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的理学美学

合集下载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明道,南宋大儒之一,是理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对现代哲学有着启迪意义。

朱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提出了“心即理”、“理在人心”等重要观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核心理念。

他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发现其规律性和本质,才能获得知识。

朱熹倡导人们要用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理解事物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抵制主观臆断,使认识达到更高层次。

对于人类的智能,朱熹认为,“心即理”,这意味着人类的智慧本质就是理性,而非靠外部的知识来增强。

因此,他提出“知行合一”:“知”和“行”都是靠本心的理性来完成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理在人心”。

朱熹认为,理并不是某个超自然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心中。

这个理性是人类的根本,它源自于上天的秩序和普遍规律,而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神秘物质。

由此,他进一步认为,人的心是建立在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天地万物都有一种自然的秩序和本性,而人的心灵是能够理解这些秩序的,如此就成为了人用智慧认识世界的起点。

总之,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类应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种实践是融于知识中的,所以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朱熹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的理智是基于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的,依照这些规律性才能认知自然。

正是这些深厚而微妙的思想,成就了朱熹的理学思想,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思想遗产。

朱熹理学美学中的绘画美学观

朱熹理学美学中的绘画美学观

朱熹理学美学中的绘画美学观内容摘要:朱熹理学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别具一格。

学术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领域,对其美学思想则比较忽视,文章主要阐述了朱熹理学美学中的绘画美学观。

关键词:朱熹理学美学绘画美学观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绘画艺术审美观必然与其理学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其理学有鲜明的特点,他的艺术思想是以“文从道出”作为哲学基点的。

在朱熹的艺术审美理想和境界的追求上,“文从道出”和“文道合一”对他的影响表现为崇尚艺境与道体的统一。

绘画艺术中的“文道合一”。

朱熹在绘画艺术中提出了“心画”的概念。

比如他在《跋杜祁公与欧阳文忠公贴》①里就有记载:“杜公以草书名家而气楷法清劲亦自可爱。

谛玩心画,如见其人。

”他在《跋陈了翁则沈》②里也有记载:“心画之妙,刊勒尤精,其凛然不可繁犯之色,尚足以为激贪立儒之助。

”在他看来,绘画艺术是人的精神气度在笔墨中的表现,所以他称笔墨之为“心画”,并以此来品评绘画作品。

言为心声,笔为心画,都是朱熹理学中的“文道合一”基础上的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论。

人品与艺品的统一,是中国儒家美学思想的固有传统。

“文从道中流出”必须经过心的中介,其实就转变为文从“心中流出”或从“胸中流出”,“文道合一”其实也就成了人文合一。

绘画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

绘画艺术作品的外部特征是形象性的,它往往需要借物象来传达。

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感物道情”,从这个哲学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并没有以他的“理”绝对地否认人的情感。

真正的绘画艺术,是本真的体现,是画家的真情抒发。

绘画之美是通过绘画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再现和表现,去揭示内在的本质。

强调绘画艺术创作冲动的发生,主要源于外界事物的触动。

也就是感触与道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这种情感在理论上还规范于“情”“理”合一的中庸尺度之中,而实际上则突破了“理”的桎梏。

感物与道情有机结合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贡献。

绘画艺术的整体表现。

朱熹还非常重视绘画艺术的整体表现,把绘画艺术作品内在的有机联系看作是绘画艺术的活的生命的基础,是绘画艺术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东坡居士,福建闽侯人。

他是南宋时期杰出的理学大师,被誉为“二程以来的大成者”。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

他继承了程颢和程颐的理学传统,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本文将从朱熹的思想来源、核心观点和影响等方面,简要论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融会贯通,集众家之长,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的精华。

他推崇儒家经典,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并通过“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原则,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发展。

他又吸收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体道通天”等思想,对儒学进行了革新。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包括心学、格物致知、理学思想等几个核心观点。

首先是心学。

他认为“性即心”,强调人的本性善良,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主张“格物致知”,以理性控制感性,实现人的道德完善和自我修养。

其次是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天理,从而明白人生的原则和道理。

他强调用心去感悟,用知识去认识,用行动去实践,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

最后是理学思想。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本源和道理,只有遵循天理,才能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他主张“以性理天下”,以此观点为基础,建构了关于天命、政治、教育、修身等方面的系统性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学术上,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的理学、道学、心学等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了官方的儒学教条,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入人心。

