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遗传现象。

2.了解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拟,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打算)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与家人的照片、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学生探究遗传现象的兴趣。

〔交流展示,情景导入〕1.教师通过谚语俗语引入新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乌鸦一般黑;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学生了解的也可以致辞。

学生思考这些谚语俗语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是通过什么来总结出这些谚语俗语的呢?——引出课题〔生物的遗传现象〕。

2.做游戏,找出三对家长的孩子或依据孩子找家长。

〔利用ppt打出来〕通过观察三个孩子和家长的外貌寻觅相似点,从而确定三个孩子的家长,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可以不给孩子以标准答案,只要是孩子找到的相似点教师就可以给予肯定。

〔目标驱动,互动探究〕3.让学生依据刚刚找家长的规律来找自己同学的家长。

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位同学都从家里带来自己父母的照片,然后每组的照片装在一个信封里,教师把小组的信封打乱再发下去,让学生组内商量交流找家长。

汇报: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小组交流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所找到的是哪位同学的家长,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这里可能会有很多同学找错,这个没有关系,可以充分让学生去互动,最终确定结果,充分表达了放开的课堂。

〕二、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

〔同学们依据孩子和家长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找出他们是一家人,是不是全部的孩子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呢?〕再研究一对父子。

1.研究陈强、马季父子的照片。

〔这是我国著名的喜剧演员陈佩斯和他的父亲陈强的照片,大家认真找找,他们哪些地方相似。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的观察,他们可以发现遗传和变异的存在。

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原因,他们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它们。

2.让学生知道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遗传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相关案例材料。

3.小组讨论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详细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遗传现象的图片,判断哪些是遗传,哪些是变异。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什么作用?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引导学生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生物有许多特征,如生长、繁殖、应激性等。

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这两个概念,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我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让学生感受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遗传和变异的普遍存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内容包括遗传和变异的实例、遗传和变异的原因等。

2.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让学生观察生物的遗传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如父母与子女长得像、植物的变异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呈现(10分钟)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粤教版科学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1课。

生物繁殖的后代虽然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能进化和发展。

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现象比比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也会有一些困惑。

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生物的遗传现象”通过对生物常见的遗传现象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到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本课有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种瓜得瓜”,通过对俗语的探究,了解植物的后代与其亲代同属一个物种,并保持了亲代的主要特征。

活动2“小动物出生了”,通过观察常见的小动物,如小兔或小鸡,描述这些动物与它们的亲代相似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六年的科学课学习,也有栽种植物或饲养小动物的经历。

学生会通过观察识别周围常见的植物种类,也知道植物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学生还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种子。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种子发芽后能长成一棵与其亲代同属的一个物种。

但是这种现象蕴含着的科学道理,学生可能还没有系统地进行分析,缺少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的后代与亲代的相似之处。

2.知道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描述和比较后代和亲代的共同特征。

2教学难点:能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提出可探究关于生物遗传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丝瓜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豌豆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一窝出生一段时间后的兔子或小鸡的图片或视频、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丝瓜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豌豆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学生活动手册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说课稿

《生物的遗传现象》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主要内容是要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什么是遗传现象,通过指导学生明白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的遗传、变异情况。

知道人类很多特征是会遗传的。

比如头发,单、双眼皮,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会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同时来感受遗传学的神奇和美妙。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

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通过人类预防遗传病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三、说学情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特征,了解遗传现象,进而发现动植物也有遗传像。

了解生物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所进行的不懈探索。

没有遗传,也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孩子的长相总是帷妙唯俏地像他们的父母,他们的性格、脾气,甚至动作、习惯等等也都会像父母,这就是遗传现象。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了解染色体和基因的概念。

难点: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且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五、说教法和学法本课教法主要是通过对自己及家庭成员的一些性状的调查,让学生对遗传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并能够归纳说明性状的概念。

初步来了解基因和染色体(染色质)之间关系,理解在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携带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基本概念、了解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方式、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的观察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性状调查,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的能力,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通过判定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能力。

