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酒店发展概况酒店是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
具体地说饭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
酒店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亦生活的服务及设施、餐饮、游戏、娱乐、购物、商务中心、宴会及会议等设施。
酒店装修设计,不仅仅是酒店室内外设备的单纯美化,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客户群体的入住需求,完善酒店设施与整体环境的一致,充分发挥其市场功能、文化功能,以此占领有利战略地位,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
二、酒店发展现状2019年全国住宿业设施总数为60.8万家,客房总规模1892万间。
其中酒店业设施33.8万家,客房总数1762万间,平均客房规模约52间,酒店业设施和客房数分别占我国住宿业的56%和93%。
其它住宿业设施27.01万家,客房总数130万间,平均客房规模约为5间,其它住宿业设施和客房数分别占我国住宿业的44%和7%。
从全国酒店业城市级别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一线城市酒店、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酒店、其它城市酒店这三大区域的设施数分别是2.7万家、8.8万家、22.3万家,占比分别是8%、26%、66%。
从客房数来看,一线城市酒店客房数约为187.2万间,占11%;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酒店客房数约为472.1万间,占27%;其它城市酒店客房数约为1102.7万间,占62%。
从数量上看,我国绝大部分的酒店都分布在除一线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区域。
从全国酒店业档次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经济型(二星级及以下)、中档(三星级)、高档(四星级)、豪华(五星级)这四个档次的设施数分别是28.7万家、3.1万家、1.5万家和0.4万家,所占比重分别是85%、9%、5%和1%。
从客房数来看,经济型(二星级及以下)客房数约为1149.6万间,占65%;中档(三星级)客房数约为281万间,占16%;高档(四星级)客房数约为220.7万间,占13%;豪华(五星级)客房数为110.6万间,占6%。
中国酒店市场分析

中国酒店市场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酒店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酒店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机遇。
一、市场概况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度假村和民宿等多种形式。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国内外游客纷纷涌入,推动了酒店业的快速增长。
在酒店市场中,星级酒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酒店通常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包括豪华客房、会议室、餐厅和健身中心等。
与此同时,经济型酒店也逐渐崭露头角,以实惠的价格和便捷的位置吸引了大量的商务和休闲旅客。
二、市场竞争格局中国酒店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
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如万豪、希尔顿和洲际等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优势,他们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和全球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客户。
另外,国内酒店品牌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酒店和汉庭酒店等连锁经济型酒店品牌,以其统一的装修和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传统酒店,民宿也成为中国酒店市场的新兴力量。
民宿通常位于风景名胜区或城市中心,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住宿体验。
近年来,随着自由行和主题旅游的兴起,民宿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旅游、商务出行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酒店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一些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1. 城市酒店市场增长:一线和二线城市将继续成为中国酒店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购物中心、会展中心和商务区的建设将带动酒店需求的增加。
2. 高端酒店的兴起:随着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的增加,高端酒店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发展。
这类酒店注重提供更豪华的房间、独特的设计和高水平的服务。
3. 智能化服务的应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为酒店业带来更多创新。
例如,智能客房系统和自助结账等服务将成为未来酒店的重要特点。
4. 个性化住宿体验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民宿市场将继续扩大。
2024年大连市酒店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大连市酒店市场规模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分析大连市酒店市场的规模,并对其进行评估和预测。
通过对大连市酒店市场的概况、主要竞争对手、市场规模、市场增长趋势、发展机会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酒店业者和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意见。
大连市酒店市场概况大连市位于中国辽宁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城市。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大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旅客。
大连市拥有多个高星级酒店,涵盖了从豪华酒店到经济型酒店的不同档次和风格。
主要竞争对手大连市酒店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和国际知名的酒店品牌。
其中,国际连锁酒店在大连市的市场份额较大,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品牌知名度。
国内的酒店集团也在大连市积极布局,并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设施设备。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大连市酒店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过去几年间,大连市的酒店业务量和收入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旅游业和商务活动的不断发展是大连市酒店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增长趋势未来几年,大连市酒店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随着大连市经济和旅游业的继续发展,预计酒店业务量和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店服务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也将不断提升。
发展机会和挑战大连市酒店市场的发展机会主要包括:增加高品质酒店供应、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差异化服务、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
同时,酒店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激烈的竞争、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等。
结论综上所述,大连市酒店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酒店业者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动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酒店业的数据分析报告

