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平行线间的距离及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平行四边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平行四边形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型: 上课时间: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学习过程:一、忆一忆: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2.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3.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可以表示为:,几何表示定义:二、想一想:1、由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2、自己亲自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一下,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外,它的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否和你的猜想一致?结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你能证明你所得出的结论吗?证明:3、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根36m 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AB 边长为8m ,其他三边的长各是多少?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CF ,求证:AF=CE .三、练一练:1、课本练习;2.计算(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500,求∠B 、∠C 、∠D 的度数。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400,求∠A 的邻角的度数。

(3)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比是2:5,周长为28cm ,求四边形的各边的长。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 :∠B=2:3,求∠C 、∠D 的度数。

5. 如图,在ABCD 中,AC 为对角线,BE ⊥AC ,DF ⊥AC ,E 、F 为垂足,求证:BE =DF .6.(选择)在下列选项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 )对角相等 (B )对角互补 (C )邻角互补 (D )内角和是7.如图:在ABCD 中,如果EF ∥AD ,GH ∥CD ,EF 与GH 相交与点O ,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 )4个 (B )5个 (C )8个 (D )9个8.如图,AD ∥BC ,AE ∥CD ,BD 平分∠ABC ,360求证:AB=CE四、拓展拓展:1.在□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A.1∶2∶3∶4B.1∶2∶2∶1C.1∶1∶2∶2D.2∶1∶2∶12.□ABCD 的周长为36 cm ,AB =BC ,则较长边的长为( ) A.15 cm B.7.5 cmC.21 cmD.10.5 cm 3.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36 cm ,一组邻边之差为4 cm ,求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4.如图,在□ABCD 中,AB =AC ,若□ABCD 的周长为38 cm ,△ABC 的周长比□ABCD 的周长少10 cm ,求□ABCD 的一组邻边的长.五、小结与反思: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型: 上课时间: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学习过程:75一、 忆一忆: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②角:③边:二、活动活动:1. 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 和EFGH ,并连接对角线AC 、BD 和EG 、HF ,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 .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 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 绕点O 旋转,观察它还和EFGH 重合吗?你从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OA 与OC 、OB 与OD 的关系吗?那么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性质呢?(阅读教材上面探究中的方框内容) 结论:平行四边形又一性质:2.将你得到的上述结论用全等的方法证明:(如图)已知:求证:证明:三、练一练: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2. 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10cm ,AD =8cm ,AC ⊥BC ,求BC 、CD 、AC 、OA 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1803.如图,ABCD 中,AE ⊥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 4.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5.如图,ABCD 的周长是36㎝,AB=8㎝,BC= ;当∠B=60°时,AD 、BC 的距离AE= ,ABCD 的面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_2021春《第3课时_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_2021春《第3课时_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下18.1.2平行四边形判定(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后进行的,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在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们借助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研究,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也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来研究三角形,体现了辩证与联系的思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中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连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所得的线段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倍分关系,与相似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图形证明和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概念解析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等三边的一半,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两者在这里得到完美呈现.应用这个定理时,不一定同时用到两个结论,有时用到平行关系,有时用到倍分关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思想方法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可以完整地体现“合情推理,提出猜想——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几何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有利于他们体会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体现了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核心是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把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问题.知识类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属于原理与规则类知识,需要学生在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中理解新知识,在联系与应用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重点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学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通过作图、猜想、验证等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能给出证明.2.会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有关问题.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明确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能通过作图测量等手段猜想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能抓住中点这个关键信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进行定理的证明.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明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对于题目中存在两个中点的问题能自动联想中位线定理是否可用;在只有一个中点的情况下,根据题目信息(包括结论信息)添加辅助线;能在复杂图形中能敏捷感知中位线并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具备的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全等、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几何猜想与论证的经验,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与本课目标的差距分析八年级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也不够灵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既要证明线段的位置关系,又要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对于几何逻辑思维尚不成熟的八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存在的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的突破口在于添加辅助线,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如何适当添加辅助线、是学生的困难所在.应对策略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测量,作出初步猜想,再引导学生去证明猜想,重点分析辅助线是如何想到的.通过问题串的策略让学生意识到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结合结论与条件的中点信息,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在追问与交流中发现构造平行四边形来证明的方法,同时及时回顾与多种证法来深化认识加深体会.教学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添加辅助线.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可印发练习纸以便于学生构造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添加辅助线,可用实物投影或希沃授课软件展示学生的成果;用ppt展示定理的证明;可用常用统计软件统计显示测评结果;根据测评结果,对没有达标的部分内容、没有达标的部分同学,用点对点技术推送相应的训练资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可印发练习纸以便于学生构造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添加辅助线,可用实物投影或希沃授课软件展示学生的成果;用ppt展示定理的证明;可用常用统计软件统计显示测评结果;根据测评结果,对没有达标的部分内容、没有达标的部分同学,用点对点技术推送相应的训练资源.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检测1.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D∥BC;②AD=BC;③OA=OC;④OB=OD,从中任选两个条件,能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2.A,B,C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点D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B,C,D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B=BF.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A.AD=BC B.CD=BF C.∠A=∠C D.∠F=∠CDE答案:D4.四个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现有下列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从这些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是()A. 8B. 10C. 12D. 14答案:C设计意图:本组课前检测题主要检查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判定掌握的情况.前4题是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最后一题是关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问题,设计此问题的意图是检查学生对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直观感知.这些知识都是本节课学生所需要的,如果学生这些知识不完整,必将影响本节的学习,需要进行适当的复习.新课学习1.掌握概念,明确区别如图1,△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连接DE.像DE这样,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问题1:(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师生活动设计: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作图,观察得出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的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的中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明确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2.提出问题,观察猜想问题2:观察图1,你能发现△ABC的中位线DE与边BC的位置关系吗?度量一下,DE与BC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师生活动设计: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测量DE,BC的长度,作出初步猜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提出猜想.3.分析问题,寻找思路问题3:要确定猜想正确,必须进行证明,这首先要对照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请试一试!(已知: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追问1:怎样分析证明思路?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两直线平行,可以用平行线的判定,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性质,由于已知条件是线段关系(中点导致出现线段相等),而从线段相等出发证线段平行,应该用平行四边形判定,图中没有平行四边形,因此需要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另外证明线段的倍分可以进行截长或补短.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构造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2(1)---(5).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化三角形问题为平行四边形问题的思想,构造出不同的联系条件和结论的几何模型——平行四边形,形成不同的解题方案.追问2:请各自试一试,上面的五种方案是否都可行,如可行,说出辅助线的画法,如不可行,请说明原因.师生活动设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设计意图:在上述方案中,图2中的(1)(2)(3)无法实施,因为根据现有的知识无法判定平行四边形.而方案(4)(5)可行.让学生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伴随着挫折,需要持之以恒地理性思考.4.推理论证,形成定理问题4:请用适当的方法证明猜想.师生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方案4,5进行证明.方案4有以下两种证明方法(方案5证明方法与方案4相类似).方法1:如图3,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方法2:如图4,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问题5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得到的结论.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描述定理内容:(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结合图形给出数学表达形式: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且DE=BC .设计意图: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由学生讨论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检测1:如图5,△ABC中,∠C=90°,∠A=30°,AB=8,D,E,F,分别是边BC,AC,AB的中点,斜边上的中线是线段_______,直角△ABC的中位线分别是____________,∠CED=______°,四边形AEDF的周长为__________.