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人口流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口流动不仅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消费需求和丰富文化多样性。
然而,人口流动也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创造就业机会人口流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些人口的可转移性工作技能和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工作机会。
例如,许多菲律宾人选择去海外工作,他们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多的外汇和就业机会。
除了海外工作,流动的人口还可以为当地的服务业和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因为他们的到来会增加当地的消费需求,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交流人口流动还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
流动的人口可以在他们的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传递信息、技术和资源,这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例如,在中国一些人流量大的城市,例如深圳和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国际公司,并促进了合资企业的兴起。
这些合资企业不仅可以让当地的经济更加繁荣,还可以使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
三、创造消费需求人口流动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这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流动的人口可以使当地的服务业和商业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会使当地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这些游客可以带来大量的消费和利润,这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
此外,流动的人口也可能会促进当地的电子商务、互联网购物和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
四、影响人力资本人口流动也有可能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利用带来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流出的劳动力往往是那些具有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会使那些地区失去重要的人力资源。
此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可能会导致当地的人才流失和劳动力不足。
如果没有合适的补救措施,这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和倒退。
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流动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1. 人口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重要影响。
首先,人口流动通过向城市输送新的劳动力资源,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的流动到城市能够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其次,人口流动还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随着人口的流动,劳动力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到不同的行业和地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了劳动力的配置效率。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在一些低技术工种。
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居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和工资压力增大。
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农村居民,他们在城市中可能面临文化差异、职业技能不足等问题,这可能使得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 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福利的影响人口流动也对城市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涌入为城市的社会福利提供了新的机会。
流动人口的增加可能会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纳税基础和购买力,促进了社会福利项目的改善和扩大。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需求也给城市的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一定压力。
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农村居民,他们在城市中被视为“外来人口”,其享受城市社会福利的条件和待遇可能相对较低。
3. 人口流动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人口流动对城市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流动人口的涌入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多样性。
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口聚居在城市中,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
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创意和活力。
其次,流动人口也可能对城市的社会凝聚力产生一定的挑战。
流动人口多为临时居住,他们与城市的土著居民之间可能存在着文化冲突和疏离感,这会对城市社会的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流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口流动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才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集聚。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口流动使得各地区的人才能够有更广阔的选择范围,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时,人口流动也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加速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二、人口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口流动使得劳动力可以从资源丰富的地区向资源匮乏的地区流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人口流动,人力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在各个产业和地区,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人口流动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人口流动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
在人口流动的作用下,劳动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职业和行业,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这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人口流动刺激了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人口的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速。
城市化进程不仅提高了人口流动的效率,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五、人口流动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人口流动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人口流动,人们会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六、人口流动对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起到了缩小的作用人口流动可以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通过人口流动,劳动力可以向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倾斜,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更加平衡的发展。
总之,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它能够促进人才的流动和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加速城市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扩大,同时也对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起到了缩小的作用。
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对策
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对策随着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和政策制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本文中,将探讨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对策。
