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最新】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9页)

【最新】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篇一:压力容器制作作业指导书压力容器制作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 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的钢制容器。

1.2 下列各类容器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1.2.1 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1.2.2 核能装置中的容器1.2.3 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1.2.4 经常搬运的容器1.2.5 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

1.2.6 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1.2.7 内直径小于150mm的容器1.2.8 要求做疲劳分析的容器1.2.9 已有其它行业标准的容器。

2.引用标准和文件2.1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2JB4708-9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2.3 JB/T4709-9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2.4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2.5 JB2536-80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2.6 GB700-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2.7《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2.8《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3.材料准备压力容器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板、钢带、钢管、型材和锻件等。

质检部门应按照有关标准对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化学成分、材料性能、交货状态和其它实验结果等进行控制验收。

3.1 钢板表面不许有裂纹、气泡、折叠、夹杂、结疤和压入氧化铁皮、钢板不得有分层。

3.2 热轧不锈钢经酸洗供货的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过酸洗。

3.3钢材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质检部门应按质量证明书对钢材进行验证,必要时尚需进行复检。

3.4 当图样和工艺另有要求时,按图样和工艺要求进行复验。

3.5材料复验取样的方法和数量按相应标准进行。

材料化学成分一般按炉号、力学性能按批号取样复验。

3.6凡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确认的标记。

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有确认标记被裁掉或材料分成几块,应于切割前完成标记的移植。

