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通过概述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文章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启示和经验借鉴部分,文章总结了两国政策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对比,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中日货币政策的差异和相似点,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旨在促进中日经济交流,加深双方对货币政策的了解,提高两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词】关键词:中日,货币政策,比较分析,启示,经验借鉴,政策建议,对比总结,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财政稳定。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探究其异同之处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对于促进双边经济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日货币政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日两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互利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中日货币政策,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理念和策略选择。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路径,为未来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对国际金融体系的认识。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发展和调整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影响。
日本江户时代的货币政策
转6年前启动的“自古至今的流动性”课题让我终于对“增加货币就是增加财富”这一经济学定理大彻大悟。
与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强烈主张花掉储蓄(每一个日本人在撒手人寰时会留下3500万日元的储蓄)以此将“死钱”变成“活钱”便可以推动日本经济重现增长的推论相类似,我对未来20年(如今是未来15年)中国经济趋势的总的研判是:如果能赶在2028年之前不断释放央行囤积的流动性,以此促进中国经济大发展并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便可以从容应对此后伴随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尤其是总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所带来的大灾难。
与西欧14国近代依靠贸易扩张所带来的盈余增加货币进而增加财富的模式明显不同,近代海运薄弱、贸易并不发达的日本,则一直借助降低金银货币的成色来增加货币,由此实现了日本经济在江户时代的迅速崛起。
据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提供的数据,日本的当年国民财富产出(GDP)1600年为96.2亿国际元(按1990年不变价值计算,下同),到了1870年猛增到253.93亿国际元,累计增幅高达164%,比同期中国经济增幅(97.64%)高出近66个百分点。
这不能不说是日本经济史上的“江户奇迹”。
日本之后的历史先是依靠对外军事侵略增加货币,后是自朝鲜战争起走上依靠贸易扩张增加货币的道路,最近30年加速囤积“死钱”,直到6个月前终于又回到以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为目标的货币大举扩张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20年前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受到了本国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困扰,几乎毫无建树。
从这一点看,不能说日本此前的量化宽松政策本身是一个错误。
对日本江户时代货币政策的思考,不仅是理解安倍经济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对中国盲目追随之前的日本一味囤积流动性以至假稳健、真紧缩的货币政策格局连同货币超发问题加以深刻反省的一条路径。
因此,这样的思考极具现实意义。
按照日本史学界的说法,所谓江户时代是指发生在公元1568-1868年这三百年之间的以和平取代战乱、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历史时期。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一、概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近年来被多国央行用于应对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
其核心在于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大量流动性,降低长期利率,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达到提振经济的目的。
日本作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先行者之一,其经验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揭示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效果。
日本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和不同的政策调整。
这一政策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长期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使得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有限。
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开始尝试通过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增长,其主要手段包括降低政策利率至近乎零的水平,以及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来扩大基础货币供给。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在日本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效果。
这一政策有效地降低了市场利率,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也促进了资产价格的上涨,对于改善企业盈利和提振消费者信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与此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了诸如资产泡沫、银行利润压缩以及对退休金影响等潜在问题。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日本的实践既展现了其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也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在借鉴日本经验的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环境和实际情况,审慎评估并合理使用这一政策工具。
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定义与背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是一种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其核心在于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
这一政策通常在利率已经接近或达到零的情况下实施,被视为极端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多源于严重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如调整利率等可能已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因此央行需要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来恢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日元升值_货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表 3 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滞后区间: 1 到 1 代表两个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协整方程为: spms=0.000491forex- 0.041239 ( 4.6573) R2=0.4853 D.W=1.5361 调整 R2=0.4630 可见, 在直接标价法下, 日元汇率的绝对水平对超额货币供
个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可以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
验和协整分析。
表 1 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 ** 表示 10%显著性水平; * 表示 5%显著性水平 2 . Gr a n g e r 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判断日元升值是否是引起超额货币供给变化的原 因, 我们对上述序列变量做了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由检 验 结 果 可 知 , 在 选 择 滞 后 阶 数 为 1, 显 著 性 水 平 为 1%的 情 况 下 , 变 量 间 存 在 的 Granger 因 果 关 系 包 括 :“日 元 汇 率 是 超 额 货 币 供给增长率变化的 Granger 原因”, 反之则反。这个结论说明日 元升值对扩张性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也说明日本所采
72 北方经济·2007.1
