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审美
明清小说创作的历史分期研究
明清小说创作的历史分期研究【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也是中国小说创作辉煌的时期。
明代小说以杂剧小说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注重社会现实、讲究技巧性和审美性;清代小说则更加注重情感描写和文学艺术性的追求,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明清小说在创作上有所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风格、题材与表现手法上。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逐渐成熟的发展态势,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小说的历史意义在于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具有启示意义,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方向。
通过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历史分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关键词】明清小说、创作、历史分期、明代、清代、特点、联系、区别、发展趋势、影响、历史背景、文学创作、历史意义、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明清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明清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
在明代,小说开始迎来了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西厢记》、《金瓶梅》等。
明代小说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清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现了许多创新性作品,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
清代小说更加注重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描写,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借鉴对象,也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学创作在明清时期的重要性在明清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了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1.常常采用误会巧合的手法。
2.为了使故事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穿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
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
3.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穿插,创造出一种“奇趣”。
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
语言通俗贴切。
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二、“三言二拍”中的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与以粗笔勾勒见长的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体现出白话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进展。
同时,作者从宋元话本那里承继了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写人手法,有时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有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突出强调、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三、“三言二拍”的语言既汲取了宋元话本“谐于里耳”的特征,又经过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的润色、创作,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文心”和“里耳”的谐合。
作者将宋元话本粗具形态的白话变成了流畅生动的文学语言,较为纯净,少有杂质;叙述语言明白如话,富于表现力;人物语言描摹逼真,具有个性化;达到了不事雕琢而自然曲尽事物之情的境地。
明代文化的浪漫主义与人文精神
明代文化的浪漫主义与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代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文化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深刻影响了明代的社会和文化,更被后人传承至今。
其中最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就是明代文化的浪漫主义与人文精神。
明代的浪漫主义,指的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明代人具有感性、浪漫的情感取向和审美观念。
这一点在明朝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明代文学代表人物施耐庵,他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作品,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
这些小说中,人物形象构建得十分生动具体,情节曲折动人,以至于能够让读者为之动容。
此外,明代的杂文也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质。
梁启超曾经说过,清代灵异小说作家们注重描述,反而没有了灵异的味道;而明代的杂文作家们则是言简意赅,却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明代文化的人文精神,则是指在人文思想、社会伦理等方面,明代人具有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
在明代社会中,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明代文学中强调的个性化,通常意味着崇尚人性的本真、宣扬人性的多样性。
此外,在社会伦理方面,明代人也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个人实践和经验在道德认识上的重要性。
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我认识和实践,个体应以道德实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明代学者的思想和行为也强调人性和社会伦理。
如徐霞客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同时又是佛教的信仰者,他以不拘泥的态度和场地之外的露营、学术之外的荒诞等特殊方法来探索自然和精神世界。
他所创立的徐霞客学派也是一种探究人性与社会伦理的对话方式。
