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规

合集下载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第一篇: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摘要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热潮。

在教学评价改革层面更加注重以过程性或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的多元化评价。

量规作为面向学习过程的主要评价工具,能够有效地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为教学改革特别是评价方式的转变带来活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

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

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

[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

[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

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最佳评价者。

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张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

《现代教育技术》考核体系及评价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考核体系及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设计体现多元化,反映知识、技能、情感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评价(16分)
表达
(20分)
思路清晰明确,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7分)
结构组织合理,具有逻辑性与层次行(7分)
语句表述科学、准确、符合规范(6分)
总分
(二)多媒体课件创作项目评价量规
评价小组:第组姓名:得分:
序号
评价
目标
达到等级
评价期望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要求及评价标准
一、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项目
比重
评价说明
教学设计
25
量规
课件制作
25
量规
在线考试
20
标准化题库抽题考试,系统完成
微课教学视频
20
量规
平时成绩
10
网络课程专题学习讨论
注:平时成绩由“网络课程专题学习讨论+微课教学视频项目”两部分构成,比例1:2。
二、技能专项评价量规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评价量规
2、结构清晰合理,各部分内容均衡,重点突出
3、有多种文本形式、图像、声音及转换效果
4、幻灯片放映符合逻辑规律
该项总分S = 100×(0.2×P1 + 0.4×P2 + 0.4×P3)
(三)微课设计与制作项目评价量规
一级指标
指标观测点分值ຫໍສະໝຸດ 得分作品规范1)微课程提交文件格式,在目标、内容、活动、评价方面具有完整性。
30
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2)教学方法有创意,形式与内容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
3)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主题单元评价量规

小学信息技术主题单元评价量规

小学信息技术主题单元评价量规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小学信息技术主题单元的评价提供量规指导。


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具有
重要的作用。

评价目标
1. 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

3. 评价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
1. 笔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信
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任务:提供一些实践任务,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作品评估:鼓励学生完成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作品,并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创新程度进行评估。

4. 互评: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评估彼此在信息技术研究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评价标准
1. 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应用能力发展情况:评估学生通过实践任务和项目作品展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任务和项目作品中展示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互评结果:根据学生对彼此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研究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小学信息技术主题单元评价的量规指导,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

评价结果将有助于指导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步。

A10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A10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A10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学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量规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系统性的评价方法。

评价量规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设计和应用评价量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量规的设计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

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目标对于评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设计评价量规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评价量规应该具备针对性,能够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就。

其次,评价量规的设计应该包括多种评价方法和多个评价指标。

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过程。

评价指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量化和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

另外,评价量规的设计应该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

因为信息化教学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来增加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电子评价表格、学习管理系统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评价量规的应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和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评价结果来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设计合理的评价量规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设计和应用评价量规时,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评价量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国培信息技术2.0作业—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经典模板)

国培信息技术2.0作业—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经典模板)

国培信息技术2.0作业—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经典模板)评价量规是指在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时使用的衡量标准和方法。

在信息技术2.0课程中,我们可以设计和应用评价量规来评估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种经典的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1. 确定评价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比如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真实世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目标,我们需要确定一些关键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技能要求以及与现实世界中实际应用相关的要求。

3. 设计评价任务:根据评价目标和指标,设计一系列的评价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分析案例等,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制定评分标准:为每个评价任务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清楚地描述合格的表现和不合格的表现,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5. 实施评价任务:在课堂上或者在线平台上发布评价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并将结果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6. 评估学生表现: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提交的任务进行评估,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7. 分析评价结果:分析学生的评价结果,了解他们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表现情况,找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和评价提供参考。

8.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以上的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2.0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A1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教学评价量规