应增长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日元汇率水平的升高, 超额货币 供 给 增 长 率 将 下 降 , 且 当 1 美 元 兑 换 日 币 的 数 量 每 减 少 100 日 元, 则名义超额货币供给增长率将降低 0.0491, 即 4.91%。这与前 面的论述似乎相互矛盾。但如果我们把日本 GDP 的增长率考虑 进 来 , 结 果 就 非 常 清 楚 。 在 1970~1994 年 间 , 日 元 升 值 高 达 200%, 经济增长率则由 11.7%下降至 1%左右。从理论上讲, 随着 GDP 增长速度的下降, 货币供应增长率相应下降。但通过比较发 现, 在这 25 年间 GDP 年累计下降 10.7%, 年均下降 0.428%, 而超 额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 8.4457%,年均下降 0.338%。因此, 超额货 币 供 应 增 长 率 仍 旧 保 持 较 高 的 水 平 , 累 计 超 过 理 论 水 平 约 2.25 个百分点, 年均 0.09%。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内容提要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年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可为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主要经验教训有: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金融自由化过快、监管放松、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整失误等。
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可获得重要政策启示:应对人民币升值应实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监管,采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货币调整政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日元升值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金融自由化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必然带来一个强势货币,即成功的经济发展会引起汇率升值,而本币的升值对该国或地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阶段人民币面临较长时期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已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还引发了国际政治压力。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年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长,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都呈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等。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因此,如何以日元升值经验教训为鉴,探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借鉴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多是从某一角度分析日本当年应对日元升值的经济政策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汇率制度安排以及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对日元升值相关经济政策及其政策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启示开展研究。
因此,有必要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以为我国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
一、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审视“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升值的序幕,日本政府为应对日元升值压力,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具有好的出发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萧条。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日本应对“ 尼克松冲击” 的政 策及 其效果
刺 激国内需求。 日本 政府 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年的“ 91 尼克松 冲击 ” 之后 , 日元大 幅升值 , 保持 了 2 2 年之久 的 1 元 兑 3 0 日元 ,9 3年底 已骤升 至 1美 元兑 美 6 17 2 0日元 , 8 升值幅度高达 2 . %。 由于 J曲线效应 , 86 日元升值 后, 日本经常项 目顺差仍在继续扩 大。为了加快 复苏进程 , 日 本银行将贴现率 降低至 4 2 % , . 5 与此 同时 , 日本 政府 还大 幅 增加 了财政预算 。17 9 3年 初 , 在扩 张性 政策 作用下 , 日本通 货膨胀率迅速上升 , 日本银行被迫将贴 现率提高至 6 , % 但是 此时 日本消费物价指 数已经迅速上 升至两位 数 , 并在 17 9 3年 9月达到石油危机之前 的最高点 1% 。石油危机使 日本通货 4
第2 4卷第 6期
21 0 1年 6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n lo o ra fHUB IC rep n e c nvri E orso d ne U iest y
Vo . 4. 0. 12 N 6
J n 2 1 u .0 1
日本应 对 日元 升值 的经 验 教 训 及 对 中国 的启 示
力, 民 币对美元名 义汇率有升值趋 势。缓慢渐进调整汇率、 人 维护 国 内货 币 策的 自 政 主性 、 国内需求、 刺激 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 , 既有利 于调整经济 结构 , 也有利于抵 消人 民 币升值 的紧缩 效应 。 [ 关键词 ]日元升值 ; 汇率政策 ; 率政 策; 利 产业政 策; 民币; 率 人 r - [ 中图分类号 ] 2 . 2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 9 8 2 1 )6 0 7 0 6 1 5 1 (0 1 0 —07 — 2 [ 刊网址】h p/ w w hx . e 本 a :/ w . bb nt 货 币政策 ” 。在实行 扩张性 的财 政政 策方 面 ,9 6年 9月 制 18 订《 综合 经济对策》 投 资规模为 3兆 6千 亿 日元 :97年 5 , 18 d i1 .9 9ji n 17 - 9 8 2 1 .6- 3 o:0 36 /.s .6 1 5 1 . 10 0 8 s 0
日本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经验教训的探析
日本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经验教训的探析【摘要】:货币政策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的重要工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 以后对外贸易依存度愈来愈高,所以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货币政策对本国的影响,也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反映。
我国此刻人民币升值面临压力,与日本出现的情形类似,日本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给咱们留下很多经验教训。
【关键词】:货币政策“广场协议”汇率制度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当局运用货币政策有效地维持了固定汇率平价和国际收支平衡,1971年日本开始实行灵活的汇率政策,可是,从“尼克松冲击”开始,日元汇率就频繁波动,这造成了70年代日本恶性通货膨胀。
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署使得日元迅速升值,虚拟资产发生泡沫,日本出现“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长达10年日本经济都处于萧条状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定以来,日元汇率频繁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几回失误,日本经济萧条萎缩。
我国此刻人民币升值面临压力,与日本出现的情形类似,日本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给咱们留下经验教训:一、要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日本在“尼克松冲击”以后两年内,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35%,“广场协议”以后两年内,日元对美元利率升值率更是高达70%。
可是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并非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那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尼克松冲击”为例,那时按照国际协调需要,日元汇率调整已经不可避免,但日本不但不踊跃主动进行经济政策国际协调,而且政府还坚持汇率水平不变,同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造成了1973-1974年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广场协议”期间,日本政府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选择了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庞大的资产泡沫,从而直接致使以后近15年经济萧条。
二、货币的升值要与经济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一国货币的升值、贬值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特别是不该让一国货币在短时期内急剧升值或急剧贬值,这对该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该国的经济发展超级不利。
日本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货币政策回顾与借鉴
二是 运 用 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主要是在回顾与分析的基础 上进行总结与借鉴。因此,在回顾日本 80年代末 90年代初货币政策概况时
日本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货币政策回顾与借鉴
主要采用了归纳法,而在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背景对比分析与当年日本的 相似性时,主要采用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同时,引用了 “三元 悖论”,“指派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基本
oft hee conomics tructure.
