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
城市人行道路尺寸标准化指引hjsj—2021

城市人行道路尺寸标准化指引hjsj—2021城市人行道路尺寸标准化指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行道的建设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人行道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畅性、行人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因此,制定城市人行道路尺寸标准化指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人行道的宽度标准化人行道的宽度是衡量其可通行性和便利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人行道的具体用途和所处位置的不同,其宽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化:1.市中心商业区的人行道应具备较大的宽度,以适应人流量较大的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宽度一般不少于2米,如遇交通繁忙地段,宽度应该在3米以上,以确保行人的通行畅快。
2.居民区的人行道宽度应根据居民出行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宽度不少于1.5米,以方便居民慢跑、散步等日常活动。
3.市区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宽度应适当加宽,以疏导人流,宽度一般不少于2.5米。
4.城市公园的人行道宽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但一般宽度不少于3米,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二、人行道的边坡标准化人行道的边坡标准化是为了保证行人步行时的平稳度和安全性。
根据人行道所处的位置和附近的环境条件,边坡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行道边坡的坡度不应太大,一般不超过5%。
过大的坡度会给行人步行造成不便,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
2.人行道的边坡应尽量保持平整,不宜出现明显的高低落差,以免行人行走时发生摔倒事故。
3.人行道的边坡上应铺设防滑材料,以增加行人步行的安全性。
三、人行道的无障碍标准化无障碍设计是为了保证行动不便的人也能够顺利使用人行道。
人行道无障碍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行道应设有坡道或斜坡,以方便轮椅、婴儿车等交通工具的通行。
2.人行道的中央设置条形和凹凸不平的标线,以方便盲人等视障人士的导航。
3.人行道的路面应保持平整,不应有明显的凸起、皱褶或破损,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四、人行道的路灯标准化为了提高人行道夜间的安全性,人行道的路灯设置应符合标准化的要求:1.人行道路灯的高度宜在2.5米-3.5米之间,以便行人步行时不被灯柱所遮挡。
如何规划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施工

如何规划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施工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施工的规划是一项复杂但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系到行人的出行安全和便利,还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规划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施工。
一、前期调研与准备在规划市政道路人行道工程施工之前,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进行详细勘察。
了解地下是否存在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线缆等,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这些设施造成破坏。
其次,要对周边的交通流量和行人流量进行统计分析。
这有助于确定人行道的宽度和承载能力,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例如,在商业繁华区域或学校附近,行人流量较大,人行道应相应加宽。
此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多雨地区,要确保人行道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在寒冷地区,要选择抗冻性能好的材料,防止路面因低温而损坏。
二、制定施工方案(一)确定施工流程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
一般来说,人行道施工流程包括基础处理、铺设基层、安装路缘石、铺设面层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二)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工期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
例如,对于大面积的人行道施工,可以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效率;而在狭窄区域或复杂地形条件下,则可能需要采用人工施工。
(三)安排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
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如天气变化、材料供应等,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以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三、材料选择与采购(一)面层材料人行道面层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透水砖、花岗岩、水泥混凝土等。
选择面层材料时,要考虑其美观性、耐久性、防滑性能和透水性能等。
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有利于雨水的渗透和补充地下水资源;花岗岩美观大方,但成本较高;水泥混凝土经济实用,但外观相对较为单调。
(二)基层材料基层材料通常包括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等,其主要作用是为面层提供稳定的支撑。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人行道设计与改善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人行道设计与改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与改善一直是提高城市交通流畅度和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而人行道作为道路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对行人的安全和便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工程中人行道设计的要点与改善的方法。
一、人行道设计的要点1. 安全性人行道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障行人的安全。
首先需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流速确定人行道的宽度,以确保行人能够安全通行。
同时,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应设置适当的隔离措施,例如护栏或者绿化带,以保障行人不会受到车辆的干扰。
2. 通畅性人行道应该能够顺利地连接各个路口、车站等交通节点,确保行人能够方便地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出行。
设计人行道时,需要考虑到人流的集中地点,并确保路面平整、没有障碍物,方便行人通行。
3. 便捷性人行道的设计应该尽量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
人行道的宽度应足够以容纳行人之间的相互超越,同时应设置合适的人行道入口和出口,方便行人进出。
4. 增加绿化和景观人行道不仅是行人通行的凭借,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增加适当的绿化带和景观,使人行道环境更加美观舒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人行道改善的方法1. 增加宽度如果市区的人行道流量较大,为了适应行人的通行需求,可以考虑对人行道进行拓宽。
拓宽人行道可以有效降低行人之间的拥堵,并提高行人的通畅性。
2. 设置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身体不便的人(如残疾人、孕妇等)顺利通行而所设置的设施。
设计人行道时,应该合理设置坡道、扶手和无障碍斑马线等,以提升人行道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3. 加强绿化建设为了创造舒适宜人的人行道环境,可以加强绿化建设,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树木和花草。
同时,可选择道路两侧设置景观雕塑、休闲座椅等,提供行人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4. 提供公共设施在人行道上设置公共设施,如垃圾箱、停车点、自行车停放点等,可以提高人行道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满足市民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规范要求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规划必须符合特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行人的安全和方便。
本文将探讨市政工程中人行道的规范要求,包括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
一、人行道设计要求人行道的设计是保证行人出行的基础,因此必须具备以下规范要求:1. 宽度要求:根据人行道的功能和所处环境不同,宽度应适当变化。
一般而言,在繁忙商业区,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2-3米之间,以便行人之间可以流畅通行。
而在居民区或公园等较为安静的区域,宽度可以适当减小。
2. 平整度要求:人行道的表面应该平整、无障碍物,并且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抬头不撞到悬挑物、不同路段之间的坡度过渡平缓,保证行人的顺利行走。
3. 路面材料要求:人行道的材料应具有防滑、耐磨、防湿滋生、无毒无害等特点。
一般情况下,使用人行道砖、水泥或沥青等材料作为路面,以确保人行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斜坡与坡度要求: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婴儿车等使用者,人行道上的斜坡和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斜坡应安装在人行道出入口处,并确保坡度适中,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二、人行道建设要求1. 交通分离要求:人行道的建设应与机动车道进行分离,以确保行人和车辆之间的安全。
通常采用实体隔离带、绿化带或者钢筋混凝土护栏等方式进行分隔。
2. 防滑措施要求:在人行道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滑措施的设置,以减少因雨天或者结冰等情况下行人滑倒的风险。
可以采用防滑砖或者砂浆加铺等方式来增加人行道的摩擦力。
3. 照明设施要求:人行道上应安装适当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夜晚行人的安全。
照明灯具应均匀布置,光线均匀,不应出现明暗交替的情况。
4. 障碍物要求:在人行道建设过程中,需要避免设置过多的障碍物,以保持行人的通畅和安全。
如确需设置雨棚、广告牌等,应合理规划位置,不影响行人视线和通行。
三、人行道维护要求人行道的维护工作对于确保其长久使用和良好状态至关重要。
城市人行便道铺设国家或地方标准

