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回收实验报告
回收实验报告
![回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36ca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9.png)
回收实验报告回收实验报告在现代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回收利用被提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探索回收利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次回收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回收废纸、塑料瓶和玻璃瓶来评估回收利用的效果。
我们首先确定了实验的时间范围和实验的对象。
在一周的时间内,我们从学校的教室、宿舍和食堂收集了大量的废纸、塑料瓶和玻璃瓶。
然后,我们将这些废纸、塑料瓶和玻璃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分类和记录。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回收废纸。
我们发现,废纸的回收利用非常简单和方便。
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设置了回收箱,并贴上了明显的标识。
同学们在使用完纸张后,可以将其放入回收箱中。
经过一周的时间,我们发现回收箱中的废纸数量相当可观。
这说明,通过设置回收箱并加强宣传,人们对于废纸的回收意识得到了提高。
实验的第二阶段是回收塑料瓶。
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相对来说更加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塑料瓶进行分类。
然后,我们需要将这些塑料瓶进行清洗和处理,以便进行再利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相对较少。
这可能是因为塑料瓶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而且人们对于塑料瓶的回收意识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认为,需要加强对于塑料瓶回收利用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人们的回收意识和行动。
实验的第三阶段是回收玻璃瓶。
与塑料瓶相比,玻璃瓶的回收利用更加容易和普遍。
在学校的食堂和宿舍楼下,我们设置了专门的玻璃瓶回收箱,并加强了宣传。
通过一周的时间,我们发现回收箱中的玻璃瓶数量相当可观。
这说明,通过设置回收箱并加强宣传,人们对于玻璃瓶的回收意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这次回收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回收利用是一种有效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式。
通过回收废纸、塑料瓶和玻璃瓶,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回收利用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人们对于回收利用的认识和意识需要得到提高,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实验报告废物利用
![实验报告废物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36e1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2.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废物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实验原理废物利用是指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加工、回收等手段,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或产品。
废物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材料1. 废弃塑料瓶;2. 废弃纸盒;3. 废弃易拉罐;4. 废弃衣物;5. 旧报纸;6. 剪刀、胶水、针线等工具。
四、实验步骤1. 塑料瓶利用(1)将废弃塑料瓶洗净、晾干;(2)将塑料瓶剪成小块,用于制作花盆或储物盒;(3)将塑料瓶剪成条状,编织成篮子或椅子。
2. 纸盒利用(1)将废弃纸盒洗净、晾干;(2)将纸盒剪成小块,用于制作书签、贺卡或包装盒;(3)将纸盒剪成条状,编织成篮子或袋子。
3. 易拉罐利用(1)将废弃易拉罐洗净、晾干;(2)将易拉罐剪成小块,用于制作风铃或挂饰;(3)将易拉罐剪成条状,编织成篮子或袋子。
4. 衣物利用(1)将废弃衣物洗净、晾干;(2)将衣物剪成小块,用于制作抹布、拖把或填充物;(3)将衣物拼接成新的衣物。
5. 旧报纸利用(1)将旧报纸洗净、晾干;(2)将报纸剪成小块,用于制作环保袋、手套或填充物;(3)将报纸编织成篮子或袋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将废弃物品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或产品。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1. 废弃塑料瓶、纸盒、易拉罐等物品经过处理后,可以制作成花盆、储物盒、篮子、挂饰等实用物品,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2. 废弃衣物经过处理后,可以制作成抹布、拖把、填充物等家居用品,既节省了购买新产品的开支,又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3. 旧报纸经过处理后,可以制作成环保袋、手套、填充物等生活用品,既减少了废纸的浪费,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废物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投身于废物利用的实践中,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废物回收利用实验报告(3篇)
![废物回收利用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385e4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废物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我们对环保的认识,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并探索废物再利用的多种途径。
二、实验原理废物回收利用是指将生产、生活、科研、工业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再加工和再利用的过程。
通过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废纸:报纸、杂志、信封等- 废塑料: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玩具等- 废金属:易拉罐、铝箔纸、铁皮等- 废电池:废旧手机电池、充电电池等- 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等- 废纸箱:纸箱、纸盒等2. 实验设备:- 破碎机- 烘干机- 压缩机- 熔化炉- 粉碎机- 熔融炉- 分拣设备- 烧结炉- 粉碎设备四、实验步骤1. 废纸回收利用:(1)将废纸收集分类;(2)使用破碎机将废纸破碎成小碎片;(3)将破碎后的废纸进行烘干处理;(4)将烘干后的废纸进行压缩成型,制成纸板;(5)将纸板进行再加工,制成纸箱、纸盒等。
2. 废塑料回收利用:(1)将废塑料收集分类;(2)使用破碎机将废塑料破碎成小碎片;(3)将破碎后的废塑料进行烘干处理;(4)将烘干后的废塑料进行熔化,制成塑料颗粒;(5)将塑料颗粒进行再加工,制成塑料制品。
3. 废金属回收利用:(1)将废金属收集分类;(2)使用破碎机将废金属破碎成小碎片;(3)将破碎后的废金属进行熔化,制成金属锭;(4)将金属锭进行再加工,制成金属制品。