设计意图:辨别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能直接应用中位线定理.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则进行例1的教学,如果存在问题,则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再次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5.尝试运用,掌握定理例1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已知点E、F、G、H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或BD,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证明:如图6,连结AC,△DAC中,∵AH=HD,CG=GD,∴HG∥AC,HG=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同理EF∥AC,EF=AC.∴HG∥EF,且HG=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例1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综合应用,通过巧妙构造三角形,并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解题,体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魅力,巩固新知识.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证明完成后,可得出一般认识: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结论今后也会经常会用到.目标检测2:如图7,点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求证:(1)∠A=∠DEF;(2)四边形AFED的周长等于AB+AC.设计意图:能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决有关问题.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则展开追问1,如果存在困难,则引导学生关注“点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这个条件,从而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追问1:图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通过找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课堂小结问题6: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你感悟到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师生活动设计:让学生回顾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并畅谈由此受到的启发,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的同时注意适时的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小结,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意识.有助于学生在归纳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目标检测设计1.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 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m.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50°,∠ADE=60°,则∠C的度数为()A.50°B.60°C.70°D.80°3.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0cm,过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cm.4.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是中位线. 求证:AD与EF互相平分.5.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四边形2.2 平行四边形-章节测试习题(3)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四边形2.2 平行四边形-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D,HN∥AB,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A. 12个B. 9个C. 7个D. 5个【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的四边AEOH,HOFD,EBNO,ONCF,AEFD,EBCF,ABNH,HNCD,ABCD都是平行四边形,共9个.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题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直接从图中数出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但数时应有一定的规律,以避免重复.2.【答题】如图,已知△A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 上方交于点D,连结AD,CD,则有()A. ∠ADC与∠BAD相等B. ∠ADC与∠BAD互补C. ∠ADC与∠ABC互补D. ∠ADC与∠ABC互余【答案】B【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作出判定.【解答】解:如图,依题意得AD=BC、CD=A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D=180°,∴B正确.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先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3.【答题】已知四边形ABCD,有以下四个条件: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从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种数共有()A. 6种B. 5种C. 4种D. 3种【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找到所有组合方式:(1)两组对边平行①③;(2)两组对边相等②④;(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①②或③④,所以有四种组合.【解答】依题意得有四种组合方式:(1)①③,利用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2)②④,利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3)①②或③④,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答题】如图,▱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BAD=60°,∠F=110°,则∠DAE的度数为______°.【答案】25【分析】由,▱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可得到AD=DE即△ADE是等腰三角形,再由且∠BAD=60°,∠F=110°,即可求出∠DAE的度数.【解答】解:∵▱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CD=CD,∴AD=DE,∵∠DAE=∠DEA,∵∠BAD=60°,∠F=110°,∴∠ADC=120°,∠CDE═∠F=110°,∴∠ADE=360°﹣120°﹣110°=130°,∴∠DAE= =25°,故答案为:25°.5.【答题】如图,在周长为1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点E,连接BE,则△ABE的周长为______cm.【答案】5【分析】先判断出EO是BD的中垂线,得出BE=ED,从而可得出△ABE的周长=AB+AD,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10cm,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点O是BD中点,EO⊥BD,∴EO是线段BD的中垂线,∴BE=ED,故可得△ABE的周长=AB+AD,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10cm,∴AB+AD=5cm.故答案为:5cm.6.【答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AB=6,那么对角线AC+BD=______.【答案】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因为△ABO的周长为17,AB=6,所以OA+OB=11,∵OA=OC,OB=OD,所以AC+BD=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的运用,求出对角线一半的和,从而求出对角线的和.7.【答题】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80cm,两条邻边的比为3:5,则较短的边为______cm.【答案】15【分析】设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分别为3x,5x,再由周长为80cm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分别为3x,5x,∵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80cm,∴2(3x+5x)=80cm,解得x=5cm.∴3x=15cm;故答案为:15cm.8.【答题】如图,在▱ABCD中,∠B=60°,∠BCD的平分线交AD点E,若CD=3,四边形ABCE的周长为13,则BC长为______.【答案】5【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进而得出DE=CD=3,再求出AE+BC=7,BC﹣AE=3,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ECD=∠ECB,∵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AB=CD=3,AD=BC,∠D=∠B=60°,∴∠DEC=∠ECB,∴∠DEC=∠DCE,∴DE=CD=3,∴△CDE是等边三角形,∴CE=CD=3,∵四边形ABCE的周长为13,∴AE+BC=13﹣3﹣3=7①,∵AD﹣AE═DE=3,即BC﹣AE=3②,由①②得:BC=5;故答案为:5.9.【答题】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一点O,AB=11cm,△OCD的周长为27cm,则AC+BD=______cm.【答案】32【分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出CD的长,由条件△OCD的周长为27,即可求出OD+OC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1cm,OA=OC,OB=OD,∵△OCD的周长为27cm,∴OD+OC=27﹣11=16cm,∵BD=2DO,AC=2OC,∴BD+AC=2(OD+OC)=32cm,故答案为:32.10.【答题】若▱ABCD中,∠A=40°,对角∠C=______°.【答案】40【分析】由▱ABCD中,∠A=40°,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中,∠A=40°,∴∠C=∠A=40°.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1.【答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D平分∠EBC.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0,则△AEB的周长为______.【答案】5【分析】证出BE=DE,得出△AEB的周长=AB+AD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BD,∵BD平分∠EBC,∴∠EBD=∠ADB,∴BE=DE,∴△AEB的周长=AB+BE+AE=AB+DE+AE=AB+AD,∵▱ABCD的周长为10,∴AB+AD=5,∴△ABE的周长=AB+AD=5;故答案为:5.12.【答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D上一点,∠EBC=40°,且BE=BC,CE=CD,则∠A=______°.【答案】110【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2=∠3,再根据BE=BC,CE=CD,∠1=∠2,∠3=∠D,进而得出∠1=∠2=∠3=∠D,求出∠D=70°,即可得出∠A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CD=AB,AB∥CD,∴∠2=∠3,∠A+∠D=180°,∵BE=BC,CE=CD,∴BE=BC=10,CE=CD=6,∠1=∠2,∠3=∠D,∵∠EBC=40°,∴∠D=∠1=∠3=70°,∴∠A=180°﹣70°=110°;故答案为:110°.13.【答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且BE=3,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6,则EC等于______.【答案】2【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出∠BAE=∠BEA,证出AB=BE=3;求出AB+BC=8,得出BC=5,即可得出EC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D=BC,∴∠AEB=∠DAE,∵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6,∴AB+BC=8,∵AE是∠BAD的平分线,∴∠BAE=∠DAE,∴AB=BE=3,∴BC=5,∴EC=BC﹣BE=5﹣3=2;故答案为:2.14.【答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则∠C=______度.【答案】7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得出∠A=∠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70°,∴∠C=70°,故答案为70.15.【答题】如图,在△ABC中,∠ABC=90°,点D在AB边上,将△A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A落在点E处,如果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DC=______°.【答案】135【分析】延长CD到点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BC∥DE,结合∠ABC=90°,即可得出∠ADE=90°,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即可得出∠ADF=∠EDF=45°,从而得出∠BDC=45°,由∠ADC、∠BDC互补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延长CD到点F,如图所示.∵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BC∥DE,∵∠ABC=90°,∴∠BDE=90°,∴∠ADE=90°.∵将△A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A落在点E处,∴∠ADF=∠EDF= ∠ADE=45°,∴∠BDC=∠ADF=45°,∴∠ADC=180°﹣∠BDC=135°.故答案为:13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BDC=45°.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角是关键.16.【答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AB=2,AC=6,BD=8,那么△COD的周长为______.【答案】9【分析】△COD的周长=OC+OD+C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求得OC与OD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CD=AB=2,进而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C=OA= AC=3,OD=OB= BD=4,CD=AB=2,∴△COD的周长=OC+OD+CD=3+4+2=9.故答案为9.17.【答题】如图,已知AD∥BC,CE=5,CF=8,则AD与BC间的距离是______.【答案】5【分析】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定义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CE,∵CE=5,∴AD与BC间的距离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熟记定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8.【答题】如图,在▱ABCD中,AB=3,BC=5,以点B的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点P、Q,再分别以P、Q为圆心,以大于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 内交于点M,连接BM并延长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BE平分∠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明∠AEB=∠CBE,证出AE=AB=3,即可得出DE的长.,【解答】解:根据作图的方法得:BE平分∠ABC,∴∠ABE=∠C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5,∴∠AEB=∠CBE,∴∠ABE=∠AEB,∴AE=AB=3,∴DE=AD-AE=5-3=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出AE=A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答题】如图,在▱ABCD中,BE⊥AB交对角线AC于点E,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10【分析】首先由在▱ABCD中,∠1=20°,求得∠BAE的度数,然后由BE⊥AB,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2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AE=∠1=20°,∵BE⊥AB,∴∠ABE=90°,∴∠2=∠BAE+∠ABE=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20.【答题】如图所示,在▱ABCD中,∠C=40°,过点D作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则∠BEF的度数为______°.【答案】50【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C=∠ABF.又∵∠C=40°,∴∠ABF=40°.∵EF⊥BF,∴∠F=90°,∴∠BEF=90°-40°=50°.故答案是: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推知DC∥AB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6.2第3课时平行线间的距离及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教学课件2知识分享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6.2第3课时平行线间的距离及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教学课件2知识分享

