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
胡适与辜鸿铭
1916年12月26日,即民国五年,49岁的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这是对中国教育的巨大的变革,在他的治理下,北京大学汇聚了不少当时中国最有才华、最有学识的顶级教授。
而其中,胡适和辜鸿铭就是两个很有代表性的杰出学者、教授。
这两位教授,一位极力主张“西化”,一位执着地维护传统;一位自信张扬地以西方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大胆的假设、怀疑,一位睿智滑稽地用西方多国的文化语言来传播和论证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一位闪耀着新文化的亮点,一位保留着旧的不能再旧的穿戴样式,……这是蔡元培主持下北京大学的两位杰出的教授,对比起来,十分的强烈,十分的有趣。
胡适于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留学,曾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哥大,他师承于当时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接受其实用主义的思想。
胡适自己认为,他深受杜威与赫胥黎影响,杜威教他怎样思想,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
回国后,胡适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他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
极力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主张“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胡适大力提倡文化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
他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
他是最早最积极地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反传统文化斗士。
在丁文江与张君劢等的“科玄论战”论战中,胡适是“科学派”丁文江的幕后支持者。
胡适率先以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他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先秦诸子,有力地破除了儒学“独尊”地位,这对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反对封建的文化专制,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他认为孔教已不能适应时势需要,局势变了,国体变了,“三纲五常”等古时天经地义的论调,现在已变成废话了。
胡适在中国文学语言的革新方面,影响是巨大的,他倡导“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烂调;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模仿古人;不避俗话和俗字”的“八不主义”,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清末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和文字领域的一场重要革命,它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
在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启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文言文作为古代贵族和文人专用的语言工具,已经严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
因此,他们开始倡导使用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以使文学和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白话文运动在清末拉开了历史的帷幕,黄遵宪、裘廷梁、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在理论上发出先声,开始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他们通过创办白话报刊、发表白话文章、推广白话教育等方式,积极推广白话文,逐渐形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潮流。
到了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15年,新文化运动随着《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创刊而兴起,一大批进步学者开始发表进步言论,倡导文学革命和语体革新。
其中,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和通俗性。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白话文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
支持。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作家开始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和表达,白话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白话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同时,白话文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中国文学和文字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推动了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白话文运动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作者:于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五四新文化时期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胡适提倡白话文学观,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唯一宗旨,我们要看到其对新文学革命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他的局限性。
关键词: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国语“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重要内容就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胡适作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之一,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吹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他的另外一篇重要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8年《新青年》。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概括了文学建设的明确目标,并具体介绍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程序。
跟《文学改良刍议》相比,它重在的具体的“建设”方面,这是新文化运动从“破”到“立”的一个开始。
[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目标宗旨就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2],而真正的“国语”就是白话文。
胡适认为文言文是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感情的,与佶屈聱牙的文言文相比,白话文更浅进易懂,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胡适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若要有活文学,必须要用白话文创作。
胡适彻底动摇了两千年来文言文作为文学正宗的地位,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在当时,胡适的这一呼声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也遭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
当时社会落后、民族危难,文言八股等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由于被上层士大夫所垄断,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书面文学相隔绝,已不能担当传播新文化、启蒙思想的重任,阻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而白话因其自身的优点,更适于表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心境,使文学与群众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接近广大民众,为群众所接受,它是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国语”的,所以白话文,便成了新文学最强有力的载体和工具。
胡适:百年前的文化现代主义倡导者
01
胡适的思想遗产与影响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
胡适的思想遗产对国际的影响 胡适的思想遗产在国际上的传播 胡适的思想遗产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贡献 胡适的思想遗产在国际上的认可与评价
胡适思想在当代的反思与价值
01
胡适的文化观与教育理念
提倡“教育救国”的理念
胡适认为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思想的人才 提倡“教育救国”,认为教育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01
