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

合集下载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逆变器作为高效、可靠的电力转换装置,在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无功补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三电平逆变器因其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好、开关损耗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作为一种先进的调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三相桥臂的开关状态,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波形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性能。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控制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和潜在问题。

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的控制策略分析奠定基础。

随后,详细阐述了SV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空间矢量的定义、合成和分配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包括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改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等方面。

本文还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逆变器性能,包括输出电压波形、开关损耗、动态响应等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VPWM控制策略的三电平逆变器在各方面性能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本文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总结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三电平逆变器是一种在电力电子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电能转换装置,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直流电源到交流电源的高效转换。

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三电平逆变器在输出电压波形上拥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谐波含量,因此在大规模电力系统和电机驱动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三个直流电源、六个开关管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单极性SPWM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研究

单极性SPWM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研究

a a zdT eiacrc f aa ee sl t no c r n ojs rw udi uet us o f utit sco n h nl e .h cuayo rm t e ci f ur t ut o l n c eq et no l・ e e t nadte y n p r e o e d o d h i m in r i
维普资讯
第4 0卷 第 3期
电 力 电子 技 术
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Vo.0.No3 1 4 .

单极性 S WM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研究 P
赵 旭 升
( 京 化 工职 业技 术学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20 4 ) 10 8
i v re e lz d t r e lv l uc esf ly n e rr aie h e —e e ss c su l. t
Ke r s: v r r y wo d i e e ;ma h mo e /p r mee ee t n S W M n t t d l a a trs lci ;S P o
摘 要 : 究 了 ・ j 电 桥 逆 变 器 , 开 关 管 的 应 力 减 小 了 5 % , 研 种 r 其 0 同时 也 减 小 了输 出滤 波 器 的体 积 。该 逆 变 器 采 用 ‘ 极性 S WM 控 制 方 案 , j - P 建 了其 双环 摔 制 的数 学 模 型 , 并分 析 了系 统 的 稳 定 性 。针 对 初 始 参 数 的选 取 给 i 了相 应 的 公 式 , 后 给 出 r实验 结果 。结 果 表 明 , 变 器 很 好 地 实现 了= 电平 工 作 。 } J 最 逆

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调速系统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节能等优点,因此受到许多行业的青睐。

本文将对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其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更好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器件逆变器的高效调速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逆变器的开关状态,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电机的调速。

三电平逆变器相较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具有更高的电压利用率、更低的谐波畸变和更好的电磁兼容性等优点。

因此,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建立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三电平逆变器模型和交流电机模型。

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探究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三电平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也相应增加,系统效率得到提高;同时,适当的调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谐波畸变和电磁干扰。

基于异步电动机和矢量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控制策略,通过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转矩分量和磁通分量,并分别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电机的精确调速。

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并且在不同负载和电机参数下均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为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搭建了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实验平台,并对不同参数设置下的调速效果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异步电动机和矢量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控制策略的实验系统,具有更高的调速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鲁棒性。

对比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在效率和性能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通过对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成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电动机和矢量控制的三电平逆变器变频调速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NPC三电平逆变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的研究

NPC三电平逆变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的研究

NPC三电平逆变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的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电力转换和电能质量控制成为了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中,三电平逆变器作为一种高效的电能转换装置,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电机驱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三电平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中点电位平衡问题一直是影响其性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NPC(Neutral Point Clamped)三电平逆变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and power quality control have becom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mong them, three-level inverters, as an efficient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fields such as wind power generation, solar power generation, and motor drive. However, the issue of midpoint potential balance has always been a keyfactor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stability of three-level inverters during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NPC (Neutral Point Clamped) three-level inverters and their midpoint potential balanc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电平逆变器IGBT驱动电路电磁兼容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IGBT驱动电路电磁兼容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IGBT驱动电路电磁兼容研究0 引言近年来,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在高压大功率场合的应用得到广泛的研究。

与普通两电平逆变器相比,三电平逆变器改善了输出电压波形,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干扰,并且可用耐压较低的器件实现高压输出。

