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一、施工设计说明1、概况桥长1012.98米,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

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156.1m3。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1、侧模与端模支撑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

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

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盖梁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

盖梁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

盖梁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1) 抱箍设计计算: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用钢箍卡固在墩柱上,搭贝雷架工字槽钢,再铺横方木或槽钢,上再安装盖梁底模。

1. 抱箍承受的垂直力:①盖梁高1.6m ,宽1.9m ,长14.86m ,砼42.5m 3,钢筋6933Kg ,盖梁重:42.5×2.3+6.93=104.7T②底模、侧模重底模重3.362T ,测模重2×(3×10)×37.38Kg/片=2243Kg[12槽钢12.31Kg/m 6×17×12.31=1255 Kg立柱:11×1.8×2×12.31=487Kg ,三角支架2个:1.062T底横梁[22 25条×3.2×24.99=2000Kg人行工作台1T③贝雷架 12片,0.275×12=3.3T④施工设备、人员、倾倒混凝土及振捣荷载 2.5T,合计:121.908T,加大荷载安全系数1.1.121.908×1.1=134.099T =1340.99KN全部荷载分配在两个墩柱上,故每个墩柱承受力为:KN T T 5.67005.6721.134≈= 即每个抱箍要承受67.0T (670.5KN )的垂直力。

加抱箍自重0.305T 为67.355T 。

抱箍承受的垂直力转化为抱箍与墩柱的摩擦力来承受。

摩擦系数:铁板与橡胶0.6,橡胶与混凝柱0.8,故取铁板与橡胶的摩擦系数0.6故需要的正压力673.55KN/0.6=1122.6KN ,采用d 24螺栓,每个螺栓允许拉力262KN最小螺栓个数1122.6KN/262KN =4.28个螺栓。

采用12个螺栓,其安全系数为12/4.28=2.8可施工时每个螺栓的最小拉力:1122.6KN/12=93.55KN每个螺栓的最小拧扭矩:tc =K ×PC ×dtc -扭矩 K -钢与钢的摩擦系数,0.15~0.2取0.2.d -螺栓外径 PC -螺栓拉力tc =0.2×93.55×0.024=0.4490KN*m为了保证螺栓不至于损坏,拧扭矩不要过大,最大扭矩为:tc =K ×P ×d ,这时K 取0.15,tc =0.15×262×0.024=0.9432建议施工时取其中值:m KN .6961.029432.04490.0=+ 2)贝雷架梁的应力验算:总重量134.099T (见前页),盖梁长14.86m ,柱间距离8.46m ,(高良桥9#~14#墩为8.65m )柱间均布荷载估算:m T /024.986.14099.134= 贝雷架:[12 Ix =388.5cm 4,A =15.65cm 29.024T/m 2[123.1 8.65m 3.1XX1.5m贝雷架截面惯性矩: 0.687mIx =4×388.5+4×15.69×68.72 [12=1554+296208=297762cm 2cm Kg m T ql M .104.84.4.8465.8024.98181522⨯==⨯⨯== (按简支梁计算偏安全)MPa cm Kg I yM 2.106/93.10621097762.22104.8475255==⨯⨯⨯⨯==σ 3)灌砼前风力引起的模板倾覆稳定计算1、受力如图下图,9.755T 0.1794T/m 2抱箍支承点1.42m①查抱箍计算单模板支架等重9.7551宽:1.3+0.12=1.42m②抱箍支承点距离:墩柱直径+贝雷架2③模板高1.8m④风压强度,查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广宁为W0=100Kg/m2=0.1T/m2风载体系数:方型为K1=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2=1.2,(26m高)地形地理条件系数:K3=1.15,(山岭、峡谷、风口区)风载强度:W=K1×K2×K3×W0=1.3×1.2×1.15×0.1T/m2=0.1794 T/m2⑤风力:受风面积承风压强:17×1.9×0.1794=5.490T风力重心高1.8m/2=0.9m,风力倾覆弯矩5.490T×0.9m=4.941T*m抗倾覆弯矩:9.755T×1.42/2m=6.926T*m安全系数6.926/4.941=1.40可4)贝雷架也可用三层I28工字钢代用,使用时两层工字钢必须焊接在一起,共同受力。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段家咀互通主线左幅P38-P40、右幅P42-P44、ZK7+348.5滠口高架桥1-10#、K7+295.6滠口高架桥2/3/4/5/7/6/8/9/10#共26个墩位,墩柱直径1.8m,盖梁尺寸为15.45m*1.9m*1.8m,累计26个盖梁,均为双柱一般构造盖梁,采用C35混凝土。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侧模板设置横肋:横肋[10槽钢,间距为0.3m,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肋:竖肋[12槽钢,间距为1.00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Q235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70Mpa,抗剪[σ]=100Mpa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河口段工程段家咀互通主线、ZK7+348.5滠口高架桥和K7+295.6滠口高架桥上构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三、荷载1、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提出的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2/121022.0V t F ββγ=HF γ=式中F 为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2/m kN )γ为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m kN )0t 为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或采用经验公式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本计算0t 取10h。