一、人口流动的影响1.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大量的人口流入,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人力资源,这为城市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其次,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同地区的人口在职业和技能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城市产业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快速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城市产业不断适应环境、创新发展。
2.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的影响人口流动也对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流动使得城市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城市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不同地区的人才和知识产业的培养需要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风险产生影响,矛盾越来越多,特别是城里和城郊的资源和福利分配不均,使得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
二、政策对策1.优化人口流动政策为了更好地引导人口流动,加大人口流动的优化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人口流动政策显得尤为关键。
政府部门需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以造福人民大众。
2.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口流动问题,还需要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人才服务等领域加强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的协调与推进。
3.优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同时,优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也为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别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加强对城市建设规划和交通建设的规划和运营,从而确保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健康、优美和便利。
世博后上海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
、
后世博阶段人 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挑 战
( ) 一 总人 口与外来 人 口的增加 为城 市管理 带来 巨大挑 战
中 国在 改革 开放 3 O年 间创 造 了经济增 长 的奇迹 。作 为 我 国对 外 开放 桥 头堡 的 上海 更取 得 了非凡 的成就 。17 2 0 98— 0 8年 , 海 生产 总 值从 23亿 元增 加 到 168亿 元 , 均增 长 率超 过 上 7 39 年
结 构 由 17 9 8年 的 4 7 :9转 变 为 19 :7 1 9 0年 的 5 6 :0 就 业结 构也 从 17 :5 3 , 9 8年 的 3 :4 2 转 变为 44 :1 1 :0 2 ;0年代 为工业 化后 期 ,0 0年 上海 经济 结构 进 一 步转 变 为 2 4 : 2 就业 结 构 随 之演 6 :99 1 20 :6 5 ,
这也将 是拉 动上 海人 口长期 稳定 增长最 强 的动力 。 我 们在 利用 数学模 型并 综合 考虑 国家 、 长三 角和 上 海 自身 三个 层 面 多 种影 响 因素 的基 础上
得到 的预测 结果 是 :0 5年 上 海 常住 人 口将 达 到 2 7 21 0 0万人 ,0 0年 上 海 常 住人 口将 达 到 2 0 22 20 万 人 ; 中就业 人 口将分 别达 到 15 其 0 0万人 和 1 0 10万人 。而对户 籍人 口的预测 表 明 , 述两 个年 上 份 的适 龄劳 动人 口(9岁 一 9岁 ) 别 为 8 9万 人 、9 1 5 分 6 7 4万 人 。 即使 户 籍 劳 动 年 龄 人 口完全 就 业 , 年 的劳 动 就业 缺 口仍 在不 断扩 大 ,0 5年为 1 1万 人 ,0 0年 为 3 6万 人 , 每 21 8 22 0 由于户 籍 劳动
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就业、消费、创业等方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提供了一大劳动力资源。
由于城市居民对劳动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填补了城市劳动力缺口。
他们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此外,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从事基础劳动力工作,他们的劳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也对城市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需求对各个行业都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
商超、餐饮、服装等行业通过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建筑材料、家电等行业都因此受益。
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创业环境的改善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城市政府推出各种创业政策与扶持措施,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在城市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不仅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外来务工人员的创业不仅为城市增加了新的产业,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带来了社会稳定风险。
城市需要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投入与保障力度,以缓解他们的社会压力。
其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也亟待解决。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城市应加大对其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其接受教育的机会与质量,以确保其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流动是指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现象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流动对就业、城市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就业问题人口流动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随着人们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得到了扩大。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市场,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
这一劳动力的输入,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并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人口流动也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就业状况,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或者创办小企业,增加了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
2. 城市发展人口流动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面貌发生变化。
经济上的发展成为城市吸引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壮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服务业得到提升,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辐射效应。
3. 经济结构人口流动也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口流动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使得劳动力得以更加合理地配置。
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人口流动,劳动力可以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工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人口流动也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4. 社会福利人口流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人口流动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通过人口流动,人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
同时,人口流动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
人口流动还可以促进人员的流动和技能的传递,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和发展水平。
总结起来,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就业增加。
人口迁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口迁移是指人群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徙。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现象。
在中国,人口迁移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口迁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人口迁移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人口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中国地广人稀,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人口的迁移可以使得优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其次,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市场的扩大。
