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护理常规一、定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累积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主要侵袭四肢的小动脉,小静脉也常受累。

好发于男性强壮年。

二、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一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只有患肢麻木,发凉,针刺等异常感觉,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此期患肢动脉已有局限性狭窄病变。

二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突出症状。

患肢皮肤温度低,色泽更为苍白,同时出现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动脉狭窄的范围与程度均超过一期,患肢依靠侧支循环维持血供。

三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

在二期症状加重的基础上,伴有趾(指)腹色泽暗红,肢体远侧浮肿;患肢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更甚,迫使病人屈膝抚足,不能入睡。

动脉广泛,严重狭窄,仅靠侧支循环无法代偿肢体静息时的血供,组织濒临坏死。

四期以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和溃疡为主要症状。

临床症状继续加重,疼痛剧烈。

若继发感染,则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病人可有高热,烦躁等全身中毒症状,病程长者伴消瘦贫血。

此期,侧支循环已不能维持组织的存活。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与久治不愈、截肢有关2、组织灌注异常与动脉血流障碍有关3、疼痛与患肢缺血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感染与组织营养障碍或术后切口感染、痂下细菌繁殖有关6、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患肢疼痛有关四、观察重点1、术前观察重点(1)观察病人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2)观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时间(3)观察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远端血运情况(4)观察趾(指)端坏疽性质及溃疡面积、程度(5)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2、术后观察重点(1)观察生命体征,重点是血压、脉率(2)观察切口、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血肿情况(3)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及感觉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措施(1)控制或缓解疼痛①绝对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够收缩血管②肢体保暖③有效镇痛早期轻症病人,可遵医嘱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缓解疼痛,中晚期病人常用麻醉性镇痛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相关知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有别于动脉硬化,节段分布的血管炎症,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段的中、小动静脉。

护理问题/关键点1 疼痛2 肢体溃疡3 肢端缺血4 抗凝治疗5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生命体征2有无长期吸烟史,有无长期在湿冷环境下工作史及外伤感染史等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家庭支持情况5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5.1疼痛发作程度、发作频率,休息后能否缓解5.2有无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溃疡经久不愈、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缺血、营养障碍表现5.3患肢皮肤色泽和温度持续评估1生命体征和疼痛2心理状况:患者情绪反应,如因疼痛及病变加重而产生悲观、忧虑及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生活丧失信心等3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3.1局部缺血期:患肢的苍白、发凉、酸胀乏力和感觉异常,然后出现间歇性跛行3.2营养障碍期:静息状态下出现持续的患肢疼痛,尤以夜间疼痛剧烈,同时患肢伴有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3.3组织坏死期:患肢肢端的发黑、溃疡或坏疽,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4辅助检查:踝肱指数测定、BUS、MRI、DSA5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前准备1休息和活动1.1禁烟,注意休息,保暖防湿,肢体病变部位不宜热敷,以免增加组织耗氧量。

1.2避免局部按摩、挤压引起肢端溃疡或坏疽,鞋袜不宜过紧。

1.3鼓励患者加强运动锻炼,一为缓步行走,二为Burger运动,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影响血液循环。

2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不安、悲观心理,关心患者使其了解治疗的必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疼痛护理对症处理,缓解静息痛,必要时可行硬膜外镇痛泵或腰交感神经阻滞术。

5感染护理严格控制局部和全身感染。

肢端坏疽者,应加强换药,避免感染。

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2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和疼痛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4活动能力5呼吸道管理6切口及引流管护理7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7.1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7.2在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需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来判断血管通畅性7.3行腰交感神经阻滞术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反应8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护理1体位与活动术后患肢平卧,对卧床休息者,并不是禁止活动,应鼓励患者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导学案例病人,男,42岁,吸烟20年,每天30支左右,冷库工作10年。

近来,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

体检: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问题:1.病人可能的发病原因是什么?2.应如何保护病人患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下的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青壮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相关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1.外在因素主要有吸烟(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寒冷和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等。

吸烟是引起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持续吸烟显著加速病情进展和症状恶化,及时戒烟能明显减缓症状,甚至达到完全缓解,而再吸烟后,病情又会复发。

2.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前列腺功能失调及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病理生理本病多见于下肢中小型动脉,伴行静脉也常受累。

