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亚病毒(Subvir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亚病毒(Subvirus)
亚病毒(Subvirus)又称亚病毒因子(Subviiral agents),以往习惯上将亚病毒分为类病毒(viroid)、拟病毒(Virusoid)及朊病毒(Virino),在1995年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则分为类病毒、卫星因子(Satellites)和朊病毒三类。
经典的病毒均是由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与至少一种结构蛋白组成有一定形态的病毒子,为真病毒(euvirus)。
亚病毒则是比真病毒更为简单的致病因子,是一小分子量的RNA或DNA或一种蛋白质,为迄今发现的最小生命单位。
如果现阶段病毒的概念包括真病毒和亚病毒,那么病毒的定义要比原有的更为概括。
病毒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遗传单位。
对于亚病毒的分类,最新的国际病毒分类系统,对朊病毒和卫星因子未做科、属的划分,而将类病毒分为2个科、7个属,即鳄梨白斑类病毒科包括鳄梨白斑类病毒属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属,马铃薯纺缍形块茎类病毒科包含马铃薯纺缍形块茎类病毒属、酒花矮化类病毒属、锦紫苏类病毒属、椰子死亡类病毒属和苹果北美果疤类病毒属。
第一节类病毒(Viroid)
1971年Diener发现了马铃薯纺缍形块茎病的病原,不同于传统的病毒:(1)该病原在机体内是一种未核衣壳化的RNA;(2)在受染的组织中未发现病毒样的颗粒;(3)感染性RNA的分子量很小;(4)感染性RNA可在敏感细胞内自我复制,不需要辅助病毒;(5)感染性RNA只由一种分子所组成。
因而,该作者称其为类病毒(Viroid)。
一、类病毒的特性
类病毒是使植物发病的感染因子。
系单股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20KD,为小RNA病毒的感染性RNA的1/10或还要小,感染性极高,10个分子的马铃薯纺缍形块茎类病毒就足以使马铃薯感染。
自1971年以来,现已发现有几十种类病毒,且对其中20多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鉴定,证明类病毒的全长均在246~375 nt (nucleotide)之间。
二、类病毒的结构
1.基因组:类病毒RNA基因组全序列为单链共价闭合的RNA分子。
至今已对40多个类病毒毒株进行序列测定,病毒不同组成RNA的碱基数不同,在246~375 nt之间,无mRNA活性。
2.结构域:根据序列和结构的同源性,已知序列的类病毒可分为二类:第一类只有苹果锈果类病毒(ASBV);第二类包括其他所有类病毒,与PSTV(马铃薯纺缍形块茎类病毒)相似。
ASBV虽然推测有杆状结构,这点与其它类病毒相似,但是,它的A﹕U (腺嘌呤﹕尿嘧啶)比例很高,序列同源性也较低。
PSTV样类病毒任何两个成员间的同源性至少
是35%,所有毒株有一中央保守的U形凸出区。
(1)C结构域在所有类病毒中是最保守的,有95个核苷酸。
在TASV(番茄顶矮化类病毒)和CEV-A(柑桔裂皮类病毒-A)之间有99 %的同源性,整个同源性是73 %。
C 结构域的5'端5~9位核苷酸和3'端7~15位核苷酸处在一个9个核苷酸的反向重复,这一反向重复可以形成一杆状环圈,C结构域可能是复制中间体RNA加工的信号。
图PSTV样类病毒的5个结构域(T1,P,C,V,T2)模式图
注:箭头所示为反向重序列,可以形成杆状结构
(2)P结构域除CCCV(椰子死亡类病毒)外,所有的PSTV样类病毒中有一P结构域,包括长约15~17个核苷酸的主要是A的嘌呤区,在相反的链上在寡U 4~7序列。
P结构域与症状有关。
(3)V结构域这一区段易于变异,最相近的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小于50 %。
(4)T结构域在PSTV样类病毒的T结构域中同源性是最有意义的。
在T1结构域有CCUC,在T2结构域有CCUUC保守序列。
这些序列有利于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II的结合,后者可能是类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酶。
3.ASBV的结构:ASBV在结构上不同于PSTV样类病毒,ASBV中A+U为62%,而PSTV样类病毒则为40%~44%;ASBV中A﹕V+G﹕V占65%,而在PSTV样类病毒则为32%~48%。