电路拓扑。

三电平逆变器系统结构,主要有不控整流电路、三电平逆变器、滤波器以及驱动电路、采样电路和DSP数字控制电路等。

设计时使用了6个带有两路驱动信号输出的IGBT驱动电路。

从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到,IGBT的驱动电路连接着数字控制电路与逆变器主功率电路,是逆变器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所在。

由于驱动电路靠近IGBT器件,而且其中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共存,可能受到的电磁干扰更为严重,因而IGBT驱动电路的EMC设计也是影响着整个逆变器系统工作性能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三电平逆变器系统中会对IGBT驱动电路产生影响的主要干扰源及耦合途径,并重点讨论IGBT驱动电路的EMC设计。

1 干扰源及耦合途径对IGBT驱动电路进行EMC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三电平逆变器整个系统可能存在的干扰源及干扰噪声的耦合途径。

1.1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噪声由图2所示的逆变器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到,电网电压经过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后输入三电平逆变器,经过逆变电路和滤波电路后为负载供电。

不控整流电路中的功率二极管及逆变器电路中器件(IGBT)在开关过程中均存在较高的di/dt,可能通过线路或元器件的寄生电感引起瞬态电磁噪声。

由于器件的功率容量很大,造成的开关噪声是整个系统中最主要的干扰源,对IGBT驱动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1.1.l 功率二极管的开关噪声功率二极管开通时,电流迅速增加,电压也会出现一个快速的上冲,会导致一个宽带的电磁噪声;二极管在关断时会有一个反向恢复电流脉冲,由于其幅度及di/dt都很大,在电路的寄生电感作用下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造成较强的瞬态电磁噪声。

由于功率二极管应用在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中,输入电压较高,开关过程中的电磁噪声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会更为严重。

t型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t型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t型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标题: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逆变器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T型三电平逆变器因其结构简单、效率高、输出波形质量好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二、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 基本结构T型三电平逆变器主要由两个半桥逆变电路和一个中点箝位电容组成。

每个半桥逆变电路由两个开关管和一个二极管组成,而中点箝位电容则用于维持中间电位稳定。

2. 工作原理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四个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状态,使负载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出。

具体来说,当上半桥的两个开关管都导通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为正的最大值;当下半桥的两个开关管都导通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为负的最大值;当上下半桥各有一个开关管导通时,负载两端的电压为零或中点电压。

因此,T型三电平逆变器可以输出三种电压等级,分别是+Vdc/2、0和-Vdc/2,从而提高了输出波形的质量。

三、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优势1. 输出电压等级多相比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T型三电平逆变器具有三个电压等级的输出,因此其输出波形的质量更高,谐波含量更低。

2. 效率高由于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工作在较低的电压下,因此其开关损耗较小,效率较高。

3. 结构简单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四、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应用T型三电平逆变器因其上述优势,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风电系统中,它可以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并降低系统的谐波污染;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它可以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减少能耗;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它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总的来说,T型三电平逆变器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关频率的选择、中点电位平衡的控制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ZVS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研究

ZVS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ZVS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研究姓名:李小兵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指导教师:李晓帆20060428摘 要直流变换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开关技术是电力电子装置向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对电源设备电磁兼容的要求的提高,一般在电源设备中都要加入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导致后继开关管电压应力的提高。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相应提出,主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直流电压的一半。

使得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一提出就得到全世界电源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短短十几年内,相继提出许多种改进型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包括半桥式和全桥式。

根据主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不同,将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分为零电压软开关和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

本文首先给出了基本半桥式三电平DC/DC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讨论了主要参数的设计和由于次级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导致主开关管的电压尖峰。

接着给出一种带箝位二极管的改进型半桥式三电平DC/DC变换器。

文中给出了Saber软件的仿真结果,进一步证明改进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针对前面讨论的两种半桥式三电平DC/DC变换器,设计了实验电路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接着研究了一种新型ZVS三电平LLC谐振型DC/DC变换器,文中详细讨论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主要参数的设计过程,给出了仿真结果。

最后,设计了一台实验装置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给出了实验结果,说明了主开关管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变换器的效率在输入电压高端较高,并且次级整流二极管实现了零电流开关,二极管电压应力为输出电压的2倍。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证实了半桥式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优越性能,改进型的半桥式三电平DC/DC变换器比较好地消除了主开关管上的电压尖峰。