总的来说,明代文化的浪漫主义和人文精神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种文化精神,同时也对东亚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哲学方面,明代都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个性特质,这种文化精神贯穿于时代中的各个角落。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文化遗产中,看到并传承明代文化的气质和精神,使它们更加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清代小说与明代小说的对比研究
清代小说与明代小说的对比研究引言清代小说和明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和对比清代小说和明代小说,在文学风格、题材内容、受众对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以探索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文学风格清代小说的文学风格清代小说在文学风格上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节的推进。
清代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以及其他重要作品如《金瓶梅》、《老残游记》等,都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深入描述。
清代小说通常采用抒情的笔触,情节紧凑动人,情感细腻,给人深刻的感受。
明代小说的文学风格明代小说在文学风格上相对简单直接,注重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娱乐性。
明代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为代表,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冒险、战斗和传奇元素,给读者带来了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明代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曲折,充满了戏剧性和惊险感。
对比分析清代小说更注重对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文学风格更加细腻动人。
而明代小说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娱乐性,文学风格更加直接简单。
这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清代小说更加注重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刻刻画,而明代小说则更加追求故事的连续性和娱乐性。
题材内容清代小说的题材内容清代小说的题材内容通常围绕着婚姻、家庭、宫廷生活、人情世故等方面展开。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等角色的婚姻和命运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复杂性。
《金瓶梅》则以潘金莲等角色的桃色事件为背景,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代小说以其对封建社会生活的深入描写而备受赞誉。
明代小说的题材内容明代小说的题材内容更加多样,涵盖了历史、传奇、武侠、神怪等各个领域。
《西游记》以孙悟空等角色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修行的道理。
《水浒传》以晁盖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展示了民间英雄的形象。
明代小说在题材内容上更加广泛,丰富多样,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明代短篇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典型的话本小说指的是“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 四种小说”,及本章将深入介绍的“三言二拍”中的作 品。
明清小说演变与文化变迁
明清小说演变与文化变迁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也在此时得到了迅猛发展。
明清小说的演变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变迁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明清小说演变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一、明清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明清小说起源于明代,经过家长制小说和抄本小说两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明代的家长制小说以《水浒传》、《西游记》等为代表,注重塑造美好形象,强调英雄主义精神。
这些小说多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融入了传说和神话元素,充满了冒险和幻想色彩。
抄本小说则是明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流行文学形式,以《金瓶梅》、《红楼梦》等为代表,刻画生活细节,展示人物心理,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到了清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代小说不再局限于家长制和抄本两种类型,出现了更多的题材和风格。
其中,纪实小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代表作有《儿女英雄传》、《警世通言》等。
这些小说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对人物个性和社会风俗的描述,揭示社会弊病和人情冷暖。
此外,清代小说还出现了一些具有浪漫色彩的作品,如《聊斋志异》等,这些作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幻想世界。
二、明清小说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明清小说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变革的影响。
首先,明清小说反映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价值观。
明代小说以英雄主义精神为核心,强调忠义、仁爱等传统价值观。
而到了清代,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市民社会的兴起,小说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出现了更多基于个人情感和个体价值的作品。
这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其次,明清小说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明代小说以家长制为基础,讲述的是士人阶层和官员之间的纷争和斗争。
而到了清代,小说开始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揭示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和悲欢。
这一转变表明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权力关系的变化。
此外,明清小说还反映了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变化。
明代文学的风格与特点
明代文学的风格与特点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很高,经典之作至今被中国人民视为珍宝。
