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柔性化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版
1 现代企业管理变革:战略化:保持企业战略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平衡。
信息化:物质能源信息三大资源。
人性化:人本管理CRM。
柔性化:减少组织层级弱化边界高度开放适应环境ERPSCM2 信息数据知识关系:信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反映。
数据: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可以鉴别的符号。
知识: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
数据信息知识包含关系数据是原材料是信息来源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和解释的数据知识是信息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产品是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规律3 信息特点:时间(时效新颖性)内容(事实不完全相关性)形式(呈现详尽性)空间(共享性)维度4 信息生命周期: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5 系统概念模型特征分析原则:实现共同目标若干独立元素间相互联系和制约有机整体。
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反馈边界环境。
集合目的相关环境适应性。
明确目的区分环境掌握内部处理流程合理划分自顶向下研究保持环境应变性6 信息系统概念组成体系历程:能够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并能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硬软件数据人过程。
人员战略组织管理决策数据资源基础设施。
EDPSMISDSSERPCRMSCM7 MIS层次划分及各自特点联系:战略层(ESS经理支持系统解决非结构问题辅助高层决策)战术管理层(DSS利用模型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灵活适应性MIS利用企业内部信息解决需求稳定已知提供全面定期常规例外报告)知识层(WSS知识工作系统专业人员高效处理业务信息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生产率)业务处理层(TPS事务处理系统功能单一信息数据主要来源)TPS是基础数据来源ESS从其他系统接收数据和信息其他系统相互之间都交换信息。
TPS是基础数据来源ESS从其他系统接收数据和信息其他系统相互之间都交换信息8 MIS含义要素特点功能: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以解决管理和决策问题的社会技术系统。
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应用。
人机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集成化社会技术系统。
基于ANSYS和ADAMS的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基于ANSYS和ADAMS的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介绍了ADAMS柔性化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生成MNF中性文件,建立柔性体。
在ADAMS软件中进行传动系统的刚-柔混合建模,分别添加齿轮副和接触力对传动系统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进行分析对比,使仿真结果更加贴近实际。
标签:ANSYS;ADAMS;柔性化;仿真近年来,随着大型机械和汽车的发展,对于齿轮和传动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
例如龚淼等人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修复机床进行了动态建模和仿真,以提高机床传动动态稳定性;张会杰等人研究了有负载变化时的机床传动系统特性;黄露郎等人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丝杠传动系统的动态模型,对系统振动进行了数值求解;袁文武等人研究了基于UG和ADAMS的齿轮啮合动力学仿真。
但是,以往研究均是将传动系统构件作为刚性体考虑,刚性体构件在力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变形,在研究齿轮传动方面,将齿轮及轴完全作为刚性体来研究,不能完全达到精度要求,需要把模型的部分构件处理成柔性体,建立刚-柔混合模型。
1 ANSYS柔性化柔性体是相对于刚体的概念,它强调了构件的可变形性。
ADAMS中将刚形体处理为柔性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ADAMS自身,建立离散柔性连接件;二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柔性体。
ADAMS中柔性体是包含有构件模态信息的中性文件,构件的模态是构件自身的一个物理属性,构件被制造出来后,它的模态就已经确定,模态频率就是共振频率。
实际上模态反应了有限元模型中各节点位移的比例关系。
把几何模型离散成为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各节点都有各自的自由度,这样所有节点各自自由度的集和就构成了整个有限元模型的自由度。
在ADAMS中使用的模态中性文件必须借助于其他有限元软件。
在启动ANSYS后,我们导入传动轴模型,单元类型我们选择三维八节点单元SOLID45,材料为steel,其弹性模量为E=202GPa,泊松比μ=0.3,密度DENS=7800kg/m3;在划分网格时,设置网格尺寸为0.01,划分六面体单元,划分完成后共13440个单元,14839个节点;在两圆面上设置刚性面,选取圆心位置节点为连接点;最后在Solution中选择Export to ADAMS,生成所需的MNF文件。
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LCA软件开发思想及开发实践
1 L A软件应 用现状 C
1 1 L A软 件发 展概 况 . C
2 T L A开发 思想 DC
