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合集下载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素质教 育对教 师素 质的新 要求
教 师素质是 一 个 很 广 的 概念 , 里 要 强 调 的 是 人师 表 , 强素质 修养 , 到人 格 高 尚 , 这 加 做 风度 潇 洒 , 道
素 质 教 育 是 一 个 有 中 国特 色 的教 育 理 念 。从 教 师与教 育工 作有 关 的素 质 , 致将 其 分 为 道 德 素 大
2 O世纪 8 0年 代 在 中国 出现 这 一 名 词 , 今 天 已成 质 、 到 知识 素质 、 能 素质 、 技 心理 与 身 体 素 质 , 师德 、 即
第 20卷 201 0年
第 5期 第 5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NGT OF BI UAN EDUCATI ON NS TUTE I TI
v 12 No 5 o. 0 .
0c. 0l t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校 管 理 与研 究 ・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范 德 广
( 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 兵团教育学院 ,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0 3

要: 素质教育是一个有 中国特色 的教育理念 , 它为教 师教育提 出了必须进行改革的要求 , 教师教育也就是
所谓 的师范教育 , 应该 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办学体制 , 培养模式 , 课程 内容 , 育理念 , 教 特别是 教师观 、 生观 、 学 价值 观
uc to a in.Te c e d ain s o l eo m e o c r i g s se so c o l— r nnng, tanig mo es, c re o e t a h re uc to h u d be r fr d c n e n n y tm fs h o u i ri n d l ou s c ntn , e uc to d a d ain ie s,a d e p cal e c e u lo n s e ily ta h ro to k,sud n ul o t e to to k,v l s ec aue , t . Ke y wor ds:qu lt o in e d a in;ta h re u ai n; rf r aiy— re t d e uc to e c e d c to eo m

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摘要: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调整教育结构,遵循教育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实现创新教育的理想化目标一、理念应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是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1、敬业思想要与时俱进。

敬业思想除包括原有的意思之外,还应赋之于新的内涵。

具体讲,创新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

面对这场革命,教师应树立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的思想。

所以新时代的敬业思想,更多的是指教师本人是否具备了创新教育的本领,在教育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是否称职。

要达到这种重新定位与勉励的境界,就应该使每一位教师树立起三感精神: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

只有教师自身感到所从事的事业不仅崇高而伟大,而且承担着一种特殊的使命时,重新定位的思想才会出现,随即也才会有一定的危机感、紧迫感。

何为危机感?危机感就是认为自身随时都会有被时代发展步伐所抛弃的危险。

紧迫感是在危机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紧跟时代,为创新教育而不懈努力,增添新本领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敬业思想既是一种教师自身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更是一种对事业的重新定位与自我勉励,两者结合,才是创新教育中敬业思想的真正内涵。

2、爱生感情要与时俱进。

爱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在内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创新教育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民主性。

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的关爱仅是基础,较强的爱生情感,才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手段。

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认为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

新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道德素质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必须是“人师“。

职业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

教育的开放性,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极为世人所瞩目。

(1)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会愈来愈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就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

可见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的力量。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但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而且对工作和各种人际关系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育行为的功效。

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自觉地协调好这些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

良好的教师道德素养,能够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认识、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想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

二、知识素质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武器。

(1)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训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展的过程和成功原因。

这对于学生增强信心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2)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这种知识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设计和操作实验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学与学生学习规律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准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扮演好哪些角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扮演好哪些角色

继续教育作业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扮演好哪些角色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

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

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

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

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1.作为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强化起主导作用;导致“题海”战役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

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但,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形势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形势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形势对教师的新要求新形势对教师的新要求,除了爱岗敬业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参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能力,具有厚实的基础,能实现师生的再创造。

进入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激活创造性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教师还得转变角色,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由原来的知识占有者,学习资源的供应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课程计划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课堂气愤的营造者——这就是现代教师。

现代教师: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时的要求。

老师是蜡烛这种说法不对,老师不能燃烬自己去照亮别人,而要像太阳那样为生灵永放光芒。

1、必须具备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观。

教书育人为社会育出有用之才是教师的远大理想。

为收获理想之果,理当具备两种意识:参与意识,即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以高素质、高水准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奉献意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能在山望着那山高,要乐守清贫,弘扬“春蚕精神”。