而且,ASBV在整个序列与其它成员的同源性也较低,它没有中央保守的凸出区和9个核苷酸反向重复的侧翼区。
在ASBV,RNA的加工是在特殊位点上。
三、类病毒的复制
类病毒RNA本身无mRNA活性,不编码任何蛋白。
因此,类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必须事先就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所有的类病毒复制是RNA-RNA直接转录,不涉及DNA。
类病毒复制的最终产物是单体环状类病毒(+)RNA分子,也就是成熟的感染性类病毒,然而也伴有小的线状分子,这可能是由于尚未环化或已环化的成熟分子又被核酸酶切割所造成。
在类病毒感染的细胞中,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可以发现多体的类病毒(+)和(-)RNA,以及含有两者的复合物,这说明至少有一条链的合成是通过滚环样机制。
类病毒在植物宿主细胞中,第一步是感染性单体类病毒(+)RNA在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II 的作用下转录成多体的(-)RNA拷贝,这一多体(-)RNA又在依赖于DNA的RNA 多聚酶I的催化下再转录成(+)RNA多聚物,再从(+)RNA多聚物前体,通过类似于剪接的过程形成单体RNA分子。
这一过程可由植物细胞内存在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催化,在试管内复制类病子RNA。
四、类病毒与内含子
众所周知,许多真核基因被一些内含子所间隔。
在基因表达时,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必须被去除,外显子则依次连接,成为成熟的mRNA,这一过程称为剪接(Splicing)。
内含子被剪接后,可以作为线状分子,或者也可环化。
根据内含子的剪接机制和RNA结构,现已知至少有4种类型的内含子。
第一种,核mRNA中的内含子,在其剪接的连接处有一保守序列,何酶参与剪接不清。
第二种,是核tRNA内含子,在剪接位点处无保守序列,在内含子内也无保守序列。
切割的酶有内核酸酶、磷酸酶和连接酶等。
第三种,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某些mRNA内含子,Michel和Pujon(1982)称这种内含子为II组,在其3'端的100个核苷酸中有一条保守序列。
它所涉及的机制与第一种内含子相似。
第四种,内含子有保守序列和结构上的特点,存在于线粒体的mRNA、rRNA基因、叶绿体RNA基因中,也存在于核RNA基因中。
这种内含子的特点是有一16个核苷酸的保守序列,即I组保守序列。
在类病毒以及卫星因子也具有与I组内含子在序列上和结构上的同源性,究尽类病毒由内含子进化而来,还是两者均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分子进化而来,尚不清楚。
第二节卫星因子(Satellites)
在RNA植物病毒中,有些病毒包含两种相关的、但在抗原上又完全不同的病毒颗粒,一种是它本身的较大的颗粒,另一种是较小的病毒颗粒;有些病毒的病毒粒子中,除包含它的基因组RNA外,还含有一种与病毒基因组一起包壳的小分子RNA。
这些小病毒颗粒的RNA或与病毒基因组一起包壳的小分子RNA与各自有关的病毒基因组或寄主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没有同源性,也不能单独侵染和复制,必须依赖它们有关的病毒复制。
前者称为卫星病毒,后者称为卫星RNA,统称为卫星因子或病毒卫星,其复制有关的病毒则称谓辅助病毒。
因为病毒卫星依赖其辅助病毒复制,又干扰辅助病毒复制,多数还能改变由其辅助病毒引起的寄主植物病状,又把病毒卫星看作是分子寄生物。
因此,卫星因子是由核酸分子组成的一种亚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感染的辅助病毒才能复制。
迄今发现的卫星因子包括:卫星双股DNA(dsDNA satellites),卫星双股RNA(ds RNA satellite),卫星单股RNA(ssRNA satellites),卫星单股DNA病毒(ssDNA satellite viruses)和卫星单股RNA病毒(ssRNA satellite viruses)。
这些卫星因子大多以植物病毒为辅助病毒,也有动物病毒的一些卫星因子。
一、卫星因子的一般特性
卫星因子以其对辅助病毒的依赖性为特征,多数卫星因子是基因复制性依赖,但也有一些卫星因子是壳体化的依赖。
但是少数卫星病毒可于某些特定条件下在无辅助病毒存在时,呈现轻度增殖。
卫星因子不构成统一的分类学类群。