结束
3.在▱ABCD中,E、F分别在BC、AD上,若想
要使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
件,这个条件不可以是( B )
A.AF=CE
B.AE=CF
C.∠BAE=∠FCD
D.∠BEA=∠FCE
4.如图,▱ABCD中,E,F分别为BC,AD边上的点, 要使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 __A_E_=_F_C_或__∠__A_B_E_=_∠__C_D_F_或__B_E_=_D_F_(__答__案_不_.唯一)
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MDF=∠NBE. ∵DM=BN,DF=BE, ∴△MDF≌△NBE(SAS). ∴MF=NE,∠MFD=∠NEB. ∴∠MFE=∠NEF ∴FM∥EN. ∴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二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问题 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求证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5, 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 为 10 .
D 分析: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E
解析:设高为h,则S△ABD=
1 2
·BD·h=16,h=412 ,
1 2
C A
B
所以S △ACE= ·AE·h= ×5 ×4=10.
5.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D、BC的中点, 对角线AC分别交BE,DF于点G、H. 求证:AG=CH.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DF=∠CFH,∠EAG=∠FCH,
∵E、F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
∴AE=DE=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新课标 人
数学
8年级/下
八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
观察思考
观察下图中的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 载重汽车的防护栏,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学习新知
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
边形.说明定义的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性 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
平行四边形如何好记好读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
如右图所示 对边:AD与BC,AB与DC; 对角:∠A与∠C,∠B与∠D.
总结: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也就是没有公共 顶点的边叫做对边;没有公共边的角,叫做对角.
的对角线.(1)请你说出图中的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
AB=CD,AD=BC, ∠DAB=∠BCD,∠B=∠D.
(2)对角线AC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 ABCD的四条边相等?
添加AC平分∠DAB.
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 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 条直线的垂线.请同学们用刻度尺量一下方格纸上两平 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3.如图所示,在□ 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
AD边于点E,且AE=3,则AB的长为 A.4 B.3 C.5 D.2
2
(B)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 形,∴AB=DC,AD∥BC,∴∠DEC=∠BCE, ∵CE平分∠DCB,∴∠DCE=∠BCE, ∴∠DEC=∠DCE,∴DE=DC=AB, ∵AD=2AB=2CD,CD=DE,∴AD=2DE, ∴AE=DE=3,∴DC=AB=DE=3.故选B.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第四讲: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部分:知识模块与方法 知识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别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题型、方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技巧(说明线段相等,求周长,求面积,求角的度数)例1: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D 于点E ,CF ⊥BA 且交BA 延长线于点F ,∠FBC ︒=30,3=CE cm ,=CF 5cm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