在政治上,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天命观念,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君臣父子之道,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上,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倡导通古今、明白道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当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朱熹的学术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这是一种将儒家经典与道家、佛家思想相融合的哲学体系。

下面将对朱熹的理学思想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朱熹理学的哲学基础朱熹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和宇宙自然的运行原理是一致的,人类应当致力于追求宇宙自然的本质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类的最高境界。

同时,朱熹强调了“致良知”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感知力量,可以通过培养和发挥这种力量,来达到道德上的升华。

此外,朱熹还主张“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认识来探求真理,这也是他的理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二、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1.主体性朱熹认为,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自由的主体性之上的。

他主张人的内心应当具有自我控制、自我决定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主。

朱熹的主体性理论强调,人应当具备自我完善的力量和能力,这与现代社会的主体性思想十分相似。

2.知行合一朱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是一致的,只有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持,才能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同时也强调实践的理性分析和反思。

朱熹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强调实践是知识的最终归宿。

3.诚实信用诚实与信用是朱熹理学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朱熹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建立在诚实和信用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相支持,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朱熹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表示人类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乎自然的本质规律行事,不违反自然的原则,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完美的境地。

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主体性理论、知行合一的学习理论、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哲学概念都对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世称朱子,是中国理学的重要代表,被后人尊称为“理学圣人”。

他在宋代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奠定了儒家思想传统的基础。

朱熹的理学思想旨在复兴与发展儒家经典,以经学为基础,把儒家的核心教义进行了整理和梳理,并加以解释和阐发。

他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推崇“诚意”的原则,强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性,追求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朱熹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人们的善性常常被摧毁和扭曲。

为了恢复人性的善本性,必须进行教化和修养,通过学习经典,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使得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朱熹的理学思想中,他强调“知行合一”的观念,认为知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通过学习和理解经典的道理,然后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

他反对空谈理论而不付诸行动,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社会伦理的重要性。

他强调仁义礼智四德的统一,认为个人应积极地履行社会角色和责任,并追求共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他主张以孝道为基础,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弘扬,认为只有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尽管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他的贡献却是不可忽视的。

他将儒家经典重新梳理整理,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理学教义。

他的学说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的理学思想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解释,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追求知行合一的境地,注重社会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

他的思想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朱熹的理学美学

论朱熹的理学美学

论朱熹的理学美学06041125黄文娟【摘要】:朱熹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之气势,上承先秦、汉唐、两宋学术之血脉,开启了明清古典学术(包括美学)的繁荣与整合之大潮,致使中国古典美学开始真正成熟起来。

朱熹的美学既带有理学—美学的色彩,又掺杂了纯美学的营养因子;既以理学家的视域观照着宇宙、人生、自然、社会,以自身的主体心境来同化对象,又以美学家的姿态来体味人生;既有美学思想的阐发,又有审美形态的创造。

朱熹的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以善为美、文道合一。

本文将对朱熹美学的这三方面对初步探讨。

【关键词】:朱熹、理学美学、格物致知、以善为美、文道合一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在理论上认识美,掌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的能力。

因此也就需要我们对美学孜孜不倦地继续进行研究。

我国美学到了宋代,开始走向成熟。

宋时,朝廷开始大量文人,文人地位得到提升,教育事业也开始走向繁荣,市民文化开始纷纷兴起,长足发展起来,为这一时期的美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滋生土壤。

于是这一时期的美学凭藉着先秦时期的儒学美学、道家美学、诗经美学、屈原美学以及两汉时期的经学美学、魏晋时期的玄学美学和隋唐禅宗美学的丰富而深厚的基础,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整合、深化与建构——它广泛吸纳了各种学术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批判性地汲取了道家和禅宗的美学思想,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美学资源,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辉煌而又具有自身价值追求的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美学开始走向成熟并达到新的高度。

朱熹便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极富审美激情、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蕴的繁盛时代且自身又具有旺盛的审美实践能力和极高的审美趣味的审美者。

时代的美学氛围和自身的审美素质——外在的和内在的双向动力——造就了朱熹美学思想独特的特性。

明代哲学家庄定山曾指出:[1]屈原长于骚,董、贾长于策,杨雄、韩愈长于文,穆伯长、李挺之、邵尧夫长——————————【1】黄宗羲:《明儒学案》P1083;于数,迁、固、永叔、君实长于史,皆诸儒也;朱子以圣贤之学,有功于性命道德,至凡《四书》、《五经》、《纲目》以及天文、地志、律吕、历数之学,又皆与X敬夫、吕东莱、蔡季通者讲明订正,无一不至,所谓集诸儒之大成者,此也。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发展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尊崇,他的理学思想在宋元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集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的精华,对理学的发扬光大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本文就从朱熹的理学思想出发,探讨他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影响,以及对后世思想的启示。