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的消费市场会得到扩大,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再者,人口迁移还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城市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企业的扩张和技术进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发展人口迁移对中国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建设。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这推动了城市的建设进程。
其次,人口迁移改变了城市结构。
随着人口的集中流入,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产业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的功能分工进一步完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此外,城市还受到了人口迁移的文化影响,各地文化的融合也为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提供了力量。
三、劳动力市场人口迁移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疏导了农村过剩劳动力。
中国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一度十分严重,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可以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人口迁移带来了职业结构的升级。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职位,提高了整体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
此外,人口迁移还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人口迁移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并在劳动力市场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外来从业人口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一、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 , 只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了 , 才 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我国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事实也证明 了这一点,颇多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口流动是总体 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 城乡人口流动把较高的人力 资本带到了城市, 并促进了流入地的经济发展 , 城市中的流 动人口往往是农村中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口 , 这一点从农 村外出劳动力的构成可以看出 , 其外出者的一个明显特征就 是以男性、青壮年、学历高者为主。 流动人口有效地弥补了 流入地劳动力资源的不足 , 其在流入地从事着本地人不愿意 从事的危险性大、 工作条件脏乱差的工作 , 多以体力劳动为
[3 ]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城市化质量的目标与路径研究 ” ( 11JJDZH001 )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预防和治理 ‘城市病’ 研究” ( 11JZD0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大城市效区化格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 70873042 ) 。
外来从业人口对流入地 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杨胜利
高向东
[ 摘要]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外来人口与流入地从业人口之间的关系 , 发现外来从业人口有效 弥补了户籍从业人口的不足 ,二者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呈现出此增彼减的关系 ; 并通过构建计量经 济模型,利用历年生产要素投入数据进行验证 ,发现外来劳动的产出弹性明显超过了户籍劳动的产 出弹性。上海市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投入来拉动 ,外来劳动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已超过户籍 劳动的贡献率; 模型还验证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外部性 , 在增加城市管理成本的 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流入地经济的发展 。 [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流入地; 经济发展; 要素贡献率 [ 中图分类号] F29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6 —012X ( 2012 ) —06 —0066 ( 05 ) [ 作者] 杨胜利,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 ,上海 200062 高向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 ,上海 200062 主。当前在推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背景下 , 研究外来劳动
在上海的外来人口趋势
在上海的外来人口趋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
根据统计数据,上海的外来人口数量自199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上海的外来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0%左右。
尤其是随着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外来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 外来人口来源多样化:上海的外来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其中包括来自沿海地区、内陆省市、以及部分国外人士。
他们来到上海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
3. 外来人口聚集在特定行业和地区: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地区,比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同时,外来人口也集中在一些感觉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浦东新区、静安区等。
4. 政府推出措施促进外来人口发展:上海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和保障外来人口的发展,包括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建设外来人口住房等。
总体来说,上海的外来人口在不断增加,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外来人口增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社会安全、教育资源分配等
问题,需要继续加强管理和政策调整。
上海流动人口现状和管理建议
绪论当前,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
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无序流动使得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能力呈不断弱化趋势。
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当给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因此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传统观念、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一、上海流动人口现状1、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动特征根据2005 年全国1%(上海3%)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截至2005 年10 月31 日,上海流动人口达到581 万人,其中留居上海半年以上的常住流动人口达到438 万,占实有流动人口总量的75.39%。
而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户籍人口增长的平和缓慢使得流动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的比例始终在上升,从最初的7.75%一直上升到2005 年的24.65%1。
也就是说,2005 年四个上海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从增长速度上看,1988-1993 年是流动人口规模增长最快的5 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7.36%,1993-1997 年略有下降,下降幅度为1.39%,1997-2000 年又是一个流动人口的增长高峰时期,年均增长率恢复到21.10%,而2000 年以后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2000-2003 年年均增长9.65%,2003-2005 年年均增长8.22%。
但是,从流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变化来看,2000 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每年净增长40 万人左右。
2、上海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1)、上海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