2 1 中小 企 业 的特点 及其对 L A软 件 的要 求 . C
2 世纪 9 0 o年代 以来 ,C L A理论和应用迅速发 展的一个表现就是有大量 的 L A专业软件的出现。 C L A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 , C 如果单纯依靠人工来实施 L A, C 几乎是不可能的。L A软件 的出现 , C 极大地减 少了数据收集 的工作量 , 高了 L A的执行效率 , 提 C 并 且方 便数 据 交流 和使 用 。 目前 各 国已经 开发 成 熟 的 L A软件有十余种 , C 加上正在开发的有几十种之 多 J C 。L A软 件 开 发 方 面 的论 文也 很 多 J这 些 ,
( hn h i io n nv r t, h n hi 0 2 0 hn ) S a g a Jat gU iesy S ag a 0 4 ,C ia o i 2
A s at h ae ps nwm  ̄ d Tm le C ( D C ,oa bt c: eppr m 0 da e e o , e p t L A T L A) t L A t o m ladM  ̄ m— i d r T p e ad C er tS a n e u se h yo l z E trr e ( ME ) h e nt no D C di ert a bs I 唧 £b i j学 舶 nepi s S s .T ed f io f L A a st oe cl ai 8L s ii T n th i s d || l e 嘲H越 mp- 嘲自毫le 王d旧 ・ e . !t t e o B Bkd _
《铸魂:软件定义制造》笔记
《铸魂:软件定义制造》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软件定义制造的背景与意义 (3)1.2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4)二、软件定义制造的核心概念 (5)2.1 软件定义制造的定义 (6)2.2 软件定义制造的关键技术 (7)2.2.1 边缘计算 (8)2.2.2 增强现实 (9)2.2.3 人工智能 (11)2.3 软件定义制造的优势与挑战 (12)三、软件定义制造的实施路径 (14)3.1 设备层与控制层的软件定义 (16)3.1.1 设备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17)3.1.2 控制策略的软件化 (18)3.2 数据层与应用层的软件定义 (20)3.2.1 工业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1)3.2.2 软件化生产管理 (22)3.3 网络安全与安全的软件定义 (23)3.3.1 网络安全防护 (25)3.3.2 安全的软件定义生产 (26)四、软件定义制造的实际应用案例 (27)4.1 案例一 (28)4.2 案例二 (30)4.3 案例三 (31)五、软件定义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32)5.1 技术融合与创新 (34)5.2 行业标准的统一与推广 (35)5.3 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协同发展 (36)六、结论 (37)6.1 软件定义制造的影响与价值 (38)6.2 对未来制造业的展望 (39)一、内容综述《铸魂:软件定义制造》是一本关于软件定义制造(SoftwareDefined Manufacturing,简称SDM)的专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
本书通过对软件定义制造的理论、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软件定义制造知识体系。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软件定义制造的基本概念、软件定义制造的技术体系、软件定义制造的应用案例和未来展望。
在引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制造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结构安排。
在软件定义制造的基本概念部分,作者详细解释了软件定义制造的概念、特点和优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如数据流、模型驱动、自适应控制等。
全柔性化CAD/CAPP/CAPPS集成系统研究
数 据 维 护 、臂 瑚 1 使 用 的 难 度 ; f l I
④ 由于俯. 越无法
.f 息 f 变塑不能 及时 获褂,使 商 l { J
骨理数据 中心 加数据叟l 频 繁.稳定 幔
I艄 来 . 内外∞ 々家学者在 C D、1 艺,车删 枉 毛 A : 产管瑚及例艘等 单捌领域 进行 r 大墩 的研 究 市场上 电慌 行着 抖类 锋机 应用软 件 .例 如 ,在 C D软件 方I 圊 A 珂有 外的 AU O A T C D和网内的商华 C D等 .在 C P A A P靠丽有华 巾科技 大学 的乍软 C P A P等 . 啦问生产管 理方耐有荧 豳
岫 圈 1 示 : I 所
3关 键 技 术
( )T F X 仝 柔 性 化 C D 系 统 1 -I E A
C P A P及生产 州坦 邋捌 厂许多圃雉 ,主要表现 在以下 几个
靠 II i: I
产品结构驶i 选用 T F E } — L X全柔性化 C D系统作为I A F 台 谈系统 乘用 【 形参数化埘 理 .使用以结构线 为丛础的 萼 I c 作脚方法 ,具有 良好的圈形 ‘文本之 削的数 据转换功 能 . 为赏现参数化 C P 奠定 r髓好 的精础 A P
证产品的交货} 胡 针 埘 以 上 删 胚 ,必 须 实 现 产 触 设 汁 、 岂准 蔷 ,车 J 研
生J 管理及调度 的信 息集成 ,这样 能保证迅速 厦臆 市场 琏化的柔性化 C D C P : A / A P1 作机制 .特别 是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条件下的计算机辅 助生产作业 ¨划编制及 稠度雌控的 妥求
柔性设计相关知识点归纳
柔性设计相关知识点归纳柔性设计是一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旨在创造灵活、可调整和可适应的产品或系统。
它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追求舒适度、人机交互性和个人化。
柔性设计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服务设计等。
以下是柔性设计的相关知识点的归纳。
一、用户研究柔性设计的核心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师需要进行用户研究,了解用户的需求、行为和偏好。