酒店业的数据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酒店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数据积累。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对于酒店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报告将对酒店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结构概况本次数据的来源是一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总共包括客户信息、订单信息、房间信息、收支信息等四个方面。
在四个方面中,客户信息包括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会员等级、积分等级等;订单信息包括了订单编号、入住日期、离店日期、预订渠道、餐饮消费等;房间信息包括了房间类型、房间号、入住人数等;收支信息包括了每日的总收入、总支出、优惠金额等。
二、数据分析与应用1. 客户画像基于客户信息的数据,我们对顾客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女性顾客的数量要略微多于男性顾客的数量,顾客年龄主要分布在25-35岁和45-55岁这两个年龄段,中青年白领是主要客群。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客群推出不同的营销策略,比如对于女性客群可以提供更多的SPA和美容护理服务,针对中青年白领顾客可以考虑加强商务会议室的服务。
2. 销售趋势基于订单信息的数据,我们对销售趋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酒店的客房销售较为稳定,但是餐饮销售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在销售旺季,如春节、国庆节等,餐饮收入有明显的增长。
针对这一趋势,在淡季可以适当调整餐饮价格,针对旺季可以推出更多的美食优惠和套餐,提高餐饮收入。
3. 成本控制基于收支信息的数据,我们对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酒店的人工成本和房间、设施维护费用占用了酒店主要的支出。
针对这一问题,酒店可以考虑采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比如空调、电器等设备采用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加大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住客入住,提高房间利用率。
三、结语本次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对酒店预订、销售、支出等数据的分析,提供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成本控制建议。
酒店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数据,优化自身的服务和运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收益。
中国酒店行业概况

中国酒店行业概况
中国酒店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包括高星级酒店、中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
以下是中国酒店行业的一些概况:
1. 市场规模: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庞大,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2019年中国酒店市场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2. 酒店品牌:中国有很多知名的国内酒店品牌,如如家酒店、锦江国际、华住酒店集团等。
同时,国际酒店品牌也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如万豪、洲际、希尔顿等。
3. 市场竞争:中国酒店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一线和热门旅游城市。
酒店业主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优惠价格、房间升级和各类优惠活动来吸引客户。
4. 旅游业的贡献:中国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酒店业直接受益于旅游业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重旅游,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5. 政府政策:中国政府一直在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
例如,简化办理酒店开业手续、降低酒店税费等。
6.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中国酒店行业也开始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如在线预订系统、移动支付、酒店评价等,提升了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总体而言,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大,竞争激烈。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应用,预计中国酒店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酒店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酒店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标题:酒店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引言:酒店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酒店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酒店就业形势,以期对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以应对这一形势带来的挑战。
一、就业形势概况目前酒店行业就业形势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酒店行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尤其是中高端酒店和度假酒店的就业需求持续扩大,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此外,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金额也不断增加,为酒店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二、就业形势分析1. 专业化水平要求提高随着酒店行业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酒店员工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服务意识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未来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2. 新技术对就业产生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酒店业也面临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自助入住系统、智能客房控制等技术的引入,将减少一些传统岗位的需求,例如前台接待员、客房服务员等。
与此同时,新技术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例如网络推广员、数据分析师等。
酒店从业人员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学习适应,提升自身竞争力。
3. 酒店创新经营模式的崛起近年来,随着Airbnb等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许多酒店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提供更具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
这让一些传统酒店面临竞争压力,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因此,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积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以应对市场竞争。