6年级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 生物的遗传现象“黄冈杯”一等奖

6年级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 生物的遗传现象“黄冈杯”一等奖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沁县育才小学石丽丽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一课《生物的遗传》。

本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课通过“找父母”游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进而发现遗传现象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已积累了相当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对很多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他们在平日的生活观察中,会发现自己的面部、身高、体形等方面像自己的父母,他们特别想知道“我为什么像爸爸、像妈妈”,对“什么是遗传”这一概念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依然存在相当多的困惑。

因此,本课的学习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刺激和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3.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三个孩子及其家人所具有的相似特征。

2、能对动、植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知道很多明星母女或者父女都长得很像,这是为什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探究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课本,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的后代与亲代的相似之处。

2.知道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通过描述和比较后代和亲代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提出可探究关于生物遗传的问题。

一、引入课题和解读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早就听说莞城实验小学的科学十分厉害,从小就学科学爱科学,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节科学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师:老师最喜欢朗朗的读书声了,全班齐读课题:第17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师:课题中哪个词最引人注目,值得我们思考?教师:谁能从字面或者生活经验说说你对“遗传”吗?你会用什么方法研究遗传现象呢?(预设:观察法,找相同点,追问:观察时间(从幼年到成年),研究对象)二、活动1:小鸡出生了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啊。

今天老师找了一些小鸡从破壳和成长的图片视频,看之前我们介绍两个概念:“亲代”和“子代”,像小鸡的爸爸和妈妈就叫做“亲代”,像小鸡这样的就做“子代”,小鸡和它的父母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咱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视频《破壳而出的小鸡+小鸡成长记》教师:同学们你们有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小鸡具有哪些与亲代相似的特征?教师:世界上有很多种鸡,有我们熟悉的清远麻鸡,有白色羽毛黑色骨头的白羽乌鸡,还有鲁西斗鸡,看它们生出来的小鸡是不是有很多跟它们妈妈相似的特征呢?教师:因此,什么是遗传现象呢?遗传就是子代具有很多与亲代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叫做遗传现象。

千百万年以来,动物界一直在不断演化,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现象能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抵抗住时间的侵蚀,使很多物种都能保存下来。

三、活动2:植物的遗传现象教师:既然动物有遗传现象,那么你大胆猜一猜植物有没有遗传现象呢?你会观察植物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哪些特征研究这个问题呢?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复习一下三年级植物的组成部分和观察点: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还有这么多观察点……你有印象了吗?教师:莞城实验小学有很多可以研究的植物,比如生长了25年的榕树,中间的樟树,右边的秋枫树,栏杆下面的竹子,当然我们也可以研究比较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像假连翘、鹅掌柴、金叶女贞和狗尾草。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粤教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粤教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1节《生物的遗传现象》,主要介绍生物的遗传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的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的,了解遗传现象对物种进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遗传现象,能够解释基因的传递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遗传现象,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难点:基因的传递过程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较高,但对基因和遗传现象的理解较为模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现象。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生物图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例如,展示狮子、大象、蝴蝶等不同的动物图片。

2.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特征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1. 呈现例子:通过展示一对父母和子女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例如,展示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孩子的照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2. 引导思考:为什么父母和子女之间会有相似的特征?这是怎么传递的呢?3. 介绍基因:解释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因子,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可以使用图片或图表来说明基因的概念。

4. 观察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不同颜色的豆子模拟基因的传递过程。

给每个学生发放两种颜色的豆子,要求他们模拟父母的基因组合并观察结果。

例如,如果父母分别有红色和黄色基因,那么他们的子女可能会有红色、黄色或橙色的豆子。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基因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子女的结论。

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1.能认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拟,并作合理解释;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4.会查阅和搜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科学知识:1.了解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2.了解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根本特征。

感情态度: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遗传的奇妙和美妙教学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二、课前打算教师: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带只有父母的照片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构思与调整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学生商量后答复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了解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刚我们已经发觉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全班交流小组商量答复小组商量答复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了解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生思考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商量后汇报四、拓展作业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四、教学后记〔反思〕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现象科学课改革最灵魂的东西就是将单一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以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实录简介本文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教学实录。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遗传是指父母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现象,了解常见的遗传现象,如基因突变、性别决定等。

