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评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专家点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专家点评

孙权劝学专家点评稿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

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

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而今,在如火如荼的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

这样以来,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

但是,当他们合起书本之后,却是一片茫然。

针对这些情况,该课教学设计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欣赏入课,有利于舒缓课前紧张的氛围,学生在优扬的乐曲中入课,紧接着故事抢答,把学生引入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二、“阅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吕老师采用了“五步诵读”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议,在读中悟,在读中记。

吕老师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因此吕老师在这一环节采用了听录音,让学生正确注音及断句,再让学生根据录音反复试读,同学之间互读等方法加强朗读,最后又用无标点符号的原文让学生试读,既检测了学生读书情况,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孙权劝学》评课稿

《孙权劝学》评课稿

我看《孙权劝学》教学实录观看了《初中语文课堂实录》中一位教师的《孙权劝学》的教学实录,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

一、以人为本,焕发活力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聆听,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品味。

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共同探究。

学生听得全神贯注,读得琅琅上口,说得头头是道,品得有滋有味。

如教学中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对人物语言朗读语气的分析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和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二、重视朗读,以读促说,以读促教。

在这节课堂教学展示中,这位老师以朗读贯穿课堂始终。

(1)朗读形式多样化:既有教师诵读、范读,又有学生齐声读、个人读、小组读等。

(2)朗读还有一定的层次感:由教师诵读示范——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读出语气——当堂背诵,朗读真正做到了层层加深,教师巧妙地以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文意,品味了语气,领悟了感情。

所以,课堂上学生们的朗朗书声,让我明白了学生的理解变得轻松自如,且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三、重视学法指导在这节课中,这位教师能恰当地利用一些友情提示给学生进行学习文言文的学法指导。

如在读准字音这一环节,教师最后点评总结:文言文中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在指导学生翻译完后,教师又利用投影巧妙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学法总结——翻译五字法:(1)留(2)替(3)调(4)补(5)删,并且教师还对每一个进行仔细解说。

在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学法指导对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篇文章的意思,也让学生掌握了这种文体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的课前自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范文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范文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1一、谋篇立意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

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

教学这一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

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给我们的启发意义。

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该课总得来说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1、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

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

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学生举一返三,阅读的基础。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

听课有感:评(孙权劝学)

听课有感:评(孙权劝学)

听课有感评(孙权劝学)王作宾老师这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紧凑,内容饱满,思路清楚,教态自然亲切,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累积感想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主要采纳诵读的方法并依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用到质疑、商量法,再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在此根底上指导学生累积文言词句和理解、品味人物言语。

目标确实立表达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要求。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楚,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到达了预设的目标。

其中,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表现在教师的“善导〞和“善诱〞上。

一、善导。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学生能否学好语文,在很大的程度取决于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王老师上课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能将这些指导都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种知识讲授上。

1、“导〞在点子上。

这包含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雄壮的歌曲声中导入新课,尤其是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六步骤,这对于初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也相当于教师交给了学生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

2、“导〞在及时上。

无论是将朗读录音“遂拜蒙母〞一句中“遂〞的读音“suí〞订正为“suì〞,也无论是将学生朗读时“蒙乃/始就学〞指导为“蒙/乃始就学〞,王老师都能做得及时到位。

3、“导〞在评价上。

一堂课45分钟,王老师始终以带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鼓舞性的评价贯穿整个课堂,尤其是“不错!〞“很好〞“再想想,怎么样?〞“如果再努力,你会表现得更好!〞等鼓舞性评价言语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民主、公平、和谐的气氛。

4、“导〞在板书上。

板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

好的板书能直观地显现教学内容的脉络、清楚地表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注意,学生一看黑板便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学生看得明白、记得扼要,学得精当。

《劝学》说课稿和评课稿

《劝学》说课稿和评课稿

《劝学》说课稿和评课稿《劝学》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

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主要的教学设想是: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三、说学法: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及点评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及点评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及点评课前诵读课文一、回顾单元教学师:回顾这个单元的课文。

《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从三篇课文中感受到这些人物的崇高品格。

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些人物的精神?生:为了表现邓稼先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想写出时代背景,邓稼先为了祖国放弃安静的生活,投入到事业中,拿出了奥本海默跟他做出了对比,突出她的平易近人,极具爱国精神。

