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1课时)(苏教版选修4)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1课时)(苏教版选修4)

教案课题: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一)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根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过程与方法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响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日常生活、根本化学反响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响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二、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响,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化学反响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响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响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响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响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学生举例化学反响存在的限度。

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响来说,由于反响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响就不存在什么反响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响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参加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第7课时)word教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第7课时)word教案

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投影]例 3、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5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
物 质的 量随 着时 间变化的 关系 如图 所示 ,则该反 应的 化学 方程 式为 _________A 的转化率为_____
D
D
答案:2A
3B+C ,50%
[投影] 例 4、 将 5 mol O2 在高温下放电, 经过时间 t 后建立了 3O2
2O3
的平衡体系,已知 O2 的转化率为 20%,下列浓度(C)变化曲线正确的 是( C )
[随堂练习]1、今有反应 x(g) + y(g)
2z(g) +热量,若反应开始经 t1
秒后达到平衡, 又经 t2 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 t3 时又过平 衡(如图所示) ,试分析,从 t2 到 t3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D A.增大了 x 或 y 的浓度 C.增加了反应体系的压强 B.使用了催化剂 D.升高了反应的温度 )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板书]专题四 化学平衡中的图象问题 一、速率—时间图 [讲]此类图像定性提示了 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 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讲]可用于:I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 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II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学方法、手 段、师生活动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 B%的关系 曲线如图所示. A.T1<T2,P1>P2,m+n>P,Q<0 B.T1> T2,P2>P1,m+n<P,Q<0 C.T2> T1,P2>P1,m+n<P,Q<0 D.T1> T2,P2>P1,m+n>P,Q>0 [板书]三、恒压—恒温曲线 [讲]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 温度或压强。 [投影]例 6、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固) +G(气) 2R(气)-Q,y 轴表示的是( B )

苏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苏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平衡V正=V逆 V正≠ V逆 V正'=V逆'各组分百分含量:组成百分含量:发生改变保持新的一定保持一定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

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了,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也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见后)(三)勒沙特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这就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1).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对V正和V逆的影响大小不同,而导致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见后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2).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在新条件下使V正和V逆的大小重新达到相等,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新达到保持不变。

但速率大小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并不相等。

(3).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主要方法:①根据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小判断: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根据生成物或反应物百分含量的变化判断:若反应物含量减小或生成物含量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反应物含量增加或生成物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根据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变化来判断:当平衡组分全部是气体时,M气体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M气体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M气体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当平衡组分中有液体或固体时,必须通过计算才能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

④通过气体密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方法同③,还需考虑压强导致气体体积变化对密度的影响。

必需具体分析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⑤通过反应体系颜色的变化等可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⑥通过勒沙特列原理(浓度、压强、温度的变化等)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6讲: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6讲: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师版)

化学平衡的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word教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word教案

专题2第3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以下化学反响的均衡发生挪动的是()A . H 2(g) + Br 2(g) 2HBr(g)B . N2 (g) + 3H2(g)2NH 3(g)C. 2SO2(g) + O2(g) 2SO3(g) D. C(s) + CO2(g)2CO(g) 【分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响,改变压强时化学均衡不挪动。

【答案】 A2.对于均衡CO2 (g) CO2(aq) H=-19.75 kJ/mol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纳的方法是( )A .升温增压B .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分析】正反响放热,要使均衡右移,应当降低温度;此外正反响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认为了增添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当增大压强,应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 5 mL 0.1 mol- 1溶液中滴加- 1L· FeCl 3 0.5 mL 0.01 mol ·L 的 NH 4SCN 溶液,发生以下反响:FeCl 3+ 3NH4SCN Fe(SCN) 3+ 3NH 4Cl ,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少许的NH 4Cl 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许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许无水CuSO4,变蓝后立刻拿出D.向溶液中滴加-1的 FeCl3 2 滴 2 mol ·L【分析】从反响本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均衡是:Fe3++ 3SCN-Fe(SCN) 3, 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 4Cl 晶体,因为在反响中 NH 4 +、 Cl -未参加上述均衡,故对此均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均衡逆向挪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联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 滴 2mol ·L- 1 3+(注意,若加入FeCl 3,增大 c(Fe ),均衡正向挪动,颜色加深FeCl 3的浓度≤ 0.1 mol ·L-1,则不是增添反响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能够预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浓度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浓度变化预测。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浓度、如何预测浓度变化。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试管、实验物质、平衡常数计算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有关化学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为什么需要研究化学平衡。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讲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演示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浓度。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观察一种平衡反应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2. 实验二: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浓度,并预测浓度变化。