4. 废电池回收利用:(1)将废电池收集分类;(2)使用粉碎机将废电池粉碎,提取其中的有价金属;(3)将提取出的有价金属进行再加工,制成新产品。
5. 废玻璃回收利用:(1)将废玻璃收集分类;(2)使用破碎机将废玻璃破碎成小碎片;(3)将破碎后的废玻璃进行熔化,制成玻璃熔块;(4)将玻璃熔块进行再加工,制成玻璃制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电池、废玻璃等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再循环。
回收性实验报告
![回收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0cbb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6.png)
回收性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材料的回收性能,并分析回收材料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了以下材料:•塑料瓶•玻璃瓶•纸张•金属罐2.2 实验方法1.收集一定数量的塑料瓶、玻璃瓶、纸张和金属罐。
2.将这些材料分别放入不同的回收桶中。
按照常见的回收标识分类,分别放入塑料桶、玻璃桶、纸张桶和金属桶。
3.对每种材料进行记录和标记,包括材料种类、数量和回收桶编号。
4.定期检查回收桶,记录回收材料的变化。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塑料瓶的回收率较高,每周回收量稳定在100个左右。
•玻璃瓶的回收率较低,每周回收量仅为10个左右。
•纸张的回收率较高,每周回收量超过1000张。
•金属罐的回收率较低,每周回收量仅为50个左右。
4. 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材料的回收率存在差异。
塑料瓶和纸张的回收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和广泛的再利用途径。
而玻璃瓶和金属罐的回收率较低,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再利用方式有限或存在再利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2.回收材料的数量受影响因素很多。
例如,塑料瓶和纸张的回收量可能与人们的使用习惯和回收设施的便捷程度有关。
玻璃瓶和金属罐的回收量可能会受到市场需求和回收价格的影响。
3.回收材料的再利用途径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对于回收率较低的材料,可以探索开发新的再利用技术和市场需求,以提高其回收率和再利用效益。
5. 结论本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材料的回收性能,得出了回收率存在差异的结论,并讨论了影响回收量的因素。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回收材料的再利用途径,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
6. 参考文献•张三, 李四. (2020). “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报》, 28(3), 123-135.。
快速凝胶回收实验报告
![快速凝胶回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f6fd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7.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快速凝胶回收方法,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片段,为后续的PCR扩增、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高质量的模板DNA。
二、实验原理凝胶回收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片段。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琼脂糖凝胶中的DNA片段在低盐、高pH值条件下,可被特定的吸附剂(如硅胶膜、磁珠等)特异性吸附的特性,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将目的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1. 琼脂糖凝胶2. 目的DNA片段3. DNA回收试剂盒(含吸附剂、缓冲液等)4. 1.5 mL离心管5. 离心机6. 电泳仪7. 凝胶成像系统四、实验方法1. 准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目的DNA片段与载体DNA混合,加入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
2. 将电泳后的凝胶在紫外灯下观察,确定目的DNA片段的位置。
3. 使用DNA回收试剂盒中的吸头,将目的DNA片段从凝胶中剪下。
4. 将剪下的凝胶片段放入1.5 mL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用吸头充分混匀。
5. 将混匀后的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12,000 rpm离心5分钟,使DNA片段吸附在吸附剂上。
6. 弃去上清液,用缓冲液洗涤吸附剂,重复洗涤步骤2次。
7. 将洗涤后的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以12,000 rpm离心3分钟,使DNA片段充分沉淀。
8. 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用吸头充分混匀,使DNA片段溶解。
9. 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DNA片段的回收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泳结果显示,目的DNA片段成功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2. 凝胶成像系统显示,回收的DNA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
3. 回收的DNA片段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的PCR扩增、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快速凝胶回收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回收。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 凝胶回收时,应确保目的DNA片段在凝胶中的位置准确。
回收实验实验报告
![回收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932d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回收实验实验报告回收实验实验报告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垃圾处理和回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探究回收的效果和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回收实验。
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旨在验证回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并评估回收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小区作为实验场地,将其分为两组:回收组和非回收组。
在回收组中,我们设置了回收箱,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如纸张、塑料瓶和金属罐等。
而非回收组则没有设置回收箱,居民将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桶。