朱熹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气、心思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而气又是由理构成的,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在此基础上,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得到知识。

朱熹还特别强调了“心思”在认识和道德上的作用,认为心思是认识和道德的源泉,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心思,使之清净无染,去糟粕留精华。

朱熹认为,人性本善。

他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教育和修养中,可能被败坏。

要发扬光大人的本性,就需要借助于理学思想来对自己进行反省和修养。

在朱熹看来,心思的纯净是修养的重点,只有纯净的心思才能使人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为情欲私欲所困,从而得以达到圣人境界。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儒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使之得到了一次新的充实和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对中国哲学的转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强调对事物的实际观察和思考,对中国哲学的实证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政治和文化思想,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朱熹的理学思想虽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尽善尽美,他强调理学思想的纯粹性,却忽略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复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中国的科技和学术发展滞后了一定的时间。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理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朱熹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

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的性和心的重要性。

在朱熹看来,人的性是人的本质,是人和盛天地间的联系,是人类特有的品质。

朱熹认为,人的性本善,通过修养心性,可以使心性趋于完美,使个体和谐发展。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思考事理,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这也是在强调心性的修养和提升。

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和行为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将知识贯彻到行动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在朱熹看来,学问的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实践中,要将所学的道理用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中。

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这也是他对于理学思想的理解和实践。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理和气的关系。

他认为,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天人合一的道理,理和气是相互贯通的,是相互影响的。

朱熹主张,理是气的本体,气是理的流动形式,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形成了共通的规律,人应当依循这些规律来修养心性,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敬天爱人的精神。

他认为,人应当尊敬天地、尊重他人,依循道义,追求真理,在此基础上实践仁爱之道。

朱熹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恶者,其仁之不敬也”等观点,展现了他对于敬天爱人的重视和强调。

朱熹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哲学,秉承儒家的理论、实践和修养精神,倡导“格物致知”,主张“知行合一”,注重理和气的关系,强调敬天爱人的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社会文化。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理学发展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

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

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理学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而且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意蕴。

本文将从朱熹理学的思想背景、主要观点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其美学意蕴。

一、朱熹理学的思想背景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当时,社会危机四伏,儒家思想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朱熹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释,提出了以“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之宗,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同时,朱熹也强调了“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主张用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二、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美学意蕴1、“理”与美的关系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美的本质。

美在于事物的理,美存在于事物的条理、秩序和规律之中。

这种观点突出了美的客观性和理性,强调了美的存在和价值取决于它所内含的“理”。

这种以“理”为美的思想对中国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中国的美学理论。

2、人格美与道德美朱熹理学注重人格美和道德美。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高尚的人格,注重道德修养。

他认为美在内在的精神品格而非外在的形象,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体现人格美。

这种对内在美和道德美的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朱熹理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朱熹理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朱熹强调的“理”的概念提醒我们要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其次,朱熹理学的人格美和道德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塑造理想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参照。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越来越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提升,而这些正是朱熹理学思想所强调的核心。

再次,朱熹的“理”并非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冲突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是宋代儒学家,他提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之一。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心性论:朱熹认为人的心性是纯善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他主张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心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2. 大学中庸:朱熹注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天理的原则和人伦的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以诚信、孝顺、仁爱等美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纲常定命:朱熹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宇宙秩序和道德原则,称为“纲常”,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这个纲常来定制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依此来管理社会和人伦关系。

4. 诗书礼乐:朱熹重视经史子集的研究和教育,他认为这些经典是揭示人性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他强调通过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行和思想,使之达到教化作用。

5. 心学:朱熹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和思维的根本,也是人与天地的关联。

他主张通过对心灵的探寻和理解,来认识天地之道和人生的意义。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忠实居士,山东栖霞人,是宋代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大家之一,同时也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朱子学”。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是在对程颐和程颢的理学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发展。

在朱熹看来,人的天性本善,要实现天理,必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诚意正心”、“止于至善”的思想。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观察和研究周围事物,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认识天地之道。