城市人行便道铺设国家或地方标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人行便道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人行便道的建设与铺设有国家或地方标准。
下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些标准的内容。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标准。
人行便道的建设与铺设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具体内容如下:1.《城市道路设计标准》(GB 50166-2019)这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城市道路建设的标准,也包括人行便道的建设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对人行便道的宽度、坡度、材料、均匀度、开裂、滑道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保障人行便道建设的安全与舒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个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涵盖了人行便道的施工与验收。
该标准规定了人行便道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等,确保了人行便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二、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还存在一些地方性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标准化机构在省、市一级制定、发布和实施的。
下面是一些地方标准的介绍:1.上海市人行道设计标准这是上海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标准,适用于人行道的设计与施工。
该标准规定了人行道的种类、尺寸、坡度、施工材料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深圳经济特区市区道路设计标准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市区道路设计标准》,其中包括了人行道的设计与施工相关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人行道的标准宽度、坡度、路面平整度等,能够保障行人的安全与通行的舒适性。
总之,人行便道的建设与铺设有国家或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对于保障人行便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标准的落实与执行,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品质与水平。
人行道施工标准与材料选用要点

人行道施工标准与材料选用要点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安全的行走空间,更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因此,人行道施工的质量和标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人行道施工标准与材料选用的要点进行论述。
一、施工标准1、平整度标准:人行道的平整度是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标准,人行道的平整度应控制在2mm以内。
过高的平整度会导致积水,影响行人的通行安全,而过低则容易导致行人绊倒。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平整度的控制。
2、坡度标准:人行道的坡度也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人行道的坡度应控制在2%以内。
坡度过大会给行人带来不便,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因此,在进行人行道施工时,必须确保坡度合理,以提高行人的通行舒适度。
3、防滑性标准:人行道的防滑性是确保行人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此,施工中需要选用具有良好防滑性能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相关要求,人行道的防滑性应符合GB/T25891-2010标准。
这不仅可以提高行人的行走安全,还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材料选用要点1、路面材料:人行道的路面材料直接影响到行人的行走舒适度和安全性。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水泥、沥青、石材等。
水泥人行道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在湿滑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积水。
沥青人行道则具有防滑性好、密封性强的特点,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石材人行道则是较为常见的选择,具有防滑性好、美观大方的特点,在城市中被广泛采用。
2、边界石材料:边界石是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分界线,既美化了人行道,又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常见的边界石材料有水泥、花岗岩、红砂岩等。
水泥边界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适合用于车辆较多的区域。
花岗岩和红砂岩则具有美观耐用的特点,在街头巷尾较为常见。
3、排水材料:为了保证人行道的排水性能,常常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排水材料。
常见的排水材料有排水板、排水砖等。
人行道标准化做法