V 为混凝土浇注速度(h m /),V 取0.45h m /。

H 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到新浇注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本计算H=1.8m。

引桥盖梁支架设计计算(抱箍)

引桥盖梁支架设计计算(抱箍)

引桥盖梁施工支架(抱箍)设计计算1、荷载统计盖梁自重1065KN(砼容重取25KN/m3),模板重量(底模+侧模+分配梁)95KN,近似的简化为均布线荷载作用在抱箍牛腿上方的横梁上(双肢HN60*20型钢),q=90KN/m.则均布线荷载大小q=(1065+95)/14=82.85KN/m,计算时取盖梁施工支架布置示意图2、承重横梁设计计算抱箍牛腿上承重横梁采用双肢HN60*20型钢,其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Array结构计算简图表示-方向支座反力图表示-方向剪力图表示-方向弯矩图表示-方向应力图02/01/2011表示-方向位移图由上述计算可看出,选用2HN60*20型钢作为承重横梁,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3、抱箍设计抱箍采用Q235钢、12mm钢板,抱箍高度为60cm,墩柱直径为D=160cm;两半抱箍对接处采用10颗8.8级M24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设计如图示:抱箍设计图2.1 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计算受力计算简图2.1.1 抱箍对墩柱的压应力σ1 公式:μσ1B πD=KF式中:μ—摩擦系数,取0.3;B —抱箍高度,根据抱箍设计图取0.6m ;D —墩柱直径,取1.6m 计算; K —荷载安全系数,取K =1.2 ;F —作用在抱箍上的荷载,计算时取F =650KN ; [σc ]—砼墩柱抗压强度容许值,其值不大于0.8Ra b ;本工程中墩柱砼设计标号为C30,其轴心抗压强度Ra b =21.0MPa,则0.8Ra b =0.8*21.0=16.8MPa ;代入相关量值得:σ1=0.862 ⅰ<[σc ] =16.8 MPa 2.1.2 抱箍内应力σ2力的合成图/2120sin Br d Bt πσθθσ=⎰化简得:σ2=σ1r/t式中:t —抱箍钢板厚度,根据抱箍设计则取t=12mm ; r —墩柱半径,此处取r=0.8m ; 代入相关量值得:σ2=57.5 MPa <[σQ235] =145MPa2.1.3 σ2=57.5 MPa 时,一半抱箍的伸长量:△L=(σ2/E )πr 则抱箍加工长度(一半):L=πr-△L=(1-σ2/E )πr式中:E —钢材的弹性模量,E=2.06*105MPa ;代入相关量值得:L =(1-σ2/E )πr=(1-57.5/2.06*105)*3.14*0.8*1000 =2512 mm2.1.4 两半抱箍牛腿腹板处采用10颗8.8级M24高强螺栓连接,螺栓布置如图示抱箍钢板所受拉力P : P=σ2*A=57.5MPa*12*600/1000=414KN 螺栓设计拉力Nt :Nt=Nt b *n=141.1*10=1411KN式中:A —抱箍钢板带的截面面积;Nt b —8.8级M24高强螺栓承载力设计值(受拉),此次取Nt b =141.1 KN ;P <Nt ,抱箍螺栓设计合理,可以满足施工使用。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计算书一、钢管柱抱箍施工方法1、工程概况盖梁宽为3.32m,中间1.42m宽混凝土结构最高为3.9m,下部混凝土结构最高为2.1m。