四、讨论(10分钟)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化学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和预测。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复习。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实验中自行设计平衡反应实验,并计算平衡常数。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化学平衡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并展示相关实例。

板书设计:化学平衡- 概念及影响因素平衡常数- 计算方法- 反应物浓度计算- 浓度变化预测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化学平衡理论知识。

2. 准备下节课参与化学平衡实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学习化学平衡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5课时)(苏教版选修4)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5课时)(苏教版选修4)

课题:专题二等效平衡授课班级课时 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运用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解决较简单的等效平衡问题过程与方法1、提高抽象分析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提高分析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等效平衡问题难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专题二等效平衡一、定义:同一可逆反响在相同条件下,无论从正反响开始,还是从相应的可逆反响开始,或从中间某一时刻开始,经过足够长时间,反响都能到达平衡状态,且化学平衡状态完全相同,此即等效平衡。

二、规律1、恒温、恒压下,对一可逆反响,由极端假设法确定出两初始状态的物质的量比相同,那么在谈到平衡后两平衡等效2、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响,只要物质的量比值与原平衡相同,那么平衡等效3、对于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响,只有物质的量与原始值相同,二者才等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讲]对于一个给定的可逆反响,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不管采取体积途径,即反响是由反响物开始还是从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还是分屡次投料最后都可建立同一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

但初始有关物质的量必须符合一定的关系。

[板书]专题二 等效平衡 一、定义:同一可逆反响在相同条件下,无论从正反响开始,还是从相应的可逆反响开始,或从中间某一时刻开始,经过足够长时间,反响都能到达平衡状态,且化学平衡状态完全相同,此即等效平衡。

[讲]假设平衡等效,那么意味着相应物质的体积分数、浓度、转化率或产率相等。

但对应各物质的量可能不同。

[板书]二、规律1、恒温、恒压下,对一可逆反响,由极端假设法确定出两初始状态的物质的量比相同,那么在谈到平衡后两平衡等效 [投影] N 2(g) + 3H 2(g)2NH 3(g)起始量 1 mol 4 mol 等效于 1.5 mol 6 mol0 mol 0.5 mol 1 mol a mol b mol c mol那么a 、b 、c 关系:(a + 1/2 c) :( b + 3/2 c)==1:4[投影]例1、某恒温恒压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 A 和2L B ,发生如下反响:3A(g) + 2B(g)xC(g) + yD(g) ,到达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W%。

高中化学 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 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 苏教版选修4
[问]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关系?
[投影小结]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若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条件变,引起V正<V逆,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则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条件改变,虽V正、V逆变化,但V正、V逆仍相等,则平衡没有移动。
[过]我们学习化学平衡,就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在平衡移动过程中,生成物浓度增大,使V逆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使V正降低,直至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用如图所示:
[投影]
υ
υ、正υ、正=υ逆、
υ正
υ正=υ逆 υ逆、
υ逆
t t1t2t3
【学生画出其它改变反应物浓度的v-t图】
[板书]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板书]规律: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进 行
降低温度,反应向放热方向进行
【学生画出其它改变反应物浓度的v-t图】
[板书]五、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讲]使用催化剂,V正、V逆同等程度的改变,V正==V逆。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投影]
[投影小结]改变反应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条件
适应
范围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加入更多的碳
3、增大H2的浓度
[板书]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探究]以工业合成NH3反应为例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N2(g)+3H2(g) 2NH3(g)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反应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名称】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苏教版(新教材)【年级】高二(选修)【类型】基本理论课【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

3)情感态度:①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②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问题的方法、灵感和智慧,从而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③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引言投影〗播放材料和展示图片:哈伯运用了一个原理找到了合成氮肥的新方法来创设出问题情景。