胡适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在文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的贡献
文学:倡导白话文,推动新文化运动 哲学:提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提出新的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
在国际汉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胡适对汉学研究的贡献:倡导科学方法,推动汉学研究现代化
胡适与西方汉学界的交流: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
胡适:百年前的文 化现代主义倡导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胡适的生平与背景
01
胡适的文化现代主义思想
02
胡适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
胡适的文化观与教育理念
05
胡适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06
01
胡适的生平与背景
胡适的成长经历
胡适出生于1891年, 是20世纪中国最杰 出的文学家之一。
01
胡适的文化现代主义思想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过时、落后的思想观念,需要被现代主义思想所取代。 胡适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文化进步的重要手段。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和文化现象,需要进行改革和剔除。 胡适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传统文化,以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第一节概述(一)(识记)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背景: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后,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政府的失败主张:民主、科学、人权、自由。
主要领导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主张: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学创作特点: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白话文代替古文。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三大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复王敬轩书》,对于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痛加批驳。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的口号,提倡“平民文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启蒙作用。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代表性作家作品。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人物、主要刊物。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2、“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3、“学衡派”、“甲寅派”4、“文学研究会”5、“创造社”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浅谈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作者:于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五四新文化时期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胡适提倡白话文学观,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唯一宗旨,我们要看到其对新文学革命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他的局限性。
关键词: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国语“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重要内容就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胡适作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之一,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吹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他的另外一篇重要文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8年《新青年》。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概括了文学建设的明确目标,并具体介绍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程序。
跟《文学改良刍议》相比,它重在的具体的“建设”方面,这是新文化运动从“破”到“立”的一个开始。
[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目标宗旨就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2],而真正的“国语”就是白话文。
胡适认为文言文是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感情的,与佶屈聱牙的文言文相比,白话文更浅进易懂,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胡适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若要有活文学,必须要用白话文创作。
胡适彻底动摇了两千年来文言文作为文学正宗的地位,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在当时,胡适的这一呼声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也遭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
当时社会落后、民族危难,文言八股等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由于被上层士大夫所垄断,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书面文学相隔绝,已不能担当传播新文化、启蒙思想的重任,阻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而白话因其自身的优点,更适于表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心境,使文学与群众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接近广大民众,为群众所接受,它是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国语”的,所以白话文,便成了新文学最强有力的载体和工具。
五四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五四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世界文学的体系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早已成为不证自明的事实: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议》,=月又登载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胡适在妓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矗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抄,“不作无病之呻吟弦、“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力、露不讲对仗”、材不避俗字俗语一,这些都是针对文言文而立足予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的。
胡适遮篇文章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大胆而进步的设想,被陈独秀赞扬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胡适在“五四”前后,就文学革命和文艺理论方面,写了许多文章、通信和札记,做了多次讲演。
胡适为了贯彻自己的文学主张,促使新文学运动开花结果,还从事创作实践,用白话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和第一个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胡适所主张的文章要有感情和思想,是针对八股文提出来的,是有具体内容的。
胡适在一九一六年《藏晖室札记》中《论译书寄陈独秀》里,提出了:“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
”一九一六年七月他在《藏晖室札记·觐庄对余新文学主张之非难》里,明确提出,《儒林外史》、易卜生、肖伯纳等的作品是“有功世道人心”之文学。
胡适还在一九一八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主张应使“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的情形”,“在文学上占有一位置”。
也就是作为新文学的内容之一。
胡适提倡白话文是从新内容的要求出发的,他看到了文言文这一旧形式束缚新思想,这一认识在当时来说是创新的。
一九一九年胡适在《谈新诗》中说:“形式和内容有密切关系。
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新文化运动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 1915 年至 1923 年期间。
