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文言40则寓言故事
小学阶段所有寓言故事和文言文整
小学阶段所有寓言故事和文言文整理汇总,需要请收藏!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张得快些,天天到天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野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守株待兔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搞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也全完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
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表达了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寓言故事文言文摘抄及感悟
寓言故事文言文摘抄及感悟一、寓言故事文言文摘抄1. 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矣!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范氏: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
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负:用背驮东西。
椎:槌子或棒子。
况然:形容钟声。
遽:立刻。
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
他就想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害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就太荒谬了!2. 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涉:渡。
遽:立刻。
契:用刀刻。
是:这。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以后,他就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二、感悟1. 从掩耳盗铃中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那个偷钟的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类似的行为。
比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作弊的时候,以为自己的作弊手段很隐蔽,不会被老师发现,其实这只是在欺骗自己。
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行为和问题,不要试图去掩盖它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2. 从刻舟求剑中感悟它让我们明白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那个楚国人在剑掉进水里后,只是在船上做了个记号,却没有考虑到船已经移动了,剑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有些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仍然按照原来的计划去执行,结果往往会失败。
寓言小故事文言文与翻译
中国寓言小故事文言文及翻译1、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2、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
3、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寸了)就说:“我忘记带尺码了。
”返回家去取尺寸。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文言寓言故事]文言寓言
[文言寓言故事]文言寓言文言寓言篇1:文言文寓言故事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文言寓言篇2:《骂鸭》阅读答案《骂鸭》是清·蒲松龄短篇小说,收录在《聊斋志异》,也做偷鸭求骂。
是一篇寓言文言文小说。
《骂鸭》原文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三年级寓言类小古文阅读
三年级寓言类小古文阅读
1.《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野兽的
故事,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2.《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民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
子后,便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再次捡到兔子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3.《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刻下记号,以为可以通过记
号找到掉落水中的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死守教条、不知变通的人。
4.《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声称自己的矛和盾
都是最好的,结果当别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会怎么样时,他无法回答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前后矛盾。
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欢迎阅读。
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与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非常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0则文言文寓言故事
100则文言文寓言故事1. 100字寓言文言文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
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
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译:一天早上,宋仁宗高兴之余,对身边的大臣说:'晚天晚上我睡不着,于是就觉得肚子很饿,特别想吃烧羊!'大臣听到后即问:'那圣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来?'仁宗听后说道:'你听说过在皇宫里只要什么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会效仿的吗?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向你们索取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以备我急要了!那么久而久之,就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宰杀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一时的饥饿,而不去无止境的屠杀呢。
2. 文言文寓言故事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文言文寓言故事大全
文言文寓言故事大全1. 文言文寓言故事(含翻译)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叶公好龙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
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有一天,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着其他人还没画完,得意地说:“哼,我画得可真快呀!”他心想:我这么快画完,干点啥呢?要不我再给蛇添几只脚吧。
他就真的给蛇画起脚来。
旁边的人画完后,奇怪地问:“蛇哪有脚呀,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哎呀,可不是嘛,这人懊悔极了。
就像有时候我早早写完作业,觉得无聊就乱涂乱画,结果把作业本都弄脏了,这多像画蛇添足呀!我觉得呀,做事要恰到好处,别做多余的事。
2.《亡羊补牢》农夫看着破了个大洞的羊圈,一拍大腿,哎呀叫着:“哎呀呀,我的羊圈破了个洞,羊都跑了呀!”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一开始还不在意,说:“没事,跑就跑了几只嘛。
”后来羊跑了更多,他才着急了,赶紧把羊圈补好,还自言自语:“还好,现在补还不算晚。
”这就好像我有个玩具坏了,一开始不想修,等后来想玩了才急忙去修,还好能修好。
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呀!3.《自相矛盾》集市上,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可神气啦,大声吆喝着:“我的矛呀,锋利无比,什么都能刺穿!”接着又喊:“我的盾呀,坚固得很,什么都刺不穿!”有人就问了:“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人一下子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又说自己跑得快,又说自己不爱运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哈哈。
我们说话做事可不能前后矛盾呀!4.《叶公好龙》叶公逢人就说:“我可太喜欢龙啦!”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真龙听说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我得去看看。
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吓得脸色惨白,大喊:“救命呀!”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之前说喜欢小狗,等真看到大狗狗朝我跑过来,我也有点害怕呢。
看来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了解和能接受呀。
5.《狐假虎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得意地说:“你看,那些动物都怕我呢!”老虎还真以为动物们怕的是狐狸,其实呀,动物们是怕老虎。