人行道标准化做法
1、彩色沥青路面
(1)施工做法
1)40厚细粒沥青混凝土面层
2)150厚级配碎石
3)素土夯实
4)注意事项:封边需选用平侧石
(2)构造示意
(3)施工标准
1)外观项目
①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现象。
②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有枯焦现象。
③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2)成品保护
①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不少于24h)才能开放交通。
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
路边缘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③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④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⑤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⑥沥青路面干燥后,立即对路面进行覆盖,直至道路开放。
3)检查实测项目
①沥青的厚度,允许偏差为±5MM;
②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
③宽度,允许偏差范围为±20MM;
④中线高程,允许偏差为±10MM;
(4)效果图
面层骨料面层摊铺碾压。
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镇道路人行道分部分项标准化构造实施指南

1预制砖(砌块)面层1.1材料:面砖、干性砂浆、水泥浆。
1.2工具:碾压机、板材切割机、手推车、铁锹。
1.3工序:准备工作→施工放样→铺设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安装→拼缝处理→养护1.4工艺方法:在基层验收合格后,下承层验收合格后,根据地面尺寸放线,划分施工段,根据设计图案进行划分弹线,作为检查、控制砖(砌块)位置,在基层上分区弹出各控制线,控制线沿找坡方向弹线;另在适当位置弹出标高线,控制找坡。
根据水平线,定出地面找平层厚度,拉十字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
铺好后用大杠乱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
找平层上洒一层素水泥浆,然后石材就位。
砖(砌块)就位后用木锤锤击砖(砌块)表面至合适位置,铺下一块砖(砌块)。
行进盲道砖(砖块)与提示盲道砖(砖块)不得混用。
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路口处盲道应铺设无障碍形式。
铺设完成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铺筑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1.5控制要点:砂浆饱满,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盲道设置位置。
1.6质量要求:砖(砖块)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规,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规定。
1.7做法详图(图20.1-1):图20.1-1 预制砖(砌块)面层做法详图1.8实例图(图20.1-2):图20.1-2 预制砖(砌块)面层施工实例图2路缘石2.1材料:花岗岩路缘石、水泥砂浆。
2.2工具:碾压机、板材切割机、手推车、铁锹。
2.3工序:测量放线→路缘石安装→浇筑背后支撑→灌封→养护2.4工艺方法:首先进行路缘石安装控制桩测设,直线部分桩距10~15m,弯道部分桩距5~10m,路口处桩距1~5m。
依据测量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基地找平。
路缘石调整块应用机械切割成型制作。
路缘石垫层用水泥砂浆找平,按放线位置安装路缘石。
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
相邻路缘石缝隙宽度用木条或塑料条控制。
路缘石安装后,必须再挂线,调整路缘石至顺直、圆滑、平整,对路缘石进行平面及高程检测,对超过规范要求处应及时调整。
浅谈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标准及施工应用