某些卫星因子归属于相应的病毒科或属,例如卫星双链DNA P4被列入肌病毒科(Myoviridae),单股DNA腺联病毒归入细小病毒科依赖病
毒属(Dependovirus),而单股RNA δ病毒则归列于δ病毒属(Deltavirus),但还有许多卫星因子尚无归属。
由此可见,目前所讲的卫星因子包含过去划分于缺损病毒中卫星病毒,过去亚病毒中的拟病毒,是指卫星RNA而言,而现在的卫星核酸则不仅是RNA一种,所以卫星因子包括的范围比过去更广。
卫星病毒不同于依赖辅助病毒的缺损病毒(defective interfering病毒粒子,DI病毒粒子),虽然两者均需利用另一病毒的基因产物,才能进行自我复制,但不同于DI粒子的是这类病毒本身从结构上看并不缺损,另外辅助病毒是在结构上与其毫不相似的病毒。
卫星病毒、卫星RNA和DI颗粒的比较
二、卫星病毒
40年代初,英国Bawden等在研究一些烟草坏死病毒(TNV)的分离物时,发现其中有的病毒含有大小不同和沉降速率有别的两种核蛋白颗粒,他们设想较小的病毒颗粒是由较大的病毒颗粒产生的。
60年代初,英国Kassanis等证实,TNV中较大的病毒颗粒(直径约30nm)能自身复制,而较小的病毒颗粒(直径约17nm),不能单独侵染和复制,只有较大的颗粒存在时才能复制,而且两种病毒颗粒在抗原上完全不同。
因此把较小一种病毒颗粒称作卫星病毒(STNV),把较大的病毒颗粒称作辅助病毒。
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卫星病毒的RNA由1239个核苷酸组成,只能为其本身编码一种195个氨基酸的外壳蛋白。
它的RNA在体内外很稳定,具有高度的碱基配对,3'端有两个象三叶草样的结构。
在动物病毒中见有的卫星病毒如腺联病毒(一种单股DNA卫星病毒)、δ肝炎病毒(单股RNA 卫星病毒,由1700 nt组成)。
三、卫星RNA
1972年,法国番茄上发生一种致死性坏死病害,研究结果证明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奇怪的是由这种病毒引起的植物病状与普通的CMV引起的病状不一样,后来在其中的一个株系CMV-S中发现提纯的CMV制备物中,除含有4个本身基因组RNA1~4外,还含有一个较小的RNA5。
1976年,美国Kaper等指出,RNA5是一种缺损的,与CMV-S有关的象卫星的RNA,称作CA RNA5。
此后又找到了能减轻辅助病毒引起植物病状的卫星RNA。
目前在黄瓜花叶病毒组中至少发现了10种不同的卫星RNA分离物,多数已确定了核苷酸序列,约由334~386个核苷酸组成,且证明不同卫星RNA分离物的核
苷酸之间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
其中只有CMV-S株卫星RNA在体外能合成两个小的多肽,但不知其功能,多数卫星RNA不具备编码蛋白质的能力,必须借助其辅助病毒,与其辅助病毒一起包壳在相同的病毒颗粒中,因此在抗原上是不能区分的。
卫星RNA的核苷酸序列与其辅助病毒基因组没有同源性。
除黄瓜花叶病毒组中的卫星RNA外,在蠕传病毒组中发现了烟草环驳病毒卫星RNA、番茄黑环病毒卫星RNA等8种病毒的卫星RNA;在番茄丛顶病毒组中,发现了番茄丛顶矮化病毒卫星RNA和芜菁皱缩病毒卫星RNA。
此外,还发现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莨菪斑驳病毒(SNMV)、苜蓿暂时性条斑病毒(LTSV)和地下三叶草斑驳病毒均有一条线状、单链、约由4500个nt组成的基因组RNA(RNA1)和两种小RNA,其中一种是共价闭环状分子(RNA2),另一种是大小和碱基序列与RNA2相同的线状分子(RNA3),它们约有324~386 nt长,与RNA1在序列上无任何同源性。
这4 种病毒的RNA2和RNA3某些性质象类病毒,曾被称为拟病毒或壳内类病毒。
象类病毒是指它们的分子大小,具备环状结构,有高度的碱基配对和体外无信使功能等,但它们的RNA2不能单独侵染和复制,必须依赖RNA,进行复制和包壳,说明RNA2是一种卫星RNA,故称象类病毒的卫星RNA。
RNA3则是RNA2的线状形式。
Francki等(1985)认为,类病毒样RNA可能来源于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的共同感染,从而导致类病缺失,而依赖于辅助病毒。
但两者之间确有很多明显的差异,前者依赖于RNA 多聚酶在胞浆内复制,而且在受染植物中浓度很高;后者利用核内的RNA多聚酶II在受染细胞核内复制,浓度很低。
据此,Francki的假说难以置信,而根据它们的序列和结构推测,类病毒可能来源于内含子。
卫星核酸和卫星病毒也有可能与类病毒一样是同一来源。
第三节朊病毒(Virino)
在植物上,新的类病毒正在被不断发现,但在动物中,却从未发现过类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
