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卫生事业概念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

2.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是为政府所制定的卫生工作目标而建立的组织体系。

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1社会公益2福利政策3政府、社会、市场共同作用卫生事业的特点o 1.政府在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O 2.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o 3.服务全体人民o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o 5.卫生事业的垄断性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胡锦涛地位和作用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o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o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o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o 发展卫生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握如下几个观念o 1.以人为本的观念o 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o 3.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o 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卫生事业管理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主体是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方式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对象1.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2.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内容1.优化卫生政策2.合理配置卫生资源3.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4.提升卫生系统功能目的总体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独特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中国医疗 PPT课件

中国医疗 PPT课件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1)

大多数城乡居民缺乏最基本保障


后 果
医疗保障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 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基本现实 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口比 例低,大多数居民常见病、多 发病无制度保障

影响多数公众基本社会权利,医疗卫生事业公平性低下,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不利于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导致疾病负担上升 很多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拖成大病,导致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
新医改基本内容(1)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 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 公平效率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 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 完善制度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 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 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 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公共卫生的转变:长期见实效与短期凑热闹
4、人才困境的“牛鼻”:大医院“一号难求”与基层冷冷 清清
5、基本药物的招标:以药养医机制与物美价廉药品
新医改政府角色解读
新医改方案中政府主导作 用的体现 1、总体导向 新医改方案在政府角色 定位上的模糊性 1、政府与市场协调机制 的模糊性 2、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 责任的模糊性 3、政府职能部门间权责 划分的模糊性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2)

卫生投入绩效低下


后 果
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大大 超过GDP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 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大多数国 家的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但 国民健康结果改善程度却明显 低于可比的大多数国家,

卫生投入绩效低下不仅影响国民健康结果,也影响公平性,还有其他诸多负面 后果 我国总体经济能力不高,需要特别重视卫生投入绩效问题 卫生投入绩效低下的根源主要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组织管 理方式选择有偏差

医疗卫生政策与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政策与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政策与体制改革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改革。

在成立初期,基本医疗资源匮乏,重视基层医疗事业的建设,创建了各级人民卫生防疫站,基本医疗服务扩展到农村地区。

1980年代末,国家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实行医疗服务收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继制定出“中长期卫生计划”,“国民健康行动计划”,逐步推进了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现行医疗卫生政策与问题分析1.创建全面的基本医保制度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重心正逐步转变,建立全面有效的基本医保制度成为核心。

为此,国家推行了“三医联动”,即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确立起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定向、服务目标和优化调整机制。

但在医保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紧迫的是医疗保障的广泛覆盖。

2.加强医药领域的监管机制现在,全国医药市场的机制依旧难以合理运转,价格、医保、采购和分配重心不统一,滋生了一些不良的商业现象,如药品虚高价格、代理挂证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市场价格和收费制度,强化实施“一品三价”政策,从根源上杜绝药品价格加价裂变的情况。

3.构建基层卫生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增加,基层卫生机构实现良性架构的尤为重要。

基层卫生机构在保障全民健康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机构的实际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1.构建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应包括保障覆盖、医药分配、健康教育、医疗质量和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领导力、资源整合、流程改进、信息化、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构建起一个全面有效的医疗卫生政策体系。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必须从实际工作入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道德水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特色化和高水准化,有效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知识点梳理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知识点梳理

2023年高考政治《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知识点梳理一、背景知识梳理近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的相关知识,对于2023年高考政治考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政策措施、现状与问题、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

二、政策措施梳理1. 两化融合政策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中,推动医疗与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融合是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医疗卫生管理。

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策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设和提升。

推广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3. 医药分开政策中国医药分开政策是医疗卫生改革中的重大举措。

该政策将医疗机构与药品销售分离,旨在遏制医疗行为中的不正之风,减少药品过度使用和乱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专业性。

三、现状与问题梳理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中国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线城市医疗设施完善,而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人们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

2. 医患关系紧张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医患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紧张。

医疗纠纷频发,医生的工作压力大,个别医生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发生职业倦怠现象。