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十分复杂。
首先,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社会状况依然黑暗。
其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专制独裁,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加深。
再者,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同时,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众多,其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是最为突出的。
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胡适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良。
鲁迅则以犀利的笔锋批判封建礼教,其作品如《狂人日记》等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批判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在提倡民主方面,新文化运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倡导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
在提倡科学方面,强调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
这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思维方法。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旧道德主要指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主张建立以个性解放、自由平等为基础的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主张。
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下文关于胡适的判断
胡适的判断前言胡适(1891年-1962年),字适之,号东坡居士,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化名人。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初唯心主义哲学和现代文学的倡导者之一,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
胡适通过他的判断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文化变革以及个人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胡适的判断。
胡适对中国现代化的判断1.胡适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
他坚信,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改革文化,推翻封建传统的束缚,拥抱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2.胡适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认为,民主政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胡适深知专制政权给中国带来的弊端,因此主张通过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
3.胡适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致力于培养科学人才。
胡适力主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他指出,科学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胡适对中国文化变革的判断1.胡适主张变革传统文化观念。
他认为,中国文化需对传统观念进行变革,包括对儒家文化的批判和超越。
他主张摒弃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倡导个人独立自主思考的精神。
2.胡适提倡文学革命。
他认为,传统文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
胡适主张借鉴西方文学的经验,倡导新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注重表达个人的真实感受和现实观察。
3.胡适强调语言革命。
他主张用白话代替文言,提倡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和表达,以增加普通民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度。
胡适对个人发展的判断1.胡适主张个人独立自主的发展。
他认为,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被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所束缚。
胡适鼓励年轻人勇于追求真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2.胡适主张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应包括外在的物质条件改善和内在的精神追求。
胡适认为,只有身体健康、心灵丰富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胡适文学革命论
胡适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革命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在当时中国文坛和思想界,可谓领风气之先,由此而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变革,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
胡适的文艺思想集中表达在他对诗歌的见解方面。
作为一个诗人,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第一个用白话创作新诗的闯将;作为一个学者和理论家,他一面创作新诗,一面又不断地探讨和总结诗歌理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的诗歌理论到达了顶峰,此后虽然也有不少诗歌评论,但根本上是对他早年诗歌理论的生发或补充。
胡适的诗歌理论虽无长篇巨制,又散见于?胡适文存?、?胡适留学日记?以及他的著述中,但是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这就是以文学革命为口号,以批判旧文学为前提,以八不主义为提纲,阐述了文艺进化、文艺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内容与形式以及文艺的通俗化等观点。
因此,剖析胡适的诗歌理论,便可以对他的文艺思想、文学主张和审美意识有一个大致了解和恰当的评价,而且对正确阐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也不无裨益。
评价胡适的文艺思想,不能不首先提到他的文学革命八事,即著名的八不主义。
1916年8月,胡适在给朱经农的信中便提出了新文学之要点,约有八事,10月,他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又一次公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和文学革命八事:年来思虑观察所得。
以为今日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日,不用典。
二日,不用陈套语。
三日,不讲对仗。
(文当废骈,诗当废律。
)四日,不避俗字俗语。
(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五日,须讲求文法之结构。
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
六日,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日,不摹仿古人,话语须有个我在。
八日,须言之有物。
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
八不主义是胡适文学革命的总纲,他的整个文艺主张都是围绕着八不主义展开和丰富的。
好用典故套语是旧文学的一大弊玻胡适提倡新文学,主张言必由衷,自用新辞,不用典故,不用陈言套语。
他说:凡人用典或用套语者,大抵皆因自己无才力,不能自铸新辞,故用古典套语,转一弯子,模糊过去。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革除旧风、陋习:剪发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有损 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文明的鞠躬、握手礼。取消 不平等的称呼,代之以平等的称呼等 局限性:对社会性质的影响 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同于后来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 国约法》。 2.实现“平均地权”的事件:土地改革(1952年完成)。 3.辛亥革命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 和斗争精神。 (3)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4)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民 主进步的精神。
共同启示
考点27: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
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b)
历史与社会九上P46—51