由远向近发展、病变呈节段性。

本病早期以血管痉挛为主,继而血管壁内膜增厚,管腔内血栓形成。

本病后期血管壁和血管周围广泛纤维化并有侧支循环形成,以代偿血液供应。

当动脉完全闭塞时,侧支循环失代偿时,最终可造成肢体远端坏疽或溃疡。

三、临床表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

根据病程的进展以及病情的轻重分为以下三期。

1.局部缺血期局部缺血期以血管痉挛为主,因肢体供血不足,表现为患肢苍白、发凉、酸胀乏力,有麻木、刺痛和烧灼感,出现间歇性跛行。

此期有部分病人可伴有下肢反复发作的游走性静脉炎,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处皮肤红肿、有压痛,并出现条索状硬块,约2周逐渐消失,但在另一处又可发生。

此期患肢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2.营养障碍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以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更加明显,最终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持续性的患肢疼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其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小静脉也常受累,以下肢血管多见,我国各地均有发病,但以北方多见,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外在因素(如长期吸烟、寒冷、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等)和内在因素(如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两类。

1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1)测定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

(2)测定皮肤温度检查肢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两侧肢体相互对照,可显示患肢皮肤温度降低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了解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缺血的程度。

患肢皮温较健侧低2℃时,即表示皮温降低侧血液供应不足。

(3)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 患者平卧,患肢抬高45°,3min后,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变化;然后让患者坐起,下肢垂于床缘以下,观察肤色变化。

患肢抬高后,足趾和足底皮肤呈苍白或蜡黄色并出现麻木、疼痛者为阳性;下肢下垂后,足部皮肤出现潮红或斑块状发绀者为阳性,进一步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不足。

2)特殊检查(1)肢体血流图可显示肢体血流量等情况,以了解病变程度。

(2)B型超声检查可了解病变部位和缺血的严重程度。

(3)动脉造影可明确患肢动脉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2护理措施2.1 一般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组织损伤。

2.1.1 绝对戒烟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嘱其戒烟,以消除烟碱和烟草浸出液对于其血管功能的影响。

2.1.2 肢体保护(1)告知患者应尽量避免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引起血管收缩。

注意保暖,但不宜热敷或热疗,否则可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加重肢体的病变程度。

告知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时,应先用手试水温,勿用足趾,以免烫伤。

(2)避免用手抓挠皮肤,以免造成开放性损伤和继发感染。

皮肤瘙痒时可涂搽止痒药膏。

(3)告知患者勿穿硬质鞋袜,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绝对戒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以免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

2)肢体用棉袜套保暖,避免用热水袋、热垫直接给患肢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

3)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可用35℃以下温水洗脚,洗脚时不要用患足试水温,因患足感觉异常,容易烫伤。

4)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流易灌流至下肢,减轻疼痛。

5)对疼痛剧烈的中、晚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对疼痛难以缓解的,可用连续性硬膜外阻滞方法止痛。

6)鼓励患者每天多走路,以疼痛出现作为活动量的指标。

7)有皮肤溃疡或坏死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保持溃疡部位清洁、干燥,创面加强换药,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2.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静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1周,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2周。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脂饮食,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避免大便干燥引起排便困难。

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体温、肤色、动脉搏动情况。

4)用药护理:术后抗凝治疗应遵医嘱用抗凝药物,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外伤。

5)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满足卧床患者的生理需求。

6)专科护理:①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烫伤。

皮肤瘙痒时,涂止痒膏,避免用手抓痒,以免皮肤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②促进侧肢循环,提高活动耐力:鼓励患者坚持每天多走路,行走时以出现疼痛时的时间和行走距离作为活动量的指标,以不出现疼痛为度。

【健康教育】1.劝告患者坚持戒烟。

2.保护患肢,避免外伤,避免久坐久站。

3.术前及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运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4.坚持体育锻炼,每天至少30min,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运。

