《史记》的人物描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同时,《史记》的人物描写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人物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分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文化传统中一部重要的史书。
它以纪传体的形式,全面而生动地记述了从夏朝到西汉末年的历史,塑造了许多丰富多样的历史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探索其塑造的目的和特点。
一、刘邦:平凡中的伟大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史记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史记对刘邦的形象塑造着重描绘了他的平凡、机智和领导力。
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史书中记载:“刘子母者,邑中之微田宅也,无所逃其赋役”,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刘邦出身卑微、与百姓有着紧密联系的形象。
另外,史记也详细描述了他在起义军中的狡黠和决策能力,显示了他作为领袖的才华和魅力。
这样的形象塑造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平凡人通过自身努力和机智,最终成为帝国创立者的伟大历程。
二、项羽:豪情与悲剧项羽是刘邦的对手,也是史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史记对项羽的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豪迈和人性悲剧。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史书描述了项羽英勇善战,颇有豪情壮志的形象,如“项羽江东称王,号曰西楚霸王”,这一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雄心壮志和决心。
而在项羽最终失败的过程中,史记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展示出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悲剧性格。
这种丰富的形象塑造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项羽的历史地位和人性。
三、孙子:智谋非凡孙子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史记中的历史人物之一。
史记对孙子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对他智慧和军事才能的赞扬上。
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史书描绘了孙子善于用兵、智谋非凡的形象,如“孙武毌丘子者,号吴起,吴人也”,“孙子明贵,师旷独贱”。
这样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孙子高超的智慧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凸显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才华。
这种形象的描绘,突出了孙子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历史地位。
综上所述,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相当丰富多样,既包括了平凡中的伟大,也有豪情与悲剧,还有智谋非凡。
古代文言文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
古代文言文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古代文言文史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历史人物。
这些历史人物形象,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窗口。
他们的形象描写在史记中生动而真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司马迁眼中的历史人物史记的主要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历史人物的描写独具特色。
在史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着重于他们的品德、行为和才能等方面。
首先,司马迁对于君主的评价十分重要。
他认为君主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明智的才能,以德治国,使国家繁荣昌盛。
例如在《太史公自序》中,他对夏桀、商纣等暴君的描写中,强调了他们昏庸、残暴的本质,表达了他对于君主的期望。
其次,司马迁对于一些古代名将的形象塑造也非常突出。
他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事实的依据,展现了这些名将的英勇、智慧和谋略。
例如在《项羽本纪》中,他赞扬了项羽的勇猛和果断,但也批评了他的轻率和自负,使得项羽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此外,史记中还塑造了一些身世卑微但志向高远的历史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司马迁通过这些形象的刻画,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二、史记中历史人物形象的意义史记中历史人物形象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更是为了传达一种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首先,历史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品德、才能和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古代社会重视人的德行和能力,这在史记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与其品德和才能密切相关。
其次,历史人物形象展示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尊孔宣扬儒家思想,尊儒贬法,这是古代社会的主流观念,也是史记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写照。
这种观念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最后,历史人物形象是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史记中的众多历史人物形象,不仅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反映了相似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进步社会。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意义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意义概述《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被誉为中国古代文献之冠。
其重要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更描绘了众多世界级人物的形象,并通过对他们的评价和描述给予了深刻的历史意义。
人物形象塑造1.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生动而详实的文字描绘, 塑造出许多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特征的历史人物形象。
2.司马迁以客观、真实地记录人物言行为主旨,力求还原历史人物真实形象。
3.在描述人物时,司马迁注重塑造其品德、智慧、胆略等方面,使他们栩栩如生、立体感十足。
历史意义1.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勾勒出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历史画卷。