3. 药品价格过高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中,药品价格一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些药品价格过高,使许多患者难以负担。

四、影响梳理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医疗卫生改革,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可以改善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问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卫生事业管理学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事业管理学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在历史上有开创性 在国际上有进步性 在理念上有先进性 在框架上有整体性 在保障模式上有特殊性 在视野上有前瞻性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 2. “一个目标、四梁八柱”,强调改革方案 的统筹兼顾、综合配套
• 3.三年内新增投入8500亿元,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5、医疗卫生改革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和公益性
质淡化问题——卫生部
中国医疗机构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 、企业分别举办,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 理,卫生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难于落实;
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主要依靠 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直接导 致医疗机构营利动机和行为严重;
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1. 医疗机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个人和企业可以办医院和诊所,可以经营 药店; 医疗服务机构由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变为多 种所有制并存。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2. 医疗服务机构经营目标发生变化 政府对公立医疗服务机构减少财政投入, 改为财政补贴,允许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享 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创收成为公立医疗 机构的生存出路。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4. 农村合作医疗解体与恢复 1985年,90.5%,1989年4.8%; 自费医疗再次成为农村主导地位的医疗形 式; 90年代开始重建,不成功; 1997年《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 强调其作用。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三是财政对医药卫生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基层医疗 机构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 水平有所提高;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医疗资源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一、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配置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医院和医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生数量稀缺。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医院改革、医保制度改革以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

这些改革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全国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

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服务,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医。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优秀医生到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

我国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和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医药分开改革限制了医生的药品经营权,减少了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商业利益纠葛,保证了医生处方的独立性和药品的合理使用。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则通过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等方式,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我国的医学科研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断推动医疗技术和医学创新的发展。

这些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解读,探讨其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指对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二、目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具体来说,改革需要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费用过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

三、重点领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点领域: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保体系,为人民提供全面、公平、透明的医疗保障,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旨在构建多层次、跨地域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减少患者对大医院就诊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3.药品供应保障改革药品供应保障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机制,有效控制药品价格,提高公众获得药品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4.医疗质量管理改革医疗质量管理改革旨在通过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管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人民对医疗健康的信心。

四、影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改革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其次,改革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

再次,改革将促进医疗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最后,改革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增强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未来发展方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分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分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分析一、引言医疗卫生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概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指对医疗卫生体制的各个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需要涉及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制度等多个方面,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支持。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1.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处于一片荒芜的状态,医生和医疗机构都极为匮乏,而给予社会主义医疗保险制度清晰的政策方向,也是同样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

1951年,我国成立了卫生部,大力推进了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建立了城乡医疗卫生网络。

通过实施各种医疗卫生政策,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待遇,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得以初步发展。

2.改革开放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都对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和加强卫生事业的决定》,提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提高医生的职称制度等。

而且,国家也开始大力鼓励医疗机构的发展。

3.21世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基本医保制度的建设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全面推进药品分开,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医疗成本上涨、医患关系紧张、资源不均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疗卫生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一、加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是医疗行业改革的核心。

首先,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严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安全、高效。

其次,要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进行差异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医疗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中,需要加大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医疗信息系统与各个医疗机构的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管理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需要配套的人才支持。

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要建立健全医疗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鼓励医疗科技创新医疗科技创新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要鼓励医疗科研机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

同时,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的申请、评审和实施,确保创新成果能够落地应用。

五、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改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医患双方的信任机制和沟通渠道,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此外,还要注重医疗信息公开,提高医患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使医疗服务更加透明和公正。

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服务的首道防线,加强对基层的支持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第一章引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指对卫生系统中的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和医疗服务进行组织、管理和财政方面的改革。

中国在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随着改革开放而展开。

改革过程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逐步改变医疗卫生体制,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健全制度、合理结构、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本文将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的核心内容及其实践效果。

第二章政策内容分析1.城乡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卫生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参保、统筹管理、医保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2008年,开始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医疗服务定价机制。

