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八字舞龙PPT

合集下载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促进身体健康
舞龙运动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身体机能的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通过舞龙运动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 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
教育价值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 参与者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 成各种动作和表演。这有助于培
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
国际交流与推广
1 2
参加国际赛事
积极参加国际舞龙赛事和活动,展示中国舞龙运 动的技艺和特色,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广舞龙文化
通过举办国际舞龙文化交流活动、展览等形式, 向世界推广中国舞龙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
3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开展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舞龙运动的共同 发展和进步。
06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保留传统元素
在舞龙运动的传承中,应注重保留传统元素,如传统的龙具、服 饰、音乐等,以保持舞龙运动的文化底蕴。
创新表现形式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表现形式,如引入现代舞 、街舞等元素,使舞龙运动更具有现代感和观赏性。
融合多元文化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运动经验,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丰富舞 龙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中国舞龙运动》ppt课件
目录
•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 • 舞龙运动的技艺与技巧 • 舞龙运动的社会价值 • 舞龙运动的赛事与活动 •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01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背景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据传 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龙舞”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 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并流传至 今。

舞龙ppt课件

舞龙ppt课件
李老师
李老师是一位在学校教育领域传承舞龙技艺的代表性人物。她将舞龙技艺引入学校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许多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舞龙技艺。她还编写了多本关于舞龙 技艺的教材,为学校教育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王社长
王社长是一位在社会培训领域传承舞龙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创办了多个舞龙培训班和工 作坊,为许多人提供了学习和实践舞龙技艺的机会。他还积极与其他民间艺人合作,组织 各种舞龙演出和活动,推动了舞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02
CATALOGUE
舞龙表演
表演形式
舞龙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龙、 双龙、群龙等,根据不同场合和
需要进行选择。
舞龙表演通常在庙会、庆典、婚 礼等喜庆场合进行,为节日增添
欢乐气氛。
舞龙表演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作技巧
舞龙表演的动作技巧包括摆动、翻滚、穿插等,要求表演者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展 现出龙的灵动与气势。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赛龙舟和舞龙表演等
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民间信仰与舞龙
龙王信仰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龙王是掌管雨水的神灵。人们相信,通过舞龙表演可以祈 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神崇拜
在一些地方,人们将龙视为守护当地的吉祥物。他们相信,通过舞龙表演可以祈 求平安、吉祥和繁荣。
在道具的选择上,要注意材质 的质量和工艺的精细程度,以 确保表演的安全和效果。
03
CATALOGUE
舞龙技艺传承
传统传承方式
家族传承
在传统的舞龙技艺传承中,家族 传承是最为常见的方式。父辈将 舞龙技艺传授给子女,一代代传
承下来。
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也是传统传承方式之一。 师傅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徒弟,徒 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

舞龙活动方案参考PPT

舞龙活动方案参考PPT
结束表演
以一段精彩的结束表演作为整 个表演的收尾,给观众留下深
刻的印象。
04
CATALOGUE
活动现场布置
设计舞台背景
舞台背景主题
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如中国红、龙纹、云彩等。
背景材质选择
考虑使用大幅喷绘布或LED屏幕,确保图案清晰、色彩鲜艳。
舞台尺寸与布局
根据活动场地大小,合理规划舞台尺寸,为舞龙表演预留充足空 间。
音乐选择
选择与节目内容相配的音乐,可以是民乐、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
排练时间
制定详细的排练时间表,确保团队成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排练和磨 合。
确定表演流程
开场表演
安排一段精彩的开场表演,吸 引观众的注意力。
舞龙表演
按照节目单进行舞龙表演,注 意节奏和动作的协调。
互动环节
在表演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 如邀请观众参与舞龙、进行问 答等,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兴 趣。
3
控制台设置
设置音响与灯光控制台,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操作 ,确保表演过程中的音效与灯光效果。
05
CATALOGUE
宣传推广方案
制作宣传海报
设计吸引人的海报
01
选择鲜明的颜色和龙的形象,突出舞龙活动的特色。
强调活动亮点
02
在海报上注明活动的日期、地点、亮点和特色,吸引人们的关
注。
传播海报
03
将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地方,让人们了解活动
紧急疏散指挥
指定专人负责紧急疏散指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序疏散。
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07
CATALOGUE
活动效果评估与总结