在这个过程中,人要“达于心而思其理”,“思其理而后知其性”,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天理。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使人真正了解天理,并且才能正确地实践和应用天理。

朱熹强调“致良知”。

他认为,人的心中都有一种与天地之道相契合的良知,只有通过修养和教育,才能使这种良知得以发挥并指导人的行为。

朱熹认为,“人心本善”,人都具有这种良知,只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养,才能使这种良知得以发挥作用,指导人的行为。

朱熹也提出,人的良知要与天理相统一,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朱熹强调“诚意正心”。

他认为,人的心性应当真诚,修养应当坚持正直,才能与天理相契合。

朱熹认为,“天理在我心”,即天理就在人的内心,因此人的心性应当真诚,修养应当坚持正直,才能与天理相契合。

只有以真诚的心和正直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事物,才能真正通达天理。

朱熹提出“止于至善”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当追求至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之初心,使人能够与天道相应,达到心安理得的境界。

只有当人达到了至善的境界,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可以看出,朱熹的理学思想贯穿了“格物致知”、“致良知”、“诚意正心”、“止于至善”的四个基本理念。

他的思想不仅是对程朱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刻阐释和创新。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是中国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论述朱熹的理学思想,探讨其主要观点和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朱熹(1130-1200)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学者。

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在理学、经学、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书集注》和《大学章句》等著作中,对后世的理学、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现在对“格物致知”、“致良知”和“诚意”的强调上。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这就是“格物致知”。

在他看来,人的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思考。

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实践,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朱熹强调“致良知”,即要通过不断修养自己的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真知灼见得以发挥。

他认为,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朱熹提出了“诚意”这一理念,强调人应该怀着真诚的心态去对待事物和对待学术研究,只有真诚才能得到真理,只有真理才能指引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现在对“理”、“性”和“心”的阐述上。

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是一切事物的规律性和本质属性,它支配着世界的运行。

而“性”则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和天赋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朱熹强调,“性”本善,人本真,只有发挥和遵循自己的本性,才能实现自我完善。

朱熹认为,“心”是人的思维、感情和意志的综合体,是人的主宰之所在。

他主张,要修身养性,必须先修“心”。

要做到心正,态度端正,才能做到言行一致。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明理知性,修身齐家,才能成就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现在对“仁爱”、“忠孝”和“格物致知、致良知”相结合的要求上。

朱熹认为,“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和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儒家传统的影响广泛深远。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四书集注》中,该书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是朱熹对这些经典进行集注和解释的总结。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重要方面: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是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对儒家经典的独特解读。

朱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是统一的,知识不应该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朱熹主张通过学习和修养,使得人们的认知与实践相统一,使道德和行为达到完美的一致。

他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使社会和个人得到改变和进步。

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与其他儒家学派的区别之一。

朱熹认为,人应该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研究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他主张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和特点,从而推演出其内在的道理和原理。

朱熹认为,这种通过观察和研究物体来获得知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更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释和注解,为后来的读经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朱熹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了道德和行为的统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朱熹过于强调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些学者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他们认为朱熹将知识的源泉局限在人与物之间的观察和研究,忽视了实践和实验的重要性。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儒家传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思想,提出了儒家经典的独特解读和理解,从而启示了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东坡居士,宋代理学大师,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朱子学”。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发,强调了性理之辩、格物致知、尊孔抑朱等重要观点,形成了朱子理学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朱熹的理学思想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朱熹强调了性理之辩这一重要观点。

他认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本性,“理”是天地万物普遍存在的道理。

性即理,理蕴含在人的内心之中,是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根本原则。

朱熹强调,“性者,物之始也;理者,物之理也。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人的道德行为应当与这种本性相一致。

由于人的情欲私欲的干扰,会使人产生违背本性的行为,朱熹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相对,强调了人应当努力恢复本性的善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朱熹倡导了格物致知的观点。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研究天地间各种事物的规律和原理,来认识世界、认识人性、认识道德。

他说:“人心常应物,物物之理即人心之性也。

”这就是说,人的心灵应当与外界的事物相联系,通过观察和思考,对外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从而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智慧。

朱熹主张,人的知识和修养应当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通过周密的思考和严谨的研究来提高。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研究,人才能明白自己的身处的世界,了解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有理性的人。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表现在其对儒家经典的深入解读和阐发。

他致力于《四书》的注疏和理学思想的整理,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人应当通过研究经典,理解经典,以及运用经典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见解。

