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 共2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展示:
案例剖析
案例三:我们在研究中感悟思想
拓展延伸、体会优化思想
提研观点,落实优化思想
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 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 的最佳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结束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当你走进教室,首先思考的是做什 么?根据学校的单任务+大板块+小组学的课堂特质我 们把多维的教学目标体验确定了目标点击。其次研究的 是教师怎么做,从宏观上我们提出的整体教学策略以及 从微观上提出的针对性策略给教师的行为确定了方向。 课堂上最重要的是研究学生怎么做的问题,我们收集了 一月来课堂上已经发生的三个案例:迁移中学,错误中 学,操作中学给予了诠释。在对过去教学的反思时,不 能忽略对今后教学的预测,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思考, 教学乘法的估算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提出了在争议中欢 声笑语理念,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我们以探索规律和 规律验证的大板块让学生在知识的花园里实现闲庭散步 梦想,教学烙饼问题时,我们通过问题研究去感悟数学 思想,这些就是我们在都市桃花源的孜孜追求。
观点提炼:
接近准确数、计算简便、符合实际情况。
案例剖析
案例二:我们在探索中闲庭散步
板块一:问题呈现
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问题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6×2=() 8 ×125=()
6 ×20=() 24 ×125=()
6 ×200=() 72 ×125=()
案例剖析
案例一:我们在争议中欢声笑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班级碰撞:预测一与预测二哪种估算方法好一些呢?为什么? 观点一:第一种估算采用了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因数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第二种 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都估大,这样第一种的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数。第一种估算方 法更好。 观点二:第一种估算虽然更接近准确数,但不能保证一定大于准确数,准备的钱就 不一定够。第二种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都估大,积一定会比准确值大,据此准备的 钱记忆肯定够。这样看来,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小组交流: 预设(一) 49≈50 104≈100 50×100=5000 所以,49×104≈5000(元)。应该 准备5000元。 预设(二)
49≈50 104≈110 50×110=5500 所以,49×104≈5500(元)。应该 准备5500元。 预设(三) 把104看成105,但计算时没有看成110简便。如果把104看作120或更大 的数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预设(四) 可以笔算出准确钱数。引导学生讨论:从王老师这个角度来说,买票前 只需要估算出钱数就可以了,从生活实际经验可以知道,一般情况下会 稍多带一些钱。
除法估算; C.自主探究培养类推能力,归纳概括
发展思维。
目标点击
空间 与
图形
点击2: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A.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特征并会画相应的高。
点击1:角的度量
A.会用量角器量各种角的度数 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B.经历直线 射线和角的形成过 程,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B.会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剖析
案例二:错误中学
错题呈现
原因分析:
错因剖析:
这 是三位数乘两位 数中的两个因数末尾 都有0的乘法。做这 类题目的关键是:怎 样确定积末尾零的个 数。而该生的计算的 错误正是在确定积末 尾零的个数时出现的。
案例剖析
案例二:错误中学
策略研究:
(1)让学生明确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 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 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2)加强这种练习:320×70积的末尾有 ( )个0。 (3)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监控能力,做完题 目要进行检查。
针对性的策略2:自制力差
给孩子温暖,给孩子物质奖励、活动奖励、 精神奖励。结合,忽略孩子的某些行为正确 的要求,令行禁止。
针对性的策略3:学习粗心
加强观察力的培养,运用变式教学,减少作 业量,提高作业质量的要求。
案例透析
案例剖析 案例预析
案例剖析
案例一:迁移中学
板块一:释题。 自主读题理解求该城市到北京的 路程,就求12个145是多少?
C.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目标点击
统计 与
概率
点击:统计
A.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B.体验数学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C.历经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及 细心观察的学习品质。
目标点击
实践 与
应用
点击1:1亿有多大 A.理解和感知1亿有多大。
B.培养想象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以 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都市桃花源 人人真善美
教材解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
四年级数学组
内容浏览
教材解读
目标点击
案例透析
教学策略
目标点击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应用
目标点击
数与 代数
点击1:大数的认识
A.认识数位、 数级、 计数单位等概念以及向相邻计数单位 之间的关系。 B.掌握数位顺序表,会正确的读写大小数,会将大数改写
问题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又怎么变化
80 ×4=()
25 ×160=()
40 ×4=()
25× 40=()
20 ×4=()
25× 10=()
板块二:规律探索 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乘几。 整体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点击2:你寄过贺卡吗? A .了解贺卡的制作材料和回收废纸的相关 数据 B .养成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保护自 然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
整体策略 针对性策略
教学策略
整体性 策略
整体策略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创作操作性情境, 调动兴趣,营造“竞争”情境, 激趣乐学。
板块二:迁移。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上,尝试说 说先算什么,再说什么,最后算什 么?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
板块三:拓展。 任何多位数乘多位,都可以按照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计算。不同的是用 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乘时,积的 首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原因分析: 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怎样确定积末尾零的个数。而该生的计
整体策略2:生活中学数学
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从自己的身 边找出答案,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 的结合起来。
教学策略
整体性 策略
整体策略3: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 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策略
针对性 策略
针对性策略1:缺乏自信心的
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及时肯定和赞扬孩 子的成功,培养孩子的专长。
案例剖析
案例三:操作中学
板块1:自学教材。 明确画角步骤,交流 画角方法。
板块2:合作画图 小组合作画图,代表板 演讲解,全班归纳总结。
板块3:拓展探究 根据平角和周角的度数也可以画大于 180度的任意角。
案例预析
案例一:我们在争议中欢声笑语
独立思考: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思考点:只要估算出大约需要带多少钱?
案例剖析
案例二:我们在探索中闲庭散步
板块三:验证规律
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248 17×12=204 26×24=( ) 17×24=( ) 26×12=( ) 17×36=( ) 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 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板块四: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4题
案例剖析
案例三:我们在研究中感悟思想
问题呈现: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饼
“烙3张饼呢?” ,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题研究,探究优化思想: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片,圆片 的正、反面上分别写上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每烙完一面,就让学生在这一面上用铅笔做上记号。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C.在迁移中自主探索大数,应用计算工具等体验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
点击2:三位数乘两位数
A.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B.掌握乘法的口算方法,养成口算习惯; C.发展推理能力,把口算估算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
中去。
目标点击
数与 代数
点击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A.掌握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 算方法; B.结合具体情景说明估算思路,进行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