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的发展关键--氢气存储技术
氢能存储与利用
氢能存储与利用以氢能存储与利用为题,我们将探讨氢能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氢能的概念与特点氢能是指利用氢气作为能源的形式。
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燃烧时只产生水蒸气,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再生、储存便捷等特点,被广泛视为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
二、氢能的存储方式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有压缩氢气储存、液化氢气储存和固态氢气储存三种。
压缩氢气储存是将氢气压缩到高压储存罐中,便于运输和储存;液化氢气储存是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253°C)下液化,以减小体积;固态氢气储存是将氢气吸附在材料表面或嵌入晶格中,实现高密度的氢气储存。
三、氢能的利用方式氢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燃烧和燃料电池两种。
燃烧方式是将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产生热能和水蒸气;燃料电池是将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能转换、零排放、噪音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等领域。
四、氢能的发展现状全球各国都在加大氢能的研发与应用力度。
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纷纷推出氢能政策和产业发展计划,加速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商业化应用,并建立了一定的充电基础设施。
在能源领域,氢能被应用于储能系统、供暖系统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可行方案。
五、氢能的前景展望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氢能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零排放,为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同时,氢能的储存和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计未来氢能将广泛应用于交通、能源、工业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氢能的存储与利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氢能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氢能源的储存与利用
氢能源的储存与利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对绿色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氢能作为一种零排放、高效能源的代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氢能源在储存与利用方面面临的挑战也不可避免。
I. 氢能源的优点对于氢能的认识,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它的优点。
氢能源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可以高效、快速地转化为电力、热力或燃料,且完全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对环境极为友好。
而且,氢气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水解或者天然气重整等技术来获取。
由此可见,氢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II. 氢能源的储存方式那么,在氢能源的储存方面有哪些方式呢?1. 压缩氢气储罐压缩氢气储罐是目前最为流行和成熟的氢气储存技术之一。
所谓压缩储氢,是指将氢气压缩至合适的压力后,存储在氢气储罐内。
具体来讲,常见的压缩方式有机械压缩、液化压缩和吸附式压缩等。
但是,压缩储氢需要良好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而且储罐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
此外,在氢气储存的过程中,存在氢气泄漏和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
2. 液化储氢液化储氢是将氢气在低温下(-253℃)液化,存储在液氢储罐内的方式。
液化储氢相较于压缩储氢,能够占据更小的空间并且存储能量密度较高。
但是液化储氢需要极低的温度来维持氢气的液态状态,因此液化储氢系统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
3. 吸附储氢吸附式储氢是通过吸附材料(如碳和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氢气,将氢气贮存于氢气吸附材料中,并在需要时通过加热或减压使氢气自吸附材料中释放出来。
吸附式储氢具有储存密度高、体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
同时,吸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储氢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然而,吸附储氢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以促进氢气的吸附和释放,同时吸附材料的制造和再生也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经济投入。
III. 氢能的利用那么在使用氢能时,其具体的利用方式又有哪些呢?1. 燃料电池产电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在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
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
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储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和利用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而储氢材料作为储氢技术的关键部分,其储氢原理对于储氢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进行介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储氢技术。
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储氢两种方式。
物理吸附储氢是指通过材料的微孔结构来吸附氢气分子,实现氢气的储存。
这种储氢方式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吸附剂表面与氢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物理吸附剂包括活性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和多孔结构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
氢气分子在材料表面的微孔中通过范德华力与材料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被吸附储存起来。
物理吸附储氢的优点是储氢效率高、储氢和释放过程可逆,但其吸附能力受到温度和压力的限制。
化学储氢是指通过材料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
这种储氢方式的原理是材料与氢气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储氢材料包括金属氢化物、金属-非金属复合物、氮化物和硼化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密度和储氢容量,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储存和释放氢气。