装 和施 工应 用 等方 面做 出 了详 细的 分析 与论 述 ,希 望能 给我 国对 城 市现 代化 建设 提 供积 极 的参考 作 用 。 关 键词 :市 政道 路 ;人 行道 ;建 设 标准 ;施 工应 用
市政 道路人行 道建设 的 目的 ,是 满足我 国城镇居 民 日常通行 需 要 ,因此 ,人行 道的建设标准和施工水平 ,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现代 化建设 的推进水平 。笔者根据 自身多年 从事市政 工程项 目的工作经 验 ,针对我 国人行道的建设 与改造 问题试做分析 ,一一 阐述 了项 目的 规划 阶段 、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等过程 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 希望能给 同行带来一定助益。
2 . 市政道路人行遭铺装与平面布置
2 . 1 人 行道 铺装 结构
L n n
~ ~ ~
,
( 1 ) 人行道宽度
市政道路人行道首先要保证路人通行 时的安全 与顺畅 ,其最小宽
度应严格遵照下表的规定标准 。 表1 人行道最小宽度
人行道 最小宽度 / m
项目
大城市
. .
由于原状道路人行道修建时间较早 , 道 路板某些部位受损严重 , 而且 由于地块开发 、机械进 出等 因素 ,导致人行道破坏严重。为完善 市政道路人行道的使用功能 , 并改善周 围环境 ,对人行道实施 改造势 在必行 。本次大修工程方案主要针对现状机动车道 、人行道 、绿化 、 管线 、 交通配套设施等的存在问题 , 通过全面修复 、整治和完善 ,采 用 “ 尊重现状 ,改造弊端 ,提升档次”的原则进行设计 ,把项 目改造 为 “ 便捷高效 、 安全舒适 、生态环保 、经济美 观”的精 品工程 。具体 改造措施包括 :全线采取 “ 机车分离 、人车共面”的原则 ,维持现状 机动车道宽度不变。结合现状病害情况 ,对基层以上结构层进行挖 除 更换 。更换现状人行道铺装 ,并修 复局部基层破损。现状缺少人行 道 路段 ,新建人行道结构 ,使全线人行道连续贯通。
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宽度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宽度规范要求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行人通行的安全和便利性。
为了确保人行道的规范建设和合理利用,市政工程中对人行道宽度的规范要求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市政工程中人行道宽度规范的要求。
一、安全性考虑人行道的宽度直接关系到行人的安全。
合理的宽度可以容纳行人的通行需求,并避免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碰撞。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同类别的人行道有着不同的宽度要求。
例如,在市区主干道上的人行道应设置为2.5米以上,而在住宅区内的人行道则可以适当减少到1.8米。
二、通行流畅性考虑人行道的宽度也与通行流畅性密切相关。
宽度不足的人行道会导致行人拥堵和交通阻塞,给市民的通行带来不便。
因此,在市政工程中,人行道宽度的规范要求也需要考虑到通行流畅性。
通常情况下,繁忙商业区的人行道宽度应大于其他区域,以容纳更多的行人流量。
三、无障碍通行考虑随着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宽度规范也需要满足无障碍通行的需求。
无障碍通行包括轮椅、盲道等特殊行人的通行需求。
因此,在设计人行道宽度时,应考虑到这些特殊行人的需求,并确保宽度足够以便他们通行。
四、人行道功能多样性考虑人行道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除了通行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需求,如休憩、绿化、停车等。
因此,在市政工程中,人行道宽度规范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需求。
例如,在繁忙商业区的人行道上,为了增加休憩空间和绿化面积,可以设置较宽的人行道。
总结起来,市政工程中的人行道宽度规范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通行流畅性、无障碍通行和功能多样性等因素。
合理的宽度设计可以提供行人顺畅、安全的通行环境,增强城市空间的功能和美观性。
因此,在市政工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规定人行道宽度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人行道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市政工程部门应加强对人行道宽度规范的宣传和监督,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同时,对于已经建设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人行道,也应积极采取改造措施,逐步提升市区人行道的宽度和质量。
浅谈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标准及施工应用

工时间要小 于 4h 。裂隙型岩溶 , 充填半充填 溶洞等 , 一般采 用水
建 筑 ,0 0 3 ( )2 8 9 2 1 ,6 8 :7  ̄7 .
Co s r to e hno o y o ur e i o bi i g n t uc i n t c l g f s v y ng c m n n g o tn e ho u e n r c s i r t r a be n h g r u i g m t d s d i p o e sng ka s o d d o i hwa y
真总结 , 加大投入 , 尽快完成 路基岩溶 注浆 , 确保 贵广铁路 G T- G J9
标段相关工程施工工期 , 后续工程施工争取 时间。 为
37 制 浆及 注浆 .
用 制 浆 设 备 按 设 计 浆 液 配合 比 配 制 浆 液 , 拌 时 间 3ri, 参 考文 献 : 搅 n用 a 1 客专岩溶路 基 注浆加 固设 计及施 工技术 [ ] 山西 J. 比重法测浆液密度及稠度 。浆液施工 温度大 于 5℃ , 液终止施 [ ] 李 伟. 浆
文献标识码 : A
表 1 人行 道 最 小 宽 度
项目
各级道路
人 行道最小宽)/ Jm t
大城 市
3
中 、 城 市 小
2
1 人行 道断 面设计
1 1 人 行道 及 附属设 施 宽度要 求 .
1 1 1 人行道宽度 . . 必须满足行人通行 的安全 和顺 畅 , 不得小 于表 1的规定 。
关键 词 : 市政 道 路 , 行 道 , 设 标 准 , 装 人 建 铺
中图分 类号 :4 2 3 8 U 1.7 人行道 的建 设 , 仅满 足市政 道路行 人通 行要 求 , 不 人行 道建 设水平和标准更 能从另 一个 角度 反映一 个城 市现代 化水 平 。本 文结合宿迁市市政设施管 理处近两 年专项大 修项 目, 对人 行道 的 建设及改造方案从规划 、 设计和施工应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 阐述 。
城市人行道规范要求