师:放到鲜明时代背景,用典型事例写明了人物,对吧?《说和做》呢?生:用了典型事例,还有评价性的句子师:典型事件、细节描写。

《回忆鲁迅先生》呢?生:比较杂碎的小事,来突出鲁迅先生。

师:我注意到你说的小事儿。

就是细节感人。

除了这些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精神,还有哪些可以写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从《孙权劝学》来看看,能给你哪些启发。

(4:34)我的话:第一个部分,复习整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归纳这个单元学到的方法。

二、设置情境,找准语气1.设置情境,进行语气判断师:接下来,我们学校要举行一个孙权劝学的比赛,有个同学准备了视频参赛,看看人物对话是否到位。

老师播放视频。

里面是学生的对话。

(5:36)师:你先读一读学历案,(请直接先试读课文两遍)你觉得他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了吗?生:我认为整体上到位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觉得这个录音里面字音没有误,但是感情不充分,比如“不可不学”有感叹号,但是没有读清晰。

师:整体上,大家比较赞成谁的说法?生赞成第二位。

师:自主练习两遍,读出声音来,练习。

生练习(8:17)2.借助学习单进行学习师:我们为参赛做准备,为文中的人选出恰当的语气和表情。

(通过画关键词的方式,找出人物说话的语气)生自主学习(11:16)师:我们分好任务,各个大组读出来,这些人物有什么感情。

注意题干的要求,你从哪些关键词,看出要怎么读?生小组讨论老师到小组交流,如果你劝说一个人的话,用强烈的语气他会不会听你的。

师:各个小组的组长,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第四列。

《孙权劝学》教研评课稿

《孙权劝学》教研评课稿

《孙权劝学》评课稿抚远四中王艳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组的教研活动由我来进行评课。

下面我就对王新宇的这节课进行简要点评。

首先,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王新宇的这节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内容比较饱满,教态自然亲切,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我个人觉得王老师本堂课的亮点基本体现如下:一、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读”贯穿课堂始终。

语文课是基础课,朗读是关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学生掌握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读课文结结巴巴,添字丢字读破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往往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朗读教学,而王老师的课堂是书声琅琅,“读”贯穿课堂始终:初读——译读——品读——悟读。

朗读的层次把握得很好,指导到位,首先是老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让学生个别读。

课文中也不时穿插着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译读、穿越时空演绎对话等。

并且由读通到读出语气停顿,再到读出感情,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二、充分体现了我校“生动课堂”的教学理念。

王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进来,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比如:在译读环节一般情况都是老师串讲,而王老师却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比赛翻译,看哪个组翻译得好。

然后用竞赛的方式检测各组翻译效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又能在竞赛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学习的愉悦感。

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再如“穿越时空,演绎对话”这一环节中,由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等角色,其余学生读旁白,学生在品读分析人物形象之后,对人物的语气把握得十分恰当,读得入情入境,同时体现了学生的整体合作精神,效果很不错。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说新课程理念:1、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新课程实施,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时进行开放式教学。

2、通过语文教学过程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说教材:1、本课位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都是讲杰出人物,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

2、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说指导思想:新课标主张初中古诗文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语感为主,并适当的积累一些文言文词语知识,是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四、说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文言词汇。

2、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的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开卷有益”。

五、说教学内容、过程:1、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2、难点:同重点3、本文内容、地位和作用:本文是名人单元中的一篇,又是文言文,人文内涵丰富,所以应加强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和文言文语言的揣摩。

4、说教学过程:(1)、用故事导入,涉及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2)、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精读课文,协作质疑(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

(4)、再读课文,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5)、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习本文的启示(开卷有益)。

(7)、小结拓展:通过课内练习,巩固文言词句,落实本课情感目标。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三说《孙权劝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三说《孙权劝学》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
一 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组内解决,疑难问题老师答疑)
人生的有益启示。
情感领悟
教材分析
• 《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记录人物生平 的叙述性文章。
• 本单元要求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 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 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感受不同人物的非凡气质, 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 朗读法 • 圈点批注法 • 合作探究法 • 启发点拨法 • 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 • 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
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知识接纳
能力锻炼
•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C等级 不理解学习对三人的作用,感受不出学习的重要性,不参与改编。
叁说
触摸古文,读出情节