用户研究可以包括用户访谈、用户观察和用户调研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柔性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柔性设计要求产品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互,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操作和控制产品。
人机交互的设计原则包括界面的简洁明了、操作的直观易懂、反馈的及时有效等。
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三、适应性和可调性柔性设计要求产品具备适应性和可调性。
适应性是指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场景和环境。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和背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和服务。
可调性是指产品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通过可自定义的选项、可拆卸的模块和可变形的结构来实现产品的可调性。
四、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柔性设计强调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材料的可回收性和能源的节约利用等因素。
通过选择环保材料、设计易于维修和更新的结构,设计师可以为产品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同时,柔性设计也提倡减少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清晰的使用说明和环境友好的设计来引导用户使用产品。
总结:柔性设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产品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调性。
它需要设计师进行用户研究,了解用户需求;注重人机交互,提高产品易用性;重视适应性和可调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关注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知识点,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Ansys和ADAMS柔性体转化问题详细步骤
Ansys 和 ADAMS柔性体转变问题的详尽步骤1.进行单元种类定义,实体可选 solid 45,质量单元选择 mass21;2.编写 mass21 质量单元 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add/edit/delete 在对话框中填写属性,一般要很小的数值,如1e-5 等;3.设置资料特征,要求有弹性模量(一般为 2e11),泊松比(一般为),密度(如钢为 7850)这些参数;4.成立几何模型,使用 solid 45 进行区分网格,5.成立 keypoints,此处注意,创立的 keypoints 的编号不可以与模型单元的节点号重合,不然会惹起本来的模型变形;6. 选择mass21 单元对 5 中成立的keypoints 进行网格区分,成立起interfacenodes,在导入 adams 后这些 interface nodes 会自动生成 mark 点,经过这些点和其余刚体或柔体成立连结;7.成立刚性地区(在ADAMS 作为和外界连结的不变形地区,必不行少的),preprocessor- >coupling/ceqn->rigid region, 选择 interfacenodes 邻近的区域的 nodes 与其相连,因为连结点的数目一定大于或等于 2,因此刚性地区起码两个;先选择 interfacenode,单击 Apply,再选四周的 nodes。
8. 履行solution->ADAMS connection->Export to ADAMS命令,要选择的节点为7 中成立刚性地区的节点(只是是interfacenodes),输出单位就选SI 就行;即可生成 *.mnf 文件。
不需要对任何节点作任何自由度的限制。
选择面时候用选择体里的面,而后选择连结接点 ,而后在连结接点内用BYLATION RESELET选择地点注意警示数目必定要重新设置数目,不然自动退出 .附: catia 导入 ansys 方法先将catia 文件以model 格式另存,翻开ansys, file/import/catia ⋯在翻开的框中model 格式的 catia 文件,就能够了。
工业软件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软件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软件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是指在传统工业化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
工业软件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首先,工业软件可以用于设计和模拟工业生产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使用CAD/CAM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仿真,可以减少实际生产中的错误和浪费,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工业软件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
通过与传感器、控制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结合,工业软件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外,工业软件还可以用于数据管理和分析。
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业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存储和处理海量的生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优化生产过程。