ZVS三电平LLC谐振型DC/DC变换器良好的性能,使得在有掉电维持时间限制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I”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不均压研究

“I”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不均压研究

“I”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不均压研究“I”型三电平逆变器是一种常见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交流变频驱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开关管的不均压现象,导致开关管的寿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逆变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I”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不均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开关管不均压是指相同逆变器桥臂中两个开关管工作电压不均匀的现象。

在典型的“I”型三电平逆变器中,上桥臂和下桥臂的功率开关管经常会出现工作状态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电源电压波动、电容漏电流和开关管参数不匹配等。

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开关管负载相对较重,温度升高,而其他开关管负载较轻,温度相对较低。

因为开关管的寿命与其工作温度密切相关,所以不均衡的工作状态会导致一些开关管的寿命明显降低。

针对开关管不均压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法。

首先,可以采取串联电阻的方式,将桥臂中两个开关管的电流进行限制,以实现电流的均衡分配。

然而,这种方法会导致算法相对复杂,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功耗。

其次,可以采用多电源电路设计,将两个开关管分别供电,以保持其电流一致,实现电流的均衡分配。

但这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最后,可以通过控制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开关管工作状态的动态调整,以达到均衡的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准确的模型、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并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开关管不均压是“I”型三电平逆变器常见的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串联电阻、多电源电路设计或者控制算法优化等方法。

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控制,以实现电流的均衡分配,从而延长开关管的寿命,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
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
SVPWM是一种先进的空间矢量调制技术,通过将一个采样周期内的三个电压矢 量分配到两个开关器件上,可以获得与常规PWM相比更高的调制效率和更好的输 出波形质量。对于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调制方 式、脉宽调制参数和中点电位控制策略。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中点电位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1、输出波形质量:中点电位不平衡会导致输出波形畸变,产生谐波污染;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2、开关器件的可靠性:中点电位不平衡会导致开关器件承受电压增大,降低 其可靠性;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3、系统的稳定性:中点电位不平衡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可能导致系统振 荡甚至崩溃。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平衡问题进行了深入 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逆变器 的性能和可靠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如 何进一步优化脉宽调制参数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以获得更好的输出波形质 量和系统稳定性。
三电平NPC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
电流跟踪控制参数也是SVPWM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演示采用PI (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器来实现电流跟踪控制,通过调节PI控制器的 参数,达到快速跟踪输出电流的目的。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中点电位平衡研究
中点电位平衡问题是三电平NPC逆变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中点电位 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逆变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中点电位的产生原因是逆变器两 个半桥中点电压的差值,它可能会导致半桥电容充放电不平衡,进而影响逆变器 的正常工作。