化学储氢的优点是储氢密度高、储氢能力稳定,但其缺点是储氢和释放过程不可逆,需要通过外部能量进行储氢和释放。
除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一些材料还可以通过水素溶解度高来实现氢气的储存。
这种溶解储氢的原理是氢气分子在材料中以分子溶解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溶解储氢材料包括氢气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和氢气在聚合物中的溶解。
溶解储氢的优点是储氢容量高、储氢和释放过程可逆,但其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来实现。
储氢材料的储氢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反应和溶解三种方式。
不同的储氢材料具有不同的储氢原理,选择合适的储氢材料对于提高储氢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储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是提升氢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技术的发展
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获得了广泛关注。
然而,氢气本身具有极低的密度和高的压缩要求,因此如何储存和有效运输氢能源成为了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氢能源储存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氢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1. 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压缩氢气储存技术是最常见的氢能源储存形式之一。
通过将氢气压缩到高压容器中,可以大幅度减小氢气的体积,从而方便储存和运输。
目前,常见的储氢容器包括高压钢瓶、碳纤维复合材料储氢罐等。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储氢罐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推动了压缩氢气储存技术的发展。
2. 液化氢储存技术液化氢储存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氢能源储存方法。
通过将氢气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253°C),可以将氢气液化成液态氢。
液化氢的密度相较于气态氢更高,从而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容器中存储更多的氢气。
液化氢储存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最近几年开始在汽车领域得到推广。
然而,液化氢的冷却过程非常能源密集,而且液化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容器的密封性要求非常高,这也给液化氢储存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氢能源运输技术的发展1. 高压管道输送技术高压管道输送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氢能源运输方式。
类似于天然气输送,通过在管道中提供足够的压力,可以将氢气从生产地输送到消费地。
高压管道输送技术具有输送距离长、输送能力大的优势,而且相对于液态氢运输更加安全可靠。
然而,由于氢气的非常性和泄漏的安全性问题,高压管道输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2. 杂交气体车运输技术杂交气体车是一种结合了氢气和其他能源形态的交通工具。
与传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杂交气体车不仅可以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还可以利用其他能源(如电能、天然气等)作为补充能源。
这种杂交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能源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氢能源的依赖,从而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的问题。
氢储存技术探究
氢储存技术探究摘要: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使得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
氢能源以其可再生性和良好的环保效应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载体。
氢能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在于氢气的储存, 氢气储存是氢能应用的瓶颈技术。
本文分析了当前能源现状和形势,并对氢的性质特点,氢能的储存技术为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和制定新能源战略计划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氢能储存。
1.背景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日益严峻,正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据世界能源组织调查显示,世界原油可采储量138.3Gt ,天然气2.4Gt,合计140.7Gt,按年产3.2Gt计算,储采比44。
现代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石油。
航天、航空、船舶、汽车、化工等无不使用石油。
然而,石油一旦短缺,世界将不堪设想。
从能源战略发展来看,寻找一种新型能源代替石油,已迫在眉睫。
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它有别于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 可直接燃烧,是一种含能体能源。
而且它燃烧热量高,无污染,来源广,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所无法比拟的。
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
2.氢的性质及特点2.1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
在所有元素中,氢原子结构最简单,它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2.2 资源丰富。
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可由水分解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地球表面的70%^上被水所覆盖,地球上的水储量为21018 t,是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2.3 热值高[1] 。
氢的热值高于所有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每千克氢燃烧后可产生热能120.4MJ,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2.4 环保性能好[2] 。
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清洁,不会对环境排放温室气体,氢本身无色无味无毒,燃烧的产物除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有其它有害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生成的水又可以由电解继续制氢,从而不断循环;2.5 燃烧稳定性好。
氢储能工艺
氢储能工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并储存起来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将产生的氢气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氢储能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电解水: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这一步骤需要电能作为驱动力,其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