实验时间为一个月,我们每周对两组进行垃圾收集和称重。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回收的态度和参与度。
实验结果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回收组的可回收垃圾数量明显高于非回收组。
在实验期间,回收组平均每周收集到的可回收垃圾重量是非回收组的两倍。
2. 回收组居民的回收意识和参与度较高。
问卷调查显示,回收组居民对回收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回收活动。
3. 回收组的环境状况较好。
相比非回收组,回收组的小区环境更整洁,垃圾堆积情况更少。
4. 回收组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实验,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更多的环保措施。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回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此外,回收还可以降低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回收系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管理。
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回收箱的收集和分类,以及回收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
其次,回收组居民的参与度不够均衡,有些人对回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回收效果不尽如人意。
结论综上所述,回收是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回收,我们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降低环境污染。
废品实验报告单
![废品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cbeadf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实验名称:废品回收与再利用实验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地点:____市____区____街道实验者:____(姓名)实验指导教师:____(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废品回收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废品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3. 学习废品再利用的技巧和原理。
4. 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废品回收是指将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的过程。
通过回收利用废品,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本实验主要针对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常见废品进行回收与再利用。
三、实验材料1. 废纸:报纸、书籍、包装纸等。
2. 塑料瓶:饮料瓶、洗发水瓶等。
3. 玻璃瓶:酒瓶、饮料瓶等。
4. 剪刀、胶水、锤子、锤头、肥皂水、清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废品分类将收集到的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废品进行分类。
废纸应撕成小碎片,塑料瓶和玻璃瓶应清洗干净。
2. 废纸回收将撕成小碎片的废纸放入废纸箱中,定期收集并送往废品回收站。
3. 塑料瓶回收将清洗干净的塑料瓶放入塑料瓶回收箱中,定期收集并送往废品回收站。
4. 玻璃瓶回收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瓶放入玻璃瓶回收箱中,定期收集并送往废品回收站。
5. 废品再利用(1)废纸再利用将废纸制成手工艺品,如纸花、纸袋、纸盒等。
(2)塑料瓶再利用将塑料瓶制成花盆、笔筒、收纳盒等。
(3)玻璃瓶再利用将玻璃瓶制成烛台、花瓶、装饰品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废品分类回收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将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废品进行了分类回收。
这表明,废品回收是一项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活动。
2. 废品再利用在废品再利用环节,我们充分发挥了创意,将废品变废为宝。
这不仅提高了废品的利用率,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3. 环境保护通过废品回收与再利用,我们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环境污染。
这有利于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六、实验结论1. 废品回收与再利用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回收铜硫酸锌实验报告
![回收铜硫酸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9462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f.png)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工业废水中铜和硫酸锌的回收方法。
2.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在金属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金属置换反应,将废液中的铜和硫酸锌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 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粉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反应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2. 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分离出铜和锌的混合物。
3. 将锌与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
反应方程式:Zn + NiSO4 = ZnSO4 + Ni4. 再次过滤,分离出铜和镍的混合物。
5. 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锌晶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工业废水、锌粉、硫酸镍、滤纸、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pH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工业废水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锌粉,搅拌均匀。
2. 观察锌粉与硫酸铜的反应,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分离出铜和锌的混合物。
3. 将锌与硫酸镍反应,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分离出铜和镍的混合物。
4. 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锌晶体。
5.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粉与硫酸铜反应产生铜,锌粉与硫酸镍反应产生镍。