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2.知道生物的遗传现象,如基因互换、突变、缺失等;3.掌握遗传规律及应用,如孟德尔遗传规律、血型遗传等。

教学准备•PPT讲义•小白鼠实物•练习题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我们能从父母那里继承到某个基因,这基因会影响我们的外表或者其他特征,那么你们都能举出例子吗?”2.学生思考几分钟后,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会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

第二步:讲授1.老师以PPT为主讲课件,让学生了解到遗传是指父母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现象。

2.老师向学生介绍基因、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并以小白鼠为例进行示范教学,比如数学结构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步:练习1.老师让学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遗传模拟实验、排序练习等,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在练习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参与角色扮演等游戏,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步:总结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牢记生物的遗传现象及其应用;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自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遗传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遗传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同时,本次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对于实验操作还需要加强细致的指导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整体掌握
教学反思
3.了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现代遗传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西里西亚(现属捷克)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
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到布鲁恩不久,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以极大耐心和严谨的态度,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质和树木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技术和分析,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他们提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四、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小猫爸爸的身上有黑色的和橘红色的花纹。
2.趣味补充
遗传谚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其父必有其子。
虎父无犬子。
12.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要求:先独立观察,然后自由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可以纠错或补充,但不要重复。
你们找到的理由是什么?
他们的眼睛、脸型、鼻子……相似。
(二)人类的遗传现象
1.什么是遗传?
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利用今天所带来的照片,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自己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导入新课
展示克隆绵羊多利照片。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

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的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科学知识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等。

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过程:1.帮教材P42页图片中的三个孩子找到他们的父母,并说说是怎么找的?2.揭示“遗传”概念并板书课题。

3.找一找说一说我们自己有哪些特征是各父母相似的。

4.动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有没有相似之处?以兔子为例进行研究(观看录像资料1)说一说小兔与母兔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5.兔子还有哪些特征也能遗传?(观看录像2)6.说说议议。

7.植物也有遗传吗?请学生举例说明。

8.总结: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些遗传现象。

遗传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9.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有一些谚语或俗语就很能说明问题。

你能说出这样的谚语吗?10.(录像资料3)根据小狗的录象猜想狗妈妈或狗爸爸是什么样的。

说说理由是什么。

11.调查家庭的遗传情况,填入表格。

教学反思本课教材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的重要内容。

对于遗传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又会产生一些困惑。

因此,让他们了解一些遗传的知识和一百多年来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生对遗传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

在教学中我精心选择和设计了认识人类、动物、植物中的遗传现象,说说认识的谚语或俗语,猜猜看狗妈妈或狗爸爸长什么样这5个环节,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在生物界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遗传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现象都可以用遗传来解释,遗传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生:
2、师:人、动物、植物的这种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
生:
3、师:人的很多特征,包括动植物的很多特征,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遗传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你们还能举出其他生物遗传的例子吗?
生:
4、师: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自然界中存在遗,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你们还知道哪些吗?
1、师:能告诉老师你们都长得像谁呢?
生:
让学生通过自身意识到自然界存在着遗传现象。
探索和调查
一、认识人的遗传现象
1、师:老师这儿有3个小朋友的照片,你们能找出谁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吗?
生:连线。
2、师:你们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他们是一家人呢?
生:说出一些相似的特征。
3、师:你们今天也带来一些爸妈、爷爷奶奶的照片,你们能很快找出谁是一家人吗?
第四单元 遗传与变异
科学内容
试验内容
材料
备注
1
生物的遗传现象
1、找父母
2、找图片中动物的相似点
1、家庭照片
2、几组动植物图片
2
生物的变异现象
1、找孪生子的不同
2、调查同学之间外形特征差异
1、孪生家庭照片
3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办一份小报
1、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资料
课题:1、生物的遗传现象
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找出各自的父母,产生对遗传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特征,进一步理解遗传现象是生物共有的特性。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探究能力:
教学材料家庭照片,几组动植物图片
教学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 粤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 粤教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内容】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特征从而了解遗传现象,在充分讨论交流中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能认真观察动物的家庭照片,能根据生活经验说明植物也具有遗传现象,从而发现遗传现象是生物共有的特征,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发现的乐趣,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的照片,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大家有没有看过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最强大脑》一期非常有意思的节目,大家想看吗?好,大家认真观看视频,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哦!(课件播放视频)二、认识人类遗传现象1、揭示遗传现象。