城市人行道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行道的规划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城市人行道规范可以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步行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人行道规范的要求,以确保人行道的安全、便利和美观。
一、人行道宽度人行道的宽度是人们步行和活动的基本条件。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人行道的宽度应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域的人行道宽度应在2.5米以上,以容纳大量的行人流量。
而在住宅区和小巷等人流量较小的地方,人行道宽度可以适当减小至1.5-2米。
二、无障碍通行人行道应该为所有行人提供无障碍通行的条件。
在规划和设计城市人行道时,必须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推婴儿车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为此,人行道应保证平坦、无障碍的通行路面,安装坡道和扶手以方便使用轮椅、行动不便的人士。
此外,人行道上的斜坡、凹陷和障碍物都应被清除,确保行人的安全和便利。
三、路缘石和标线为了确保行人和车辆之间的分离,城市人行道的边界应设置路缘石。
路缘石不仅可以提供安全的界线,还可以防止行人误入车道。
路缘石的高度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不会对行人造成危险。
此外,标线的设置也是城市人行道规范的重要一环。
标线可以引导行人的步行方向,减少混乱和冲突。
例如,人行道中央可以设置指示箭头,指示行人单行道的方向;同时,为了方便视觉有障碍人士的辨别,地面上的标线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标示人行道与非人行道区域。
四、照明设施充足的照明设施是保证城市人行道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良好的照明可以保证行人在夜间有良好的视线,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城市人行道规划中,应该合理布置街灯,确保人行道的照明充足。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如路灯、太阳能灯等。
五、绿化和景观城市人行道不仅仅是一个通行区域,也是市民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因此,在人行道规划和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的布局。
适当的树木、花坛和景观装饰可以为人行道增添美观和舒适的氛围,提供遮阳和休息的场所。
人行道修建实施方案

人行道修建实施方案一、前言。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行人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道路整体美观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人行道的修建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人行道的安全、舒适和实用性。
本文将围绕人行道修建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二、选址和规划。
在进行人行道修建之前,首先需要对选址进行规划和选择。
选址应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情况、人流量等因素,确保人行道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在选址确定后,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包括人行道的宽窄、长度、连接性等,以满足行人出行的需求。
三、材料选择。
人行道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人行道的使用寿命和外观美观程度。
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磨性、防滑性、防水性等特点,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常见的人行道材料包括水泥、砖石、沥青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人行道的使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施工工艺。
人行道的施工工艺包括地基处理、材料铺设、边界标识等环节。
在进行施工工艺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人行道的平整度和牢固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五、配套设施。
人行道的配套设施是人行道功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路灯、垃圾桶、座椅等。
在进行人行道修建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便为行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环境。
六、管理与维护。
人行道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人行道长期有效使用的关键。
在制定人行道修建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包括责任主体、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等,以确保人行道的长期良好使用。
七、结语。
人行道的修建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选址规划、材料选择、施工工艺、配套设施、管理与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人行道的安全、舒适和实用性。
希望本文能为人行道修建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城市道路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大中修工程中的以及使用过程中新增的人行道设施的设置。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的总则、一般要求、位置、密度和尺寸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7733 地名标志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 5068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YZ/T 0067 信筒DBJ440100/T 160 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市政规划篇)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城市道路 urban road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3.2人行道设施 facilities on sidewalks设置于城市道路中人行道范围内的设施,包括公益性设施和公共服务性设施。
3.3人行道 sidewalk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至车行道边缘的空间,包含通行带、设施带。
参见附录A。
3.4通行带 area for pedestrian人行道上供行人通行的区域。
参见附录A。
3.5设施带 public facilities area人行道上可设置公共设施的区域。
参见附录A。
3.6路口人行带 sidewalks around the crossing道路交叉口圆角控制范围内的人行道。
参见附录B。
道路工程人行道方案