总之,工业软件在新型工业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且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工业软件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柔性化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in s tto a hnr , nig10 8 ; . e lg U iU ie i . e ig10 2 1 1 j g nt u f c ie f dn 0 5 2B in nt n r t f  ̄ n 0 0 1 e i f i I i e M y i 0 j v sy i
维普资讯
第2 卷 s
£ 2
・
第2 期
旭 2 Biblioteka 计算机工
程
20 年2 02 月
F b u r 0 2 e r a y2 0
Co mp t rEn i e r n u e g n e ig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
文 编 I o j 80 ) — 1 — 3 章 号: 帅 — 4 {o 0 0l o 2222 7
对工作任务动态分配 .来实现柔性 化的工作 流应用。
1柔性化工作流的形式化定义
十几年来 ,各方面对工作音 行 了大量研究并给出各种 隧 定义 。 但是 ,到 目前为止 ,对工作流设 有完全统一的定义。
工 作 流 管 理 联 盟 ,G g ru iaG o p.I M i a e esa h B A m d rR acr l c Cnr et ,Am t ht.W.M .P V n] r l 都给 出了 工 e iS eh . a 9 Aa t e s 作流的定义 。
为了 定义和 实现柔性化的工作 流 .我们把工作流细分为 过程。以下是柔性化的工作流的形式化定义 。
把一项复杂的工作看成 工作 流w,对 工作流w按业务 的 相 关性 进行分解 。其 中,设 过程P 为工作流 的基 本单位 ,边 E 为过程之间 的联系。 定义 1 工作 流w)工作 流w可 以 用一 个有 向图的二元 ( 组( st .E e( ) 。其 中, P 州w】 Pe( W) sf 表示 w) s 是工作流w所 包
基于MVC模式的柔性化软件设计模型
封 逻 国 内 的软 件 柔 性 研 究 开 始 于 19 9 0年 , 源 于 对 管 理 信 息 系统 和 情 况 下 的 内 在抽 象 。 装 了 问题 的核 心 数 据 、 辑 和 功能 的计 算 关 系 . 起 , 0操 作 。 柔 性 制 造 系统 的 支持 如 方叙 生 、 志 琴 的 柔 性 MI 郑 S的思 想 . 军 威 针 他 独 立 于 具 体 的 界 面 表 达和 I 曹 视 图部 件 把 表示 模 型 数 据 及 逻 辑关 系 和 状 态 的 信 息 及 特 定 形 式 对柔 性 制 造 系 统 的 基 于代 理 的柔 性 软 件 系 统 的 概 念 。 群 针 对 柔 性 制 李 对 造 系统 的柔 性 仿 真 概 念 。 本文 是 利 用 设 计 模 式来 讨 论 软 件 柔 性 化 设 计 展 示 给 用 户 。 它 从模 型获 得 显 示 信 息 , 于 相 同 的 信 息 可 以 有 多 个 不
1引 言 .
I / 0交 互 的作 用 . 户 希 望 保 持 交互 操 作界 面 的相 对稳 定 . 更 希 望 根 用 但
由 于软 件 固 有 的 复杂 性 和 不 可 见 性 . 目前 为 止 , 件 适 应用 户 据 需 要 改 变 和 调 整显 示 的 内容 和 形 式 。 到 软 需求 或 适 应 运 行 环境 变化 的 问题 仍 然 没 有 得 到 根 本 的解 决 。 因 此 . 需 MV C把 交 互 系 统 的组 成 分解 成 模 型 、 图 、 制 三种 部 件 。 视 控 模 型 部 件 是 软 件 所 处 理 问 题 逻 辑 在 独 立 于 外 在 显 示 内容 和 形 式 要用 新 的概 念 来描 述 软 件 的应 变 能 力 。
Ab t a t h s a t l n f s t e f x b e s fwa e d sg h o y a d t a t r sg .p o o e n i d o l x b e s fwa e d sg d l s r c :T i ri e u i e h l i l ot r e in t e r n he p t n de i c i e e n r p s d o e k n f fe i l o t r e i n mo e b s d n te a e o h MVC at r ,I a s s t e c n r l s f r ’ o d to p te n t c u e h o to o t e ’ n i n… S h n e S e t r h s a c i v d mo t t n i o i t e o t r wa c i c a g O b t ,t u h s a h e e s oh r st n n h s f e a i wa e o e a i n lp a e s f r e a c i cu e p r t a h s o t o wa r h t t r . e Ke y wor d:S f r e fe i ii ; e i l o t r e i ; o wa l x b lt Flx b e s fwa e d s g MVC p te t y n a tr n
铸魂:软件定义制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铸魂:软件定义制造》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六章到第九章,作者进一步探讨了软件定义制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汽 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 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软件定义制造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十章到第十一章,作者对软件定义制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作者指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定义制造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同时也会推动 制造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铸魂:软件定义制造》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软件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通 过将智能集成到制造过程中,工业软件正在引领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我相 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工业软件将会在制造 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也意识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 能,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内容摘要
