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4期N o .

4 2010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 nive 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

总第169期

Sum No .169

收稿日期:2010-04-20作者简介:刘俊哲(1951—),男,四川南充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儒学研究§

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唐君毅以心灵生命为体,从三向三观的角度开出三类九重之境,建立了一个以形上为主的哲学体系。唐君毅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宗旨在于医治人类出现的形上迷失、道德迷失、价值迷失之创伤,为人们建立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把人类的发展由歧途引上正道。

关键词:唐君毅;心灵;九境;感通;本体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10)04-0038-08

唐君毅认为,近代以来,经济和军事主宰一切,科学至上,功利主义盛行,由此忽视宗教道德性的生活,造成理想缺乏,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社会发展走向歧途,人类面临可能毁灭的严重危机。而救治的良方“在宗教道德与哲学。亦

如吾人之本文篇首之谓:吾人要有接受此世界毁灭之道德勇气,亦待以对超越的宗教信仰之哲学智慧。则无论世界之毁灭与救度,皆不能离此哲学宗教道德而言矣”[1]908。唐君毅建立自己的形而上哲学,就是应时代之召唤,以尽其个人涓滴之力。既然哲学与宗教道德是救世之方,因此唐君毅奋力写成关于既哲学又宗教道德和文化之《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一书。此书开出三进九重之道,而这又是一个依次而进的过程,其致思理路是“由知识以通至德性”[1]922。他认为人的理性有不断超越爬上之能力,由此形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种种文化和文化之理想。理想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将理想向上超越。这样便由理性向理想,由道德理性到实践的不断超越。而其终极之根源何在?唐君毅将其追溯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心灵。

一、生命心灵之义与心境关系

什么是生命存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存在不是讲人的物质性的身体。因为尽管心灵生命离

不开人的物质性身体,但物质性的身体不仅不能自觉,而且又束缚着心灵生命。与此相反,心灵生命却有自觉的、超拔向上的功能。

唐君毅从体、相、用三者关系的视角探索了生命存在之性。他指出:“若言物有生命,则命为实体名词;言一物生,则生为动词,以表生之用;言一物是生物,则生为状词,以表生之相。”

[1]35

也就是说,唐君毅把“体”看作生命实

体,认为“相”是生命之物的相状,用是生命之物的功用。生命之物将体、相、用集于一体。在此意义上说,生命即存在,存在即生命,存在与生命同一。然而,存在与生命又是互为体相的关系,若以生命为主,存在为生命之相。反过来说,若以存在为主,生命则为存在之相,生命和存在合用,称为生命存在。

有生命存在必然有心灵。心灵生命存在也是同体的,即体、相、用的相涵互摄。如果以生命存在为主,则心灵为用,这个用就是能知能行之用。若以心灵为主,生命存在是心灵之相用。由此可以说存在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心灵是有生命存在的心灵。在此唐君毅给我们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心灵合一的逻辑理路。

就心灵而论,心是偏向于内的,灵是通于外的。这样,心灵就有居内而通外的合用内外之义。正由于此,唐君毅揭示了心灵具有感通主观

38

刘俊哲: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2010年第4期

和客观的能力,从而找到了心灵成为形上本体的内在根源。唐君毅指出:“对此体,中国先哲名之为天人合一之本心、本性、本情。”[1]930佛教称之为佛心、佛性。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心学哲学家中,唐君毅直接继承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本体论。王阳明所说之“心”指的是本心,但此本心为一良知,是道德之心。唐君毅早年把“心”称之为本心、纯粹自我或道德之心,又称道德自我和道德理性。晚年,他把道德自我扩充为心灵生命。除此之外,“心”还包含理智之心,而感通世界万有的心灵就是理智之心。道德之心是实践理性,理智之心是理论理性。由此可见,唐君毅的本心或心灵是理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

在唐君毅的形上哲学中,不仅讲心,而且讲境。其所讲之境,来自佛家唯识宗的所缘之义。缘是指认识之意,认识是心识之功能,心识被称为能缘,依心识而被认识的对象就是所缘或所缘境。因此境是指被认识的对象,或者说它是心之所知、所对。

这是不是说作为对象之境就是指客观外在事物呢?唐君毅的观点非常明确:“心灵之境,不言物者,因境义广而物义狭。物在境中,而境不必在物中,物实二境兼虚与实。”[1]8所谓境义广,是说境既包括物(外在客观事物),又有心和物之“意义”。这叫做境虚实皆有。所谓物义狭,是指物中没有心与物之意义的成分,仅指外在的客观事物。西方言境只指物,中国言境是心物皆有。这是中西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那么唐君毅是主张广之境义还是主张狭之物义呢?非常明显,唐君毅是坚决主张心物皆有的广之境义的。

与境界相对的是心灵。在二者的关系中,心灵是体,而这个体不是指其他,是指感通之体。何谓感通?“实则感觉即感通。”[1]83这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而言的。但是,仅从认识论的视角论感通,还未能完全把握感通之义。

感通是体的感通,而体是心灵。因此感通活动之体在于心灵。心灵感通的对象是境,而境是既指物又指心,所以心灵不仅感通外在事物,而且感通心灵自身。后者被唐君毅称之为反观。

在心灵与感通之境谁先谁后的关系上,唐君毅以心灵为先,境界为后。也就是说,境界是心灵之开创。在此意义上说,无心灵即无境界。因此境就是心灵境界。心与境之间一旦建立了关系,心境同时俱起,二者紧密相联而不能分开,即心境不离。境有真妄,境之真是指心灵对对象的如实认识,即真境,妄境是虚幻之境。但是无论如何,心境不离:“色境与视心、声境与闻心,则相应而不相离”,“真知、真心、真境与真语,亦彼此相应而不相离。”[1]8即使妄境与妄心也是同时俱起,不能相离。

佛家唯识宗主张境是心之变现。唐君毅不用此说,而言境为心之感通。因为言境是心所变现,难以将性相包括于境中,同时言心变现境,这境就成为特定境。同时,言境是心之感通,使心灵游刃有余,达到通其境之全之功效。唐君毅为心灵开辟出无限能力的感通之设定的目的是为了成教。正如他所指出:人之心灵活动依其一遍运遍观于宇宙人生之事物所成之哲学,并且真正之哲学或哲学之哲学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以其心灵之遍运无“不能至乎其极”,以实现成教之目标。

这里的问题是,人的生命心灵是有限的,那么人的生命心灵又如何实现遍运宇宙人生之事物呢?如果真的人的心灵生命是有限的,它便不能遍运宇宙人生之一切事物。但是,在唐君毅看来,人的心灵生命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他非常赞同康德关于人之知有一超越统觉与理性之心灵存在之说,也赞赏费希特的超越的自我之论。既然有一无限的超拔的心灵存在,那么宇宙人生的一切可能之存在心灵均能感通,世界事物之存在及其规律也必然与心灵的本性相契合。同时,不是说世界最初只有物质而无心灵,而是心灵与物俱起,有物就有心灵,原初时人的心灵未显,自然世界发展到人便使心灵显出,并且心灵能超越所显之物,超越之物在于自身而不在外。总之,唐君毅认为人有彻底地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心灵三观通至九境

唐君毅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导论中指出:本书之宗趣一是“为欲种种世间、出世间之境界(约九),皆吾人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之诸方向(约有三)活动之所感通”。二是在此基础上“更求如实观之,如实知之,以起真实行,以使吾人之生命存在,成真实之存在,以立人极之哲学”[1]7。由此可见,感通宇宙人生以建立心灵境界,其目的是真实地认知和把握人之生命存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