三、对策建议1. 提高专业素质,注重职业培训酒店从业人员应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2. 投资新技术培训酒店员工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酒店管理系统、数字化推广渠道等,并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酒店入住率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2023年,我国旅游业在经历了疫情后的恢复与增长,酒店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年度,我国酒店入住率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国庆黄金周、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酒店入住率更是创下了新高。
本报告将对2023年酒店入住率进行年度总结,分析影响入住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2023年酒店入住率概况1. 整体入住率上升: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23年我国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65%,较2022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其中,五星级酒店入住率达到72%,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2. 节假日入住率突出:国庆黄金周、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
以国庆黄金周为例,全国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75%,其中五星级酒店入住率达到85%。
3. 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酒店入住率较高,西部地区入住率相对较低。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酒店入住率位居全国前列。
三、影响酒店入住率的主要因素1. 旅游市场复苏:2023年,我国旅游业逐步恢复,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带动酒店入住率上升。
2. 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游客对酒店的需求逐渐从基本住宿向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转变,促使酒店行业不断升级,提高入住率。
3.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如免签、过境免签等,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更多客源。
4. 酒店品牌化、集群化:越来越多的酒店品牌注重品牌建设、服务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游客。
5. 线上营销:酒店行业加大线上营销力度,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酒店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四、典型案例分析1. 张家界酒店入住率增长:2023年,张家界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20%,主要得益于入境游客增多、免签政策实施等因素。
2. 澳门酒店入住率稳定:国庆黄金周期间,澳门酒店入住率达到95%,得益于内地游客的持续增长。
3. 锦江酒店(中国区)入住率提升:2023年,锦江酒店(中国区)全国平均入住率达到90%,较去年同期提升3%,主要得益于县域游、反向游等新业态的兴起。
酒店行业竞争分析

酒店行业竞争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旅行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对酒店行业竞争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酒店行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酒店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截至目前,全球酒店业规模已达到了数万亿美元,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二、竞争对手分析1. 国内知名酒店连锁集团国内知名酒店连锁集团包括如洲际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等,它们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卓越的服务质量,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这些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大量酒店分店,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并且通过会员制度等方式提升客户忠诚度。
2. 新兴的共享住宿平台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住宿平台如Airbnb等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将房源与旅客进行匹配,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个性化的住宿体验。
共享住宿平台的竞争主要在于提供更多独特的房源和提升用户体验。
3. 地方性酒店企业除了大型连锁集团和共享住宿平台外,各地还存在大量地方性酒店企业。
这些酒店通常拥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可提供特色化的旅游体验。
地方性酒店企业需要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灵活的营销策略来与竞争对手抗衡。
三、竞争分析1. 产品与服务在酒店行业中,产品和服务是最为核心的竞争要素之一。
优质的客房设施、舒适的客房环境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够留住客户,并获得良好口碑。
竞争对手之间应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客户。
2.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酒店竞争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过高的价格会使酒店失去一部分客户,而过低的价格则可能影响盈利能力。
酒店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平衡客户需求和盈利能力。
3. 位置和地理优势地理位置对于酒店的竞争力也至关重要。
优越的位置能够使酒店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而较差的位置则可能导致客源短缺。
竞争对手之间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或提供其他差异化的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
酒店企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酒店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报告以某酒店企业为例,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酒店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为酒店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二、酒店企业概况某酒店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城市,是一家集客房、餐饮、会议、休闲于一体的高档酒店。
酒店拥有各类客房300间,餐厅5家,会议室3个,是当地知名的高端酒店之一。
近年来,酒店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经营业绩逐年提升。
三、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根据资产负债表,该酒店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5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8亿元,非流动资产0.7亿元。
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说明酒店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较高,说明酒店资金周转较为顺畅。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高,表明酒店长期投资较大。
2. 负债结构分析该酒店企业的负债总额为1.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亿元,非流动负债0.5亿元。
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说明酒店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占比较高,表明酒店在供应链管理和融资渠道上存在一定问题。