FA E DB C 图1例2:(2011,湖南常德节选)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F ,BE 分别是∠DAB ,∠CBA 的角平分线。

求证:DF =EC 。

ABCD E FM变式练习:1.(2011,浙江丽水)如图,在□ABCD 中,AB =3,AD =4,∠ABC =60°,过BC 的中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 ,则△DEF 的面积是。

2.(2011,成都节选) 如图,已知线段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K ,E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

连接BE ,若BE 平分∠ABC ,且当AE =12AD 时,猜想线段AB 、BC 、CD 三者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予以证明。

(完整版)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1)(2)

(完整版)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1)(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型学习新知课主备人金晓铃鉴定人江远明学生姓名【课程目标】研究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相互均分【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看法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学法指导】研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1. 由 __ _ 条线段首尾按序连接构成的多边形叫四边形;四边形有_条边, ___个角 ,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_____度;2. 如图 AB与 BC叫 _ __边, AB 与 CD叫__ _边;∠ A 与∠ B 叫 _ __角,∠ D与∠ B 叫_ __角 ;3 多边形中不相邻极点的连线叫对角线,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有 __ _ 条,它们是___自学课本1.有两组对边 _____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叫平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 ______表”示,平行四边形 ABCD 记作 __________。

(可以写成□BACD 吗?)2.如图□ABCD 中,对边有 ______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对角有 _____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对角线有 ______条,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试一试:1、如图,小明用一根36 m长的绳索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所,此中一条边AB 长为 8 m,其余三条边各长多少?2、一个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组长检查等级:组长署名:【合作研究】你能猜想ABCD的边、角各有什么关系吗?并证明你的结论。

边的关系:角的关系:证明:证明:从而获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且。

几何语言:(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邻角。

几何语言:【当堂检测】(A 层)1、ABCD有一个内角等于40°,则别的三个内角分别为: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50cm,两邻边之比为2: 3,则两邻边分别为:3、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A.1 ︰2︰3︰4︰4︰4︰3︰3︰4︰4︰4︰3︰44. 、ABCD 的周长为 40cm,△ ABC的周长为 27cm,AC 的长为()( B、 C层)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B=110 °,延长 AD 至 F ,延长 CD至 E ,连接 EF ,则∠ E+ ∠F 等于 ()A.30 °B.110 °° D.70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已知 AE⊥BC 于 E,AF⊥CD 于 F,若 AE=4, AF=6,平行四边形 ABCD的周长为 40,则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多少?3、在ABCD,若一个角的均分线把另一条边分成长是2cm和 3cm 的两条线段,则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如图,AD∥ BC,AE∥ CD,BD均分∠ ABC,求证AB=CE.【学后反思】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哪些诱惑?学习等级小组议论教师议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型学习新知课主备人金晓铃鉴定人江远明学生姓名【课程目标】研究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相互均分【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色,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均分的性质.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学法指导】研究、合作、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思维导图】【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表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表示: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2)符号“□”必须与表示顶点的字母同时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的顺序依次排列。

点拨:1)在用“□”表示平行四边形时, 应把表示顶点的字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D ∥BC ,那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2)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如图,在□ABCD 中,邻边:AD 和AB ,AD 和DC ,DC 和BC ,BC 和AB对边:AB 和DC ,AD 和BC邻角:∠BAD 和∠ADC ,∠ADC 和∠DCB ,∠DCB 和∠ABC ,∠ABC 和∠BAD 对角:∠BAD 和∠BCD ,∠ABC 和∠ADC对角线:AC 和BD【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几何语言:如图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D=BC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几何语言:如图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下面证明性质1和2证明:如图2,连接AC。

∵AD∥BC,AB∥CD∴∠1=∠2,∠3=∠4.又∵AC=CA,∴△ABC≌△CDA∴AD=BC,AB=CD,∠B=∠D∴∠1=∠2,∠3=∠4,∴∠1+∠4=∠2+∠3,即∠BAD=∠BCD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几何语言:如图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0C=1/2AC,OB=OD=1/2BD【典例】(中考)在□ABCD中,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C⊥BDB.∠A+∠B=1800C.AB=ADD.∠A≠∠C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但不一定垂直,所以选项A错误;@简单初中生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所以选项B正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但邻边不一定相等,所以选项C错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所以∠A=∠C,所以选项D错误。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及等面积问题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及等面积问题

n m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线间的距离及等面积问题设计人:遵义市第五十三中学 龙文艳一、教材分析: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一个推论,在等面积问题以及一些相似问题的运用中,这个知识点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将一些不便于求解面积的图形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图形问题时,常常会用到这一知识点。

在本教学设计中,我对这堂课进行了教材整合,我将平行线间涉及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归纳在一起在这一堂课中展示,这样,便于解题方法的总结。

本节课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而推导得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然后将涉及这一知识点的相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加以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对学生的数学转化思想的培养作为重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究归纳中,理解并掌握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2、通过实例,教会学生运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来解决一般三角形的面积问题;3、在图形的变换中,体会数学中的转换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将一些不便于求解面积的三角形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三角形问题的方法; 难点:在图形的转化过程中,体会并运用数学几何图形的转化思想.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如图,山坡上有两棵树,它们在直线AB 上,你能测量出两棵树距离有多远吗?(二)出示学习目标4、理解并掌握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5、会运用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解决一般三角形的面积问题;6、在图形的变换中体会数学中的转换思想. (三)自主学习: 1、知识准备:(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这个点所作直线的垂线段的 。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 ,如图,m ∥n ,则直线m 与直线n 之间的距离是 。