学生观看,思考用情景激发兴趣设疑问激求知欲〖知识回顾〗回顾化学平衡的几大特征,其中一大特征涉及“变”“变”─改变外界条件原平衡被破坏(V 正≠V逆)重新建立新平衡(Ⅴ'正= V' 逆)以旧引新【课题】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讨论〗研究化学平衡是否“变”的关键是什么?速率(V 正与V 逆)的相对大小!焦点切入抓住本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 个小组预言1〗浓度对化学平衡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 个小组讨论后预言影响情况生生互动-----〖实验设计比赛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并用实验验证预言分组讨论本组设计的实验-以焦点切入以设疑激发尝试探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实验设计能力得到培养,竞争意识,合作〖小组介绍实验〗①铁3+ +SCN -⇌[铁(SCN)2+②2H+ S 2O 3 2-⇌S+ SO 2 +H 2 O③2CrO 4 2- +2H+⇌的Cr 2 O 7 2- +H 2 O④溴 2 + H 2O⇌H+溴- + HBrO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评述〗①的设计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是可行的实验;②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属于非可逆反应,不能到达设计要求;③的设计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可行的设计;学生上台演示实验④的设计简单,现象明显,但可能产生污染。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技能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包括通过改变温度 、浓度、压强等条件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外,学生还需要 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便通过实验验证理论预测结果 。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02
01
0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掌握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0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在实际应用中 的意义;
02
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知识点
本课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电 离平衡、水解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应用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解释和预 测许多化学现象,如沉淀的生成 与溶解、气体的吸收与释放、酸 碱中和反应等。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的 溶解速率等于其沉淀速率,形 成动态平衡。
移动因素
改变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 ,可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
应用
通过控制条件,可实现难溶电 解质的分离与提纯。
溶度积常数($K_{sp}$)的意义
可用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的溶解能力大小,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能 力越强。同时,溶度积常数也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大小的一个衡量标准。
0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6课时)(苏教版选修4)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6课时)(苏教版选修4)

课题:专题三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授课班级课时 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衡计算的根本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重点平衡问题的处理主要是定性法、半定量法难点极端假设、等效假设、过程假设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2、反响物的转化率转化率== %100*)()(体积或浓度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体积或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3、产品的产率产率==%100*物质的量理论上可得到的产物的的物质的量实际生产产物4、计算模式:aA(g) + bB(g) cC(g) + dD(g)起始量m n 0 0变化量ax bx cx dx平衡量m-ax n-bx cx dx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6、气体密度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讲]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有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转化率、产率、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以及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气体体积、密度、压强、物质的量等。

其常用的关系有:[板书]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投影]反响物:平衡浓度== 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 == 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板书]2、反响物的转化率 转化率== %100*)()(体积或浓度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体积或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3、产品的产率 产率 ==%100* 物质的量理论上可得到的产物的的物质的量实际生产产物4、计算模式:aA(g) + bB(g)cC(g) + dD(g)起始量 m n 0 0 变化量 ax bx cx dx 平衡量 m-ax n-bx cx dx[讲]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各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转化量与计量数成比例时,转化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或速率,但不能是质量[投影]例1、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下反响:2SO 2 (g) + O 2(g)催化剂 加热2SO 3(g)+Q ,反响到达平衡后,SO 2、O 2、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达新的平衡时,SO 2和O 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4 mol 和0.9 mol ,此时容器内SO 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讲]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解: 2SO 2 (g) + O 2(g)催化剂 加热2SO 3(g)+Q ,起始量 3x 2x 5x 变化量 2y y 2y 平衡量 3x+2y 2x+y 5x-2y那么:3x+2y== 1.4 2x+y == 0.9X= 0.4 y = 0.1 n(SO 3)= 5x-2y== 1.8 mol[投影]例2、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N 2(g)+3H 2 (g)2 NH 3(g)(1) 假设反响进行到某时刻T 时,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6 mol 那么A== ____(2) 反响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为716.8L ,(标准状况下),其中NH 3的含量(体积分数)25%,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3)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 原混合气体中,A :B==_____(5) 到达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_____ (6) 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 2):n(NH 3)== _______ 解:(1) N 2(g)+3H 2 (g)2 NH 3(g)起始量 A B 0 变化量平衡值 13 621613A ==- A= 16 mol (2) n == 716.8/22.4 == 32 mol n(NH 3 )== 32*25% == 8 mol (3) N 2(g) + 3H 2 (g)2 NH 3(g)起始量 A B 0 变化量 X 3X 2X 平衡值 A-3X B-3X 2X==8 X== 4A-3X+B-3X+2X== 32 A+B==40 32:40==4:5 (4) B= 24 A:B== 2:3 (5) α(N 2)== x/A α(H 2 ) == 3x/B α(N 2): α(H 2 ) ==1:2(6) (a-x):(b-3x):2x == 12:12:8== 3:2:2[随堂练习]1、某温度下,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响:2 M(g)+N(g) 2E(g)。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3课时)(苏教版选修4)

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3课时)(苏教版选修4)

教案课题: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三) 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判断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重点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难点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响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内在联系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化学平衡常数(chemical equilibrium constant)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响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响物浓度幂之积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 表达式对于任意反响m A+n B p C+q D K={}{}{}{}nmqp)B(c)A(c)D(c)C(c••3、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1) 反响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以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2)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4.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K只受温度影响,K越大,反响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响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K越小,表示反响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响物的转化率也越小。