那么,明代文学有哪些风格与特点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古典风格与现实主义的矛盾明代文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古典风格与现实主义的矛盾。
在明代的早期,文化思潮以儒家为主,文学以古文为主,体裁以诗歌、辞赋、文言小说等为主,而这些文学形式大多借鉴自唐代风格。
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现实主义思潮逐渐兴起,文学创作也开始向现实主义倾斜。
这种矛盾体现在了文学题材、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
二、文学题材的丰富多彩明代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文学题材的丰富多彩。
明代文学以历史事件、政治思想、自然景观等为创作题材,同时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揭示人性的本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水浒传》反映了宋代末年的民间起义,描绘了人性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红楼梦》刻画了清代贵族生活环境下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性格、追求、命运的描绘,反映出了封建时代的种种弊端。
三、生动的语言形式明代文学的语言形式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明代文学使用的语言具有生动的形象、简洁明快的特点。
例如,辞赋中的运用典故、夸张、对仗等手法,能够抒发作者对时代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回溯。
正所谓“岂有他人落泪乱滴珠”的辞赋,其典故既让人了解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又能具体感受到近乎穿越时空的感觉。
四、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兼得明代文学融合了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兼得,这是其另一个独特特点。
艺术性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想象力、审美价值等方面,而技巧性则指运用修辞、韵律等技能,提高文字的表现力。
例如,《全唐诗》就是一部具有优美语言和格律独特技巧的人类文化珍品。
五、流派蓬勃发展明代文学流派繁多,且各具强烈的特色。
其中,以“京学派”最为著名。
京学派注重文学的现实性,语言直白生动,体裁多样,成为明代文学思潮的主流。
还有诗歌派、辞赋派、小说派等,各个派别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借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灿烂的时期。
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
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审美观点深受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中,审美观点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崇尚。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山水为意象,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种审美观点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其次,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强调了情感的表达与共鸣。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元素。
通过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古代文学作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情感共振。
例如,明代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忧郁与敏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苦短、离别之感的思考。
这种审美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样性,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另外,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强调了对于人性的关注。
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对于人性的观察和揭示,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之辩。
例如,元曲《琵琶记》中的杨玉环,她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复杂的人性形象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这种审美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使文学作品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
此外,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还强调了对于艺术形式的追求。
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对于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意境。
这种审美观点强调了艺术形式的美感和表现力,使文学作品更加精彩和有魅力。
综上所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点,需要从自然美、情感共鸣、人性关怀和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明清小说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反映
明清小说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反映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该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备了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映。
明清小说通过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人性、道德伦理、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瑰宝。
首先,明清小说在文学价值上具备了很高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个性的刻画,让读者对于小说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众多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各个阶层人物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深入揭示了封建官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陋习。