2. 氢气储存:将产生的氢气进行储存,一般采用压缩氢气或液态氢气的方式。
压缩氢气可以将氢气压缩到高压容器中,液态氢气则需要将氢气冷却至低温并液化。
3. 氢能利用:将储存的氢气用于能源供应。
氢气可以通过燃烧和燃料电池两种方式转化为能量。
燃烧氢气会产生水和热能,而燃料电池则可以将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和水。
氢储能工艺的优点包括能够高效储存电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再生等。
然而,目前氢储能工艺还存在一些挑战,如氢气的储存和输送成本较高、安全性问题等。
因此,氢储能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
储运氢技术的发展与关键技术
储运氢技术的发展与关键技术摘要:针对国内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是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必然选择,储运氢是枢纽环节,文中比较和论述了储运氢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同时论述了目前国内储运氢产业应用面临的挑战,对加快国内氢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储运氢技术应用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氢能、储运、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引言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技术,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强度,产氢纯度高等技术优势,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清洁绿色,所得的氢气被行业内认为是“绿氢”,被认为实现氢脱碳的最佳途径。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对绿氢成本的拆解预测,在2030年光伏度电成本可降低至0.1~0.15元/KWh,相应的绿氢成本可降低到16.9元/kg,与天然气制氢成本平价。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达到113.5亿吨,其中100.3亿吨与能源排放相关,13.2亿吨与工业过程排放相关。
在碳中和目标下,绿氢必须在工业、建筑、交通等碳排重点领域担任重要深度脱碳角色。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在在各个脱碳应用领域的绿氢成本竞争力分析,氢解决方案可在22个关键应用领域与其他清洁技术替代方案实现竞争,其中在9个应用案例中,完全不逊于传统化石能源。
我国的能源供应上存在“西富东贫、北多南少”,风能资源80%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大于东部”的特点。
我国的氢能需求上则相反,集中在中部、东部、南部地区,未来氢能供应和需求逆向分布的特点必须依靠完善的氢储运供应链。
由于氢气物理化学性质特点,即在原子半径小易穿透、常温常压下密度极低(0.089千克每立方米,0℃,1巴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储能密度低、液化温度极低(常压下-253℃)、易燃易爆等,导致氢能不容易储存和安全高效输送。
一、储运氢技术目前,储运氢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高压气态储运氢(长管拖车、管道)、液态储运氢、氢载体储运和和固体储运氢等方式。
1.高压气态储运氢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是指氢气通过高压压缩注入注入相应的高压容器中,以高压气态进行储运。
氢能源关键技术
氢能源关键技术氢能源作为未来的能源之一,其发展前景广阔。
但要实现氢能源的商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必须得到突破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
一、氢的生产技术制氢技术主要分为四种,即化石燃料蒸气重整、气化、水电解和光解水。
其中,化石燃料蒸气重整是最常用的制氢方式,但该技术存在着能源消耗大、CO2排放高的问题。
目前,气化以及水电解等技术曾获得了相关国家的大力支持,在不断优化完善中。
二、氢的存储技术氢具有轻、易挥发、易泄露等特点,因此氢的存储技术十分关键。
现阶段,最常用的氢存储方式包括压缩、液化和与材料吸附。
但这三种方式都存在着存储密度低、安全系数差、检测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材料研发和技术创新,探索更多、更可靠的安全存储方法。
三、氢的传输技术氢气非常容易泄漏,在传输时需要相应的技术来保护其安全。
目前,氢气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压缩氢传输、液化氢传输和管道输送三种方式。
然而,由于氢气的易燃、爆炸性,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亟需关注。
因此,开展更加完善的氢气传输技术研究,提高氢气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氢的利用技术氢作为清洁能源,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燃烧发电和加氢站等多个领域。
其中,燃料电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之一,但燃料电池的效率和耐久性都存在着瓶颈。
在增强氢能源商业化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和推进,提高氢的利用效率。
总之,氢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是氢能源商业化应用的必要条件。
科学家们需要在生产、存储、传输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推动氢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储氢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 . 月刊68氢是一种理想的高能量密度的绿色新能源:(1)氢释能后的产物是水,属于清洁能源;(2)氢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分解水而再生,是可再生能源;(3)氢能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氢气可产生1.25×106kJ/kg 热量,相当于3kg 汽油或4.5kg 焦炭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4)在化工与炼油等领域副产大量氢气,资源丰富。
因此,氢在燃料电池及高能可充放电电池等方面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可以预见,未来世界将从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形态转变为以氢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形态。
文 / 闫慧忠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涉及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四大关键技术。
氢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以金属氢化物形式储氢的稀土储氢合金是储氢领域最成熟的产品,主要用于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储氢装置。
稀土储氢合金是镧、铈轻稀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发展稀土储氢材料产业对于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储氢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在开发和利用氢能的过程中,涉及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四大关键技术。
目前储氢技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法和化学法。
前者主要包括液化储氢、压缩储氢、碳质材料吸附、玻璃微球储氢、微孔聚合物贮氢等;后者主要包括金属氢化物储氢、无机物储氢、有机液态氢化物储氢等。