(5) T o m aintaint hein dependenceo fth em oneyp olicy,w es houldc reatea morefl exiblein stitutiono fR MB,pe rfectth efo reigne xchangem arket,m akes ure ofth em anagedfl oatof R MB,im proveth efo rmingin stitutiono fR MB,gr adually
关键词:升值 汇率改革 指派定理 三元悖论
货 币政 策 传 导 机 制 经济结构
Abstrad
Abstract
Th e1 99 0sh asb eenc aledth e" lostd ecade"a sre gardsth ee conomyo fJ apan, whichs howst hatth ee conomyo fth ec ountry hasf ailedt or ecovera ftert he collapseo fit sb ubblee conomya ndm isseda w holet eny earso fd evelopment. Comparedw ithJ apan,C hinah asa lo to fsi milarity.W illch inab eth en extJa pan? As erieso fq uestionsh aveb eend iscussedin t hisfi eld.
日本治理内外部经济失衡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援助 为 1. 95亿美 元 , 同时 ,9 9年 日本 实施道奇 路线 , 14 实施 财 政 紧缩 , 现财 政综 合 平衡 , 实 日本 银 行 在 金 融 方 面 采 取
缓 和 措 施 , 货 膨 胀 迅 速 得 到 控 制 。 9 0年 底 , 鲜 战 争 爆 通 15 朝
需求 , 而使 汇率不 升值 。 日本 当局在 制定货 币政 策时 主 从
日 本治理内 外部经济失衡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段平方
【 摘 要 】 日本 在 战 后 实行 外 向 型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 _ 在 2 纪 6 代 实现 了经 济 高 速 发 展 。但 在 2 O世 O年 0世 纪 7  ̄ 0年 08
代, 日本 出现 持 续 经 常项 目顺 差 , 上 世 界 经 济环 境 的 变化 , 致 日元 升值 、 需 下降 和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下 降 。 于 日本 宏 加 导 外 由 观 经 济 政 策 的 失误 , 导致 了股 市 、 房地 产 泡 沫破 灭 。 年 的 经 济 萧 条 。 十
保持高积 累和 大力进 行设 备投 资 ( 累在 国民生产 总值 中 积 所 占 比 重 。9 1年 ~ 9 5年 为 1 .% ,9 6年 ~ 9 3年 为 15 15 86 1 5 17
3 . , 中最高年 份 的 17 1% 其 8 9 0年 达 到 4 % ) 引进 外 国 技 术 0 ; 和 努 力 发 展 本 国 技 术 ; 口导 向 ; 行 低 利 率 政 策 , 证 产 出 执 保 业 部 门 发 展 所 需 资 金 。 这 种 “ 超 模 式 ” 15 赶 为 9 5年 以 后 日
【 键词 1 关经 济 政 策
【 中图分类号 】 12 【 F 1. 文献标识码 】 【 2 A 文章编号 】0 6 2 2 (09 0 — 0 2 0 1 0 - 05 2 0 )4 06 - 4 【 作者简介 】 平方 , 段 经济学博士 , 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河南郑州 4 0 0 ) 50 2 。
日本经济转型期财政政策经验教训及启示
日本经济转型期财政政策经验教训及启示陈俊【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9(000)024【总页数】5页(P74-77,105)【关键词】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支出结构【作者】陈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广东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1.2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泡沫破灭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这一时期,虽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有些年度处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状态,但是日本财政支出总规模持续增长。
1990年的日本财政总支出为69.27万亿日元,2018年增长到了97.71万亿日元,财政支出占GDP的规模也从15.64%上升到17.65%。
日本政府内阁经历了从海部俊树到安倍晋三的22任首相,财政政策也经历了几番调整,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下图)。
1990年以来日本财政支出及占GDP比重情况资料来源:Wind。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经济泡沫破灭,日本基本上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破解经济下行的难题。
这一时期,日本财政支出规模保持着较高水平增长,财政总支出规模从69万亿日元增长到了89万亿日元。
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推出了5次的紧急经济对策,4次综合经济对策等,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20万亿日元;以扭转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
日本政府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有增加公共工程投资,促进电力、通讯、交通等民间设备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住房投资等。
