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解

-----以《牛顿第一定律》案例为例分析传统的物理教学,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进行备课和撰写教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备课和课堂临场教学经验。这种传统的经验型做法,对于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物理原理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却有一定的欠缺。

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明确的目的”可以是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也可以是教学思想或者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管是哪种目的,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必须要对整个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对师生双方的活动有全面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教学设计便应运而生。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等。

一、物理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及新理念

具体步骤有:

1、进行任务分析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对系统各要素进行分析,包括教学系统的环境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等。

2、制定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3、确定教学内容

经过教师的重新选择、组织和加工后,由死的教学材料变成活的教学材料,才能真正地切合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

4、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

5、进行教学评价

关注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同时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形式:

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可以有所选择与侧重。

教学设计体现的理念

1、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2、重视基础,体现选择性

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体现时代性、社会生活性

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4、注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

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二、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比较

1、传统备课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同点

传统的物理备课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相同的:

①教学的目的性相同,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都是依据教学对象和物理教学内容来确定的;

②教学的计划性相同,都是对整个物理教学活动有周密的计划;

③教学的一般程序相同,都遵循: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策略)→小结(评价)的教学程序。

2、传统备课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不同点

传统的物理备课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相比,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系统性、教学媒体、教学要素的表现、教学系统的性质、测试评价和效果预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见下表

传统的物理备课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异点对照表

以《牛顿第一定律》案例作详细分析:

从以上的对比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教学模式都能够达到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传统教学模式也许会更加准确地达到效果,因为机械地记忆和复述,的确可以产生良好的短,时记忆。但是从长远来说,建构属于自己的概念框架才是当前教育的要求,也才是建构教学的目标所在。两种教学方式也都强调对理想实验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说明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已被广泛地接受了。不过,在获

取探究能力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的推理与分析,它与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论证去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相比弱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灌输”教学的扬弃,它通过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去发现规律,掌握概念。让学生通过渐进的自主学习,掌握物理学习的一系列方法,为其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用科学探究进行新课程的讲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重视“情境”——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力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虽然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有力才有运动”的误解,但是探究性教学也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发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其实这也相当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情景中,通过一系列的现象,体现与亚里士多德一致的前概念,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化”学生旧的生活经验于新的科学理解当中,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和概念框架。

传统教学始终是教师的舞台,虽然它已经突破了“灌输”的套路,已经进入了启发式教学,但还是带有明显的“讲授一接受”的痕迹。教师一开始就采用提问的方式,接着又相当主动地提出问题“有力是否就有运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只要用“是”和“不是”回答,就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他们也几乎没有机会自己去“发现”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教师能够将牛顿第一定律比较明确地表述给他们,能够让他们很清楚地理解,但是这种记忆的痕迹是很微弱的,因为听只能够认识,看只能够记忆,而做才能够理解,对新、旧知识的重新建构才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法宝。

传统教学的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等决定教学内容。仅从应付考试出发,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的计算问题压倒了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这种侧重于计算而忽视概念教学的倾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计算也易于陷入死套公式而导致错误。结果是反复讲解和练习,甚至让学生背熟了定律内容,但课后一遇到具体问题时,他们却又总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还有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认识性障碍,比如有的学生把惯性和惯性运动、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把惯性和运动速度联系起来;认为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等。但概念教学,重视如力,惯性,质量、运动状态及其改变,惯性参考系等基本概念的提出与理解,概念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的推导,从而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