以金属氢化物形式储氢的储氢合金具有安全可靠、储氢能耗低、单位体积储氢密度高等优点,其中稀土储氢合金是储氢领域最成熟的产品。
稀土储氢材料应用现状稀土储氢合金主要用于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储氢装置。
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系LaNi5型储氢电极合金在日本和中国先后实现了产业化。
镍氢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动力学性能良好、环境友好和安全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混合电动车(HEV)。
就技术水平和安全性看,在各类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的综合优势较为明显。
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稀土系储氢合金,储氢负极合金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 展趋势和挑战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氢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新型的 储氢材料和储运方式将成为研究重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碳纳米管等 新型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储氢密度和更优秀的吸放氢性能,有望成为储氢领域的 重要研究方向。此外,固态氢存储材料也在持续优化中,以期实现常温下更快速 的吸放氢反应。
一、氢能产业链及储运技术研究 现状
1、氢能产业链基本构成
1、氢能产业链基本构成
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用氢等多个环节。其中,制氢是氢能产 业链的起点,目前主要采用化石能源重整、水电解、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储运环 节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 储氢等方式;加氢环节是氢能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采用固定加氢站和 移动加氢站两种形式;用氢环节是氢能产业链的终点,目前主要应用于能源、交 通、工业等领域。
2、储运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的 应用及研究现状
2、储运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储运技术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 氢、固态储氢等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研究和应用。其中,高压气态储氢具 有储存压力高、容器重量轻、便于运输等优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储氢方式之 一。液态储氢具有储存密度高、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但需要解决低温液 态储存和运输的问题。固态储氢具有储存密度高、安全性好、易于运输等优点, 但需要解决储氢材料和制备成本高的问题。
三、展望氢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氢气运输方面,未来将致力于提高现有运输方式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寻 求新的运输方式。例如,利用太阳能进行水解制氢,然后通过管道或船舶运输, 将有望实现氢气的低成本、大规模运输。然而,这一技术还面临着光电转化效率 低、水解制氢速率慢等挑战。因此,未来的研究将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降低整 个系统的成本,以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可行性。
储氢方式的适用场景
储氢方式的适用场景储氢是指将氢气以某种形式存储在物质中,以便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使用。
储氢技术是氢能源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氢能源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
储氢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储氢方式,分析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1. 压缩氢气储存压缩氢气储存是目前最常见的储氢方式之一。
它将氢气以高压储存在钢瓶或气瓶中,便于运输和使用。
这种储氢方式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连续供氢的场景,如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
优点是储氢效率高、存储密度大,但缺点是需要大型压缩设备和高压储氢容器,成本较高。
2. 液态氢气储存液态氢气储存是将氢气冷却至低温(-253℃),使其变成液态,然后存储在特殊容器中。
液态氢气储存方式适用于需要大量储氢和长时间存储的场景,如航天器、卫星等。
优点是储氢密度极高,但缺点是需要低温维持,能耗较大。
3. 吸附储氢吸附储氢是将氢气吸附在特殊的储氢材料表面,以实现储氢的方式。
这种储氢方式适用于需要快速储氢和释放的场景,如燃料电池汽车、便携式氢气供应装置等。
优点是储氢和释放速度快,但缺点是储氢容量相对较低。
4. 化学储氢化学储氢是指将氢气与其他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然后将化合物作为储氢介质。
这种储氢方式适用于需要大量储氢和长时间存储的场景,如氢气发动机、氢能电池等。
优点是储氢密度高,但缺点是反应过程中会有副产物产生,处理不便。
5. 金属储氢金属储氢是指将氢气吸附在金属晶格中,以实现储氢的方式。
这种储氢方式适用于需要高储氢密度和快速储氢的场景,如氢能电池、储能设备等。
优点是储氢容量大,但缺点是吸附和释放过程中会有温度变化,需要控制。
储氢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
压缩氢气储存适用于长时间供氢需求的场景;液态氢气储存适用于大量储氢和长时间存储的场景;吸附储氢适用于快速储氢和释放的场景;化学储氢适用于大量储氢需求的场景;金属储氢适用于高储氢密度和快速储氢的场景。
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展望
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展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氢能源是我国的重要能源。
现阶段研究中,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也十分快速。
大多数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汽轮机、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之间协调配合为主。
针对电-氢储能在微网方面目前研究相对较少,氢储能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度大,大容量存储,利用率高等特点,将电-氢储能用于微电网作为混合储能部分,系统各元件相互协调配合,能够大大提高微网系统消纳能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由于混合储能部分成本过高,微电网经济性存在不足,因此对氢储能组成的微网系统的容量规划以及其经济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氢储能;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应用模式引言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路径,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为牵引,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将其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作为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从政策突破、科技创新、安全监管、绿色转型、社会认知等方面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1氢储能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家们的快速探索,氢能的优势逐渐体现。
