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合集下载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设计(湘教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设计(湘教版)
是 什 么
案例 一 : 堪 重 负 的 地 球 不
认 真 思 考 并 回 答 相 图 片 和 漫 画 非 常 形
应 问 题
象 直观 地 反 应 了 目
游不动 了
在 活动 处 理上 , 可 前 人 地 矛 盾 的 根 本 以 将 全 班 分 成 若 干 原 因 。 问 题 设 置 的 范 个 小 组 。在 自主探 围 由世 界 4中 国 , 由 究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宏 观 到 具 体 . 层 深 层
演 . 致 出现 了各 种 环境 悲剧 导
看 到 上 述 寓 言 . 有什 么感 想 ?如 果 你 是 这 个 牧 人 , 样 做 才 可 以 使 人 、 畜 和 草 你 怎 牲
原 和谐 共 处 , 举 例 说 明你 身边 存 在 哪 些 类 似 的 现 象? 出现 类 似 人 地 关 系紧 张 的 原 因 请
行为 , 以实 际行 动 积极 参 与 可持 续 发展 的实 施 。
众参与 等 四方面 内容 。教材 的编排顺 序是 首先 从大 多数 国
家协调 人地关 系 的根本 措施 ——控 制人 口规 模 着手 ,再 通
过转 变 发展模 式—— 实施 可持续 的经济 发展 ,实现 资源 的
可持 续利 用 ,最后 通过公 众 参与 来达 到协调 人地 关 系和 全
步 纽 织 不 同 小 组 之 入 , 引导 学 生 思 考 。
控 制 人

间 相 互 交流 、 互 相 在 此 基 础 上 相 互 交
补 充 . 效 果 会 更 加 流 意见 。材 料 具 有针
规 模
不 堪 重 负
明 显
对性 、 效性 和 启 发 时
性 . 重 对 学 生 思 维 注

必修2第四章第2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必修2第四章第2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枯竭、生态失调、______恶化。

(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战略实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___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__________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________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促进发展 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 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的观念:全人类享有生活、发展、正当的环境权利误区警示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一个高频词。

不仅是我国,绝大多数参与气候谈判的国家都承认这一原则。

共同的责任是指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发达国家要对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应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体现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1)积极影响:协调人地关系的______措施。

(2)紧迫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__________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4) 观念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 和环境条件 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 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复垦等作用:地球上最大的 ,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退耕还林世界上有 的地区淡水不足,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严重的 加剧水资源不足,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存条件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问题: 、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 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措施: 、禁止滥捕、环境污染治理等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 利益之间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 之间的关系各国政府干预和 参与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开展环境教育、培养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典例导入 1.(2011·济南质检)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难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冲突
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资源流动和配置,但也 加剧了地方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
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 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0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途径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
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给 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生态环境恶化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分配不均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资源分配不均,导 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人口增长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资源供给有限,导 致人地关系紧张。
推广公共交通、步行和自 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 少机动车污染排放。
建筑节能改造
对城市既有建筑进行节能 改造,提高建筑能效,降 低建筑能耗。
案例三:某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践
资源节约措施
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பைடு நூலகம்和设 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
源浪费。
循环利用模式
建立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 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
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定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 ,明确开发方向和开发强度。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通过土地整治、复垦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
案例二: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01
02
03
能源结构调整
该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降低碳排放强度。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产品的生产能力。
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建设,保护生物多
03
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和消耗。
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的循 环利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管,完善资源利用的法律法 规,打击非法开采和过度开采等行为。
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人类的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对方产生影 响,因此需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使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相 协调。
详细描述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完 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举例
德国的鲁尔通过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地实现了从煤炭工业基地向现代科技、文化、旅游 城市的转型。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案例
01
总结词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
2
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倡导绿色低碳发 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 复等。
3
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并 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01
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防治,以 及生态修,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生态
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政 策引导。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1.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绿色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污染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压力。

3.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保护和修复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

4.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打造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模式。

5.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促使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可持续。

6.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人们意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激发积极的环保行动。