舞龙运动PPTppt课件

舞龙运动PPTppt课件

一中、国中龙国狮舞竞龙赛运规动则的发展概况
2、形成时期:
“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 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 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汉 代兴起的“鱼龙曼延”化装演出。这一时期 舞龙的规模、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具有 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 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 地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 了形成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4、规范时期:
近几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 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发展成为寓身体锻炼于精彩 表演之中的群众体育活动。1995年2月将其列为全国 正式比赛(四类)项目,批准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 会”,出版了《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并且创编了两 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举办了第一、二、三 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一、二届国际龙狮邀请赛;以及 第三、四届农运会舞龙比赛,舞龙运动技术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舞龙运动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 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标志着舞龙运动进入了 规范化发展时期。
舞龙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舞龙运动的基本概念
乌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 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动作和姿势的变化,完成的舞、 游、穿、腾、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 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 不挠、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舞龙运动的特点:
第一, 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二, 强调集体配合。 第三, 鼓乐伴奏。 第四, 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舞龙》PPT教学课件

《舞龙》PPT教学课件
舞龙
舞龙
舞龙是一个很特殊的团体活动, 必须要全员到齐才可开始表演,演出 时每一个环节的动作正确与否,更是 攸关全体演出的成败。
舞龙阵式
• 单龙表演 神龙下凡、祥龙献瑞、头尾穿龙、金龙摆 尾、神龙跨尾…பைடு நூலகம்
• 双龙表演 以上的动作以双龙演出外,也有双龙的互 穿的舞法如-双龙戏珠。
• 龙旗开场、串场
架龙
• 休息时,神 龙忌任意置 放,应该以 架龙的方式 摆放,维持 神龙庄严。
神龙下凡
• 神龙以 腾云方 式入场
祥龙献瑞
• 神龙以 蟠龙之 势向来 宾三点 头以表 敬意。
头尾穿龙
• 头尾同 时穿身 而过
神龙摆尾
• 八九架 桥,龙 头穿引 而过
• 龙尾需 作摆尾 动作
回龙抢珠
• 鼓声起 神龙迅 速苏醒
直龙献瑞
• 高举龙 身点头
龙身结开
• 龙身变 化技巧
龙过天门
• 32 • 45 • 76 • 89 • 架天门
神龙环身
• 迭龙
谢谢欣赏

舞龙动作

舞龙动作

舞龙训练动作
一1、快速逆向跳龙行进2、龙穿身3、八字舞龙
二1、快速跑斜圆场2、龙出宫造型(滚珠、戏珠)3、纵向曲线快腾进
三1、纵向曲线慢腾进2、单侧起伏小圆场3、卧龙飞腾
四1、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2、龙脱衣3、跳龙接直躺舞龙
五1、八字舞龙磨转2、高塔盘造型3、曲线起伏行进
六1、跳龙接摇船舞龙2、大立圆螺旋行进
七1、穿八五节2、快速曲线行进
八1、龙尾高跷造型2、360连续跳龙
创意动作
1、首尾内外起伏(龙头带着跑圆场然后同时龙头穿第四节龙身龙尾穿第五节龙身第五杆向后跳,然后龙头龙尾引单侧起伏)
2、连续左右跳龙
3、站腿舞龙
4、大横八字花慢行进
每次课按序学习新动作,下次课前先复习上次课的动作,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要加快训练的节奏,务必在本学期内将所有动作全部教完,希望大家多费点神用心去教与学。