截至2005 年仍有超过20%的人仅接受过小学以下的教育,但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已经从1993 年的10.33%上升到2005 年的26.61%,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85%上升到9.81%。
2)、上海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各区县间的差别比较明显。
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然而,这种发展并非来自于单一的因素,外来务工人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缺口,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经济增长带来了积极推动力。
由于人口流动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得到了充足的补充,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部门。
外来务工人员愿意从事较为辛苦的工作,同时通常对薪酬要求较低。
这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他们的加入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消费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迁居到城市,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地区,在工作之余他们也会带回一部分收入,进而用于购买生活用品、房屋租赁、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品。
这促进了城市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小吃摊到百货商城,从便利店到电子产品销售,这些市场都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支持。
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迁徙到城市,对于城市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教育、医疗和居住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改善和扩大。
这方面的需求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然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到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应问题不可避免。
他们需要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和就业市场的竞争。
此外,由于身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也面临着不稳定就业和低收入的风险。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照顾和保护,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外来务工人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填补了劳动力市场的缺口,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他们的到来也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的繁荣,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到来也带来了适应和保护问题需要解决。
改进外来人口调控服务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下)
一
、
外 来 人 口对 上 海 产 业 发 展 的 影 响 概 述
1 大 量 年 轻 的 外 来 人 口 , 效 优 化 了上 海 人 口和 劳 动 力 的 年 龄 结 构 。 、 有 上 海 户籍 人 口老 龄 化 非 常严 重 , 全 国 也 是 最 高 的 , 籍 劳 动 力 显 然 不 能 满 足 上 海 产 业 发 展 对 年 轻 劳 在 户 动 力 的 巨 大需 求 。 据 上 海 市 民政 局 的 公 开 数 据 显 示 , 0 6年 上 海 户 籍 老 年 人 口 比重 首 次 突 破 2 , 0 7 20 O 2 0
改进 外 来 人 口调 控 服 务 促 进 上 海 产 业 结构 调 整 升 级 ( ) 下
孔 媛 黄 静
摘 要 : 对 目前 绝 大 部 分 外 来 人 口存 在职 业 技 能 缺 乏 和 就 业 低 端 化 的 现 状 , 文 运 用 数 据 针 本
分 析 了 外 来 人 1结 构 对 上 海 产 业 发 展 的 影 响 , 提 出 了 一 些 政 策 建 议 , 加 快 实 现 上 海 经 济 转 型 2 1 并 以
年 上海 户 籍 1 5至 5 9岁 劳 动 年 龄 人 E数 首 次 出 现 负 增 长 , 为 全 国首 个 出现 劳 动年 龄 人 口负 增 长 的 省 级 行 l 成
政 区 。截 至 2 0 0 9年底 , 海 1 o 上 4 0万 的户 籍 人 E 中 , O岁 及 以 上 老 年人 E 1 . 0万人 , l 6 l 3 7 5 占总 人 E 的 2 . ; l 25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人口迁移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迁入城市,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迁入的人口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活力。
这样的迁移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地区的经济活动也相应增加,从而带动了就业机会的扩大。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种增加的就业机会可以提高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当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时,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接触和交流,产生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也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
二、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人口迁移也可能带来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是城市的承载压力增加。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需要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挑战,难以及时满足居民的需求。
其次是农村劳动力流失。
人口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向城市流动,使得农村地区面临着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农村地区缺乏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人口迁移也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资源的竞争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城市人口流动一直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流动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断变化。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会增加地区的人口规模,扩大市场规模,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经济活动,如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都离不开人口流动。
城市人口流动的增加会带来就业机会、消费增长等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地区经济也会逐步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也会给地区带来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例如,流动人口的到来会带来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为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
此外,流动人口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可能对地区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城市人口流动的机遇和挑战城市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随着城市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增大,一些地区会迎来经济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会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规模的增加会给地区经济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领域,有时候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和人才,这时候城市人口流动就会提供充足的技术和人才资源。
另外,城市人口流动也可以增加地区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对于一些地区也会带来较大的挑战。
一些地方由于发展条件的差异,可能会面临到追赶发展的艰难局面,例如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缺失。
同时,城市人口流动也会带来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三、加强城市人口流动管理的必要性面对城市人口流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城市人口流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城市人口流动管理的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市人口流动的管理和规划,特别是要关注城市人口流动的结构和质量问题。
外来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外来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的数量逐年增长。