其间,由于政府债务增长过快,1996—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短暂实施紧缩政策,把消费税的税率从3%提高到5%;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政府在1999年推出了20世纪90年代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高达18万亿日元。
第二阶段,2001—2006年,紧缩性财政政策。
随着日本财政赤字问题日渐突出,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大幅增加;如果政府发债额度持续增加,日本财政将走向崩溃;而且财政赤字问题逐渐被公众所关注。
日本泡沫经济
一提起泡沫经济,我们就会想到日本经历的近十年的泡沫经济。
泡沫时期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可见在日本人心中泡沫经济所占的地位。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举世瞩目的,但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跌入低谷,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恢复。
而其中的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启示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日本大藏省实行了对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措施。
所谓总量控制措施实际上是对不动产融资增长速度的一种直接管制,以此达到将不动产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上的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将其每季度不动产余额,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增长率以下。
同时,日本银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将当年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减少30%;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日本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也于1989年的12%下降到1990年的7.4%,再跌至1991年的2.3%。
货币政策的突然收缩,挑破泡沫,这是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
从某种意义上讲,1991年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与日本银行突然收紧银根造成日本经济的"硬着陆"有很大关系。
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上。
1989年末,日经指数达到高峰后,1990年开始下降,至U1990年4月便由38915日元降至28000日元。
1992年8月跌至14309日元,比1989年下降了63%。
货币升值与房地产泡沫_日本的教训及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经济开始了持续高速的增 长, 并由此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1985年9月日本被迫与 欧美5国签订《广场协议》, 日元快速升值, 引发了日本房 地产泡沫 危 机 。此 次 危 机 给 日本经济造成了空前沉重的 打击, 重创了日本的经济社会。近年来人民币快速升值, 带动了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部分地区已出现房地 产 泡 沫 的 迹 象 。因 此 , 弄 清 日 本 房 地 产 泡 沫 的 形 成 与 运 行机制, 有效防范和化解我国房地产泡沫风险、控制房地 产泡沫路径 , 已 成 为 政 府 、监 管 当 局 和 理论界面临的重 要课题。
房地产泡沫破灭给日本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 害: 经济受到重创, 开始进入漫长的衰退期; 财政出现危 机, 财政赤字猛增; 金融体系剧烈动荡, 金融危机凸显; 大 量企业纷纷倒闭, 失业率剧增; 国民收入水平急剧下降, 贫富差距拉大; 投资、需求不振, 产业发展遭到抑制; 社会 问题暴露。据估计, 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6 万亿美 元 , 整 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实际增长年均仅 为 1.3% , 2001 年 负 增 长 1.4% , 2002~2005 年 虽 有 一 定 恢 复, 但总体上仍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 日本为泡沫经 济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二、人民币升值与我国房价快速上涨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收支顺差的 逐步扩大, 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为顺应国内外 经济发展的趋势, 2005年7月21日 , 中 国 人民银行发布公 告 , 即 日 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日本财政政策的经验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启示
财政 政 策 的实施 ,9 7年末 财 政 赤字 为 25万 亿 日元 , 19 、99年则 分 别 为 2 8 8万 日元 和 19 5 而 9 8 19 9.