双层H700型钢间距为1.9m,30工字钢间距为0.6m,长度为7.5m 标准段H700型钢中间钢管柱跨度为10m,两侧跨度为6m,外侧悬臂3.3m(有2m为工作面)2、施工荷载中间1.42m混凝土均布荷载为3.9*2.6=10.14t/m两侧各0.95m范围混凝土均布荷载为2.1*2.6=5.46t/m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2.5kN/m2P1砼冲击及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P=2.5kN/m22模板自重荷载:=1.5kN/m2P43、30工字钢计算:中间1.42m 101.4+2.5+2.5+1.5=107.6kN/m2*0.6=64.56kN/m两侧0.95m 54.6+2.5+2.5+1.5=61.1kN/m2*0.6=36.66kN/m结果最大应力为40.5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0.3mm<3320/400=8.3mm支点反力为80.351KN.80.351+1.2=81.551KN4、H700型钢计算:最大应力为160.2 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19mm<10000/400=25mm,符合要求。

抱箍处支点反力为846.163KN,钢管柱支点反力为1125.719KN。

5、钢管柱计算钢管柱最大应力为84.952 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4mm钢管柱基础计算:1125.719/(3.14*0.3*0.3)=3983.4KPa=4MPa<20MPa(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6、抱箍计算抱箍受竖向力为846.2KN,即该值为抱箍需产生的摩擦力,螺栓数目计算:M24螺栓的允许承载力:[NL]=Pμn/K式中P为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取225kNμ摩擦系数取0.3传力接触数目取1.6*1.6*0.5=1.28K为安全系数取1.7[NL]=50.82KN螺栓数目m=846.2/50.82=16.6≈17,实际布置螺栓为24个。

盖梁计算

盖梁计算

施工平台受力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86m ,宽2.1m ,高1.8m ,混凝土方量为43.56方,悬臂长2.23m ,两柱中心距7.4m 。

二、总体受力计算1、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W 1=43.56×26=1133kN ;2)模板荷载A 、定型钢模板,每平米按1.2kN 计算。

W 2=(11.86×1.8×2+1.8×2.1×2)×1.2=60.3kN ;3)施工人员、机械重量按每平米1kN ,则该荷载为:W 3=11.86×2.1×1=25kN ;4)振捣器产生的振动力盖梁施工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器,设置3台,每台振动力5kN 。

施工时振动力:W 4=5×3=15kN ;总荷载:W=W 1+ W 2+ W 3+ W 4 =1133+60.3+25+15=1233.3kN5)荷载集度计算横桥向最大荷载集度:q h1=(W+0.9×1.23×2.1×26)/11.86=(1233.3+60.4)/11.86=109kN/m ;最小荷载集中度q h2= q h1/2=55kN/m顺桥向荷载集度取跨中部分计算:q s = q h1/2.1=109/2.1=51.9kN/m2、强度、刚度计算1)木材强度验算取盖梁跨中横向一米段对木方进行计算,其中横向一米荷载共有2根方木2根10#槽钢承担,顺桥向荷载集度:q s = q h1/2.1=109/2.1=51.9kN/m ,受力图:弯矩图剪力图其中最大弯矩为:M=20.4kN ·m ,最大剪力为:Q=46.7kN单条10cm ×10cm 的方木的抗弯模量W x =166.67×10-6m 3,抗剪面积A=0.01m 2单条10#槽钢抗弯模量W x =39.4×10-6m 3,抗剪面积A=12.74×10-4m 2 根据应力公式可以得出最大拉应力:σ=M/W x =20.4×1000/39.4/3=172MPa <[σ]=200MPa;根据剪应力公式可以得出剪切应力:τ=1.5Q/A=70×1000/12.74/3=18.3MPa <[σ]=85MPa;2)纵梁45b 工字钢计算实际施工中盖梁两端部分模拟为梯形荷载,最小值为55kN/m ,最大值为109kN/m ,跨中模拟均布荷载109kN/m ,实际施工中立柱顶部混凝土完全由立柱承受,但为安全起见,计算模型将此部分混凝土考虑在内,工字钢计算模拟图形如下图:弯矩图(荷载组合)剪力图(荷载组合)荷载组合其中荷载组合后最大弯矩为:M=-562kN·m,最大剪力为:Q=48.7kN,最大支撑力F=78.7kN2)工字钢强度验算单片45b工字钢抗弯模量W=1500×10-6m3,x单片工字钢抗剪面积A=111.4×10-4m2实际为两片工字钢受力,工字钢弯拉应力为:=562×103/1500/2=187MPa[σ]=200MPa;σ=M/Wx3)工字钢剪力验算τ=1.5Q/A=1.5×48.7×1000/2/111.4/2=1.6MPa <[σ]=85MPa;三、穿心棒法施工钢棒验算钢棒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保证安全稳定,对钢棒的抗剪和抗弯强度进行验算。

