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3•【字号】菏政字〔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菏政字〔2021〕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现将《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菏泽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3日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省委、省政府提出“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将菏泽建设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在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大枢纽规划中,菏泽市是山东省打造和培育的四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编制本规划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推动菏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依据,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菏泽市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一致,根据菏泽区位特点、产业和城镇布局,明确菏泽综合交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将菏泽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和城市交通,兼顾城市轨道交通,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多网融合,全面形成能力负荷充分、资源配置优化、内外互联互通的综合通道布局,与国家、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有效衔接。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求,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A.10%B.20%C.30%D.50%【答案】 C2、下列行为中,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是()。
(新教材已删除)A.购买股票B.土地使用权转让C.购买新设备D.发行债券【答案】 C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需经()审查同意。
A.国家民政部B.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国务院D.中国人民银行4、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到()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到本世纪中叶【答案】 C5、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A.预防、预警、监督、问责B.预防、监督、处置、问责C.预防、预警、问责、执纪D.预防、预警、处置、问责【答案】 D6、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中,一个拥有海外净要素收入的国家,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A.国民总收入小于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大于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D.不确定7、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部门是()A.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答案】 D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特征是( )。
A.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约束性B.战略性、综合性、技术性、差异性C.综合性、技术性、基础性、指令性D.战略性、差异性、指导性、操作性【答案】 A9、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是为了()A.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现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答案】 C10、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2岁,大学生。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中,按照()的原则,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依据,针对省域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区域,将生态单元作为修复和整治范围。
A.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B.人工修复为主、自然恢复为辅C.节约优先、保护优先D.发展优先、合理保护为主【答案】 A2、投资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从()出发,对整个投资活动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A.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发展目标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增加潜在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D.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答案】 A3、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发展优先序列选择,产业发展的顺序一般以()为先。
A.瓶颈产业B.主导产业C.支柱产业D.先行产业【答案】 A4、下列不属于幼稚产业保护政策采取的手段及措施的是()。
A.关税政策B.非关税政策C.税费优惠D.法律支持【答案】 D5、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下列关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B.对重点开发区域要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开发时序C.位于省级行政区边界.均质性较强的区域,相邻省主体功能区的类型不可以借鉴确定D.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答案】 B6、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由()负责监管。
A.银监会B.证监会C.国务院D.中国银行【答案】 B7、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关于现代市场体系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新教材已删除)A.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B.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C.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D.政府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答案】 D8、由于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存在,最终导致公共物品供给量通常会()。
A.高于最优数量B.低于最优数量C.等于最优数量D.优于最优数量【答案】 B9、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效,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PMI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控指标体系之一,其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为()。
A.20%B.30%C.40%D.50%【答案】 D2、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生产法统计核算公式是()。
A.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B.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C.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GDP=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答案】 A3、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的是()。
A.国家级规划B.市县级规划C.省级规划D.专项规划【答案】 C4、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A.折旧B.财产收入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D.净出口【答案】 C5、激情的特点包括()。
A.持续时间较短B.强烈的C.只有消极作用D.爆发式的【答案】 A6、开发性金融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模式,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以()为载体。
A.短期投资B.短期投融资C.中长期投融资D.中长期融资【答案】 C7、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监测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
反映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的PMI值是()。
B.30%C.50%D.100%【答案】 C8、《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中,要坚持以( )为主线,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B.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C.科学发展观D.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答案】 B9、中央银行之所以被称为“发行的银行”,是因为中央银行()。
A.垄断货币的发行权B.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C.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D.经理国库【答案】 A10、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监测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
反映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的PMI值是()。
A.10%B.30%D.100%【答案】 C1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对技术研究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单选题(共60题)1、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节能减排B.单机总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C.以滇池为重点,开展重点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D.对城市污水排放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答案】 A2、()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根本的源泉。
A.土地面积增加B.劳动力素质提高C.资本规模扩大D.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答案】 D3、根据我国《预算法》,政府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共设立()A.两级预算B.三级预算C.四级预算D.五级预算【答案】 D4、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A.固定汇率制度B.自由浮动汇率制度C.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盯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答案】 D5、按资本金制度的规定,投资项目资本金的认缴方式是()A.一次认缴、一次到位B.逐年认缴、逐年到位C.一次认缴,并根据实际的建设进度按比例逐年到位D.一次认缴,并根据批准的建设进度按比例逐年到位【答案】 D6、国家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推广和使用的激励措施是()A.信贷支持B.财政补贴C.专利保护D.行政表彰【答案】 B7、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或劣势产品驱逐优势产品的原因是()。
A.不完全竞争C.公共产品D.信息不对称【答案】 D8、下列领域中,不属于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范围的是( )。
A.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B.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C.涉及重大产业布局或重要资源开发的领域D.存在过度竞争的产业领域【答案】 D9、下列关于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表述,错误的是()。