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2. 通过过滤操作,成功分离出铜和锌的混合物,以及铜和镍的混合物。
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是关键步骤,需要注意滤纸的选用和过滤速度的控制。
3. 通过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锌晶体。
实验过程中,蒸发皿的选择和加热方式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4. 实验结果如下:(1)锌粉与硫酸铜反应:反应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2)锌粉与硫酸镍反应:反应方程式:Zn + NiSO4 = ZnSO4 + Ni(3)硫酸锌晶体产量:X g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回收了工业废水中的铜和硫酸锌,为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割胶回收实验报告
![割胶回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c4fc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0.png)
割胶回收实验报告【割胶回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割胶回收的原理及方法;2. 探究割胶回收对胶水质量的影响;3. 讨论割胶回收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胶水在固化后会形成固态胶块,割胶回收利用物理方法将固态胶块切割成小颗粒或粉末状,以便于再利用。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将固态胶块放置在切割设备中,通过切割刀进行切割;2. 切割后的碎片经过筛网筛选出所需颗粒大小;3. 经过处理的胶粒可以进行再利用或进行再加工制成其他产品。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割胶刀、固态胶块、切割设备、筛网等;2. 将固态胶块放置在切割设备中,启动设备进行切割;3. 调整切割设备的刀片角度和速度,以获得所需颗粒大小;4. 将切割后的胶粒经过筛网进行筛选;5. 收集筛选后的胶粒,并进行相关分析和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割胶回收的胶粒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粒度均匀性和颗粒度适宜性。
在调整切割设备的刀片角度和速度时,发现角度过小会导致切割过程困难,角度过大则可能影响切割后的颗粒形状。
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割不充分,速度过慢则可能导致切割割度不匀。
通过筛网筛选后的胶粒具有较好的颗粒分布和筛选效果。
五、实验讨论割胶回收可以将废弃胶水固态块进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调整切割设备的刀片角度和速度,可以获得理想的胶粒颗粒度和颗粒形状。
割胶回收的胶粒可以用于再利用或再加工制成其他产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六、实验总结割胶回收是一种有效的胶水再利用方法,可以将废弃胶水固态块变为可再加工的胶粒。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调整切割设备的刀片角度和速度对割胶回收的胶粒质量有较大影响。
割胶回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七、实验改进1. 考虑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割胶回收的效率和精准度;2. 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割胶设备的切割参数,使得割胶回收的胶粒更加均匀和适宜;3. 割胶回收后的胶粒可以进行再利用或再加工,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胶粒产品。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e735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e.png)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回收率计算方法,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一、实验原理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等症状。
在本实验中,我们会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提取和回收实验来检验学生对提取方法和回收率计算的掌握程度。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对乙酰氨基酚与苯甲酸混合,并加入稀盐酸。
2.提取对乙酰氨基酚采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并进行干燥处理。
3.蒸馏使用蒸馏法将对乙酰氨基酚提取出来,蒸馏液收集。
4.回收率计算通过称量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值来计算回收率。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1.实验仪器蒸馏仪、天平、烧杯、漏斗、玻璃棒等。
2.实验试剂对乙酰氨基酚、苯甲酸、二氯甲烷、稀盐酸等。
三、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1.实验操作1)将对乙酰氨基酚与苯甲酸混合,并加入稀盐酸。
2)采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并进行干燥处理。
3)使用蒸馏法将对乙酰氨基酚提取出来,蒸馏液收集。
2.数据处理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差值即为回收率。
四、实验结果分析我们根据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得出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差值,将其代入回收率计算公式: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差值/实验前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100%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对乙酰氨基酚的回收率。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回收率,结合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加深了对回收率计算方法的理解。
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的提取和回收实验,加深了我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中我们熟悉了提取方法和回收率计算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回收性实验报告
![回收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3b1e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6.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回收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不同回收方法的操作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回收效果。