而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通过对杨凤池的生平描写,让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官场上的腐败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些小说作品通过精巧的情节设计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享受到了艺术的审美感受,更能够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明清小说在社会反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明代小说《水浒传》通过山贼起义和忠义传统的叙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赞颂了反抗命运、敢于追求自由和正义的英雄形象。
清代的《醒世恒言》以及《笑林广记》等作品则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陋习,通过讽刺和讥讽的手法让人们反思当时社会的现状。
这些小说作品在社会反映方面的成功,使其成为了社会批判与启示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们的觉醒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明清小说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也为其带来了极高的价值。
明清小说在叙事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采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和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整个小说充满了想象和诗意;而断章式的叙事方式更是为明清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些创新不仅使作品具备了更高的艺术层次,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明清小说在文学价值和社会反映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明清小说研究new
二、小说家之名实: “小说家”之名出于汉代。 西汉刘向、刘歆《七略》,书已佚,但 “又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所造” 之语被荀悦《汉记》辑录。 东汉桓谭《新论》说“若其小说家,合 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 家,有可观之辞”。桓谭开始赋予“小说” 以文体意义,接近于今天的理解。 班固《汉书· 艺文志》,列小说家于诸子 略十家之末。这是史家对小说家的最早著 录。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1380
小说数千言讫”。足见上层社会对日趋上升 的小说的兴趣和小说自身固有的挡不住的诱 惑。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六朝志怪鬼神 之书,“文人之作,……然非有意为小说, 盖当时以为幽明虽异途,二人鬼乃皆实有, 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 诚妄之别矣。”大体如此,决非全然 。 《史通· 杂说篇》云:‘刘敬叔《异苑》称: 晋武库失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而飞,其 言不经,梁武帝令殷芸编为小说。’姚振宗 曰:‘案,此殆是梁武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 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 4、“三言”“二拍”“一型”;三国演 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醒世 姻缘传、林兰香、歧路灯、儒林外史、聊斋志 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 游记、孽海花、海上花列传、九尾龟、蜃楼志 等。
第一章 古代小说概述
第一节、小说概念的演变
一、小说概念的提出: 《庄子· 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 大达亦远矣。” 成玄英说:“县”古“悬” 字,高也。“令”,美也。“干”,求也。 “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 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即修饰琐屑浅 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 是不可
第二章 明清小说审美趣味及其变化 一、关于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 兴趣、喜爱和偏好。又称“审美情趣” 或“审美倾向”。它是人的审美情感、 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 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审美趣味有很大 的差异性,因人而异有深浅高下、健康 病态、积极消极、狭隘低级之分。 审美趣味也有共同性,同一阶级、民 族、时代、修养的人审美趣味很一致。
明清小说品评
明清小说品评中国小说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所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小说形式更为丰富,也更具有代表性。
明清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就明清小说进行品评,为读者了解和欣赏明清小说提供一些参考。
一、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小说是在唐宋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们以“通俗易懂”、“近人情味”、“纯文学艺术追求”等特点成为中国小说的代表作品。
明清小说创作形式丰富,结构复杂,人物形象生动真实,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阅读性。
二、明清小说的分类明清时期,小说形式更为多样化,主要可以分为四类:1.长篇小说:《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2.中篇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庐山谣》等。
3.短篇小说:《古今小说集》、《竹枝词》、《蒲松龄竹叶青》等。
4.笔记小说:《搜神记》、《枕中记》、《武林旧事》等。
以上四类小说各有特点,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明清文学进行研究,彰显出明清文学的广阔魅力。
三、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1.《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荣府”为中心,描绘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之间的生活、婚姻、家族、奢侈、腐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红楼梦》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其内容以唐僧西天去取经为主线,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等奇特的角色,以及他们的奇遇和冒险历程。
其幽默风趣、擅长夸张、妙笔生花、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3.《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作。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宋朝末年官府腐败无能,造成民间受迫害的局面,表现了群雄聚义起义抗争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描写了每个英雄群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命运,塑造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形象,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力度和情感感染力。