2.这些风云人物以其丰富灿烂的人生经历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迹,成为了后世历史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
3.《史记》中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旨在揭示出每个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特征、政治背景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具体案例1.秦始皇:司马迁以客观冷静的眼光,描绘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与专制统治。
他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并通过自身奋斗使秦国崛起于战乱之中,建立统一的中国帝国。
2.刘邦:司马迁以英雄神采、杀伐决断等形象塑造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角色之一。
刘邦通过了长期鏖战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了汉朝,开启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时代。
3.曹操:司马迁以智慧谋略、机智过人等形象描绘曹操,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曹操在混乱时期通过聪明才智和强大势力成为北方霸主,对中国南北分裂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论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精心描绘历史人物形象,并探讨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后世有着深刻启示作用。
阅读《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意义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可以提升对人性、智慧和道德的认识。
例谈《史记》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历史人物形象的画廊——例谈《史记》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不仅记载了王侯将相,也将许多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揽入其中,诸如刺客、游侠、商人等;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姿态万千,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使同一类人物,形态也绝不雷同;善于抓住人物基本特征、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方面,进行恰如其分地雕刻。
一言以蔽之,《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各异、个性鲜明三大特点。
笔者结合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简要地谈谈《史记》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一、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之中,最能展现其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从而塑造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例如《鸿门宴》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是漫长“楚汉相争”的序幕,自始自终都充满着矛盾。
宴会开始黑云压城、危机四伏,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矛盾斗争的酝酿开端与上升阶段。
项王听到曹无伤的告密,顿时火冒三丈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后又听项伯进言沛公乃有功之人,击之不义,于是放弃了攻打刘邦的良机。
由此,不难看出项羽刚愎自用,轻信且又不善用人。
而刘邦能屈能伸,极善用人;宴中项庄意在沛公的剑舞,樊哙的突然闯入,双方一度剑拔弩张,让人倒吸了口凉气,把紧张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默不应”,足见项羽自矜功伐,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宴后尴尬的收场,可以看出项王缺乏清醒的头脑,没有长远的眼光,听不进诤言。
而刘邦能够从谏如流,机智果敢,相机而动。
司马迁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将人物放置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栩栩如生展现了项羽和刘邦的不同个性。
二、在充分的对比映衬中凸显人物对比映衬法是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相互对照、比较,来衬托其中一个人物的表现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人物时,经常借其中一个人物来强调他所要凸显的中心人物。
谈谈《史记》中的三类悲情人物
创新平台《史记》是一部富有悲剧意味的作品,主要以描写人物来记载历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三类具有悲情意味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情怀与独特的审美意识。
司马迁继承父志,以史官之笔撰写《史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在《史记》之前的史传作品里,史官往往隐于文本之后叙述,几乎不带任何主观色彩,不会夹杂个人的态度与观点。
司马迁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打破了史官隐身记述历史的传统,率先扩大了史书所能容纳的人物的规模,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史记》之前的史传作品纯粹是为贵族或者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无不是在记叙君王、大臣、贤士的经历和功绩,即使其中也有寺人、仆从、婢女等人物,往往也是为衬托主要人物服务的。
司马迁则完全改变了这种写法。
他在记录君臣贵族言行的同时,将许多充满个性的普通人乃至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带入了史书的大堂,并让他们以主人公的身份再现历史的进程。
这使得《史记》焕发出了独特的生机。
纵观《史记》全书,司马迁一共刻画了三类悲情人物形象:一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为理想而献身的殉道者,二是和项羽、李广一样命运跌宕的英雄,三是游侠、刺客等侠义之士。
一、为理想而献身的殉道者《伯夷列传》里不肯食周粟、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和《屈原贾生列传》里因美政理想不能实现而举身赴死的屈原都是《史记》中充满悲剧意味的殉道者。
这类人物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他们为实现某种理想或者坚持某种信念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区别于在斗争中受难的人物,这些殉道者往往是因为知道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精神追求而选择自行毁灭。
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
他们不屈服,不妥协,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展现出了特殊的人格魅力。
在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西方神话中的悲剧人物西绪福斯。
西绪福斯因狡猾机智而闻名。
诸神罚他在地府里将一块巨大的岩石从平地滚到山顶上去。
当他每次用尽全力将巨大的岩石推到山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脱离,再次滚到山下。
浅谈《史记》人物形象塑造
