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曲霉菌简介
常见曲霉菌简介PPT演示幻灯片
21
黑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22
黑曲霉—临床意义
黑曲霉能引起曲霉菌病,还能产生黑曲霉毒素。
23
谢谢聆听!
24
9
黄曲霉
10
黄曲霉
黄曲霉最为常见的曲霉菌,属于腐生真菌;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
上; 菌落生长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
或略呈褐色。11来自黄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随后可变为疏松柱状; ✓ 小梗为单层、双层或单、双层同时着生于一个
顶囊上,呈放射状。 ✓ 小分生孢子呈球形或洋梨形,表面粗糙,有些
常见曲霉菌简介
1
概述
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占空气中真菌的12% 左右;
主要以枯死的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及动物尸体为 营养源,为寄生于土壤中的腐生菌。
2
概述
典型镜下表现:
1. 曲霉菌丝有隔膜,直径3-6um; 2. 分支呈锐角45°; 3. 菌丝两侧平行。
1
3
2
荧光显微镜下曲霉菌图(40倍镜)
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壁光滑,孢子圆形 到卵圆形。
17
土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18
黑曲霉
19
黑曲霉
黑曲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谷物上; 可引起食物、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
20
黑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开始为球形,逐渐变为放射状,黑褐 色,分生孢子梗无色或上部为浅黄色,光滑。
顶囊有单层和双层瓶梗,无色或黄褐色。双层小 梗布满顶囊,呈褐色,梗基呈放射状,有时有横 隔。
分生孢子头短柱形,长短不一,呈深浅不同的 绿色。
分生孢子梗光滑,带绿色,近顶端膨大形成倒 立烧瓶状顶囊,顶囊有单层小梗,较长,密集排列 呈栅状,布满顶囊表面4/5,仅上半部产生孢子。
常见的毛霉菌、曲霉的鉴别
球形,10—65μm
单、双或共在,布满
球形,粗糙
黑曲
生长较黄曲慢,白色→鲜黄→黑
长短不一,200μm—3mm
球形,20—50μm
双层,布满
球形,粗糙
杂色曲
(花斑)
生长慢,深绿→灰绿→浅黄→粉红
光滑,100—125μm,2700μm
半球形,20μm
双层,4/5
球形,粗糙
构巢曲
生长快,深灰色→绿色→紫褐色
常见曲霉鉴别表
菌种
菌落形态(沙氏培养基)
镜检特征
分生孢子柄
顶囊
小梗
分生孢子
烟曲
生长快,开始白色,后转绿→深绿→烟绿
光滑,300—500μm
倒烧瓶状,20—30μm
长4/5,单层
球形小棘
土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长快,圆形,较小,浅黄褐色或褐色
光滑,<250μm
半球形,10—16μm
双层,2/3
球形,小,光滑
黄曲
生长快,浅黄→黄绿→棕褐色
常见的毛霉菌的鉴别
毛霉(总状毛霉)
黑根霉
犁头霉
小克银汉霉
假根
-
++
+
-
匍匐菌丝
-
++
+
-
孢子囊柄
由菌丝直接生长出
从假根相反方向长出
从两根匍匐菌丝中间长出
顶囊下方有不规则轮生侧枝
孢子囊孢子
光滑
有棱角或线状条纹
小,无条纹
小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近球形,有小棘,无孢子囊
其它
总状分枝
匍匐分枝
漏斗状囊托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1. 引言曲霉菌(Aspergillus)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
尽管大多数人受到曲霉菌的暴露而没有任何症状,但对于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曲霉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病症,包括肺部感染、鼻窦炎和过敏反应等。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用于检测患者体内对曲霉菌的免疫反应情况,进而评估是否存在曲霉菌感染或曲霉菌过敏。
本文将对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2.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原理曲霉菌IgG抗体检测是一种间接免疫荧光法,其原理是利用曲霉菌抗原与患者体内产生的IgG抗体结合,然后通过荧光素-抗荧光素检测体系来检测结合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 2. 对血样进行离心分离,获取血清; 3. 将血清与曲霉菌抗原混合; 4. 经过特定温度和时间的孵育,使曲霉菌抗原与体内的IgG抗体结合; 5. 清洗掉未结合的物质; 6. 加入荧光素-抗荧光素检测体系; 7. 通过荧光检测仪器进行读数。
3. 曲霉菌IgG抗体检测参考范围的解释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结果通常以数值的形式呈现,数值越高表示患者体内对曲霉菌的免疫反应越强,可能存在曲霉菌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阴性:数值小于等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没有免疫反应,可能未感染曲霉菌。
2. 弱阳性:数值介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和中位数之间。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轻微免疫反应,但可能未感染曲霉菌或处于早期感染阶段。
3. 中等阳性:数值介于参考范围的中位数和上限值之间。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中等程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存在曲霉菌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4. 强阳性:数值大于等于参考范围的上限值。
表示患者对曲霉菌有强烈的免疫反应,可能存在严重的曲霉菌感染或过敏。
需要注意的是,曲霉菌IgG抗体检测的参考范围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检测方法的差异性; - 研究人群的不同; - 具体的检测抗原种类; - 具体的实验条件等。
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
米曲霉的作用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 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 ,还可产淀粉酶、糖化 酶、纤维素酶、植酸酶 等。
米曲霉是理想的活性蛋 白的载体,能生产大肠杆 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 。
米曲霉是常用的发酵菌 种
烟曲霉
分生孢子穗圆筒形,呈 深浅不同的绿色,分生 孢子梗光滑,带绿色; 顶囊烧瓶状,仅上半部 产生孢子;分生孢子球 形,有刺,绿色 。
谢谢观看!