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较高,说明酒店长期负债规模较大。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利润表,该酒店企业营业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客房收入占60%,餐饮收入占30%,会议收入占10%。
营业收入增长表明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方面,该酒店企业营业成本为0.8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客房成本占40%,餐饮成本占30%,其他成本占30%。
成本费用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说明酒店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3. 利润分析该酒店企业净利润为0.2亿元,同比增长5%。
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说明酒店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四、财务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酒店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严重。
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酒店可能面临收入下降的风险。
酒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精选6篇)

酒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精选6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本文是作者可爱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酒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
酒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篇一一、酒店市场调查状况80%左右,入住人数可达1030人。
以后的小宾馆还在陆续增加,未评星酒店经营状况良好。
在调查中感觉所有小宾馆在接待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不规范,包括三星级宾馆。
无法承接接待规格较高的宾客;房间、包括酒店各方位细节服务均未得到体现;除当地政府接待外,高端的市场份额所占的比例不大,建议本酒店划分出中端客户用房,以保证住房率和酒店营业收入。
二、县单位基本接待标准调查表上所给的数据为基本,各单位每年至少有一至二次总结会,接待对象大部分以接待州级为主,省级少一些,接待定点于云龙宾馆较多,有些单位虽然长期定点于云龙宾馆,但是大多没有签署协议。
餐饮大概每桌的费用在400——500之间(酒水除外),早点欠缺且较贵。
其余的餐饮接待喜欢在"味美轩""一窝羊""梅林""六合羊肉馆"等餐馆较多一些。
在点菜上,接待州级,省级大多喜好山毛野菜和季节性的菜。
酒水,接待高一层的会用"五粮液""茅台",但大多数一般都用"雪山清",除外很多单位都会自带散酒。
县里的红白两事基本都定在"游泳馆""长廊酒家""鸿达餐厅"这三家,喜事在220元每桌,丧事在180元每桌。
还有调查了解了一下,云龙各大小宾馆每日入住率在80%左右,房价适中,一般6080元每间,好一些的120160元,云龙宾馆在150200元,各单位的签单费用结算时间不固定,只要财务有空,沟通好就可以结账,现在一般单位都使用商务卡,欠账很少。
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中国酒店业作为旅游和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旅游业繁荣的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业也在逐步壮大。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中国酒店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酒店数量不断增多,星级酒店品牌的进一步扩张也成为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
2023年,中国酒店业预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有望进一步提高会员制度的运营,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同时,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放和旅游消费结构的升级,高端酒店和度假酒店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二、技术创新中国酒店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酒店管理系统、在线预订平台和移动支付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酒店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并实现酒店运营的精细化管理。
三、绿色环保酒店业作为大规模能源和资源消耗行业之一,近年来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努力不断加大。
未来,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支持,酒店业将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同时,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认证等方面的创新将逐步成为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品牌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成为酒店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国内酒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将继续加速,同时本土酒店品牌也将加大品牌推广的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不仅如此,品牌文化的建设和用户口碑的积累也将成为酒店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五、人才培养酒店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员工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的高要求。
未来,酒店业将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注重员工福利和劳动关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将成为酒店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酒店行业发展概况及相关法律法规

酒店行业发展概况及相关法律法规一、酒店行业界定及分类1、酒店行业界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酒店是指配备完善的接待设施,拥有一定数量的客房,具有相应的服务配套,向宾客提供住宿、餐饮以及会议、购物、健身、娱乐等多方面服务的经营性企业。
酒店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对应国标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住宿业(行业代码I66),是指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包括旅游酒店(6610)、一般旅馆(6620)、其他住宿服务(6690)三个子行业。
以下行业容易与酒店行业混淆,但不在酒店行业国标范围:仅提供餐饮服务的餐饮业(I67);以培训本单位职工为主的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8491);以提供各种商务会议为主的会议中心(会议及展览服务7491);以提供疗养、康复、护理服务为主的疗养所(疗养院8516);在旅游景区办的老干部休养(干部休养所8711)。
2、酒店行业分类(1)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旅游涉外酒店星级标准的划分》,可将酒店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和白金五星级酒店,其中一星、二星为经济型酒店,三星为舒适型酒店,四星、五星为豪华型酒店,白金五星级为超豪华型酒店。
(2)根据客房数量,可将酒店划分为600间客房以上的大型酒店、300间至600间的中型酒店、300间以下的小型酒店。
(3)根据客源市场和接待对象,可将酒店划分为商务酒店、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主题酒店和产权式酒店。
A、商务酒店据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商务旅游消费以每年2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009年的商务旅游消费已经超过285亿元,约占亚洲商旅市场的1%,中国将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商务旅游市场一。