狐狸这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呢。
我有时候跟着哥哥出去玩,感觉别人对我也很友好,是不是也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呀。
文言文寓言故事
文言文寓言故事故事一,《鹿鸣》。
昔者,鹿鸣于九皋,百兽奔走,莫敢留。
鹿鸣曰,“众人皆有不足,而我独有余,何也?”众人曰,“人皆有死,而鹿无死地,故众人畏也。
”鹿鸣曰,“鹿以角抵敌,以蹄抵地,以身抵命,然而众人畏之,何如?”众人莫对。
鹿鸣乃自喜曰,“是以鹿为无敌之物也。
”。
故事二,《狐假虎威》。
昔者,狐谄于虎,虎以为众兽畏己。
狐因而侮之。
于是,虎死,狐被其祸。
众兽见而笑之。
狐曰,“虎之为众兽畏也,非其勇也,乃其所依也。
今虎死,我狐独存,何所畏哉?”众兽闻之,皆袭而攻之,狐死于众兽之口。
故事三,《马跑泉》。
昔者,马欲饮泉,泉曰,“吾不足以饮汝。
”马曰,“汝何如?”泉曰,“我能澄清,而汝能激躁。
我不足以饮汝。
”马惭而去。
这些文言文寓言故事,虽然语言古朴,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在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处世之道和处事之法,这些道理至今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故事四,《狗咬人》。
昔者,有狗咬人,人怒而击之,狗因而吠。
人曰,“尔何以咬我而怒吠?”狗曰,“吠者,我之性也,咬尔者,尔之性也,我安得不吠乎?”。
故事五,《蝉与蚂蚁》。
昔者,蝉以夏日歌,蚂蚁以夏日储。
蝉见而笑之,蚂蚁曰,“尔以歌食,我以储食,尔何以笑我?”蝉曰,“我以歌快意,尔以储忧心,我安得不笑尔乎?”后来,冬日来临,蝉无以为食,唯有乞于蚂蚁。
蚂蚁曰,“尔以夏日歌,我以夏日储,尔何以乞我?”蝉曰,“尔以储忧心,我以歌快意,我安得不乞尔乎?”蚂蚁乃以食与之。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却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和处世的道理。
希望这些古代的文言文寓言故事,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文言文小故事――寓言故事
文言文小故事――寓言故事文言文小故事大全――寓言故事1、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BB的响声很大。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2、毛遂自荐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
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3、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古文寓言故事大全篇_儿童寓言小故事
古⽂寓⾔故事⼤全篇_⼉童寓⾔⼩故事寓⾔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活,揭⽰世界,⽽且故事对⼈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古⽂寓⾔故事⼤全篇,供⼤家参考。
古⽂寓⾔故事1割席断交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对⾮常要好的朋友。
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次,他俩⼀块⼉去劳动,在菜地⾥锄草。
两个⼈努⼒⼲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会⼉就锄好了⼀⼤⽚。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锄下去,“噹”⼀下,碰到了⼀个硬东西。
管宁好⽣奇怪,将锄到的⼀⼤⽚泥⼟翻了过来。
⿊黝黝的泥⼟中,有⼀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
管宁定睛⼀看,是块黄⾦,他就⾃⾔⾃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
”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块捧在⼿⾥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边挥舞着⼿⾥的锄头⼲活,⼀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的⾟勤劳动去获得,⼀个有道德的⼈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说:“这个道理我也懂。
”⼿⾥却还捧着⾦⼦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
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回去⼲活。
可是他⼼⾥还在惦记⾦⼦,⼲活也没有先前努⼒,还不住地唉声叹⽓。
管宁见他这个样⼦,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有⼀次,他们两⼈坐在⼀张席⼦上读书。
正看得⼊神,忽然外⾯沸腾起来,⼀⽚⿎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
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到窗前去看究竟发⽣了什么事。
原来是⼀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经过。
⼀⼤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威风凛凛。
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线,车顶还镶了⼀⼤块翡翠,显得富贵逼⼈。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回到原处捧起书专⼼致志地读起来,对外⾯的喧闹完全充⽿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样。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篇一: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篇二:揠苗助长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篇三: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文言文篇四:狐假虎威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小学六年级常考古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一、叶公好龙1、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2、翻译文字: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二、掩耳盗铃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剑1、【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2、【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文言寓言故事
文言寓言故事故事一,《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总是欺负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它偶然遇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便跟着老虎到处兜风,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其他动物见了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都感到非常害怕,纷纷躲避。
狐狸因此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有了老虎这个靠山,于是更加嚣张跋扈。
可是有一天,老虎离开了,狐狸又变得孤立无援,终于遭到了其他动物的报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借势欺人,一旦失去了靠山,就会遭到别人的反击。
因此,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跟着坏人做坏事,更不要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弱小。
故事二,《孔雀开屏》。
从前,有一只孔雀,它长得美丽无比,自己也非常自恋。
它整天炫耀自己的美丽,对其他鸟儿不屑一顾。
可是有一天,一只凤凰飞来,它的美丽远远超过了孔雀。
孔雀顿时感到自己的美丽黯然失色,非常沮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荣心太重的人往往容易自取其辱。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优点,但不要因此而自大自负,更不要看不起别人。
因为总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而且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失去更多。
故事三,《狼来了》。
从前,有一个村庄,村民们经常互相开玩笑,说“狼来了”的假话。
有一天,真的有狼来了,村民们听到了村子外传来的呼救声,却以为是假话,没有人去救。
结果,许多羊被狼吃掉了,村民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非常不好的行为。
我们要讲真话,不要随意开玩笑,更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因为说谎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的信誉和人际关系。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述的几个文言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文言寓言虽然古老,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永恒的。
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努力做一个善良、诚实的人。
中国寓言小故事文言文及翻译
中国寓言小故事文言文及翻译1、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2、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巩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
3、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寸了〕就说:“我忘记带尺码了。