(4)平行四边形中,对边 .同时,每一组对边都是另一组对边之间的平行线段,因此上述结论可以这样说: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2、解决情境创设中的问题。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A C BD 初二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⑵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⑶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⑷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5、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⑵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矩形判定定理:⑴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⑵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7、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8、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9、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⑵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长)10、菱形的判定定理:⑴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2正方形判定定理:⑴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A.AB=BC B.AC=BD C.AC⊥BD D.AB⊥B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4.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3,7) B.(5,3) C.(7,3) D.(8,2)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A.8 B.9 C.10 D.117.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D.168.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9.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A.4 B.6 C.8 D.1010.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A.14 B.15 C.16 D.17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12.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 B.17 C.18 D.19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 ⊥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A.1 B.C.4﹣2D.3﹣41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A.45°B.55°C.60°D.75°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面积为cm2.16.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的周长等于.17.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 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厘米.18.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BF与AC交于点E.若∠CBF=20°,则∠AED等于度.21.如图,▱ABCD中,∠ABC=60°,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EF=,则AB的长是.22.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AE⊥BC于E,AF⊥CD于F,∠B=60°,则菱形的面积为.23.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 (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5.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0).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2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27.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3,AD=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共13小题)28.如图,已知:AB∥CD,BE⊥AD,垂足为点E,CF⊥AD,垂足为点F,并且AE=DF.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2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30.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31.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CF.3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3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35.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6.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AE=CG,AH=CF,且EG平分∠HEF.求证:(1)△AEH≌△CGF;(2)四边形EFGH是菱形.3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A⊥AD,BC=DC,BE⊥CD于点E.(1)求证:△ABD≌△EBD;(2)过点E作EF∥DA,交BD于点F,连接AF.求证:四边形AFED是菱形.38.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DCP;(2)求证:∠DPE=∠ABC;(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度.39.在数学活动课中,小辉将边长为和3的两个正方形放置在直线l上,如图1,他连结AD、CF,经测量发现AD=CF.(1)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试判断AD与CF还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2)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使点E旋转至直线l上,如图3,请你求出CF的长.40.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ECF,所以AE=EF.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初二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3•宜宾)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分析】根据矩形与菱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与菱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故本选项错误;D、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角都分别相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熟记两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4•河池)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A.AB=BC B.AC=BD C.AC⊥BD D.AB⊥BD【分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解答】解:A、是邻边相等,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B、是对角线相等,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正确;C、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D、无法判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各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判定.3.(2008•扬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分析】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所给条件可以证出邻边相等;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解答】解:A、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它是菱形,故A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OD,∵AC⊥BD,∴AB2=BO2+AO2,AD2=DO2+AO2,∴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选项正确;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C选项正确;D、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AC=BD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形,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是D选项;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答题时容易出错.4.(2011•张家界)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分析】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等于原来四边形某一对角线的一半,说明新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连接BD,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在△ABD中,E、H是AB、AD中点,∴EH∥BD,EH=BD.∵在△BCD中,G、F是DC、BC中点,∴GF∥BD,GF=BD,∴EH=GF,EH∥GF,∴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故选:A.【点评】本题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5.(2006•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3,7) B.(5,3) C.(7,3) D.(8,2)【分析】因为D点坐标为(2,3),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C点的纵坐标一定是3,又由D点相对于A点横坐标移动了2,故可得C点横坐标为2+5=7,即顶点C的坐标(7,3).【解答】解:已知A,B,D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2,3),∵AB在x轴上,∴点C与点D的纵坐标相等,都为3,又∵D点相对于A点横坐标移动了2﹣0=2,∴C点横坐标为2+5=7,∴即顶点C的坐标(7,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点的坐标的表示及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为余(补)角的等知识的直接考查.同时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题目的条件既有数又有形,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既依托数也依托形,体现了数形的紧密结合,但本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并不高.6.(2014•河南)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A.8 B.9 C.10 D.11【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易求BO的长,进而可求出BD的长.【解答】解:∵▱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O=DO,AO=CO,∵AB⊥AC,AB=4,AC=6,∴BO==5,∴BD=2BO=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中考常见题型,比较简单.7.(2013•南充)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D.16【分析】在矩形ABCD中根据AD∥BC得出∠DEF=∠EFB=60°,由于把矩形ABCD 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所以∠EFB=∠DEF=60°,∠B=∠A′B′F=90°,∠A=∠A′=90°,AE=A′E=2,AB=A′B′,在△EFB′中可知∠DEF=∠EFB=∠EB′F=60°故△EFB′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A′B′E=90°﹣60°=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B=2,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AD∥BC,∴∠DEF=∠EFB=60°,∵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DEF=∠EFB=60°,∠B=∠A′B′F=90°,∠A=∠A′=90°,AE=A′E=2,AB=A′B′,在△EFB′中,∵∠DEF=∠EFB=∠EB′F=60°∴△EFB′是等边三角形,Rt△A′EB′中,∵∠A′B′E=90°﹣60°=30°,∴B′E=2A′E,而A′E=2,∴B′E=4,∴A′B′=2,即AB=2,∵AE=2,DE=6,∴AD=AE+DE=2+6=8,∴矩形ABCD的面积=AB•AD=2×8=1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13•扬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分析】连接BF,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求出∠BAC,∠BCF=∠DCF,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C=DC,再根据菱形的邻角互补求出∠ABC,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F=B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ABF=∠BAC,从而求出∠CB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BCF和△D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DF=∠CBF.【解答】解:如图,连接BF,在菱形ABCD中,∠BAC=∠BAD=×80°=40°,∠BCF=∠DCF,BC=DC,∠ABC=180°﹣∠BAD=180°﹣80°=100°,∵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F=BF,∠ABF=∠BAC=40°,∴∠CBF=∠ABC﹣∠ABF=100°﹣40°=60°,∵在△BCF和△DCF中,,∴△BCF≌△DCF(SAS),∴∠CDF=∠CBF=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2015•河南)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 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A.4 B.6 C.8 D.10【分析】由基本作图得到AB=AF,加上AO平分∠BAD,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BF,BO=FO=BF=3,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F∥BE,所以∠1=∠3,于是得到∠2=∠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AB=EB,然后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OE,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O,从而得到AE的长.【解答】解:连结EF,AE与BF交于点O,如图,∵AB=AF,AO平分∠BAD,∴AO⊥BF,BO=FO=BF=3,∵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F∥BE,∴∠1=∠3,∴∠2=∠3,∴AB=EB,而BO⊥AE,∴AO=OE,在Rt△AOB中,AO===4,∴AE=2AO=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基本作图.10.(2013•凉山州)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A.14 B.15 C.16 D.17【分析】根据菱形得出AB=BC,得出等边三角形ABC,求出AC,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F=EF=EC=AC=4,求出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4,∴正方形ACEF的周长是AC+CE+EF+AF=4×4=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正方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C的长.11.(2013•泰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 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 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2.(2013•菏泽)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 B.17 C.18 D.19【分析】由图可得,S1的边长为3,由AC=BC,BC=CE=CD,可得AC=2CD,CD=2,EC=;然后,分别算出S1、S2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设正方形S2的边长为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C=x,x=CD,∴AC=2CD,CD==2,∴EC2=22+22,即EC=;∴S2的面积为EC2==8;∵S1的边长为3,S1的面积为3×3=9,∴S1+S2=8+9=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13.