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 90页)
经济管理数据及财务知识分析解读(PPT33张)
CPI过高,将会加息利好美元,利空黄金。CPI过低,就有降息
空间,利空美元,利好黄金。
核心CPI为去除食品和能源因素的消费者物价水平。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发布时间:每月月尾的两周后公布,通常比CPI 早1至2日。 具体介绍:生产物价指数主要反映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原料的
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如果 生产物价指数较预期的高,则有通货膨胀的可能。
PPI过高,将会加息利好美元,利空黄金。PPI过低,就有降息
空间,利空美元,利好黄金。
核心PPI为去除食品和能源因素的生产者物价水平。
每周首申请失业金人数
发布时间:每周四,内容截止到上周六的一周。 具体介绍:申请失业金人数反映了该国国内劳动市场的状况。通常
指数低于50%则经济陷入衰退,利空美元,利好黄金。
当指数高于 50% 时,是经济扩张的讯号。接近 60%时,则通胀的威胁渐 高,联储可能会考虑提高利率。这都利好美元,利空黄金。
实战案例4
实战案例4
2.01 23:00数据公布后
数据公布后
新屋开工
发布时间:每月的第三个星期(16日至19日间) 具体介绍:新屋开工及营建许可建筑类指标因为住宅建设的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发布时间:每月第二或第三个星期,公布上月数字。 具体介绍:CPI包含了七大类产品364个项目的物价指数,是反映与
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 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
美联储美联储加息加息降息降息美元美元利好利好黄金黄金利空利空美元美元利好利好利空利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利好利好cpicpippippi风险情绪避险风险情绪避险非农非农失业率失业率etfetf持仓持仓gdpgdp重要人士讲话重要人士讲话原油库存原油库存经济数据名称公布时间影响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月四月七月十一月底工业生产指数每月15号产能利用率中旬采购经理人指数每月第一周零售销售月中消费者信心指数月初和月底就业报告非农失业率每月第一周周五耐用品订单月底领先指标月底贸易数据月中靠近月底cpi每月第三周ppi每月下旬新屋出售开工率1619号影响金价的重要经济数据汇总数据公布网站17saturdayapril172021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某区域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产 品周期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二、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 均衡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经济区域特点(胡佛) 空间概论 内部同一性 必须包括一个核心城市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3. 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非平衡性: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均匀 的。 非线性: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 能不可加 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 开放性: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又向 外界耗散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且各子系统是 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
要素禀赋理论:引入资本,对导致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作 了深刻、科学的研究,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不足:要素禀赋论假设生产要素总量既定不变且得到充分利用, 采用的是短期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动态的观点且把技术 因素视为无差别、相对静止的既定因素,显然有悖事实。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7.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按赫—俄理论,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越来越少,而
积极意义在于:
提出了区域交换特殊规则: 相对值的高低。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4. 异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其竞
争是在区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的,因而受到竞争法则的支配。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略了其作
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一、区域 二、经济区域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某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梯度的划分
人均收入
这是一个 有缺陷的
指标
高学历的人口 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 高技术密集产品的产值
人均住宅面积 每千人中外迁人数 失业率、贫困线以下人口
高梯度地区
中梯度地区
低梯度地区
理论的要点
► 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 旺部门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处 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的衰退部门组成。 ► 高梯度区域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 然后有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处于次级梯度的区 域转移,随着转移速度的加快,区域间的差距 就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均匀分布。
第三章 区域综合理论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 梯度与辐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 也称地域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 域要素(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 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 式。 • 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是由节点、线路、网络、 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节点:是区域空间中的最基本要素,是由经济 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形成的中心,也是区域空 间结构的研究重点。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 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 业部门在工业生产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渐向低梯度转移。
案例:电视机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大部分技术创新在美国。黑白 电视机是在美国发明的,日本当时从美国引进技术 生产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也是在美国发明的, 日本又从美国引进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技术。但到了 60、70年代,电视机产业相对于其他新兴产业(如 计算机)已相对成熟,对美国来说属于劳动密集型 产业。于是美国从家电产业退出,进入计算机产业、 航天产业。因此,日本在70年代成为生产电视机产 业中最先进的国家。这时电视机产业的主要技术创 新和新产品开发在日本。
某区域经济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概念(PPT 30页)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 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就
◆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 发展,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根据中央的战略 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 援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 发展的积极影响。
不利影响:导致北方灌区次生盐渍化; 中线移民;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沿线的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
我国油气基地分布图
西气东输工程
•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 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电东送
北线 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 洲坝、三峡) 西线 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 岩滩、龙滩)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因水量增加,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 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 多样性。
西电东送的意义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
三、辐射理论