〞返回家去取尺寸。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答复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中国文言文类寓言故事
中国文言文类寓言故事中国文言文类寓言故事成为寓言不仅因为它的寓言,更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文言文类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篇一: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篇二:揠苗助长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篇三: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_寓言故事
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很多的都来自于古代的历史,古代的人们都是用文言文的,并不是现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那么文言文的寓言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希望对你有用!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篇1:【掩耳盗铃】出处:《吕氏春秋·自知》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篇2:【自相矛盾】《·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篇3:【叶公好龙】语出《·逸文》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成语寓言故事文言文版篇4: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
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篇一: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好龙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
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
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用文言40则寓言故事1、傅马栈最难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
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注释:①厩:马房。
②夷吾:管仲的表字。
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桓公观于厩()②傅马栈最难()③曲木又求曲木()(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2、烛邹亡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召吏欲杀之()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3、东野稷败马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 )②稷之马将败( )③公密而不应()(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②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4、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B、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C、渔者黯然而退。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D、舟薄于石又覆。
(介词,在)(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②向许百金()③舟薄于石又覆()④盍救诸?()()(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渔者:旁人:5、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或()②诸()③弗()④以()⑤丧()⑥不若()(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6、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注:讴,唱歌。
(1)翻译下面句子。
①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②薛谭乃谢求反。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7、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夜书,火不明( )②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⑤云而过书"举烛"( )⑥燕相白王(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8、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②。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
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
祭祀需使用乐器。
②窾:同"款",款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工之侨得良桐焉()作断纹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②工之侨以归()抱以适市()赐之以百金()不以物喜()(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到"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了什么?(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9、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
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百喻经·欲食半饼欲》)(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唐自捐弃()②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2)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义。
10、反裘负刍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刘向《新序·杂事二》注:刍(chú),柴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1、魏文侯期猎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②是日,饮酒乐,天雨()③公将焉之()④乃往,身自罢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可不一会期哉?(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5、熊渠子射石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
却复射之,矢摧无迹。
(刘向《新序·杂事四》(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寝石以为伏虎()②关弓射之()③却复射之()④矢摧无迹()(2)翻译下面句子。
关弓射之,灭矢饮羽。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6、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②然而不听()(2)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7、校人欺子产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校人②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注: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
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
③圉圉(yǔ),疲乏的样子。
④罔,欺骗。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反命曰()②始舍之()③少则洋洋焉()④悠然而逝()⑤孰谓子产智()⑥得其所哉()(2)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则洋洋焉。
②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8、晏子逐高缭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说苑·臣术》)注:①仕,旧时做官为仕。
②仄陋,卑贱,低贱。
③四,四周,周围,指身边的人。
④维,维系,引申为扶助,帮助。
⑤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为纠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晏子逐之()②高缭之事夫子()③三年曾无以爵位()④其义可乎()(2)翻译下面句子。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9、弓与矢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
"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
"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 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胡非子》)(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非弓何以往矢()②非弓何以往矢()③非矢何以中的()④令合弓矢()(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0、管庄子刺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
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3)穷人有没有把仅有的一头羊给富人呢?请给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