(2013•连云港)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A.1 B.C.4﹣2D.3﹣4【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ABD=∠ADB=45°,再求出∠DAE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AED,从而得到∠DAE=∠AED,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得到AD=DE,然后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BD,再求出BE,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倍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D=∠ADB=45°,∵∠BAE=22.5°,∴∠DAE=90°﹣∠BAE=90°﹣22.5°=67.5°,在△ADE中,∠AED=180°﹣45°﹣67.5°=67.5°,∴∠DAE=∠AED,∴AD=DE=4,∵正方形的边长为4,∴BD=4,∴BE=BD﹣DE=4﹣4,∵EF⊥AB,∠ABD=45°,∴△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BE=×(4﹣4)=4﹣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角的度数的相等求出相等的角,再求出DE=AD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4.(2014•福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 相交于点F,则∠BFC为()A.45°B.55°C.60°D.7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E=15°,∠BAC=45°,再求∠BF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又∵△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DE,∠DAE=60°,∴AB=AE,∴∠ABE=∠AEB,∠BAE=90°+60°=150°,∴∠ABE=(180°﹣150°)÷2=15°,又∵∠BAC=45°,∴∠BFC=45°+15°=6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BE=15°.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2008•恩施州)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面积为24cm2.【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得其面积即可.【解答】解:由已知得,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6×8÷2=24cm2.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16.(2015•梅州)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 的周长等于20.【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ABE=∠AEB,继而可得AB=AE,然后根据已知可求得结果.【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E∥BC,AD=BC,AB=CD,∴∠AEB=∠EBC,∵BE平分∠ABC,∴∠ABE=∠EBC,∴∠ABE=∠AEB,∴AB=AE,∴AE+DE=AD=BC=6,∴AE+2=6,∴AE=4,∴AB=CD=4,∴▱ABCD的周长=4+4+6+6=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E=∠AEB.17.(2013•厦门)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3厘米.【分析】根据AC+BD=24厘米,可得出出OA+OB=12cm,继而求出AB,判断EF 是△OAB的中位线即可得出EF的长度.【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又∵AC+BD=24厘米,∴OA+OB=12cm,∵△OAB的周长是18厘米,∴AB=6cm,∵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EF是△OAB的中位线,∴EF=AB=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需要用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18.(2007•临夏州)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分析】根据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寻找思路:△AOE≌△CO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BCD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AEO=∠CFO;又∵∠AOE=∠COF,在△AOE和△COF中,,∴△AOE≌△COF,∴S△AOE =S△CO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BCD的面积.S△BCD=BC×CD=×2×3=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从而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一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2014•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菱形ABCD的顶点A,B 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5,4).【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O的长,进而求出C点坐标.【解答】解:∵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 在y轴上,∴AB=5,∴DO=4,∴点C的坐标是:(5,4).故答案为:(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得出DO的长是解题关键.20.(2015•黄冈)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BF与AC交于点E.若∠CBF=20°,则∠AED等于65度.【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AE=∠DAE,再利用SAS证明△ABE与△ADE 全等,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解:∵正方形ABCD,∴AB=AD,∠BAE=∠DAE,在△ABE与△ADE中,,∴△ABE≌△ADE(SAS),∴∠AEB=∠AED,∠ABE=∠ADE,∵∠CBF=20°,∴∠ABE=70°,∴∠AED=∠AEB=180°﹣45°﹣70°=65°,故答案为:65【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AE=∠DA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21.(2013•十堰)如图,▱ABCD中,∠ABC=60°,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EF=,则AB的长是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AB=CD,AB∥CD,得出平行四边形ABDE,推出DE=DC=AB,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CE长,即可求出AB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CD,∵AE∥BD,∴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B=DE=CD,即D为CE中点,∵EF⊥BC,∴∠EFC=90°,∵AB∥CD,∴∠DCF=∠ABC=60°,∴∠CEF=30°,∵EF=,∴CE==2,∴AB=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此题综合性比较强,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2013•黔西南州)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AE⊥BC于E,AF ⊥CD于F,∠B=60°,则菱形的面积为.【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ABE可求出AE的长,再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计算即可.【解答】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4,∴AB=BC=4,∵AE⊥BC于E,∠B=60°,∴sinB==,∴AE=2,∴菱形的面积=4×2=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菱形面积公式的运用.23.(2013•鞍山)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11.【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出EH=FG=AD,EF=GH=BC,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D⊥CD,BD=4,CD=3,∴BC===5,∵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EH=FG=AD,EF=GH=BC,∴四边形EFGH的周长=EH+GH+FG+EF=AD+BC,又∵AD=6,∴四边形EFGH的周长=6+5=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4.(2015•攀枝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CB=90°,OC=4,BC=OA=10,求出OD=AD=5,分情况讨论:①当PO=PD时;②当OP=OD时;③当DP=DO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OCB=90°,OC=4,BC=OA=10,∵D为OA的中点,∴OD=AD=5,①当PO=PD时,点P在OD得垂直平分线上,∴点P的坐标为:(2.5,4);②当OP=OD时,如图1所示:则OP=OD=5,PC==3,∴点P的坐标为:(3,4);③当DP=DO时,作PE⊥OA于E,则∠PED=90°,DE==3;分两种情况:当E在D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OE=5﹣3=2,∴点P的坐标为:(2,4);当E在D的右侧时,如图3所示:OE=5+3=8,∴点P的坐标为:(8,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故答案为:(2.5,4),或(3,4),或(2,4),或(8,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得出结果.25.(2013•阜新)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0).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3,2),(﹣5,2),(1,﹣2).【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别以BC,AB,AC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分别为:(3,2),(﹣5,2),(1,﹣2).故答案为:(3,2),(﹣5,2),(1,﹣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坐标与图形的关系.26.(2014•丹东)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分析】延长AB至M,使BM=AE,连接FM,证出△DAE≌EMF,得到△BMF 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菱形的边长为4求出时间t的值.。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
该公式可用于计算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其中法向量和常数项可 通过平行线的方程求得。
02
平行线与相交线关系
平行线与相交线判定定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 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 相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平行线与相交角关系
02
01
0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公式、平行线间的角关系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平行
线的性质和应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通过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 线是否平行。
平行线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平行线在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中有广泛应用,如平 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掌握 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判 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问题。
坐标系中平行线间距离计算
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线 $Ax + By + C1 = 0$ 和 $Ax + By + C2 = 0$ 之间 的距离 $d$ 可以用公式 $d = frac{|C1 - C2|}{sqrt{A^2 + B^2}}$ 来计算。
特殊情况
当平行线垂直于x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纵截距之差的绝对值 。
坐标系中平行线与方程关系
平行于x轴
当一条直线平行于x轴时,它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y = k$,其中 $k$ 是常数。
平行于y轴
当一条直线平行于y轴时,它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x = k$,其中 $k$ 是常数。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_八年级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_八年级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二课时_八年级数学教案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图1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哪些性质?2.已知:如图1,,.求证:.3.什么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它有什么性质?【引入新课】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这一性质时,是通过连结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的.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两条对角线都连结起来,那么这两条对角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讲解新课】图2(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如图2.获得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是解决平行四边形有关问题的基础,灵活应用则是关键.图3例2 已知:如图3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与、分别相交于点、.求证:.证明比较容易,只须证出△≌△,或△≌△,这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但需注意及时应用新知识,防止思维定势.如这里可直接由定理3得出,而不再重复定理的推导过程证出.图4例3 已知,如图4,,,.求的面积.(1)首先引导学生按所给条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回顾小学里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讲清楚何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如图5中的垂线段分别是垂足所在边上的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作图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垂线段本身,而计算时用的是垂线段的长度.(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表示法,如图5表示为.(4)学生自己完成解答.图5【总结、扩展】1.小结(1)性质定理及其它新知识的灵活应用,防止思维定势,方法僵化.(2)引导学生填写下列表格(打出投影)名称平行四边形示意图定义性质边角对角线2.思考题:教材P144中B.4八、布置作业教材P141中2(4);P142中3(2)、4、5、6.九、板书设计标题例2小结(表格)平行四边形性质3例3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 ”,为在中学生中激励,选拔科学人才,1959年开始举办数学竞赛,首次由罗马尼亚任东道国,此后每年七举行一次,在各国提交的题目中,由每届的全委会选六道题,分两个上午完成,每次四个半小时,总分42分,各参赛国可派六名学生参加竞赛.1985年7月我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第26届.中国队获金牌数为各队之首.十、随堂练习教材P.134中1、2补充:1.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一对角线长为,则另一对角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2.在中,,,,则.3.已知是的边上任一点,则:的值为____.A.B.C.D.不确定一、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判定.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二、教法设计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引入新课】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答:定义法.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讲解新课】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分析判定2: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生答:两个.师问:哪两个?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由学生口述证明)证明时让学生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但都不是菱形.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注意:(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例4 已知: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如图.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总结、扩展】1.小结:(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思考题:已知:如图4△中,,平分,,,交于.求证:四边形为菱形.八、布置作业教材P159中9、10、11、13(2)九、板书设计教学引入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