压力容器封头制造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封头制造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封头制造作业指导书1 Scope范围1.1本指导书规定了板制封头的下料、锥形封头用锥体卷制、拼缝对接与焊接、封头压制、热处理、表面质量检查、尺寸形状检查、焊缝无损检测、焊缝返修、母材修磨及补焊、矫形、试板评定、不锈钢与有色金属制封头的其它要求及封头质量证明书等要求;1.2本指导书适用于单层焊接压力容器、常压容器的整板或拼板(包括不锈钢复合板)采用冲压、旋压及卷制成形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及有色金属等材料的封头;1.3本指导书中的封头包括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折边平底封头和折边锥形封头;2 引用标准GB 150 压力容器GB 151 热交换器GB/T 1804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JB/T 473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25198 压力容器封头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总则压力容器封头的制造除应符合本工艺守则的要求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规章、国家规则、行业规则及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4 下料4.1 按YDHM-GY-002规定进行下料、加工拼缝坡口;封头的毛坯厚度应按工艺规定考虑工艺减薄量, 以确保封头成形后的实测厚度符合要求.4.2 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折边平底封头采用整板制作时,周边打磨、去除毛刺,对旋压和冷压的封头,应按6.9条修磨周边,然后送外协压制(材料标记应朝下,以使压制时材料标记朝外);4.3 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折边平底封头采用拼板制作时,按第6条进行拼接;4.4 折边锥形封头采用拼板制作时,卷制前的平板拼接按第6条进行;5 锥体卷(压)制5.l 板边预弯(压头)5.1.l 板边预弯时应使有标记的一面朝外,纵焊缝坡口朝向应符合要求;5.1.2 板边预弯用卷板机或外协进行(公司30mm卷板机最大预弯能力为钢板厚度δs=24mm),预弯弧长不小于350mm,模板曲率半径应与锥体各部曲率半径一致;预弯后用样板检查,最大间隙不大于2mm;5.2 当锥体板边不便作预弯时,两头放直边余量250~300mm,并打样冲眼标记线,两头卷圆一部分后,沿标记线割去直边余量,有坡口者一并割出;5.3 锥体卷(压)制成形后,用样板检查,最大间隙不大于2mm;5.4 锥体纵缝按第6条进行对接,有产品焊接试板者一并施焊;5.5 钢制锥体纵缝焊接后,在卷板机上矫圆,并按以下要求检查锥体的圆度及焊缝处的棱角度:a)承受内压的锥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设计内直径Di 的1%,且不大于25mm(按JB/T 4735制造时为不大于30mm);b)承受外压的锥体及真空容器的锥体,其圆度用内弓形样板或外弓形样板测量,样板弦长及测量的最大允许间隙e按工艺文件规定(具体数值按GB 150中的10.2.3.12条选取);c)因焊接在环向形成的棱角E,用弦长等于1/6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其E值不得大于(δs/l0+2)mm且不大于5mm;5.6 钢制热卷锥体热卷后的实测厚度不得小于名义厚度δn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C1所得值与封头冲压(或扳边)厚度减薄量之和;5.7 锥体分段卷(压)制时,其环缝的对接按第6条进行;5.8 锥体母线的直线度△l≤2L/1000(L为锥体母线长度),最小值可为3mm;5.9 冷成形或中温成形的锥体的钢材厚度符合以下条件者应进行焊后消应力热处理:a)碳素钢、Q345R的钢材厚度δs不小于3%Di(Di为封头大端内径,下同);b)其他低合金钢的钢材厚度δs不小于2.5%Di;5.10 高合金钢锥体冷成形或中温成形后,一般不进行热处理;5.11 有色金属锥体成形后的热处理按图样、工艺文件规定;6 对接与焊接6.l 坡口表面要求a) 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b) 规则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 MPa的钢材及Cr-Mo低合金钢材经火焰(包括等离子体)切割的坡口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c) 施焊前,焊接接头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清除的范围(以离坡口或板边缘计)不得小于20mm;6.2 按工艺要求进行对接和焊接(必要时应按焊接工艺规定进行预热),有产品焊接试板者一并施焊,钢制封头焊缝对口错边量b≤0.1δs且不大于 1.5mm,复合钢板拼接焊缝对口错边量b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30%且不大于1.0mm ,有色金属封头焊缝对口错边量按工艺文件和有关规则执行;6.3 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折边平底封头的内表面拼焊焊缝,以及影响成形质量的外表面拼焊焊缝,在成形前应将焊缝余高打磨至与母材齐平;6.4 折边锥形封头成形前,应将过渡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焊缝余高打磨至与母材齐平;6.5 钢制封头未打磨的焊缝余高,应符合GB 150第10章表10-3的规定,有色金属制封头未打磨的焊缝余高,应符合其相关规则的规定;6.6 拼接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未填满、夹渣、咬边、气孔、、弧坑等缺陷和飞溅物;6.7 焊后,清除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对板厚大于等于6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封头,在规定的位置打焊工代号钢印;对低温容器封头、高合金钢封头、有色金属封头及板厚小于6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封头,则焊工代号作书面记录,而禁止在封头上打钢印;6.8 压制前,对接焊缝如需进行无损检测,应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6.9 旋压封头及冷冲压封头的坯料周边应修磨圆滑,棱角倒钝或磨成圆角,周边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7 封头压制(外协)7.1 封头按图样、工艺要求进行外协压制(冷冲压、热冲压、冷旋压、热旋压等);7.2 封头压制时,其材料标记应朝外;7.3 封头热压时,其热加工规范应符合表1规定;必要时,应出具热压加热实测自控记录曲线图;一并加热、出炉冷却;7.5 端面坡口加工7.5.l 封头端部应切边后交货;端面坡口的形状、尺寸按图样、工艺文件规定控制;7.5.2 对碳素钢、低合金钢封头,其端面、坡口可采取自动切割机切割(切割后应经砂轮打磨),对小直径和薄壁封头,其坡口可在车床上加工;7.5.3 对高合金钢、有色金属封头,其端面、坡口在车床上加工,或采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后打磨去除热影响区;7.6 封头压制单位应确保封头压制成形后,封头的实测厚度及其它必要的指标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并提供真实的实测记录;8 封头热处理8.1 对压制后需热处理的封头,根据供需双方约定,可由封头压制单位(封头外购时为封头制造单位)进行相应的热处理;8.2 封头的热处理方法由设计和工艺规定确定,并符合《容规》、GB 150、GB 151等规范、规则的规定;8.3 除符合以下要求外,冷成形的椭圆形与碟形封头应进行热处理:a) 当封头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形的材料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时,可不进行热处理;b)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冷成形的奥氏体不锈钢制椭圆形、碟形封头可不热处理;8.2 封头压制后需热处理时,其热处理规范应按图样、工艺规定进行,并出具热处理实测自控记录曲线图;8.3 热处理时,当工艺规定制备焊接试板或母材热处理试板时,其试板应与封头同炉热处理;当钢板的供货与使用状态一致时,则热成形封头在热成形过程中不得破坏供货时的热处理状态,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9 封头表面质量检查9.1 封头表面应光滑,无过烧、过热迹象,不得有裂纹和影响使用的机械损伤和腐蚀等缺陷;封头表面的严重尖锐伤痕允许进行修磨,使修磨范围内的斜度不超过1:3;封头外观用肉眼检查,必要时用磁粉、渗透等方法进行表面无损检测;9.2 封头成形前打磨的拼焊焊缝表面,在封头成形后,当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时,可低于相邻母材表面:a) 焊缝部位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2规定;b)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母材表面0.5mm以上;10 封头形状、尺寸检查10.1 钢制椭圆形、碟形、折边锥形及球冠形封头的尺寸、形状应符合表2~表4的要求; 10.1.1 以外圆周长为对接基准时,封头外圆周长的公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以内直径为对接基准时,封头内直径的公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10.1.2 封头切边后,在封头端面直径方向拉一根钢丝或放一直角尺,用直角尺的一直角边与拉紧的钢丝或直尺重合,另一直角边与封头接触,在直边部位测量直角尺与封头间的最大距离即为封头的直边倾斜度;测量封头直边倾斜度时,不应计入直边增厚部分;10.1.3 封头切边后,在直边部分实测等距离分布的四个内直径,以实测最大值与实测最小值之差作为圆度公差;10.1.4 用弦长相当于封头内直径的间隙内样板,检查封头内表面的形状公差;检查时应使样板垂直于待检表面,允许避开焊缝进行测量;内样板轮廓曲线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中的m级的规定;10.1.4 沿封头端面圆周0°、90°、180°、270°四个方位,用超声波测厚仪、卡钳或千分卡尺,在厚度的必测部位(按GB/T25198中的图5、6、7)检测成形封头的厚度;10.2 平底圆管板(封头)底面平面度的允差按表5的规定;10.4 有色金属制封头的尺寸、形状检查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则要求;11 焊缝无损检测11.l 钢制压力容器用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在压制成形后,焊缝应按NB/T 47013作100%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合格级别与所在容器壳体相应的对接接头一致(或按设计图样和订货技术协议规定);受《容规》管辖的压力容器用封头应100%射线检测;11.2 钢制压力容器用锥形封头在压制成形后,焊缝按图样或技术协议规定的方法作100%或局部射线(NB/T 47013)或超声波检测(NB/T 47013),合格级别与所在容器壳体相应的对接接头一致,其中受压制变形的部位的焊缝应作100%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11.3 复合钢板制封头的复合层焊接接头应按NB/T 47013进行100%渗透检测,Ⅰ级合格; 11.4 规则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的高强度钢及及Cr-Mo低合金钢板制旋压封头,其拼焊焊接接头的内外表面应进行100%磁粉检测(按NB/T 47013)或100%渗透检测(按NB/T 47013),Ⅰ级合格;11.5 有色金属封头在压制成形后,其焊缝的无损检测应符合相应规则、图样、工艺的规定(受《容规》管辖的压力容器用椭圆形、碟形、球冠形封头压制后,焊缝应作100%射线检测);12 焊缝返修12.1 封头焊缝的返修按相关的规定进行;12.2 封头焊缝返修后按规则、规范和图样、工艺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其合格等级按原焊缝的要求;13 母材表面修磨及焊补13.1 钢制封头母材表面严重的尖锐伤痕、深度超过钢板负偏差之半的划痕、轧痕、麻点、氧化皮脱落后的粗糙等局部缺陷以及任何裂纹、结疤、折叠、压入氧化皮、夹杂、焊疤、打弧弧坑、飞溅等均应予以打磨清除,并使修磨范围内的斜度不大于1:3,修磨深度不大于钢板厚度δs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以焊补;当图样标注了封头的成品最小厚度,则修磨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封头成品最小厚度;对于复合钢板制的封头,其复层侧的修磨深度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30%,且不大于1 mm;13.2 除10.l条规定外,钢制封头母材表面的超标缺陷按以下规定进行焊补:a)焊补前,缺陷应予彻底清除,缺陷清除后的凹坑必要时可用渗透或磁粉检测方法进行检查,凹坑的形状应适宜于焊接;b)焊补应选择在封头热处理前进行;c)返修过程应按返修工艺文件的要求执行,焊接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d)补焊焊缝余高一般凸出钢材表面1.5~2mm,然后打磨至与母材平齐,焊缝不得存在咬边;13.3 钢制封头修磨及焊补后的无损检测13.3.1 补焊深度大于4mm者,补焊后应作射线检测,合格级别与封头拼接接头要求相同;13.3.2 规则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的高强度钢及Cr-Mo低合金钢的缺陷修磨或焊补表面应作100%磁粉(按JB/T4730.4)或渗透检测(按JB/T4730.5),Ⅰ级合格;13.4 有色金属封头的修磨及焊补应符合有关规则及工艺文件的规定;14 矫形14.1 冷作矫形14.1.l 冷作矫形应使用千斤顶、平锤、锲铁、垫块、胎具等器具进行,禁止用锤子直接敲打变形部位;14.1.2 矫形完成后,应拆去矫形工具;封头组装时,禁止使用矫形工具作强力组装;14.l.3 冷作矫形不适用于变形剧烈部位的矫形;14.2 加热矫形14.2.l 矫形温度参照表1规定;14.2.2 加热矫形应符合以下规定:a)加热到规定温度范围后,应均热一段时间(l~1.5min/mm),然后进行矫形;工件温度低于加工终止温度时应停止矫形;如仍需矫形,则应重新加热;同一部位热矫形加热次数一般不得超过3次;b)矫形应使用平锤、垫块、胎具等作过渡,禁止用锤子直接敲打变形部位;c)矫形时,应防止矫形过度、钢板变薄、氧化严重、材质恶化等现象出现;d)必要时,热矫形后应作热处理,具体按工艺规定;15 试板评定15.1 母材热处理试板力学性能应符合板材规则的规定;15.2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力学性能应符合NB/T47016的规定;15.3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件力学性能应符合《容规》、有关规则或设计图样的规定:15.4 试板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应符合图样的规定;16 不锈钢与有色金属制封头的其它要求16.1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制封头的制造,必须有专用的制造车间,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混杂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必须严格控制表面机械损伤和飞溅物;16.2 铝及铝合金制封头16.2.1 母材和焊接接头的腐蚀试验,应符合专门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16.2.2 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不应有机械损伤和飞溅物;16.2.3 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表面应光洁平整,在焊接前应做专门的清洗; 16.3 钛及钛合金制封头16.3.1 焊接接头的坡口面必须采用机械方法加工;16.3.2 焊接材料必须进行除氢和严格的清洁处理;16.3.3 承担焊接接头组对的操作人员,必须戴洁净的手套,不得触摸坡口及其两侧附近区域,严禁用铁器敲打钛材表面;16.3.4 焊件组对清洗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焊接;16.3.5 焊接用氩气和氦气的纯度不应低于99.99%,露点不应高于零下50℃;16.3.6 钛材焊接前,应对坡口及两侧25mm范围内进行严格的机械清理和脱脂处理;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坡口受到污染;16.3.7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焊接时造成钢与钛互熔;当图样有要求时,应做铁污染试验; 16.3.8 在焊接过程中,每焊完一道,都必须进行焊层表面颜色检查,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颜色应呈银白色或金黄色;对表面颜色不合格的,应全除去,然后重焊;表面颜色检查应参照有关规则的规定;16.3.9 必须采用惰性气体双面保护电弧焊接或等离子焊接;16.3.10 焊后的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气孔、弧坑和裂纹等缺陷;16.4 铜及铜合金制封头16.4.1 焊接接头的坡口及两侧附近区域,应进行认真清理,露出金属光泽,并应及时施焊;16.4.2 若采用氢—氧—焰或氧—乙炔焰焊接,应满足以下要求:a) 采用退火状态铜材;b) 采用瓶装乙炔气,并应控制乙炔气的纯度;c) 根据材料和焊接工艺,焊前应预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d) 多层焊接时,在焊接过程中,应连续完成,不宜中断;e) 在焊条或被焊接接头上,应涂有适当的焊剂;f) 铜基材料应采用中性到微氧化性火焰,铜镍合金应采用中性到微还原性火焰;g) 焊接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0℃,否则应进行预热;h) 纯铜不应采用氢—氧焰焊接,可采用气体保护焊或等离子焊接;16.5 镍及镍合金制封头16.5.1 材料的切割应采用剪切、机械加工或合适的热切割方法(如等离子切割);热切割之后,在使用或焊接前应用打磨、切削或其它机械方法将切割边缘的污染区去除;16.5.2 镍材焊接时,应对坡口及两侧25mm范围内区域进行严格的机械清理,彻底清除油污和一切含硫杂物,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后及时施焊;中间焊道表面的氧化物应用砂轮打磨清除,直至露出金属光泽;16.5.3 在焊接过各地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一般不应高于150℃; 16.5.4 焊后的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气孔、弧坑和裂纹等缺陷;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颜色应呈银白色或浅黄色;16.5.5 热成形或热处理后,应彻底清除工件上的油污、油漆及润滑剂等一切含硫或含铅的污染物;加热炉的气氛中应严格控制含硫理;加热用煤气或天然气的含硫量应小于0.57g/m3,燃料油的含硫量应小于0.57%,不得用焦炭或煤加热;16.6 表面酸洗、钝化处理16.6.1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热压后,表面应作酸洗、钝化处理,具体按YDHM-GY-016进行.16.6.2 有色金属封头热压后,表面应作酸洗、钝化处理,配方及操作按有关工艺;17 封头产品质量证明书17.1 封头压制单位(外购封头时为封头制造单位)必须具有相应封头制造资质;17.2 封头压制(制造)完成后,应出具封头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质量证明书应符合《容规》的规定;封头压制(制造)单位应至少提供2份封头产品质量证明书(1份供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存挡,1份由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转发压力容器用户)。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第4章文件和资料的控制1 目的对压力容器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作出规定,为产品质量提供证实的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文件和资料分类、编制、会签、审核、批准、发放、修改、回收和保管。

