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 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壶口瀑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峡谷之中,是黄河上的第一大瀑布。(详细解释概念)。它不仅是自然奇观,也承载着丰富的黄河文化。(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壶口瀑布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瀑布之前,感受其壮丽的景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如何通过观察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对观察方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较为平淡。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观察方法和描绘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写作技巧,但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描绘瀑布的句子时,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多加实践,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部分进行得较为顺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环节,观看壶口瀑布视频时,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考虑在下次类似活动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实时进行思考和讨论。
-情感体验: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
举例解释:
-通过对“瀑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词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瀑布是自然界的一种壮丽景观,并结合课文中对壶口瀑布的描绘,体会其气势磅礴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以一首描绘黄河的诗歌《黄河颂》开始,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黄河的雄浑壮美。随后,通过提问:“你们听说过黄河上的壶口瀑布吗?”引发学生对壶口瀑布的好奇心。接着,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二)讲授新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壶口瀑布》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描绘了我国黄河壶口瀑布壮美的自然景观及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这篇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学会表达美、传递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的结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如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写作技巧等。
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热爱祖国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在本案例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视频和配乐朗诵,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
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来学习这篇课文《壶口瀑布》。
先问问大家,五一快来了,寒假也不远了,那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录下你喜欢的地方或者景物?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A:我会记手账。
B:我会在马蜂窝上写游记。
教师:那你通常会写什么呢?B:地点、时间、景物。
C:我觉得还有顺序。
教师:很好,我们还要注意游览的顺序。
而我们的作者梁衡也是用了写游记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游览壶口瀑布的经历。
那么阅读完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梁衡看到了什么?(三位同学分享课文中的原句)教师:刚才我们请了三位同学分享了梁衡所看到的景物,那么,这是他一次看到的吗?A:这是她两次看到的。
(哪两次?)教师:为什么会在枯水季看?A:可能是…教师: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的游记,重点看看枯水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别之处。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
《壶口瀑布》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壶口瀑布》一文,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的瀑布壮美景象;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读文章,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同时注意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感悟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壶口瀑布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
2. 写作技巧:细腻描绘、修辞手法。
3. 生词和短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壶口瀑布的特点。
(2)分析文章中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壶口瀑布美景的感悟。
2. 答案:(1)壶口瀑布位于我国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交界的黄河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有“千里黄河一壶收”的赞誉。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壶口瀑布》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壶口瀑布》一课。
该文为写景状物散文,描述了作者亲临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领略瀑布的壮观景象;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生字、新词,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身临其境地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生字、新词。
3. 讲解课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瀑布的自然特点。
(3)赏析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涌”“跌”“碎”等动词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运用类似的动词,描述其他自然景象。
(2)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描绘,表现出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的?6. 小结七、板书设计1. 课题:《壶口瀑布》2. 结构:总分总3. 语言特色:动词运用、修辞手法4. 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运用动词描述一种自然景象,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夏日午后,阳光灿烂,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
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一会儿潜入水底,一会儿又冒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著名的瀑布资料,进行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7 壶口瀑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12个生字。
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二)情感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三)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的语句。
2、通过略读和精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家知道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在哪里,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它取名“壶口”呢?通过PPT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文章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
(二)初识壶口1、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等特点.注意作者此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所起到的效果,以及当时作者的感受。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文为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第二课时。
文章详细内容: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壶口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成语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写作技巧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词、短语、成语,右侧展示描绘方法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仿课文,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首先,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难以自然地运用这些手法。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表达技巧。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有效讨论。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观看视频资料环节,虽然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今后,我考虑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如让学生尝试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可能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和巩固。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壶口瀑布》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结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如“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等。
3.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
二、核心素养目标
《壶口瀑布》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和理解《壶口瀑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2.增强思维能力: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从多角度理解和评析文章。
3.培养文化意识: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口语表达:通过讨论、复述等形式,锻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课后实践: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以《壶口瀑布》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课文中对瀑布的形态、声音、色彩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例如:分析“瀑布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如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词汇运用: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记忆与运用:学生在记忆新词时容易混淆,使用时不够准确。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7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游览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感染力。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对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独特之处,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壶口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壶口、瀑布、浊流”等词语,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自然景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难点:分析课文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进一步体会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