它的能量密度大,大容量存储,利用率高的特点,可作为长期储能系统;由于它清洁,环保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和“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氢能将作为未来的能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从而在微网系统中达到低碳可靠运行的目的。
储氢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储氢,另一种为化学储氢。
物理储氢分为液氢储存、高压氢气储存、活性碳吸附储存、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储存等;化学储氢分为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氢化物储氢、无机物储氢等。
电解水技术,储氢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是电-氢系统的核心部分。
目前,氢储能在综合能源系统以及园区方面研究较多,根据多能联供联储的特点,设计配置氢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参考现有的博弈模式,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混合整数优化含氢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的三阶段主从博弈框架,不仅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新型储能——氢储能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综合需求侧响应,提出以最小化系统运行总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协调优化模型,并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进行验证,经验证此方案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并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建立基于掺氢方式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模型,以经济性为评估目标进行协调优化,将此方案与不同储氢容量的本地储氢系统进行了对比,经验证气网掺氢和本地储氢均能提高系统的经济性,且气网掺氢收益优于本地储氢,但掺氢会导致电网侧的成本和气网侧的收益同时上升;提出含电转气的变效率热电联产调度模型,以系统购能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以及能量损耗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含电转气的热电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可促进多种能源高效利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与系统经济性。
氢能源存储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氢能源存储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一、绪论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氢气具有低密度、易燃爆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
因此,氢能源存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氢能源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二、氢能源存储技术的分类1. 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压缩氢气储存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氢能源储存技术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将氢气压缩至高压状态,通过气体压缩机将氢气加压至容器内,以便在较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氢气。
目前,压缩氢气储存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存在能量密度较低、气体泄漏风险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2. 液态氢气储存技术液态氢气储存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氢能源储存方式。
将氢气冷却至液态态,存储在低温容器中,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储存。
液态氢气储存技术具有储存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存在制冷能耗高、容器存储温度稳定性差等挑战。
3. 吸附储氢技术吸附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吸附在吸附剂表面,通过吸附剂的吸附解吸过程实现氢气的存储。
吸附储氢技术具有存储能量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存在吸附剂选择、循环寿命等问题尚待解决。
4. 化学储氢技术化学储氢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转化为易储存的化合物,如氨合成、甲烷化等方式实现氢气的储存。
化学储氢技术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储存,但需要耗费能量进行反应和再生,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三、氢能源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1. 压缩氢气储存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缩氢气储存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新型高效气体压缩机的研发,使得氢气的压缩能耗大幅度降低,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此外,液压储氢技术、压缩冷却联合储氢技术等新型储氢方式的出现,为压缩氢气储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液态氢气储存技术研究进展液态氢气储存技术在制冷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下,取得了一些进展。
新型低温材料的研发,提高了液态氢气的保存稳定性和安全性。
氢燃料电池存储运输原理
氢燃料电池存储运输原理一、氢气的存储技术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但是由于其低密度和高压状态下易发生爆炸的特性,使得其存储技术相对复杂。
目前,氢气的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压缩氢气存储、液态氢气存储和固体氢气存储。
1. 压缩氢气存储技术压缩氢气存储技术是指将氢气压缩成液态或高压气体,以减小氢气体积,增加存储密度。
一般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氢气储罐进行压缩存储。
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可以将氢气的存储密度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降低存储成本和提高存储效率。
2. 液态氢气存储技术液态氢气存储技术是指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253℃)使其液化,以减小氢气体积,增加存储密度。
液态氢气存储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氢气的存储密度,适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氢气。
但是,液态氢气存储技术需要特殊的存储设备和设施,成本较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
3. 固体氢气存储技术固体氢气存储技术是指将氢气储存在吸氢合金或其他具有高吸氢性能的材料中。