明人的《西游记》研究与明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论“虚与实”、“幻与真”、“奇与正”三组重要
V0 . No 1 15 . 1 No . 2 0 v, 0 6
明 人 的 《 游 记 》 究 西 研
与 明 代 小 说 审 美 观 念 的 历 史 演 变
— —
论“ 与 实” “ 虚 、 幻与真” “ 、 奇与正” 三组 重要 小说观念
曹 炳 建
( 河南大学 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 5 0 ) 7 0 1
摘 要: 百回本《 西游记》 的横 空出世 。 明代 的小说批评提供 了新的 范本 。 为 围绕着对《 西游记》 的评论 , 陈 元之 、 肇涮、 谢 李卓吾( )袁 于令、 ?、 张誉 、 凌潆初 、 乡居士等都发表 了许 多独到的见解。 睡 他们的批评 文字基本解 决了困扰 自古以来无数研 究者的小说 创作“ 虚与 实” 的关 系问题 , 定 了小说这种特殊体裁 的虚构性特征 , 肯 基 本 澄清 了对以神魔鬼怪 为题材 的奇幻文 学的传 统偏见 , 肯定 了奇幻 小说 存在的合理性 ; 真与幻” 从“ 的辩证 关 系上 , 强调奇幻小说要 “ 中有 真” 更进 一步强调 小说要描 写平常人的 日常 生活, 幻 , 完成 了文学向人本位复归的
切有识之士为之欢欣鼓舞 , 并对其进行 了深入探
讨 。 这一 过 程 中发 展演 进 的 “ 与 实 ” “ 与 真 ” 在 虚 、幻 、
“ 奇与正” 这三组重要 的小说观念 , 就是《 西游记 》 研 究乃至明代小说研究遗 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学遗产 。 总 结这 三组 小 说 观念 在 明代 的演 进 轨迹 , 有着 重 要 的历史认识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先民们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农耕生活中, 逐 渐形成了重现实而轻虚妄 、 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 神, 即所谓“ 大人不华 , 君子务实” 王符《 ( 潜夫论 ・ 叙
中国明清小说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中国明清小说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中国明清时期是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产生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代表作品,不仅构建了独特的小说形式,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为后人主张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启迪。
回顾中国明清小说,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
一、文化内涵1. 历史记载中国明清小说历史记载丰富。
明代无数档案、史籍、方志、志书以及官方文件,将历史事实真实地记录下来,并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资源和参照。
清代则是小说声名鹊起的时期,它融合历史和文学,以史为本又顺应民间口味,形成众多优秀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文化传承中国明清小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承。
此时期,中国社会高度文化内敛,作家们逐渐发现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创作了一批批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其中不仅有艳情、家族、宫廷之类的小说,在“赋妙”、“吐奇”及其他文学手法上的发挥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3. 人文精神中国明清小说重视人文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作品主题,以人性之美为内核,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
同时,小说创作者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二、时代价值1. 历史价值中国明清小说不仅是历史记录的载体,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产物。
这些小说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们的思想开拓和文化内涵,它们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程、培养文化自信、繁衍民族文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文学价值中国明清小说既遵循传统文学审美理念,也开创了全新的审美理念和文学模式,对其后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小说的优秀之处在于将生活的世俗用词应用到小说中,使我们在感性认识现实的基础上,从小说中去感悟其中的数理、道理。
小说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它们的思想性,还在于写作艺术上的表现。
3. 人文价值中国明清小说所弘扬的人文精神仍不可忽视。
小说中普遍情感强烈,在表现人类审美趣味上和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上都有非常深刻的表现。
同时,中国明清小说中向我们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举世无双的人生丰富画卷。
不同视角观照下的明代小说特征探析
董 薹善 誊 誊 誊
童
蠢
囊
誊蓦 j
露目穗腰国 珊
不 同 视 角 观 照 下 的 明 代 小 说 特 征 探 析
韩 克善
( 州 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旅 游 系 , 苏 苏 州 2 5 0 ) 苏 江 10 9
摘 要 :明代是我 国小说 的繁 盛 时期 , 数量众 多。从 不 同的 角度 来看 , 现 了小说观念 的跃迁性 、 美的艳 异性 、 体 审 传播 的
性 , 如 《 记 》 有 些 列 传 , 更 多 的 史 家 都 崇 尚 简 要 的 文 比 史 的 但
计 ”“ ,归凤求凰 , 安可诬也” 。大胆追求婚姻 自由 、 勇于张扬个
性成为一时之风 尚, 情相悦 、 两 真爱 奇情 成 为 当 时人 们 崇 尚 的
感情最高境界 。 小说《 并蒂莲花记》 中富家女张 氏, 择偶 以才取 人, 曹生 , 家贫但有 才 , 尤工文词 。本来是一对好 姻缘 , 却结婚
以而且 也应该把 作 品中的社会生 活写 得和真 实 的生活那样
人, 而为道士所 识破 , 了陈岩 。异物 故事的大量集 中出现 , 救 说 明好奇成 为小说 家的审美 追求 .而贴 近现实 的物象 幻化
愈 。 里 的 狐 成 为 害 人 的 狐 精 。 陈岩 》 写 一 猿 化 为 妇 人 害 这 《 则
明代 的写史小说 多多少少都 带有 一些蒙 昧 主义 、理 想 主义 、 天才论 , 甚至 还有 迷信 色彩 , 显然 这 和真 实 的社 会 生 活还有 一些距 离。小说是最开放 的文 体 , 它不像史传受 简略 叙事体 的限制 ,它可 以调动一切手 段叙述描写 社会生活 , 可
明代传奇短篇小说诚信观的审美内涵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O H N Q U V C TO A N E H IA O L G O R A FS A G I O A I N A D T C N C C LE E L L