曲霉菌
目录:
曲霉菌[Aspergillus] 概要 生物学特征与形态 感染途径与病理 治疗原则
曲霉菌
曲霉菌占空气中真菌的
12%左右,主要以枯死的植物、
动物的排泻物及动物尸体为营
养源,为寄生于土壤中的腐生
菌。
曲霉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的重要菌种。2000多年前,我 国就用于制酱,也是酿酒、制
醋曲的主要菌种。现代工业利 用曲霉生产各种酶制剂(淀粉酶、 蛋白酶、果胶酶等)、有机酸 (柠檬酸、葡萄糖酸、五倍子酸 等),农业上用作糖化饲料菌种。
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 也是引起食品腐败的一 种真菌。
烟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是由串珠镰刀菌 产生,通常在霉变的玉米中 发现,真菌毒素。
烟曲霉毒素常出现于玉米产 区。最常见的烟曲霉毒素是 烟曲霉毒素B,而常见的的 烟曲霉毒素B有三种,分别 是FB1、FB2和FB3。
过高的烟曲霉毒素水平导致 过多的体液涌入肺组织,导 致肺水肿。同时,也危害肝 脏组织,导致黄疸及其他组 织出现黄色病变。
流行病学
污染的木屑垫料、空气和发霉的 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 源,其中可含有大量烟曲霉菌孢 子。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 类发病,鸡、鸭、鹅、 火鸡、鹌鹑、鸽等均 有易感性,以幼禽易 感性最高,特别是20 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 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 而成年家禽常常散发。
茯苓曲霉菌
茯苓曲霉菌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vanTieghem,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曲霉属。
该霉菌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一种常见污染杂菌,曲霉种类多,生长速度快,黄曲霉多发生在试管菌种生产及保存过程中的棉花塞上,在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及原种母种生产过程中以黑曲霉发生较多。
症状培养料染曲霉菌后,料面或棉花塞上长出黑色或黄绿色的颗粒状霉层,即分生孢子链团,菌落呈粗粉粒状。
曲霉菌与菌丝争夺基质营养,并且分泌有机酸和毒素,抑制菌丝生长。
病原该病菌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包括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两种病菌。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不一样,黑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白色,绒状,逐渐转为黑色,在培养基上出现鲜黄色着色区。
菌丝透明,有分枝和分隔,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直立生长,在梗顶形成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短棒状,梗顶串生分生孢子。
发病特点曲霉病菌分布广泛,多生活在有机质中,经气流传播,在菌种生产中培养基灭种不彻底,会引起曲霉菌的污染。
曲霉菌生长适温为20-35℃,相对湿度为65%-85%之间,ph值近中性。
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空气湿度较高,栽培室通风不良有利于曲霉菌的污染。
试管菌种保存在通风不良温度高的环境下,其棉花塞上容易发生曲霉菌。
防治方法(1)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控制水分的含量。
加入2%左右的石灰、1%的石膏和0.1%-0.2%的多菌灵,最好进行2次发酵。
(2)待生产结束后,栽培场地要及时进行消毒,清理各种杂物。
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涂刷墙壁、房顶及床架等用具,再在地面上撒生石灰粉,在栽培期间,定期喷洒脱0.1%高锰酸钾或3%-5%石炭酸,一般5-6天一次。
(3)化学防治发现菌床培养料上或菌袋两端发生少量霉菌时,及时用0.1%甲基托布津、0.1%-0.2%代森锌或0.1%-0.2%多菌灵喷洒被害部位,可防止分生孢子扩散蔓延,也可用2%甲醛和5%石炭酸混合液处理侵染部位能抑制杂菌生长。
常见霉菌图片
目录
01.
