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的气味测试及评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内饰的气味测试及评价分析
恶臭是各种气味(异味)的总称,可以通过人们的感知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
气味测试是一种主观的感官测试,能最直接的反应内饰材料的优劣,本文通过介绍对汽车内饰的气味测试及分析,说明气味测试是汽车内饰VOC整改及车内空气质量改善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手段。
标签:汽车内饰;恶臭;气味测试;VOC;车内空气;气味类型
1综述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大众对机动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环保及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
车内空气质量,是人们进入车内的第一感官印象,研究表明,各种气味会通过刺激人体嗅觉、引发人的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产品的态度[1],据车质网统计:新车1个月内发现车内异味问题的投诉占比最大,占相关问题总量的三分之一。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2011年10月27日,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GB/T27613-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为了进一步加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2017年修订后的标准将成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因此,为了适应新国标的要求,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车内空气控制方法,本文浅析如何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车内的气味。
2气味的来源
气味的来源主要有自然发生源和人工发生源,汽车内的气味主要来人工发生源,如塑料、皮革、纺织品、泡棉、油漆和粘胶等生产组成的各类零部件,包括座椅,仪表板、顶棚、地毯等零部件,不同的材料、物质会散发不同的气味。
人们所闻到的气味实际上是各类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散发出来的小分子,弥散在车内空气中,进而被人们的嗅觉器官-鼻子所感知到[2]。
3气味测试与类型分析
3.1 整车气味评价
整车气味指在一定环境下,整车内饰零件挥发出来的气味。
整车气味在这里是两个概念:一种是整车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简称为整车VOC含量;另外一种是VOC中令人不愉快的气味[3]。
根据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中的环境要求(温度:25.0℃±1.0℃,湿度:50%±10%),对整车进行密闭16h后,由至少3名专业气味测试人员对整车内不同位置,包括主驾驶,副驾驶,后排及行李箱进行气味性等级判定。
结合气味特征分析气味的主要贡献零部件或材料。
另外一种整车气味测试,在中午太阳暴晒后,进行气味分析,该方法受自然环境因素,如日照强度、季节、风速、室外空气质量等条件的影响。
虽然更接近真实车辆使用状态,但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测试结果的重现性会比较差和可比性也不强。
但是可以作为一种测试或者整改后的结果参考。
3.2 零部件测试
经过整车气味评价及气味类型分析后,将高风险零部件进行零部件气味测试。
目前国内外各大企业均有自己的气味检测方法和标准,基本上都是按零部件在车内的占比,取其中一部分来模拟气味的挥发状态,对于复杂的零部件总成例如座椅,则需要按材料组成分别进行气味测试。
测试温度主要有23℃,40℃,80℃;测试容器体积主要有1L~10L不等。
一般的气味评价方法[4]是按照各零部件按材料相对于整车内体积的比例进行取样测试,结合材料类型及气味特征分析气味的构成及主要气味贡献物质类型[5]。
4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嗅觉都有差异,为减少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及环境因素随机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气味测试人员经过筛选出来后,需要定期利用标准嗅液[6]培训,以确保人员能力。
气味评价及材料与气味类型的关联为控制和改善车内空气提供了依据。
同时气味也属于汽车内饰VOC散发中一部分,整车气味强度的改善,能够以简便、快捷的为汽车零部件材料整改测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毛宏萍,康修机.设计嗅觉的体验—论产品設计中的气味设计[J].装饰,2007(12):60-61.
[2]张凌紫.基于主观感受的汽车车内气味评价[J].汽车实用技术,2014(11):15-17.
[3]张丽娜.浅谈乘用车现场整车气味测试及控制方法[J].轻型车技术,2015(7):25-27.
[4]田永,韦俊.汽车内饰件散发特性的实验研究[J].汽车工艺,2011(8):14-17.
[5] D49 3001D (EN)2011,ODOUR EMISSIONS,INTERNAL EQUIPMENT PARTS INTENSITY EV ALUATION AND GLOBAL ODOUR CHARACTERISATION.
[6]石磊,李秀荣,韩树新,刘邵武.嗅觉标夜的人群测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