3 职责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技术科负责标准、图纸、工艺文件等资料的控制,质检科负责质保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质量记录文件等资料的控制。

4 控制程序4.1受控文件和资料的类型根据企业文件和资料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行政管理性文件。

(2)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保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文件(各系统运行管理记录和产品质量档案)。

(3)标准:包括法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4)图纸(设计文件):包括企业设计图纸资料及顾客提供的图纸资料。

4.2文件资料的编号规定4.2.1质保手册编号为Q1/XY—Ⅰ—年号(编号中1表示手册,Ⅰ表示第Ⅰ版),版本号以罗马数字表示。

4.2.2质量管理制度编号以Q2/XY—Ⅰ—年号表示(编号中2表示制度,Ⅰ表示第Ⅰ版),其中XX为制度顺序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4.2.3质量记录表卡,报告编号以表X—XX表示,其中X为系统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XX为顺序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Z表示综合表卡,S表示设计表卡,C表示材料表卡,G表示工艺表卡,H表示焊接表卡,L表示理化表卡,J表示检验表卡,S表示设备表卡。

4.2.4标准法规编号以XY-XXX表示,XY为企业代号或商标号,XXX为顺序号。

4.3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和审批4.3.1质量体系文件(1)质量保证手册(含程序文件)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各系统责任人编制,质保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2)质量管理制度、通用工艺文件由有关系统责任人组织编制,有关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

(3)专用工艺文件由有关系统责任人组织编制,有关责任人审批。

(4)各系统运行管理记录、产品质量记录由各系统责任人组织编制、系统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记录经审核后,交质检科整理成产品质量档案,产品质量证明书由质保工程师审核,总经理审批。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压力容器制造的组织、设备配置与维护、材料采购与贮存、工艺控制、产品检验与试验、质量记录与报告、员工培训与考核等环节。

二、组织与管理:1.建立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2.成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宣贯质量管理制度。

3.设立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重大质量问题,确定解决措施。

4.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评估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并及时改进。

三、设备配置与维护: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完善的设备配置,包括压力容器加工和检验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发质量问题。

2.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制定设备检验和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四、材料采购与贮存: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制定材料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到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材料。

2.材料贮存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和保管,严禁混用不合格材料和材料过期使用。

五、工艺控制: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工艺文件管理系统,确保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

2.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每个关键工序都应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文件,并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六、产品检验与试验: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室,并配备合格的检验员和相应的检测设备。

2.对所有制造的压力容器进行全面检验和试验,包括外观检查、强度试验、气密性检测、耐腐蚀试验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七、质量记录与报告: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和档案,包括产品制造的原始记录、检验记录、试验报告等。

2.所有质量记录和档案应保存至少5年,确保产品追溯和售后服务的需要。

八、员工培训与考核:1.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包括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培训等,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目录1 总则 (3)1.1 制定目的 (3)1.2 适用范围 (3)2 完好标准 (3)2.1 零、部件 (3)2.2 运行性能及安全状况等级 (3)2.3 技术资料 (4)2.4 容器及环境 (4)3 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 (4)3.1 使用管理 (4)3.2 日常维护保养 (5)3.3 定期维护保养 (5)3.4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3.5 紧急情况处理 (6)4 检验 (6)4.1 检验单位、检验员、无损检测人员 (6)4.2 检验性质和检验周期 (7)4.3 检验的程序、计划和方案 (8)4.4 检验的基本原则 (10)4.5 外部检查内容 (10)4.6 内外部检验内容 (10)4.7 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划分 (17)4.8 强度校核 (21)4.9 最终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22)4.10 检验报告 (23)5 检修 (23)5.1 基本规定 (23)5.2 检修周期 (23)5.3 检修一般要求 (23)5.4 常规修理的主要内容 (23)5.5 常见缺陷修理方法 (23)5.6 检修质量标准 (27)6 试车(投运)及验收 (30)6.1 试车(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30)6.2 试车(投运) (31)6.3 验收 (31)7 维护、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2)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32)7.2 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2)7.3 试车(投运)安全注意事项 (33)附录A 容器压力试验方法及安全规则 (33)A1 基本规定和要求 (33)A2 压力试验方法 (34)A3 合格标准 (35)A4 安全规则 (35)1 总则1.1 制定目的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完成反应、换热、贮存、分离等作用的一类特种设备,其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危险及危害性大等特点。

