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译文及鉴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译文及鉴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译文及鉴赏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是由唐代诗人杜牧所创作,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初中语文文言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

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

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江南逢李龟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言】《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吧,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分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分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项:1、诗词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作者:杜甫3、诗词体裁:七言绝句4、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5、主题:感慨时世和人生无常11 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1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这落花时节,没想到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112 诗句解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这两句诗回忆了诗人与李龟年在往昔的交往。

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崔九即崔涤,中书令崔湜的弟弟,是唐玄宗的宠臣。

诗人通过“寻常见”和“几度闻”,表现出当年李龟年经常出入达官贵人的府邸,其艺术才华备受推崇,自己也有幸多次领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两句是对过去的回忆,这两句则回到现实。

江南风景秀丽,但此刻却是落花飘零的时节。

“落花时节”不仅点明了时令,还象征着大唐盛世的衰落和人生的无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李龟年重逢,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感慨。

12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概作于大历五年(770 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李龟年是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杜甫与李龟年在这样的境遇中重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21 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经济衰退,文化艺术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文人墨客的命运因此改变,杜甫和李龟年就是其中的代表。

122 诗人与李龟年的身世之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战乱、流亡和贫困,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李龟年原本是宫廷中的红人,战乱后失去了昔日的荣耀,只能流落民间。

他们的重逢,不仅仅是两个故人的相遇,更是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及赏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及赏析一江一南逢李龟年1杜甫岐王2宅里寻常见,崔九3堂前几度闻。

正是一江一南好风景,落花时节4又逢君5。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一江一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一爱一才著称,雅善音律。

3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得唐玄宗一宠一幸。

4落花时节:指春末。

5君:指李龟年。

我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而且多次在崔九堂前听到你美妙的歌声。

现在正是一江一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在一起。

【相逢之美】古时,由于社会动荡、一交一通阻塞等原因,相隔遥远的人们难得见上一面。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与当时著名歌唱家李龟年的相识缘于机缘,先是由于个人才华常常光顾岐王府,结识了乐师李龟年,那时,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岁月如梭,几十年后他们又在一江一南重逢。

这时的唐朝刚刚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此情此景,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心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

社会动乱之后居然还能相逢,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怎么能不让人感叹相逢之美?【赏析】杜甫的这首诗被人们认定为好诗,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或许从前后两回景物描写的不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次写景是王侯达官的宅第,第二次是暮春的落花飘零季节。

也可以说前者是为实景(宅第、厅堂),后者乃是虚景(落花等)。

景物从实景转为虚景,一实一虚之间,必然引起人的失落、惆怅。

在我们今天的作文中同样要求有景物描写,那么在你写实景的时候注意一些虚景的描写,可以培养你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给画面增添神奇的色彩,使你的作文更有魅力。

【启示】世事沧桑、人生变幻,常常让诗人无限感慨。

当晚年的杜甫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一交一,百感一交一集,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也暗含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赏析关键信息:1、诗词名称:《江南逢李龟年》2、作者:杜甫3、诗词原文4、诗词翻译5、诗词赏析要点11 诗词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1 诗词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这落花时节,又有幸与你重逢。

112 诗词赏析1121 历史背景与情感寄托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 770 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

诗中蕴含着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时代沧桑的深沉叹息。

1122 今昔对比的艺术手法诗的前两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岐王和崔九家中与李龟年的交往,展现出当时的繁华和欢乐。

而后两句则描绘当下在江南落花时节的重逢,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代的变迁,也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1123 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全诗没有直接抒发悲伤或哀怨之情,而是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当下重逢场景的描绘,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落花时节”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人生的衰落。

1124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杜甫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画面。

短短四句诗,却包含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思索空间。

12 作者杜甫的创作风格与特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其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21 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依然保持了其对现实和人生的敏锐洞察力,通过与李龟年的重逢,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兴衰。

13 诗词的文学价值与影响《江南逢李龟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131 它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为后人研究唐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最新7篇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最新7篇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最新7篇《江南逢李龟年》赏析:篇一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

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

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

“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

古诗江南逢李龟年翻译赏析

古诗江南逢李龟年翻译赏析

古诗江南逢李龟年翻译赏析《江南逢李龟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言】《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吧,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唐朝】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 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颗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

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降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7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降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成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

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词语解释: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1]译文二: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唐诗《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原文】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今日我在江南重逢了你,虽然我们离别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

今天的江南正是最美的时候,在这个暮春三月,正是落花纷飞的季节,而在此时此刻,竟然又能巧遇您,真可谓是人生中的大幸事啊!【赏析】此诗为杜甫在岐王李范府上做客时所作。

这一天正值落花时节,因此开篇便以“落花时节”来点明地点和环境。

由于诗人和老朋友李龟年长期未见,突然相逢自然感慨万千。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逢”字,抒写了诗人久别重逢后无限惊喜的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一开始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而且语气非常确定,不像一般的叙述语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揣摩的余地。