桥梁盖梁混凝土计算公式

桥梁盖梁混凝土计算公式

桥梁盖梁混凝土计算公式
混凝土体积 = 梁的截面积× 梁的长度。

在计算混凝土梁的截面积时,需要考虑梁的宽度和高度。

通常情况下,梁的截面积可以用矩形或梯形的形式来近似计算。

对于矩形截面的梁,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梁的截面积 = 宽度× 高度。

而对于梯形截面的梁,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梁的截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度÷ 2。

在确定混凝土梁的长度时,需要考虑梁的跨度以及设计要求的覆盖层厚度等因素。

此外,在计算混凝土梁的强度时,需要根据设计荷载和设计标准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来计算所需的水泥、砂、骨料等材料的用量。

总的来说,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来进行综合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桥梁盖梁计算方量计算公式

桥梁盖梁计算方量计算公式

桥梁盖梁计算方量计算公式桥梁是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交通工程,而盖梁是桥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盖梁的方量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本文将介绍桥梁盖梁计算方量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内容。

一、盖梁方量计算公式。

盖梁的方量计算是根据盖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的。

一般来说,盖梁的方量计算公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计算盖梁的体积。

盖梁的体积可以通过盖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盖梁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或梯形体,其体积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一个长方形盖梁,其体积可以通过长度、宽度和高度进行计算,公式为,V = L × W× H。

2. 考虑盖梁的损耗和浪损。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盖梁的材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损耗和浪损。

因此,在计算盖梁方量时,需要考虑这部分损耗,并在计算公式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一定的损耗率对盖梁的体积进行修正计算。

3. 考虑盖梁的密实度。

盖梁的密实度是指盖梁内部材料的填充程度,对盖梁的方量计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计算盖梁方量时,需要考虑盖梁的密实度,并在计算公式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盖梁的密实度对盖梁的体积进行修正计算。

以上是盖梁方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盖梁的方量进行准确计算,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

二、盖梁方量计算的相关内容。

除了计算公式外,盖梁方量计算还涉及到一些相关内容,包括盖梁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

1. 盖梁的设计要求。

在进行盖梁方量计算时,需要根据盖梁的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计算。

盖梁的设计要求包括盖梁的几何形状、尺寸、材料要求等内容,这些都会对盖梁方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2. 盖梁材料选用。

盖梁的材料选用直接影响盖梁方量的计算。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损耗率等特性,需要在计算公式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盖梁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方量计算。

盖梁施工计算

盖梁施工计算

盖梁施工验算坝沟1号桥(2。

8宽m)盖梁一、荷载计算1、模板自重:模板面积为113。

63m2,模板单位重取0。

75kn/m2,则模板自重=113.63m2x0.75kn/m2/15.05m=5.66kn/m2、主梁自重:盖梁长度15.05米,主梁长度取16米,双肢工45a单位重为80.384kg/m,主梁自重=4x80.384kg/mx(16/15.05) *9。

8/1000=3。

36kn/m3、钢筋混凝土重:盖梁钢筋用量9902.225kg,混凝土设计方量91。

76m3,混凝土容重取25kn/m3,则钢筋砼自重=(9902。

225kg x9。

8n/kg/1000+91.75m3x25kn/m3)x(30。

69/42.14)/15。

05=115。

69kn/m(已扣除柱顶钢筋及砼)4、人员机具荷载: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取以2。

5kn/m2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按照2kn/m2考虑,面积为盖梁投影底面积30。

69 m2,盖梁等效宽度2.04m,则施工人员、机具材料、振捣荷载=(2+2。

5)kn/m2x2。

04m =9.18kn/m5、主梁顶上用槽钢([10或[14)做分配梁来支撑底模。

每根槽钢长度为3.3m=2.7m+0.3mx2二、确定分配梁的规格及间距1、确定荷载:分配梁=模板自重+钢筋砼重+人员机具荷载=5.66kn/m+115。

69kn/m+9。

18kn/m=130.53kn/m。

所有钢材均取A3钢,弯应力[σw]=145mp 剪应力[τ]=85mpa2、因此选用[14,间距25cm满足要求,τ=22.915<[τ]=85mpa,σ=136.764<[σw]=145mp,弯应力安全系数较小,施工过程中分配梁间距不应大于25cm。