Vo . 1 8.No. 4
中图分类号 :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8 2 (0 9)4 0 6 - 2 17 — 17 20 0 — 0 6 0
小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特定社会 经济 是 基础 的上层建筑 , 同时也是 一种 审美意识 形态 。 以“ 言” 三 “ 二拍 ” 为代 表的明代传奇短篇 小说 以其鲜 活的生命力表 现 了剧烈变革 中社会生活 的方方 面面, 以细腻 的笔法描绘 了市 民社会真实生活 的风情 画… m。小说 中由各类人物所表现 的 诚信 观念传承 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道德伦理 , 同时也反 映了 明代社会新型 的市 民观念和市民风情 , 暴露 了商 品经济下新 的社会 问题 , 代表 了市民的审美理 想和审美情趣 , 释了新 诠 的审美 内涵。
商人家庭成员 以及在他们带动下 的其他 市 明代传奇短篇小说“ 三言” 二拍” “ 中表现 的诚信观念 , 是 个潮流 。商人 、 通过一个个情节的“ 巧合” 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人物 ,
的活动放到特定的情境 中去生发 , 去展现其韵味和思想 内涵 , 由此引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 , 这种 “ 巧合” 将事件情节链上 的两个对应 的因果关 系连接起来 , 增加 了故事的戏剧性 。
下对诚信价值观 的坚守。
从“ 三言” 二拍 ” “ 中可以看到这些巧合 的结果是好人有好
报, 恶人有恶报。小说让审美主体得到一种情感 释放 的机会 ,
明代小说的创作特征与社会反映
明代小说的创作特征与社会反映明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
这些小说在描绘生活场景与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存状态。
下面,我将从明代小说的创作特征与社会反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明代小说的创作特征明代小说的创作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人物为中心、抒情叙事、取材质朴、形式多变、语言简洁等几个方面。
1.以人物为中心。
明代小说注重人物刻画,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行为、语言、性格等方面,描绘出不同人物形象的特征。
明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社会背景,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
2.抒情叙事。
明代小说的叙事风格以抒情为主,富于变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生活的细节。
小说作者借助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生活氛围。
3.取材质朴。
明代小说取材多以民间故事、传说、中篇小说、戏曲等为基础,对具体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深入的刻画和研究,追求真实性和可信度。
4.形式多变。
明代小说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起初的笔记本、杂志连载到成书单行本和合集,再到到清代的章回小说等,形式不断变化与发展。
5.语言简洁。
明代小说语言简练精练,节奏明快,行文透彻。
但其语言又不失诗化,带有一定的文学意味,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二、明代小说的社会反映明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场景丰富,人物形象各异,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深入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包括政权、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以及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等。
1.政治和政权问题。
明代小说中常常反映各阶层人民对于政治和政权的态度和看法。
如《水浒传》中反映了民间对于官员贪污腐败的愤怒,表达出普通百姓的抗争和呼吁。
《金瓶梅》中则展现了官员和豪门贵族的生活圈子和内幕,以及他们在官场政治、财富权力斗争中的勾心斗角。
2.文化和宗教问题。
明代小说中也反映了文化、宗教及女性地位等方面的问题。
明代长篇小说中的文学风格与审美趣味
明代长篇小说中的文学风格与审美趣味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尤为突出。
明代长篇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为代表,它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诸多突破,而且在文学风格和审美趣味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明代长篇小说的文学风格丰富多样,它综合了古代传统小说的各种元素,并吸收了戏曲、话本等艺术形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这使得明代长篇小说既有严谨的史书色彩,又有生动的戏剧冲突和细腻的人物描写。
例如,《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形象鲜明、性格活泼,他的悟性和机智能使他在危险之中逢凶化吉,成为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
而《红楼梦》中以贾宝玉为代表的众多人物形象则展现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个体意识。
明代长篇小说在审美趣味上追求真实、自然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这主要是由于明代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所造成的。
明代社会呈现出繁荣、开放和多元化的特点,人们的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明代长篇小说充分把握了这一时代特征,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实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表达。
这种审美趣味的转变与明代小说创作的独特性相互促进,形成了明代长篇小说特有的文化氛围。
与其它时期的小说相比,明代长篇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细节的描写和刻画。
这种描写和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细致入微的审美追求。
例如,《红楼梦》中描写了宴会、游园、婚嫁等场景,无论是食物的品种、花卉的名字还是仪式的细节,都可见明代社会对于细节完美的追求。
这种细致、精细的描写使得明代长篇小说更加生动、逼真,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另外,明代长篇小说还体现了对虚构和幻想的追求。
明代社会充满了神话、传说和想象,这些元素在明代长篇小说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西游记》中的仙界、妖魔和神仙等元素,以及《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都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人物,其丰富多样的形象和情节都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快乐。