穿越时空,情景演绎

踏入今朝,多方解析


古今联袂,继承出新

情境导入
学校近期组织了“古今多少付笑谈”的课本剧比 赛活动,活动要求同学们从初中课本中任选古今人物 轶事,小组合作用录制视频的方式(古装扮演、皮影 戏、动漫等方式)来参加课本剧赛,获奖同学综合素 质将翻倍加分,其作品将在校园文化公众号上展示。 知古文、演古文、拍古文,为助力同学们参赛,今天 我们来学习《孙权劝学》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情境任务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并鼓动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同时引出课文。】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

《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通用10篇)《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下面给大家分享《孙权劝学》的说课稿,欢迎借鉴!《孙权劝学》优秀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第一、说教材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讲的孙权劝东吴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

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寥寥数语种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

同时文章宣扬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在这一节课上,我想坚持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体验。

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说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习惯。

孙权劝学评课稿

孙权劝学评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几个环节来加以说明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

首先我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文章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根据上述目标,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我把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确立为教学重点,我把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确立为教学难点,因为在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后,为实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二、说教法、学法1、朗读法。

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范读、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对话朗读等相结合。

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

从深度上由初读到精读到研读,逐层深入。

2、表演法,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吕蒙偶遇方仲永,体会学习的重要性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三、说过程1用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激起学生兴趣,对手曹操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好奇,走进《孙权劝学》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年代,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2、通过听读、自读、齐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听课记录(教学设计)及评议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听课记录(教学设计)及评议

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孙权劝学》听后感想第一初中侯宏东3月10号上午听了滁州琅琊区第五中学朱倩倩老师所授《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紧承第一课时,主要对文章的人物对话、人物形象、主旨等进行赏析。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有:一、展示教学目标二、朗读课文,回忆内容对文章结构、主要写法进行回顾。

三、品读孙权劝学的语言1、请同学们找出孙权劝学的语言2、师生共同赏析3、请同学们带着语气语调来朗读课文4、总结:孙权是如何一步步说服吕蒙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品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1、请同学们找出鲁肃、吕蒙的对话2、师生共同赏析3、请同学们带着语气语调来朗读课文4、总结:鲁肃、吕蒙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思考探究1、思考:文章为什么交代“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个环节?2、思考:本文中每个人都有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六、课堂总结文章结构: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七、朗读课文八、布置作业仿照课文,写一段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神情语态等来展现人物性格,不少于200字。

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有:一、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首先多媒体显示出本节课“教学目标”,目标里面没有噱头虚头,都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核心:学会分析对话,把握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学生勤奋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紧急扣住这两点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落实到位。

二、课堂切入点好。

人物形象分析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朱老师引导学生从品味人物对话的特殊句式、语气词、称谓等角度来揣摩人物的情感和相互间的关系,水到渠成,举重若轻,效果很好。

三、重视朗读。

虽然是第二课时,但是朱老师仍然把朗读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

本节课安排了四次朗读,第一次在朗读中复习旧知识,第二三次都是在品析了人物的语气、称谓、句式后,让学生再来朗读,在朗读中再次细细咂摸人物的情感和相互间的关系,第四次是在探究了文章的主旨之后,再次通过朗读来体味全篇。

剪裁精当是本文的重要的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孙权劝学》公开课评课稿

《孙权劝学》公开课评课稿

《孙权劝学》公开课评课稿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公开课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公开课评课稿篇14月12日,我到三中听教学能手陈xx的《孙权劝学》,感受颇深。

他的这节公开课教学环节紧凑,内容饱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亲切,问题设计难易适中。

现将他在这一课的主要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一.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陈书勇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比如,“请你和同桌分别扮演孙权和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语速,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来。

”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揣摩人物的语气。

再如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求学生会翻译。

一般情况都是老师串讲,陈老师是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注重基础,不华而不实现在的公开课,谁上得活上得有特色上得花哨谁就能赢得好评。

其实上课要以学生的基础和课文的难易程度而定。

陈老师则注重基础,强调字词教学。

对课文中要掌握的词语反复练习。

如单个的字解释,古今词义的差别,通假字,成语的运用。

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字词,举一反三。

既复习了旧课,又巩固了新知识。

课堂上又教授学生翻译的五种方法:留、替、调、补、删。

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三.注重朗读教学,在读中领略语言美节奏美语文课是基础课,朗读是关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学生掌握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读课文结结巴巴,添字掉字读破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朗读教学,而陈老师的课堂是书声朗朗。