然而,人和动物存在着一类被称为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人的库路病(Kuru)、克-雅氏病(Creutzfeld-Jakob disease)、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格-史氏综合症(Gerstmann-Straussler syndrome)、羊搔痒病(Scrapie)、水貂传染性脑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黑尾鹿和糜鹿的慢性消耗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of mule deer and elk)以及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popathy)。
这些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①潜伏期长,一般为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以上;②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出现炎症症状,也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③临床上出现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痴呆和行为障碍等神经症状;④病程缓慢进行,但均终于死亡;⑤病理剖检变化以脑灰质的海绵样变为特征。
以上这些疾病均由朊病毒引起。
朊病毒又名蛋白侵染子(Prion,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agents),它与真病毒和类病毒、卫星因子全然不同,仅为一种约27KD左右的蛋白质大分子,迄今尚未发现有任何核酸与此感染性因子有关。
由于对各种朊病毒的本质了解不够,采用“因子”命名似乎较为恰当。
一、朊病毒特性与本质
由于搔痒(痒疫)因子易于人工感染小鼠和仓鼠,并能顺利传代,因此关于朊病毒特
性和本质的研究,大多来自搔痒因子。
这种感染因子对蛋白酶、蛋白变性剂敏感,而对核酸酶、核苷酸的修饰剂和核酸变性剂等有抵抗力。
纯化的感染因子为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分子量为27~30KD,称为PrP,即蛋白酶抗性蛋白(Proteinase resisrant protein)或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据Prusiner 等(1983)报道,PrP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杆状结构或纤维状结构(见于感染脑组织内),并排列成丛,均具有传染性。
由于PrP的氨基酸序列已被部分测出,约250个左右的氨基酸,所以有可能构建寡核苷酸探针和cDNA文库。
令人深感兴趣的是,从正常动物组织中很易测到PrP mRNA。
随后发现PrP基因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很大的内含子,在正常和不正常(痒疫相关)的PrP基因或mRNA之间似乎没有差别。
因此,痒疫相关PrP是由大多数细胞均有的一个正常内源性基因编码的。
正常脑组织和痒疫脑组织中这种蛋白的差异表现在PrP本身的理化学性质上。
在正常脑组织中的去污剂抽提物中,PrP不能聚集成大分子的纤维样结构,且对蛋白酶K高度敏感。
相反,痒疫感染脑中的PrP聚集成电镜下可见的大分子纤维样结构,且在温和性去污剂溶液中对蛋白酶K具有抵抗力。
根据目前对搔痒因子的研究结果,对其本质提出诸多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唯蛋白论”和“核蛋白论”两种说法。
前者认为,痒疫因子没有核酸,只是正常宿主PrP33~35C蛋白的修饰形式;后者认为,既然痒疫因子存在许多不同的毒株,呈现不同的表型,那就证明必然有核酸作为其组成成分。
1991年Weissman提出了统一这两种假设的所谓联合学说。
按照这一学说,痒疫因子感染组织的粗提物中的感染因子,即“完全朊病毒”(holoprion),由两个成分组成,其中一个成分是PrP SC(前体PrP33~35),即使没有核酸,PrP SC也能诱发疾病;另一成分是核酸,可能存在许多变型,并因修饰PrP SC的生化特性而决定后者的株特异性,这种核酸可能正常地连结于PrP SC上,但也存在于未感染的宿主细胞中。
没有核酸的PrP SC侵入细胞后,可能激活某个细胞核酸,使其呈现朊病毒核酸的作用。