5.穿棉袜及透气性好的鞋子,并及时更换,预防真菌感染。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
▪ 高压氧疗法 ▪ 手术治疗:动脉重建术、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分期动脉转流术、大网膜转移术及截肢术。
编辑课件
8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焦虑 ▪ 慢性疼痛 ▪ 行走障碍 ▪ 潜在并发症:感染、肢端坏疽
编辑课件
9
▪ 一般护理 ▪ 病情观察 ▪ 治疗配合 ▪ 心理护理 ▪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编辑课件
10
一般护理
健康指导
▪ 绝对戒烟
▪ 肢体运动
1)病人平卧,双下肢抬高45°~60°,维持2~
3分钟,然后坐起,双足自然下垂,足跟置于地面 上,踝部进行屈曲和左右摆动的动作,足趾上翘并 尽量伸开,再向下收拢。
2)病人再次平卧,休息2~3分钟后重复练习,5 遍为1次,每日3~4次。
▪ 保护下肢,避免受寒,预防感染和组织受损。
编辑课件
3
编辑课件
4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 ▪ 心理-社会状况 ▪ 辅助检查 ▪ 治疗要点与反应
编辑课件
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
身体状况
▪Ⅰ期
患肢发凉、麻木、皮肤温度较低,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病理特点 患肢动脉有局限性狭窄
Ⅱ期
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明显,指(趾)甲变形可 出现皮肤脱屑、干燥,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技术(自控阵痛) ▪ 防治感染 ▪ 术后病人的护理:血管重建术后患肢平置;
静脉重建术后卧床制动1周;动脉重建术后卧 床制动2周;
编辑课件
13
心理护理
▪ 向病人介绍有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知识。 ▪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悲观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ppt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ppt

护理措施
(4)患肢护理
① 防寒保暖、避免局部加温 ② 防外伤、防感染
③ 避免穿紧身衣裤、鞋袜
(5)适度活动
Buerger运动★
Buerger运动
目的: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方法: (1)平卧,抬高患肢45o,维持2~3min
Buerger运动
方法: (2)双足下垂2~3min,并做踝部旋转、伸
曲和脚趾 ①体位:平卧 ②动脉重建术后,制动2周
鼓励足背伸屈活动
护理措施
③观察 患肢
远端动脉搏动 颜色、皮温、感觉
局部伤口
护理措施
3.心理护理:防止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1)安慰,避免激动 (2)解释治疗护理方法
20以上腹部置热水袋以扩张四肢血管低热量低糖低脂多饮水4患肢护理5适度活动防寒保暖避免局部加温防外伤防感染避免穿紧身衣裤鞋袜buerger运动方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戒烟 (2)饮食
(3)保暖
低热量、低糖、低脂 多饮水
① 室温:20℃以上 ② 腹部置热水袋以扩张四肢血管
Buerger运动
方法: (3)置患肢水平位2~3min
禁忌:合并溃疡、坏死、血栓:禁止运动
护理措施
2.治疗护理
(1)非手术治疗:禁局部热疗
①止痛:吗啡
②扩血管:复方丹参
③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
④高压氧疗 ⑤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伯格运动
⑥中医中药
护理措施
(2)手术治疗
① 动脉旁路移植术 ② 介入治疗:支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动脉造影
动脉彩超
处理原则
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促进下 肢循环血液
非手术治疗
一般处理:严格戒烟、防止受潮和外 伤,肢体保暖但不做热疗,以免组织 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疼痛严重者, 可使用止痛和镇静剂。早期病人患肢 进行适度锻炼,可促使侧支循环建立。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的病人 1、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2、预防和控制感染 3、中医中药 4、高压氧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定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累及 周围血管的炎症性、节段 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 塞性疾病,主要侵害四肢 的小动脉,多发生于下肢,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 基本可归纳为两方面: 1、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 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 感染。
便秘:与患者行走不便、长期卧床有 关
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每日 顺时针规律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 保持大便通畅。 症状较重不能缓解者,遵医嘱予以番 泻叶泡水服用或予以开塞露外用,观 察用药效果。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宜进食富含粗纤 维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肢疼痛不能自 行活动有关
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日常 生活习惯,协助患者将日常生活用品放 置伸手可及处。 做好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自我价值感, 鼓励患者最大限度的进行生活自理。 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励患者恢复期 可适当床边活动。
潜在并发症:有患肢皮肤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弹性、 色泽,肢端动脉搏动是否正常 教会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患肢肌肉 按摩,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肢体功能锻 炼,放置外伤引起肢端溃疡。 遵医嘱予以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观察 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常规【相关知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 又称 Buerger 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远中动脉、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炎性病变,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治疗原则】处理上着重于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包括非手术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1. 一般治疗: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肢体保暖但不做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疼痛严重者,可用镇痛和镇静剂。

早期病人鼓励每日行走,进行患肢适度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对干性坏疽创面,应在消毒后包扎创面,预防继发感染。

感染创面可作湿敷处理。

2. 药物治疗(1)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凯时、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具有血管舒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对缓解缺血性疼痛,改善患肢血供有—定疗效。

(2)抗生素:溃疡并发感染者,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3)中医中药: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服用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药物。