道路工程人行道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道路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行道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行人出行和城市交通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市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人行道宽窄不一、平整度不够、路灯亮度不足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提升城市人行道的品质,我们拟定了新的人行道改造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升人行道的整体品质,提高人们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
2. 给城市增添美化元素,增强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3. 保障行人通行的基本权益,为行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三、方案内容1. 人行道宽度: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流量情况,确定人行道的最佳宽度。
通行量较大的路段要求人行道宽度大于2米,而较小的路段可以适当缩窄到1.5米。
2. 铺装材料:选择耐磨、防滑、易于清洁的人行道铺装材料,例如橡胶砖、水泥砖等。
另外,可以在人行道上使用花岗岩、彩色砖等材料进行装饰,增加装饰性和美观度。
3. 平整度:保证人行道的平整度,消除凹凸不平和裂缝,确保行人的行走舒适。
4. 绿化带:在人行道两侧设置绿化带,种植不同类型的树木和花草,提供行人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5. 路灯设置:在人行道两侧设置路灯,保证人行道在夜间的明亮度。
6. 隔离设施: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如护栏、花台、绿化带等,确保行人的安全。
7. 交通标识:在人行道上设置交通标识,如行人过街标志、划线、交通指示牌等,提醒行人注意通行安全。
8. 无障碍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通行。
四、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对城市各个区域的人行道进行调研,了解现有问题和需求,制定改造规划。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人行道改造的设计方案,明确具体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3. 施工准备:组织人员、准备材料、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和施工队伍的人员配备。
4.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人行道改造的具体施工工作。
市政路人行道方案

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则是城市道路中为行人提供通行的特定区域,对于保障行人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种市政路人行道方案,旨在改善行人通行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应重点考虑行人的安全。
有人行道的道路要比没有人行道的道路更加安全,因为它为行人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通行区域。
在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行人通行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宽度和分隔设施,确保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在狭小的区域内,可以采用立柱、护栏等设施来分隔人行道和车道,避免行人与车辆的交叉干扰。
其次,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应注重行人的便利性。
人行道的宽度应根据通行人流量来确定,确保行人能够舒适地通行。
在繁华的商业区域,人行道的宽度需要更宽,以容纳更多行人。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人行道上设置休息区、景观设施等,给行人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提升行人通行的舒适度。
另外,还可以在人行道上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市民出行。
第三,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应注重环境美化。
在设计方案中,可以考虑在人行道两侧种植绿化植物,如树木、花草等,既能提高人行道的美观程度,又能起到吸附污染物、降低环境噪音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在人行道上设置艺术装置、雕塑等,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最后,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在城市规划中就需要考虑到人行道的布置和设计。
行人通道的布置要与交通设施相协调,并与周边建筑物、景观景点相融合。
比如,可以在行人通道旁设计人行步桥或地下人行通道,方便行人过马路。
此外,还可以在人行道上设置站牌、指示牌等,提供行人所需的信息。
综上所述,市政路人行道方案应兼顾行人的安全和便利性,注重环境美化,并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提升城市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注重环境美化和文化氛围的打造,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设计与施工要点

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设计与施工要点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为了保证人行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下面将从设计和施工要点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人行道设计要点1.合理规划布局:人行道的规划布局应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其能够适应人流量的需求。
同时,在规划布局上要考虑到可达性和连贯性,便于行人的顺畅通行。
2.材料选择:人行道的材料选择要考虑到耐久性、抗滑性以及不同季节的适应性。
常见的人行道材料有水泥砖、砂浆、自然石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人行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坡度设计:人行道的坡度设计是保证行人行走舒适性的关键。
合理的坡度设计能够防止积水和结冰,减少滑倒事故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2%。
4.交叉口设计:在人行道交叉口的设计中,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行需求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灯,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安全和有序地通行。
二、人行道施工要点1.基层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预处理,包括清除杂物、平整基层和修补裂缝等。
基层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行道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2.施工方法:人行道施工方法包括铺设法和浇筑法两种。
铺设法适用于比较小的区域,施工速度较快;浇筑法适用于较大的区域,施工后可以形成连续的人行道表面。
3.材料选用和施工质量控制:人行道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
特别是在人行道的边缘和接缝处的处理上,要注意细节,保证人行道的整体美观和使用性能。
4.交通安全措施:在人行道施工期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施工警示带,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和安全帽,严禁随意抛撒垃圾和杂物。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设计与施工必须注重细节和质量,确保人行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专家和教授,我深知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享,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