舞龙复习课件1

舞龙复习课件1

世界龙狮锦标赛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石狮)舞龙舞狮邀请赛全国龙狮精英赛国际龙狮公开赛中国(奉化)国际舞龙邀请赛亚洲龙狮锦标赛★中国竞技舞龙的定义中国竞技舞龙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距,碎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①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舞龙”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求雨的祭祀活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②形成时期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汉代兴起的“鱼龙曼延”化妆演出。

这一时期,舞龙的规模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具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的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了形成时期。

③发展时期进入唐代,舞龙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舞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祭祀的宗教活动,与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等社会活动密切的结合起来了,成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舞龙”的娱乐和健身功能大大提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风俗各异,加上区域文化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舞龙”形式。

④规范时期近几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发展成为寓身体锻炼于精彩表演之中的群众体育活动。

1995年2月将其列为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批准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出版了《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并且创编了两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举办了第一、二、三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一、二届国际龙狮邀请赛;以及第三、四届农运会舞龙比赛,舞龙运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舞龙运动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标志着舞龙运动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时期。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作者:王勇
来源:《体育教学》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快速;“8”字舞龙;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2-0048-02
一、设计思路
本系列课程以“深度理解民族传统文化”为教学切入点,试图通过舞龙运动的教学来磨砺学生的体质和精神。

在深入理解和学练后学生能够激发出内心的自信、勇敢和民族自豪感;展示出力量、健旺和团结。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學理念。

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练法、探究学习法,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去探索快速舞龙技术,思考如何优化龙的“形”,做到龙形“圆”“顺”“连”。

二、实践课教案。

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则 PPT

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则 PPT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2、游龙动作类
定义:指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
起伏行进,以展示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呈圆、曲、弧线的运动规律,运动员随龙体的
变化协调配合。
动作:它主要包括:左右、上下起伏、走圆场、顺逆跑圆场起伏、
快速跑斜圆、曲线行进等。
易犯错误及扣分:
(1)人体姿态变化与龙体轨迹运动不协调扣0.05—0.1分; (2)动作虽完成,但画面不优美扣0.05—0.1分; (3)画面不清洗、图案不明显扣0.15—0.2分。
一、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
• 萌芽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时期: • 规范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1、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龙舞”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 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 求雨的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 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 一个结论: 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 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四、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3、穿腾动作类
定义: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行进。龙珠引导龙头、龙节依次
在龙身下钻过称“穿”;龙珠引导龙头、龙节在龙身上越过称“腾”。
要求:穿越或腾越时,龙形要饱满,连接紧凑,速度要均匀,动作轻
中国舞龙运动的价值功能
第一、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教化功能。 第三、健身娱心功能。 第四、审美功能。 第五、民族凝聚功能。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舞龙教案(2023版ppt)

舞龙教案(2023版ppt)
队形与音乐节奏的配合:根据音乐节 奏的变化,调整队形的速度和方向
变化队形:根据音乐节奏和表演需要, 进行队形的变化和调整
队形与表演内容的结合:根据表演内 容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队形和动作
音乐选择
01
音乐风格:选 择具有民族特 色的音乐,如 民乐、戏曲等
02
音乐节奏:选 择节奏明快、 富有动感的音 乐,以配合舞 龙的节奏
02
技能掌握程度:学生能够掌握舞龙的基 本动作和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
03
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在团队中相互 配合,共同完成舞龙表演
04
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 力,对舞龙表演进行创新和改进
6
舞龙文化传承
舞龙文化价值
01 传承民族文化:舞龙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有丰
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01
02
03
04
舞龙技巧
握龙把:双手握 住龙把,保持稳

龙头舞动:手腕 灵活,控制龙头
方向
舞龙步:脚步灵 活,配合龙把舞

龙尾舞动:手臂 用力,控制龙尾
方向
甩龙尾:手臂用 力,甩动龙尾
整体协调:团队 配合,保持整体
协调一致
龙身舞动:身体 协调,控制龙身
舞动节奏
3
舞龙表演技巧
队形编排
基本队形:直线、弧线、圆形、方 形等
节日庆典:舞龙是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 的重要活动,象征着喜庆、吉祥和繁荣。
团队协作:舞龙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可以培 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强身健体:舞龙是一项体育活动,可以锻炼 身体,增强体质。
2
舞龙动作分解
基本动作
01
起势:站立,双手 握龙把,准备开始