诗人写得这样具体、精细,是由于他和老朋友分手以来,一直处在一种极度兴奋、急切的状态之中,一旦惊悉对方的姓名,心中涌起的喜悦是难以抑制的。

因此,尽管分别了十年八载,也不感到“相见时难”,而一旦见面了,心中充满了喜悦。

杜甫听到这里,连忙止步问道:“龟年先生,别来无恙?”随即邀请李龟年入席。

“坐”字用得很准确,因为它显示出两位老朋友阔别之后的一种亲切感情,这亲切感情犹如一股和暖的春风,流荡在人们的心田。

这一句的重点在于“相见”两字。

表面上看,是问候对方,实际上却是在写自己的惊喜。

当年,李龟年到长安应举落第,杜甫前往奉贺,两人分手时约定:“他日各以诗见赠。

”诗人果然兑现了诺言,而且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了六年。

老朋友喜悦的心情可以想见。

其次,上句写老朋友,点明题意;下句写自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

两句互文见义,互相补充,浑然一体,写出了诗人和老朋友相见时的惊喜和友谊的深厚。

全诗把久别重逢的情景写得细腻入微,委婉动人。

颔联刻画细腻,意境深远。

诗人故意避开难以割舍的离情,着笔于对景物的叙写。

先是用一“正”一“又”的叠字,表现出重逢时间之久和距离之远。

李龟年是在特定的场合和气氛中唱歌的,因而人是见了,而且也听到了,但诗人没有让他立即唱出来,而是说“又”重逢。

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翻译

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翻译

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翻译
江南逢李龟年的意思翻译如下: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

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词语解释】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赏析《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

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年代: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翻译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的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

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解释: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1]?译文二: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典之作。

咱先来说说这诗的原文哈。

头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回忆起当年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经常见到和听到李龟年唱歌的情景。

那时候,岐王和崔九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他们的府上那可是热闹非凡,李龟年作为当时的顶级乐师,在那儿表演那是常有的事儿。

杜甫呢,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和名气,有机会常常出入这些豪门贵府,所以能欣赏到李龟年的精彩演出。

再看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可就有意思啦,杜甫在江南这风景如画的地方,居然又碰到了李龟年。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当年的繁华盛世,而是历经了安史之乱后的沧桑。

落花时节,听起来就有点儿凄凉,就好像他们的命运一样,曾经的辉煌不再,只剩下了无尽的感慨。

说起这李龟年,那在当时可是大大的有名。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能让听众如痴如醉。

据说有一次,李龟年在皇宫里表演,那歌声一起,满座的人都沉浸其中,连皇帝都忍不住跟着节拍轻轻点头。

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在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这首诗。

当时我还不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就觉得这诗读起来挺顺口的。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回头看这首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我有一年去旅行,到了一个古村落。

那里的房子都有些破旧,但是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在村里的小路上走着,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歌声,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杜甫的这首诗。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杜甫和李龟年在岁月的长河中相遇,他们的脸上带着沧桑和感慨。

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诗,杜甫通过简单的几句,就把人生的起伏、时代的变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情感。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用了今昔对比。

过去在豪门贵府的欢乐时光,与如今在江南重逢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原文及解析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原文及解析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原文及解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原文及解析原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解析:古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带拼音版,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

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古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带拼音版,古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翻译,古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赏析吧! 3 古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作者简介: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④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译文: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

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赏析: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

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作者介绍: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

诗人社审言之孙。

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

安史之乱中提奔唐肃宗,授左拾遗。

后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作于大历五年(770年)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整体
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713 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
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诗人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多年过后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

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读者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犹如要拉长回味的时间。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

正是江南好景,落时节又逢君。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

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
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

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

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

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

感慨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显得蕴藉之极。

清代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

诗人这种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是不难领会的;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

像《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叹,凄凉满眼对江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像是剧作家从杜甫的诗中抽绎出来的一样。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
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

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名家点评
《云溪友议》:明皇帝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

伶官:张野狐觱栗、雷海青琵琶、李龟年唱歌、公孙大娘舞剑唯李龟年奔泊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落花时节又逢君。

《木天禁语》:绝句篇法:藏咏。

《杜诗说》:此诗与《剑器行》同意。

今昔盛衰之感,言外*然欲绝。

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供奉操笔,亦无以过。

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

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李杜诗选》:刘曰:兴来感旧,不觉真率自然。

《义门读书记》:四句浑浑说去,而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

《摘钞》:一、二总藏一歌字。

江南字见地,落花时节见
时,四字将好风景三字衬润一层。

正是字、又字紧醒前二句,明岐宅、崔堂听歌之时,无非好风景之时也。

今风景不殊,而回思天宝之盛,已如隔世,流离异地,旧人相见,亦复何堪?无限深情,俱藏于数虚字之内。

杜有此七言绝而选者多忽之,信识真者之少也。

《唐宋诗醇》: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之婉情;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温庭筠之哀调。

以彼方此,何其超妙!此千秋绝调也。

《唐诗别裁》:含意未伸,有案无断。

《杜诗镜铨》:邵云: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唐诗笺注》: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少盛衰今昔之思!上二句是追旧,下二句是感今,却不说尽,偏着好风景三字,而意含在正是字、又字内。

《唐诗从绳》:无限深情,俱藏裹于数虚字之内,真妙作也。

《诗法易简录》:少陵七绝多类《竹枝》体,殊失正宗。

此诗纯用止锋、藏锋,深得绝句之味。

《唐诗近体》:含意未伸,有案无断;而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唐诗评注读本》:王文濡曰:上二句极言其宠遇之隆,下二句陡然一转,以见盛衰不同,伤龟年亦所以自伤也。

《诗境浅说续编》:少陵为诗家泰斗,人无间言,而皆谓其不长
于七绝。

今观此诗,馀味深长,神韵独绝,虽王之涣之远上,刘禹锡之潮打空城,群推绝唱者,不能过是。

此诗以多少盛衰之感,千万语无从*起,皆于又逢君三字之中,蕴无穷酸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