二、实验原理回收性实验是指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物进行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实验通过回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来评估回收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废弃物:金属离子溶液、有机物溶液等;(2)回收剂:N235、活性炭等;(3)实验试剂:酸、碱、盐等。
2. 实验仪器:(1)离心机;(2)分光光度计;(3)恒温水浴锅;(4)烧杯、试管、移液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金属离子回收实验(1)将金属离子溶液与N235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酸或碱,使pH值适宜;(2)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搅拌一定时间;(3)将混合液离心分离,取有机相进行检测;(4)计算金属离子的回收率。
2. 有机物回收实验(1)将有机物溶液与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2)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搅拌一定时间;(3)将混合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进行检测;(4)计算有机物的回收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离子回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金属离子的回收率较高,达到90%以上。
这表明N235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回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
2. 有机物回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有机物的回收率较高,达到85%以上。
这表明活性炭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回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回收性实验,验证了N235和活性炭对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性能,表明它们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回收效果;2. 实验结果表明,回收性实验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讨论1. 在金属离子回收实验中,pH值对回收效果有一定影响。
实验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pH值,以提高金属离子的回收率;2. 在有机物回收实验中,活性炭的吸附量对回收效果有较大影响。
pe材料回收利用实验报告
![pe材料回收利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bc1e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pe材料回收利用实验报告PE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制造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不可降解性和难以处理的特性,大量的PE材料被随意丢弃,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回收利用PE材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探究PE材料的回收利用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收集了一定量的废弃PE材料,并进行了初步的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PE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溶解性。
因此,我们选择了热压法作为回收利用的主要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将PE材料进行切割和清洗,以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然后,我们将清洗后的PE材料放入热压机中进行加热和压制。
通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PE材料被熔化并形成均匀的熔体。
接着,我们将熔体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和固化。
最后,我们取出冷却后的样品,进行外观和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热压法处理的PE材料回收利用效果较好。
首先,回收利用后的PE材料外观整齐、光滑,没有明显的气泡和瑕疵。
其次,回收利用后的PE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如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回收利用后的PE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可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热压法的可行性,也为PE材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热压法不仅可以将废弃PE材料重新加工成新材料,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热压法还具有简单、快捷、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应用。
尽管热压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解决PE材料的回收和分类问题,以确保回收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进一步优化热压工艺参数,以提高回收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推动PE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
回收利用PE材料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通过热压法等有效的回收利用方法,可以将废弃PE材料转化为有价值的新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铬回收设计实验报告
![铬回收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dfc5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b.png)
铬回收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铬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不锈钢、合金、电镀等工业领域。
然而,铬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因此,开展铬回收设计实验对于减少铬排放、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废水中的铬离子从溶液中回收,并评价该回收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
3. 实验方法3.1 实验器材和试剂- 铬离子溶液- NaOH溶液- NH3溶液- 滤纸- 量筒- 试管- 烧杯3.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定浓度的铬离子溶液。
2. 用NaOH溶液和NH3溶液将铬离子沉淀下来。
3. 将溶液过滤,将沉淀和滤液分离。
4. 将沉淀用适当溶剂溶解得到可回收的铬溶液。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回收了废水中的铬离子溶液。
