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及发展
【摘要】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1998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现行的预算会计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不合理: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等方面。本文针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界定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并应向政府会计体系靠拢。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使我国预算会计改革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不乏中国特色。
【关键词】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体系;政府财务报告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预算会计制度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改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仍然面临着不断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二、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现存的问题
(一)会计主体问题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依据不同的会计主体,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被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部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组成比较复杂,按照国家预算拨款的方式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需要国家财政直
接拨款,在资金上与财政逐渐脱钩,在管理方式、会计核算上逐渐向企业过度。在此背景下,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已不能真实、客观、可靠地反映某些事业单位特别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二)会计目标问题
会计目标包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现行预算会计以受托责任观为主,目前我国预算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中,要求向社会公开经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核算内容问题
首先,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核算范围不全面。其次,成本核算不健全。第三,未能充分反映政府的债权、债务信息。第四,现行预算会计无法准确、全面地核算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需对核算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四)财务报告问题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主要由预算执行情况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组成,而对于基本建设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等信息尚未涉及或报告不完整。此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并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说明以及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合并财务报表,不利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充分披露。
三、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思路及建议及会计体系的建立
(一)科学界定事业单位会计归属,重新构建预算会计体系
对于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其资金全部或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并且纳入预算管理。因此,这部分事业单位仍应纳入预算会计体系,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从预算会计体系中剥离出来,逐渐向企业会计过渡。但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因此,不能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与企业完全等同,完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而是应将其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重新制定一套适用于这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预算会计体系。
(二)会计目标要在受托责任观的基础上兼顾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所要求的会计目标是:不但要向资源委托者,还应包括债权人、纳税人等和会计主体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此会计目标的统领下,行政、事业单位不但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财政、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提供信息,还要向出资人、债权人、纳税人和社会大众提供会计信息。
(三)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全面披露预算会计信息
完整的财务报告应披露如下信息: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信息,决算情况信息;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以及资金结余方面的信息;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为了全面、有效地披露上述信息,有必要对现行会计报表项目、结构进行改进,具体改革思路如下:一是在预算执行情况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基础上增加现金流量表,
以此对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及时、全面地反映,不仅有利于现金的控制和管理,还可以有效监督和规范预算的执行;二是增加合并会计报表,借此来反映政府整体的财务状况;三是在财务报表后增加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四是增加由外部独立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以保证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四、结论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的。这次改革基本上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预算会计体系,增强了国际间的会计交流,发展了预算会计理论,对加强财政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
由于预算会计改革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还要求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宏观制度作保障。参考文献:
[1]陈继初.论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事业财会,2003,03.
[2]张志超,蔡芳,郭玲等译.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王庆成.关于预算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j].预算会计理
论研究,2003,07.
[4]李定清.论预算会计目标[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02.
[5]赵建勇.政府会计目标的国际比较[j].财经研究,1998,02.
[6]赵建勇.中外政府会计规范比较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0]王庆成.深化预算会计改革的构想[j].财务与会计,2003,06.
[11]王庆成.预算会计发展的展望[j].事业财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