A1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教学评价量规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教学评价量规.doc
姓名
得分
总分
班级
时间
课题
评价指标
具体描述
分值
A
B
C
教学目标
(10分)
教学三维目标合理、明确、具体,符合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
10
10
8
6
教学内容
(10分)
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难度基础占多数且适中。
5
5
4
3
能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并能邮机渗透思想与道德教育。
5
5
4
3
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5
5
4
3
教师素养
(21分)
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贴近学生,语言表达流畅、板书规范、精炼,有感染力。
5
5
4
3
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能正确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8
6
4
对传统教学媒体能合理地传承使用,对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操作熟练。
8
8
6
4
教学特色
8
8
6
3
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抓住教学目标进行学习。
5
5
4
4
教学设计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小组合作与团队精神,师生、生生互动畅通,双边活动性强。
8
8
6
4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积极,勇于回答课堂中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8
8
6
3
教学效果
(10分)
注重反馈、矫正,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有较高的达成度。
(1-10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及其实例评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及其实例评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及其实例评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走过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但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的那个时代,世界各国教育部门和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量规的研究层出不穷。

那么什么样的评价量规才是相对科学的合理的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应该依据自身组合元素而制定,而自身组合元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教育媒介等。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元素(一)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角色尤为重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教师自己只有真正掌握了信息技术,才可以顺利地熟练地进行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要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及责任意识,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学生学生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真正“学习者”,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协作交流,从而促进个人的学习和与他人相互之间的学习,使自己的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理论,另外,通过学习学生还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并且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元素,没有信息技术,就无所谓整合了。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需要周密部署,精心设计,要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独有的特点,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既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也能迎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也即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他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课程内容有科目之分,所以每个不同的学科是否能够和信息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实施的难点。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上各门学科的特点,才可以做的更好。

另外,像课堂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课堂布置等教育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以上是笔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元素的基础上,根据查阅资料,结合自身观点,所制定出的评价量表)三、对“七巧板”课例的量规分析观看了这段七年级数学的课堂视频,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七巧板”讲述的生动形象,尤其是运用计算机进行现场拼图,这在传统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也是一大亮点,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师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相对得当,能够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譬如:有关“七巧板”的拼图,教师利用计算机先制作,接着进行问题探讨,然后尝试拼图,最后让学生自己创作自己的作品。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方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1教材分析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

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学情分析对于文章中那样意义重大的胜利或者失败,学生没有经历过,也很难体会主人公胜利和失败时不同的心境。

但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学生都有过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因此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准备教师: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

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很经常的事。

大家想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学生自由交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叫作《献你一束花》。

(板书课题)2、在课文的结尾,有一个反问句,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谁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看看它要表达什么意思?(鲜花理应献给凯旋的英雄,而不是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进行简短的自由讨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刚才同学们对鲜花到底送给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量规 余婷婷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量规  余婷婷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量规学校166团中学任课教师余婷婷时间2015年4月课题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等级分值评价得分A B C 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目标明确、具体、针对性强,体现《课标》理念,符合学生实际,并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教学对象遵循学生的年龄、个性、背景特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1、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技能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情境,将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

课堂调控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2、围绕目标多渠道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开发和设计课程。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科学合理,设计必要的交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助于支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1、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技能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情境,将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

课堂调控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2、围绕目标多渠道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资源,开发和设计课程。

教学媒体媒体选择恰当,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切入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层次、有个性,信息技术使用层次高。

教学评价1、重视评价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提高。

2、评价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互动性评价为辅。

教师素质1、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并能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准确、有启发性。

3、语言精练、生动,应变能力强,教学有实效、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法上有所收获;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验运动的全过程,目标明确、主动活跃,具有合作精神,有全局意识,主体体现,气氛热烈。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量规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量规

一、评价目的本评价量规旨在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内容1.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

(2)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2. 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合理。

(2)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3)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3.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有效。

(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4.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序、高效。

(2)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全面。

(2)教学评价是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3)教学评价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6. 教学资源(1)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多样、适用。

(2)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3)教学资源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7. 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是否深入、具体、有针对性。