02分枝的菌丝 霉菌能形成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并借助孢子进行繁殖 霉菌生长迅速,适应力强,种类繁多 霉菌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作用,也有不利的影响
霉菌的分布:土壤、空气、 水体等
霉菌的分类:青霉、曲霉、 镰刀霉等
霉菌的形态特征:丝状、分 支状、颗粒状等
长。
添加标题
毛霉属的防治:介绍 如何通过使用防霉剂、 控制环境条件等措施 来防治毛霉属的生长, 同时介绍一些常见的 防霉剂及其使用方法。
木霉属形态特征:描述木霉属的形态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木霉属生长环境:介绍木霉属生长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值等。 木霉属危害:描述木霉属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如引起感染、污染环境等。 木霉属防治:介绍木霉属的防治方法,如使用药物、改善环境等。
简介:木霉属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形态特征:木霉属的菌落呈绿色或深绿色,表面覆盖白色孢子。 生长环境:木霉属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如土壤、木材、植物残体等。 危害:木霉属对植物和木材有危害,可以导致植物病害和木材腐烂。 防治方法:对于木霉属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
青霉属概述:青霉属是真菌界中的 一个常见属,主要特征为菌落呈青 色或蓝绿色。
青霉属形态特征:青霉属的菌落通常 呈绒状或粒状,有时呈绳索状或束状, 表面有明显的皱纹和辐射状皱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青霉属分类:青霉属包含多个种类, 如灰绿青霉、圆弧青霉等。
青霉属生长环境:青霉属生长在多 种基质上,如土壤、木材、植物残 体等。
青霉属的防治: 保持环境干燥、 清洁,避免使用 发霉的物品,及 时处理垃圾等措 施可以有效减少 青霉属的滋生。
曲霉的形态特征
曲霉的形态特征
曲霉(Aspergillus)是一种真菌,常见于自然环境中的土壤、
植物、腐木以及生物分解物中。
其形态特征如下:
1. 子实体:曲霉产生的子实体为顶生或侧生的固态菌核,由许多短小的分生孢子(conidia)组成,呈银灰色或淡黄色。
2. 菌丝体:曲霉的菌丝体呈无色或浅色,以立体网状结构排列,有分枝。
菌丝通常为一根或多根,呈现出纵向或斜向生长。
3. 墨盘层:曲霉的墨盘层为菌丝网络中的刺盘状结构,位于固体培养基的上表面。
墨盘层通常呈现黑褐色,但在某些物种中也可能是淡黄色或深棕色。
4. 菌落:曲霉菌落呈直径2-10cm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
平滑或有细纹。
菌落的颜色因不同物种而异,可以是白色、黄色、淡绿色、淡褐色或深绿色等。
5. 分生孢子:曲霉的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一般具有光滑的表面。
颜色通常为无色或浅色,但在某些物种中也可能是深色或有颜色斑点。
需要注意的是,曲霉存在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形态特征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曲霉的形态鉴定时,需要结合其他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
微生物曲霉菌属
显 微 镜 下 的 黄 曲 霉
黄曲霉菌 1.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多 从基质部生出,长度小于1mm, 壁厚无色粗糙。顶囊早起较长, 晚期呈烧瓶形或近似球形,直 径10~65mm。顶囊上产生小 梗(单层或双层),小梗顶端 着生分生孢子,孢子呈球形、 近似橘形。
2.培养特征 可以培养于沙氏培养 基、2%麦芽糖及7.5%氯化钠琼脂 培养基上。生长温度为28~30°C , 相对湿度在80%以上。菌落生长较 快。呈扁平状,也有褶皱呈脑回状。 最初带黄色,后变黄绿色,老龄菌 落呈暗色,反面带褐色或无色。
烟曲霉菌
烟曲霉菌可使鸡鸭鹅鸽及鹦鹉 发生曲霉菌病或霉菌性肺炎。 也可在发霉的饲料中产生毒素, 一起家畜中毒。是曲霉菌属中 致病性最强。
烟曲霉菌分生子孢头
1.形态特征
孢子为圆形,呈蓝绿 色,直径2.5~3.5um,呈连珠状排列。 分生孢子柄长250~300um,分布在 有隔板的纵横交织的气声菌丝上。
四、曲霉菌属
概况
曲霉菌属(Aspcrgillus)是丝孢目 丛梗科的真菌。 分布:广泛,有些菌种可在食品、 储粮和动物饲料中生长。 危害:引起粮食等的霉坏,而且还 产生霉素,对人畜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概况
菌丝分支分隔,接触培养基 的菌丝分化出足细胞,其上生出 直立的分生孢子柄,顶端膨大成 球形顶囊,在顶囊处以辐射方式 生出杆状小梗(一排或两排), 顶端产生一连串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柄、顶囊、小梗和 分生孢子合成孢子头,可用于产 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 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
B1毒性分类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肝脏毒, 可使牛、猪、马、鸡、鸭、绵羊 等多种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