首先是老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让学生个别读。

《孙权劝学》说课稿6篇

《孙权劝学》说课稿6篇

《孙权劝学》说课稿6篇《孙权劝学》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作为新闻记者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

《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

其清晰的叙事思路,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富有特色。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

本单元对古文的要求是“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要当堂准确无误地背下来。

”我想这一点可能是写法上有误,本单元并没有古诗词,只有这篇古文,但能让学生当堂背诵,也应该是教学本课的一个要求。

所以我把本文的教学的知识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本文的文学常识。

2、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1、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分析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由于本文篇幅很短,层次清晰,书下注释较具体,学生已学过一些文言作品,因此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意。

但部分词语并无解释,如“吴下阿蒙”今天的意思,“但当涉猎”的“当”等,但今后学生经常会见到。

因此我把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作为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另外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与背诵课文也应该多花功夫。

我把人物语气与个性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分析清楚了,文章结构在脑海中有印象了,背诵这一重点也应该能顺利完成。

二、教学方法的采用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可采用认读感知、研读探究,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孙权劝学评课稿

孙权劝学评课稿

孙权劝学评课稿《孙权劝学》评课稿课程名称: 《孙权劝学》授课教师:学科学段:七年级语文下册评课教师:《孙权劝学》是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的文言文。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唐老师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他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我认为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亮点如下:从课程导入看来,唐老师简单明了的语句,运用一个与孙权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过渡自然,自然地在一个较好的氛围带领同学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从教学过程看来,唐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唐老师这节课我获益匪浅。

他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译读课文,积累词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简约、典雅之美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积累重要的词句,翻译时注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唐老师在授课时注意总结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的规律,这样就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

对于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他要求学生对查阅相关工具书,直接记录课文旁边,对于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字词则要求学生对这个字词的几种重要的含义进行归纳和积累。

解决了重点字词翻译,然后“连词成句”完成句子文本的翻译。

他还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译文时,要明确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语句流畅。

在给学生自由翻译的时候,他给学生阶段性的总结和方法性指导,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文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落到实处。

这对于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大的指导性的方法。

从课堂互动上看来,唐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整节课的氛围很好,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够及时的做出评价,当学生回答声音不够响亮时,及时鼓励学生,当学生回答得很好时能及时地对其进行表扬。

孙权劝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

孙权劝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

孙权劝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教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获得新知,并能结合课文与教材完成自读自悟;达到学习的预期效果,即达到预设目标并能有效地组织好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在合作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备课1、学生准备:四个学生一起读课文。

2、学生诵读,默读。

3、教师点评:先说说,然后讲讲谁说的。

再说说错了谁?谁说的?(1)如果有同学说,那你为什么不说说自己呢?我们先试着谈谈你所说(略)的理由(也可以是自己不愿意说也可以)。

二、课堂实录师:“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您能做到像孙权劝学一样,劝孙权放弃现在强大的国家和自己,以诚信为本、以谦逊为德,做一个君子,那您最喜欢说些什么?”(思考)师:“孙权劝学”一课说完,同学们举手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来一次。

”(全班回答)师:“同学们请接着说。

”(说完大家又接着问:为什么呢?_在说这句话时,你想表达什么?)三、学案创设本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阅读理解,在学习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

这也是一节课最终目的所在(在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如何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评价本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们交流学习体会到,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体会到了孙权劝学时态度是十分坚决的。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评价、总结故事等形式。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虽然是个大话题,但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从课文上看这节课的安排紧凑有序的组织了很多的学习活动,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环节,但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方面。

从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看,并没有达到预设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握好教学时机,没有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下去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方式来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前没有给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因此很难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过多,导致学生学习时间不够;课时分配不当;甚至有的学生只在课堂上完成了一半内容而不是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孙权劝学》观课报告

《孙权劝学》观课报告

《孙权劝学》观课报告《孙权劝学》是浅显文言文的典范,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

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刘老师的这堂课是《孙权劝学》的第二课时,重点是以读促悟,以谈促究,从读中体会人物的语气、神态的变化,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体会吕蒙一介武夫蜕变为一名儒将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学习和自己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今天认真观看了刘老师的这堂课,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是课堂设计精巧别致,创意新奇,出奇制胜。