就像蜂潮一般,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论述外来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利与弊。
一、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对城市劳动力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往往来自农村地区,对于从事城市工作的需求量巨大。
这一方面缓解了城市劳动力供需矛盾,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往往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低技能工作,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这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然而,外来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缺乏相关的城市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他们往往处于低薪资、低技能的岗位上。
这会导致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同时,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籍,并不享受城市居民的各项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保障压力。
二、消费市场外来人口也对城市的消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由于他们花费少而频繁,对城市商业经济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往往在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等必需品,提高了城市商业的繁荣程度。
同时,外来人口也为城市带来了新兴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机遇,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多元化发展。
然而,外来人口的消费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他们大多收入较低,购买力不高,对于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有限,限制了城市消费市场的发展。
此外,由于大多数外来人口租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他们对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消费贡献相对较少,造成了城市商业发展的不平衡。
三、社会结构和文化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也对城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影响。
由于外来人口通常在城市找工作和生活,与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使得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为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平台,促进了城市社会文化的发展。
然而,外来人口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外来人口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张鹤年二十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和"开发开放浦东"伟大战略的实施,上海作为国际一流大都市,正在以其崭新的姿态和巨大的能量,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势能,吸引着中国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角落的一批又一批的外来劳动力人口。
上海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给上海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1.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上海市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大致可由表1显示。
上述数据可以归纳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发展极其迅速,从80年代初期,平均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15%。
目前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是上海常住人口的20%左右,即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每5个人中间,就有1个是非上海户籍人口。
按照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流动人口的数量是经济发展的函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可以预计,随着上海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
1955-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表一)2.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较轻,对于上海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进程具有减缓和有益的补充作用,并且对于上海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趋势也具有有益的补充(表2)。
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3.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较低,严重制约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3)。
2000年上海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比较4.外来流动人口的职业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层次较低,但是这种结构对于上海劳动力结构具有有益的补充作用,外来流动人口大多从事服务型工作,从事技术性工作人员十分缺乏,这与他们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和上海本身社会需求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表4)。
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人口迁移是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移居住环境。
我国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速度和规模在不断增加。
对于个人而言,人口迁移可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寻求更好的生活,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口迁移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策。
一、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因为缺乏劳动力而出现裂缝,而一些人群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部分人口从工业和服务业中退出,企业可能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工厂的效益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2.资源配置的影响人口迁移也会对资源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对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需求将会增加,并会对当地的房价、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等造成影响。
一些城市因资源的短缺而面临种种问题。
此外,人口迁入某些城市也可能导致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3.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会之一。
从已经发生的人口迁移可以看出,部分地区因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等原因,本身比较容易吸引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
而人口的转移则会对该地区的消费、投资和就业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对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二、解决人口流动的对策1.加强招商引资各级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发展独特的产业,以满足当地人口的就业需求,避免人才、土地、技术等资源的过度流失。
2.制定严格的限制性政策为了减缓人口迁移带来的压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限制性政策,如调控房价、提高税收等,但是要适度,不能过于死板。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迁移不仅会对资源的供求产生影响,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分析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分析人口流动是指人们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愈发频繁。
而这种人口流动不仅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变迁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就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首先,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在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外流到城市,有利于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同时,这些劳动力的流动也填补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缺口,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此外,人口流动还可以促进技术和信息的传播。