4.感染途径
散布在空气中的分生孢子在有利的条件 下菌丝本身也可伸长增殖。菌丝形成隔壁即 可产生两个独立的细胞。此外称做子囊孢子 的有性孢子也具有增殖的能力。可引起以肺 为主的多个脏器的非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 在病变部位可见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其中可见呈Y字型分歧的有隔壁的菌丝。
病原性真菌-曲霉 PPT课件
构巢曲霉菌落
构巢曲霉形态(400×)
致病性
类 型 : 直接感染 超敏反应 毒素中毒
所致疾病 : 肺曲霉菌病
真菌球型肺曲霉病 肺炎型曲霉菌病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全身性曲霉菌病
中毒与致癌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痰、支气管、肺泡盥洗或窦道穿刺标本直接 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SDA培养基、25℃、3-5d;观察生长速度、 菌落颜色、表面质地等,小琼脂快培养、乳酸酚棉蓝染色 镜检,结合菌落特征进行鉴定
菌落:白色、柔软有光泽 → 绒毛状,粉末状或絮状、丝 状
由于产生分生孢子而形成该菌固有的颜色(分生孢子有黄 、绿、棕、黑等不同的颜色)
五种致病性曲霉的比较
菌名 烟曲霉
黄曲霉
黑曲霉
土曲霉 构巢 曲霉
菌落 绿色或 深绿色
黄色
黑色
淡褐色 或褐色 绿色或 暗绿色
顶囊
烧瓶状
球形或 近球形 球形或 近球形
3、其他检查方法:如ELISA法、PCR
防治原则
1、抗真菌药物 :唑类与棘白菌素类药物联合治疗 2、外科局部病灶切除 3、免疫调节辅助治疗
Thank you
球形,绿色, 成链排列
烟曲霉(A.fumigatus)
烟曲霉菌落
烟曲霉形态(400×)
黄曲霉(A.flavus)
黄曲霉菌落
黄曲霉形态(400×)
黑曲霉(A. niger)
黑曲霉菌落
黑曲霉形态(400×)
土曲霉(A. terreus)
土曲霉菌落
土曲霉形态(400×)
构巢曲霉(A. nidulans)
*接触到培养基的菌丝部 分,可分化出厚壁而膨大的 足细胞,并向上生长出直立 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顶端 膨大,形成半球形或椭圆形 的顶囊;在顶囊上以辐射的 方式长出一、二层杆状小梗; 小梗顶端再形成一串分生孢 子。
曲霉PPT课件
(Aspergillus)
1
曲霉菌(Aspergillus)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属于条件致病菌 主要条件致病菌: 烟曲霉(A. fumigatus):最常见 黄曲霉(A. flavus) 黑曲霉(A. niger) 土曲霉(A. terreus) 构巢曲霉(A. nidulans)
2
生物学特征
3
生物学特征
该菌在SDA培养基上发育良好,在室温或者37-45℃均能生 长
菌落:白色、柔软有光泽 → 绒毛状,粉末状或絮状、丝 状
由于产生分生孢子而形成该菌固有的颜色(分生孢子有黄 、绿、棕、黑等不同的颜色)
4
五种致病性曲霉的比较
菌名 烟曲霉
黄曲霉
黑曲霉
土曲霉 构巢 曲霉
菌落 绿色或 深绿色
2、分离培养:SDA培养基、25℃、3-5d;观察生长速度、 菌落颜色、表面质地等,小琼脂快培养、乳酸酚棉蓝染色 镜检,结合菌落特征进行鉴定
3、其他检查方法:如ELISA法、PCR
12
防治原则
1、抗真菌药物 :唑类与棘白菌素类药物联合治疗 2、外科局部病灶切除 3、免疫调节辅助治疗
13
Thank you
黄色
黑色
淡褐色 或褐色 绿色或 暗绿色
顶囊
烧瓶状
球形或 近球形 球形或 近球形
半球形
半球形
小梗
孢子
单层,顶囊上半部
球形,有小棘, 绿色,成链排列
双层,第一层长,布 球形或梨形,有 满顶囊表面,放射状 小棘,成链排列
双层,第一层长,布 球形,黑褐色,有 满顶囊表面,放射状 小棘,成链排列
双层,第一层短, 球形,小,表面 顶囊的2/3, 放射状 平滑,成链排列
曲霉青霉根霉的形态特征
曲霉青霉根霉的形态特征
1. 曲霉(Aspergillus):曲霉是一种拥有分枝孢子的真菌,它的形态特征包括:
- 菌丝体呈白色,细长且柔软,有时可分枝形成菌丝网络。
- 孢子堆为灰色或绿色,呈球形,并覆盖在特殊的菌丝结构上,称为菌柄。
- 孢子堆在成熟后会逐渐开裂,释放出大量孢子。
2. 青霉(Penicillium):青霉是一种以蘑菇状孢子团为特征的真菌,它的形态特征包括:
- 菌丝体呈蓝绿色或绿色,细长且有分枝。
- 孢子团为蓝绿色或绿色,有时呈黄色或白色,具有菌丝结构的圆顶。
- 孢子团上有许多小的圆柱状或球状孢子,被特殊的结构包裹。
3. 根霉(Rhizopus):根霉是一种以根状菌丝和黑色孢子团为特征的真菌,它的形态特征包括:
- 菌丝体呈白色或灰白色,密集地分布在基质上,形成有粗细不一的根状结构。
- 孢子团为黑色或暗褐色,通常生长在菌丝的末端,具有密集的球形结构。
- 孢子团上有许多小的圆柱状或球状孢子,被特殊的结构包裹。
根据上述的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鉴定曲霉、青霉和根霉。
曲霉菌病
十分秀气 制作
定义
❖ 曲霉菌病是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以外耳道、皮肤粘膜、 指甲、鼻窦、眼眶、支气管、肺部等慢性炎症多见,严重者可以发生败 血症,青年及老年多见,儿童少见。
病原学
❖ 目前已知道的曲霉属在自然界有600多种,可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 18个变种,其中有40种能引起人类感染,以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 土曲霉、杂色曲霉、棒曲霉等比较常见,烟曲霉是曲菌病的主要致病菌, 其次是黄曲霉。
❖
烟曲霉
黄曲霉