以学生读书汇报入课,出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后,整堂课以学生读和谈为主线。

读的环节分为四个步骤: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分角色读。

在老师的巧妙引领下,有个人读、教师范读、齐读、学生表演读、分角色读,在不断地变换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对课文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就达到了以读促悟的效果。

“谈”的环节谈孙劝;谈鲁肃;谈吕蒙。

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学生针对自己的角色回答小记者的提问,设计巧妙,更加惊喜的是特邀嘉宾司马光访谈,学生针对自己的疑问向“司马光”提出问题,以谈促究,把课文推向深入。

最后抛出问题“谁是男一号”,学生畅所欲言,又有微课探讨,更能彰显《资治通鉴》的价值所在。

反思自己以前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是浅显地循规蹈矩地当成文言文来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用法并翻译背诵课文,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少创意,好好的一个故事学得索然寡味,没能挖掘出这篇文章的深层内涵,没能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实在是暴殄天物。

二是发挥了学习小组的互助合作效能,课堂形式宽松和谐。

学生分小组围坐在一起,师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气氛比较和谐融洽,学习的热情比较高涨,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学习任务在轻松和谐中顺畅进行。

我这个旁观者也心入其中,为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而点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评课稿
4月12日,我到102班听朱洪斌老师的《孙权劝学》,感受颇深。

他的这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内容饱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亲切,问题设计难易适中。

现将他在这一课的主要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一.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朱洪斌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比如,“请你和同桌分别扮演孙权和吕蒙,模拟人物的语气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语速,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来。

”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揣摩人物的语气。

再如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求学生会翻译。

一般情况都是老师串讲,陈老师是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注重基础,不华而不实
朱老师则注重基础,强调字词教学。

对课文中要掌握的词语反复练习。

如单个的字解释,古今词义的差别,通假字,成语的运用。

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字词,举一反三。

既复习了旧课,又巩固了新知识。

课堂上又教授学生翻译的五种方法:留、替、调、补、删。

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三.注重朗读教学,在读中领略语言美节奏美
语文课是基础课,朗读是关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学生掌握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读课文结结巴巴,添字掉字读破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朗读教学,而陈老师的课堂是书声朗朗。

首先是老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让学生个别读。

课文中也不时穿插着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分别点评朗读效果,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读出语气。

以读代讲,以读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色显示,简单方便,学生不会的问题一明了然,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

不足之处与建议:
一.教学环节前松后紧。

前面能够从容不迫,到后来发现时间不多时,有的内容只是一带而过。

其实有些环节可以省略,或者灵活掌握。

应多设计一些时间相对宽泛的问题,有时间就多找两个学生回答,没时间就少找两个学生答。

比如,你认为孙权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二.教学内容安排过多。

朱老师想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学生二节课才能掌握的内容都压缩在一节课里讲,这样教学内容是充实了,但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里掌握那么多的内容,这样就造成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如蜻蜓点水,每个问题都只是泛泛而谈,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突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并不这样教学,而是按部就班,一堂课只讲清一两个问题。

比如:这一堂课就讲文言文的翻译,教给学生翻译的方法。

可以问学生:“你是怎么翻译这句话的?”让学生自己总结翻译的技巧有:留、替、调、
补、删。

这样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三.忽视了一些细节,粗心大意。

如“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更”应读“gēng”,有“改变”、“改换”的意思,而不是gèng。

读“gèng”音是“更加”、“又、再”之意。

介绍司马光时有一句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的“纂”应读“zuǎn”,而不是“zhuàn”。

老师稍微细心一点,查一查字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板书设计不当。

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情节,理清思路。

”老师板书为:劝学——就学——论议——结友。

”“论议”只是文中的一个词语,而不是一个情节,本文的情节应该是“劝学——就学——赞学”。

“就学”和“赞学”都是“劝学”的结果,只不过一个是直接说明“劝学”的结果,一个是间接说明“劝学”的结果。

建议:编一个小课本剧,请三个学生模仿吕蒙、孙权、鲁肃,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小故事,表现人物说话的语气。

朗读时配以音乐,在舒缓的音乐中朗读,增加朗读的效果。

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在让学生揣摩人物语气时,有个学生评价另一个学生读得不好,老师可就势让那个学生示范一下他是怎么读的,而不是只点评哪里不好,也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总之,朱老师的这堂公开课是成功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能沉浸在轻松的教与学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