(1)你知道何思慧为什么能够找出那个小孩的父母的?生:因为小孩和父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师:说得好,(掌声在哪里?)子女与父母之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就是遗传。

(板书:遗传)(2)何思慧都观察了哪些方面?生: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特征(板书:五官)师:说得好,你看得真仔细。

好,接下来我们也来我们也举办一期《最强大脑》,“孩子去哪儿了?”你们敢挑战吗?2、游戏:“孩子去哪儿了?”请拿出各自组的亲子档案和照片,父母的照片已经贴在亲子档案上了,不过他们的孩子“不见了”,请你们小组合作,找到他们的孩子照片,并贴到亲子档案指定位置,并填写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待学生充分活动后,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方面发现相似特征的。

选择特征比较明显的让学生上台展示。

)他们组的判断对不对?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现在我们有请***同学上台确认,并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连线游戏(找父母)
1、今天我们首先来做个游戏,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好吗?请同学们帮这三个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

(出示课件。


2、同学们观察讨论、交流。

3、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帮他们找到父母的?(引导学生主要从他们的长相相似方面)
(二)寻亲游戏(找亲人)
1、看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是厉害,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家长的三幅图片,说说他们是我们班哪个同学的父母。

2、小组讨论、交流。

2、分享结果,说出是怎样找到其他同学的家人的?
(三)小结揭示遗传的含义。

1、刚才的两个游戏,同学们都是从什么方面来帮助别人找到父母的呢?——他们之间都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2、揭示遗传含义
(课件展示):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四)拓展
1、其实遗传不单单表现在相貌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我们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类可以遗传的方面?
2、学生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

(比如:发色、动作、行为习惯等)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

1、引入:其实遗传不单单表现在人类,也表现在动物和植物身上,首先让我们来看动物一家有好多相同的地方哦!
2、课件展示动物的几组图片:狗、兔、豹、企鹅、长颈鹿。

说说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3、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4、汇报:让学生分别交流狗、兔、豹、企鹅、长颈鹿的相似之处。

(师指导:从肤色、外形、花纹、食物等方面寻找相似之处。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
1、师:动物有遗传,植物同样也有遗传,下面让我们来观察几组植物家庭的图片,看看有什么相似之处?
2、课件展示植物的图片,找出相似点(蚕豆、三色堇花、豌豆)。

3、小组内观察交流并记录。

4、集体交流
(师指导:从花瓣、颜色、形状等方面去寻找)。

<四>、拓展活动。

1、现在我们知道了生物界亲代与子代之间有相似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遗传。

这种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谚语和俗语就是对遗传现象的生动描述,比如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还能说一些类似的谚语和俗语吗?
2、学生说说类似的俗语。

3、课件展示这些俗语,学生认读体会遗传的现象。

(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等。


4、推测小游戏:小猫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①、现在我们知道了遗传现象,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推测游戏。

②、出示图片: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颜色、形状方面推测。

③、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推测,小组内交流。

④、集体交流小猫爸爸的样子,说出理由。

⑤、遗传在生物界普遍存在,那么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会不会一定完全相似呢?如果有不同,那不相似的地方在生物上又叫什么现象呢?
五、总结
1、了解动植物的遗传现象。

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2、概括总结:生物都存在遗传现象,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3、讨论:生物界为什么要有遗传现象?
4、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5、小结,这节课的收获。

六、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七、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动物
植物
《生物的遗传现象》学习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