人们通过流动的方式,将各地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带到新的地方,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人口流动导致了城市的人口拥挤和社会管理的困难。
大量人口挤入有限的城市空间,导致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增加,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压力也相应增大。
此外,流动人口的集聚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如安全、执法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人口流动还伴随着社会的不平等和少数群体的边缘化。
流动人口通常在城市中承担低收入、低地位的工作,他们面临的社会排斥和歧视也比较严重。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会影响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方向。
例如,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而人口流动的规模和结构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路径。
人口流动可以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改变社会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内外的协同发展。
同时,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城市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创业者和创新者,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口流动可能导致区域的不平衡发展。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人口流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
在当今社会,人口流动趋势在不断扩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人口流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人口流动的机遇1. 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可以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资本。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往往是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人口流动可以使得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进行更优化的配置,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浪费的目的。
同时,流动的劳动力也在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促进文化交流。
人口流动可以带来不同地域、族群、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进步。
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口流动的挑战1. 人口流动加剧社会不平等。
在一个国家内,人口流动会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大,人口流动的高峰期更容易导致人口红利失去平衡,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
2. 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例如,人口流动的大规模涌入往往会给接收地区的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环保等带来很大的负担。
此外,流动人口在接受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快速生活的同事,往往也面临很多应对挑战,例如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环境、面临职业歧视、社群融入不到等等。
三、相关政策措施1. 多元化发展政策。
人口流动是一种资源的转移,确保多种产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适宜的居住环境,鼓励人口流动。
2. 打造公共服务协同网络。
政府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协同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实现资源优化和者协同管理自治。
3. 优化市场经济结构。
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多元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优化。
从税收、金融、土地利用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营商环境优良的发展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人口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张鹤年二十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和"开发开放浦东"伟大战略的实施,上海作为国际一流大都市,正在以其崭新的姿态和巨大的能量,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势能,吸引着中国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角落的一批又一批的外来劳动力人口。
上海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给上海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1.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上海市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大致可由表1显示。
上述数据可以归纳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发展极其迅速,从80年代初期,平均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15%。
目前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是上海常住人口的20%左右,即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每5个人中间,就有1个是非上海户籍人口。
按照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流动人口的数量是经济发展的函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可以预计,随着上海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
1955-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表一)2.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较轻,对于上海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进程具有减缓和有益的补充作用,并且对于上海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趋势也具有有益的补充(表2)。
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3.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较低,严重制约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3)。
2000年上海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比较4.外来流动人口的职业特征外来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层次较低,但是这种结构对于上海劳动力结构具有有益的补充作用,外来流动人口大多从事服务型工作,从事技术性工作人员十分缺乏,这与他们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和上海本身社会需求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表4)。
二、外来流动人口的发展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发展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人口流动(特别是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
一方面,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不受节制的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它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反而日益加剧了城乡经济的不平衡,不断恶化了城市严重失业问题。
由于现有的数据的局限性,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只能从劳动力供需的角度进行分析。
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力供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数量的函数。
人口越多,劳动参与率越高,劳动力供给就越大。
劳动力需求的水平,通常取决于可能得到的资本或土地数量和居民户增加的乘数效应,需求的结构则以经济发展的结构为基础。
因此,我们从上海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劳动力的总量上分析,现有的上海劳动力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占60%左右。
但是从1993年起,上海市开始出现了户籍人口的自然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0.8%,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这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来劳动力。
从外来劳动力的供给来看:根据上海市第五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1993年底,上海有各类流动人口281万人,其中以经济型为主的外来流动人口约为212.4万人左右,因此,1993年的上海劳动力供给总量为997.9万人,其中本地劳动力为785.5万人,占78.7%,外来劳动力为212.4万人,占21.3%。