在地理分布上,我国商务酒店市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这是由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这些城市活跃的经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商务客,催生了大量的商务酒店需求,也使得商务酒店具有商务客源导向、商务设施配套需求、地理位置临近商务密集区等有别于其他酒店的特征。
酒店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酒店行业投资分析报告1. 行业概况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兴起的推动下,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发展迅猛。
此外,国内航空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2. 投资盈利能力分析酒店行业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者关心的首要因素之一便是盈利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酒店行业的收入状况、利润率以及投资回报率来评估投资盈利能力。
同时,要关注酒店的市场竞争力,如酒店品牌知名度、客户口碑等。
3. 市场需求分析酒店行业的发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因此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者应根据目标地区的行业占比、旅游景点的数量、当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判断市场需求。
此外,对不同客群的需求也要做详尽分析,如商务客户、休闲度假客户等。
4. 酒店地理位置选择酒店地理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酒店的运营和盈利能力。
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源和更高的收入。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交通便利性、周边景点和商业区的分布、竞争对手的情况等。
5. 酒店品牌选择品牌是酒店行业中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著名品牌带来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酒店的入住率。
投资者应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来选择适合的品牌。
6. 酒店设施配置酒店的设施配置直接关系到客户体验和竞争力。
现代化设施和配套服务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回头客和口碑推荐。
投资者在设施配置上应充分考虑酒店的定位和目标客群的需求。
7. 与供应商合作酒店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对于酒店的运营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投资者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和服务保障。
同时,要及时关注供应商市场的变化,以应对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的风险。
8. 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行业中,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态度对酒店业绩的影响不可忽视。
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投资者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培训、福利待遇、激励机制等。
酒店行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酒店行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旅游业、商务活动以及会展业的蓬勃兴起,酒店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更好地了解酒店行业的经营状况,本文将对某酒店集团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二、酒店集团财务报告概况(一)公司简介某酒店集团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是一家集酒店管理、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旗下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以及精品酒店,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二)财务报告概况1. 营业收入:2019年,酒店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5.2%。
2. 净利润:2019年,酒店集团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2.3%。
3. 总资产:截至2019年底,酒店集团总资产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8.5%。
4. 负债:截至2019年底,酒店集团负债总额为6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
三、财务报告分析(一)营业收入分析1. 按业务板块分析从业务板块来看,酒店集团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酒店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
2019年,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占比70%;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占比30%。
2. 按地区分析从地区来看,酒店集团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
2019年,一线城市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占比56%;二线城市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占比42%;其他地区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占比28%。
(二)净利润分析1. 按业务板块分析从业务板块来看,酒店业务贡献了酒店集团大部分的净利润。
2019年,酒店业务实现净利润2.5亿元,占比78%;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净利润0.7亿元,占比22%。
2. 按地区分析从地区来看,一线城市酒店业务净利润最高,2019年实现净利润1.8亿元,占比56%;二线城市酒店业务净利润为0.8亿元,占比25%;其他地区酒店业务净利润为0.9亿元,占比28%。
中国酒店的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中国酒店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酒店业的财务状况,本文将对中国酒店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为投资者、管理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财务报告概述1. 报告范围本文选取了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酒店企业,包括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三星级酒店等,涵盖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酒店。
通过对这些酒店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力求全面了解中国酒店业的财务状况。
2. 报告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以下内容:(1)酒店营业收入及构成(2)酒店成本费用及构成(3)酒店盈利能力分析(4)酒店偿债能力分析(5)酒店运营效率分析三、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及构成(1)营业收入分析从所选酒店的财务报告来看,近年来,我国酒店营业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酒店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2)营业收入构成分析我国酒店营业收入主要由客房收入、餐饮收入、会议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
其中,客房收入占比最大,其次是餐饮收入。