浅谈《史记》人物形象塑造作者:刘娟概要: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对比映衬,最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十分重视这种手法的作用,并且能够巧妙运用。
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是蔺相如精神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名话。
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先写廉颇的骄横以与蔺相如的忍让映衬。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骄横无礼,“不肯与会”、“称病不朝”、“引车避匿”,但作者没有交代蔺相如这么做的动机,作一跌宕,从而引出舍人的规谏(也是读者的疑问),以舍人的狭窄心胸反衬蔺相如的坦荡襟怀,又作一跌宕;蔺相如的答话,先将廉颇与秦王比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连秦王都不怕,何畏廉将军?又一宕;接着分析赵国的安全系“吾两人”,不能两虎相斗,又一宕;几经腾挪跌宕,作了许多铺垫,到最紧要最醒目的地方,才点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来,这确实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个睛一“点”,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如同巍巍的泰山一般在读者面前耸立起来了。
史传文学中用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先秦作品中已大量运用。
司马迁运用细节塑造人物的一个新成就,就是使细节更加符合人物性格,更能体现人物性格。
司马迁写《史记》爱在人物传记的一开头,就用一两个细节来刻画人物。
如《陈涉世家》开头写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留侯世家》写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李斯列传》开头写李斯观厕鼠之别而叹;《张汤传》写张汤劾鼠掠治如老狱吏等等。
这些细节看来似乎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甚关系,但仔细一想,它们却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它们往往或揭示人物的好尚、志趣、抱负和性格发展的趋向,或确立人物思想性格的基调,从侧面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政治问题,在其中寄寓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物的褒贬。
高尔基说“创造——这就是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史记人物形象分析《史记》故事性强、可读性强,其文言文语言较为浅显,易于理解。
读《史记》,对积累文言文知识很有益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史记人物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篇1《史记刺客列传》是唯一一篇记录刺客事迹的史书文章,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个不同的刺客以及他们的刺杀事迹。
司马迁也是唯一一位将刺客列入史书的史官,因此,《史记刺客列传》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既然司马迁把这5个刺客同列入一个类传中,除了他们都拥有刺客这个身份以外,他们五个应该还拥有共同的形象特征和精神特征。
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也会有异于其余四人的个性特征。
本文将从五个刺客的形象入手,着重分析他们共同的形象特征以及各自独特的形象特点,并且简要概述在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刺客形象分析(一)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共同刺客形象1、“士为知己者死”的情义《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五个刺客,他们行刺的最根本的动机都是对“义”的履行,如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他们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刺杀行为,原动力就是“义”。
而这里所说的“义”,是一种“基于一定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人际关系的准则”。
即当对方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待遇以及精神上的尊重和能力上的肯定,自己也应报答对方。
“义”是刺客个人情感的体现,具体描述为讲义气,有情有义。
五个刺客都是重情义之人。
曹沫作为鲁国将领,虽然“与齐战,三败北”,但是鲁庄公“犹复以为将”。
曹沫与鲁庄公的关系就是“君臣知遇关系”。
曹沫劫齐桓公,除了为了鲁国国家利益,还出于对鲁庄公知遇之恩的一种回报。
同样的,在伍子胥向公子光引荐专诸以后,“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当然,专诸为公子光刺杀王僚,应当是有一部分原因是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善客待之”除却了物质上的回报,还有精神上的尊重。
2、视死如归的勇敢刺杀是一种高危的行动,常常以生命为代价,除了曹沫,其余四个刺客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古代史书中最为有名的之一便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这部史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细刻画的历史人物形象而著称。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将众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以《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为主题,探讨这部史书在历史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独特之处。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为历史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史记》中,司马迁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他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精心描绘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将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史记》中,司马迁赋予历史人物以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内心独白等形式,深入刻画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司马迁在描写刘邦时,以“乾坤壮观,尽取天下,而安之;冬温夏凊足以理民,而乐之”来描述了刘邦的宽厚和富有魅力的形象。
这种深入人物内心的刻画使得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更加贴近读者,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物的共鸣和思考。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不仅是多面的,而且鲜明独特。
司马迁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例如,在描述项羽时,司马迁用“勇而忌讳,骄而能容,疑而虚怀,自负而谦”来表现项羽的豪气与矛盾,形象生动有趣。
这种独特的塑造方式使得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读者可以通过他们的形象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多样性。
此外,作者在准确性方面也力求严谨。
虽然遗失了原文,但现存的《史记》依然通过后人的整理和校勘,力求恢复原貌。