2、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对待学生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更多地是要给学生奉献爱心。

只有对学生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能获取爱之回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而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的心心相印的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应以兄弟姐妹式的、新朋故友式的,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关系。

收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

3、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

教师眼中的人才,不能是:学而优则士,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上名牌、读重点之类的人才,要有新时期的人才观,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背景下谈语文教师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谈语文教师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谈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标,对素质教育的解读影响着教师对自身能力的新的修养完善和进一步提高,新的形势自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

没有内心的改变,只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照猫画虎,想取得好的效果是很难的。

树立大语文观。

实施大语文教育,要指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向课外延伸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活学活用,练就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和习惯。

变身为引导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灯塔效应,教师们只能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左支右绌,艰难生存。

但我们也不是无事可做。

高考语文试题的考查与素质教育不是完全对立的,考试题型、考试范围、答案要求的一次次改进,都证明着一个事实,高素质的语文人才是可以也应该取得更好的语文成绩的。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阅读能力要加强的是1.阅读青少年作品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范围,知道学生在读什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心态,能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而不是高高在上,强加横议。

2.流行阅读能力。

知识激增的时代,网络盛行的时代,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鼠标一点,天下我有。

这不仅是师生的便利,当然也是老师的灾难,学生都知道的,老师竟然不了解。

如果学生再扯些新名词,不能与时俱进的老师只能茫茫然堕入雾中了。

写的能力,在实践中问题主要在于写好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

在学生尚且为练字挥汗如雨最后写得龙飞凤舞的时候,老师却将三笔字写得惨不忍睹,字不成字行不成行,让人情何以堪啊。

教师的听、说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水平,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要听懂言外之意,察言观色,迅速反应,正确反映,表情语气适当,这在和学生交流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师的说话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21世纪对现代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21世纪对现代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21世纪对现代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摘要 21世纪,人类进入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种种竞争,我们的教师应如何应对?我们的教育应如何应对?本文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新世纪对教师的新要求和对应策略。

关键词 21世纪教师素质新要求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世纪必将是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取代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

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同时也包括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

那种认为一次性完成师范学院学习的观点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职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或职后教育)不断提高其学历和知识水平,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二、建立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创造最佳教育效益未来社会,图书馆、计算机的信息储存量使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宝库”了。

作为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比拥有相关的知识量更重要。

现代教师应当是通才与专才的统一整体。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随着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社会变革的进行,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师德和师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时代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其次,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心理素养。

教师应该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此外,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素养,能够理解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新时代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将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权益,不搞权谋之事,保护学生的个人尊严和隐私权。

同时,教师还应该严格遵守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维护教育事业的正常秩序。

最后,新时代要求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心社会,为实现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心理素养。

教师还需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操守,将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为学生服务。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守原则,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浅谈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摘要:当今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道德情操、兴趣、情感、意志、教育能力等方面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呢?本文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希望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教师素质要求教师是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专业的人,人们誉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当今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师的角色也从信息、知识与经验的传播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

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那么,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培养新时期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呢? 2010年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这些希望也可以理解为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教师的道德情操方面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教师必备的素质,特别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方寸,固守“君子不陋”的道德传统,保持“宁静致远”的心态,让道德情操的馨香久远。

1.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胡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加强自身精神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心来育人,努力做让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教师要以克己奉公的态度投身于教育工作,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致力于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勤奋严谨,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境界。