3、间距25cm槽钢需要45根,因此分配梁荷载=45x3。

3mx14.53kg/mx9。

8n/kg/15.05m=1.41kn/m三、主梁验算1、主梁承受荷载=130.53kn/m+1.41kn/m=131.94kn/m2、则单侧主梁承受荷载为65.75kn/m3、主梁受力图4、支反力Ra=Rb=65。

预应力盖梁计算

预应力盖梁计算

预应力盖梁计算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耐久性。

预应力盖梁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性能,包括抵抗车辆载荷、温度变化和地震等。

为了确保预应力盖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预应力盖梁的计算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参数,包括跨度、宽度、高度、材料类型、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数量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性能和成本。

2、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盖梁的结构特点,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等可以用于模拟盖梁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3、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根据桥梁的使用要求和实际工况,施加相应的荷载和边界条件。

例如,车辆载荷、风载荷、温度变化等都需要考虑。

4、计算内力和变形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计算出盖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5、调整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如果结构的强度或稳定性不足,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

例如,改变材料的类型或规格、增加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等。

重复进行计算和调整,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6、施工监控在盖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监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监控内容包括变形、应力、温度等参数。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预应力盖梁计算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调整,可以确保预应力盖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施工监控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预应力盖梁计算书6一、引言预应力盖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强等特点。

本计算书旨在为预应力盖梁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和指导,以确保其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计算书适用于一般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盖梁设计,不适用于特殊桥梁或特殊工况下的预应力盖梁设计。

二、计算目的本计算书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预应力盖梁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评估其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

穿心棒法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盖梁设计尺寸:双柱式盖梁设计为长11.95m,宽2.1m,高1.6m,混凝土方量为38.35方,两柱中心距6.95m。

盖梁如图所示:二、施工顺序1、预留孔:立柱施工时测好预留孔的标高位置,预埋直径110mm硬质PVC管,较高立柱根据高差来进行标高调整,保证两预留孔处于同一个标高,施工时把有关主筋间距和上下层箍筋间距作微调;2、插入钢棒:柱顶插入一根直径为9cm,长度为300cm的钢棒,作为主梁工字钢支撑点,钢棒外伸长度一致;3、安装固定装置和机械式千斤顶。

4、吊装主梁工字钢,利用φ25精轧螺纹钢,夹紧主梁工字钢,上铺I12.6工字钢作为分配梁;5、拆除钢棒,封堵预留孔:盖梁施工完成后把预留孔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三、受力计算1、设计参数1)I12.6工字钢截面面积为:A=1810mm2截面抵抗矩:W=77×103mm3截面惯性矩:I=488×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2)主梁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片45b工字钢。

截面面积为:A=11100mm2截面抵抗矩:W=1500×103mm3截面惯性矩:I=33760×104mm4弹性模量E=2.1×105Mpa3)钢棒钢棒采用φ90mm高强钢棒(A45),截面面积为:A=3.14×452=6362mm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荷载计算1) 混凝土自重荷载(考虑立柱混凝土重量)W1=38.35×26=444.3kN;2)支架、模板荷载A、2片I45b组成主梁,长12m,纵向工字钢长4.5m,间距30cm。