(2)教学反思是否有助于改进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标准1. 优秀(90-100分):教学设计方案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实用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合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有效,教学过程合理、有序、高效,教学评价科学、合理、全面,教学资源丰富、多样、适用,教学反思深入、具体、有针对性。

2. 良好(80-89分):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较为全面、系统,教学方法基本有效,教学过程基本合理、有序,教学评价基本科学、合理,教学资源基本适用,教学反思基本深入、具体。

3. 合格(70-79分):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教学目标基本明确,教学内容基本全面,教学方法基本有效,教学过程基本合理,教学评价基本科学,教学资源基本适用,教学反思基本深入。

信息化教学作品包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作品包评价量规
□学生对于技术的使用仅仅与内容有肤浅的联系。
技术整合支持21世纪技能的培养
□通过创造性地支持和发展与学习任务及内容相关的多种21世纪技能的培养,单元中技术能促进学习。
□通过支持培养与学习任务和内容相关的21世纪技能,单元中技术能促进学习。
□技术支持一些21世纪技能的训练。
□技术不支持21世纪技能的训练。
□单元整合了课程框架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单元中专注于对重要概念和重大思想的学习。
□单元中多次使用了课程框架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单元中专注于对重要概念和重大思想的学习。
□单元中对于课程框架问题的使用很肤浅,因为他们未被用于聚焦学生的学习。
□单元中未使用课程框架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在单元中学生在展示他们的学习时有很多选择。通过参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活动,他们创造了真实的作品和绩效。
□单元为了支持不同的学生做出了调整。
□单元为了支持不同的学生做出了最低限度的调整。
□单元没有为支持不同的学生做出任何调整。
技术整合支持内容的学习
□单元中学生利用技术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并发展内容所要求的技能和策略。
□学生利用技术来加强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并发展内容所要求的技能。
□学生利用技术来探索学习内容的概念。
教学设计强调21世纪技能
□在单元计划中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和完善相关的21世纪技能的指导、示范和多种机会。
□在单元计划中提供了有助于学生发展和完善相关的21世纪技能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在单元中练习使用21世纪技能,但得到很少的指导以支持技能发展。
□学生在单元中很少使用21世纪技能。
教学设计结合课程框架问题(CFQs).
表5-4-2信息化教学作品包评价量规
4
3

信息化教学设计典型模式的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设计典型模式的评价量规
1、技术是使单元计划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把计算机作为研究、出版和交流的工具对单元计划的实施很有帮助。
1、技术是很重要,但还没有成为单元计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单元计划中包括了将计算机作为调查、发布和交流工具等条目。
1、技术在单元计划中的重要性不明显。
2、单元计划中很少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发布和交流。
信息化教学设计典型模式的评价量规
优(40-32分)
良(31-16分)
一般(15-0分)
技术的应用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0分)
1、技术的应用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有明显的关联。
2、学习目标明确,表述清楚。
3、所有的学习目标都符合该主题的教学大纲和内容标准的要求
4、单元计划已经明确地说明如何变化,以适合不同的学习者。
2、单元计划未能提供一个可供重复使用的模式及原则。
优(20-16分)
良(15-8分)
一般(7-0分)
是否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20分)
1、单元计划讲解了与教学大纲相适应的知识,并且对学生的成果评估有明确的标准。
2、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评估标准之间有明确关系。
3、单元计划中包括一些评价工具,用于进行务实的评价和评估。
1、单元计划中所计解的知识比较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比较明确的评估标准。
2、目标与评价之间有一些关系。
3、单元计划包括一些评价工具,可以进行一些评价和评估。
1、单元计划中所讲解的知识比较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明确的评估标准。
2、目标与评价之间的联系不明确。
——此表载自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323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通过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旨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2.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研究特点而制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研究态度
- 准时到课,认真听讲。

-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 对待课程内容持有积极态度,具备研究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2.2 课堂表现
-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工具。

- 能够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使用研究资源。

- 能够在课堂中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

2.3 作业完成情况
- 按时完成作业,并符合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能够展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4 实践应用能力
- 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信息技术任务。