2.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够 使 教师 自觉地 按 照 教 育 规 律 办 事 , 正 确 的态 用 度 和方 法 , 处理教 育过 程 中 的师 生关 系 , 教 育 达 使 到春 风化雨 的境 界 。 良好 的职 业 道 德 素 养还 能 减 少教 育 的随 意性 和盲 目性 , 教 师 协 调 发 展 与 社 使
q ai d c to s t e b sc ts fe u ain d v lp n tc re t C ryn u u i d c t n tuy n e s u lt e u ain i h a i a k o d c to e eo me ta u rn . a ri g o tq a t e u ai r l e d y ly o
求。
有直接的教育作用 , 而且对 工作和各种人 际关系
具 有较强 的 调 节 作 用 。教 师 职业 的态 度 , 直 接 会
影 响教 育行 为 的功 效 。 良好 的 职 业 道 德 素 养 , 能
l 道 德 素 质 的 要 求
“ 学高 为师 , 身正 为 范 ” 。教师 必 须是 “ 师 ” 人 。 道德 素养是 现代 教 师重 要 的专业 素 质 之一 。教 育 的开 放性 , 对教 师 的道德 素 养提 出 了很 高 的要求 。 如果 教师 具 有 良好 的道 德 风 貌 , 将 对 社 会 必
第 l 7卷 第 4期 20 0 8年 l 2月
吉林 农业 科技 学 院学报 ju a o J i A rutr c n eadT cnl yC lg orl f in g cl a Si c n eh o g o ee n l i u l e o l
v 11 ,04 o.7 N . D cm e.0 8 ee b r20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汇编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汇编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汇编篇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推广,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包括积极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道德自信。

2. 传递正确的知识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确保所传递的知识是科学的、真实的、正确的。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教师应不断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引领正确的思想道德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道德观。

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4.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之一是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要以敬业为重,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要推行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注重德育教育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品德和学业上都得到发展。

5. 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新时代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教师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要强化自身道德修养,做到廉洁奉公、敬业奉献。

同时,要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加强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7.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导者。

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浅析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浅析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浅析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作者:李军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1期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一、对素质教育的思考依个人之见,素质教育就是在不改变中国现有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现实状况下,怎样使学生既能学到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完整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精神层面上获得更大的收获。

传统教育模式沿袭至今,素质教育现在还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的学校式的教育无疑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的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着对学习持久的恒心和耐力,有着能吃苦和不服输的精神,非常听话,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应变能力较差,快速而准确表达想法的能力基本丧失,从众心理严重,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既能够引导学生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融合各方面值得借鉴的特点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地完成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的开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教师能力素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之一,同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教师能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活动情况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并及时做出对策的能力、扎实的业务能力等。

基于以上考虑,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完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正处于自我性格成长期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将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美好的价值观展现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他们正确的思想。

这里面也包含很多很细致的东西,例如,要从形象入手,一个教师,虽然不是公众人物,但一定要在穿着打扮上注意,穿衣不能太夸张但也不能落俗,应该在得体大方的前提下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一些时尚的元素,要让学生觉得这个教师是一个非常有品位的人。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与教育创新的重新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与教育创新的重新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与教育创新的重新思考[摘要]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优秀的身体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创新素质、组织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这是推动和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文章着重阐述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探讨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创新及教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教育教育创新从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素质教育是整体和长远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观。

其实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现有条件,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当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

由于体育教师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思想作风、思想境界以及道德修养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创新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地得到推行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将素质教育注入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近期研究的热点。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那么新时期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何要求,体育教师应如何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如何调整教学中出现的新课题等,都是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体育教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体育教师应时刻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人格方面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往往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特别是在“师道尊严”下,师生之间不是平等相处,因此限制了学生个人特殊潜力的挖掘和个性充分的宣扬,这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最终背离教育的宗旨。

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正是要改变这一现状。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新课程向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笔者做了一些思索和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角色;新要求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承担着一个全面振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而,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而教师角色的改变则体现在新字上。

一、教师的课程理念要新课改之后,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再过分注重“死”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活”知识的运用、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础。

教材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情感教育,熏陶、感染学生,使之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几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人与自然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一)培养主体意识,兴趣是第一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主要前提。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

(二)加强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改革的第二个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相关材料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

新教材所选取的内容涉及到美术、音乐、语文、数学、自然、劳动多个领域,而不再将某一学科孤立起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不能为了追求华而不实的效果盲目乱用。

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培养新要求[论文]

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培养新要求[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培养的新要求当前,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以及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师不能单纯追求专业技能的高超,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师综合素质当前,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以及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尽人意,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提高美术教师素质呢?新课改又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本文以美术教师为例,简要分析了当前美术老师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新课改形势下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