SDM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等。SDM的 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例如,在汽车行业中,SDM 可以通过仿真和优化车辆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在航空航天行业中,SDM 可以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实现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仿真和优化。 《铸魂:软件定义制造》这本书详细介绍了SDM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以及SDM的优势和应用。通 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SDM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SDM来实现更高效、更灵 活和更智能的制造。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工业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深入感受到了工 业软件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工业软件可以通过 模拟和优化车辆设计、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 生产方式。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业软件可以实现对飞机和火箭等复杂设备的精 确控制和优化,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对UML柔性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
2过程 工程 的基本 要点 说明
任何 语 言 的支 持 环 境 都 是 为 了更 好 地 开 发 计 算 机 应 用 系 统 。 而 任 何计 算 机 应 用 系 统 又 都是 为 一 定 的 企 事业 的 目标 服 务 的。因 此 计 算 机 应 用 系统 及 其 支持 环境 的研 制 与 开发 , 须 在 企 事 业 过 必 程 工 程理 论 的指 导 下 进 行 。下 面 扼 要介 绍 过 程 丁 程 理 论 研究 的基
Ke rsUM Lf xbly ot r;e eo m e t rc d r y wo d : ;e iit—sf l i waed v lp n o e u e p
1引言
统一建模语言 U ML是 一 种 直 观 化 、 明确 化 、 建 和 归 档 软 件 构 系统 产 品 的 通 用 可视 化 建 模 语 言 。它 捕 捉 了 构 建 系统 的有 关 决 策 和理 解 , 来 理 解 、 计 、 览 、 置 、 护 和 控 制 系 统 的 信 息 。它 用 设 浏 配 维
t -s f r e eo me t r c d r r r sn e , n t m o e a e i  ̄ d c d y o t ed v lp n o e u ea e p e e td a d i d l r o u e . wa p s n
Ab t c : h s a e , ae 1 t er q ie n n y amc fs f r e eo m e t r c d r , e b s o c p f e UM L f xb l s r t n ti p p r b sd 0" h e ur me ta d d n iso t e d v l p n o e u e t a i c n e t a I 1 o wa p h c o t h e ii— l i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摘要:软件开发从汇编语言、过程式语言、面向对象、面向组件发展到面向服务,每一步都体现了不断抽象、更加贴近业务实际的发展趋势。
当前软件发展正处于从面向组件思想向面向服务思想的跨越阶段。
本文深入分析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架构,得出相关的优缺点。
关键字: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1 背景当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但是软件系统内部组成模块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软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系统的开放性却越来越好。
信息系统软件正向着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以及具有高度可重用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大型复杂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速度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
1)自底向上法自底向上法出现于早期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即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时自下而上,先从底层模块做起,然后逐步完成整个系统。
自底向上法使得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真正的需要;有助于发现系统的增长需要,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易于控制和管理。