1.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 (运动的主力军)开始觉悟。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之所以 背景 不能真正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很混乱,主要是缺少一场对旧思想、 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 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高 兴 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 起 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 开 始 过 程 随后,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积极响应,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 或撰稿工作。他们都认为,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 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后来,《新青年》杂志由上海迁往北京,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 《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新文化运动》 讲义
《新文化运动》讲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发生在 1915 年至 1923 年左右,对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十分复杂。
首先,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国家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其次,在经济方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地位。
再者,在思想文化方面,封建旧礼教、旧道德依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而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者之一。
他强调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提倡民主和科学,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李大钊则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胡适倡导文学改良,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
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八不主义”,对推动文学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方面,倡导民主,反对专制;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它大力宣传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在文学方面,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
新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心声。
这一变革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在教育方面,新文化运动提倡教育改革,主张教育普及,反对封建教育制度。
然而,新文化运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做了哪些事
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所办《新青年》杂志为中心,鼓动起来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但其真正成为蔓延全国的文化运动,实以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开始的。
胡适于当年夏天归国,随后即就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因他在倡导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发挥领导作用,因而成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从而奠定了他在此后数十年中作为知识界领袖的地位。
胡适于1917年1月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
文章语气虽缓和,但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及办法都已明确提出,因此引起知识界的强烈关注。
接着,胡适又陆续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中心口号,并对建设新文学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
此文被誉为“文学革命最堂皇的宣言”。
以后他又发表《论短篇小说》、《谈新诗》、《〈尝试集〉自序》等多篇重要文章,阐述其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
这些文章都成了文学革命的经典文献。
1918年6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易卜生主义》一文,被誉为“个性解放的宣言”。
之后又发表了《不朽——我的宗教》、《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等文章,进一步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号召青年把自己铸造成器。
他的名言是:“共和的新国家,绝不是一群奴才们建造得起来的。
”与此同时,他还连续发表《贞操问题》、《美国的妇人》及《李启超传》等文,大力提倡女子解放。
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裡,最集中地阐释了启蒙思想的中心口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胡适从杜威学哲学,杜威的哲学一般都叫做实用主义。
按杜威的本意,是工具主义,而胡适喜欢称作实验主义。
胡适写过多篇文章介绍这一派的哲学,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1919年4月发表的《实验主义》一文。
他强调实验主义重在“方法”。
他指出,实验主义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试验室裡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
胡适说,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实行他的实验主义。
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学理论思想述论
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学理论思想述论早在“五四”时期,朱自清就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是以新诗步入文坛的,随后将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了散文上,并创作了许多广为传颂的名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在文学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人从事朱自清的研究工作,并且研究越来越繁荣和广泛。
通观朱自清的文论,不难发现,朱自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了文学理论上的许多问题。
对此,本文将就其文学理论思想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一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的产生是在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以“五四”新文学革命的爆发为起点和标志的。
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改良,主张言文合一,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倡扬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同时,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进一步阐明了文学革命的宗旨、方法和途径,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
从而将文学革命与现代民族语言的建设结合起来,凸显了文学革命的内涵,进一步奠定了新文学的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五四文学革命”是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为倡导,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为建设新文学的理论基础而蓬勃发展起来的。
文学革命激发了人们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极大热情和自由,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应当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文学的进一步蓬勃向前发展,文学理论也随着实践在不断地丰富着、深化着。
朱自清作为一名新文学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对新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倾向与特点进行评论,如为俞平伯的《冬夜》作序、发表《民众文学的讨论》等,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点。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再到抗战文学,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着文学在急剧变化,各种不同的外来思想和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引入和吸收,又产生了持各种不同思想的作家,创作了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