流行病学
❖ 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随气流到处飘荡,在土 壤、水源、植物、野禽或家畜、实验室等处找到,医院和病房也可以分 离出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曲霉是条件致病菌,虽然人类生活在 曲霉孢子的包围中,但不发病,即正常人对曲霉有一定的抵抗力,只有 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皮肤粘膜受损时,患有糖尿病、肺结核、白血病、 肿瘤等疾病时,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时 诱发感染,近年来各种新方法、新药物用于临床,使曲霉病的发病率明 显上升,曲霉还可以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有些菌株 能产生速度,其中黄曲霉毒素可以致癌。
❖ 曲菌病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吸入,进入支气管和肺,继而进入血液 循环而到其他的组织和器官,也可以经过受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临床表现-肺曲霉病
❖ 肺曲霉病是最常见的,当正常的儿童一次吸入大量的曲霉孢子后,24小 时内就会出现发热、气急和X线表现。临床表现有几个类型。
❖ 1.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病原菌多为烟曲菌,病人免疫功能正常,多 因长时间暴露于存在大量曲霉孢子的环境中,吸入的孢子数量远超过人 体的极限,引起暴发性肺部感染,并通过血行播散至其他脏器各个地方, 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症状,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可死亡,病人也可能出 现类似结核病的症状。
常见曲霉菌鉴定
【转帖】常见曲霉菌鉴定真菌2006-11-25 17:13:51 阅读79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龙太郎鉴定依据:①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
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②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分生孢子头由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孢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③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柄:注意分生孢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是否有隔等④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孢子;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1、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排列成木栅状,布满顶囊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有小棘,绿色:烟曲霉菌菌落:下列图片为烟曲霉分生孢子头:2、黄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黄曲霉菌菌落: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头:3、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孢子。
土曲霉菌落:土曲霉分生孢子头:4、黑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黑曲霉菌落:黑曲霉分生孢子头:5、杂色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顶端有链形孢子。
杂色曲霉菌菌落: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电镜下图片:6、构巢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暗绿色,中央呈粉末状,边缘绒毛状。
食品中常见霉菌及其生物特性
整理ppt
31
⑵黄曲霉(Asp.flavus)
在培养基上生长快,菌落为柔毛状,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 初为黄色,后变为黄绿或褐绿色;反面无色或略带褐色。有 的菌株产生灰褐色的菌核。
分生孢子梗壁粗糙或有刺,无色;分生孢子头为半球形、柱 形或扁球形;小梗一层或两层,在同一顶囊上有时单、双层 并存;顶囊近球形或烧瓶状;分生孢子球形,表面光滑或粗 糙。
整理ppt
28
曲霉的菌体形态
整理ppt
29
③繁殖方式:主要以分生孢子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④大多为腐生菌。
⑤致病性: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引起多种物质霉腐 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如面包腐败、煤生物分解及皮革 变质等。其中黄曲霉具有很强毒性。
2、分布
曲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谷物和各类有机物品中。