但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自底向上法使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同时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而且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的需求,往往要重新调整,甚至重新设计系统。
2)自顶向下法随着信息系统规划的扩大和对开发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自顶向下的系统分析方法论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自顶向下法要求开发者首先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然后逐步分离出高度结构化的子系统,从上至下实现整个系统。
运用这类方法可以为企业或机构MIS的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但它同样也存在缺点:对系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在大系统中,对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架构应用实践之——组件化业务模型(CBM)在企业架构和流程架构中的应用【2024版】
架构应⽤实践之——组件化业务模型(CBM)在企业架构和流程架构中的应⽤前⾔企业架构是企业的完整“逻辑蓝图”,定义了企业的结构和运作逻辑,使企业能够达到现在和未来的⽬标。
国际开发组织(TOG)提出的架构标准——开放组织架构框架(TOGAF),给出了企业架构的开发⽅法和⼯作路径,定义了开发过程的制品类型,⽬前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的企业架构开发理论知识体。
但是TOGAF作为通⽤的企业架构框架,只给出了框架性要求,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架构开发⽅法。
例如在TOGAF的业务架构开发过程中,只提到了以下七个步骤:1) 选择参考模型、视点和⼯具2) 开发基线业务架构3) 开发⽬标业务架构4) 进⾏差距分析5) 定义候选路线图构件6) 解决贯穿整个架构全景中的影响7) 进⾏正式的利益攸关者审查8) 最终确定业务架构9) 建⽴架构定义⽂档在TOGAF核⼼的开发基线和⽬标业务架构这两个活动中,只给出了⼀些⾮常概要的要求:“必须完整, 但不需要的细节不⽤放;如果可能,最⼤限度地重⽤架构库构建块;如果不可能, 开发新架构”。
从TOGAF的描述可以看到,如何开发业务架构,还需要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补充相关的⽅法和理论。
IBM公司充分参考了TOGAF的理论,总结了众多企业架构实施案例的经验,提出了⼀个既实⽤⼜易于理解的“企业总体架构框架”,包括按照战略-业务-IT等维度对企业全⾯地进⾏设计和规划。
从图1可以看出,IBM通过业务组件模型(Component Business Modeling,CBM)作为描述企业业务架构的核⼼⽅法,包括业务组件、业务流程、属地分布、资源获取(内、外包)、组织架构、绩效考核、企业管控等。
以下详细阐述CBM的理论和设计⽅法,在企业架构中的应⽤,以及CBM与流程架构的联系。
⼀、CBM的展现形式CBM通过对企业的业务组件化建模,形成企业业务架构的顶层视图,在⼀张图上,直观显现出企业的业务蓝图。
通过这种⽅式,将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重新分组到数量可管理的离散化、模块化和可重⽤的业务组件中,确定改进和创新机会,实现有组织的提供服务的能⼒。
软件柔性在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件 ; 软 柔性 ; 工资 管理 系统 中图分类 号 :P 1. 2 T 3 1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94 2 1 )1— 0 0— 3 17 37 (02 O 04 0
Th p i a i n o o t r e i i t n t e S se fCo p n a a y e Ap l t f S fwa e Flx b l y i h y tm o m a y S l r c o i
因此 对企业 工资 管理 系统设计 要求 如下 : 1尽 量利 用 企业 现 有 软 硬 件 环 境 , 用 先 进 的 . 采 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 而达到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 从 源 的 目的。 2 系统应符合企 业工资管理的规定 , . 满足企业 相关 人员 日常使 用 的需 要 , 达 到操 作 过 程 中 的直 并 观、 方便实 用 、 全等 要求 。 安 3 系统采用模 块化程序设 计方法 , . 既便于 系统 功 能 的各 种 组合 和修 改 , 便 于 未参 与 开 发 的非 专 又 业人 员进行 补充 、 维护 。 企业 工资 管 理 系 统需 要 完 成 的 功 能 主 要 有 : 进 入 系统 的权 限设 置 、 系统 数 据初 始 化 、 员工 基 本 信息 数据的输人、 员工基本信息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企业 工 资的基 本设定 、 员工 工资 的浏览 及打 印 。
Ma . 0 2 r2 1
软 件柔性在企业工资管理 系统中的应 用
韩凌玲
(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 30 ) 604
摘 要: 在软 件 的生 命 周期 中反 映各种 形 式的 变化是 一个 不可避 免 的 问题 。软 件 所 面 临的挑 战也 主 要 来 自于多种多样的 变化需求, 在软件无法满足 变化的用户需求时, 软件的柔性解决了这个问题 , 在
运动控制卡的原理和应用行业
运动控制卡的原理和应用行业运动控制卡是利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及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实现多个伺服电机的多轴协调控制的一种高性能的,专门用来满足足一系列运动控制需求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于PC机的上位控制单元。
运动控制卡的原理是发出连续的、高频率的脉冲串,通过改变发出脉冲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速度,改变发出脉冲的数量来控制电机的位置,它的脉冲输出模式包括脉冲/方向、脉冲/脉冲方式等。