7.加强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特点,强调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发展绿色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加强教育与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途径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高中地理必修Ⅱ
第四单元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控不制实人行口计规划地模球生号育列的车!国家!
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人 基数 口 庞大
增 长
增长率 较高
物质需求 人 超过环境 口 供给能力 压 力 废物排放 大 超出环境
自净能力
资源
控人
短缺 生 环 制 地
态境 人 协
环境 恶 问 口 调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 产资料和环境条件。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滥垦草地、过度放牧 滥伐森林
不合理灌溉 开矿
非农用地的扩大
产生的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产生废弃地 耕地面积减少
解决途径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
丝厂
糖厂
养蚕业
养鱼业
种甘蔗
植桑业
桑基
鱼塘
蔗基
探究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探究一:阅读P104材料,回答:土地资源利用中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究二:什么是森林?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探究三:阅读P106《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
题》,回答: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 些问题?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止对 海洋资源的进一步破坏,进而实现海洋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
讨论 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状况如何?你认为
解决缺水问题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第一组:农业部门改变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 改变化肥的功能和结构;种植耐旱作物。
第二组: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高水费;建设水利设施; 开发新的水资源,如海水淡化。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从我做起
二、转变发展模式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 放
特征: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结果: 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
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转变发展模式
控制人口规模 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禁止滥捕,实行休渔政策;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清除 海上石油污染等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防 护 林
“三北” 长江中上 防护林 游防护林
沿海防 护林
太行山绿 化工程
平原绿 化工程
分 布
西北、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上 游
沿海岸 线
太行山地 区
平原地 区
作 用
防风固 沙,保 护农田
注重理性消费。在现实生产和生活消费中,应该对需
要和条件、消耗和收益、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现实作用和长远影 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性考察,瞻前顾后,精打细算,有目的、有 计划地自觉调节与降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耗。如果在消费中 一味跟着感觉走、乘着兴头做,无所顾忌、毫无节制,不仅会造成 严重的浪费,而且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特别是在重大生产 消费和公共消费决策之前,必须进行严谨科学的论证,决不能拍脑 门、凭兴致、随风潮决策。
水污染、水资源 浪费、水资源短 缺等
过度捕捞、海洋 污染、石油泄漏 等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治理土壤污染和土壤盐碱 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改良灌溉方式等
合理采伐,采伐和抚育 更新相结合;退耕还林, 建立保护机制等 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净化 后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习题:第四章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习题:第四章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思维导图 1.理解把握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把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生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理解传统进展模式与可持续进展模式的区分。

学问点一 把握人口规模[同学用书P 90]1.把握人口规模的意义: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把握人口规模的目的:人口把握在合理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进展的关系。

【思考】 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人口政策是否一样?为什么?提示:由于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其人口政策不同。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消灭负增长,老龄化现象突出,多实行鼓舞生育的政策;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般实行把握人口增长的政策。

材料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质量相关曲线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的缘由是什么? (2)从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3)要摆脱图中所示的逆境,你认为应首先从哪里下手?为什么? (4)此图对人地关系进展趋势的猜测忽视了什么因素的影响?提示:(1)对资源的影响是需求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环境质量下降。

缘由是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猛增和生产活动规模快速扩大,使得生产废弃物大量增加。

(2)人口的过快增长与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量之间的冲突。

(3)从把握人口规模入手,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问题引发的。

(4)图中忽视了人口素养对环境、资源等的影响,人类环境观念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转变目前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现状。

把握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的承载力量,威逼人类生存。

把握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措施,如下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二、转变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

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

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如上图)。

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在保护土地资源、防治土壤污染等方面,世界各国作出了很大努力,并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比如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是指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第一村”。