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摘要:人行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出行活动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人行道的建设,不仅满足市政道路行人通行要求,人行道建设水平和标准更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
因此,实施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既可以美化市容,塑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建设必须从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城市风格和周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一、人行道设计的基本原则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满足行人步行交通的需要。
人行道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人的舒适、安全,因此,在人行道设计中,应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许多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因人行横道设置的不合理而造成了行人通行的很多不便,并成为行人违规穿行道路的重要因素,甚至于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在每一个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如何设置去保护行人、改善汽车路线,避免人车混杂,以保证安全和畅通,需要很用心的设计,应该因地制宜而非一致抄袭。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人行横道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使行人横过车道的距离最短,以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
二是人行横道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横过车行道,对交通安全不利。
三是人行横道应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时间。
四是公交停靠站沿着人行道布置时,乘客站在人行道上等候车辆.乘客占用了人行道,使人行道的净宽值减小.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就会降低,可能导致人行道不通畅,根据等车的乘客数量及以公交站点的类型,确定公交停靠站对人行道的影响,考虑公交站点对人行道的影响宽度。
二、人行道建设的具体规划2.1 人行道的宽度设计在城市道路的设置中如果人行道过窄,拥挤的行人必然会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机动车道,从而造成交通混乱,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反之,如果人行道过宽,则会占用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造成浪费。
人行道铺装规范标准

人行道铺装规范标准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为行人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行环境,同时也是城市美观、整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人行道的安全和美观,制定了一系列的人行道铺装规范标准,以确保人行道的建设和维护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人行道的铺装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抗压、耐磨、防滑等性能。
常见的人行道铺装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砖石材料等。
在选择铺装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交通量、行人流量等因素,以确保人行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人行道的铺装设计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标准,包括人行道的宽度、坡度、坡向等。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上的人行道宽度应当不少于2米,次干道和支路上的人行道宽度应当不少于1.5米。
人行道的坡度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以确保行人在行走时不会感到不适。
此外,人行道的坡向应当考虑到雨水排放和残障人士的通行需求,确保人行道的通行畅通和无障碍。
另外,人行道的铺装施工应当符合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包括铺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铺装材料的配合比例和质量,确保铺装层的均匀、牢固。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最后,人行道的铺装维护应当符合相关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清洁等。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人行道铺装的损坏和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定期清洁可以保持人行道的整洁和美观,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总的来说,人行道铺装规范标准是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便捷、美观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才能确保人行道的建设和维护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城市景观。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人行道铺装规范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共同营造安全、舒适、美丽的城市环境。
道路施工规范对人行道与人行通道的要求