司马迁遵循着“信史”之旨,尽可能通过考证和查证,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他注意到历史人物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对事件的叙述和背景的描写力求精确。
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史记》成为了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独具特色。
通过精心刻画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司马迁将历史人物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史记》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史记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著作之一,由司马迁所撰写。
这部巨著以精细入微的叙事方式,生动塑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形象。
本文将探讨《史记》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并深入分析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
一、司马迁笔下的英雄形象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细致描写和生动刻画,赋予了众多历史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他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描绘了这些英雄人物,使他们栩栩如生。
例如,1. 刘邦:智勇兼备的开国皇帝刘邦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充分展现了刘邦智勇兼备、善于调和各方利益,赢得民心并建立起汉朝统治基础的能力。
他对刘邦进行了全面描述,并且突出强调了刘邦的智慧和魅力。
2. 韩信:谋略过人的军事天才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神机妙算”。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一个平民出身的英雄形象,他通过精准的计策和灵活的战术击败强大的敌人。
司马迁将韩信塑造成一个睿智、果敢而又冷静沉稳的形象。
二、塑造英雄形象的手法通过研究《史记》可以发现,在描绘历史人物时,司马迁采用了一系列手法来塑造英雄形象。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手法:1. 整体描写+个性特点司马迁通常会先给读者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深入描写该人物的个性特点。
这种手法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建立对其形象的认知。
2. 行动描写通过具体描述英雄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采取的行动,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杰出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3. 引用他人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经常引用其他人对英雄人物的评价,来衬托其卓越之处。
这种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加信服并加深对该人物形象的认同感。
三、英雄形象塑造的意义《史记》中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不仅是为了还原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传递一种理想主义和崇高精神。
通过展示这些英雄人物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品质,司马迁试图激发读者心中对英雄主义和真正伟大的崇敬。
结论《史记》中的英雄形象塑造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的风采和个性。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评析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评析一、介绍《史记》及其重要性•简介《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共分为十二本,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重要性:《史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描写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塑造成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形象。
二、司马迁与历史人物塑造•司马迁: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以及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评述,塑造了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影响因素:司马迁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评价可能会有主观色彩,并且也与当时政治、社会背景等因素相关。
三、不同历史人物形象评析1. 儒家思想倡导者•孔子:孔子被描绘为颇具智慧、仁爱和宽厚的人物。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伦理观念,对于后世的影响广泛。
•孟子:孟子被形容为励志向上、富有感染力的道德导师。
他强调个体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2. 政治家与军事家•刘邦:刘邦被描绘为聪明机智而又善于用人的政治家。
他成功建立了汉朝,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曹操:曹操则被描述为智勇双全、谋略过人的军事家。
他在三国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许多著名战争策略。
3. 文化艺术家•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一位文学才华出众的诗人,《史记》中对他进行了较高评价。
他以其才华和深情而赢得了广泛赞誉。
•李斯:李斯作为《史记》中重要人物,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文化管理者。
他推动了秦朝的改革,被认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人物形象评价的主观性•形象塑造:《史记》中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描述,可能受到司马迁个人的主观影响和审美偏好。
因此,在评析历史人物形象时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历史复杂性: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在评价其形象时,需要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等来进行全面分析。
五、总结•《史记》中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部著作,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历史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史记》人物形象
《史记》作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史学和文学上的巨著,其文学成就影响深远。
而《史记》的人物形象就是它的一大特色,为后世作者的创作开创了先河。
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是《史记》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描写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就其从社会价值和价值判断来说,《项羽本纪》就有典型的意义。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情形。