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大兴县境内,距北京市区21千米。

1982年以前,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种植业占78%),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排,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农业成本过高、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经济发展。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定期休渔B.竭泽而渔C.毁林开荒D.刀耕火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定期休渔可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毁林开荒会破会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刀耕火种是原始人一种开垦耕地方式,是一种掠夺式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竭泽而渔是把抽干池水,捉尽池鱼,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考点】该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2.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答案】B【解析】读图,a地利用沼气、水资源,排放生活污水,所以表示居住区。

b地有饲料饲草指向,只能是乳畜养殖区。

c地利用沼渣、生化池处理后物质作肥料,可以提供饲料,表示是种植区。

所以B对。

【2】下列最能体现出该模式特点的是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最主要特点是循环型,①对。

生态农业,消耗少,②错。

生态化,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③对。

对环境资源没有污染破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对。

所以D对。

【考点】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的特点。

3.关于“可持续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层面C.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D.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上实行清洁生产农业上实行生态农业【答案】C【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原则。

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C选项说法不正确。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e have only one earth
3、森林资源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4、海洋资源 海洋与生态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猴子为什么能 够捡到易拉罐? 2、易拉罐越来越 多会导致环境怎 么样? 3、如何做到人地 协调,可持续发 展?
课堂小结
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保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 过度放牧,不合理 原因是_________ _____ 的垦殖,过度樵采 。为防 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 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 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 三北防护林 程_______________ 。 降水少,春季风力大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 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坡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度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人类乱砍乱伐,过度开垦,破坏植被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两种发展模式
项目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 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 高污染) 提倡高消费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 考虑经济效益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 求
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指标,实现 清洁生产,终极目标是生态、社 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 染)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 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强调代际公平

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人与地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以期找到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的共生。

一、加强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为了实现协调人地关系,人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和有限性,从而认识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以及正确的环保知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环境的态度,为未来造就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一代人。

二、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各国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限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地调节人地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推行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理念,在生产、消费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小化浪费。

四、加强跨界合作与交流协调人地关系需要跨界合作与交流。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理解,并在解决环境挑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和合作项目,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共同推动协调人地关系的进程。

五、提高公众参与和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公众参与和环境治理的透明度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公众对环境政策和决策有更多的参与。

同时,应加强信息公开和环境管理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

六、推广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创新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精选课件
10
①土地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 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a.滥砍滥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b.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 c.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d.不合理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
精选课件
11
1.怀柔区为什么要覆土造田?覆土造田 能产生哪些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精选课件
13
森林的经济效益: 提供木材、野生动植物、林副产品
森林的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 护农田、减轻自然灾害、净化空气、 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精选课件
14
③水资源
水资源的现状:目前,世界上有60%的 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有些国家日 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不仅加剧了本国 水资源不足的矛盾,而且,使全球生态 环境遭到破坏。
怀柔区覆土造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 耕地面积。
一方面可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荒滩 进行改造,改良生态环境,获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
精选课件
12
②森林资源
森林:指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 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 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 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第四节
协协调调人人地地关关系系的的主主要要途途径径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物质需求超出 环境供给能力
口口
资源 短缺
增压
力 废弃物排放超出 环境


环境自净能力
污染
人地协调发展 的根本措施
控制人口规模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2.从观念走向行动 (1)各国政府的干预和公众参与。 (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 (3)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点拨】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知识·梳理自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微点·巧思妙记】 【点拨】 我国的资源问题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 需求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转变发展模式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点拨】 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清洁生产是从原料生产—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 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处理,对环境影响大。清洁 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生产过程 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 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3.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微点·巧思妙记】 【点拨】 控制人口增长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人口持续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 耗增多,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各种资源和环 境问题。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高一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高一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高一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控制人口规模就是各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要解决利用中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四大关系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②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④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措施①政府干预②公共参与③强化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篇二】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4.3 4.4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4.3 4.4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4.3-4.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材助读】先读书、再填学案,阅读课文P98-107;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用红笔标注不理解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历史背景及必然性①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日益突出。

②必然性: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_____________,只有走之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

③过程:1992年在巴西_________________召开了_________________,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它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___________满足其_____________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通的权利。

的观念:代内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与物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

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控制。

①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缺乏,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

②解决措施:。

③我国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二)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1)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特征:高,高,高污染。

(2)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特征:强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的:引入市场机制,平衡的矛盾。