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
他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
”吴虞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
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学,并把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
他提出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真正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22版:第45讲 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步步高)
2.概况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 (4)主要活动基地:北大。北大校长 蔡元培 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知识拓展】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发展过程
2.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 ①时间:1911年。 ②结果: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①时间:1912年。 ②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③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解读关键信息
①
孙中山先生为了挽救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
②
“三民主义”适应了世界潮流
③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
④ 改变历史进程指的是变封建专制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问题思考] 概括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取有效信息 结合问题“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可以得出该问题问的应是辛亥 革命的成果,通过①②③可以得出在革命纲领的指导下,进行武装起义, 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④“改变进程”主要说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尝试作答] _辛__亥__革__命__推__翻__了__清__朝___的__统__治__,__结__束__了__我__国__两__千__多__年__的___ _封__建__君__主__专__制__制__度__;__建__立__了__资__产__阶__级__民__主__共__和__国___,__民__主__共__和__的__观__念__ _深__入__人__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觉醒年代导入语
觉醒年代导入语(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导言:觉醒年代的概述二、觉醒年代的背景与意义1.中国近代史的演变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三、觉醒年代的主要内容1.民主与科学的倡导2.文学革命与白话文的推广3.思想解放与个性解放的追求四、觉醒年代的代表人物1.陈独秀2.胡适3.鲁迅五、觉醒年代的影响与贡献1.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2.对中国文化的革新与发展3.对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改变正文一、导言:觉醒年代的概述“觉醒年代”是指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通常是指从1915 年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变革的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觉醒年代。
二、觉醒年代的背景与意义1.中国近代史的演变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
列强的侵略与割据,使得民众疾苦,国家危亡。
为了振兴民族,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变革之路,以摆脱国家的困境。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提倡白话文,反对旧礼教,以此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三、觉醒年代的主要内容1.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觉醒年代,民主与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民众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文学革命与白话文的推广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这一主张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鲁迅、茅盾等一大批文学家开始创作白话文作品,推动了文学的革新与发展。
3.思想解放与个性解放的追求觉醒年代,民众对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追求也十分明显。
人们开始反对旧礼教,追求个性的独立与解放,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
四、觉醒年代的代表人物1.陈独秀陈独秀是觉醒年代的先驱,他倡导民主、科学,提倡白话文,创办了《青年杂志》,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倡导白话代替文言的文学革命,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世界文学的体系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早已成为不证自明的事实。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月又登载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胡适在妓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矗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抄,“不作无病之呻吟弦、“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力、露不讲对仗”、材不避俗字俗语一,这些都是针对文言文而立足予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的。
胡适遮篇文章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大胆而进步的设想,被陈独秀赞扬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胡适在“五四”前后,就文学革命和文艺理论方面,写了许多文章、通信和札记,做了多次讲演。
胡适为了贯彻自己的文学主张,促使新文学运动开花结果,还从事创作实践,用白话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和第一个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胡适所主张的文章要有感情和思想,是针对八股文提出来的,是有具体内容的。
胡适在一九一六年《藏晖室札记》中《论译书寄陈独秀》里,提出了:“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
”一九一六年七月他在《藏晖室札记•觐庄对余新文学主张之非难》里,明确提出,《儒林外史》、易卜生、肖伯纳等的作品是“有功世道人心”之文学。
胡适还在一九一八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主张应使“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的情形”,“在文学上占有一位置”。
也就是作为新文学的内容之一。
胡适提倡白话文是从新内容的要求出发的,他看到了文言文这一旧形式束缚新思想,这一认识在当时来说是创新的。
一九一九年胡适在《谈新诗》中说:“形式和内容有密切关系。
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五四”前后当文言文束缚新内容和新精神的时候,提倡白话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这不能算作形式主义。
另外,胡适的作品《终身大事》为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文学革命”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他最先提出来的,而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与整理方面,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及古史研究方面,胡适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无论是建构“白话”的文化合法性时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还是整理国故的倡导,或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诠释,或是具体的研究如对于《红楼梦》,《水经注》等等。
他在中国面临深刻的危机的时刻为现代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的支撑。
他的思考没有鲁迅先生的忧愤深广,却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作用。
他始终以实用的理性的精神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一种可资利用的实际的知识和科学地理解知识的基本的方法。
胡适的意义在于他力图提供一种现代的知识基础,他将现代的逻辑和知识架构用他的相当明白易懂的方式加以示范,这让当时的刚刚进入现代的年轻学者受到了现代学术和知识运作的基本训练。