2.讨论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壶口瀑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壶口瀑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课文注释和翻译4.学生作业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壶口瀑布的景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壶口瀑布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壶口瀑布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文学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教材《壶口瀑布》。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壶口瀑布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类似的自然景观吗?你觉得自然景观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Step 2 学习课文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 分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于壶口瀑布的话题,例如:壶口瀑布的历史变迁、壶口瀑布的保护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展示方式。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观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
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理游踪(所至)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
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
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
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
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②学生自主分析: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17壶口瀑布【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作者梁衡用生动形象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全文写景细腻,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壶口瀑布的主要特征,写出了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篇游记在写景中抒情言志。
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习这篇游记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了解游记写景的特点;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等方法来进行。
【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2.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研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2)我积累的字词2.思悟发现(1)作者第二次去壶口,为什么“专”选了个枯水季节?(2)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雨季赏瀑布的“危险”?(3)枯水期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4)作者为什么由瀑布转而俯视脚下的“石”?3.学贵有疑自学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一个人,对黄河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在游历黄河众多区域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他就是作家梁衡。
黄河绵延5000余里,为什么作者单单对壶口地段如痴如狂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梁衡的《壶口瀑布》,在他的文字中找寻答案。
二、自读课文,走近壶口景观(一)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正字音。
1.PPT显示字词:告诫jiè推搡sǎng 霎时shà刹那chà驰骋chěng 寒噤jìn 迂回yū huí怒不可遏è2.作者去过几次壶口?分别在什么时候?明确:作者去过两次壶口,分别是在雨季和枯水季。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教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接触了不少游记,对游记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还小,大多数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十分有限,时空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难度。
本文语言精美,含义深刻,文化厚重,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 寻所至,把握作者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通过了解作者的游踪和观察角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2. 赏所见,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险峻、刚柔并济的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悟所感,感受黄河的伟大性格,悟出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黄河的伟大性格和象征意义,进而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所见,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感受黄河壶口瀑布壮阔、雄伟、险峻、刚柔并济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难点:悟所感,感受黄河的伟大性格,悟出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象征意义和中华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黄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吗?老师也喜欢到处去走走看看,今天我想带着我们同学们跟随梁衡的脚步一起去壶口瀑布游览一番,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美景!2. 观看《壶口瀑布》视频,整体感知壶口瀑布的气势。
在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壶口瀑布的恢宏气势,为后面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对文章主旨、情感、表达技巧的把握。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自然景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壶口瀑布》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分析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在理解瀑布景象的描绘上有着较高的领悟能力。然而,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有效的。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从而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概念。壶口瀑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与陕西省交界处。它以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著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标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壶口瀑布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
-难点二: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课文,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审美情趣方面有所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地理知识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拓展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描绘的壶口瀑布景象的理解和感悟。
2.重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难点:对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想象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教师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绘的壶口瀑布景象。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分别描写壶口在雨季和枯水季的景象,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写法典型。
本单元为“游记单元”,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主题,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游记语言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思和对祖国山水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朗读体会、感知文本的能力,求知欲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强。
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作为文言文,还属于游记的“早期形态”。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等知识。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导”少“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游记文体要素,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
2.反复品读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领会黄河精神内涵和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本文宏阔细腻、畅达凝练的语言,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感受对黄河和民族精神内涵的悠远思考。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4沃白板5、粉笔、翻页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朗诵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片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汹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共赏壶口【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1段):总结概括(引出下文,所至)(第2—5段):两次观瀑(详略结合,所见)(第6段):赞美黄河(议论抒情,所感)初步感知并概括文章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和段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壶口瀑布
1.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
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1.识记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导入新课
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句中所描绘的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
二、教学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雨季,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2.面对雨季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先做情感上的铺垫。
3.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
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品味亮点词语】
1.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吸”,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笔墨。
2.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急慌慌”“匆匆”“不住地”,用“我”的瞬间系列感观衬托瀑布之险,回应了段首中心句。
3.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一连串的“跌”字,把瀑布的来势之猛、落差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悟精彩句子】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2.“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河水“怒”在哪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
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
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3.“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
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记述了作者几次游览壶口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观,使作者感受到了黄河的博大宽厚,激发了作者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情,歌颂了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手法多样,句式灵活。
如在描写水流湍急之时,运用比喻,将水势比作千军万马,写出了水势的激流勇进,波涛汹涌。
如在描写“脚下的石”时用反衬的手法,以石头形状的各异来反衬水势的浩大,冲击力强大。
句式整齐灵活,如“更闹……”长短句结合,表现力更强。
2.以游踪为序,结构紧凑。
以作者的行踪逐步深入,抓住水流特点。
全文结构紧密,结尾由黄河的博大宽厚上升到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结尾升华主题,意味深长。
3.语言气势磅礴,通俗易懂。
全文读起来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语言平实无奇,融入的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赞叹与热情。
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分工不够细致,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表达得不够到位,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