他强调,“学者尽心力于经典,有备无患,心得无碍。

不心得则心俗,心俗则心乖,不足以为经书所传。

”他认为,人应当对经典有所掌握,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来加以丰富和完善。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摘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代表了儒学极大成就。

通过了解朱熹的生平,掌握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发展阶段,把握朱熹关于“理”与“气”,“理”与“生生”等理学内容,从而更好的理解其理学思想。

关键词:朱熹理学儒学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他创立的儒学理论体系在以儒学为基础的同时,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优秀思想。

其四十年呕心沥血的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列为法定教科书,直到现在仍是我们学习《四书》的注疏重要经典来源,其理学思想更是代表了儒学极大成就,要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朱熹本人及其深刻的理学思想。

一、朱熹的生平介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江西婺源。

他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逐渐奠定了其理学思想基础并开始独立探索哲学,逐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朱熹在总结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其独立而宏大的理学体系,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其撰写的《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其河洛先天思想。

其文学代表作有《菩萨蛮》、《南乡子》《忆秦娥》等。

其中《菩萨蛮》最具特色,该词以回文展现,构思精巧别具一格,表现形式新颖,内容巧妙融合又独具意蕴,足见其夯实的语言功底。

古人称“周东迁而夫子出,床南渡而文公生”。

朱熹作为我国封建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理学思想对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现象作出了合理阐释,自宋朝晚期至清朝末期始终被认定为官方哲学,颇具影响力,且拥有不可撼動地位,达到顶峰。

朱熹之所以能够取得赞誉极高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除了他个人的勤学苦练及天份相关外,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朱熹自幼发奋学习,立下鸿鹄之志,要做圣人。

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

“生生之德”与北宋理学美学的核心问题简论——朱熹美学核心问题研究前论之一

“生生之德”与北宋理学美学的核心问题简论——朱熹美学核心问题研究前论之一

内容提要:“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宋明理学(包括美学)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思想。

本文作者认为,审美境界是朱熹及其理学前辈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而审美境界又是一个生命意识问题,“生生之德”与审美境界就有着极为重大的内在关系。

北宋理学美学家们恰好就是从这一方面去探讨审美问题的。

关键词:生生之德北宋理学美学朱熹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理论是朱熹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审美境界说到底就是人的生命意识的流程及其特定的精神状态。

美学的意义在于对人的解读,美只因人而存在。

人的存在无非是在两个基本维度展开,即自然性与精神性。

精神性方面宗教、道德、审美又是其基本层面,对人的精神领域的挖掘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

其原因就在于“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1)。

这种强大的人文背景与基础,使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的”(2)人生境界理论。

这种人生境界追求不是由道德境界走向宗教境界,而是由道德境界走向审美境界,并将审美境界确立为人生的最高境界(3)。

传统儒释道的这种美学精神,尤其是儒释道整合形态的新型理论思潮——理学,对于朱熹美学有着极大的奠基性意义。

同时,朱熹美学的核心问题——审美境界理论又将其大大地推进。

可以这样说,朱熹美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其理学前辈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要深入研究朱熹的审美境界理论,还必须结合其理学前辈的成就来进行论述。

因此,本文将着重从“生生之德”、“生生”与“立人极”、“生生”与“为天地立心”、“生生”与“仁体”等方面论述北宋理学美学的核心问题。

“生生之德”人生问题是中国哲学、美学的核心。

这一点在儒家哲学、美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人生问题固然很复杂,但不外乎“天”与“人”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这样两种关系,就成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

在宋明理学家那里,这种“天人关系”也就是“性与天道”之关系。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宋代后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理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他对于中国思想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朱子文化”的代表。

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注重对经典文献的阐释和解读,并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实现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朱熹的理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中心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性教育朱熹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让人们通过道德修养和人性教育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他认为,人性的本真具备了无限的潜力,只有通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才能逐渐发现和实现。

他强调人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和处理的方式应该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而不是盲从于外界的影响。

通过不断修炼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可以达到心与道的合一状态,从而实现自我的完善。

二、经典阐释和注释朱熹信奉儒家经典的价值和权威,他认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依据。

他注重对经典文献的阐释和解读,并提出了“理学”这一概念。

他认为,经典中蕴含着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原则和准则是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他提倡通过学习经典来启迪自己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格物致知和实践朱熹主张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并将实践作为理论认知的基础。