A.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资属于引致投资B.在总需求扩张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引致投资C.自发投资是由人口、技术、资源、政府政策等外生变量所引起的投资D.引致投资是由国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变动引起的投资【答案】 A10、经济学中用于说明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影响的理论是()。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构成1、规划2023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338万公里以上(不含空中、海上航线、城市内道路和农村公路村道里程)。
2、综合交通网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含村道),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65万公里,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左右。
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500公里。
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9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2.4万公里。
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
沿海主要港口25个。
输油气管道达到12万公里。
3、港口能力。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4亿标准箱,沿海及沿江港口煤炭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港口的铁矿石接卸转运能力达到3.5亿吨以上。
二、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
其中,“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为: 1、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
2、京沪运输大通道。
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
4、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
5、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
“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6、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
7、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
8、陆桥运输大通道。
9、沿江运输大通道。
10、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
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为:1、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含中蒙通道)。
2、中亚国际运输通道。
3、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4、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三、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1、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划分综合交通枢纽可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根据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定位,规划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42个。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现有和规划发展的所有重要枢纽港口、枢纽机场,铁路及公路主枢纽,与“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共同构成我国综合交通网络骨架。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04| New Economy Leader | 2021年第01期摘 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经历了认知探索、理念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重要阶段,取得了非凡成就,是几代人艰辛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遵循“倒逼市场主体主动竞争、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驱动运输服务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提升区域交通协同能力、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这个总体思路,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投融资政策和新业态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和全面跃升。
关键词:交通强国;综合交通运输;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创新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夏杰长一、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一直致力于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我们要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综合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集约化发展阶段,其通过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
这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由于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性,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较为薄弱,且涉及复杂的竞合关系,科学处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关系和衔接融合是颇有难度的挑战,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前瞻性预判和切实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剖析“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各种运输方式如何按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工协作、衔接融合、连续贯通和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长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长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影响。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交通运输发展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逐步突显,有力支撑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优化,有效促进了国际一省际一省内经济社会交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1.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综合交通实体线网总里程50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3500公里,公路总里程40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1个,邮政普遍服务局(所)150个,快递网点450个。
城市全部通高等级公路,,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实现100%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
2、智慧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数字交通建设深入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普及,初步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交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机场等建设成效显著。
〃交通+旅游〃加速融合,〃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3、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顺利完成综合交通运输机构改革,率先形成了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邮政〃大交通〃管理体制。
综合交通运输行业〃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持续精简,实现一网通办。
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和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1•【字号】•【施行日期】2021.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现将《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11日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构建重庆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跨越。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实现80%区县(自治县,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通铁路、97%区县通高速公路、75%区县通航运,运输机场100公里半径覆盖人口率达到95%,行政村100%通硬化路,村民小组100%通达,有力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交通运输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交通行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交通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运输通道有效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1.综合交通枢纽概述《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目前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为出发点,突出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并以此作为衔接的要点来突出交通运输方式衔接过程中资源的节约和集约,以及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理念,并将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其具体体现形式,力求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与城市内交通线路的紧密衔接和资源的节约。
(1)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
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定义,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
按照综合交通枢纽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作用,衔接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数量,吸引和辐射的服务范围的大小,以及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增长潜力,可将其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3个层次。
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③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要求。
综合交通枢纽与结点城市融为一体,线路、站场的布设与城市发展、特征、形态等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制约、互为促进。
从交通基础设施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①区域交通线路在城市外围的衔接。
②区域交通线路与城市内部交通线路的衔接。
③区域交通线路与枢纽站场的衔接。
④枢纽站场的集疏运衔接。
2.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根据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可以把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的客流转换中心称为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它是一个集既有铁路、高速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综合体,能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接续服务。