为贯彻国务院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编号:066文件名称压力容器安装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内压力容器安装工程。

项目经理部应按照调和文件、现行标准规范,结合本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引用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装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力容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审核压力容器的出厂资料:创造单位的资格、创造许可编号、合格证、说明书、竣工图等。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

容器安装基础的检查和验收安装施工前,容器基础(包括其它预制构件)须经交接验收。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质量合格证明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基础上应明显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基准线,相应的建造(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设计要求作沉降观测的容器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

有必要时,按以下规定对基础进行检查: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基础各部位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容器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预埋地脚螺栓孔预埋地脚螺栓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每米全长每米全长中心线位置深度孔垂直度标高(顶部)中心距标高中心线位置带槽锚板循序偏差(mm )土20-20土20-20土2051051010+2010+20土2+2055检验方法钢尺检查水准仪或者拉线、钢尺检查钢尺检查钢尺检查钢尺检查水平尺、塞尺检查水准仪或者拉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活拉线、钢尺检查钢尺检查钢尺检查吊线、钢尺检查水准仪或者拉线、钢尺检查钢尺检查钢尺、塞尺检查平整度带罗纹孔锚板平整 2 钢尺、塞尺检查度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区中较大值。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浇灌 28 天后),基础表面在容器安装前应进行休整。

需灌浆抹面时要铲好麻面;基础表面不得有油垢或者疏松层;放置垫铁处(至周边 50mm )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2mm/m ;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压力容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设备,其制造涉及到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检验与验收等环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以保障其制造质量与安全性。

本文将从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程序文件1.设计文件:包括容器的结构设计、选材、工艺流程、图纸和计算书等,需要经过专业设计师和质检人员审核。

2.物资准备记录: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记录、检验报告和入库记录等。

3.工艺文件:制定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并进行管理。

4.制造记录:记录制造过程的详细信息,如下料、焊接、热处理、检验等时间点、人员、工艺与仪器等,确保制造过程的可追溯性。

5.检验报告:记录对压力容器进行的各种检验过程与结果,包括材料、焊接、气密性、水压试验等。

6.检验记录:记录从检验开始到检验结束的全过程,并由检验员签字确认。

7.试验报告:记录压力容器的各项性能试验数据和检验结论。

二、管理制度1.组织体系:理清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要求,落实制造过程的审核和验收机制。

2.资质认证和培训:制造压力容器的人员需要拥有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水平,应经常进行培训和考核。

3.安全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环保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安全。

4.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制造过程,把控质量,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合格。

5.环境保护管理:在制造压力容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定,坚决防止污染环境。

6.纪律管理:对违反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综上所述,建立完整的制造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对于压力容器的制造和使用非常重要,只有保证质量和安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制度,将其贯彻到每个环节,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和安全性。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1. 背景介绍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压力容器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压力容器的正常使用对于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的作业操作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压力容器的作业指导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压力容器作业准备2.1 环境检查在进行压力容器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可燃气体或其他危险物质存在。

确保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并提供足够的照明设备。

2.2 检查设备在作业之前,需要对压力容器本身进行检查,确保安全阀、释放阀和其他附件的正常工作。

确保容器表面无异常,如腐蚀、破损等情况。

2.3 进行相关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了解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确保每个作业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 压力容器作业步骤3.1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任何与压力容器相关的作业之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鞋等。

3.2 操作前检查在启动压力容器之前,务必再次检查容器本身的状态,确保所有附件齐全、工作正常。

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并确保紧固件和接头没有松动。

3.3 启动压力容器根据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压力容器。

在启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仪表的读数,确保容器的压力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3.4 监控作业过程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容器的工作状态和仪表的读数。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温度升高、压力增加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操作参数、报警或停机等。

3.5 作业结束在作业结束后,应按照相关程序逐步关闭压力容器和相关设备。

在关闭过程中,务必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及时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清洁整齐。

4. 压力容器维护与保养4.1 定期检查压力容器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体系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体系文件评审记录表(推荐)
体系要素
评审程序 (文件)
评审内容
评审场所 (部门)
评审情况
评审 人员
文件和 资料控 制
采购与 材料控 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及实施的审查要点
举例一:文件和资料控制
规定的程序:
(一)应制定文件管理的规定: 1.明确受控文件类型; 2.文件的编制、会签、发放、修改、回收、保管 等的规定。 (二)应有确保有关部门使用最新版本的受控文 件的规定。 (三)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和顾客提供 的图样。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的建立
——质量保证手册是纲领性文件,应当由企 业的负责人(法人)正式签发。
质量保证手册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确定 质量保证的主要要素以及支持每个要素所 需要的程序文件名称及其编号。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主要包括:目标、适 用范围、实施主体及相关辅体、控制程序 (环节)。
——作业指导文件(书),记录表(卡)内 容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领取人
领取日期
质量体系
01
文件编制
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及实施的审查要点
举例二:采购与材料控制 审查要点: 1.对分供方评价(评估)的规定及其评价
记录; 2.合格分供方名单; … 3.材料保管的规定及其实施情况。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及实施的审查要点
举例三:计量与设备控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的建立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 章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涉及17个要素, 46个程序,其中6个属于程序性要求,企业 需要在《质保手册》中予以规定;其余40 个属于程序文件的要求,企业应当制订相 应程序文件。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_05内部体系审核程序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_05内部体系审核程序

版本号/修订码G/0标题内部体系审核程序页码第1页共3页内部体系审核程序1.目的对各质控系统进行审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确保本公司压力容器质保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质保体系审核的活动。

3.职责3.1质保师负责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报告的批准;并组织实施内部审核。

3.2工程管理科负责编制内审计划及记录的保存,协助质保师做好内审实施工作,并对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实施予以监督。

3.3审核组长负责协助选择审核员;指导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及时与受审核部门沟通;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3.4审核员负责按计划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并实施审核;拟定不合格报告;审核受审核部门对不合格项所制订的纠正措施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5公司各部门配合内部审核,并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

4.作业程序4.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制定4.1.1工程管理科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该计划要确保对压力容器质保体系所涉及的各部门和活动过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4.1.2《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由质保师批准。

4.1.3《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及审核范围。

4.2审核准备4.2.1工程管理科按《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质保师批准提前一周发到各部门。

4.2.2组成审核组:a)质保师负责组成审核组,确定具有内部审核员能力、业务熟练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组长: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版本号/修订码G/0标题内部体系审核程序页码第2页共3页b)内审人员不得审核自已的工作;4.2.3审核组组长负责组织审核组成员做好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收集并审阅有关标准、文件、记录。