通过吸氢反应,将氢气吸附在固体材料表面或内部,形成固态储氢晶格或结构,以实现氢气的高密度存储。
由于固态氢气存储技术不需要极端的压力或温度条件,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二、氢气的运输技术氢气的运输技术是指将储存好的氢气从生产地点运输到使用地点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氢气运输技术主要包括管道输氢、压缩氢气罐车和液态氢气槽车。
1. 管道输氢管道输氢是指将氢气通过专门设计的管道系统从生产地点输送至使用地点的技术。
管道输氢技术具有输送量大、连续输送、运输损耗小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氢气输送。
但是,建设和维护管道系统的成本较高,且需要考虑管道渗漏、爆破等安全问题。
2. 压缩氢气罐车压缩氢气罐车是指将压缩好的氢气装载到专用的氢气罐车中进行运输。
压缩氢气罐车具有运输灵活、运输距离远、适用于小规模氢气运输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氢气运输方式。
3. 液态氢气槽车液态氢气槽车是指将液化好的氢气装载到专用的氢气槽车中进行运输。
氢气的储存技术及发展
氢气的储存技术及发展
氢气作为一种储能手段,因其高能量密度、零排放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氢气是一种容易泄漏、易燃爆的气体,储存与运输一直是氢能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的氢气储存技术对氢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的氢气储存技术包括压缩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
其中,压缩储氢是应用最广泛的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是通过高压(350~700 Bar)将氢气储存在储氢罐中,缺点是需要
消耗大量能量进行压缩和冷却,以及存储密度较低;液态储氢虽然能够以较高的密度(70 kg/m3)储存氢气,但需要非常低
的温度(-253℃),高昂的储存和运输成本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固态储氢技术因具有高储存密度、安全可靠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未来氢气储存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储存密度、减少存储能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等方面。
例如,基于化学反应的氢气储存技术(如氢化物储氢)可以实现更高的储存密度、更低的运输和储存成本,但需要克服反应速率慢、储氢和释氢反应温度高等技术难题。
此外,氢气储存技术与氢气传输和利用技术相互作用,需要综合优化整个氢能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能效。
综上所述,氢气储存技术是氢能产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潜在的技术突破点,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氢气储存和利用。
氢气储存方法及发展
我国氢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氢能是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解决方案。
氢气储运是连接氢气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关键桥梁,低成本高效的氢气储运技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应用的必要保障。
01.氢气储存技术根据氢气的存储状态可将氢气储存方式分为常温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等。
目前,常温高压气态储氢是当前我国最成熟的储氢技术,占绝对主导地位。
低温液态储氢尚处起步阶段,是未来大规模用氢的良好解决方案。
有机液态储氢处于技术研发阶段,是未来有发展潜力的氢气低价储运技术之一。
固态储氢尚处示范阶段,具有实用化前景的是金属氢化物基储氢合金。
•常温高压气态储氢是指将氢气压缩在储氢容器中,通过增压来提高氢气的容量,满足日常使用。
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灌装和使用操作简单的储氢方式,具有成本低、能耗低、充放速度快的特点。
缺点是储氢密度低,安全性较差,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短距离的运输场景。
•低温液态储氢属于物理储存,是一种深冷氢气存储技术。
氢气经过压缩后,深冷到21K(约-253°C)以下,使之变为液氢,然后储存在专用的低温绝热液氢罐中,密度可达70.78kg/cm3,是标准情况下氢气密度的850倍左右,体积比容量大,适用于大规模、远距离的氢能储运。
缺点是对储氢容器的绝热要求很高,液化和运输过程中能耗大。
•有机液态储氢属于化学储存,利用有机液体(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与氢气进行可逆加氢和脱氢反应,能够实现常温常压下氢气储运。
这种储氢方式的优势在于储氢密度比较高、安全性高。
缺点是需要配备相应的加氢脱氢装置,流程繁琐,效率较低,增加储氢成本,影响氢气纯度。
•固态储氢是以金属氢化物、化学氢化物或纳米材料等作为储氢载体,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方式实现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储氢压力低、安全性好、放氢纯度高等优势。
缺点是成本高,放氢需要较高温度下进行。
02.氢气输送技术根据储氢状态氢气输送分为气态输送、液态输送和固态输送,气态和液态为目前的主流方式。
氢能源的制备与存储技术
氢能源的制备与存储技术引言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与重视。
作为最轻的元素,氢具有高能量密度、无排放和可再生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氢能源的制备与存储技术。
首先,我们将探讨氢能源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制备、电解制备和光解制备。
然后,我们将介绍氢能源的存储技术,包括氢气贮存和氢化物贮存。
最后,我们将对未来氢能源的发展进行展望。
氢能源的制备方法化学制备化学制备是目前最常用并且成熟的氢能源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燃料中的氢分离出来。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蒸汽重整法,通过将天然气蒸汽与催化剂反应,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
另外还有气化法和甲醇重整法等。
电解制备电解制备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备氢能源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制备氢能源具有高纯度、可控性好和无排放的优点,但是能耗较高。
光解制备光解制备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光解制备氢能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光电化学法和光解水裂解法。
光电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进而催化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光解水裂解法则是利用催化剂和阳光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氢能源的储存技术氢气贮存氢气贮存是将氢气以高压或者低温的形式贮存起来。
高压贮存是将氢气压缩到高于大气压的数十倍,以提高储氢密度。
低温贮存则是将氢气冷却到液态,以提高储氢密度和稳定性。
氢气贮存技术包括气体压缩、液化和吸附等。
氢化物贮存氢化物贮存是将氢气与某种金属或合金形成化合物,以实现氢气的高密度储存。
氢化物贮存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金属氢化物储氢等。
物理吸附是指氢气通过物质表面的吸附作用来储存。
化学吸附则是指氢气与材料中的化学键作用而吸附。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指氢气与金属形成金属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密度的氢气储存。