3. 评价标准
为了量化学生的课堂表现,建议采用以下评价标准:3.1 研究态度评价
3.2 课堂表现评价
3.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3.4 实践应用能力评价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的框架。

通过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精选多篇)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精选多篇)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精选多篇)我对评价量规的认识1.什么是量规“量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其实量规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评价中,特别是评价非客观性的试题或任务时,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应用了这种工具。

例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会分别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所占的分数给予规定,以便有效的进行评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量规。

又如教师在期末评价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时,也往往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劳动纪律、同学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给出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

只是教师在使用量规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反面还远远不够。

有专家将量规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

通俗地讲,量规就是对某一项任务的量化评价标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

2.量规的作用①客观的评价工具一个科学的量规,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清晰、明确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应用量规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更客观公正,不但教师可以评,学生也可以自评、互评。

②学习支持工具一个好的评价量规,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是一种有利的学习支持工具。

学习者在利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并据此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③关注学习过程评价量规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公之与众后,所有的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们集中在学习“课题”上,而不是学习“老师”,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关注学习结果。

3.怎样制定量规评价量规主要包括评价项目及具体的项目标准及分值三部分。

①确定评价项目:一个好的评价量规要起到目标导向和评价标准两大作用。

因此在制定量规时,首先的是根据项目(活动)目标确定评价分项,也就是我们老师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文。

②确定各项目的分值: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具体评价项目的权重及分值。

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把握努力的方向,更好的起到目标导向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量规

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量规表”进行评价使用量规表进行评价的原则▲利用量规表进行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类,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反思。

▲研究评价与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紧密结合。

评价不是单独出现了,它如果与教学过程与研究目标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会有更大的效果。

▲量规表评价应当努力表现出转变的作用,激励学生的作用。

▲在研究必学习等活动性教学中使用量规表进行评价,提出量规表的时机应当是在提出研究主题时。

初步制订研究计划,就提出评价的量规表。

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评价标准、明确自己的目标,对研究性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量规表的制订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要逐步向学生自己制订量规表进行自我评价发展。

▲量规表的制定主要依据于本次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目标、过程监控以及此次评价的主要方向等。

▲学生自订的量规表既可以全班统一,也可以具有自己单独的量规表。

如果需要记录成绩,则学生自制量规表时尽量依靠集体讨论产生。

否则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测量标准不统一,学生成绩的无法记录的情况。

▲同学评价是群体对学习者自我评价的进行评价。

▲教师是单个指导教师或者某个教师共同体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进行评价。

量规表的使用使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由一群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可以是学生或者协作者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

如果成果参加评奖或发表,则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参与了评价。

量规表的使用使评价内容的丰富和灵活化。

使用量规表评价的内容通常要涉及到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方面。

量规表的使用使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化。

量规表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量规的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量规的设计

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量规设计案例分享
总结词
团队、合作、促进
详细描述
合作学习模式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量规设计时,需要考虑团队合作和合作学习的要 素。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便 学生和教师了解评价内容和标准。其次,量规的设计 需要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最后,量规的设计还需要考 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技能水平,以便全面评价学 生的表现。
在作品评价中的应用
制定评价标准
量规可以明确作品评价的标准 和依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
解评价的重点。
促进自评和互评
量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 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 改进,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 相互评价。
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量规可以减少主观臆断在作品评价 中的影响,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
04
量规的应用与效果分 析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定义学习目标
量规可以明确指出课堂上 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和知 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 目标。
引导学习过程
量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 学习路径或框架,帮助他 们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 完成任务。
提供及时反馈
量规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 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反 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 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
对策
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资源,包 括培训、交流机会和相关硬件设备等。同时 ,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量规的重要性,积 极参与量规的设计和使用,不断提高自己的
教学能力和水平。
06
案例分享与反思
针对编程教学的量规设计案例分享
总结词
明确、细致、客观