如:质保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有关标准、记录以及上次内审报告及纠正措施实施记录;b)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由分工审核员编制,审核组长审核;c)准备好现场审核所需的工作文件、记录(如内部审核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单等);d)明确记录要求。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确保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其目的是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使用等方面的操作规程,从而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规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标准,确保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压力容器的安装和验收:规定压力容器的安装方法、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和正确性。

3. 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规定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和技术档案管理要求,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 压力容器的操作和使用:规定压力容器的操作员培训、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压力容器的监管和管理:规定压力容器的监管和管理责任、职责和制度,确保压力容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压力容器的事故应急管理:规定压力容器事故的应急预案、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报告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和调查。

通过建立和执行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压力容器、管道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道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道管理制度压力容器和管道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设备,它们承载着各种工质的高压力或高温,因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压力容器和管道的管理制度,包括监测、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内容。

一、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根据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储罐、锅炉、压力釜等。

管理制度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容器来制定相应的规定。

2. 压力容器的注册和备案制度对于设计压力超过一定规定值的压力容器,应进行注册,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同时,建立备案制度,对一定规定值以下的压力容器进行备案。

3. 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压力容器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容器本体的腐蚀情况、泄漏情况等,并做好相应的维护措施。

4.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制度压力容器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以验证其安全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并确保其在使用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5. 压力容器事故的应急管理压力容器事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应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包括事故预防、事故演练、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二、管道管理制度1. 管道的设计与建设标准根据工作环境和工质特性,制定合理的管道设计标准,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对于管道的建设也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2. 管道的使用与维护管理管道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管理管道的使用和维护。

3. 管道泄漏检测与监测管道泄漏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建立管道泄漏检测与监测制度至关重要。

包括检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泄漏预警系统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

4. 管道的修复与改造计划针对老化的管道或存在缺陷的管道,应建立相应的修复与改造计划,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性。