整理ppt
子囊菌纲。该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一般在较潮 湿冷凉的基质上易分离到它。许多是常见的有害菌, 破坏皮革、布匹以及引起谷物、水果、食品等变质。 不仅导致食品和原材料的霉腐变质,而且有些种, 可产生毒素,引起人、畜中毒;也有些青霉菌是重 要的工业菌株。
在医药、发酵、食品工业上被广泛应用来生抗生素 和多种有机酸如生产柠檬酸、葡萄糖酸、纤维素酶 和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根霉的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除有性根霉为同宗 结合外,其它根霉都是异宗结合。
整理ppt
17
整理ppt
18
③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 接合孢子。
根 霉 的 接 合 孢 子
整理ppt
19
④大多为腐生菌,有些种对植物有一定的弱寄生 性。
⑤致病性:不同种的根霉菌的安全性是不一致的, 主要对免疫低下者产生作用。根霉还可引起淀粉 质食品发霉变质,造成水果蔬菜腐烂。
曲霉菌
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 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 高,在中国(广西地区的产毒 黄曲霉最 多)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 要为黄曲霉,黄曲霉毒素是黄 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与人类健康
危害:主要由于人们食用被黄 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对于这一污染的预防是非常 困难的其原因是由于真菌在 食物或食品原料中的存在是 很普遍的. 其中黄曲霉毒素Bl的半数致 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 剧毒的毒物范围. 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 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 坏死等.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 现的曲 霉,半知菌类,黄曲霉 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 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 物上。 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 松,表面灰绿色,背面 无色或略呈褐色。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 物,各种坚果(如花生和,核桃,
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 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
米曲霉的作用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 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 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 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米曲霉是理想的活性蛋 白的载体,能生产大肠杆 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 米曲霉是常用的发酵菌 种
烟曲霉
分生孢子穗圆筒形,呈 深浅不同的绿色,分生 孢子梗光滑,带绿色; 顶囊烧瓶状,仅上半部 产生孢子;分生孢子球 形,有刺,绿色 。 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 也是引起食品腐败的一 种真菌。
流行病学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 类发病,鸡、鸭、鹅、 火鸡、鹌鹑、鸽等均 有易感性,以幼禽易 感性最高,特别是20 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 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 而成年家禽常常散发。
污染的木屑垫料、空气和发霉的 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 源,其中可含有大量烟曲霉菌孢 子。
灵芝病害:曲霉
灵芝病害:曲霉文章摘要:曲霉(Aspergillu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
曲霉种类很多,为害较普遍的为黄曲霉(A.flavusLink)和黑曲霉(A.nigerVanTieghem)。
1.形态特征菌丝无色,具隔和分枝,菌丝比毛霉短而粗。
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由菌丝特...曲霉(Aspergillu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
曲霉种类很多,为害较普遍的为黄曲霉(A.flavusLink)和黑曲霉(A.nigerVanTieghem)。
1.形态特征菌丝无色,具隔和分枝,菌丝比毛霉短而粗。