在 国 债 增 加 的 同 时 , 民 负 担 率 ( 收 和 社 会 保 险 负 担 在 国 民 收 入 中 所 占 的 比例 ) 断 增 国 税 不 加 ,9 4年 为 3 . % , 9 6年 达 到 3 . % 。 据 预 测 2 0 19 58 19 62 0 0年 将 上 升 到 4 . % 。 2 1 02 0 0年 将 上 升 到
19 95年 初 日本 经 济 增 长 达 到 最 低 点 , 时 又 由 于 日 元 大 幅 升 值 、 致 以 外 向 型 经 济 为 主 导 同 导
的 日本 出 口压 力 骤 升 , 市 动 荡 、 价 进 一 步 下 跌 , 济 面 临 着 严 峻 的 困 难 。 日本 政 策 不 得 不 采 股 股 经 取 了 双 松 的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 一 步 下 调 贴 现 率 , 一 步 增 加 财 政 支 出 。 在 此 政 策 的 刺 激 下 , 济 进 进 经 开 始 有 了 一 定 的 恢 复 , 9 5年 和 1 9 19 9 6年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分 别 达 到 1 4 和 3 5% 。 这 一 时 期 日本 .% .
3 7 亿 日元 , 时 地 方 政 府 的 债 务 也 不 断 增 加 。 19 2 万 同 9 7年 的 日 本 政 府 的 总 债 务 额 为 4 6万 亿 日 7 元 , 日本 G P的 9 . % , 远 高 于 英 、 、 等 国 6 %左 右 的 负 债 水 平 。 占 D 12 远 法 美 o
汇率博弈 由日本教训看人民币升值对房价的影响
汇率博弈由日本教训看人民币升值对房价的影响“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是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
人民币如果进入一个升值周期,房地产泡沫就会出现。
到底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了中国或者准备进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些数据和现象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一直非正常地增长。
目前外汇储备达到6600亿美元左右,其中2004年增加2000亿美元,增幅超过50%,实际利用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总计小于1000亿美元,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增长很快,说明很多资本不是通过正常的贸易和投机进来的。
特别是误差和遗漏项由1998年的负180亿美元变成2004年正的270亿美元,说明资本由外逃变成了悄悄流入。
其次,建设部谢家瑾司长透露,2004年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超过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3,同比增幅高达34.2%;2005年1~2月,上海市境外居民购房规模超过4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半。
政府把国际游资当成洪水猛兽,开发商却把国际游资当成救命稻草。
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后,银行的钱贷不出来了,苏浙民间资本也更加谨慎了,国际资本的进入成了维持房价“高烧”的希望。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上世纪末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
1985年的“广场协议”令日元汇率在10年间里升值近3倍。
随后,日本经济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从1987年到1990年,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
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东京的地价等于整个美国的地价总和;东京三越百货公司门前的一块土地价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好莱坞的土地!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经济崩溃埋下了伏笔。
目前,如果中国政府出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考虑或者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那对于房地产价格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低利率政策诱发泡沫形成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
克服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日本的经验及影响
是 一 个 自 律 性 均 衡 , 稳 定 均 衡 是 一 个 他 律 性 均 衡 , 为 非 作 央 行 的 利 率 政 策 规 则 , 其 最 优 的 选 择 肯 定 不 是 通 缩 均 衡
力 不 从 心 。 观 市 场 化 程 度较 高 的经 济 体 , 货 币 政 策 的 纵 其 最 终 目 标 集 中 在 经 济 增 长 和 物 价 稳 定 上 ,并 根 据 形 势 有 所 侧 重 。 币 当 局 为达 到 最 终 目标 , 要 选 择 适 合的 操 作 货 需 变 量和 中介 变 量 , 多数 市 场 化 程 度 高 的经 济体 中 , 义 在 名
日本 政 府 和 货 币 当 局 为 此 采 取 了 扩 张 的 财 政 政 策 和 超 宽 松 的 货 币 政 策 , 辅 之 以 金 融 改 革 和 其 他 经 济 改 革 措 施 。 自 再 而 20 # 起 的 持 续 经 济 景 气 回 升 , 日本 于 20 # 7 作 出 结 束 零 利 率 政 策 的 决 策 。 次 摆 脱 经 济 萧 条 和 “ 动 性 陷 阱 ” 02 - 使 06 - 月 此 流
大 特征 是 货 币政 策 基本 失 灵 , 为货 币 与短 期债 券 被 视 为 因
完 全替 代 品 , 注入 的 基础 货 币 不会 起 任何 作 用 。 所 在 现 代 经 济 条 件 下 ,货 币 政 策 已经 融 为 经 济 体 系 的
内 生 变 量 , 积 极 主 动 地 调 节 宏 观 经 济 的 周 期 是 货 币 政 策 的 应有 之 义 。宏观 经 济 目标 是 多 维 的 ,且 常常 还 相 互 冲 突 , 同 时 追 求 多 维 目标 的实 现 很 困 难 , 币 政 策 也 常常 要 货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1. 引言日元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货币之一,其汇率的波动对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日元升值对日本国内经济以及全球经济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上日元升值的经验出发,探讨其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2. 日元升值的原因和影响日元升值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等。
然而,无论原因如何,日元升值对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
首先,日元升值会对日本国内企业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日本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日元的升值会导致日本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减少了出口量。
这将对日本的制造业和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日元升值还会对日本国内通胀产生压力。