5. 管道事故的应急管理管道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建立管道事故的应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三、压力容器和管道管理制度的完善1. 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随着科技的发展,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单层壳体的制作,包括夹套容器、管壳式换热器壳体的制作;壳体制作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GB151等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2引用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B/T47014 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压力容器焊接规程GB150压力容器压力容器NB/T47016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3施工准备3.1材料材料3.1.1制作筒体用材料的材质、规格、执行标准等,必须符合图样、工艺过程卡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入库,标识齐全、完整、清晰、牢固;材料应无严重锈蚀、变形、机械损伤等缺陷,表面清洁;3.2 设备、机具、量检具设备、机具、量检具3.2.1设备必须完好,附件齐全;设备上的仪表及计量装置等示值准确、灵敏可靠,在周检期内;3.2.2主要生产设备有:直流电焊机、交流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空气压缩机、埋弧自动焊机、氩弧焊机、剪板机、卷板机、车床、刨床、行车等;3.2.3主要检测设备有: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X 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及附属设施等;3.2.4主要机具有:乙氧焰和等离子切割工具、焊接翻转胎、吊装用具、半自动切割机及手锤、钢印等其他工具;3.2.5主要量检具有:游标卡尺、焊缝检测尺、钢直尺、直角尺、钢卷尺、各种样板、等高垫块、φ0.5细钢丝等;3.3施工条件施工条件3.3.1设备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性能,熟知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3.2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在合格证有效期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3.3.3无损检测责任人必须持证上岗,在资格证有效期内对无损检测报告进行审核;3.3.4焊接工艺已按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评定合格;3.3.5焊接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3.3.6焊接材料按规定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3.3.7无损检测条件满足相应工艺文件的规定;3.3.8施工其他条件,如起重设备能力、卷板机性能、试验条件等,满足相应规定要求; 4下料、坡口加工4.1下料和坡口加工,执行《下料和坡口加工工艺守则》;4.2按产品焊接试板工艺过程卡规定,下产品焊接试板,进行坡口加工;5凸形封头、锥壳(锥形封头)制作制作5.1 对下料质量进行核对,对标识移植进行确认;5.2 拼接拼接 5.2.1在平台或干净平整的地面上进行拼接;拼接时应注意,有标识的一面应在封头或锥壳的同一面上;5.2.2拼接过程中,由持证焊工进行点固;拼接完成后,操作者和检验员共同对拼接质量和尺寸进行检查确认;5.2.3拼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对坡口进行修磨;不锈钢还应在焊缝两侧各100mm范围内涂白垩粉,待其干燥后,对坡口进行修磨;5.2.4由持证焊工按焊接工艺进行焊接;5.2.5焊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变形措施;5.2.6焊接完毕后,焊工自检,填写《焊接记录卡》,按规定打焊工代号钢印;5.3 锥壳卷制锥壳卷制5.3.1卷板机上辊倾斜卷制法卷板机上辊倾斜卷制法本方法适用于半锥角≤300,板厚δs≤14mm的锥壳卷制;5.3.1.1 调整卷板机上辊,使其一端升高,满足卷制壳的要求;5.3.1.2 对拼接完毕的锥壳坯料(含不需要拼接的坯料),在卷板机上预弯或在卷板机上用预弯胎进行预弯;预弯部分大端弧长应不小于300mm,板端直边长度不应大于板厚的1.5倍;预弯圆弧半径接近成形后的尺寸,用弦长不小于300mm的样板检查,间隙应小于1mm;5.3.1.3 对预弯后的坯料进行卷制;在卷制过程中,根据锥壳两端对口间隙的大小,对卷板机上辊进行调整,保证锥壳两端自由间隙相等,以便对口和点固;对卷制成形的锥壳对口、点固;5.3.1.5 从卷板机上取下锥壳,修磨坡口后,由持证焊工按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进行焊接,并做好焊接记录,按规定打焊工代号钢印;5.3.1.6 对焊接完毕的锥壳在卷板机上校圆至符合规定要求;5.3.2直接卷制法直接卷制法5.3.2.1 对不适于用上述方法卷制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锥壳,可直接在卷板机上卷制(卷板机上、下辊平行),但应保证其表面的机械损伤不大于5%δs且不大于2mm;卷制其他要求同5.3.1;5.4外协成形外协成形5.4.1拼接封头的拼接焊缝,应按JB/T4746《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规定在成形前进行打磨;5.4.2需冲压或旋压成形的锥壳的拼接和对接焊缝,在成形前,也应按规定,对影响成形质量的过渡段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打磨;5.4.3焊缝的打磨可委托外协单位进行;5.4.4由外协单位对封头和锥壳进行冲压或旋压成形,并提供合格证;5.4.5冷成形封头、锥壳应进行热处理;当能确保冷成形后的材料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时,不受此限制;除图样另有规定,冷成形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可不进行热处理;5.4.6对封头和锥壳的全部焊接接头按图样规定的方法和相应的检测工艺进行无损检测;当锥壳由多节组成时,若条件允许,可在锥壳全部组对、焊接完毕后进行无损检测;5.4.7封头和锥壳制作质量,应符合11《检测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组对符合7.3的规定;5.4.8封头和锥壳按JB/T4746《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中6.3.10.2的规定测厚,填写《封头检验记录》;6筒节制作6.1核对筒节下料质量,对标识移植进行确认;6.2当周长方向需拼接时,按焊接工艺进行组对、点固、焊接;6.3在卷板机上或在卷板机用预弯胎对筒节板两端进行预弯,预弯部分弧长不小于300mm,板端的直边长度应不大于板厚的1.5倍;用R等于筒节内半径、弦长不小于300mm的样板检查圆弧时,间隙应小于1mm;6.4对预弯后的筒节进行卷制成形;卷制过程中应逐步调整卷板上、下辊之间的距离,保证卷制质量;6.5卷制成形后的筒节,对口处两端板边应平齐,自由状态下的对口间隙应一致,由持证焊工点固后,从卷板机上取下;6.6将产品焊接试板作为第一节筒节A 类焊接接头的延长部分点固在筒节上,并点固引、熄弧板;6.7按焊接工艺修磨焊缝坡口,由持证焊工对第一筒节和产品焊接试板的焊接焊头按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连续施焊;6.8焊工和检验员填写焊接记录卡,对焊缝进行检查,焊工按规定打焊工代号钢印;6.9割下产品焊接试板和引、熄弧板;无损检测室和理化室对产品焊接试板进行检测和试验;6.10当产品焊接试板的焊接焊头需要返修时,执行焊缝返修的规定;6.11产品焊接试板检测和试验合格后,按焊接工艺施焊其余筒节;7筒体组对、焊接和检验7.1筒节与封头或锥壳组对、点固,应采用垂直方向组对的方法;在不影响其他施工操作的条件下,可先将支承式支座与封头组装、点固或焊接后,再将封头与筒节组对;7.2筒节间组对、点固,应在翻转胎上进行,也可以采用垂直组对的方法;7.3组对要求组对要求7.3.1 A 、B 类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焊接接头的棱角度、壳体直线度、相邻筒节A 类焊接接头焊缝接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以及封头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等,应满足GB150—1998中10.2.4的规定;7.3.2筒体直线度应满足GB150、JB/T4710、JB/T4731、GB151和HG20584等标准的要求;7.3.3组焊应满足《固容规》规定;7.4焊接焊接7.4.1由持证焊接人员按焊接工艺施焊;7.4.2焊接过程应在翻转胎上进行; 7.4.3焊接人员应按规定自检和打焊接人员代号钢印;7.4.4焊接人员和检验员应填写焊接记录和检验记录;7.4.5当焊缝需返修时,执行焊缝返修的规定;7.5检验检验7.5.1检验组对筒体的外观质量、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几何形状,其质量应符合11《检验和质量标准》的要求;7.5.2检验员填写《筒体检验记录》;8划线开孔8.1划线划线8.1.1筒体组对工作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根据产品图样、管口及支座方位图划支座安装和管口开孔位置线;8.1.2划线前,操作者应详细阅读产品图样、管口及支座方位图和工艺文件,弄清各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投影关系和管口方位变更等要求;8.1.3应尽量避免筒体的A 、B 类焊接接头被支座垫板、补强圈等覆盖,尽量不在焊缝上开孔;8.1.4划出以某一管口或支座中心为基准的筒体对称中心线(基准线),并以此为基准,按照管口及支座方位图,划出各管口沿筒体圆周方向的定位线;8.1.5按照图样规定的各管口及支座定位尺寸,确定位置和各管口的开孔中心;8.1.6操作者对划线尺寸进行核对自查,检验员进行检验;8.1.7当确认各管口中心及支座的安装位置尺寸无误后,在各管口开孔中心用样冲打定位点,用划规划出开孔尺寸线;对非径向孔,应先用计算法或放样法制作样板,用样板划开孔尺寸线;8.1.8检验员对开孔尺寸线检查确认后,操作者沿线中心打样冲眼(不允许打样冲眼的材料除外);8.1.9确定开孔尺寸线时,应根据不同的切割方法和操作经验,留出适当的切割余量;8.1.10检验员全面检验划线质量,填写检验记录;8.1.11划线质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开孔;8.2开孔开孔8.2.1开孔应在确认划线质量合格后进行;8.2.2开孔方法开孔方法8.2.2.1 DN≤1000mm的筒体上(封头除外)的径向孔,且开孔直径≤50mm时,尽量采用钻削的方法加工,其余的孔可采用乙氧焰或等离子切割的方法加工;8.2.2.2 采用切割方法开径向孔时,应用割规;8.3坡口加工坡口加工8.3.1 开孔处的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当不能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时,可采用砂轮磨削或乙氧焰或等离子切割的方法;采用乙氧焰或等离子切割的方法加工坡口时,应用磨光机去除渗碳层;坡口质量必须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8.3.2检验员对开孔和坡口加工质量进行检验,填写检验记录;9检验9.1下料检验执行《下料和坡口加工工艺守则》的有关规定;9.2冷热加工成形检验冷热加工成形检验9.2.1加工成形的过程中,操作者应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识移植,检验员进行检验;9.2.2按工艺过程卡规定的厚度投料,保证凸形封头和热卷筒节成形后的厚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板厚度δs不得小于其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9.2.3制造中应尽量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防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修磨深度不应大于该部位钢板厚度δs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以焊补;9.3筒节和筒体检验筒节和筒体检验9.3.1筒节的卷制、对接和筒体组对质量和检验要求,执行GB150、GB151、JB/T4710、JB/T4731、HG20584等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有关要求;9.3.2筒节和筒体的制作要求和检验,还应执行相应工艺文件的规定;检验员填写《筒体接头记录》;9.4 封头检验封头检验对封头的检验项目和质量标准执行JB/T4746-2002和工艺工程卡的规定;检验员填写《封头检验记录》;10成品保护10.1坯料和筒节、封头等半成品,应有防雨、防潮等防锈措施,应按规定存放在车间或库房内,按规定做标识;10.2 产品焊接试板应按规定程序和路线流转,以确保其代表性和试验的正确性;10.3 制造完工的筒体应按规定存放在车间内或按规定程序流转入下道工序,在吊装、搬运流转过程中,防止磕碰和划伤,按规定保护其标识;10.4 不锈钢产品应单独存放,防止其与碳钢产品和材料接触防止其与碳钢产品和材料接触11要求和注意事项11.1操作者应按图样、按工艺、按标准进行施工;11.2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者和检验员应认真填写有关记录,出具报告,按规定签字;11.3 有关人员按规定作标识和进行标识移植,保证其可追溯性;11.4 操作者应在指定场地内制作不锈钢设备,严禁和碳钢设备在同场地内混合制作;必要时,应在场地和设备工装上加垫木垫或橡胶垫;要有专用的磨削工具;禁止用铁锤敲击;禁止在不锈钢上焊接碳钢的临时吊耳或支撑;11.5 操作者应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11.6 筒体内焊接时,应通风良好,且有人监护;11.7 手持照明灯的电压应不超过36V,筒体内使用时,电压应为12V;。

《条例》对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的要求

《条例》对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的要求

第十四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以下简称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前款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二)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第十七条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六十七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制造的产品,已经实施安装、改造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容规》对压力容器制造的要求第60条压力容器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单位应建立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企业标准(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通用工艺及特殊方法标准等),保证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