W2=12×0.874×2+0.142×4.5×(11/0.3)=54.3kN;B、定型钢模板,重量由厂家设计图查询得到。

大悬臂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大悬臂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载。
2 . 9 8 c m 。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 l | 4 2 5 ,结构 自重产
生 的挠度为 0 . 7 3 3 a m ,则消除结构 自重后产生 的长 期挠度 为 1 . 4 2 5 × ( 2 . 9 8 — 0 . 7 2 3 )= 3 . 2 1 6c m <1 5 7 0 X 1 / 3 0 0: 5 . 2 3 c m ,满 足 规 范 要 求 。
×m ;最小弯矩包络值约为 1 9 8 0 0 . 0 k N ×m ,小于其
对应的抗力值 2 8 3 0 0 . 0 k NXm ,故 盖梁 抗 弯 能力 完 全
成为 了设计人员考虑的重要 因素 。大悬臂桥墩柱间距 少,
可 以布置于中间绿化带 同时其横向跨越能力大 ,具有结 构轻盈、美观和 富有特 点。针对大悬臂桥墩在市政 道路的 特点,对该桥墩设计及 计算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以供 设计 人员参考。本文 以某 项 目的大悬臂桥墩为例进行 了阐述 。
按 《 城 市桥 梁 设 计 规 范 》 中人 群 荷 载 的计 算 公 式 算
柱项 截 面 上缘 最小 压 应力 8 . 0 柱边 缘 截面 上 缘最 大 压应 力 1 0 . 8 柱 边缘 截 面上 缘 最小 压应 力 6 . 4
1 6 . 2 l 6 . 2
5 . 2 8 . 1
大悬臂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 邝钜 滔
[ 摘 要】在城市桥 梁建设 中,如何减少 占地、征地拆迁量 ,
阶段应 力,抗裂 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也要保证施 工 阶段应 力、抗裂 满足要求 ,本桥墩 的构件类型采用 全 预 应 力 构 件 ,混 凝 土 上下 缘 均 不 出现 拉 应 力 。
验 算 内容 为 M i d a s / C i v i 1 ,P s c设计 中 的 :施 工

盖粱计算书

盖粱计算书

抱箍式盖梁施工计算书1.概况此方案主要适用岸上盖梁部分,岸上立柱直径为160cm,盖梁形式大体相同,因此取较重的两个墩的盖梁(盖粱长度为21.2m)进行验算。

2.支架系统受力分析2.1 方木计算盖梁底横桥向方木(10×12cm)计算(按照盖梁普通截面计算,方木采用杉木)盖梁每米自重:g1=1.8×2.0×25×1.2=108kN/m其中:1.2为安全提高系数。

模板自重为:g2=0.075t/m=0.75kN/m人群机具重取:g3=0.5t/m=5kN/mg=108+0.75+5=113.75kN/m工字钢间距为0.8m,即方木的跨径为0.8米。

M max=7.7kn.mW=bh2/6=12×102/6=200cm3σ=M/W=7.7×106/200×103=38.5Mpa<[σ]=11×6=66MpaV max=55.1knτ=3V/2bh=3×55.1×103/(2×100×120)=6.89Mpa<[τ]=1.7*6=10.2Mpa 故盖梁支架横桥向布置5根方木,每条方木4米,按4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则每条方木所受均布荷载为q=113.8/5=22.76kn/mM max=1.5kn.mW=bh2/6=12×102/6=200cm3σ=M/W=1.5×106/200×103=7.5Mpa<[σ]=11MpaV max=11knτ=3V/2bh=3×11×103/(2×100×120)=1.38Mpa<[τ]=1.7Mpa注:[σ]=11Mpa、[τ]=1.7Mpa查自《公路桥涵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规范》”第二章第50页表2.1.9。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在盖梁底横桥向方向布置5条方木满足要求!2.2贝雷上工字钢验算牛腿上四排贝雷中对中间距为1.8米,其上铺设I16工字钢,间距为0.8米,每条工字钢4米。

桥墩盖梁计算书

桥墩盖梁计算书

桥墩盖梁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8、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办法》。

二、技术指标1、路线等级: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2、计算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3、抗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取0.15g;4、环境类别:Ⅱ类;5、桥面布置:5m(人非混行道)+7.5m(机动车道)+ 0.5m(防撞墙)=13m;6、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集度3.5KN/m2。

7、结构体系:简支梁;构件类别: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8、计算跨径:(9×20)m。

三、材料参数1、混凝土:a、盖梁采用C30混凝土:容重26 KN/m³;b、沥青混凝土铺装10cm,容重24 KN/m³;c、调平层混凝土采用10cmC50混凝土。

2、普通钢筋:箍筋采用HRB335,直径12mm、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筋,直径25mm。

四、盖梁计算1、盖梁全长12.60m,盖梁宽度1.7m,盖梁高度1.5m2、计算图式:3、斜筋计算方式a、砼和箍筋共同承担分配系数0.8,侧面筋间距15cm, 裂缝计算中钢筋直径系数1.34、计算结果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显示,以上盖梁计算满足截面承载能力要求、截面抗裂缝要求和截面抗剪要求。