2015年,医改纳入“十三五”规划,由此开启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征程。

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医疗资源配置和调节,以及合理控制医药费用。

3.医师管理制度改革医师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取消医师职称一律从高到低的评职方式,改为从低到高的职业晋升制,同时,加强对医师职业道德、诊疗行为、资格认证等方面的管理。

4.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使公立医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打破医院垄断。

改革的重点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推动公立医院转化为法人化医疗机构,并实行医院绩效管理制度。

第三章政策实践效果分析1.城乡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卫生保障制度改革的落实,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看病不用愁”的福利。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效果是显著的。

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

此外,全国医药价格监测系统的建立也增强了医药价格的透明度,使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3.医师管理制度改革医师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效果也非常明显。

早期医师职称评审方式中,医师职称的升迁主要取决于学历、职称评审年限和发表论文等数量性指标,使得评职标准单一、职称等级浮躁等情况频发。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

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背景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

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

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

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年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024年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留 用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投身医疗卫生事业
完善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
价标准
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和继 续教育,不断提高医疗卫生 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建设全国统一的 医疗保障信息系 统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改革措施:加强公立医院绩 效考核,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改革目标:建立现代医院管 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改革成效:改善医疗服务, 降低医疗费用
未来展望:持续深化改革, 提升公立医院综合实力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降 低患者自付比例。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确 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
促进经济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 经济增长。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质量,使更多人享受 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 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医学研究合作,共 同攻克重大疾病
建立国际医疗援助机制,共 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经 验
推动国际医疗保险和医疗服 务贸易,提高全球医疗资源
利用效率
推进医疗卫生科技创新
加大投入,推动医疗卫生科技 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医疗卫 生科技创新能力
改革能够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 大疾病防控体系等,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精品)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件:卫生改革与发展

(精品)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件:卫生改革与发展

2020/12/3
37
核心问题在于强化政府责任
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靠市场都无法 自发实现合理选择
– 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 – 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020/12/3
38
(四)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 一个设计
打破城乡、所有制等各种界限,建立 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普及,鼎盛时期 覆盖了90%左右的农村人口。
2020/12/3
18
存在的问题
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 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 术水平较低;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别
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影响医疗服务机构及 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城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资源浪费
2020/12/3
11
经验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 务目标合理
经验之二: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 择合理
经验之三:形成了广覆盖的医疗费用保 障机制
2020/12/3
12
经验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 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
1.建国后的20多年里,形成了包括医 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 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
划分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和范围,实行 不同的保障方式
构建与目标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
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建立并逐步完善筹资与组织管理体制
2020/12/3
39
(五)2009年新医改方案 总体目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 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 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医疗卫生政府部门的医疗卫生体系与医疗改革

医疗卫生政府部门的医疗卫生体系与医疗改革

医疗卫生政府部门的医疗卫生体系与医疗改革在当今社会,医疗卫生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关注和发展的领域。

各国政府都设立了医疗卫生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转。

医疗卫生政府部门在医疗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要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还要制定和实施医疗政策,推动医疗改革,提高人民的医疗卫生水平。

一、医疗卫生体系的组成医疗卫生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服务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医疗设备等多个方面。

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医疗机构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实际场所。

医疗人员则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各种专业人士。

此外,医疗设备也是医疗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设施。

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医疗机构的分布和规模对保障人民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部门通过设立医疗机构、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等方式来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

此外,政府还要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它们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规范,质量可靠。

二、医疗改革的必要性医疗改革是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改革都是一项重大的政策任务。

医疗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医疗服务不足、医疗费用过高、医疗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公平和效率。

医疗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医疗改革可以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配是制约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医疗改革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医疗服务的均等性。

第三,医疗费用的高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担,医疗改革可以通过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药价管控等手段来减轻人们的负担。