朊病毒核酸借助正常细胞酶(聚合酶)而复制,这一过程由PrP SC所激发,甚至可能依赖PrP SC的存在。
因此,PrP SC是致病成分,但其原始结构由宿主基因所编码,而朊病毒核酸则是传播性遗传成分。
所以,无论是完全朊病毒或PrP SC,侵入敏感细胞后,均可发生增殖过程。
二、现已发现与朊病毒有关的人和动物疾病
1.库鲁病(Kuru):又称震颤病,是1966年确定的第一种人类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发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Eastern Highland省局限范围内的一个称为Fore的部落中。
这种病是由于该部落人有吃死人脑和死人肉的习俗而传播的,随着这一习俗的废除,库路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表现共济失调和震颤等小脑症状,随后瘫痪死亡。
2.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病):即C-J病(CJD),又称传染性早老痴呆,最早发现于1920年,但到60年代后期才被确定为是由非典型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该病的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似有一定的家族性,我国1986年才有首例尸检报告。
应用人源或动物源的生物制剂可能是该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病似乎还与吃污染有痒疫因子的羊肉,特别是羊脑有一定关系。
该病表现,肌纤维自发性收缩(肌阵挛),共济失调,嗜睡以及进行性痴呆。
病灶变化与库鲁病相似。
发病年龄平均为65岁,很少发生于青年人,但最近英国发现的10个病例,
平均年龄只27.5岁,甚至有几个十几岁的少年。
3.阿耳茨海默病和格-史氏综合症(格斯特曼氏综合症):是人类另外两种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前者具有与老年性痴呆相似的病理学变化,可能是克-雅氏病另一临床-病理型。
格-史氏病是由左侧角回病灶所致的左右失认,计算不能和右侧偏盲症。
4.羊搔痒病(Scrapie):又称痒疫,是绵羊和山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早在18世纪中叶就发生于英格兰,随后传播至欧洲许多国家,20世纪30~40年代报道于北美,蔓延于世界许多地区,1983年我国在从英国进口羊群中发现疑似病例。
主要症状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逐渐恶化,直至死亡。
病绵羊与易感山羊接触,可将痒疫传给山羊,出现搔痒症,人工感染小鼠与健鼠接触,也可使后者感染发病,已证明了母羊对胎儿的垂直传染途径。
5.水貂传染性脑病:是成年貂的一种类似痒疫的疾病。
有人认为,水貂不是本病的自然宿主,而是因吃食痒疫病羊的肉或脏器等而遭致感染的,但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更可能因水貂间的互咬而传播。
6.鹿慢性消耗病:1978年,美国Colorado的黑尾鹿群中发现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与羊的痒疫极为相似。
人工接种健康黑尾鹿亦已成功。
1982年又在附近的麝鹿中发现这样的疾病。
7.牛海绵状脑病:1985年在南英格兰的牛群中发现一种海绵样脑病,俗称疯牛病,至1995年5月,英国饲养的约15万头牛感染或可能感染本病。
初步认为是牛吃食了病牛或污染痒疫的肉骨粉而发生的。
本病已发现于欧洲多数国家,加拿大、阿曼和苏丹等也从英国进口的牛中发现了本病。
对于本病,迄今尚无牛→牛或羊→牛间的传播的确切证据。
应用病牛脑接种小鼠,可以使其感染发病。
1994年2月以来,英国发现12例克-雅病患者,并已死亡8人。
据英国海绵状脑病咨询委员会的调查、分析,认为这些病例同1989年禁止食用特定牛内脏之前同疯牛病接触有关。
1988年7月英国禁止反刍动物源蛋白饲料喂牛,1995年计划屠杀和烧毁400万头牛。
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亦开始禁止从英国进口牛肉和牛肉产品。
复习思考题
1.何谓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卫星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
2.试述朊病毒的特性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