教师:学生:时间:_ 2016 _年_ _月日段第__ 次课
ABCD中,延长
随堂练习三:
.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
17在ABCD中,AB比AD大2,∠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ABC的角平分线BF交CD于F,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求CE、FD、EF的长
19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O,EF过点O交AD于E,交BC于F,G是OA的中点,H是OC的中点,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
2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连结AN、DN、BM、CM,且AN、BM交于点P,CM、DN交于点Q.四边形MGNP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2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F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ADE.(1)求证:△ACD≌△CBF;
(2)当D在线段BC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证明你的结论.
2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word说课教案2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word说课教案2课时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对平行四边形有直观的感知和认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有关几何事实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探索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合作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也是基本的平面图形,在七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学习说理和简单的推理,将为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后继内容打下基础,本节将用多种手段(直观操作、图形的平移、旋转、说理及简单推理等)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分5个环节: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第二环节:探索归纳,交流合作第三环节:推理论证,感悟升华第四环节:应用巩固,深化提高第五环节:评价反思,概括总结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1.小组活动一内容:问题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纸或白纸一张。

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桌交流一下;(2)给出小明拼出的四边形,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请用简捷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

目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一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教师进一步强调:平行四边形定义中的两个条件:①四边形,②两边分别分别平行即AD // BC 且AB // BC;平行四边形的表示“”2.小组活动二内容:生活中常见到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有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目的:加强知识的直观体验,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图形和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

八年级平行四边形(二)

八年级平行四边形(二)
C .8cm和14cm D .8cm和12cm
【答案】B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C,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8 ,△ABC的周长比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少l0 ,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组邻边的长.
【提示】△ABC的周长: =28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答案】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BE平分∠ABC且交边AD于点E,如果AB=6 ,BC=l0 ,试求:
题型二:证明线段互相平分
例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G、H分别在AD、BC上,AG =CH.求证:EF与GH互相平分.
【提示】根据本题要证得结论可以分析出本题只要证明四边形GFHE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连结GF、FH、HE、EG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O,E、F分别为OB、OD的中点,过O任作一直线分别交AB、CD于G、H.求证:GF∥EH.
【注意】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知识点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根据定义来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l: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示】AD EF BC.
1、专题精讲
题型一:证明线段相等
例1、己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EF过点O,分别交CB,AD的延长线于点E、F,求证:AE=CF.
【提示】易证△DOF≌△BOE,DF=BE,AF CE,证得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DOF≌△BOE及已知条件,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得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3.(2021•云南20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E,F分别 是线段AD,BC上的点,O是EF与BD的交点.若将△BED沿 直线BD折叠,则点E与点F重合. (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若ED=2AE,AB•AD=3 3 ,
求EF•BD的值.
(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D ≌△BFD, ∴BE=BF, DE=DF, ∠EBD=∠F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EDB=∠FBD, ∴∠EBD=∠EDB,∴BE=DE. ∵BE=BF,DE=DF, ∴BE=BF=DE=DF, ∴四边形BEDF是菱形.
(2)任意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任意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为 什么?
走进中考
1.(2019•云南20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O=OC,BO=OD,且∠AOB=2∠OAD.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若∠AOB∶∠ODC=4∶3,求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
D H C b 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
离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A
D
E
B
C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 第三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A
O
B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中点四边形(拓展)
∠ADO的度数.
(1)证明:∵AO=OC, BO=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 ∵∠AOB = 2∠OAD , ∠AOB = ∠OAD+∠ADO, ∴∠OAD=∠ADO,∴AO=OD. ∵AC = AO + OC = 2AO , BD = BO + OD=2OD, ∴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

教师:学生:时间:_ 2016 _年_ _月日段第__ 次课
ABCD中,延长
随堂练习三:
.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
17在ABCD中,AB比AD大2,∠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ABC的角平分线BF交CD于F,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求CE、FD、EF的长
19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O,EF过点O交AD于E,交BC于F,G是OA的中点,H是OC的中点,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
2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连结AN、DN、BM、CM,且AN、BM交于点P,CM、DN交于点Q.四边形MGNP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2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F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ADE.(1)求证:△ACD≌△CBF;
(2)当D在线段BC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证明你的结论.
2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