氢能源的发展展望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氢能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研究
氢能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研究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愈发严峻,寻找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氢能,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要实现氢能的广泛应用,其储存和运输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氢能具有诸多优点,如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等。
但它也存在一些特性使得储存和运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氢是一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密度很小,这意味着要储存大量的氢,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其次,氢的分子很小,容易透过储存容器发生泄漏。
此外,氢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这对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氢能的储存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几种方式。
高压气态储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氢气压缩至高压状态,例如 35 兆帕或 70 兆帕,存储在特制的高压气瓶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单位体积的储氢量有限,而且高压气瓶本身较重,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低温液态储存则是将氢气冷却至-253℃使其液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储氢密度。
不过,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低温,并且液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同时对储存容器的绝热性能要求极高,使得成本大幅增加。
固态储存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包括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等。
以金属氢化物储氢为例,某些金属或合金能够与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氢化物,在需要时通过加热等方式释放出氢气。
这种方法的储氢密度较高,安全性较好,但存在着反应速度较慢、可逆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在氢能的运输方面,主要有管道运输、长管拖车运输和液氢槽车运输等方式。
管道运输是一种大规模、高效的运输方式,类似于天然气管道运输。
但由于氢气的特殊性质,对管道材料、密封性能等要求非常高,目前氢气管道运输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长管拖车运输是将高压气态氢气存储在多个气瓶中,通过拖车进行运输。
2023年氢气储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氢气储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
氢气储运作为氢能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氢气储运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政策推动为氢气储运带来发展机遇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加强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多项针对氢气储运的政策逐步出台,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氢气充电站将达到1,000个以上,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将超过100万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将建设全球领先的氢能装备制造、储运和运输体系,并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绿色氢能体系。
此外,我国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节能环保、推广氢能的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为氢气储运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
二、氢气储运市场规模庞大氢气储运是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市场规模日益庞大。
随着氢能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氢气储运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氢能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7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1%。
在氢气储运市场中,氢气储存设备、氢气罐车运输设备、氢气储存罐等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氢气储存设备主要应用于氢能站、氢气充电站等领域;氢气罐车运输设备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原材料及成品的运输;氢气储存罐主要应用于氢气站等领域。
这些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
三、技术创新带来氢气储运行业新机遇氢能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为了推动氢气储运行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氢气储运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氢气储存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是高压储氢技术和液态储氢技术。
但是,这两种技术在成本、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目前正在研发的新型储氢技术如固态和吸附储氢技术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
氢能存贮与释放
氢能存贮与释放
氢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但是其存储和释放也是一个难题。
当前主要的氢能存储技术有压缩氢气、液态氢和固态氢等。
压缩氢气和液态氢都需要高压储存和保冷技术,成本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
而固态氢则需要高温和高压的条件才能存储,也存在制备成本高、反应速率慢等问题。
因此,新型的氢能存储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氢化物储氢材料、化学储氢、物理储氢等。
其中,氢化物储氢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其具有高储氢量、低成本、易于制备等优点。
此外,化学储氢和物理储氢技术也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在氢能的释放方面,也需要有高效、安全、经济的技术。
目前主要的氢能释放技术有热解、水解、氧化等。
其中,热解是最为常见的氢能释放方式,但是热解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同时产生的副产物也会影响环境。
因此,水解和氧化成为了更为可行的氢能释放方式。
综上所述,氢能存储和释放是氢能产业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技术,以实现氢能在未来能源中的广泛应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能产业的发展关键--氢气存储技术