由于日本是一个进口大国,日元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对通胀产生抑制作用。
这将使得日本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更加困难,可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刺激经济。
最后,日元升值对全球经济也会产生影响。
日本经济的变化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例如,日本的进口减少意味着其他出口国的出口量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日元升值还会导致国际投资者对其他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对其他货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3. 防止日元升值的政策启示鉴于日元升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或减轻其升值压力。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日元汇率。
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外汇储备来增加供给,从而抑制日元升值。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开展货币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市场预期,进一步稳定汇率。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结构性改革来提升经济竞争力,减少对外依赖。
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等措施,可以提高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从而减轻日元升值的影响。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措施,可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从而对抗日元升值的压力。
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的历史经验
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的历史教训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指:当全国性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大量的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都会随之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从而大规模地遏制经济活动,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持续衰退。
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与一般的经济周期波动不同之处在于衰退的时间持续更长,历史上最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有30年代的欧美“大萧条”、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和德国在2000年的经济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是从考察微观主体的视角去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该假说认为,当出现资产(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会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更不用说向银行借钱来投资了;家庭也会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还债,同时减少消费,而信贷消费则几乎绝迹。
由于上述私人部门的行为目标出现变化,使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哪怕央行把利率降到零,大家也不愿意借款。
信贷循环陷入停滞,会导致经济活动萎缩,私人部门收入下滑。
如此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
一、泡沫破灭,资产价格暴跌从1986年初到1989年年末,日本房价和股票价格基本上都上升了3倍,日经指数从1986年的13000点左右上升到1989年底38915点。
1991年,整个东京的土地价格相当于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1990年初,日本已经意识到了泡沫的严重性。
1990年3月日本央行开始实施对房地产信贷进行信贷总量控制,可是为时已晚。
由于缺少了信贷的支撑,泡沫应声而破,房市和股市急剧下挫。
日本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其中商业用地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日本股市在1990年一年就跌去一半,之后继续下跌,20年过去了,现在还在10000点左右徘徊。
由于此前日本众多企业大举借债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投机活动,泡沫破灭使得大量日本企业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境地,资产负债表衰退拉开了序幕。
日元升值的教训及启示
日元升值的教训及启示近年来,美国频频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压,设置贸易壁垒,提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等一系列要求。
这种情况与80年代的日美关系有很大的相似性。
只是相对于日本,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转轨国家,中美之间的不对称依赖程度不如当时的日美关系。
但是日本80-90年代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广场协议前后日美间的博弈及其之后日本经济“10年迷失”的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汇率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广场协议并不是一次孤立事件,而只是80年代日美间一系列政策协调的组成部分,了解其问题的实质及世界性意义,需要对当时世界经济、金融不平衡的大背景有个认识。
80年代初,美国里根政府实施减税、放松金融管制以及货币紧缩,导致居民消费大增、财政赤字快速增加和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
另一方面,日本执行严格的财政预算管理(财政重建一直持续到1987年),成功应对第二次石油危机,企业竞争力提高等,导致日本贸易顺差大幅上升,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上升得更快。
与此同时,日本贸易顺差又大量投资美国国债,那几年美国国债发行收入中30%-40%为日本资金。
世界经济形成了实物与资金相互支撑的循环圈:日本为美国提供融资,进口日本的商品、服务,同时又通过自身的负债为美国对外投资需求提供资金支持。
80年代日美之间的政策协调,就是在这个大循环基础上进行的。
起初,美国认同强势美元政策,但认为因日元低估,导致日美贸易失衡,产生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市场的封闭性(虽然日元的使用情况好于1978年日元汇率较高时期)。