二、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内支架等器材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展等。

如果单纯用球囊导管扩张可称为球囊扩张术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可称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有无感染、外伤史、有无糖尿病史。

(2)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史。

(3)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营养状况。

(4)有无长期在湿冷环境下工作史。

2.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1)患肢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有无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及止痛效果。

(2)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患肢(趾、指)有无坏疽、溃疡与感染。

(4)测定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了解动脉血供情况。

(5)踝肱指数测定。

3. 辅助检查: B 超、CTA、MRI、动脉造影等阳性结果4. 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二)术前护理措施1. 血管外科术前常规护理2. 饮食宜清淡,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中医学的“脱疽”范畴,它可发生任何地区和民族,是常见的末梢动脉闭塞性疾病之一。

一旦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劳动力,近年来我院护理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护理1.1 精神护理由于该疾病病程长并反复发作,行走不便,疼痛剧烈,患者担心造成残疾,往往精神负担较重,应做好疾病康复知识宣教,鼓励患者消除顾虑,解除思想压力,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饮食宜忌应戒酒,忌辛辣鱼腥发物,多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为宜,例如给予羊肉汤、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1.3 患肢体护理应穿戴松软合适的棉鞋、手套、袜,做好防寒保暖,但不应对该肢体进行加温,以免代谢增加,供血不足,致使组织缺氧而坏死。

1.4 肢体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方法:(1)抬高患肢2-3min,而后下垂于床沿3-5min,再平卧2-3min,每日三次,每次5-6回。

(2)根据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行走,并认真测记行走出现间歇性跛行的距离和时间。

1.5 禁止吸烟因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使肢体缺血而疼痛加重,促进病情发展,最终发生肢体溃烂坏疽。

1.6 病情观察认真记录患肢的皮肤温度变化,发凉,酸胀,麻木及间歇性跛行的距离速度,下肢锻炼和脱疽洗药熏洗后症状的变化,上下肢血压变化,以便前后对照。

2 辨证施护2.1 脉络寒凝证2.1.1 中药熏洗患肢应用中药熏洗可达到温经散寒通络之效。

在护士的指导下将中药布包水煎,先熏小腿部,待温度适宜(摄氏40度左右),再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每日二次,每次20min。

2.1.2 配合针灸取足三里、血海等穴,留针15-20min,具有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2.2 脉络血瘀证2.2.1 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方法与脉络寒证护理相同。

2.2.2 根据病情变化,护士要嘱咐患者不要按压肢体,应保持患肢舒展的体位,使血流通畅,减轻疼痛。

2.2.3 手法按摩止痛取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用轻柔的手法,以通络止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按摩:减轻 肌肉紧张, 促进血液循 环
03
红外线治疗: 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缓 解疼痛
04
超短波治疗: 促进炎症消 退,减轻疼 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烟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的风险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麦等食物,减少 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
适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 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吸烟是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的危 险因素,戒烟有助 于预防和改善病情。
避免久坐:久坐会 导致下肢血液循环 不畅,增加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的风险, 适当运动有助于改 善病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高脂肪、 高糖、高盐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保 持营养均衡。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 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西洛他 唑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
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 钠等,用于缓解血管痉挛和疼痛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 激素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物理治疗
01
热敷:促进 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02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
1
的心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学会自我调节, 2 保持良好的心 理平衡
保持与家人、朋 3 友良好的沟通, 寻求支持和帮助
参加有益身心的 4 活动,如运动、 阅读、听音乐等
THANK YOU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 理原则
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保 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破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肢体颜色变化或溃疡等症状 ,应立即就医。
及早干预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心理问题
若患者表现出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需寻求专 业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重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药物不良反应
如出现药物过敏或严重副作用,应及时联系医生 。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 重。
适合的锻炼方物管理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凝剂和血管扩张剂等 药物。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复查,评估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
在复查中,调整护理计划以适应患者的变化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 谁会受到影响? 3. 护理重点是什么? 4.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定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为Buerger病,是一种影 响小血管的疾病,主要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 。
及时记录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重点是什么? 教育与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指导,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
鼓励参与戒烟计划和健康教育活动。
护理重点是什么?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
可以组织病友交流会,增强患者的信心。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该病多见于年轻男性,尤其是吸烟者。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