倒8字甩龙分解

倒8字甩龙分解

倒8字甩龙分解
运动员将龙体在身体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动作要求:龙体运动的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
原地8字舞龙、行进8字舞龙、起伏8字舞龙等。

B级难度动作:
原地快速8字舞龙、行进快速8字舞龙、快舞龙磨转等。

C级难度动作:
跳龙接摇船快舞龙、跳龙接直躺快舞龙、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等。

《舞龙》课件

《舞龙》课件
《舞龍》课件
舞龍的種類
• 布龍
• 火龍 • 草龍 • 水龍 • 段龍 • 板龍 • 肉龍
四川銅梁大龍 湖南疙瘩龍 湖南七 巧龍 四川小金龍 河南高頭龍 四川火龍 上海草龍 湖南草龍 上海花木龍 四川水龍 江西段龍 江西板燈龍
四川頭 龍尾 龍骨 (9,11,13...)節
神龍擺尾
• 八九架 橋,龍 頭穿引 而過
• 龍尾需 作擺尾 動作
迴龍搶珠
• 鼓聲起 神龍迅 速甦醒。
直龍獻瑞
• 高舉龍 身點頭
龍身結開
• 龍身變 化技巧
龍過天門
• 32 • 45 • 76 • 89 • 架天門
神龍環身
• 疊龍
鼓樂隊
• 龍鼓 • 銅鈸 • 銅鑼
更換龍皮
龍皮保養
綁龍身
• 雙龍表演 以上的動作以雙龍演出外,也有雙龍的 互穿的舞法如-雙龍戲珠。
• 龍旗開場、串場
架龍
• 休息時, 神龍忌任 意置放, 應該以架 龍的方式 擺放,維 持神龍莊 嚴。
神龍下凡
• 神龍以 騰雲方 式入場
祥龍獻瑞
• 神龍以 蟠龍之 勢向來 賓三點 頭以表 敬意。
頭尾穿龍
• 頭尾同 時穿身 而過
• 龍皮 (金,青,黃, 練習皮)
• 練習桿 (9,11,13...) 節
• 龍珠
• 龍鼓 (雙面鼓,單 面鼓)
• 鑼鈸 • 鼓車 • 服裝 • 龍旗
舞龍的個人基本動作
舞龍是一個很特殊的團體活動,必 須要全員到齊才可開始表演。演出 時每一個環節的動作確實與否,更 是攸關全體演出的成敗。
舞龍陣式
• 單龍表演 神龍下凡、 祥龍獻瑞、頭尾穿龍、金龍 擺尾、神龍跨尾….。
• 鬆緊適 中

红色古风舞龙介绍PPT

红色古风舞龙介绍PPT
增强团队协作与同步性
舞龙阵型变换指导
解析多样阵型与变换方法
舞龙实践训练
亲身体验舞龙道具的操作
舞龙道具认知
认识各种舞龙道具及其用途
道具操作基础
学习道具搬运、摆放与组装
舞龙动作实践
掌握基本舞龙动作与队形变化
04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文化传承
舞龙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05 03
04
现代传承
先秦雏形
汉代成型
元宵灯节与舞龙习俗形成
教育推广与节日庆典中的 舞龙
龙图腾与祭祀礼仪融合
舞龙文化概述
探讨舞龙背后的文化象征与意义
舞龙与民俗文化
龙的起源与象征意义
• 分析舞龙在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中的角 色
• 揭示舞龙起源,探讨其象征力量与文化 寓意
舞龙艺术特色
• 介绍舞龙表演的艺术风格与技巧特色
结合实际情况,编排适用于各种场合 的舞龙队形。
舞龙表演技巧
探讨如何提升舞龙表演的效果
舞龙表演的准备策略
01
探讨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及其重要 性
舞龙动作的协调性提升
02
分析如何增强动作同步与流畅性
05
舞龙表演的现场互动
研究如何增加表演与观众的互动 性
04
舞龙队的团队默契培养
讨论提升团队协作与默契的途径
舞龙道具的创新使用
舞龙动作介绍
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步伐组 合
持龙珠动作
掌握持龙珠的姿势与动作要领
舞龙步伐练习
学习和练习舞龙时的步伐
动作协调配合
训练动作的连贯性与团队的默 契
舞龙表演技巧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