5、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响的限度〕。

K值越大,表示反响进行得越完全,反响物转化率越大;K值越小,表示反响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响物转化率越小。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响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响: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响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C p(C)·C q(D)/C m(A)·C n(B),叫该反响的浓度商。

Q c<K ,V正>V逆,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行Q c=K ,V正==V逆,反响处于平衡状态Q c>K ,V正<V逆,反响向逆反响方向进行〔3〕利用K可判断反响的热效应假设升高温度,K值增大,那么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填“吸热〞或“放热〞)。

2024年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选修4

2024年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选修4
= 0
由于Qc < K,平衡将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例题3: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考虑反应:H2(g) + I2(g) → 2HI(g)
当向反应体系中增加H2的浓度时,平衡会如何移动?为什么?
解答:
平衡将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因为增加H2的浓度会使反应物浓度增加,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系统会自发调整,减少这种变化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因此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浓度商的计算:在给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时,计算浓度商Qc,并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温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化学平衡移动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补充说明:
1.例题1展示了如何根据给定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2.例题2通过计算浓度商Qc,判断了平衡移动的方向。
3.例题3分析了浓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4.例题4结合了实际工业反应,探讨了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5.例题5说明了固体物质对溶液中平衡位置的影响。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这次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教学中,我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反思。我发现,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能够通过讨论和实验,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如何根据条件变化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这让我认识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平衡V正=V逆 V正≠ V逆 V正'=V逆'各组分百分含量:组成百分含量:发生改变保持新的一定保持一定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

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了,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也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见后)(三)勒沙特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这就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扩大容积)向气体体积增加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对V正和V逆的影响大小不同,而导致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见后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2).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在新条件下使V正和V逆的大小重新达到相等,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新达到保持不变。

但速率大小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并不相等。

(3).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主要方法:①根据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小判断: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根据生成物或反应物百分含量的变化判断:若反应物含量减小或生成物含量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反应物含量增加或生成物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根据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变化来判断:当平衡组分全部是气体时,M气体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M气体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M气体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当平衡组分中有液体或固体时,必须通过计算才能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

④通过气体密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方法同③,还需考虑压强导致气体体积变化对密度的影响。

必需具体分析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⑤通过反应体系颜色的变化等可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⑥通过勒沙特列原理(浓度、压强、温度的变化等)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4)催化剂能同等程度也增大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始终都有V正=V逆,因而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对平衡状态的各种物理量特征标志无影响。

但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2.理解:①便于讨论只改变一个条件;②移动的方向是减弱外界条件变化造成的影响;③改变条件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不相同时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④同时改变多个条件时,造成的影响如果能相互抵消则平衡不发生移动,如果影响不能相互抵消则平衡发生移动。

3.应用: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控制反应进行的方向和进行的程度,使某些需要发生的可逆反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阻止某些不需要的反应发生或减弱反应进行的程度。

4.勒沙特列原理适应范围:所有平衡体系.①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包括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③难溶物的溶解平衡.5.勒沙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事实:①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本身不是可逆反应.④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完全一致的反应.(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知识导学】1.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实验:在烧杯中混合20mL0.01mol/LFeCl3(黄色)溶液和20mL0.01mol/LKSCN(无色)溶液,溶液变深红色(血红色);加适量水稀释至橙红色,分别分成8等份,倒入8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加入物质时刻的速率变化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溶液颜色变化V正变化V逆变化结果平衡移动方向①不加(参照)②5滴FeCl3溶液变深增大不变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5滴KSCN溶液变深增大不变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④5滴NaOH溶液变浅(↓) 减小不变V逆>V正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⑤5滴H2S溶液变浅减小不变V逆>V正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⑥少量Fe或Zn粉变浅减小不变V逆>V正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⑦少量水变浅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⑧少量KCl晶体变浅不变不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方程式: FeCl3+3KSCN Fe(SCN)3+ 3KCl离子反应方程式: Fe3+ +3SCN- Fe(SCN)3( 或Fe3+ + SCN-Fe(SCN)2+ 等反应比可为1:1~1:6) (黄色) (无色) (血红色)注意:从离子反应的实质得知只有Fe3+、SCN-、Fe(SCN)3等构成平衡组分, 而K+、Cl-不是平衡组分,其浓度大小不影响平衡.平衡移动的原因:②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SCN)3]增大,溶液红色变深;④⑤⑥减小反应物[Fe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减小,溶液红色变浅;⑦加入水或KCl水溶液均是由于稀释的作用,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减小,但反应物系数之和比生成物系数之和大,因此正反应速率减慢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减慢的程度,故平衡向逆移动.⑧KCl晶体不影响各平衡组分的浓度,故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是由其它因素(“盐效应”)引起的.(2)总结: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阻止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小);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阻止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