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负责。

压力容器总质量师(质量保证工程师)应由企业管理者代表或压力容器技术负责人担任,并应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第61条固定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AR级或BR级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CR级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并按批准的范围制造。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制作日期版本/版次
1、2、3、4、5、6、注意事项:
6.2 严格按储气罐铭牌上规定的工作压力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运行.
6.3 需安装与空压机额定排量相适应的安全卸压装置.
6.4 储气罐壳体应避免受到外部撞击与重压.5.1储气罐应每日排污,否则水分会随气体带入工作系统,形成积炭,同时污水腐蚀桶壁,避免油着火 或爆炸的危险.
5.2压力表每六个月检查,不合格则更换.
5.3安全阀一年一次检查,不合格则更换.
5.4整机包括(检查臂厚)3年一次检查,不合格则更换.
6.1空压机与罐体安装应平稳牢固,尽量减少振动.
操作方法:
4.1.开启排污阀,排放油污积水.
4.2.检查压力表≤0.8MPA.
设备保养:
范围:
本公司所有同类设备.
设备参数:
设备名称: 压力容器
总长:138MM 总重:77KG 容积:165L 规格:内径400MM 臂厚 4.0MM 设计压力:1.35MPA 设计温度:150度 最高工作压力:1.25MPA
目的:
规范设备操作流程,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规定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规定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规定1.产品编号规则1.1产品标示第1位符号如下表1所示1.2第1位符号以后,以容器类别分别标示年度内生产该类产品的顺序号。

(上一年度未完成的产品自然转为第2年,视作第2年重新依次排列)。

前2位数字是简化年号,后2位数字是本年度该类别容器产品的出厂的序列号。

如R0606 代表2006年出厂压力容器类第6台产品。

又如C0638 代表2006年出厂的常压容器类第38台产品。

再如H0606 代表2006年出厂的换热器类第6台产品。

2材料检号编制规则2.1材料代号按下表2标识2.2.材料检号编制规则2.2.1材料检号=材料代号+进货年号+进货顺序号。

2.2.2同一钢种,同样规格,不同炉批号的材料,必须编制不同的材检号。

2.3.材料检号编制示意表1 表2⑴GB0603代表06年第3批进货的钢板。

⑵HG0510代表05年第10批进货的焊接钢管。

⑶GG0512代表05年第12批进货的钢管。

⑷YG0502代表05年第2批进货的圆钢。

⑸FL0505代表05年第5批进货的法兰。

⑹FT0501代表05年第1批进货的封头。

⑺HT0505代表05年第5批进货的焊条。

⑻HS0503代表05年第3批进货的焊丝。

⑼FB0603代表06年第3批进货的复合板。

⑽TB0501 代表05年第1批进货的钛板。

2.4管理办法2.4.1材料分三大类即碳钢和低合金钢、不锈钢、轻金属(钛、铝),每一大类又按板、管、圆钢、法兰、焊接材料等品种分别建立台账进行管理。

台账内容至少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或者重量、材检号、进货时间、供方单位名称、有无质证书、检验人员,表格见本章节的附表。

2.4.2在每一类材料的制造商和(或)供货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和相关资料上,填写材料检号,并加盖材料确认章和检查员印章以示材料质量保证书和相关资料经过确认。

2.4.3材料实物依据各类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单》的要求,进行实物验收。

2.4.4加盖材料确认章和检查员印章的材料质量保证书和相关资料以及材料质量检验验收单存入产品档案内备查。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要点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要点

作业指导书
编号:066
文件名称压力容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内压力容器安装工程。

项目经理部应按照调和文件、现行标准规范,结合本标准编制施工方案1.2 引用标准GB150.1~150.4-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力容器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技术准备审核压力容器的出厂资料:制造单位的资格、制造许可编号、合格证、说明书、2.2容器安装基础的检查和验收有必要时,按
以下规定对基础进行检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1范围1.1本文件规定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QMS)的层次划分、文件格式及分类编号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质量记录和原始记录)。

2引用标准《质量手册》Q/LSJM.SC.A-2005《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Q/LSJM.CW.04-2005《原始记录管理制度》Q/LSJM.G.09-20053职责公司办公室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本规定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4工作程序及要求4.1文件层次**精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QMS)文件,可分如下四个层次:a.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b.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c.第三层文件:工作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d.第四层文件:质量记录。

4.2文件编号4.2.1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的编号年代号版本代号质量手册代号**精密标准代号4.2.2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号年代号程序文件编号程序文件代号**精密标准代号4.2.3第三层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的编号年代号文件序号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精密标准代号×注:G——管理制度Z——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文件4.2.4第四层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文件的编号4.2.4.1记录表格文件的编号年代号记录序号记录代号**精密标准代号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压力容器订货流程中合同的审图、产品分类、签订合同、订货图样处理等工作程序和责任作出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订货合同评审管理。

2.合同审图2.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

设计资格印章中应有单位名称、技术责任人姓名、《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编号及批准日期。

图样上应有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要求的审签手续。

2.2.压力容器产品图样由合同订货人员初审,初审内容如下:a.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规定的设计类别;b.符合《容规》所规定的审批手续;c.有齐全的责任人员签字;d.有明确的技术特性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使用介质、容器类别等完整齐全;e.技术条件和零部件符合最新版本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简称法规、标准)的要求;f.图样图面清晰、零部件图样齐全、相互关系清楚;g.符合《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所批准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1.1本文件规定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QMS)的层次划分、文件格式及分类编号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质量记录和原始记录)。

2引用标准《质量手册》 Q/LSJM.SC.A-2005《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Q/LSJM.CW.04-2005《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Q/LSJM.G.09-20053职责公司办公室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本规定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4工作程序及要求4.1文件层次**精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QMS)文件,可分如下四个层次:a.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b.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c.第三层文件:工作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d.第四层文件:质量记录。

4.2文件编号4.2.1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的编号年代号 版本代号 质量手册代号 精密标准代号 4.2.2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号 年代号 程序文件编号 程序文件代号 精密标准代号 4.2.3第三层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的编号 年代号 文件序号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精密标准代号×注:G ——管理制度 Z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文件4.2.4第四层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文件的编号 4.2.4.1记录表格文件的编号 年代号 记录序号 记录代号 精密标准代号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压力容器订货流程中合同的审图、产品分类、签订合同、订货图样处理等工作程序和责任作出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订货合同评审管理。

2.合同审图2.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

设计资格印章中应有单位名称、技术责任人姓名、《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编号及批准日期。

图样上应有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要求的审签手续。

2.2.压力容器产品图样由合同订货人员初审,初审内容如下:a.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规定的设计类别;b.符合《容规》所规定的审批手续;c.有齐全的责任人员签字;d.有明确的技术特性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使用介质、容器类别等完整齐全;e.技术条件和零部件符合最新版本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简称法规、标准)的要求;f.图样图面清晰、零部件图样齐全、相互关系清楚;g.符合《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所批准的范围。

3.订货合同签订3.1.压力容器合同订货人员的条件:a.有法人委托书;b.掌握《容规》及有关标准,规范;c.熟悉公司设备能力、技术水平;d.熟悉各种运输状况。

3.2.订货依据a.批准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范围;b.《容规》及有关的法规、标准和公司企业标准;c.制造设备的材料供应关系;d.设备制成后的交运方式;e.需方的特殊要求;f.设备的交货期;g.设备的出厂价格;h.设备交货后的货款结算方式;i.是否实行需方检查,确定检验程序。

3.3.签订订货合同3.3.1.合同质控责任人对合同中的技术条款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3.3.2.合同填写要字迹清楚,条款明确。