大悬臂T型墩预应力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大悬臂T型墩预应力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算 分析 ,活 载横 向加载方 法 ,常见 的有 如下 两种 :
a ) 董
直 力 口 麴
盖梁直接作为桥面单元 ,
在盖 梁上设 置虚 拟 桥面单
的计 算模 拟 方法 综 上所 述 .本 项 目采 用 “ 桥梁 博 士” 软件 中的 活载 横 向 自动加 载 功能 对 盖梁 进行 计
考虑 1 0 c m混 凝 土 铺 装 和 l 0 c m沥青 铺 装 再 加 防
撞 护栏 .分 配到一 个支座 的力 为4 8 1 . 4 k N。 4 . 1 . 4 预应力 荷载
1 2 . 5 m= 2 5 . 5 m 桥 梁 上跨 规 划 的新 城 市 大 道 .因 桥
梁 两 侧设 置 辅 道 .且未 来 两 侧 工业 园建 筑 物较 多 , 从提 升 桥下行 车 舒适 度及 开发 未来 城 市景 观 的角 度
出发 .经过 多方 案 的 比较 .在 一 般情 况下 桥 梁上 构
1 3 3 9 . 2 M P a 。综合 考 虑施 工及 运 营 的需 求 .本 次 钢
束分 两批 张拉 。钢柬具 体 布置见 图2 。
2 0 1 3 年8 , q第 1 5 期 I 4 3
桥隧 工程 B r i d g e &T u n n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1 1 . 5 m。具 体 尺寸 如 图l 所示 。
3 . 2 预 应 力设 置
盖梁 施工 步骤 如下 :
a ) 搭设 支 架 、立 模浇 筑盖 梁混凝 土 : b ) 待混 凝 土 强 度 达 到9 0 %且 龄期 不 小 于 5 d 时. 对称 张 拉N 2 钢 束并 灌浆 : c ) 按先 中梁 后边 梁 的顺 序对 称架 设小 箱梁 : d ) 对称 张拉N1 钢束并 灌浆 : e ) 浇筑 横 隔板 、湿 接缝 、墩 顶连 接段 。施 工桥 面板 、二期铺 装及 防撞 护栏 等 : f ) 成 桥 、运营 。 4 盖梁 计算 分析 盖 梁 承 受 的 恒 载 主 要 有 盖 梁 自重 、预 应 力 荷 载 、上部 结构 自重及 二期 恒 载等 。盖 梁承 受 的活载 根据 桥梁类 型 主要有 人 群荷载 和汽 车荷载

盖梁计算

盖梁计算

2米净跨径0.5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环境类别:I类环境;净跨径:L=2m;单侧搁置长度:0.20m;计算跨径:L=2m;填土高:H=0.5m;盖板板端厚d1=19cm;盖板板中厚d2=25cm;盖板宽b=0.99m;保护层厚度c=4.5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d =13.8Mpa;轴心抗拉强度ftd=1.39Mpa;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主筋直径为16mm,外径为17.5mm,共10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s=0.002011m2盖板容重γ1=25kN/m3;土容重γ2=18kN/m3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1) 竖向土压力q=γ2·H·b=18×0.5×0.99=8.91kN/m(2) 盖板自重g=γ1·(d1+d2)·b/2/100=25×(19+25)×0.99/2 /100=5.45kN/m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0.2+2·H·tan30=0.2+2×0.5×0.577=0.78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Lb=1.9+2·H·tan30=1.9+2×0.5×0.577=2.48m 车轮重P=280kN车轮重压强Lp=P/La /Lb=280/0.78/2.48=145.40kN/m2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M1=(q+g)·L2/8=(8.91+5.45)×22/8=7.18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1=(q+g)·L/2=(8.91+5.45)×2/2=14.36kN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M2=p·La·(L-La/2)·b/4=145.40×0.78×(2.00-0.78/2)×0.99/4=45.07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V2=p·La·b·(L-La/2)/L)=145.40×0.78×0.99×(2.00-0.78/2)/2.00=90.15kN3) 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1.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跨中弯矩γ0Md=0.9(1.2M1+1.4M2)=0.9×(1.2×7.18+1.4×45.07)=64.55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γ0Vd=0.9(1.2V1+1.4V2)=0.9×(1.2×14.36+1.4×90.15)=129.09kN 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0=d1-c-1.75/2=19-4.5-0.875=13.6cm=0.136m1) 砼受压区高度x=fsd ·As/fcd/b=280×0.002011/13.8/0.99=0.041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桥梁盖梁设计与计算