经过沉淀和过滤处理后,滤液中的铬离子得以分离,沉淀可以进一步溶解成可回收的铬溶液。
5. 实验讨论实验中使用的沉淀方法是常见的化学沉淀法,该方法通过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的原理进行沉淀。
而沉淀的选择和分离以及溶解的方法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验仅是一个示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6. 实验结论本实验设计的铬回收方法可以有效将废水中的铬离子从溶液中回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然而,应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带来更多的伤害。
7. 参考文献[1] 环境保护部. 水污染防治法.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2] 徐玉芳, 杨耀先. 金属离子回收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09, 25(4): 147-149.附录:铬溶解方案试剂用量溶剂- - -A x ml H2OB y ml H2SO4说明本实验报告旨在描述一种设计实验的方法,并强调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意识。
具体数据和化学方程式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加回收实验报告
![加回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9881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2.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金属离子回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金属离子在不同溶剂中的萃取性能;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回收实验是利用金属离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萃取、沉淀等手段将金属离子从废液中分离、回收的一种实验。
本实验采用萃取法,以N235为萃取剂,从含Fe2+、Zn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离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锥形瓶、滴定管、离心机等;2. 试剂:N235萃取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硫酸锌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含Fe2+、Zn2+的废液:取一定量的FeSO4和ZnSO4固体,分别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混合均匀后备用。
2. 萃取:将配制好的废液加入分液漏斗中,按一定比例加入N235萃取剂,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3. 分离:待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下端活塞,放出下层水相,收集上层有机相。
4. 洗涤: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有机相,去除杂质,静置分层。
5. 收集:放出下层有机相,重复洗涤2-3次,收集上层有机相。
6. 沉淀:向收集到的有机相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沉淀。
7. 过滤:将沉淀过滤,收集滤液。
8. 离心:将滤液加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
9. 收集:取出离心后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萃取效果:通过实验,成功从废液中回收了Fe2+、Zn2+离子,实现了金属离子的回收。
2. 萃取剂选择:N235萃取剂具有较好的萃取性能,适用于本实验。
3.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杂质污染;萃取剂与水相比例要适宜,以确保萃取效果。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萃取法,以N235为萃取剂,成功从含Fe2+、Zn2+的废液中回收了金属离子。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等优点,为金属离子回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七、实验改进建议1. 探索其他萃取剂:比较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性能,选择更合适的萃取剂。
有价值材料回收与再生利用实验报告
![有价值材料回收与再生利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ef156258fafab069dc02f8.png)
实验名称:有价值材料回收与再生利用实验目的:培养同学动手能力、结合大学课程所学知识、并学习查阅文献资料,达到实际验证的目标。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人际关系。
本研究原料来源于某一工厂的废料,主要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出废料中的杂质,从而提取有价值的锰元素。
实验原料及器材:电极测试仪器、电导率测试仪器、合成设备、制备炉等,适当结合本校的高级仪器X衍射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等,工厂废料。
实验原理:从厂家得知该废料主要成分为锰,但具体存在形式不知,经分析得知只有材料表面含有铁元素,材料心部主要杂质元素为硫、钾。
通过一定方法可将硫、钾从试样中分离,或者把锰从试样中提纯。
实验过程:1取原料的表面研磨,50°C干燥;2取原料的心部研磨,50°C干燥;3取原料的心部研磨,去离子水洗涤3 次,50°C 干燥;4取原料的心部研磨,放到稀硝酸中,搅拌1小时,室温静置8h,去离子水洗涤3次,50°C 烘干10h;5取原料的心部研磨,600°C焙烧5h,加入稀硝酸,在90°C搅拌4h,静置4h,加入NaOH 调节pH=12,90°C 水浴搅拌2h,去离子水洗涤,直到溶液为中性,110°C干燥。
6 X 荧光分析7X 衍射分析实验结论:1、样品表面的部分已经受到了污染,所以实验时要取心部。
2、对心部进行X荧光分析,废料中的主要杂质为硫和钾。
3、对心部进行X衍射分析,废料中的主要物质为Mn(OH)4和K2-xMn8O16。
4、通过3 次离心洗涤,使硫的含量降低75% 以上,效果明显,钾的含量并没有太明显的减少,同时废料的物质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5、通过硝酸处理后的物质的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6、通过600°C煅烧以及硝酸处理后,废料中主要成分由Mn(OH)4和K2-xMn8O16变成MnO2和K2-xMn8O16,说明Mn(OH)4在煅烧时分解生成了MnO2,而K2-xMn8O16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杂质钾并没有被去除。
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实验报告
![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593ad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9.png)
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实验报告回收金属银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金属银
实验目的:检验从含银废液中可以有效地回收金属银
实验环境:室温下,空气湿度:60%
实验材料:
(1)样品:含银废液
(2)试剂:
•银铵溶液:0.1mol/L
•氢氧化锌溶液:0.1mol/L
•氯化钠溶液:2mol/L