一、当前美术教师队伍现状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它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上全面平衡地发展。

可是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师队伍,现状却不容乐观。

1.不会画画的美术教师不会画画的美术教师往往不敢为学生做示范,上课时只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范画供学生临摹。

更不要谈为学生讲解作画的基本步骤。

作为美术教师,如果不会画画,哪怕其他能力都很强也不能算作合格的美术教师。

2.只会画画,不会教学的美术教师这样的教师虽然作画能力很强,可是却不会表达。

只知道如何画。

如何写,却找不出合适的语言给学生表达清楚。

这样的教师空有一肚子学问却倒不出来,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有一位中学美术教师画得一手好国画,在美术界也有一定的地位。

可是他不懂得如何把国画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

他在课上只会让学生观察、模仿。

可是,国画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很微妙,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只会示范给学生,自然没有好的效果。

二、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趋势,美术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1.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美术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那就是教师专业技能在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所以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新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新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新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标准摘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首先需要拥有创造性、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

语文教学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改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对教师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

明确了教师的素质建设任务,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重大的改革。

现本文以语文教师所需素质展开初步的探究,以求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素质,发挥语文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新环境;教师素质;教学科研前言:当前国内在大力倡导与推广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课改内涵,针对课改要求提高个人能力素质。

用更强的教学能力和完备的知识系统,投身于教改和实践的过程。

一、现阶段语文教师素质研究问题(一)缺乏素质概念规范当前国内对素语文教师的素质研究意思和概念非常模糊,如教师修养、教师素养、教师素质等,通用和互相取代的现象非常常见。

缺乏专业的界定和限制,导致专业素质概念使用非常混乱。

一些文章中将语文教师素质指代为教师的语文能力素质,即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审素质能力,也有一些文章将教师素质指代为教师职业素质。

从中可以看出,因缺乏相应的规范,导致语文教师素质界限非常模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能插上一足,肆意断定教师素质概念。

(二)素质结构划分随意有的学者将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分为工作量、身心素质、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语文能力、德智修养。

其中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语文能力是教师的能力下级结构,身心素质与德智修养为上级结构。

而从现状来看,德智修养包含知识与道德两个维度,这是导致教师素质标准结构层次划分随意的重要原因。

而有的学者则将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分为外在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思政素质等方面。

但这种方式同样不够合理,其中文化素质就包含了文学修养、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等内容。

文学修养则包括了文艺作品鉴赏与分析、文艺批评理论、文艺创作等内容。

而社会科学与文学修养等显然并不在一个层次,所以这种素质结构的划分非常混乱,(三)素质研究缺乏实践支持从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资料具有纷繁复杂的情况。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一、本文概述文章将简要介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强调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概述中将指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和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再次,文章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这包括但不限于:深厚的语文学科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教师应当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实施适宜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概述将简要说明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文章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和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文章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全面探讨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概述新课程改革是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旨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一改革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评价方式也更加全面和科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包括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评价与反馈能力等,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教育的意义和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的教育模式则强调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新趋势,并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实践中,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师德师风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的师德和师风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在教学、生活中时刻保持端正的态度和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同时,教师应该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

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

三、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教育的质量认证体系,教育的评价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注重多元化,既要考虑知识、技能的评价,也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等方面。

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浅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浅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浅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2001年6月,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为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当然老师的力量最不可忽视。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感受,浅谈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成功的课程改革必须有课程实践者――教师的参与,因此,我觉得老师应该做好以下的几方面:第一:老师必须认同学生,创建新型、较好的师生关系:在我的小学中,老师就是全然推行灌输式教育,甚至连在竞赛中,作文都必须我们先提早死记硬背下来,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得遵守着搞好,不然就可以以造句作业或是其它更变相的行政处罚展开所谓的“教育”。

似乎,这不是最出色的办法,老师必须换过另外一种方式展开教育,胁迫学生自学。

自然而然调动无力较好的学生氛围,反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老师厌恶感,排挤自学的整体表现。