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把铁路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中进行综合考虑,而体现最新设计理念的高速铁路车站整合了多种服务功能,不仅承担了铁路运输的基本功能,还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换乘中心,同时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这种多功能复合的综合体设计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交通的立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多层次设置。
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与规划
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与规划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的日益拥堵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和规划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交通网络涉及到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因此,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要实现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城市交通中,各交通方式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例如,公交车发展需要有足够的道路空间和便捷的公交站点,而地铁线路布局需要考虑周边交通走廊的分布和人口流动状况等等。
因此,在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协同,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便捷出行的需求。
例如,在交通枢纽处,可以设置换乘站点、站内自行车租赁等多种服务,方便市民出行。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持久不断的工作,需要充分预测未来城市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因此,在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中,需要预计未来城市的交通趋势和变化,以便进行足够的布局和规划。
例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将更加严重,为此,可以考虑建设更多的高架路或交通管制系统,以便缓解道路拥堵的情况。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型交通工具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在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新型交通工具和传统交通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最大化满足市民出行和物流需求。
例如,可以开通网约车或共享单车,以便方便市民出行。
最后,城市交通不景气、运输成本高昂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在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建设绿色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以及如何降低公共交通运输的成本。
例如,可以开展公共交通上的智慧化、绿色化改造,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总之,综合交通网络的优化和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必要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和整合,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发挥新型交通技术的优势并降低公共交通成本等等。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指对铁路网络进行全面的规划布局,并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建设目标和方向。
铁路交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人口流动和物资运输的需求,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交流交往。
因此,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于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注重运输需求的合理规划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首先,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确定铁路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要充分发挥铁路在区域联通和贸易往来中的作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规划还需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应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铁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铁路已经发展成为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铁路。
因此,规划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铁路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运营,提高运输效能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另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水路、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相互衔接,可以形成多元化、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
因此,规划还需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促进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提高整体运输效益。
综上所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于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应合理确定铁路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充分应用现代化的铁路技术,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建设,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99字)。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2.01.24•【文号】交科技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交科技发〔202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科学技术厅(局、委),中央管理的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部各共建高校,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了《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2022年1月24日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交通运输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世界级工程建成运营;部分交通装备世界领先,深水碎石高精度整平船、特大型耙吸挖泥船等重大工程装备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载运装备代表了中国制造的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智慧公路、智能航运、智能高铁、智慧民航、智能仓储配送等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安全技防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调整方案
《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调整方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16年11月(一)规划及建设情况省政府于2014年11月批复的《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八纵四横一环八连”(简称“8418网”)的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总里程约7900公里。
另有高青~德州、济南~潍坊、梁山~五莲3条研究线位,约600公里,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需求情况适时启动研究。
至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48公里,在建约1592公里,实现了“十二五”期既定目标。
(二)实施情况评价《规划》确定的“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布局及总规模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按照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综合平衡资金土地等资源做出的,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从规划实施情况来看,规划目标和规模是合理且可实现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型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我省高速公路规划与建设在省际通道衔接、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和引领区域发展的新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亟需对《规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
(一)调整原则依据适度超前、引领发展,统筹规划、完善布局,提质增效、强化服务,协调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原《规划》进行适当调整。
1、适度超前、引领发展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适度超前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切实处理好高速公路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更好发挥高速公路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2、统筹规划、完善布局根据当前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各运输方式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划,强化薄弱环节,对局部路网做出优化与完善。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政府投资条例》,下列关于政府投资资金安排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项目安排,以间接投资方式为主B.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C.直接投资,是指政府安排政府投资资金投入经营性项目D.安排政府投资资金,应当设置条件筛选各类投资主体【答案】 B2、关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说法,错误的有()。
A.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的影响其决策的信息B.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C.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和服务市场D.逆向选择仅存在于二手车市场的交易中【答案】 D3、经营所得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
A.20%B.3%~45%C.5%~35%D.3%~35%【答案】 C4、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对于应当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经批准可以不采用招标发包的情形是()。
A.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B.当地投标企业较少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专利或专有技术D.民间投资的商品房建设项目【答案】 C5、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2020 年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C.空间规划体系D.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答案】 A6、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国家拨款、接受赠予等形成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性权利等,属于()。
A.国有资源B.国有资产C.国有资本D.政府资金【答案】 B7、从职能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时间三个维度来看,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的维度聚焦于()。