•醋酸溶液:2mol/L
•氢氟酸溶液:0.01mol/L
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加入10mL的样品,然后加入15mL的0.1mol/L 的银铵溶液,摇匀。
(2)加入7.5mL的0.1mol/L的氢氧化锌溶液,摇匀,待漂浮物沉淀,观察沉淀状况,加入15mL的2mol/L的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放置20min;
(3)加入15mL的2mol/L的醋酸溶液,搅拌均匀,饱和放置20min;
(4)在饱和溶液中加入15mL的0.01mol/L的氢氟酸溶液,搅拌均匀,待沉淀收集干净;
(5)将收集的沉淀转移到干燥容器中,置于230℃烘箱,焙烧2h,冷却手摘取,测定白色结晶体含有金属银的结晶量。
实验结果:
由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从含银废液中可以有效地回收金属银,金属银的回收率达到95%。
结论:从含银废液中可以有效地回收金属银,金属银的回收率有效。
酶切回收实验报告(3篇)
![酶切回收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d08a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8.png)
第1篇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的酶切原理及其应用。
2. 学习并掌握DNA片段的酶切回收技术。
3. 熟悉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够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此位点切割双链DNA的酶。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限制酶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领域。
酶切回收技术是指利用限制酶切割DNA片段,然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目的片段,最后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目的片段从凝胶中回收,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1. DNA模板:质粒DNA或基因组DNA。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例如HindIII、EcoRI等。
3. 10×限制酶缓冲液。
4. dNTP混合物。
5. Taq DNA聚合酶。
6.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7. 紫外灯。
8. 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
9. 实验器材:PCR仪、凝胶成像系统、微量移液器、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1. DNA模板制备:- 将质粒DNA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DNA片段。
- 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
2. 限制酶酶切:- 将PCR产物加入10×限制酶缓冲液,加入适量的限制酶。
- 在PCR仪上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酶切反应。
3. 琼脂糖凝胶电泳:- 将酶切后的DNA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孔中,进行电泳分离。
- 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确定目的片段的位置。
4. 酶切回收:- 根据电泳结果,使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将目的片段从凝胶中回收。
- 将回收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检测回收结果。
5. 结果分析:- 根据PCR扩增结果,分析酶切回收的效果。
实验结果:1. DNA模板制备:- PCR扩增结果良好,获得目的DNA片段。
2. 限制酶酶切:- 酶切反应顺利进行,获得酶切片段。
3. 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片段位于琼脂糖凝胶的特定位置。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9f4d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0.png)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计算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的提取和回收,熟悉萃取分离法和回收率计算方法。
实验中我们采用酸性条件下进行萃取,再通过碱性条件下进行回收,最终计算回收率。
一、实验步骤
1、将对乙酰氨基酚、苯酚和水逐步加入二角研钵中,搅拌均匀后放入微波炉中,促使其快速反应成酯。
2、将反应产物加入硫酸中,形成更多有机层和水相分离。
3、将有机层混合物用钠碱溶液来酸碱中和处理。
4、将所得溶液在真空下去除水分,将残留物溶于乙醇中并过滤,最后烘干。
二、实验结果
1、通过GC-MS结果鉴定,实验成功合成了对乙酰氨基酚。
2、通过重量法计算,加入2.04g对乙酰氨基酚后,实验证明收到
6.44g有机层产物,计算出回收率为89.35%。
三、实验分析
通过酸碱处理和真空烘干,我们成功将对乙酰氨基酚从溶液中回收出来。
而计算回收率的过程则需要准确定量和准确计算,这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准确地称量药品和产物。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回收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太大的误差。
实验中我们还熟悉了萃取分离法和酸碱处理的技术,以及如何应用化学计算计算回收率。
这些技能对于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很有意义。
四、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全面加深了我们对萃取分离法、酸碱处理和回收率计算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对实验操作和设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学会如何针对不同化学反应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参数。
在以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准确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不断进步和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废液回收银实验报告
![废液回收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c9da6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b.png)
1. 掌握废液中银的回收方法;2.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回收中的应用;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废液中的银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如硝酸银(AgNO3)。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比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如铁Fe)将其置换出来,从而实现银的回收。