并且,依靠传感器传回的位置反馈,运动控制卡可以实时调整运动位置,纠正传动过程中的误差,从而做到高精度加工。
运动控制卡不同于单片机、PLC等独立的可编程存储器,它必须依靠PC平台而运行,不过运动控制卡的这一结构,也带来许多独特的优点:1、拓展性好:运动控制系统借助PC平台上庞大的函数库,可以很方便的添加许多复杂而独特的功能。
并且借助PC已有的CAD、视觉识别等功能,也可以将绘图、排版、优化工序、视觉识别等多项功能集成一体。
2、界面友好:相比PLC这类需要一定门槛才能上手的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卡一般通过电脑软件与板卡结合操作,用户操作界面与其他软件相似,更容易让操作人员上手,培训成本更低。
3、柔性化好:运动控制卡可以很便捷的修改更改工艺参数和加工图纸,需要修改的加工方案,经过软件简单处理后就能直接将加工命令传输给设备,无需调整机器,直接就能开始新方案的加工,是制造业柔性化生产的代表之一。
4、精度高:基于强大的PC性能,运动控制卡在连续插补、圆弧插补等复杂作业要求中,已然可以保持高精度作业,并且通过传感器的反馈,运动控制卡还能做到实时调整加工位置和速度,保持连续高水平作业,从而保证产品最终精度。
正因为这些优点,运动控制卡目前在激光设备、振动刀机等加工设备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常用于服装、鞋类、广告、厨具、家具、3C、车饰、玩具等诸多轻工业领域,是柔性化加工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代表型产品之一。
基于软件复用的水利信息系统的柔性化设计
究 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 。E m i x o n i 6 .o - al i j n@13 om。 :a u
8 期
倪 晓军 , : 等 基于软件 复用 的水利信息系统的柔性化设计
库 ( 括 动 态链 接 库 和静 包
业职 能部 门 基 础 上 , 于一 种 相 对 不 变 的 业 务 流 基
21 00年 l 2 日收到 0月 7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晓军 (9 l ) 男 , 族 , 南 长 沙 人 , 程 师 , 倪 17 一 , 汉 湖 工 研
水 利信 息 系统 要满 足 现 代 管理 的需 要 , 就必 须 充分 考虑 到这种情 况 , 系统 构 架 时就 要 求 其必 须 具有 在 柔性 和复用 性 ; 2 解 决 开 发 者 的 问题 : 发效 率 、 () 开 开发 成本 、 长水 利 信 息 系统 的生命 周 期 。随 着 面 延
第 1卷 1
第 8期
2 1 年 3月 01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⑥
Vo _ No M a-201 l 11 .8 l . 1
17一 11 ( 0 1 8 12 —6 6 l 8 5 2 1 —82 0 1
Sce c c oo y a d En i e rn i n e Te hn lg n g n e ig
相似性 。一 个 系 统 开 发 的经 验 或 者 教训 很 少 被应 用到新 系 统 开 发 中 , 系 统 的 开 发 要 重 新 从 零 开 新
件 , 中涉及 到大 量 地 理空 间信 息 。水利 信 息 具 有 其
数据量 大 、 型 多 、 具 有 空 间分 布 特 征又 具 有 时 类 既 态变化 特征 的特点 , 只有 利用 空 问数 据管 理 的先进 技术 , 才能 实 现 信 息 之 间 的无 缝 集 成 和 建 库 管 理 , 才能 实现数 据库 的联 动 , 而 维护 数 据 的完 整 性 和 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柔性化
软件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资金成本、资源、协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必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不是被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所套住。
明确目标,合理地进行策划和实施以及团队的密切配合,这些都是一个软件产品成功开发的基础。
然而,软件开发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软件失败或者疲于奔命,如:官僚主义、不明确的目标、团队的不畅沟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其他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中,设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软件的复杂度,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某种概念,去设计一个非常灵活的架构,而在实际项目运用中只解决了一个非常小的问题。
曾经见过一个架构,充分运用了Windows消息机制,十多个类对象去解决几个按钮状态的功能,结果得不偿失,设计和代码的晦涩以及和想要达到的功能矛盾,导致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软件,修正和扩展功能变得难以控制,促使开发陷入了焦油坑。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优秀的设计能够很好地解决软件的复杂度。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设计时未考虑到的问题逐渐暴露、新的需求不断添加、原有设计思路的天生缺陷等,都可以导致很多模块对象被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编码,新的领域对象和原有的领域对象需要重新集成。
如果遇到设计元素都是整块的,无法重新组合的,又或是设计元素分解很细、理解和跟踪很难的,多余的抽象和间接层次结构的,还有各个元素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时,我们要重构和迭代将非常困难,举步为艰。
好的设计应该是简单、结构清晰易于理解的,每个元素只反映自己的领域范畴,各个元素非常容易组织在一起形成新的应用,并且其功能是可以预测的。
自然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取决于软件的柔性化。
软件的柔性化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也没有公式可套,需要经过多次的重构迭代和精化,不断地对业务领域进行沉淀和挖掘,除此之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规则可以使软件具备柔性。