01
局部缺血期: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
02
营养障碍期:患肢出现皮肤苍白、肌肉萎缩、指甲增厚等症状
03
坏疽期:患肢出现坏死、溃疡、感染等症状
04
愈合期:患肢症状逐渐缓解,组织开始修复
05
并发症期:出现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症状
1
肢体疼痛
2
皮肤颜色改变
3
皮肤温度改变
增管病变 程度和范围
02
皮肤温度测量:评估患肢 血液循环状况
03
肢体抬高试验:检测患肢 静脉回流情况
04
肢体感觉检查:评估患肢 感觉功能障碍程度
05
肢体运动功能检查:评估 患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相关治疗
药物治疗
1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 阿司匹林等,用于预防 血栓形成
并发症
01
感染:皮肤溃疡、坏疽
02
缺血性坏死:肢体末端缺血、坏死
03
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动脉血栓
04
神经损伤:感觉异常、运动障碍
05
皮肤溃疡:皮肤破损、感染
06
坏疽:肢体末端坏死、脱落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观察 血细胞计数、血红
蛋白浓度等指标 1
超声检查:观察血 4
管壁厚度、血流速 度等指标,判断血
生活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
0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 澡、勤换衣物
0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 波动过大
04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累积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主要侵袭四肢的小动脉,小静脉也常受累。

好发于男性强壮年。

二、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一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只有患肢麻木,发凉,针刺等异常感觉,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此期患肢动脉已有局限性狭窄病变。

二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突出症状。

患肢皮肤温度低,色泽更为苍白,同时出现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动脉狭窄的范围与程度均超过一期,患肢依靠侧支循环维持血供。

三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

在二期症状加重的基础上,伴有趾(指)腹色泽暗红,肢体远侧浮肿;患肢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更甚,迫使病人屈膝抚足,不能入睡。

动脉广泛,严重狭窄,仅靠侧支循环无法代偿肢体静息时的血供,组织濒临坏死。

四期以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和溃疡为主要症状。

临床症状继续加重,疼痛剧烈。

若继发感染,则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病人可有高热,烦躁等全身中毒症状,病程长者伴消瘦贫血。

此期,侧支循环已不能维持组织的存活。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久治不愈、截肢有关
2、组织灌注异常与动脉血流障碍有关
3、疼痛与患肢缺血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感染与组织营养障碍或术后切口感染、痂下细菌繁殖有关
6、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患肢疼痛有关四、观察重点
1、术前观察重点
(1)观察病人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2)观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时间
(3)观察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远端血运情况
(4)观察趾(指)端坏疽性质及溃疡面积、程度
(5 )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
2、术后观察重点
(1)观察生命体征,重点是血压、脉率
(2)观察切口、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血肿情况
(3)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及感觉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措施
(1)控制或缓解疼痛
①绝对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够收缩血管
②肢体保暖
③有效镇痛早期轻症病人,可遵医嘱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缓解疼痛,中晚期病人常用麻醉性镇痛药。

(2)减轻焦虑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安慰体贴病人,与病人多交谈,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向病人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安排有助于病人睡眠的环境;各项护理治疗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外来刺激因素;为病人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睡前听音乐、进行心理护理;遵医嘱给以镇静、催眠药物,并观察其疗效。

(4)预防或控制感染
①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温水洗脚,但避免烫伤。

②避免局部外伤,防止肢端发生溃疡
③从病人溃疡面取标本做细菌培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④病人足趾有溃疡和感染时,应将各趾分离,避免脓汁浸溃临近足趾
⑤若出现湿性坏疽时,使局部裸露保持干燥,成为干性坏疽,使其自行脱落
(5)促进侧肢循环,提高活动耐力,步行、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
2、术后护理措施
(1)体位:病人应平卧位,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患肢制动6-8小时,患侧髋关节伸直、避免弯曲,以免降低加压包扎的效果。

卧床制动期间应作足背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术后严密观察病人血压、脉率;切口、穿刺点渗血或血肿情况;肢体远端血运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及感觉,并作记录。

(3)术后抗凝的治疗:遵医嘱用抗凝药物,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外伤。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使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避免和防治各种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使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如何配合的具体事项等。

2、健康指导避免寒冷、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感染等;取合适体位,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注至下肢,但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站或坐)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若出现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发紫、苍白、皮温降低、疼痛难忍等,应尽快通知医护人员。

3、出院指导绝对禁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防寒保暖;避免外伤;适宜的功能锻炼。

4、健康促进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预防组织损伤:皮肤瘙痒时可涂止痒药膏,避免用手抓痒,以免皮肤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预防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