反应方程式如下:2AgNO3 + Fe → 2Ag + Fe(NO3)2过滤后,将沉淀的银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铁圈、蒸发皿、干燥器、滤纸等;2. 实验试剂:硝酸银溶液、铁粉、稀硫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烧杯中;2. 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搅拌,使铁粉与硝酸银溶液充分接触;3. 待反应结束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4. 将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洗涤沉淀,去除杂质;5. 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金属银;6. 将金属银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上述实验步骤,成功从废液中回收出金属银,回收率为95%。
2. 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铁粉与硝酸银溶液充分接触,使铁粉表面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保证了金属银的纯度。
1. 实验过程中,铁粉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速率较慢,可能是因为铁粉的表面积较小,与溶液接触面积有限。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以尝试将铁粉研磨成粉末,增加其表面积。
2. 在洗涤沉淀时,加入的蒸馏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将部分金属银溶解在水中。
同时,洗涤过程中要充分搅拌,确保沉淀与蒸馏水充分接触。
3. 蒸干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金属银氧化。
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成功从废液中回收出金属银。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回收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反应速率、洗涤、干燥等环节,以提高金属银的回收率和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回收综合实验
指导书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2009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 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对材料回收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熟悉热塑性塑料回收工艺流程与相关设备。
二、实验内容
1. 回收热塑性塑料的筛选、粉碎、清洗与干燥;
2. 粉碎物料的挤出造粒成型;
3. 掌握相关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4. 测定回收物料的相关性能、评价回收效果(选做)。
三、实验简述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飞速发展,白色污染不断加剧、能源枯竭警钟长鸣,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呼声使得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的问题迫在眉睫。
毫无疑问,回收再生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当然是最令人向往的。
常见的回收方法有填埋、燃烧、热解、生物降解、添加、循环利用等。
随着填埋场地的减少和填埋费用的激增填埋法已不再可行,低成本的焚烧法会破坏废旧高分子材料的有机成分并释放危害环境的有毒物质。
在石油资源紧缺的今天,废旧聚合物作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能源,其回收不容忽视。
热解就是从能源回收的角度进行的,它将废旧高分子材料转变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碳氢化合物,其反应产物有附加价值,可以用作燃料或者某些工业的原材料,但成本较高。
另外高分子材料很难生物降解。
而除了原有的再生利用方法外,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方法,譬如用微生物侵蚀胶粉对其改性使之能再硫化,回收橡胶与热塑性塑料的弹性体添加到水泥中,以及由玻璃和塑料复合模压而成的商业砖等等。
这些新思路无一不为缓解当今世界的填埋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般饮料用塑料瓶多为PET材料吹塑而成,其回收相对容易,因为它可以熔融再加工成含纤维的绝缘体,可用于夹克制造业、汽车内部材料、地毯或者再模压成新的瓶子。
本实验尝试通过分拣、粉碎、清洗、干燥、挤出造粒等工艺,对回收PET塑料瓶材料进行回收处理。
由于PET是稀释性聚合物,在回收加工时残留的水分会产生水解,而导致熔体特性黏度大大降低。
另外,通常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和剪切热。
而导致熔体热降解,使相对质量分子下降黏度降低。
回收造粒的颗粒氧化颜色变深,透明度差。
四、实验过程
1. 实验准备
教师讲解回收工艺与设备操作,学生记录相关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为实验做准备。
按实验内容,全班自主分为三组。
2. PET塑料瓶的分拣
包装、瓶盖材料不是PET,需分开回收。
提示:薄膜、瓶盖一般为PE。
3. 回收材料的粉碎、清洗与干燥
将相同成分的回收材料分批在破碎机内粉碎,调整仪器参数,使得粉碎后收集的物料粒径达到3~5mm;
将粉碎后的物料倒入清洗搅拌罐并放入适量清水,设定温度和搅拌功率,开始清洗;停止搅拌和加热,由清洗搅拌罐放料阀取出部分清洗料,观察洗涤情况,如清洗达到要求即可将清洗料放出。
将清洗料置于三足式离心机中,在1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脱水一定时间。
将脱水后的物料放入烘箱,在150℃下干燥6小时。
如果回收PET瓶相对清洁,清洗离心的步骤可以省略。
4. 回收材料的挤出造粒
根据PET的熔融指数,设定单螺杆挤出机一区、二区、三区和模头的温度分别为:240℃、250℃、260℃、260℃;达到温度10min后开动主机,调整变频器控制螺杆转速;将干燥后的物料放入加料斗,拉开加料阀进料并挤出,注意进料和电流计情况;待有熔料挤出后,将模头挤出的条状物料引入冷却水槽,同时开动切粒机,最终将条状物料通过牵引装置送入切粒机切粒并收集产物。
挤出平稳,继续加料,调整各部分控制温度等工艺条件,维持正常操作。
观察挤出料条形和处观质量,记录挤出物均匀,光滑时的各段温度等工艺条件,记录一定时间内的挤出量,计算产率,重复加料。
验完毕,关闭主机,趁热消除机头中残留物料,整理各部分。
5. 实验报告
根据材料学院格式撰写实验报告书,包括实验目的、试验设备、操作参数、步骤、试验现象,记录原材料数量、产物性能状态,计算产率,分析实验结果等。
6. 注意事项
(1)粉碎操作时不要将手伸入破碎机加料口内,不要将物料之外的硬质杂质如石块金属等放入破碎机。
(2)挤出操作中熔体被挤出之前,任何人不得在机头口模的正前方。
挤出过程中,严防金属杂质、小工具等物入进料口中。
(3)挤出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工艺条件的稳定,不得任意改动,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处理恢复实验。
五、实验时数及时间分配
共16个学时
1、教师动员、查阅资料:1天;
2、制定方案、收集实验材料:1天;
3、实施方案:2天;
4、实验结果整理,书写实验报告:1天。
六、思考题
(1)分析本回收工艺的优缺点?
(2)挤出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部分主成,各部分作用?
(3)实验中,应控制哪些条件才能保证得到质量好的样品或制品?
七、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1.方案制定(15%);
2.操作(实验动手能力+设计方案)(25%);
3.实验报告(20%);
4.答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