三、医疗改革的关键措施医疗改革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政策和措施。

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措施尤为重要。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PPT演示课件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PPT演示课件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酝酿
新医改背景: 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卫生事业发
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
医改新阶段:2006年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酝酿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中国处于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并存的
双重负担时期。
公共卫生体系仍相当薄弱: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应急处置
机制薄弱,信息网络不健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9
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 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矛盾之三:
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 式之间的矛盾。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合理目标只有
选择成本低、健康效益好的医疗卫生干预重点及适宜的技术路线, 才能实现卫生目标。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制下,医疗卫生服 务机构及医务人员出于对营利目标和自身经济效益的追求,其行 为必然与上述目标发生矛盾。在医疗卫生干预重点的选择上,只 要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就必然出现轻预防、重治疗,轻常见病、 多发病、重大病,轻适宜技术、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7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
医改第一阶段:1985年,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的起步。 医改第二阶段:1997年 - 2006年,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深化。 医改新阶段:2006年 ~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酝酿
和方向确定。
8
医改第一阶段:1985年
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的起步
1985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 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 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观点一: 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 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观点二: 坚持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 卫生事业问题的根源,认为目前的 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改革的方向应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疾病谱的不断增加,我国医疗保健的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必须推进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一、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扶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均等化。

同时,要推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根据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设备条件、医疗服务质量等因素进行分类,并制定针对性政策,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二、加强医生队伍建设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加大对医生的培养、引进、激励和保障力度,提高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医生的服务热情。

同时,要完善医生评价机制,鼓励医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技能和服务质量,推动医生队伍的专业化、精细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制度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收费存在各种问题,如标准不统一、透明度不高、患者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医疗服务的普及和提高。