道路施工规范对人行道与人行通道的要求道路施工规范是为了确保道路施工的安全、有序和符合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在道路施工中,人行道和人行通道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行人的通行安全和便利性。
因此,道路施工规范对人行道与人行通道也有相应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规范对人行道与人行通道的主要要求。
1. 施工前期准备在进行人行道和人行通道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明确人行道和人行通道的位置和尺寸,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标记。
同时,施工方也需要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并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和材料进行施工。
2. 施工区域划分与保护措施为了保障行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道路施工规范要求在施工区域划分与保护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针对人行道和人行通道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临时通行标识,以提醒行人绕行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的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或栏杆等设施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行人进入施工区域。
3. 施工过程中的人行道保护在人行道和人行通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以确保行人的通行安全。
首先,施工方应在人行道施工区域铺设合适的临时行道板,保障行人的便捷通行。
其次,在需要挖掘或开设临时施工通道时,应设置合适的跳板或临时台阶等设施,以确保行人的安全越过施工区域。
同时,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避免垃圾和杂物堆放在人行道上,以免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
4. 施工完工验收施工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人行道和人行通道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过程中,应有专业人员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人行道的平整度、防滑性等进行评估,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检查人行道的排水是否畅通,以防止雨水积聚造成滑倒的危险。
如果发现问题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方必须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确保人行道和人行通道的质量合格。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规范对人行道与人行通道有着严格的要求。
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行人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市政道路中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
摘要:人行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出行活动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人行道的建设,不仅满足市政道路行人通行要求,人行道建设水平和标准更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
因此,实施人行道的标准化建设既可以美化市容,塑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建设必须从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城市风格和周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一、人行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满足行人步行交通的需要。
人行道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人的舒适、安全,因此,在人行道设计中,应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许多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因人行横道设置的不合理而造成了行人通行的很多不便,并成为行人违规穿行道路的重要因素,甚至于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在每一个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如何设置去保护行人、改善汽车路线,避免人车混杂,以保证安全和畅通,需要很用心的设计,应该因地制宜而非一致抄袭。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人行横道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使行人横过车道的距离最短,以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
二是人行横道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横过车行道,对交通安全不利。
三是人行横道应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时间。
四是公交停靠站沿着人行道布置时,乘客站在人行道上等候车辆.乘客占用了人行道,使人行道的净宽值减小.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就会降低,可能导致人行道不通畅,根据等车的乘客数量及以公交站点的类型,确定公交停靠站对人行道的影响,考虑公交站点对人行道的影响宽度。
二、人行道建设的具体规划
2.1 人行道的宽度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设置中如果人行道过窄,拥挤的行人必然会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机动车道,从而造成交通混乱,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反之,如果人行道过宽,则会占用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造成浪费。
人行道的宽度设计标准如下:
(1)大城市人行道宽度的设计标准:各级道路不得小于3米;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机构集中路段不得小于5米;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不得小于5米;长途汽车站不得小于4米。
(2)中小城市人行道宽度的设计标准:各级道路不得小于2米;商业或文化中心区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机构集中路段不得小于3米;火车站、码头附件路段不得小于4米;长途汽车站不得小于4米。
2.2 人行道断面的设计形式
人行道的路缘石是分隔车行道与人行道的界限,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的作用。
路缘石高度可不能设计成一成不变的。
在通常情况下,路缘石宜高出车行道边缘10到20cm。
当人行道较大的高出车行道,并且高差大于5cm,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用较高的侧缘石分隔,旨在禁止车辆驶入人行道范围;人行道较小的高出车行道,高差小于5 cm,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用较低的侧缘石分隔,此类断面形式适用于机非混合车道,且车行道较窄,沿线商铺较多的市区道路,拟允许车辆上人行道临时停车,以保证道路交通通畅;人行道与非机动车行道平齐,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仅用平石分开,此类断面形式适用于机非分离车道,使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3 人行道面层的设计
人行道设计要有整体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比较,根据交通量、通行能力和功能要求合理选择铺装材料,对人行道面层材料色彩、材质、形式、风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谐性、相容性要做充分的论证,不仅要集色彩化、美观化、高档次为一体,更要对人行道面层材料的抗滑性、渗透性、耐久性都有明确的要求。
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此外人行道面层的设计还要与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园林公园、景区等周边道路的材质、色调、风格等相呼应,人行道上井盖座,石质面层铺装尽量采用不锈钢井框,石质纹理的井盖,自然美观。
2.4 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
绿绿化带的宽度设计标准,人行道上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该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
4 m ~10 m,绿化带净宽度:灌木丛0.8—1.5m,单行乔木1.5—2米,双行乔木并列5米,双行乔木错列2.5—4米,草皮与花丛0.8—1.5米。
树池宜采用方形,每边净宽不小于1.5 m; 采用矩形时,净宽与净长宜不小于1.2 m × 1.8 m。
树池设置按树木品种和规范要求留足尺寸和生长空间,绿化周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铺设透水性好的水泥预制砖,保证绿化植被的正常生长。
树穴侧石材质及树穴内填充物要与人行道铺装材料匹配。
2.5 盲道的设置
盲道是为方便盲人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而专门铺设的道路,但是盲道上的问题却给盲人行走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导致“瞎指挥”的事例四处可见。
盲道本来宜设计为黄色,这是因为有的盲人尚有微弱的视力,而黄色则是他们最容易识别的颜色,但现实中大部分人行道的盲道都与周围的颜色相同,不便干识别。
有的盲
道则沿着人行道中央铺设,这违背盲人的行动习惯,也使一般行人行走时容易绊倒。
2.6 人行道照明设计
人行道照明的效果就是要使行人看清地面上有无障碍物,并要在2米的距离就可看见对面的来者,这样的状况下行人才会有安全感,所以选灯不能只看灯具造型,因为造型与照明效果无太大关系,不要只在造型上下功夫,如大圆形的路灯,这种光完全散在空中,实际效果很低。
因此,选择灯具最重要的是配光曲线,配光曲线的重点要与空间形状相互搭配,要仔细评估。
另外照明灯具光色的效果、灯源的演色性及用电的经济性也需要一并考虑,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终才能确定。
2.7 人行道的景观设计
人行道的景观设计在人行道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人行道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个舒适的行走环境,提高该城市道路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例如在人行道上设置一些供行人休憩的长椅,、自动售货机及摆设一些盆栽植物等。
景观设计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应是人流的组织,游客的休息及购物场所的安排,通过景观设计建立起旅游商业氛围,使景观的细部塑造与整体的环境协调一致。
人行道的景观决不能盲目地追求气派,追求最大、最宽、最长,强调几何图案的优美、色彩的金碧辉煌等等。
单纯地满足视觉感官功能,不仅会在实际运用中失去应有的功效,也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人行道的功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人行道的设置首先应满足人们步行的需要,使人流顺畅自由地通行,为行人提供舒适的行走空间;其次,人行道设置要考虑到城市管线的布设及绿地规模,并为其提供充足的空间.此外,还要兼顾路幅其他部分宽度的协调,为以后城市道路的改造提供条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