桥梁盖梁设计与计算

柱式桥墩是桥梁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型式。

对于简支桥梁,盖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盖梁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

桥梁的跨径、斜度、桥宽、荷载标准,对盖梁设计的影响最大,一般很难完全套用标准图和通用图,所以盖梁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很低,经常是非标准设计,需要对盖梁进行较多的计算,因此盖梁设计是桥梁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1.盖梁受力特点盖梁承受的主要荷载是由其上梁体通过支座传递过来的集中力,盖梁作为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除了引起弯矩外,同时伴随着剪力的作用。

此外盖梁在施工过程中和活载作用下,还会承受扭矩,产生扭转剪应力。

扭转剪应力数值很小且不是永久作用,一般不控制设计。

由此可见盖梁是一种典型的以弯剪受力为主的构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的预应力可以看成是盖梁的外加轴力。

盖梁还会受到横桥向和纵桥向的荷载,但这些荷载一般只用于控制墩柱和基础的设计。

2.盖梁受力组成分析盖梁除了自重荷载之外,主要承受由支座传递过来的上部结构的恒活载。

对不同桥宽、不同跨径简支梁板桥的盖梁内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双柱式桥墩盖梁墩顶负弯矩为例:盖梁自重所占比例很小,为9%左右;上部恒载占比例很大,为63%左右;而活载只占总荷载的28%左右。

表1为在设计工作中对双柱式桥墩盖梁墩顶内力计算结果的一个归纳。

此表可用来估算盖梁活载内力。

桥梁越宽,活载所占比例越小;上部跨径越小,活载所占比例越大。

3.盖梁的计算要点盖梁的计算要点是如何建立准确而且简化的计算模型。

(1)盖梁平面简化的规定现行《公桥规》规定:多柱式墩台的盖梁可近似地按多跨连续梁计算;对于双柱式墩台,当盖梁的刚度与柱的刚度之比大于5时,可忽略桩柱对盖梁的约束作用,近似地按简支(悬臂)梁计算。

柱顶视为铰支承,柱对盖梁的嵌固作用被完全忽略。

这种计算图式是以往设计实践中用得最多也最普遍的一种。

目前一些盖梁计算程序,如“中小桥涵CAD 系统”等一些平面计算的软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简化计算模式来分析盖梁的内力。

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盖梁的设计与计算

1 引 言
础 ,盖 梁是 主要 的受力结 构 。在设 计 中 ,由于桥梁
桥 梁设 计 中 ,柱 式桥 墩 是 普遍 采 用 的结 构 型 式 。对于 简支桥 梁 ,盖梁是 一个 承上启 下 的重要 构 件 ,上部结 构 的荷载 通过 盖梁传递 给下 部结 构和 基
的跨径 、斜 度 、桥 宽 、车辆荷 载标 准 的变化 ,对盖 梁设 计 的影 响 很 大 ,很难 完 全 套 用标 准 图 和通 用
c mpu i g n o ng I a o tn o c pi . n wo d, c pi g e in s k y r o n d sg i a e pa t f rdg d sg r o b i e e in. Ke wo d y r s: c p n o i g; mo n o fe u e; s e r o c me t f l x r h a f r e; pln smp i c to a e i l a in; c mp tn i f o u i g; r i f r i g en o c n se 1 a ; p e te sng o c te b r r sr s i fr e
一 1

~ ~
日口国图廿回盼囝 圆
刘 思 涵
( 口 市公 路 勘 察 设计 院 ,河 南 周 周口 460 ) 6 0 2
摘 要 :桥 梁 设计 中,柱 式 桥墩 是 普 遍 采 用的 结 构 型 式 :对 于 简支桥 梁 ,盖 梁 是 一 个承 上 启 下 的 重要 构件 ,上 部 结 构 的荷
载 通过 盖 梁传 递给 下部 结 构 和 基础 ,盖 梁是 主 要 的 受 力 结 构 。在 设 计 中, 由 于桥 梁 的跨 径 、斜 度 、桥 宽 、 车辆 荷 载 标 准 的 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