• 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 高的地区与较低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 市场信息等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 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 辐射源: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 较高的地区。
• 辐射媒介:是促进要素流动和传播的一种介质, 如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人员流动等。
从交通运输、城市 发展的角度看区域 空间结构变化
时期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 路较少,城市区域 狭小
中期 交通交织成网,城 市区域扩大
晚期 交通网络稠密,线 路四通八达,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节 梯度与辐射
梯度转移理论 累积因果论 辐射理论
一、梯度转移理论
是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缪尔达尔认为,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 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政府干 预
理论的应用
• 处于高梯度地区的战略:预防衰退
①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 ②果断地、有计划地淘汰衰退产业 ③集中精英、建立研发中心,加速创新
★ 经验证据: ①美国的硅谷 ②台湾的新竹 ③北京的中关村
讨论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经济发展的梯 度一旦形成,就会将高、中、低梯 度地区就始终定位在既定的位置上。
请举例说明理论与 现实违背的情况。
二、累积因果论
由著名经济学 家缪尔达尔在 其《经济理论 和不发达地区 》(1957)一 书中提出,后 经卡尔多、迪 克逊和瑟尔沃 尔等人发展并 具体化为模型 。
1974年,冈纳·缪尔达尔与 哈耶克同获瑞典皇家科学院 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720.11.7Saturday, November 07, 2020
区域经济增长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pptx
(2)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 大推进的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 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 给的不可分性。由于三个“不可分 性”,部门间增长只有相互协调, 经济才可能增长。
• 赫希曼指出,政府投资应选择公 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中,形成良好的发展外部环境; 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 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2.连锁效应
•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 锁效应概念,为区域产业结构的 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连锁效 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 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 非均衡增长的前提是存在区域贸 易:率先投入的部门要带动区域 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经济; 而部门规模扩大后必需庞大市场 。显然,落后地区不可能满足要 求,故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区 域贸易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
(三)新增长理论
• 研究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新变化: 1.技术的外部性与经济增长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 3.创新与经济增长
• 区域经济增长周期的分类: (1)基钦周期(短周期) (2)尤格拉周期(中周期) (3)库茨涅兹周期(长周期) (4)康德拉杰耶夫周期(长期
经济周期)
•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很多,大致 分为两类:一类直接进入生产过程, 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 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形成生产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 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 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 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
(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 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 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 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经济管理学及财务基础管理知识分析讲义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一般框架:高鸿业微观部分需求供给模型:1.需求函数(愿意且能够买)五个影响因素有:自身价格P,收入水平I,相关商品价格P,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
其中价格是最基本的。
2.供给函数(愿意且能够提供)五个影响因素:商品价格P,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P,未来预期。
3.供求相互作用关系均衡:有关变量相互作用达到相对静止。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关系4.模型与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同时点,已知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同时点,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动态分析: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蛛网模型5.弹性(高的弹性都为正值)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五个,与收入的关系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确定商品间的替代、互补关系(替代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确定劣等品、正常品(必需品和奢侈品),恩格尔定律供给的价格弹性:影响因素三个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马歇尔)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推出商品的需求曲线均衡(I不变实现效用最大化)条件:其中,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会对上上式进行解释。
消费者剩余(联想到生产者剩余,两者来分析社会福利问题)2.序数效用论(希克斯)1) 进步是避免了基数效用论的两个假设:一、效用量可以衡量,二、边际效用量随商品的递增而递减2)3)4)无差异曲线:特点,几类特殊形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价格线):要注意政府补贴的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条件:效用最大,在预算线上,注意角点解一般情况下,均衡条件: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推出消费者需求曲线收入变化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推出恩格尔曲线递减规律5)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P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量)替代效应:P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动(效用水平不变)收入效应:P变化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补偿预算线!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画图与总结生产论与成本论(生产要素价格不变)1. 生产论1)2)3) 生产函数:技术水平不变下,各种生产要素与最大产量的关系。
区域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划分(PPT 69页)
欧盟经济区域的划分
欧盟的经济区划(Nomenclature of Territorial Units for Statistics, NUTS,专门统计地域单元)
为确定区域政策的受益范围,欧洲委员会统计局设计了一套通用的子
国家地域分类框架,把整个欧盟的区域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分区 (NUTS)。每个成员国分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分区(NUTS-1),每个 第一分区又分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分区(NUTS-2),下面进一步分为多 个第三分区(NUTS-3)。)
W·里昂惕夫甚至建议将区域的定义视为一种政治选择 正是由于定义经济区域很难,所以众说不一
国外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国内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经济区域的综合概念 经济区域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BACK
国外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的俄罗斯经济区划委员会(1921)的定义: “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 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自下而上划分
首先划分成分经济区(Component Economic Areas, CEA) 然后,将CEA组合成EA
美国经济区划图
成分经济区
每个CEA由一个节点和其周围同其经济联系 密切的县组成。
节点主要是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s, MA)。