一.释意接口
作为一名开发人员,经常会用别人开发好的代码,很多时候会深入代码内部进行阅读,倒不是学习别人的代码写得如何巧妙,而是因为很难理解代码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有时甚至自己写的代码,过一段时间也会不理解它的意图。
这样,封装的大部分价值就已经丧失了。
我们必须使我们的设计和代码清晰地反映有意义的领域逻辑,将隐含的概念显式地反映出来,另外必须为我们的类、方法和参数等起一个能够解释其设计意图的名称,名称要保证能够准确的表达其效果和目的,没有二义性。
为了便于团队成员的交流,尽量使用能够反映领域的通用语言,站在使用人员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调漆的领域类:
首先变量的命名让人头脑过载,看了之后绝对要阅读代码才能知道它具体代表什么,Paint的本意是将两种涂料混合起来得到体积更大的混合颜色的涂料。
而paint方法可以是往墙壁上刷涂料,也可以混合另外一种涂料刷墙壁等,所表达的含义很不清晰,让人猜测。
必须通过阅读代码才能释意。
二.无副作用函数
我这次在重构计价2007UI的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都是具有毒副作用的函数,它们往往是一个函数调用其他函数,而其他函数又调用另外的操作,函数之间存在着不可预知的任意深度的嵌套,而且这些函数又被很多的模块所使用,还有很多函数使用重载,我们很难预测调用一个操作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也很难想象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的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被深深的套牢着。
如果开发人员被迫去理解那些内部实现,任何接口、函数方法都不会有用处。
如果不能安全地对抽象的结果进行预测,我们必须限制这种上限,制定规则约束,避免不可控制。
要使我们的操作方法不产生副作用首先要将命令和查询严格的隔离到不同的操作中去,将逻辑(计算方法)和状态修改分开,不至于发生概念混淆。
操作分为两大类:命令和查询,命令即为系统发生改变的操作,查询即为获取信息。
我们要确保命令尽可能的简单,同时不返回任何领域数据,避免在外部发生不可预知的修改。
其次为了避免对已有的领域对象发生无谓的修改,我们常常用一个值对象来代表返回的结果或者传递的参数。
值对象通常是一个临时的产物,要用的时候临时创建,不用的时候马上删除,其生命周期受到严格的控制,而且值对象具有不变性,是非常安全的做法。
三.边界轮廓
高内聚、低关联是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无论设计规模大小,这两个原则对于概念和编码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有时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粒度将一个功能模块细分开来,有时又要把功能模块集中起来以便封装复杂性。
如果将模型和设计中的元素封装在一个整体构造中,就
会造成功能上的重复,因为其外部接口无法提供客户可能关心的所有信息,我们很难理解这些元素的含义,因为各种不同的概念都混在一起了,而将类和方法细分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复杂化,强迫开发人员去理解那些小碎片是如何配合起来的,概念可能完全丢失,半个铀原子就不再是铀了。
粒度的大小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粒度是否符合具体的业务领域,这才是定义边界轮廓的精髓所在。
业务领域中一定存在着特征和规则,不然建模就毫无意义了,如果我们的模型能够与领域发生共振,产生共鸣,说明模型已经贴合业务领域,我们的模型也就越能适应业务的发展。
如果模型使我们产生怀疑或者哪怕有一点别扭,则提醒我们需要对业务进一步深化。
同样,任何领域中都有一些不感兴趣的细节,不同的应用关注的细节是不一样的,如同调漆应用来说,只关心将不同的颜料混合成新的颜料,而不关心单个具体的颜色如何处理的情况,这是涂料设计人员的事。
所以对于调漆应用来说,没有必要将颜料分解为红颜料或者蓝颜料,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的目标是得到简单的接口,将设计元素(操作、接口、类和聚合)聚合在一起,将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部分用领域语言清晰的将轮廓描述出来,避开不相关的细节,使业务领域尽早的与我们的模型贴切稳定起来。
高内聚固然是我们想追求的,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存在过多的交叉依赖,而交叉依赖很容易累积起来,使模型和设计难以理解。
如要理解一个类,就必须理解其相关联的类,交叉依赖就像一张蜘蛛网,交织在一起,理解起来非常费劲。
不仅类的引用可以形成交叉依赖,返回值,参数,变元等都可以形成交叉依赖。
而原始类型和一些基本的类库,由于是系统语言自带的,程序开发人员都熟知的,很显然不会形成交叉依赖。
模块和聚合都是用来限制交叉依赖网的,一个具有高内聚的子领域分裂到一个模块中时,一批对象都与系统的其他部分解耦了。
同一个模块中的类依赖要比依赖一个外部的类要好,因为这样更能反映模块内部本质的概念。
每个依赖都是值得怀疑的,除非它代表了概念之间某种根本的东西。
将隐含概念显式出来,精心选择模型和设计可以使依赖减少,最好是得到一个没有任何依赖的孤立类。
另外操作封闭也能够减少交叉依赖,所谓操作封闭,就是集合的任何两个元素组合起来,其结果依然在这个集合之中。
如1+1=2,实数1和1组合,其结果依然是实数2,又例如通过一个Employee对象返回他的主管依然是一个Employee对象。
这种将操作的返回值和变量、实现者定义成相同的类型,无疑消除了其他概念的依赖。
低关联是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只要有可能就应该这样做。
消除不必要的依赖,减少交叉依赖带来的概念过载、理解维护困难的缺陷。
柔性开发可以有效应付软件的可变性和复杂性。
为持续开发和维护带来效率,而不致使我们的开发陷入泥潭,从头再来。
但要使软件获得柔性化,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持续不断的迭代和重构,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模型更切合业务领域,使我们的模型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