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探测器误报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探测器误报警分析

1.前言

JDT(火灾报警系统)是核电站一个重要的安全系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若火灾探测器发生误报警,可能误启动关联设备或关联系统(如防火阀、消防水系统等),还可能造成运行人员做出错误判断而使生产中断。如经常误报,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生产损失,同时还会降低运行人员对JDT系统的信任度。

当探测器误报警时,往往难以查出具体原因,因此火灾探测器的误报警原因及应对策略成为火灾探测器维护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提出的探测器误报警原因和应对策略,可作为XX核电后续机组火灾探测系统移交接产和日常维护的参考。

2.正文

2.1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2.1.1 XX核电火灾探测器的类型

JDT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能检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信号(如烟雾、温度、火焰、可燃气体浓度等),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火警控制器,火警控制器通过信号处理、数据分析等过程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触发报警信号。根据火灾发生时现象及检测气体的不同,xx核电用到的探测器有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氢气探测器,如图1所示。

根据xx核电部分重要厂房探测器数量统计,使用最多的为感烟探测器,所占比例较高,且感烟探测器的误报警原因最为复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感烟探测器进行分析。

2.1.2 感烟探测器基本工作原理

感烟探测器的探测元件由光源和感光元件组成,如图2所示。正常时,光源的光线不能照射到感光元件上,但当环境中有烟雾存在时,烟雾会使光线发生散射,从而使部分光线射到

感光元件上,烟雾越浓,散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线就越多,即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与烟雾浓度相关。感光元件再把光信号通过变送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模拟量,然后经过A/D转换器、运算比较器或CPU 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通讯接口传至火警控制器,最终由火警控制器实现报警,如图3所示。

图2 感烟探测器探测元件

图3 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2火灾探测器误报警原因分析

火灾探测器误报警的触发原因较为复杂,除探测器内在原因外,环境、施工、人为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误报警。下面以感

烟探测器为例进行分析。

2.2.1 探测器内在原因

感光元件是火灾探测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光学、物理学原理来检测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往往会将与烟雾某方面特性相似的物质(如粉尘、水雾)误认为是火灾烟雾。另外,由于感光元件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易受到空气中粉尘、潮气等影响而使灵敏度降低。

在探测电路是包括感光元件在内的一组电路,主要功能是把感光元件传送过来的“信息”转换为所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讯电路负责把探测到的“信息”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当信息有误时,探测电路可能将错误信息误认为是烟雾报警信息。若探测器安装时距镇流器等电磁干扰源过近,易导致其探测电路不报警或误报警;当火警线缆与其他强电线缆同管敷设时,易使通讯电路受电磁干扰,可能把“0”信号变

为“1”信号或是把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2.2.2环境的影响

(1)潮湿。由于XX核电厂三面靠海一面靠山,且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必然超标,特别是夏季多雨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容易饱和,易形成水珠。当进入探测器探测室里的湿气形成水珠后,会导致光线大量散射,使探测器发生误报警。湿气还易吸附灰尘,在探测器的电路板上产生漏电流,腐蚀电路板,如遇雨天等潮湿天气,则情况更加严重。

(2)粉尘。由于粉尘对于感烟探测器来讲具有与烟雾相似的物理特性,均能使光线发生散射,同时粉尘不易清除,故其是感烟探测器的主要原因。因为当粉尘进入探测器后,如果附着在防虫网网孔上,会堵塞网孔,减少烟气进入量,导致漏报;如果附着在探测室内壁上,将会造成光线散射,使感光元件在正常工作时也能接收到光线,从而导致工作点漂移,如此一来,探测器会越来越灵敏,易发生误报警;如果附着在发光元件或光敏元件上,会使发射/接收功能丧失,失去报警功能;另外,如在气流作用下粉尘被扬起,也会发生误报警。

(3)大气悬浮颗粒。大气中长期悬浮大量颗粒物,其中

约有1/4为降尘(粒径为10~100μm),在空中停留期短,受重力作用会很快降落,但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这部分颗粒的浓度可能突然升高而使探测器发生误报警。对于粒径小于10μm 的颗粒(俗称PM10),可以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探测器投运后,始终处于这些悬浮颗粒的包围中,且这些悬浮颗粒与烟雾一样能对光发生散射作用。因此,这些悬浮颗粒使探测器始终存在“本底烟雾值”。研究表明,不同的本底烟雾值下,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本底值时同一火源引起的烟浓度变化对比曲线D1、D2分别代表不同污染程度的大气环境中感烟探测器对应的本底烟雾值;若D1与D2之差足够大,则原本具有相同灵敏度的感烟探测器在本底烟雾值不同时对同一烟源的反应将不同。

(4)气流。由于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均设有通风系统,当探测器靠近通风空调送风口、风室、风道时,如发生火灾,气流会将烟雾吹离探测器,从而可能造成报警缓慢或漏报警。气流还可能将杂物带入探测器探测室,导致误报警。

2.2.3施工的影响

(1)火警线缆存在中间接头。接头不但会降低线缆机械强度,同时易吸附粉尘和水汽,造成线缆绝缘水平降低,使线

路发生接地故障,从而导致误报警;另外,线缆接头也属于重要隐患,如发生接地故障,不利于查找故障点,将给系统日常维护带来不便。

(2)与强电线缆未分开敷设。火警信号为弱电信号,当火警线缆与强电线缆同管敷设或通过槽盒的同一槽孔敷设时,火警信号易受电磁干扰影响而不能正确传输。故火警线缆应单独布线,并与强电线缆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

(3)探测器安装过早。施工阶段探测器安装过早,易导致其在别的工种施工时被碰坏,还将导致探测器受到施工灰尘的影响,为此,国标要求“探测器在施工完成后方可安装”。但由于XX核电要求施工阶段,火灾探测系统可用,故探测器安装较早。针对此情况,要求建设阶段探测器防尘罩必须可靠地罩在探测器上。

(4)探测器距障碍物过近。探测器安装位置与梁、风口、烟道等距离过近,则易受影响而发生误报警。

2.2.4人为因素的影响

(1)设计问题。设计阶段如未充分考虑厂房环境、使用特点等因素,选择错误的探测器类型或错误的探测器布置,将导致探测器误报警。如由于ASG 定期试验,疏水产生大量蒸汽以且无通风设施等原因,导致W015/031/033房间内环境潮湿,地面及天花板有凝结水,区域内感烟探测器经常误报火警,原设计为感烟探测器,后改为感温探测器。

(2)探测器参数设置问题。探测器会发出火警信息,是通过比对实际测量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实现的,如测量值达到或超过设定的阈值,则探测器报警。在整个过程中,需根据探测器种类及所处环境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报警阈值、本底值等,如这些参数在出厂时设置就存在偏差,或进行探测器标定时对这些参数设置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探测器误报警。

2.3探测器误报警的应对策略

2.3.1设计方面

在系统设计阶段严格审查探测器设计,特别注意探测器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