用 __任__意__一__点___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当堂练习
1. 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内填“ √ ”,错的填“×”):
(1)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相等. (3) 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4) 如果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是 2 cm 和
5.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点 M、E、F
分别是 AB,AD,AC 上的点,四边形 BEFM 是平行 四边形. 求证:AF = BM.
证明: ∵ 四边形 BEFM 是平行四边形, ∴ BM = EF,AB∥EF. ∵ AD 平分∠BAC,∴ ∠BAD =∠CAD. ∵ AB∥EF, ∴ ∠BAD =∠AEF. M ∴ ∠CAD =∠AEF, ∴ AF = EF. ∴ AF = BM.
思考: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点与点之间的
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何联系与区别?
A
C
E
a
B
D
F
b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
之间的距离的基础,它们本质都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总结 任何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
一的,都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最短的线段长度.
练一练
3. 在同一平面上,直线 a,b,c 是三条平行直线. 如果直线 a 和 b 的距离为 6,直线 b 和 c 的距离为 3, 那么直线 a 和 c 的距离为 9 或 3 .
符号:□ 记作:□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 对角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思考: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联系是什么?
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两组对边分别平 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平行四边形一定 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但是,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探究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证明性质: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应用性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D A.13 B.14 C.15 D.18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则图中的四边形AEOM、AGPM、 ABNM、EGPO、EBNO、GBNP、MOFD、 MPHD、MNCD、OPHF、ONCF、PNCH、 AEFD、AGHD、ABCD、EGHF、EBCF和 GBCH都是平行四边形,共18个. 故选D.
【解析】∵四边形EBFD要为平行四边形. ∴∠BAE=∠DCF,AB=CD 在△AEB与△CFD中, AB=CD ∠BAE=∠DCF AE=CF , ∴△AEB≌△CFD(SAS), ∴AE=FC ∴DE=BF;
∴四边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 ∴可添加的条件是AE=FC,同理还可添加 ∠ABE=∠CDF. 故答案为:AE=FC或∠ABE=∠CDF或BE=DF (答案不唯一)
例2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N=DM, BE=DF.求证: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MDF=∠NBE. ∵DM=BN,DF=BE, ∴△MDF≌△NBE(SAS). ∴MF=NE,∠MFD=∠NEB. ∴∠MFE=∠NEF ∴FM∥EN. ∴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BD⊥b,垂足分别为C,D.求证:AC=BD.
证明:∵AC⊥CD,BD⊥CD, a
A
B
∴∠1=∠2=90°. ∴AC∥BD.
b
1
2
C
D
∴AB∥CD, ∴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
∴AC=BD.
归纳总结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 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如图:AC=BD), 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例4 如图,在 ABCD中,AE⊥BD于E,CF⊥BD于 F,连接AF,CE. 求证:AF=CE.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 边形
∴AB=CD,AB∥CD,
∴∠ABE=∠CDF. 又∵AE⊥BD,CF⊥BD, ∴∠AEB=∠CFD=90°,AE∥CF,
在△ABE和△CDF中, ∠ABE=∠CDF, ∠AEB=∠CFD, AB=CD , ∴△ABE≌△CDF(AAS). ∴AE=CF,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BE∥DF, ∴∠AEG=∠ADF, ∴∠AEG=∠CFH, 在△AEG和△CFH中,
∠EAG=∠FCH AE=CF ∠AEG=∠CFH , ∴△AEG≌△CFH(ASA), ∴AG=CH.
课堂小结
性质
对边平行,对边相 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 边形
判定
五种判定方法
二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问题 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求证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
A
D
平行四边形,
E
B
C
F ∴AD =// EF,EF =// BC.
∴AD =// BC.
∴四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BCD是平行四边形.
提示:要由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 中边角的条件,判定其他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6.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3课时 平行线间的距离及平行四边形 判定与性质的综合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 2.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计算和证明;(重点) 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 (难点)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平行枕木 是否一样长?你能说明理由吗?与同伴交流.
5.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D、BC的中点, 对角线AC分别交BE,DF于点G、H. 求证:AG=CH.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DF=∠CFH,∠EAG=∠FCH,
∵E、F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
∴AE=DE=
12 AD,CF=BF=
1 2
BC,
∴DE∥BF,DE=BF,
(简记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思考: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与点和点之间的距离、
点到线之间的距离有何区别与联系?
A
B
A
a
b B
点到直线的距离只有一条,即过直线外点作直 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平行线的距离有无数条即一 直线任一点都可以得到一条两平行直线的距离.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5, 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 为 10 .
讲授新课
一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合作探究
如图,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 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 垂线,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经过度量,我们发现这些垂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猜想: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理论证明
如图,直线a//b,A,B是直线a上任意两点,AC⊥b,
3.在▱ABCD中,E、F分别在BC、AD上,若想
要使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
件,这个条件不可以是( B )
A.AF=CE
B.AE=CF
C.∠BAE=∠FCD
D.∠BEA=∠FCE
4.如图,▱ABCD中,E,F分别为BC,AD边上的点, 要使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 __A_E_=_F_C_或__∠__A_B_E_=_∠__C_D_F_或__B_E_=_D_F_(__答__案_不_. 唯一)
当堂练习
1.(1)在□ABCD中,∠A=150°,AB=8cm,BC=10cm,
则S □ABCD= 40cm2 .
提示:过点A作AE⊥BC于E,然后利用 勾股定理求出AE的值.
(2)若点P是□ABCD上AD上任意一点,那么△PBC的
面积是 20cm2 .
提示:△PBC与□ABCD是同底等高.
2.如图,▱ABCD 中. EF∥GH∥BC,MN∥AB,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给出下列 四个条件:①AE=CF;②DE=BF;③ ∠ADE=∠CBF;④∠ABE=∠CDF.其中不能判定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B)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知:若是四 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证明这个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②不能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只有① ③④可以,故选B.
D 分析: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E
解析:设高为h,则S△ABD=
1 2
·BD·h=16,h=412 ,
1 2
C A
B
所以S △ACE= ·AE·h= ×5 ×4=10.
思考:若垂线段改为夹在两条线段间的平行线段呢? 它们是否相等呢?
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易知其围成的封闭图形为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 边形性质易知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 线段处处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