3.3.3.合同一式5份,需方3份、供方2份。

其中正本2份,供、需方各1份(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加付本)。

3.3.4.双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合同专用章。

4.订货合同和订货图样的处理4.1.订货图样编号登记后,图纸送生产技术部门。

4.2.填写《订货项目通知单》一式4份,送生产技术部门3份,自存1份。

5.合同纠纷的处理5.1.合同执行中发生商务纠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同经济合同仲裁条例》和《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合同纠纷由经营部门负责组织处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对材料订货、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和检验做出规定,本制度的所有要求,都应有书面记录和交接手续,并具有可追踪性。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所使用的板材,管材、焊接材料、锻件和型材等。

2.材料订货2.1.技术部负责材料的订购,保证材料订货合同与预算、材料标准和材料特殊订货技术条件要求的一致性。

2.2.外购件由技术部员提出,并经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审核,作为订货依据。

2.3.由技术部门根据订货图样编制材料概算,作为材料订货的依据。

2.4.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复验、发放管理见企标Q/LSJM.G.04—2005《压力容器焊接材料管理制度》。

2.5.调拨的材料,必须取得原材料制造厂质量证明书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专用章和经办人印章的有效复印件。

3.材料进厂验收3.1.质量证明书验收与实物验收3.1.1.材料及质量证明书到达后,由生产技术部门采购员核实质量证明书是否与订货合同、协议要求相符。

当发现与要求不符时,应向材料制造厂或材料供货单位联系处理。

3.1.2.实物验收材料进厂后,由保管员、采购员会同材料员根据订货合同、质量证明书、发票及入库单规定的名称、规格、材质、型号、数量、尺寸公差、炉批号、热处理状态、材料原始标记、表面质量等及其它技术要求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可办理入库。

3.1.3.材料库保管员将质量证明书转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验收,由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按材料炉批号编写材料检验号。

3.1.4.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负责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核实其检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3.2.材料不合格品的判定3.2.1.对于实物有明确清晰标记,而质量证明书不对号或缺项、差错、含糊不清的材料,视为不合格品。

3.2.2不合格材料按照《不合格品质量控制程序》及《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4.材料保管4.1.合格的材料,按品种、型号、规格、炉批号、复验号堆放,合格材料,待检材料、不合格材料应分区存放,并应有明显标志。

4.2.保管员根据材料质量证明书,查验实物标记和数量;复查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

对板材逐张进行编号标记,并按企标Q/LSJM.G.13—2005《压力容器标记管理制度》进行材料标记,经材料员确定后,打上钢印或标记存放在合格区。

5.材料发放5.1.工艺技术人员根据《材料概算表》、《材料代用通知单》、《技术联系单》开具《领料单》、保管员按《领料单》,及《材质证明书》,核对发料。

5.2.领料人员必须持有《领料单》和《零部件制造工艺流程卡》方可领料。

保管员发料后应立即在《领料单》上签字,同时在《零部件制造工艺流程卡》上加注材检编号办理发料签字手续。

5.3.材料需要划线切割成几块时,材料标记移植须经检查员验收认可后,才予以分割,下料时应尽量保留原有材料标记。

5.4.剩余材料和制造厂返库材料由下料者进行标记移植,由保管员核实,检验员确认方能退库。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订货、验收、保管、发放和使用作出规定,以满足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中所使用的焊接材料。

2.焊接材料的采购2.1.焊接材料由物质供应部根据焊接责任人的要求负责采购。

有特殊要求的焊材,当图样或技术要求中对焊材的超过标准规定的附加要求或进口焊材的技术要求,不能采用相应的上述制度采购及验收时,采购技术条件由焊接工艺人员提出,经焊接责任人审核后作为采购依据。

2.2.焊接材料品种和数量根据库存量订货,特殊焊材品种和数量根据材料预算订货。

2.3.常用焊材的订货应根据历年焊接材料质量状况择优定点,尽量减少供应厂家。

3.进厂验收3.1.进厂的焊材,必须具有内容齐全的质量证明书,由生产技术部门核对质量证明书,若与有关标准规定不相符时,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与供方联系,材料库保管员填写复验申请单与质量证明书一起提交材料检验部门,编写材检号进行验收,并按企标Q/LSJM.G.05-2005《压力容器焊接材料验收管理制度》进行复验。

3.2.调拨进厂的焊材,须有质量证明书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否则不予验收。

3.3.焊料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由材料检验责任人移交焊接责任人保管,材料质量鉴定书技术部存档。

4.焊材保管4.1.合格焊材按厂家、品种、规格、牌号、批号、入库时间、分类堆放,各自焊材应有明显标记。

4.2. 焊接材料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干燥、并配有干、湿度计,焊接材料、包装必须完好不得随意打开。

焊接材料堆放,离地面、离墙0.3m以上,以防受潮变质,室温必须保持10℃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

每日9时30分、16时30分记录温、湿度。

库房内严禁存放油、水等湿物。

4.3.焊接材料的发放,应保证先进的先发放。

5.焊材管理5.1.焊接材料的领取5.1.1.生产部设焊材库对压力容器焊接材料实行统一管理,向生产部组发放烘烤合格的焊材。

5.1.2.焊接材料的入库、发放应与台帐相符。

5.1.3.焊接材料入库后,要按不同的规格、牌号、入库时间分别放置,并有明显的标记,以免混淆。

5.2.焊接材料烘烤5.2.1.焊接材料发放前,必须按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烘烤,并做好烘烤记录。

5.2.2.烘箱内应有明显的标记和分隔措施,标明所烘烤材料的牌号及规格,以免混淆。

酸、碱性焊接材料应分箱烘烤。

5.2.3.每次烘烤数量以一天用量为限,在烘箱内铺放成层状,放置均匀,一般每层堆放5-6根焊接材料厚度,使其烘烤达到规定要求。

5.2.4.在烘箱内严禁烘烤其他物品。

5.2.5.烘烤后的焊接材料,放入温度100±10℃的保温箱内,不同牌号、规格的焊接材料应有明显的标记和分隔措施。

5.2.6.对焊工交回的焊接材料,应重新按规定烘烤,碱性焊接材料和不锈钢焊接材料的重新烘烤次数不得超过3次。

5.2.7.焊材应遵循先到货先发放的原则,防止反复烘烤和长期积压。

凡未烘烤或焊芯有锈迹的焊接材料,不允许使用。

5.3.焊接材料预算5.3.1.技术部根据要求,编制产品制造所需的焊材预算,预算规定的焊材牌号、规格、数量是生产班组和焊材库领发焊材的依据。

5.4.焊材发放与回收5.4.1.焊材库根据生产部的生产任务,确定需烘烤的焊材数量,以满足生产需求。

5.4.2.施工者开具领料单的焊材牌号与制造厂下达的焊材牌号必须相符。

5.4.3.焊工领取焊材时,必须持由经铆焊组长签字的领料单。

领取焊接材料还需持有焊接材料保温筒,在有关台帐上作好记录,方可领料。

5.4.4.保管员发放焊接材料时,根据领料票开具的重量换算为焊接材料根数发放给领料焊工,并在发料台帐上作好记录。

5.4.5.生产班组需要进行焊接材料代用时,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及认可证明,焊材库保管员方可发料。

本制度对压力容器用焊接材料的验收和复验作出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焊接材料验收管理。

2.焊接材料验收程序焊接材料购进后,焊材与质证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必须得到保证;2.1.焊接材料进库后由材料库向材料员提出申请,并交验质量合格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