信息技术整合评价量规

信息技术整合评价量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设计评价量规64(思政教育硕士)胡学英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除了要特别关注信息技术的特征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是否在课堂中做到了真正的“整合”。

这个“整合“的重心恐怕在于如何让现代的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主角依然是教学的目标是否完成,当然,在完成的过程中,与传统的课不同的地方在于渗透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乃至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了教学目标之一。

它与当前的新课改的目标应该是相一致的。

因此,对一堂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评价既离不开传统的基本要求,也更要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新课改理念的实现。

根据此,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的评价量规就可以从这三个基本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次是指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

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象、教学基本功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教态、板书、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难重点的突出等。

虽稍嫌传统,但这是任何一个课堂教学仍然离不开的要素,因此,这方面的评价仍然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二个层次是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整合。

既要考虑媒体硬件的使用,也要考虑软件资源的使用,以及最终整合的效果。

比如资源选择、课件内容及使用、硬件操作、整合效果等等方面是评价一堂整合课的关键。

有助于评价现代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没有真正的整合。

第三个层次是课程改革的理念。

这方面的探索目前要多一些,作为课堂教学,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三维,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提倡学生的探究、合作,更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三个层次的评价各自侧重点不同。

作为第一个层次是对教师的基本需求,是任何一堂课堂教学都必须努力达到的方向。

第二个层次是课堂教学优化的手段,有人说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这便有主次的问题。

也有人进一步认为信息技术应该是与课堂教学整合,就是既要学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基本技能,这是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要求。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评价量规(最终)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评价量规(最终)

1.通常在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不要求涉及到列表中的全部五个维度;请先根据该量规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等级评价,然后将评价等级转化为期末考试分数;
2.评分者需要对教案每一个维度进行评分,针对每一个维度从层次0-3选一个最符合的选项,层次0为0分,层次1为1分,层次2为2分,层次3为3分;
3.评分者评完所有维度后,应对所有维度的评分进行相加,其中0-1分为不及格、2-3分:及格,4-5分:良好;5分以上:优秀。

4.期末考试满分为60分,在录入成绩时,不及格对应为0-35分,及格对应为36-41分,良好对应为42-47分,优秀为48-60分。

例如:
某教案按照量规进行评价,评价得分为:主动性2分,建构性3分,真实性1分,其他两个维度0分,总分为6分,等级应为优秀,期末考试成绩应在48-60分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1分)
详细列出学生的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信息技术技能等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不清楚或缺少许多
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
(30分)
优(24—30分)
良(15—23分)
一般(1——14分)
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比较规范,缺少一些设计过程,个别环节上有一些不一致的情况
格式比较随意,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设计,各环节各自独立,不能体现整体性
技术运用效果较好,部分环节技术的优势并不明显
滥用技术,资源和工具的运用不恰当,不能发挥必需的作用
评价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1——4分)
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提供了评价工具
有比较明确的评价标准,比较注重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一些评价工具
评价标准不明确,只注重知识的考核,没有提供评价工具
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较好实现教学目标,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或多个目标不能落实,策略和活动不太一致,表述不清楚
资源、工具设计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1——4分)
资源能促进教学,发挥必需的作用,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
对课程进行概述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目标
(1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1分)
目标陈述明确,学习符合目标学习主题,学习目标针对不同的学习者
对学习目标进行了界定,一些目标符合学习主题,针对不同学习者有一些措施
学习目标不明确或与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不能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1——4分)
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法有一定创新性,能激发学生兴趣,既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法上一般,重在知识传授,很少关注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学习的培养
可实施性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1分)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较强
方案比较简单,对其他教师有参考性,但其他教师需要作一些修改才能实施
方案对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其他教师需要作较大的改动才能实施
规范性
(5分)
优(4——分)
良(2——3分)
一般(1分)
规范,所有环节一致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规
(
评价项目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选题(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1分)
选题适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选课题比较能体现技术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选课题不能体现技术的优势
课程概述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1分)
简洁、内容丰富,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