这说明我国酒店业仍以客房业务为主,餐饮、会议等其他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2. 成本费用及构成(1)成本费用分析从所选酒店的财务报告来看,酒店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折旧费用、水电费、管理费用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工成本在酒店成本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2)成本费用构成分析在酒店成本费用中,人工成本占比最大,其次是折旧费用。
这说明我国酒店业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3. 盈利能力分析(1)盈利能力指标分析通过分析所选酒店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酒店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成本利润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普遍较高。
这表明我国酒店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盈利能力原因分析我国酒店业盈利能力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旅游市场旺盛,带动酒店业收入增长;②酒店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③酒店业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费用。
酒店行业竞争分析

酒店行业竞争分析酒店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市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行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的竞争情况也日益加剧。
本文将对酒店行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酒店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各类酒店及其他住宿设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酒店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酒店业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数千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二、竞争对手分析在酒店行业中,竞争对手众多,包括国际连锁酒店、本地酒店公司以及个人经营的酒店。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各有特点和优势。
1. 国际连锁酒店国际连锁酒店在酒店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拥有庞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范围的市场渗透率。
这些连锁酒店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全球化的管理模式,为旅客提供一致的高品质服务。
此外,它们还通过积极的市场推广和合理的价格策略来吸引客户。
2. 本地酒店公司本地酒店公司在本地市场上通常拥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对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这些公司通常专注于个性化服务和本地特色的推广,以吸引国内和外国游客。
同时,他们与当地政府和旅游机构的紧密合作也为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3. 个人经营的酒店个人经营的酒店通常位于旅游景点周围或者是特定的区域,他们以个人的特色和独特的服务理念来吸引客户。
尽管规模较小,但这些酒店通常能够提供更加亲切和温馨的服务,满足客户对于不同体验和独特感受的需求。
三、竞争策略分析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中生存和发展,各家酒店在竞争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1. 差异化服务酒店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来脱颖而出,例如提供独特的主题房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豪华设施等,以吸引并留住客户。
通过提供独特而有价值的体验,酒店能够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2. 价格竞争价格是酒店行业中最重要的竞争要素之一。
一些酒店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尤其是在淡季或者当前竞争对手不强的地区。
2024年酒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况2024年,酒店行业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兴盛,酒店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酒店企业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业务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需求分析1.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酒店需求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或休闲时间去旅游,因此需要寻找住宿的地方。
2.商务旅行也成为酒店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商务旅行者经常需要在外地出差,因此需要在目的地找到适当的住宿。
3.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酒店预订更加便捷。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预订酒店,这对传统酒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吸引客户。
三、竞争环境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竞争:国内外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品牌竞争。
酒店企业需要提高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定价竞争:酒店定价是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店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定价策略,以保持竞争力。
3.创新竞争:互联网的兴起给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创新技术、新业务模式等手段,酒店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趋势1.高端酒店市场逐渐兴起: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高端酒店市场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酒店企业需要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设施设备水平,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2.主题酒店受到青睐:主题酒店通过特殊的装修风格和设施设备,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种独特的酒店体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在未来有望得到广泛发展。
3.绿色环保成为新趋势: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酒店企业需要推广绿色低碳的理念和做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满足客户的环保需求。
总结:酒店行业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4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

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第一部分、中国酒店业概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2003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166.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4.6%;国内旅游人数8.70亿人次,收入3442.2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11.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2022.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2.3%;旅游业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18%,比上年降低1.26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2003年4.18%,2002年5.44%,2001年5.2%,2000年5.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1978年旅游业年创汇2.6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发展到2002年年创汇20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五位。