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意着学校的面貌,因此老师与学生必须互相认同,践行教育民主思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升法制意识;教师必须真情看待学生,关心爱惜学生,公平地看待学生;以前我所处于的班级,很多老师只是袒护尖子生,对他们积极主动的照料,而忘怀了普通学生也就是在此班中,也应当获得适当的教育。

另外,教师必须自觉提升自身学识,开拓科学知识视野,加强敬业精神,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积极主动向学,科学知识储备多样的老师才会更好地立足当今社会。

第二: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课程设计与多媒体教学能力;上好一节课首先要看老师如何去设计,改变以前只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模式。

在课程设计中,不要只以老师为中心,要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好的动手能力。

还有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计算机等级知识,现代教学再也不是只以粉笔为主的课堂了,像我们学习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演练,就取不到的生动、形象记忆的效果,使用多媒体讲课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

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三篇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要求2024一篇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人们把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承担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人称为教师。

教师的作用基本未超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范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鸿沟。

教师作为主体和主导,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和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学生则被框定在被教育者被塑造者被管理者的角色之中。

随着我国教育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1亲和力。

现代的教师再也不能将知识垄断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某些方面是教师的老师。

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潮流变迁的敏锐触觉更是教师所不及的。

所以,教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去感染学生。

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有巨大的亲和力,能和学生平等相处。

像朋友似地交往,像亲人般地接触,和学生真正地融为一体。

教师的亲和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爱的情感,一种爱的艺术。

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名好教师。

教学的艺术首先应该是爱的艺术,而这种爱,尤其表现在对后进生的态度上:亲切而不失严肃,诚恳而不失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呢?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如课前教师早到几分钟和学生聊聊天,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地请其坐下,学生作答有错要适当地点拨或鼓励,下课后让学生先出门,作业本上写下一段真诚的赞扬,上课时一个善意的微笑,甚至在篮球场上和学生进行一场比赛。

等等,不经意间,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亲密朋友。

2创新性。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教师必须是创新性的教师。

一个创新性的教师,不应只是简单机械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本领。

教师在内函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建立新的体系和采取心的做法,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化学化工学院
张春梅
41107086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关注问题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谓的“素质教育”即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素质。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为了调查在素质教育下对于教师的新要求,我们实习小组设置了调查问卷,针对一部分在校学生和一部分教师展开了调查,以下是从调查问卷中总结出的素质教育下对教师的一些新要求:
(1)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
“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化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具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具有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对全体学生负责,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严于律己,堪称学生表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豁达的心胸,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见解、思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倡导创造、允许失败、鼓励成功;能客观地理解
学生,真诚、积极地与学生相处,能由表及里,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并能正确把握和控制自己。

(2)具备先进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中,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物质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先导。

作为从事教育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教育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

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是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作为检验教育理念是否现代的标准。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使在教学中,也不仅仅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他们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好教学中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

“学高为师”,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岗位自学,生存一天、学习一天,自觉地“充电”,实现有“源头活水”,适应社会的需求。

(3)掌握灵活、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

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越来越感兴趣。

现代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丰富灵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教育对象,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选择最佳的教育
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书教活让学生愉快地受教育。

(4)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录音机、电视机、投影机、计算机等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为突出。

这些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时空、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快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了条件。

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手段,充分利用这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创新。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善于创新,并和学生一道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

(5)具备较强的教研能力:
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要敢于“扬弃”,对于所学专业要深入开展研究,成为“学者型”教师,而且要善于指导、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使教与学结合得更紧密,教学与研发融为一体,把自己培养成“专家型”的教师。

教师还要能从平凡、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产生新的灵感,撞出新的火花;从周期性的工作中发现新的乐趣,产生新的动力,增添科研热情。

(6)具备竞争意识: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世界或区域竞争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人才,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蒂是教育的竞争。

诚然,引入竞争机制,会产生压力,但竞争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有动力才有发展。

从教育界到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都面临着由过去的“伯乐相马”制到“赛场选马”制的转变,其结果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因此,现代社会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竞争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竞技场,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以上即是本次调研活动中得出的结论。

新时期,新的教育方式,变化的不仅是学生,教师更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适时的更新自己的观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思想、理念保守陈旧,那么这个社会还谈什么进步,还谈什么创新,还怎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