图1
(课堂常规)
1.告知同学本课学习

1.向教师问好。
内容、提出要求。 精 神 饱 满 , 明 确
2.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2.询问学生的健康状 要求。
€€€€€€
与学习目标。
况,并做见习安排。
€€€€€€€
准备与热身(图2)
1.理解并明确练习方 1.引导学生跟随音乐 音乐1
图2
1.一般热身方式。
法。在行进间注意跟 做动作。
习方法。
法。
注 意 要 迅 速 反 图3
部 (1)轻器械动作复习
2.反应迅速,做出正 2.组织学生练习,适 应 , 掌 握 正 确 的
分 ①复习擎龙、拖龙圆场。
确的动作。
时提醒动作要领。 持 把 手 型 、 行 进
②复习斜圆场。
3.注意正确的持把方
间的步法。
(2)持器械动作复习 音乐2
法和站位、跑位。
教学 阶段
教学内容
3.基本练习,“8”字舞龙(图5)
(1)持轻器械练习。
练习方法: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场地、器材安排
1.明确老师“8”字 1.讲解练习的方法, 练 习 时 各 把 位 学 图5
舞龙的动作概念,明 告知学生通过该组练 生注意与前把学
确 步 法 、 握 法 和 舞 习要达到的目的。 生 的 动 作 节 奏 配
在学校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促使学生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与觉醒这对于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以及拓展传统体育的文化发展空间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
教实学

选 登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
教学设计

舞龙技术

舞龙技术

舞龙技术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1直线行进.2.曲线行进3.走(跑)圆场4.滑步行进5.起伏行进6.单侧起伏小圆场7.矮步跑圆场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B级难度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4.快速跑斜圆场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C级难度动作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三、穿腾动作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A级难度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B级难度动作1.龙穿身2.龙脱衣3.龙戏尾4.连续腾越行进5.腾身穿尾6.穿尾越龙身7.卧龙飞腾8.穿八五节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四、翻滚动作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龙文化
•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 来祈求平安和吉祥。
•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尤其是春 节期间。舞龙时,龙跟着龙珠做各种动作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龙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 民俗文化,并在全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 龙头、龙珠举龙向左侧地面方向舞动,到膝关节高度时手腕舀动用力 向上起至头顶,再向右侧舞动,与左边一样,龙把在头顶和身体两侧 画数字8形状(如下路线图),循环往复。
• 2-9把位举龙从身体侧后下向前送至头顶舞动,左右交替,龙把在头 顶和身体两侧画数字8形状,循环往复。
谢谢欣赏
生对传统龙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八字送把到位,路线清晰。 •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八字依次传递。
基本教学
• A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模仿练习 • B举龙握把走圆场,教师纠错 • C举龙握把慢跑,教师纠错
八字舞龙动作路线
八字舞龙技术要领
• 举龙成纵队站立,龙头和龙珠与2-9把位成面对姿势,学生动作有两 种,龙头、龙珠动作是一样,2-9把动作一样。
课程内容
• 原地八字舞龙:八字舞龙是从龙头开始舞动依次传递至龙尾,龙珠根 据龙头舞动来舞动,始终保持龙珠在龙头的前面,保持30cm距离, 成龙嘴咬龙珠的状态。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龙文化,知道八字舞龙龙体运动形态和 舞龙技术要领。
•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上肢、腰腹力量和协调性。 •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乐于学习的品质,激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