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由菌丝特化的厚壁膨大的足细胞上,不分枝,顶端膨大成顶囊。
顶囊表面产生辐射状的单层或双层小便。
分生孢子着生于小梗顶端,最后成为不分枝的链。
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链共同构成分生孢子头。
分生孢子串生于小梗顶端,具有不同颜色和形状,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在PDA培养基上黄曲霉菌落初略带黄色,后渐变为黄绿色,最后呈褐绿色,分生孢子球形,黄绿色。
黑曲霉菌落初为白色,后为黑色,分生孢子球形,碳黑色。
2.发病规律(1)传播途径曲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腐败有机物上,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
(2)发生条件曲霉主要利用淀粉,并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
竹制培养床架,在湿度大、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极易产生。
适宜曲霉生长的酸碱度近中性。
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黑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黄曲霉为25-30℃,在堆料内45℃可存活30分钟。
3.为害症状基质被黄曲霉污染后,菌落呈黄至黄绿色,黑曲霉呈黑色,生长蔓延很快,吸取养料和水分。
黄曲霉分泌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
黑曲霉和烟曲霉产生高浓度的孢子侵入肺内易产生曲霉病或称为“蘑菇工人肺病”。
4.防治方法(1)搞好培养室、栽培场等的卫生工作,杜绝污染源。
(2)培养基严格灭菌,木屑、秸秆料等需暴晒后堆制或灭菌。
(3)拌料时添加1×l0-6的施保功或5×10-6多菌灵能抑制黄曲霉和黑霉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01
烟曲霉 黄曲霉 土曲霉 黑曲霉
CONTENT 目录
Part 02 Part 03 Part 04
烟曲霉
烟曲霉
烟曲霉存在于:谷物、污染的食品、土壤和霉腐物 中; 是引起人和动物曲霉病的重要病原菌; 感染肺部和其他器官,也能引起敏症。
烟曲霉--镜下形态
分生孢子头短柱形,长短不一,呈深浅不同的 绿色。 分生孢子梗光滑,带绿色,近顶端膨大形成倒 立烧瓶状顶囊,顶囊有单层小梗,较长,密集排列 呈栅状,布满顶囊表面4/5,仅上半部产生孢子。
常见曲霉菌简介
概述
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占空气中真菌的12%
左右;
主要以枯死的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及动物尸体为
营养源,为寄生于土壤中的腐生菌。
概述
典型镜下表现:
1. 曲霉菌丝有隔膜,直径3-6um;
2. 分支呈锐角45°;
3. 菌丝两侧平行。
1 3 2
荧光显微镜下曲霉菌图(40倍镜)
电镜下曲霉菌示意图
黄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随后可变为疏松柱状; 小梗为单层、双层或单、双层同时着生于一个 顶囊上,呈放射状。 小分生孢子呈球形或洋梨形,表面粗糙,有些 菌系产生褐色的菌核。
黄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黄曲霉—临床意义
黄曲霉可引起肺、外耳道、皮肤脓皮病样曲霉病 等,有些菌系可产生黄曲霉毒素,引起中毒或致癌。
土曲霉
土曲霉
土曲霉菌落肉桂色或土黄色; 菌落生长快,小,圆形。
土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致密圆柱状,分生孢子梗细长而
歪歪扭扭,顶囊半球状,其上1/2或2/3处有
双层小梗;
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壁光滑,孢子圆形
到卵圆形。
土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黑曲霉
黑曲霉
黑曲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谷物上; 可引起食物、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
黑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开始为球形,逐渐变为放射状,黑褐 色,分生孢子梗无色或上部为浅黄色,光滑。 顶囊有单层和双层瓶梗,无色或黄褐色。双层小 梗布满顶囊,呈褐色,梗基呈放射状,有时有横 隔。 小分生孢子呈球形。
黑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黑曲霉—临床意义
黑曲霉能引起曲霉菌病,还能产生黑曲霉毒素。
谢谢聆听!
烟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20倍镜 乳酸酚棉蓝染色
烟曲霉—临床意义
烟曲霉在曲霉菌中致病力பைடு நூலகம்强,可寄生于肺内,发
生肺结核样症状,是肺曲霉病的主要病原菌,还可产 生烟曲霉毒素。
黄曲霉
黄曲霉
黄曲霉最为常见的曲霉菌,属于腐生真菌;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 上; 菌落生长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 或略呈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