为此,设立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推动日本金融的自由化、对外开放和日元国际化。
其后日本采取渐进的方式推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日美贸易失衡仍持续扩大,美国开始与日本谈判具体市场的开放,并签订一系列的MOSS协议(即从单一产品的贸易谈判转向市场和行业)。
其后强势美元损害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美国转向弱势美元政策。
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实现美元币值有序下跌。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精)
日元增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迪内容概要目古人民币增值与当年日元增值的国内外经济局势存在诸多相像性,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可为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主要经验教训有:钱币政策缺少独立性、金融自由化过快、看管放松、家产政策与钱币政策调整失误等。
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可获取重要政策启迪:应付人民币增值应推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钱币政策,实行稳重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看管,采纳提高家产竞争力的家产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钱币调整政策。
重点词人民币增值日元增值钱币政策家产政策金融自由化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必定带来一个强势钱币,即成功的经济发展会惹起汇率增值,而本币的增值对该国或地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供应了机会,又带来了挑战。
陪伴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添,现阶段人民币面对较长期间的增值压力,人民币增值已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还引起了国际政治压力。
目古人民币增值与当年日元增值的国内外经济局势存在诸多相像性: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添,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贮备,都体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等。
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有效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所以,怎样以日元增值经验教训为鉴,商讨应付人民币增值的有效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增值的压力,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怎样借鉴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应付人民币增值的研究,能够发现:这些研究多是从某一角度剖析日本当年应付日元增值的经济政策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增值的幅度、汇率制度安排以及汇率改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对日元增值有关经济政策及其政策成效进行经验总结,以及对人民币增值的政策启迪展开研究。
所以,有必需对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认为我国有效应付人民币增值供应有利借鉴。
一、日本应付日元增值的经验教训审察“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增值的序幕,日本政府为应付日元增值压力,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只管这些政策拥有好的出发点,可是成效其实不显然,最后致使日本经济堕入冷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
1985年9月,西方五国达成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
协议规定:日元与马克大幅对美元升值。
事实上,从1985年9月至1989年12月,两者分别对美元升值了46%和42%,但两国经济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热度一直高于德国;而在90年代初,日本经济经历了泡沫破灭,并开始了“失去的10年”;与此同时,如果不考虑两德统一的冲击,则德国经济始终保持了2%左右的温和增长。
两国经济的巨大差异告诉我们:汇率升值并不是泡沫经济的充分条件。
而美元汇率自2002年以来的长期贬值,以及此后信贷泡沫的彻底崩溃更是告诉我们:汇率升值也不是泡沫经济的必要条件。
相反,在现代信用纸币条件下,每一次的泡沫经济中,我们都看到了极度扩张货币政策的如影随形,无一例外。
关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在日本泡沫经济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国外学术界早已形成了共识。
以日本东京大学的吉川洋教授(Yoshikawa Hiroshi),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Kuroda Haruhiko),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经济顾问伊藤隆敏(Ito Takatoshi)为代表的日本经济学家均认为: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例如快速增长的银行信贷、过低的银行贷款利率,才是当时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真正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87年“卢浮宫协议”之后,日、德两国的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有明显的分化趋势。
在日本,1989年的存款利率仅不到2%,而德国这一数据高达5.5%。
而在1987年以及之后的几年当中,日本的广义货币(M2)增速达到两位数,而德国的广义货币始终维持在个位数增长。
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央行以独立性、稳健性著称,这也许并不难理解。
但是,日本为什么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与日本央行的独立性有什么关系?日本央行本身的
货币政策目标是否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目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又有什么启示?
日本的财政政策存在障碍
汇率大幅升值,会在短期内对外部需求产生重要影响,日本出口数量的减少在所难免——事实亦是如此,1986年以日元计价的出口贸易金额出现了两位数的降幅。
因此,在当时的背景下采取刺激内需的政策,基本成为共识。
包括1985年lO月成立的具有日本央行背景的前川委员会,在随后1986年4月发布的《前川报告》中,也认同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尽管他们认为当时的做法是有缺陷的。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拒绝对外开放农业、建筑业和金融业,因此同期美国施加的外部压力就转而要求日本扩大内需以减少贸易顺差。