这种训练对于中国现代学术和大学机制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的讲求理性,注重逻辑,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都为未来的中国人提供了清楚明白的方法论。
胡适在现代人文文化的建构的意义在于他的在人文学的各个领域都具有的开拓之功。
许多后人都觉得胡适的研究相对较浅,但他的方法论的开拓之功和示范效应则到今天仍然有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科学的训练和逻辑的训练的缺失,看到社会所弥漫的非理性的情绪,看看许多情绪化的宣泄,这些都会让胡适注重基本的方法论,注重逻辑和实证的思维方式更有意义。
继白话文的开创之后,胡适之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将科学性甚强的现代学术方法引入中国思想史研究,被蔡元培誉之为中国第一部新的哲学史。
《实验主义》、以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等文章,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确立了自由主义和实验派的地位。
《“红楼梦”考证》,首次将小说纳入学术研究,就此终结“索引派”的旧红学,开创“考据派”的新红学。
《中国禅宗史》,使之成为禅宗研究第一人;此著认真详细地考据了禅宗的流变,以实应虚,得以妙趣横生,即便失误也有趣。
《水经注》研究,推翻了学界“几成定献”的戴震抄袭冤案。
《戴东原的哲学》,揭示出戴氏思想的反理学立场,成为研究清代思想史的石破天惊之作。
最为值得一提的,乃是他籍以有关人权和宪政的一系列文章,以《新月》杂志为基地,树起中国自由主义大旗,直言不讳地批判专制独裁,向往英美式的宪政民主,由此凝聚起一大批自由主义文化人,连同一群诗意盎然的“新月派”文学家。
但作为一个把西方自由民主理念如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般引入中国的始作俑者,胡适之于华夏民族的贡献,不下于杰斐逊之于创建美国的业绩。
1917年春,胡适在美国留学已满七年,完成了博士论文。
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曾积极给《新青年》杂志投稿,鼓吹文学改良,用白话文写诗作文,成为当时国内新文化新思潮的一员健将。
当时,《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刚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特聘,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经陈独秀鼎力举荐,胡适被聘为北大文科教授。
蔡元培在后来回忆时曾谈到:“自陈独秀君来任学长,胡适之、刘半农、周豫才(鲁迅)、周启明诸君来北大任教员,而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
”北京大学形成了新文化人群体。
蔡元培一眼就发现胡适是个“旧学邃密,新知深沉”的人,是他改造北大,发展北大的最得力助手。
他对胡适的一系列改革张本与设计图样不仅心悦诚服,言听计从,而且时时以他的身份站出来加以推行和维护。
北大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我觉得有三点不得不提及:一是有几任好校长。
首任校长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是他把《天演论》译介到中国,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西方进化理论由校园到知识界到社会,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其“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救亡图存等先进思想在腐败堕落的满清末代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二是被公认的近代著名教育家、第二任北大校长蔡元培,是他首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从封建官办“京师大学堂”脱胎而来的北大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在学术界、教育界享有盛誉的新中国之前的最后一任校长胡适,他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还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践行者,从普通教授到教务长到文学院院长到校长,胡适对北大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功不可没。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梁漱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徐志摩、林语堂、周作人、季羡林等一大批思想异端和学者名流聚集北大,无不与蔡元培、胡适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二是始终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保持思想和学术的先进性和独立性。
严复、蔡元培、胡适均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又都从欧美留学归来,自然对封建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利弊得失有切身感受和清醒认识。
以北大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固然与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反帝反封建的时势及胡适、鲁迅等批儒反孔的新青年有直接关系,但没有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的“抱以深切同情”和支持,很可能就没有席卷全国的风潮,“五四”甚至会无疾而终。
蔡元培正是面对“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而悄然引退。
另外一个不争事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首席传播者是李大钊和陈独秀;而二人均为蔡元培治下的北大教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无疑是共产主义在中国产生的温床。
这种现象是再自然不过的:走在思想前沿和学术前沿的北大,既然能包容以蔡元培、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新思潮,当然也应该包容马克思主义及其思想体系中的共产主义。
正是这种自由和包容,才有北大的生机和活力,才有北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独一无二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是不拘一格选人才。
以高小学历任教北大的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以中学学历自学成才、走上北大讲坛的著名学者钱穆和梁漱溟,早已成为北大佳话。
一提到北大的破格招生,人们会想到罗家伦、朱自清这些名字,他们无一不是怪才、偏才,却被北大大胆录用,并成为学界泰斗。
罗家伦曾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后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北伐少将和清华大学校长。
但罗家伦在当年北大的招生考试中数学只考了零分!是胡适打的满分作文和蔡元培的大胆拍板录取成就了一代英才。
另一位同样数学考零分,也同样因胡适的赏识被北大破格录取的北大第一才女叶曼,更有一段破格传奇。
叶曼以一篇感人至深的怀念亡父的作文打动改卷老师胡适,进而获得“试读”北大的机会,最终成为南怀瑾盛赞的弟子,三毛、林清玄等著名作家推崇的前辈,当今台湾能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著名国学大师。
从季羡林《我为胡适说几句话》《站在胡适之墓前》两篇文章中,更可以感受得到胡适提携后辈才俊的爱才惜才之心。
正是胡适放手让刚留德归来的季羡林领衔创办北大东语系,才为新中国储备了珍贵稀有的外交人才;正是胡适远在美国“做学问当如季羡林”的评价和激励,才有季羡林年至期颐仍躬耕不辍,牛棚十年仍继绝学、传文心的学者成就。
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等学术之地,并非养成官僚之所。
要发展学术,没有自由思想的环境是不行的,被禁锢的思想不会有创造。
因此他对各种学说“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特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聘请教师的标准是“积学而热心”之士,即学有专成又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为合格。
他不问党、信仰,只问学问,于是各学派的大师大家相继到北大,李大钊、陈独秀、鲁讯、刘丰农等革新人物进入北大任教,刘师培、黄季刚等主张发扬国故的国学大师也登上北大讲坛:今文派的崔适与古文派的陈汉章,大唱反调,同时并讲,都有听众,学生在比较中得到较全面的知识。
蔡元培不仅延揽众多学向大家教授学生,而且聘请高明的管理人才。
傅斯年曾说蔡先生请蒋梦麟作总务长,助理校务为最佳搭档:“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
”我国学者历来认为环境、风气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在北大任教多年的林语堂深有感触地说:“我深信凡真正的教育,都是风气作用。
风气就是空气,空气好,使一班青年朝夕浸梁其中……学问都会的……因为学问这东西,属于无形,所求于朝夕的熏梁陶养……古人所谓春风化雨,乃得空气教育之真义……”蔡元培为改变旧北大的风气习惯,养成“人人见贤思齐,图自策励,以求不落人后”的良好风气,他亲自发起或支持组织了各种有益的学生社团,以使学生就兴趣所近,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各社团中互相磔砺,品学并进。
一时间北京大学社团体立竞秀,刊物百花争辉。
事实表明“讲学之空气成,人才必出。
”蔡元培认为办好大学仅教书不进行科学研究是不行的。
他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且欲救中国于萎靡不振中,惟有力倡科学化。
”因此,在蔡元培到任后十个月,北京大学即成立了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共九个,开国内大学设科研机构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