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对医疗服务收费进行全面规范,建立起透明、公正、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改革的必备手段。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流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万医药费事件
74岁的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离休教师。 一年前他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 多脏器功能衰竭,2005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 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在 医 院 住 院 的 67 天 时 间 里 , 账 单 显 示 他 的 住 院 费 用 139.7万元,平均每天2万多元。而病人家属又在医 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 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2005年 8月6日,老人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
三是财政对医药卫生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基层医疗 机构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 水平有所提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 ,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 大传染病的能力明显增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足
一是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符合公立性质和职 能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还没有建 立起来,医院的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仍主要依靠 服务收费解决,医患之间仍存在利益冲突;
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商业化、市场化违背了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起医改讨论热潮。
2、医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乐勋教授 现在的医疗卫生问题不是“医改失灵”,而
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政府职能缺位、越位、不到位,表现为投入
不足,监管不到位;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课题组发布的《
2007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六家研究机构 对医改进行独立、平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2008年10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意见》开始在网络征求意见。
2009年4月,新华社正式发布新医改方案。
新医改的基本框架
总目标的解读:两个要点
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人人享有
对初级医疗卫生的强调和重视 对农村医疗卫生的强调和重视 对政府作用的强调和重视
2018年医改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 展,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医保体系 ,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二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把更多的人才技术 、财力物力、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
医疗卫生绿皮书》。
杜乐勋分析看病贵的原因
有病不敢就医——费用贵 医院建筑气派——占用医疗费用主要部分 医生变商人——开药提成、大处方 高端设备抢手——检查费用高昂
3、“政府失职”和“市场失灵”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
认为80年代以后,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医疗卫生重视程度 下降,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国 家对医院投入减少,只给医院自主经营政策 ,医院也对科室实行包干,造成医院和医生 追求商业利益,开大处方创收,造成资源的 巨大浪费。
例居于人口大国中间水平 看病难原因: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收入
,医疗人才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在历史上有开创性 在国际上有进步性
■从历史上看,这是我国第一 次明确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健康, 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 卫生事业。
■从国际上看,我国的“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既借鉴又超越了 许多国家的经验,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
新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及其改革
一、新医改的缘起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 导火索——基本不成功论
二、新医改方案
医疗卫生大背景
到21世纪初,医疗卫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引起社会普遍不满,人们原来越关注疾病和 健康问题;
非典、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引起行业内 外的广泛研究、调查和反思;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严重。 哈尔滨天价大药方事件曝光,引起社会关注
三是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扎实 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
四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水平。启动实施新一轮改善 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3. 政府监督力度消弱 1992年,《关于深化卫生改 中央政府将协调管革件理的的职几单能点位更意办多见 成地经》交济:实支给体持了或有地实条 方政府,而地方政行府企又业扩化大管了理医,疗做到机自构主的经 经营自主权; 营、自负盈亏。 医疗机构在微观上基本实行企业化管理 商业化、市场化倾向日益严重
4、医改成就不应抹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蔡江南教授
1978-2005年间,卫生人员数和医生数增长 了75%和88%,卫生机构总数增长了75%, 人均卫生资源显著增长;
改革中,政府在财政支持上大步撤退,医疗 卫生机构走向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 己养活自己。预算支出只占总收入的10%, 90 %创收。
导火索——“基本不成功论”
2005年6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葛延 风发表初步研究成果,“中国医疗改革基本 不成功” 。
一份报告一句话助推了一场大辩论,使得中 国医疗卫生界炸开了锅,推动了医改进程。
新医改方案产生过程(2006-2009)
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 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 长任组长。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4. 农村合作医疗解体与恢复 1985年,90.5%,1989年4.8%; 自费医疗再次成为农村主导地位的医疗形 式; 90年代开始重建,不成功; 1997年《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 强调其作用。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新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及其改革 新医改进展情况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传统医疗卫生体制阶段 (1949-1978)
二、改革开放时期 (1979-2000)
一、传统医疗卫生体制阶段 (1949-1978)
这一阶段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与计划经济紧 密相连的,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色。
三、 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四、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下降到30%左右;实 行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五、拓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行以按 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 费方式。
六、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
五是药品生产和购销秩序仍比较混乱,药价虚高、 商业贿赂和药品回扣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六是社会办医仍存在不少障碍,多渠道办医的格局 尚未形成。
《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一、 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 在10%以下
二、 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实施方案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在历史上有开创性 在国际上有进步性 在理念上有先进性 在框架上有整体性 在保障模式上有特殊性 在视野上有前瞻性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 2. “一个目标、四梁八柱”,强调改革方案 的统筹兼顾、综合配套
• 3.三年内新增投入8500亿元,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5、医疗卫生改革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和公益性
质淡化问题——卫生部
中国医疗机构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 、企业分别举办,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 理,卫生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难于落实;
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主要依靠 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直接导 致医疗机构营利动机和行为严重;
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在历史上有开创性 在国际上有进步性 在理念上有先进性 在框架上有整体性
■从理念上看,“基本医疗卫 生制度”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对 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自身规律 的认识有了重大进步。
■从制度框架上看,“基本医 疗卫生制度”比过去更加强调综 合性和统筹兼顾,避免了“头疼 医头、脚疼医脚”。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5. 医疗卫生效益较差 国家投入连年增加,但国民健康指标却在 下降 资料:卫生绩效排名; 1978-2001年,平均预期寿命仅 增加3岁。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
6. 缺乏公平性,社会矛盾加剧 由于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 ,“看病贵、看病难”的 问题非常突出。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
数据描述:
50%——应就诊而未就诊 30%——应住院而未住院 12-37%——大处方浪费卫生费用 80.2%——医院使用抗生素(2000年调查) 22.5%——2000年农村卫生费用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几种评价观点
二是医疗资源配置仍不够合理,优质资源仍集中 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高素质人才少 、服务能力差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变;
三是合理的分诊制度还没有建立,群众患常见病 、多发病仍涌入大医院就诊,看病难的问题仍很 突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足
四是破除“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医院主要依靠增加医疗服务收费弥补减少的收入, 创收机制还没有真正改变。
• 4. 推陈出新,提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举措
新医改的亮点和突破点
• 4. 推陈出新,提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举措
新医改进展情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
一是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 立;
二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切 断了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的联系,促进了科学合理 用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本不成功” 哈医大:医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北京大学:政府失职与市场失灵论 复旦大学:医改成就不应抹杀 卫生部:医疗卫生改革出现了市场化倾向
和公益性质淡化问题
1、“基本不成功”论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葛延风等发 表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