这种虚构和幻想的追求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娱乐需求,同时也展示了明代文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明代爱情小说中男女初遇场景论略
明代爱情小说中男女初遇场景论略明代爱情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描写和情感描述而著称。
在这些小说中,男女初遇场景是非常重要的情节,因为它们可以用来展示角色的个性和气质,以及必要地铺垫爱情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就明代爱情小说中男女初遇场景进行略论,以期对这一文学时期的爱情文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初遇的场景男女初遇的场景在这些小说中通常是极为精细地描绘的。
不同的环境背景和细节会影响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因此成为了表现角色的因素之一。
二、女主角的形象女主角通常是初遇场景的焦点,她的外貌和举止会影响男主角的情感反应和行为。
明代爱情小说中的女主角经常被描写得娇美动人、温柔可爱。
三、男主角的形象男主角也是初遇场景的关键因素。
明代爱情小说中的男主角通常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执着追求的有为青年。
四、对话和对视在明代爱情小说中,对谈和对视是展示角色个性的关键手段。
初遇时的对话和对视会展现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五、初遇时的心理反应初遇过程中角色的心理反应,通常是由外部环境、对话和行为等因素所引起的。
通过描写这些反应,可以从角色内心深处揭示出他们的情感状态和价值观。
六、事件和行为的具象表现明代爱情小说中,初遇场景的流程和具体事件,会反映角色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这些事件和行为既涉及性格特点,也可以揭示出角色的经历和背景。
七、韵律和章法明代爱情小说的写作风格和章法也对初遇场景的描写产生了巨大影响。
章法结构的变化可以增强场景的动态感,而韵律的使用则会增加小说的艺术性。
八、情感的刻画和重点突出明代爱情小说的情感描述非常细腻,并且在初遇场景中,这些情感在文本中得到了重点突出。
这些情感可以是爱、恨、欢乐、悲伤等等。
九、爱情发展的意义最后,初遇场景对爱情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遇场景通常是小说开头的情节,而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情节的变化和角色的表现,也会影响着爱情的发展。
初遇场景是爱情发展的基石,而小说中爱情的发展又展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价值观,因此呈现出了非常丰富的意义。
明代小说的社会意义与审美追求
明代小说的社会意义与审美追求引言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而明代小说则在这个时期繁盛发展。
明代小说不仅仅是娱乐读物,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追求。
本篇文章将探讨明代小说在社会意义方面所承载的重要性以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明代小说的社会意义1. 提供情感释放与心灵慰藉明代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人们生活艰辛且沉重。
明代小说通过描绘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情感释放与心灵慰藉的途径。
无论是战争、家族冲突还是爱情纠葛,这些故事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借此来调节自身情绪。
2. 反映社会现实与政治抒发明代小说往往以生动具体的描写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它们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于权力斗争的揭示以及对于人性的真实表达都在暗中影响了读者的思想。
明代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中,儿女情长和正义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3. 传承历史与文化价值明代小说除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以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及历史的重要载体。
它们记录了许多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和民间故事,并通过演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小说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明代时期,还能启发人们思考历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明代小说的审美追求1. 文学特色与风格明代小说在审美上注重对细节、情感和意境的描绘。
它们追求生动活泼、细腻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独特而精致的写作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或表达作者意图。
其中,《红楼梦》以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细腻的描写而成为明代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 情感与道德观念明代小说对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表达非常重要。
它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家庭关系、友情和爱情等主题,探索人性的善恶和复杂。
同时,通过对于人物行为世界以及内心纠结等方面的描写,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希望能引导读者追求真善美。
3. 多元化与丰富性明代小说以其多样化与丰富性而受到广泛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小说审美意识流变
小说审美意识的定义
1.小说家对于小说艺术形式的一个总体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以及小说家对于小说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小说家所恪守的艺术方法、艺术原则。
2.小说家和读者(听众)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结果。
3.小说审美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4.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演变,它是迂回的,或快或慢,有时甚至于可以发生反复,发生变化。
小说审美意识流程
明代长篇小说开始成熟,一直延续到清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清章回小说的演变。
这个演变实际上也就是它的一个小说审美意识或者称为小说观念的不断地更新的过程。
从明代到清代我们的章回小说经历了三次审美意识或是小说观念的三次更新:
第一次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标志的第一次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
第二次以《金瓶梅》为标志的小说观念的更新。
第三次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标志的又进行了一次小说观念的更新,从而把小说这种独立文体推进到最高峰。