注意:通常所指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浓度改变是指气体浓度、溶液浓度的变化;加入不溶性固体(如C)或纯液体(如液体水),它们本身的浓度不会变化,在其表面积不变时,其量的改变也就不会直接影响平衡移动.而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加入水,虽然水的浓度不变,但对其它物质浓度产生稀释作用,减小了其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理解:①气体的浓度改变通常是通过加压或减压来实现的。

体系中各气体物质浓度同等改变,相当于改变压强;②外加其它气体(如稀有气体、不与各组分反应的气体)是否对平衡移动造成影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恒容因对各组分浓度无影响,则对平衡无影响;若恒压因能同等程度减小各组分的浓度,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无影响,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相当于减压的作用,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③生产中,常常通过增大成本低的原料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来提高另一种价格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

(3)浓度-速率-平衡移动图像分析:浓度与平衡图像1:只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只减小生成物浓度的平衡移动图象浓度与平衡图像2:只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只减小反应物浓度的平衡移动图象注1.起始时若V正>V逆,表示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起始时若V逆>V正,表示反应从逆反应开始进行。

注 2.对于溶液中的可逆反应,加水或加不与平衡组分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水溶液稀释时,各组分的浓度均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若反应前后平衡体系组分的方程式计量系数相等,则平衡不移动; 若反应前后平衡体系组分的方程式计量系数不相等,则平衡向着系数较大的方向移动。

此时反应速率变化图中曲线是不连续的.【能力培养】【例1】对于可逆反应 FeCl3+3KSCN Fe(SCN)3 (血红色)+3KCl达到平衡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Fe2(SO 4)3浓溶液或NH4SCN固体后,溶液颜色加深B.加入KCl溶液,增大了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C.加入KCl溶液,减小了平衡各组分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D.加入AgNO3 溶液,减小了生成物KCl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溶液颜色加深分析: FeCl3与KSCN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Fe3++3SCN-Fe(SCN)3A正确是因增大了反应物Fe3+和SCN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是因KCl不是平衡组分,其浓度大小不直接影响平衡移动;C正确是因加入的KCl溶液中的水使平衡组分稀释和平衡逆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变小,颜色变浅;D错误是因Cl- 不是平衡组分,生成AgCl沉淀对平衡无影响,但加入的AgNO3溶液中的水使平衡组分稀释和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应变浅。

答: AC.【例2】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固) Ca2++2OH-,加入以下浓溶液,可使Ca(OH)2固体减少的是( )A.Na2S溶液B.AlCl3 溶液 C.NaOH溶液D.CaCl2 溶液分析: A因Na2S水解使溶液呈强碱性,增大了OH-离子浓度,平衡逆移,故Ca(OH)2增多;B因Al3+离子结合OH-离子生成沉淀Al(OH)3,减小了OH-浓度,平衡正移,故Ca(OH)2 减少;C、D分别增大了OH- 和Ca2+浓度,平衡逆移,Ca(OH)2增多。

答: B.【例3】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PCl5 , 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 ( g ) PCl3 (g )+ Cl2 (g )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 所占体积百分比为M % 。

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5 , 反应平衡时,PCl5 所占体积百分比为N % ,则M 和N 的正确关系是A.M > N B.M < N C.M=N D.无法比较分析:注意本题容易错误地当作是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问题来讨论,其实是压强问题。

当反应平衡体系的某一边只有一种反应物且为气体时,增加该气体的量,若恒容,则对平衡的影响相当于加压;若恒压,则对平衡的影响相当于减压。

本题中恒容,增加PCl5达到新的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降低,其百分比增加。

同理,若按1∶1增加PCl3和Cl2的量,PCl5的百分比也增加。

只增加PCl3或只增加Cl2的量时,相当于浓度对平衡的影响,PCl5 % 可能增加,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但PCl5的物质的量是增加的。

答:B.注:试用同样方法分析反应:2SO2 + O22SO3 平衡体系的情况。

【例4】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正确的是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D.化学反应的产率可能提高分析:稀释或减压平衡向正移时A项不成立;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加很多时,生成物物质的量分数可能减小,此时B不成立;增加某种反应物时,可以提高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而该反应物本身的转化率降低,故C不成立;如果是改变温度或压强使平衡正移时,产率是提高的,故D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