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基础设施,旅游酒店数量和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酒店行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旅行者入境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国酒店业也逐步加快发展。
酒店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它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窗口。
一、酒店的产业地位(一)酒店是旅游者的活动基地酒店是旅游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质承担者。
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如食宿等通常都由酒店提供,酒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
与此同时,酒店也是当地居民、政府机关、企业事单位等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通常还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第一部分、中国酒店业概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2003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166.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4.6%;国内旅游人数8.70亿人次,收入3442.2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11.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2022.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2.3%;旅游业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18%,比上年降低1.26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2003年4.18%,2002年5.44%,2001年5.2%,2000年5.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1978年旅游业年创汇2.6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发展到2002年年创汇20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五位。
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基础设施,旅游酒店数量和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酒店行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旅行者入境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国酒店业也逐步加快发展。
酒店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它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窗口。
一、酒店的产业地位(一)酒店是旅游者的活动基地酒店是旅游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质承担者。
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如食宿等通常都由酒店提供,酒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
与此同时,酒店也是当地居民、政府机关、企业事单位等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通常还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窗口。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酒店是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从产业划分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产、供、销之间的联系来看,酒店业处于消费环节,属于第三产业。
酒店业是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旅游景区、旅行社、交通等组成旅游服务体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才能吸引旅游者,而旅行社是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和服务者,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酒店则是向旅游者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重要环节。
各个要素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考虑酒店业的设施条件。
新中国酒店业20多年发展的经验表明,酒店业的建设应适度超前,否则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和起伏变化。
有了相对宽松的酒店供应空间,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的逗留期和增加旧地重游的机会。
因此可以说,酒店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一国一地客源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行业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酒店业收入一般都占旅游业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
2003年全国9751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983.1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的20%以上;上缴营业税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国外旅游者不仅食宿在酒店,而且还在酒店内购买旅游商品和进行其他消费,为酒店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
酒店在营运的过程中还使许多相关行业获得收入,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共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乘数效应”。
(四)酒店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酒店业是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为了满足宾客的需要,酒店必须雇佣很多员工以保证每天24小时运转。
酒店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新增的劳动就业人口中,每25个人中就有1人就职于酒店。
据统计,全球酒店业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相当于全球旅游业总员工人数的5%。
目前,全球酒店客房数与员工人数的比率大约为1比1(2003年末我国该比率为1:1.36)。
这一比率表明了酒店行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酒店还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通讯、水电、交通、食品、商业、金融、建筑等,从而间接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五)酒店业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行业及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中国酒店业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酒店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酒店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且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创新和发展更带来了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