当前,全球正经历从化石能源向氢能等非化石能源过渡的第三次能源体系重大转换期。
作为最为环保的“终极能源”,氢能将在发电、供热和交通方面逐步广泛应用,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10%。
氢的储存和运输是氢能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高度依赖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难点。
未来,发展安全、高效、廉价的储运氢技术是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的关键。
不同的储氢方式,其储氢密度差别很大。
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包括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等,不同的储氢方式具有不同的储氢密度,其中气态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小,金属氢化物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大,液态储氢将是未来主要的储氢方式。
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但容量偏小。
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最常用并且比较成熟的储氢方式,其储存方式是采用高压将氢气压缩到一个耐高压的容器里。
目前最常用的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是钢瓶,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压缩氢气制备能耗低、充装和排放速度快;缺点是存在泄漏爆炸隐患、安全性能较差及体积比容量低。
长管气瓶组及长管拖车也在中国成功制造,已经在一些制氢工厂、用氢的企业、加氢站安装并运行。
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加氢站,一般都采用该储氢设备。
低温液态储氢成本高。
工业氢气的规模化廉价生产和储运是实现氢能实用化利用的基础。
液态氢的密度是气态氢的845倍,氢气液化的费用昂贵,耗能较高(4~10千瓦时/千克),约占液氢制取成本的1/3。
此外,液态氢的储存容器需要极好的绝热装置来隔热,避免沸腾汽化。
如果氢能以液态形式储运,且价格低廉,其替换传统能源将指日可待。
当前,液态氢主要作为航天火箭推进器燃料,其储罐和拖车已在我国航天等领域应用。
针对人类太空研究计划的需要,液态氢的储存容器趋于大型化。
目前已能建造储存量超过1000立方米容积的大型液态氢绝热储槽。
固态储氢密度大,技术尚未成熟。
固态储氢方式能有效克服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两种储氢方式的不足,且储氢体积密度大、操作容易、运输方便、成本低、安全等,特别适合对体积要求较严格的场合,如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使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储氢方式。
固态储氢材料种类非常多,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氢化物储氢。
其中化学氢化物储氢中的金属氢化物是未来储氢技术发展方向金属氢化物储氢工艺简单,与压缩气体和低温液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只要选择一种适合的金属氢化物,就能使氢在室温和不太高的压力下储存于金属氢化物中。
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的突出优点在于安全,氢是处于低压下与另一种物质(储氢合金)结合成准化合物态而存在,不需要高压和低温。
金属氢化物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纯度高(从氢化物中加热释放出的氢具有极高的纯度,通常可以达到99.999%以上)的特点。
但目前真正将金属氢化物储氢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少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氢合金价格昂贵。
二是结构复杂,由于储氢过程中有大量热量释放出来,储存器内必须增加换热设备。
三是氢化物自身很不稳定,易受有害杂质组分的毒害,多次使用之后,性能明显
下降。
四是储氢密度虽高,但储氢质量比太低,即以质量分数计,仅能储存2%~4%的氢气。
金属氢化物储氢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应用。
有机液体储氢备受关注。
通过加氢,有机液体可以加载氢气,然后通过加热或催化作用脱氢。
这使得氢在大气温度和压力,以超过6%的重量密度进行储运,脱氢后的有机液体可重复使用。
这种储氢方法具有高质量、高体积储氢密度,安全、易于长距离运输,可长期储存等优点。
有机液体储氢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技术操作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催化加氢和脱氢的装置配置较高,导致费用较高;脱氢反应需在低压高温非均相条件下,受传热传质和反应平衡极限的限制,脱氢反应效率较低,且容易发生副反应,使得释放的氢气不纯,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容易破坏脱氢催化剂的孔结构,导致结焦失活。
大规模季节性储氢,地下储氢是最好的选项。
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是盐穴储氢,全球已经建成3座地下盐穴储氢库,借鉴天然气地下储存的经验,氢也有可以被压缩并注入枯竭的气田。
与盐穴相比,枯竭气田体积更大,分布更广,在未来可能提供更合适的长期储气方案。
目前对这种储存形式的挑战主要是氢气的扩散性、氢脆以及氢气对岩石属性的影响等。
氢能的规模应用取决于长距离运送。
氢气可通过卡车、轮船、铁路和管道运输。
未来,工业氢气输送方式将以高压气态或液态氢的管道输送为主,长输管道需开展管线钢与高压氢的相容性等基础研究,并创新管道运营管理方式,以实现长距离、高压力、大规模输氢管线建设。
目前管道输氢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管道运输氢气有两种可能情况:一是管道掺氢,即向现有天然气管道中注入氢气至指定浓度,通常体积浓度低于20%,天然气与氢气同属可燃气体,二是纯氢管道,即使用现存或新管道运输浓度为100%的纯氢。
管道输氢还可以在已建管道中添加氢气进行混合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在天然气供需趋紧的情况下满足季节调峰需求。
管网掺氢的关键在于,在不对设施进行材料升级的要求下实现输氢。
浓度体积为20%的氢气是可以被接受的,限制氢气浓度的关键在于终端用户是否可以接纳更高浓度的氢气。
使用天然气管道混输氢气的实验已经在全球数地开展。
边远地区丰富的光电、风电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煤制气、地下煤气化产生的氢气等,都可以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到用户附近。
很多国家正在积极进行管道掺氢输氢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表明,掺氢低于20%时,不会对现有管网产生明显影响;掺氢小于10%时,可直接输送;项目目标是建立氢气与常规天然气的混合输运系统,其中氢气掺混比例最高为20%。
天然气管道掺氢目前仍面临如下关键技术问题:不同掺氢比例对现有管道的影响不清楚;掺氢比例不确定,尚无公认的结论;氢脆对管道使用寿命的影响不清楚;输氢管网与分布式能源管理模式仍处于探索中,无重大先例可循。
总体看来,目前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相对成熟,但实现大规模、长距离储运技术的商用化需要攻克几大关键技术。
一是解决氢脆问题的技术。
氢气本身活跃性较高,容易和钢材、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当涉及管道掺氢和地下地质储氢时。
应做好不同掺氢比例对现有管道影响的研究,测试氢气与管材相容性,确定安全掺氢比例范围。
二是液态储氢技术。
液态储氢主要是液体有机化学储氢,主要问题是加载氢和卸载氢反应温度较高,应研究发展以液态有机化合物为储氢介质的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
三是化学固体储氢技术,主要包括储氢合金(LaNi5),轻质金属氢化物(MgH2),配位氢化物(NaAIH4),非金属氢化物(NH3·BH3)等催化剂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