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我们采用劳动力就业-GNP弹性对劳动力需求的估计方法。
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的报告,中国80年代劳动力就业-GNP之弹性为0.33,即GNP每增长100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336个百分点。
但是,从上海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长期的劳动就业-GNP弹性为0.2706,其中职工就业-GNP弹性为0.3882。
但是,从80年代以来,该弹性下降很多,仅为0.0759。
这在一方面归因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另一方面则归因于社会劳动力统计中并不包括外来劳动力部分,而80年代以来,上海的外来劳动力使用一直呈增长态势。
所以,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就业-GNP弹性为0.2706是较为可信的。
也就是说,如果GN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2706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上海市的GNP增长保持每年14%的速度,则劳动力就业也将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与之相对应。
而近年来上海本地的劳动力增长很慢,199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2.5%。
所以,劳动力的供求缺口逐年扩大,1993年上海的劳动力供求缺口达到94.17万人,劳动力的增长不得不依靠外来劳动力。
从上述简单的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从劳动力数量的供给与需求看,本地劳动力已经供不应求,使用外来劳动力势在必行;但已经流入的外来劳动力数量大于本地劳动力供需缺口。
(2)从劳动力结构的供需来看,目前上海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八五"期间重点搞城市基础建设和工商企业的新建和扩建,需要的多为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而外来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之基本相符,供需矛盾并不突出。
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市的基础建设仍将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已建成项目的逐步上马投产,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将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从对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需求转化为既需要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又需要特殊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新需求状况,而后者更显重要。
因此,如果对将要流入的外来劳动力不加选择的话,如果对流入的外来劳动力不加以教育培训的话,今后的供需矛盾将日渐突出。
(3)从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相互关系看,一方面外来劳动力的数量弥补了本地劳动力的缺口。
但是,由于流入的劳动力在总量上远远大于本地的劳动力的缺口,因此,外来劳动力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能够全部就业,更不要说,外来劳动力在结构上的不适应。
总之,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外来劳动力能够补充上海劳动力的不足,但是不能充分就业,由此必将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
三、外来流动人口的发展是上海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问题必然发展成为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
由于外来流动人口本身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产生。
这已经有很多很多的论述.例如犯罪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环境问题、劳动力市场问题、卫生防疫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工商税务问题等等,不胜枚举。
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还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而绝非是流动人口本身的问题。
流动人口的数量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只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能吸引大量的流动人口。
国际人口学界普遍认为,除了生育率和死亡率外,人口流动是确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口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们为了生存就开始不断地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流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口自愿或非自愿迁移运动的历史。
“独具迁移倾向已成为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类流动的频率和距离使其不同于其它物种。
”(E.G.Ravenstein,《人口流动与城市化》1925年,墨顿出版社)。
从人口国际流动的现实状况来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于生活困境和恶劣的劳动条件,其人口势必要向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实行流动。
从我国国内的现实状况来看,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别,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规模,不同流向的人口流动。
因此,人口流动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决定着人口流动的性质、规模和速度。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凡是某一地区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这一地区必然兴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
反之,这一地区必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对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外来流动人口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数据来源及简单评估管理的根本基础是人们掌握的管理对象的基础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完整。
上海流动人口的基本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上海市从1983年起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特别是1993年和1997年的第五和第六次上海流动人口调查。
这两次调查规模大,动员力量多,相对前几次而言,调查数据比较准确,调查内容比较完整,对上海流动人口的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这些调查,流动人口的管理根本就无从说起。
(2)第四和第五次人口普查。
由于上海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十分重视,在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就特别附加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等于在1987年的第四次上海流动人口调查和1993年的第五次上海流动人口调查之间,又补充了一次流动人口的调查。
流动人口调查和普查时附加的流动人口调查的内容非常接近,使得这些调查有很好的连续性。
(3)流动人口的暂住证登记。
这些调查数据非常重要,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流动人口管理的需要,这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调查本身的缺陷,几次流动人口调查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复计算或者遗漏的现象,而且重复和遗漏的数量无从验证,我们只能从这些调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汇总的方式上,觉察到重复和遗漏的现象。
(2)由于对样本总体不甚明了,因此不能抽取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抽样样本,以此作为估计流动人口总体结构的样本群体,抽样误差无法正确估计,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没有更加权威的数据,在管理和研究中只能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这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基础的不牢靠,必然会对由此产生的结果的权威性提出挑战,甚至可能对决策产生误导。
(3)缺乏日常的流动人口数据,由于流动人口其流动的特点,一年中各个时期的在上海从事一定经济活动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总量变化相对于上海的户籍人口的变化要大得多,而且流动人口的结构也会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暂住证登记虽然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陷,但是暂住证登记还是一种被动性的登记,流动人口没有登记暂住证的情况比比皆是。
上海第五次流动人口调查时的已报暂住户口的仅占应报暂住户口的14.2%,已报寄住户口的也仅占应报寄住户口的56.1%(《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P94),因此暂住证登记还是遗漏了很大一部分的流动人口。
2000年上海流动人口的登记比例较1993年时有很大改善,特别是暂住证的持有比例已经上升到61.87%,但健康证和就业证的持有比例仍很低,分别占经济活动人口的24.48%和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