结果:实现___________和。

(三)______________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我国应对土地退化的措施:防治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说课+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说课+教案)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从容说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必然选择的正确道路,也已了解了其内涵和本质。

但具体怎样落实到实践中去成为学生渴望了解的主要问题。

为此本节将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人类没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肆意开发、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导致部分地区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鉴于此,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习本节内容,要仔细阅读图文,从图文中提取地理信息,归纳出知识要点,通过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质疑讨论,最终解决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1。

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

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

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有关资料,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3。

结合课文理论与实例,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针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地理背景,今天我们具体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板书: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推进新课师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控制人口规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来探讨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第27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27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27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并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①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地位: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目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高投入、高消耗、高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污染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境污染治理等①协调人地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②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

微点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
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 三、清洁的产品。包括:节约原料,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
用二次原料作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
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易处置、降 解等。
10
结合上图和课本103页相关内容,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18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 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 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 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19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2
教学重点 1.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一、控制人口规模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 口达到70亿,预计2050年将
超过100亿
4
材料一:
材料二:见金太阳导学案探究一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2、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2
13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 再 生 资 源 补给、 再生和 繁殖需 要时间
自 然 资 源
利用 超过 极限 恢复 困难 开发 过程 就是 耗竭 过程


问 题
自然 资源 需求 量越 来越 大 不合 理的 生产 方式
人口 持续 增长
非 可 再 生 资 源
蕴藏量 在一定 时间内 不增加
经济 迅速 发展 人口 素质 低下
23
从我们身边做起 收集每次考试完之后的牛皮纸袋子,发挥想象,循环 利用。如:分门别类装你做过的试卷;做成笔记本记 一些重点内容等等。
(展示实物)
24
5
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控制人口规模。人口持续增长,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对
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增多,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 化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6
我国所做的努力: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 调,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根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测算:如果1970年-2012年中国人口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和益处?
(3)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你 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
9
补充:清洁生产的含义 一、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
11
我国的努力:邢台中联水泥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尤其是
2014年,把环保工作作为公司的头等大事来抓。该公司以 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结合清洁生产要求,对公司污染源、 粉尘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及环境美化绿化等方面司还抽调专人在生产
现场检查督导环保工作,宣传清洁生产的要求理念,发现 问题当场曝光,并责令及时整改,把清洁生产的要求传达 到生产现场每个人的心中;并制定了七项清洁生产措施, 实施达标率100%,展现了环保型工厂新貌。
1
课程标准
①能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②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目标:
①记住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掌握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②说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 掌握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点; ③了解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 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可持续利用措施。 ④感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22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 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 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回答 3~4题。 3.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 D ,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 )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有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 A 4.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 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思考并列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20
规模
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
21
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 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体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D )。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和参与 2.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 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正确方法是( B )。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和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和益处? (3)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你 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 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 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 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生态 意识 淡薄
14
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
(结合课本104页作答)
15
材料一、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 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关于 楼兰消失的原因,岑参一首诗《走马行川奉送出师西征》 中“君不见走马行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 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遍地乱石走”由诗中可见, 由于当时统治者不注意环境保护,终于直到有一天黄沙大 漠彻底埋藏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古城。 材料二:黄河中游地区绝大部分为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 严重, 所以到了中游, 黄河水的泥沙量大增, 有人说中游的 黄河水是一碗水半碗沙。 尤其是暴雨过后, 黄河几乎是滚 滚泥流。
非农用地的扩大 耕地面积减小
保护农田,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
17
补充:我国的努力: 我国的土地政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 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 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 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16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哪些问题? 根据已有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不合理的开发利 产生的环境问 解决途径 用 题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 滥垦草地、过度 土地荒漠化 化 放牧 滥伐森林 不合理灌溉 开矿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产生废弃地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改良灌溉方式
覆土复垦
与印度同速增长,2012年中国人口应为18.23亿、 而当时
中国实际人口为13.54亿.
7
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资 源 产 品 污染物和 残渣排放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污染物和残渣 排放

8
结合上图和课本103页相关内容,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和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