社会价值是指人通过自身和自我实践活动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
《史记》里的本纪,本以各代帝王为中心,叙述各朝代的兴亡及重大政治事件。
项羽虽没有成功帝业,但因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在秦汉鼎革之际的一段时间里,他发政令、称霸王,权同帝业,所以司马迁列项羽于本纪。
项羽一生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业,但由于他本身性格上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识上的偏差,作战谋略上的失误,血气方刚而智谋不够,最终只能是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项羽本纪》一文中自始至终都曾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
如写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不成,但他却自有道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他的一番话就体现体现出了他只求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来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对付战乱中的各种情况。
后来,他的叔父就叫他去学兵法,但“又不竟学”,半途而废。
但他的大志却也着实难得,如他看到秦始皇巡游会稽,渡钱塘江,便“口出狂言”:“那人可取而代之。
”他力大无比,才气超人。
为了自己能在战乱中召集各路各派,反倒秦军并能使下属无所谓惧作下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如他在进攻秦军的过程中,由于看不惯守义在危难之中还兀自贪图享受的行为,便谎称“守义和同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杀掉他”,而杀死了守义父子。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具体体现;然后,引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结论。
可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使项羽更为骄傲,本来就无深谋远虑的他更显得头脑简单,轻视敌人。
当时项羽兵有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
下属范增劝项羽: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什么都能抛弃,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赶紧进攻,不要失掉良机,否则会后患无穷。
但项羽却根本听不进,而轻信项伯的话,在鸿门宴时,,他明明可以杀了刘邦,但他却白白失掉了机会,给刘邦消灭自己创造了条件。
鸿门宴以后没几天,项羽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咸阳城,他以不可一世的气概,推翻了暴虐的秦王,却也因为残酷的烧杀而失掉民心,同时埋下了日后败亡的凶机。
项羽行军打仗有勇有谋,可是政治头脑却太幼稚,他竟然凭使者的一面之词,就怀疑衷心耿耿的范增勾结刘邦。
在项羽流动作战疲于奔命之时,刘邦却不断为巩固自己的基业而深谋远虑,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楚汉优劣形式发生逆转,刘邦正拥有广大的后方,实力大增,乘机发动垓下之战,
要把项羽消灭。
而此时项羽由于经营不当,用人不当,实力已大大削弱。
在项羽被刘邦军队追杀突围到乌江时,有一个乌江亭长让他东渡乌江逃命,但项羽却说:“天意要亡,又何必渡江逃生呢?”这既表现出项羽的大无畏气概,但也暴露出他的宿命论思想,他把自己的作战过失都归咎于“天意”,至死还不觉醒。
就这样,项羽在乌江结束自己悲壮的一生。
《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人物形象是:他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但又有着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跟软容易相信别人,刚愎自用,同时还有高傲的一面,他爱面子,要的是尊严,缺少政治头脑,没有远见,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是站在复仇的角度上去反秦的,所以在推翻秦王朝以后,并没有进步的政治主张。
同时,项羽有是一个破坏有余,建设不足的人,他不知道反省,知道灭亡时,仍然怨天尤人。
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刘邦,因为他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严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又允许“善待”刘邦。
项羽自持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戒心,在刘邦委曲求全时不下狠心,不听劝告,终于放他回去。
也因为项羽出身名门比刘邦更讲信誉,给了刘邦可乘之机,而项羽的最大弱点又是缺乏战略,刚愎自用,虽然称雄一时,但最终给刘邦灭了而失去天下。
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相比教而言,《史记》中刘邦人物形象是市井之徒,贪财好色,在攻取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夺天下,错误的采取“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冲突。
但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面对有用的人就巴结,面对劲敌就机智的办法解决,不是硬拼。
司马迁在《史记》中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对本朝的开过皇帝刘邦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能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做全面表现,使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
它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其中写得比较成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项羽、刘邦等等,就有近百个。
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
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共同组成了一条丰富多采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又各有较鲜明的个性。
就算身份和经历相似的人物,也并不相互混淆。
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
前者如刘邦、韩信、苏秦,后者如项羽、李斯、田横。
又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暴露出当时人的诸如势利、报复心之类普遍的弱点。
如刘邦微贱时嫂子不给他饭吃,父亲也不喜欢他,成功之后刘邦不肯忘记把他们嘲弄一番。
这些命运变化和恩怨相报的故事,最能够表现人与环境、地位的关系,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在叙述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在最后表现出自己的看法,为充分叙述提供广阔空间。
而在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在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活动中的对比,寄托叙述者的感情倾向。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
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院0902
周晓琳
0109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