他强调,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主张人们应该从学习和阅读中获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思想。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深化自己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认识,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我提升。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后来的儒家学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他对于经典的阐释和解读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于人性的积极价值观念和强调个人修养的思想也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朱熹的理学美学06041125 黄文娟【摘要】:朱熹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之气势,上承先秦、汉唐、两宋学术之血脉,开启了明清古典学术(包括美学)的繁荣与整合之大潮,致使中国古典美学开始真正成熟起来。

朱熹的美学既带有理学—美学的色彩,又掺杂了纯美学的营养因子;既以理学家的视域观照着宇宙、人生、自然、社会,以自身的主体心境来同化对象,又以美学家的姿态来体味人生;既有美学思想的阐发,又有审美形态的创造。

朱熹的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以善为美、文道合一。

本文将对朱熹美学的这三方面对初步探讨。

【关键词】:朱熹、理学美学、格物致知、以善为美、文道合一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在理论上认识美,掌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的能力。

因此也就需要我们对美学孜孜不倦地继续进行研究。

我国美学到了宋代,开始走向成熟。

宋时,朝廷开始大量文人,文人地位得到提升,教育事业也开始走向繁荣,市民文化开始纷纷兴起,长足发展起来,为这一时期的美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滋生土壤。

于是这一时期的美学凭藉着先秦时期的儒学美学、道家美学、诗经美学、屈原美学以及两汉时期的经学美学、魏晋时期的玄学美学和隋唐禅宗美学的丰富而深厚的基础,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整合、深化与建构——它广泛吸纳了各种学术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批判性地汲取了道家和禅宗的美学思想,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美学资源,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辉煌而又具有自身价值追求的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美学开始走向成熟并达到新的高度。

朱熹便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极富审美激情、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蕴的繁盛时代且自身又具有旺盛的审美实践能力和极高的审美趣味的审美者。

时代的美学氛围和自身的审美素质——外在的和内在的双向动力——造就了朱熹美学思想独特的特性。

明代哲学家庄定山曾指出:[1]屈原长于骚,董、贾长于策,杨雄、韩愈长于文,穆伯长、李挺之、邵尧夫长——————————【1】黄宗羲:《明儒学案》P1083;于数,迁、固、永叔、君实长于史,皆诸儒也;朱子以圣贤之学,有功于性命道德,至凡《四书》、《五经》、《纲目》以及天文、地志、律吕、历数之学,又皆与张敬夫、吕东莱、蔡季通者讲明订正,无一不至,所谓集诸儒之大成者,此也。

岂濂溪、二程子之大成哉?由此我们可见,朱熹的美学思想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说宋代美学整合了此前的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走向成熟的重要转型期,而这一时期以崇尚理性为自我价值观的理学美学则体现着宋代美学的基本精神,是宋代美学的集大成者;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断定:朱熹则是整合、发展并深化了理学美学,成为了理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之气势[1],上承先秦、汉唐、两宋学术之血脉,开启了明清古典学术(包括美学)的繁荣与整合之大潮,致使中国古典美学开始真正成熟起来。

潘立勇先生认为“朱子理学美学以其特有的哲理性和系统性,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别具一格,以其突出的伦理性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特点,在当时和后代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2]朱熹的美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内涵:它既带有理学—美学的色彩,又掺杂了纯美学的营养因子;既以理学家的视域观照着宇宙、人生、自然、社会,以自身的主体心境来同化对象,又以美学家的姿态来体味人生;既有美学思想的阐发,又有审美形态的创造。

朱熹的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既是宋代美学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提升。

理学的核心就是“心性”问题,这是一个融道德论、价值论、境界论为一体的合一论,以研究人的本质和存在价值为范畴。

在理学家们所孜孜以求的各种论调中,最能体现理学美学性质的,莫过于“孔颜乐处”了。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属于美学范畴,但它对中国传统美学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孔颜所乐之事,并不是简单地指我们从物质上所获得的快感,而应该是指一种精神上所获得的超越现实和道德的审美境界(美感),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那种充满生命意识的“仁”,李泽厚所说的“超道德的稳定‘境界’”。

“寻孔颜乐处”正好很好地体现了美学的主体,那就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人的生存领域中的人文关怀,以完善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完整的人。

——————————【1】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十八 P1495;【2】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P582;周敦颐的“希贤”、“希圣”,程颢的“仁体”,程颐的“理”,朱熹的“心与理一”、“气象浑成”,王夫之的“情景妙合无垠”等,无不体现着这种“乐”的基本精神。