而小说审美意识和小说观念的这种更新,对于小说发展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审美意识转变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在元末明初,元王朝坍塌,明王朝开始崛起。
许多杰出的人物就曾经为摧毁这个腐朽的元王朝作出了史诗般的贡献,这样一种英雄如云的时代,就引发了小说家很自然产生一种富有时代感的小说观念:如何塑造、歌颂民众心中的这些英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于这些英雄如何历尽艰的一种生活怀念。
小说家们从战争的历史中来发现诗情,决定了小说的这种英雄主义,和豪迈的诗情。
因此,明代初年横空出世的两部杰作,《三国》和《水浒》,就是标志着一个时代风尚。
这是一个洋溢着巨大的胜利喜悦,坚定信念的一种英雄风尚。
这种英雄的文字,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就在于它们的传奇性。
无论是它们选择的题材,还是它们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富有传奇性,这种传奇性、艺术魅力,对于我们中国的民族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国》、《水浒》反映了它们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就铸造了它们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线条极为粗犷,似乎不事雕琢,构成了豪放美和粗犷美的审美特点。
《三国》,《水浒》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原始的风格——气势美、阳刚之美。
第二次审美意识转变
随着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意识形态上,各个领域向深层发展的时候,这种小说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出现极大的这种矛盾,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以及对这种更新的呼唤,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所以到了明代的中后期,长篇小说,又有了一个重大的进展,它的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加强,或者说,小说这种文体意识,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觉醒。
小说这种潜能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了,这就是以《金瓶梅》为代表,为标志的世情小说的出现。
《金瓶梅》的出现,在最深刻意义上来说,对《三国》、《水浒》所体现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洪流的反动。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萌生了一种新的小说审美意识追求——生活的原汁原味、写实的美学风格。
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几乎是趋于现实生活本身那样的开阔、绚丽多彩。
《金瓶梅》这个样的小说,再不是按着类型化来演绎形象,而是在性格上,丰富了多色素,它打破了单一的色彩,出现了多色彩的人物形象。
在艺术上,也就更加考究,更加新颖
更加符合生活本来面目,从而更加贴近了我们这些广大读者的真情实感。
笑笑生为小说而写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道路、笔法——不断的去模糊和消解文学与现实的界限。
作者把明代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可救药,一览无余的进行了描绘。
并且勇于把生活中的那些否定性的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而不去写英雄人物,而是否定性的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直接把丑恶的事物剖析来给读者看,展示出来的是严肃而冷峻的真实。
所以《金瓶梅》正是以这种敏锐的捕捉力,
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那种新矛盾,新斗争,从而体现出了明代小说审美意识观念的这样一种真正的觉醒。
作者实生活中的丑作为主人公引入小说世界,这才引发了中国小说审美意识的又一次变革,提升了小说审美意识表现生活的这种广度和深度。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小说审美意识的变革,一般来说总是迂回的,有时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反复和回流,在考察明末清初的时候,就会发现在《金瓶梅》以后,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
它们没有突破《金瓶梅》对小说审美意识所奠定的那样一种广阔的疆域,而是大批的效颦之作蜂起——模式化的小说开始出现了,乃至于在《金瓶梅》以后还出现了所谓的“秽书”,这种“秽书”的泛滥使得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小说审美意识的这种更新没有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第三次审美意识转变
清朝初期,《儒林外史》、《红楼梦》总结了前辈艺术经验中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教训、把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使小说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觉醒。
作为经典文本的《三国》、《水浒》,一直发展到了《金瓶梅》,我们明显的可以发现:
中国的小说审美意识,它的变更,和往日的那种激情逐渐变为那种冷峻,浪漫的情怀,逐渐转为现实的理性。
从历史演艺,英雄传奇走向了世情小说,可以发现文学的英雄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就需要一种补充,要求表现平凡的普通的人。
而到最后,也就是小说的高峰时期,才出现了《儒林外史》,出现了《红楼梦》这样有总体倾向的巨著,表现的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把小说的视野拓展到了人的内心世界。
当然,这种对内在的世界的表现,基本上还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加强了不少心理的描写,这和三国、水浒不一样了,而《金瓶梅》这时候已经强化了心理描写,而到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就更加强化了总之,在中国古代小说里面,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简单的这么一个规律,就是从低级形态发展到了高级形态,这样一个真实的轨迹。
而在这样一个真实的轨迹之上,鲜明地刻印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名字。
《三国》、《水浒》,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中诞生,而小说发展到了也就是明代的中后期的时候,社会生活发生了剧变,小说也就根据社会生活的这种变化,而赋予了它新的色彩,小说审美意识时代色彩在这里面也得到了证实。
《三国演义》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及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演绎有关历史记载和传说,而且博考文献,言必有据,本之以史传,有实有虚。
可是到了《水浒传》呢,它怎么样呢,它是把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被淡化,被虚构化了。
这是《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