三线地区,称为小三线。 三线地区曾经受到过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优惠与照顾。 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
建设,一、二、三线的划分不再被使用。
三大地带
1987年,国家“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区 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
•
注意问题
• ➢主要在第一层含义上使用“区域”这一概念
• ➢不是从给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出发,如乡、县、市 等
• ➢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单位加以综合
• 1.1.2 区域的划分
• 两个标准
• ➢同质性标准——根据一定的指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 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区域。可选取的指标有:失业率、收 入水平、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 重工业比重等 Nhomakorabea•
若干基本问题
• ➢ 区域的行为主体研究
• ➢ 企业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问题
• ➢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规划
• ➢ 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化问题研究
• ➢ 区域内人力资本开发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 • ➢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规划问题
• ➢ 区域分工与交换及区域竞争力问题研究 • ➢ 区域间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推动力和空间流向特征 • ➢ 产业转移与经济中心轮替问题的研究 • ➢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关系问题 • ➢ 区域问题的分类专门研究 • ➢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 区域发展的运行调控问题 • ➢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问题
• ➢ 进行区域经济预测的基础,并且是制定区域政策 的重要前提条件——提出预测、解决方案
• ➢ 对区域经济进行经验研究,除了建立各种指标体 系外,还要运用计量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和GIS技 术——横向、纵向比较,多区域、时间序列
• 选择理论或模型的标准
• ➢ 它们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中被视为奠基性的理论 • ➢ 它们对理论的形成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和影响
经济学 (门类)
地理学
理论经济学(五个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十个二级学科)
区域经济学
人文(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理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即地理 • 位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
源 • 配置过程的制约和影响,它是一门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
• ➢功能性标准——根据一定指标把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 密联系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 ,如资源开发 区,劳动力市场区, 商业购物区,产品供应区,等
•
注意问题
• ➢选择区域划分标准不是任意的,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提 出的任务要求
• ➢两个划分标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在一 起运用
• 1.2 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
•
相互作用关系:
•
•
•
•
•
• 1.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 • 内容体系
• 1.3.1 区域经济学的对象与任务
• ➢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及产业布局学交叉而成,年轻
的 • 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 •
• ➢经济学研究的的对象与局限性
• ➢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局限性
区域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
注意问题
• 理论和模型不能在所有细节上把握一个区域的复杂现
实以及它的特殊性,但是可通过限定研究构成区域差别
的主要决定因素,建立模型并掌握其变化的可能性 —— 困难性:现实复杂与思维抽象的矛盾
•
经验研究必要性
• ➢ 检验抽象演绎得出的原理、结论,或者是为了运 用归纳方法获得进一步的理论认识——把握现实
• 1.3.3 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 三个组成部分 • ➢ 区域经济理论 • ➢ 区域经济经验研究(方法) • ➢ 区域经济政策
•
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 ➢ 理论和模型对于揭示区域经济体系的作用机制和发 展动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贡献——解释力
• ➢ 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同现实加以对照、 进行检验,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 容——验证理论
• 三个主体:企业、家庭、公共机构(政府)
• ➢企业——它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 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其它两个行为主体也具有 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 ➢家庭(居民)——他们是商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 ,又是资源要素(劳动力、企业经营者、资本)的提供 者
• ➢公共机构(政府)——它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不同区位的质量,本身也要对政府机构区位选择进行 决策,构建了人们共同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政治、社 会的框架条件
•
•
区域经济理论
•
授课教师 陈秀山
区域经济理论
1. 导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 2. 企业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区位决策 3.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 4. 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5.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6.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及输出基础理论 7.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8.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9. 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 10.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11.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理论 12.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动 • 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空间)秩序和区域(空间)组织的
应 • 用型学科。
• 区域经济学研究任务
• 考察和阐释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 的交互作用过程;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 趋向;进而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 律。
•
研究客体
• ➢ 区域经济体系(系统);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 •
• 1. 导论: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理论
• 1.1 区域的含义与区域的划分
• 1.2 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
• 1.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体系
• 1.1 区域的含义与区域的划分
• 1.1.1 区域的含义
• 三个层面
• ➢一国内的经济区域
• ➢ 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
•
具体任务
• ➢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
• ➢ 生产要素 、货物和服务的区域间流动(相互作用)
• ➢ 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运行过程)
•
• 1.3.2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两个层次
• ➢ 区域经济系统内的问题
• ➢ 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
(多区域体的经济增长与相互作用和竞争问题)
• 区域经济理论六大部分
• ➢ 区位理论 ➢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区域增长与发展理论 ➢ 区域分工与贸易及要素流动理论 ➢ 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理论 • ➢ 区域经济政府干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