然而朱熹理学美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阐释这种“孔颜乐处”,而在于如何实现这种境界之方法论的探讨与研究,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朱大学者的“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它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一个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它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它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朱熹认为,“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1]“理”是朱熹对“道”的另一种称谓。

“物”是一种形而下的东西,而“理”则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二者虽有形之上下之别,但实质上是圆融一体的。

“理与物自是离不得”的观点出自《大学》:“不说穷理,却言格物,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理自在,自是离不得。

”朱熹认为“大学所以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是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便见得这个元不相离。

”[2]朱熹就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确定自己认识与修养的基本方式,从而为美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朱熹所谓“格物致知”,目的在于在于穷尽事物之理,在于“明明德”,在于“入于圣贤之域”,在于“明善”,在于“正心诚意”,最终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它既在求真,也在求善。

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物”之功,不仅获得了对于外部事物的知识,也是对于自身道德体认的践履。

“夫格物可以致知,犹食而所以为饱也。

”朱熹正是从通过“格物”从而——————————【1】《大学或问》卷一,转引自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2】《朱子语类》;“致知”的体道感性学这一角度进入了中国美学史的气脉之中。

事实上,美学的基本性质可以用简洁朴实的八个字来概括:“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1] 也就是说,美只能以人的存在而存在。

美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的解读和阐释。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就是一门独特的人生之学。

中国的古典美学正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的人生境界理论之上的,只不过它从道德境界走向了现实的审美境界,并将其确立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于是“善”(道德意识)与“美”(审美意识)的高度一致就逐渐成了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而朱熹的理学美学正好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堪称典范。

朱熹把“美”这个范畴融入到伦理道德精神的“善”中,以善为美,堪称是一绝。

对于“美”,朱熹曾作过这样的界定:“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

”[2]在朱熹看来,“美”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审美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一是指人类精神心态的一种内心状态,这是得靠我们去仔细揣摩、体味的。

朱熹认为只有以善这种伦理道德内容来时时充实自身,美才能谓之美。

朱子说:“以乐论之,其声音节奏与功德相称,可谓美矣,善则是那美之实。

”[3]也就是说,善既是美,但又不是真正的美。

单纯的声音节奏等外在的感性形式,只有在与“功德”取得了一定的和谐之时,我们才可称之为美。

“美”的呈现根本在于善,离开了“善”,即使这种“美”的形式依然存在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美。

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概念不容许在美的领域里的外在存在独立地服从外在存在所特有的规律,而是要由它自己确定它所赖以显现的组织和形状。

”而要把一切美的东西结合为一体,使其成为真正的美的力量就在于“善”。

“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4]这便是朱熹对《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诠释。

朱熹认为,善与美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美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是在感性认识中得到完满实现的内在之善。

人们只要把善性充满和积实于完满的形体之中,就会使得自身因为具有了高尚的精神品和道德情操而变得熠熠生辉。

真正以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美虽是寓于形体之中,但它无需依赖于任何外在的表露,也可通过外发,而被——————————【1】柳宗元:《邕州柳中臣作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散文全集》 P86;【2】《八佾》、《论语集注》卷二;【3】《朱子语类》;【4】《尽心章句下》、《孟子集注》卷十四;运用到我们的事业以及德业之中。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

”[1]只有融合入精神美、感性美,才能真正达到一种以善为美的境界。

因为“美”就是从“善”里面流出来的外在形式。

朱熹美学理论的另一要旨就是“文道合一”。

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指与当下的自然、社会之道相符合的,由善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内容。

美是善的表现形式,而文又恰好道的外在形式。

既然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是相融合的,那么也就要求道的内容与文的形式相统一了。

文与道的关系,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中已初露端倪,在《文心雕龙》中,也曾明确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点,宋代的欧阳修强调“文与道俱”,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

然而到了朱熹,却有了新的界定。

朱熹以分析的观点批判了唐代古文学家韩、柳以及宋初古文革新运动的欧阳修等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观点及其不足之处,又对道学家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和程颐的“作文害道”的思维模式作了一定的修正与阐发,综罗各家得失利弊,开了“文道合一”的理论先河。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说:“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

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其后作文者皆是如此。

”[2]朱熹认为,道与文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本与末的关系,形而上的本体——道是文这种现象的决定者,文这种现象只能是道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