A.“对症下药”B.“因地制宜”C.“随势而变”D.“统一规划”【答案】 B8、由于SCL-90缺乏“情感高涨”和“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
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和发展规划的依据。
本规划已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工业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今后,将根据交通运输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有关容进行修订和调整。
一、综合交通网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到2005年底,全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217.2万公里(不舍民航航线和海上运输线路),其中铁路7.5万公里,公路193万公里,河航道12.3万公里,油气管道4.4万公里。
民航运输机场142个,沿海和河码头泊位35200个。
我国综合交通网是以我国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为基础,以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经济社会活动为需求,结合国土开发和保障国家安全逐步发展形成的,在这个网络体系中,五种运输方式以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呈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从综合交通网的布局看,已形成连接全国城乡的基本网络形态。
2005年综合交通网的平均密度为22.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东部地区60.6公里/百平方公里,中部地区38.7公里/百平方公里,西部地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国乡镇公路通达率为98.3%,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为94.5%。
从综合交通网的结构看,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干支层次清晰,分工日趋明确,集疏运衔接配套的客货运输系统。
在长期的运输网络布局中逐步构建了东部沿海、沿长江、京沪、京广客货运输大通道和南北能源运输大通道,形成了围绕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地区五大港口群体,以、、等枢纽机场为中心的机场体系,承担了我国客货运输的主要任务。
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运输机动性、承载能力和可靠性明显提高。
从综合交通网的演进历程看,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以其技术经济优势和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导,处于不断完善的大发展时期。
二是伴随先进科技的应用,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技术水准快速提升,运输网络的发展从以“通”为主上升到以“畅”为先。
2005年,铁路复线率为39.4%,电气化率为31.2%,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1万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82.5%,沿海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1113个,民航大型机场25个。
以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标志,运输大型化、专业化和便捷化日趋明显,综合交通网服务质量和效率效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从综合交通网的运行机制看,随著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运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铁路运输实现了主辅业分离,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实现了政企分开。
除铁路外,以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
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渠道多元化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尽管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还不能有效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的“瓶颈”作用仍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不足,覆盖面偏低,全国性的交通骨架网络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难以体现,主要运输通道的能力十分紧;运输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做到“宜路则路、宜水则永”;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交通差距问题仍较突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滞后,导致不同运输方式难以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和有效的衔接配套,降低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还需要继续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网络设施的发展,但要从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优化交通资源配置,调整网络结构,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引导各种运输方式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协作,达到协调发展,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综合交通网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扩大规模,完善网络,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国家安全以及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综合交通网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结构完善、便捷通畅、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
三、规划原则1、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以及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2、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线路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
3、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协调。
4、以人为本,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满足便捷、通畅、商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
5、注重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能减排,整合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交通安全。
四、功能定位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国家综合交通网络的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体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交通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和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的依据,具有整合优化运输资源配置、促进交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综合交通网的规划期为2006年—2020年。
五、规划方案(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构成根据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交通网远期规划的基本要:(1)全国所有城镇、口岸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有公路连接;(2)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沿海主要港口、主要口岸都有铁路或高速公路连接;(3)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具备条件的陆偏远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旅游区有民用航空线路连接;(4)按照自然地理、人口分布和经济发达程度,在满足通达度的前提下,保障区域和各个区域之间交通联系,以及对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充分的承载能力,东中西三区域采取不同的网络密度;(5)形成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国家高等级河航道体系;(6)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功能完善并与综合交通网络有效衔接的沿海港口格局;(7)油气管线和路网布局确保能源安全有效供给。
1、规划2020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338万公里以上(不含空中、海上航线、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村道里程)。
2、综合交通网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含村道),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65万公里,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左右。
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500公里。
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9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2.4万公里。
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
沿海主要港口25个。
输油气管道达到12万公里。
3、港口能力。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4亿标准箱,沿海及沿江港口煤炭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港口的铁矿石接卸转运能力达到3.5亿吨以上。
(二)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综合运输大通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线路组成,承担我国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构成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
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规划的基本要:(1)连通我国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及其他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连接我国主要的陆路、海上和航空口岸;(2)连接区域经济中心、重要工业和能源生产基地;(3)为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之间和省际间的沟通提供多条走廊,满足国土开发和国防功能需要;(4)构成通道的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河高等级航道、航空主航线以及油气主管道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运输网络充分衔接,体现我国运输多样性和集约性,促进形成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一体化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
具体方案为:“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1、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
北起,经、、、、、、、、、、、、、、、、,南至。
此外,还包括至进出关通道。
该通道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部分陆上油气管线和沿海主要港口间航线组成,形成沟通我国南北沿海的综合运输走廊。
该通道通过口岸与俄罗斯铁路和公路网连接,通过、、、、、、、等沿海港口与国际海上运输网络连接,并以、枢纽机场为节点,与国际航线网络相衔接。
2、京沪运输大通道。
北起,经、、、、,南至,由贯穿全线的铁路、公路、民航航路、部分水运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沟通华北与华东,与两大国际都市直接相连的综合运输走廊。
该通道以、航空枢纽为节点衔接国际航线网络,国际航运中心承担国际海上运输中转功能。
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
北起满洲里,经、、、、、到,从分支,一支经、,南至(澳门),另一支经、至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