所有这些对各地改革开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酒店业构成了当地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地改革开放的水平,直接影响客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认可程度,因而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
二、酒店的产业特点(一)酒店产品的综合性、享受性、文化性特点1、综合性住宿服务是酒店产品的基本形态,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酒店同时提供饮食、娱乐、购物、交通、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服务,甚至包括管家服务、托儿服务等等,形成了酒店产品综合性的特点。
2、享受性酒店所能满足宾客的不仅是简单的物质需要,更主要是能满足宾客各种享受需求。
宾客的享受需求是现代需求的主要表现,而酒店产品的享受性特点是其与一般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主要区别所在。
3、文化性文化性是享受性的高层次发展,即通常所说的“酒店气氛”或“酒店氛围”。
酒店产品的文化性建立在酒店外在形象与内在机制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体现在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酒店服务的各个细节都蕴含着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地域集中和集团化、跨国发展特点1、地域集中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一国一地或一个城市之内,酒店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的特点。
在一国之内酒店往往集中在大都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一个城市中酒店通常成区连片,相对集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放大了规模效益,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2、集团化及跨国经营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是20世纪末国际酒店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酒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酒店业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
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酒店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因而重视向海外扩张,进一步占领国外具有潜力的市场。
集团化和跨国经营发展迅速的酒店公司都获得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截至2003年末,洲际集团的酒店总数增至3520家,客房总数也随之增加到536518间,而2002年世界酒店业前霸主圣丹特集团的客房总数却有所下降,酒店总数为6403家,客房总数为518435间。
(三)生产要素方面的特点1、酒店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酒店业是比较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
与其他行业相比,它仅低于民航业和石化业,是追求高资金收入、高回报的企业。
据估计,国际上建造一间酒店客房通常需投资15000美元至30000美不等,以此估算全球酒店业资产总价值为1700亿美元至128万亿美元。
尽管酒店资产价值可以几种不同方法计算,全球各地酒店业主也以不同方法评估其资产价值,但此数据至少反映了全球酒店业规模之大,表明酒店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
2、酒店业人才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如前所述,全球酒店业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相当于全球旅游业总员工人数的5%,2003年我国星级酒店从业人员135.06万人,相当于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的21%。
可见酒店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
与此同时,由于酒店经营管理专业性强,使得酒店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较为普遍和彻底,同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酒店职业人才市场。
这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酒店经营者的个人市场评价与企业经营情况紧密相连,而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酒店都有内部的“人才库”,就是这一市场运作机制的表现。
中国酒店业人才市场虽尚不成熟,但发展很快,是最早接受并适应大幅度人才流动的行业。
3、酒店经营管理市场化经营管理市场化是酒店业突出特点之一。
酒店经营管理市场化运作中,产品形态是特有的管理模式,其实质是知识产权,承载主体是大型酒店集团或专业化酒店管理公司,动作方式是管理输出和特许经营权让渡等,由此促进了酒店行业的系统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的普遍化。
4、酒店业房地产要素运用房地产要素的运用是酒店经营的深层次基础,也是酒店投资回报的最终途径。
斯塔特勒(E.M.Staler,1863-1928)的名言“酒店经营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不仅是指地点优势所产生的经营上的竞争力,而且其深层含义包括房地产要素的运用。
地点越好,经营便越好,酒店地产升值的潜力便越大,最终的投资回报也越容易体现。
5、酒店业产权市场发展房地产要素的运用促进了酒店产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酒店经营回报似乎成了次要目的,主要目的变成了产权交易。
近20年来,国际上酒店产权产易十分活跃,不仅交易数额巨大,而且相当频繁。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大企业集团为了拓展品牌和跨国经营,完善和调整经营结构,纷纷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如日本的Seibu/Saison Group收购洲际饭店公司(Inter-Continental Hotels),英国的巴斯公司(Bass PLC)收购假日饭店集团,莱德布洛克集团(Ladbroke Group PLC)收购国际希尔顿(Hilton International),法国雅高公司(Accor)收购红屋顶饭店公司(Red Roof InnsInc.)等,金额均达数十亿美元,而喜达屋公司(Starwood Lodging Trust)收购喜来登饭店公司(Sheraton),当时属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Corp.)的金额高达102亿美元。
国内酒店的集团化进程同样引人注目,在锦江、首旅两强争霸的格局下,一些地方和行业的酒店重组也值得关注。
比如国资委系统正在酝酿将国资委所管的企业所属的酒店进行资产和管理,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就有可能出现一只在规模上可与锦江和首旅抗衡的“第三股力量”。
第二部分、我国酒店产业发展特点一、星级酒店规模和效益呈持续稳定增长2003年中国接待的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均跃居世界第五位,国内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稳定,人均收入改善,旅游休闲成为时尚,为国内酒店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高档次酒店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提高,各类大型展览、会议活动使酒店注入新的活力,会展经济为我国酒店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促进了酒店产品结构和档次的调整。
三、开放程度高,管理先进酒店业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和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政府确定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具备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在投资、管理和服务方面都已对外开放,酒店业已经实现了国内竞争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