以上两方面原因共同促成了日本采取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
谈及短期刺激内需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必然需要考虑的。
但是,当时日本的财政状况已经不容乐观。
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的1984年,政府债务占GD P比重已经超过了50%;而且,在之后的几年中还有向60%上攻的趋势。
因此,当时日本大藏省对于使用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持否定的意见。
最后,强势的大藏省,将刺激内
需的重任几乎完全交给了日本央行,通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内需,并逐渐催生出经济泡沫。
外部压力的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对日本施加外部压力,要求日本扩大内需以减少贸易顺差。
而由于财政政策方面的障碍,这种外部压力间接地落到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头上,从而导致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时,美国有赖于通过正向的国际利差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获得国际融资并减缓美元过速贬值;但是,由于提高利率扩大相差的方法会引起国内经济萧条,因此,美国不愿意提高国内利率,而倒是更希望日本和德国压低利率来扩大或保持利差。
1987年初“卢浮宫协议”中关于利率政策的协调安排,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对此,德国的处理方式非常灵活。
其在1987年1月将贴现率和抵押贷款利率都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德国央行又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来冲销流动性的膨胀。
而且,德国在1987年和1988年的广义货币(M2)供给增速甚至还出现了温和的下降。
与德国相反,日本央行则完全忠实地履行了“美国指挥官”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在此期间,日本央行对利率水平进行了实质性的下调,并且广义货币(M2)供给增速也从1986年的8%上升到了1987年的接近12%,并在此后数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扩张速度。
由于日本的生产资料严重依赖于进口渠道,进口产品结构中作为初级产品的国际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占到50%左右。
在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
日本的进口价格指数在198 6年出现了接近40%的降幅!与此同时,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下降,传导到最终产品,使当时的日本出现了超低的通货膨胀率。
其中:1987年的通胀率几乎为0,而1986年和1988年的通胀率也明显低于1%。
在1987年到1989年,虽然日本的货币政策比德国要宽松得多,但是日本的通胀率却--g低于德国!显然,这时候如果日本央行仅仅为了治理资产价格泡沫,而出台一些严厉的、紧缩的货币政策,肯定是难得人心的;相反地,这为日本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很好的经济环境,从而将货币政策和日本经济进一步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实际上,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的数年中,由于汇率的大幅升值,进口成本大幅下降,生产成本严重依赖于进口价格的日本、德国企业盈利能力大为改善;同时,两国金融机构的价值重估也导致了更多的利好。
在这些好消息的推动下,1985年至1986年间,两国股指出现了相似的强劲上扬,上涨幅度双双超过70%!
但是,从1987年开始,以两国央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取向为分水岭,两国的资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在日本,廉价的资金成本、过度充裕的货币数量,形成了对资产价格的第二波推动力量。
而德国,在相对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资产价格则逐渐走向平稳。
从1987年到1990年的最高点,日本股票价格指数再涨幅度接近100%,而德国的股指涨幅仅为30%左右。
因此,考虑到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日本银行的利率
是非常廉价和不合时宜的。
但在当时,甚至直到现在,关于资产价格是否应该进入到央行政策目标当中仍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同时面对低物价、高资产价格的状况下,货币政策要保持应有的谨慎。
对中国的启示
从日本人踉跄的足迹中,我们可以学到太多,但是却要避免自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比如,从日本的教训中可以看到,日本经济政策本身缺乏独立性,美国人通过各种方式对日本施压,直接、间接地导致了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进而形成泡沫经济。
中国的政策决策从来不缺乏这种独立精神,但是这种很容易在国内获得市场的非理性精神,却很容易被利用。
“美国事业研究所”(AEI)是美国最著名的智库之一,其高级研究员斯瓦格尔(Phtt up L.Swagel)在2008年前后曾在布什政府中出任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副部长。
他在2 005年的一篇文章(请注意这里的时间顺序)中分析道:“不要指望人民币升值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就业。
人民币低估确实造成失业,但那是马来西亚、洪都拉斯和其他低成本国家的失业。
如果中国的出口减速,美国就要从那些国家进口成衣和玩具。
既然人民币升值会给美国造成短期痛苦,为什么还要逼中国升值呢?决策者当然懂得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他们肯定也知道,大张旗鼓地公开施压只能使中国更难于采取行动。
但这会不会恰恰是问题的所在?”
因此,在这方面中国和日本的教训可能完全不同。
我们不需要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地“为了反对而反对”。
相反,我们需要理性的判断标准,用真正独立思考的精神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利弊,从而决定我们的政策。
其次,央行要有充分的独立性。
这就要求,在摒除外部压力的条件下,还应在制度设计、文化氛围上对央行的独立性有完全充分的保证。
像德国那样,要让所有的人对通货膨胀都刻骨铭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共同认识,恐怕来日方长。
但是,从制度设计上逐步提高央行的独立性,尽量使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化则是可能的。
最后,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者,央行不仅要看物价水平,还要关心资产价格。
虽然,关于资产价格是否要纳入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仍然存有争议,但是无疑地,生产成本下降导致的“物价走低,资产价格上升”这种格局,央行尤其要小心谨慎,货币政策至少应维持中性,而绝对不能成为资产价格上升的第二波推手。
与此同时,如果面临刺激内需方面的压力,则应果断地使用财政政策,一定要避免借重货币政策作为刺激内需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