三电平逆变器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电平逆变器国内外研究综述
科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三 电平逆 变 器 国 内外 研 究 综 述
钱亚磊 董 爱华
4 5 4 0 0 3 ) ( 河南 理工 大学 河 南焦 作
[ 摘 要] 本文 总结 了三 种拓 扑结构 逆变 器 的原理 , 分 析 了 中高压大 功率 关键 技术 , 叙述 了逆变 器 几种 重要 的P wM控 制方 式 , 最后对 比国 内外逆 变器 产 品 的 差异 , 对 多 电平数 的变频 器 的研 究 和应用 具有 很好 的指 导意义 。 [ 关键 词] 三 电平 , 逆变 器 , 大功 率 中图分 类号 : T M4 6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5 ) 1 5 — 0 1 6 4 — 0 1
1前 育 1 9 8 0  ̄ 日本长 冈科技大学 的A. N a b a e 等人首 次提 出的三 电平 逆变器 , 为 高
压大容量 电压型逆 变器研 制开辟 了新思路 , 实现 中高压领域 的变频调 压重大 突 破。 在 此基础上 , 经 过多年 的研 究 , 发展 出3 种 主要 的拓扑结 构 : 二 极管钳位 型多 电平逆 变器 、 飞跨 电容型 多 电平逆 变器和 级联 型多 电平 逆变器 。 2三种 拓扑 结构 逆变器 的 原理 1 ) 二极管 箝位 型三 电平逆变 器又称 N P C ( N e 、 l t r a 1 —P 0 j n 七 一c 1 a I I ) p e d ) 是三 电平逆 变器 拓扑结 构 中发展最 早 , 也是 目前应 用最普遍 的一种拓 扑结 构。 电路 中每一相 由4 个功 率器件 串联构 成 , 对4 个功率管按 一定 的开 关逻 辑进行驱 动输 出所 需要 的 电平数 , 合 成相 应 的正 弦波形 。 NP C 三 电平逆 变器 能够 很好 的解 决 电力 电子开 关器 件耐压 不够高 的问题 器件承受 的关断 电压就是直 流 回路电 压 的一 半 , 三 电平拓扑 使得 相同耐压 水 平的开 关器件 , 可以应用 于 中高压 的大 容 量变频 器 , 由于没有两 电平逆 变器 中两 个串联器 件的 同时导通和 同时关 断问 题, 对器件的动态性能要求低, 器件受到的电压应力小 , 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 高; 三 电平输 出电压 电平数增 多 , 各级 电平 间的幅值 变化 降低 , 低 的d v / d t X  ̄  ̄ b 围 电路 的干扰 减小 , 对 电机 的冲击小 , 在开关 频率 附近 的谐波 幅值也小 , 由于三 电平逆变 器输 出为 三 电平 阶梯波 , 形状 更接近正 弦 。 在 同样 的开 关频率 下 , 开 关 损耗小 , 效率高 , 这 正适应 高压 大容量 逆变器 由于 开关损 耗及器 件 的问题开 关 性能关频率不能太高的要求。 可以控制无功功率流。 2 ) 飞跨 电容型 多 电平 逆变器 也 叫做 电容钳位 型多 电平逆 变器 ( F C ML ) , 是 由法 国学 者 T. A. Me y n a r d 和 H. F o c h于1 9 9 2年 首先 提 出 的。 飞跨 电容 型 多 电平逆 变器 采用 悬浮 电容代替二 极管对 功率开关进 行直接钳 位 , 不存在 二极 管钳位型 逆变器 中主 、 从 功率开 关的 阻断 电压不均 衡和钳位 二极管反 向 电压 难 以快速恢复的问题。 飞跨电容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显著优点是逆变器电平数容易 扩展 , 逆变器 的控制 也非常灵 活, 而且 只需要 一个独立 的直流 电源 , 整 流侧 的设 计非常 简单 。 当整流 侧应用类 似的结构 时 , 逆 变器还 可以 四象 限运行 。 飞跨 电容 型多 电平逆变 器最 大的 问题 是 需要大量 的钳 位 电容 以及 在运行 过程 中必 须严 格控制悬 浮 电容 电压 的平衡 以保证 逆变器 的运行安 全。 对 于 电容 电压平衡 的 问 题, 可用 输出相 同 电压 时采 用不 同的开 关组合对 电容 进行 充放 电来解 决 , 但是 因电容太多, 如何选择开关组合将非常复杂 , 并要求较高的频率 3 ) 级联型 多电平逆 变器 。 同上述两 种拓扑结构 逆变器 相 比, 在功 能方面 , 基 于独立直 流 电源的级联 型多 电平 逆变器能 达到相 同的效果 。 其基 本原则是 将彼 此互相 独立 的直 流 电源 合成一 个预期 的 电压 它 的不 同之 处在于 , 新 型 的逆变 器可以省去钳位二极管或电压平衡 电容。 互相彼此独立的直流电源 ( s pc s ) 与 个 单相 全 桥逆 变器 相 连 , 通 过变 换 开 关器件 s l —s 4 的各 种组 合状 态 , 将 产生 的不 同电平的 电压 通过全桥 逆变器 的输出 电压 串联起 来 , 合 成最终所 需要 得到 的输 出 电压 波形 。 3中 高压大 功 率关键 技 术 综合 以上所 述 , 在 中高压大 功率场 合下 , 主 要采用 以下几 种方法 来解 决的 应用 难题 : 1 ) 功率 器件 串并联 技术 。 功率 器件 串并连 技术 , 可 以达到提 高 电压 等 级和 电流等 级的效 果 , 从 而使低压小 容量 的功率器件 用于高压 大功率 环境 中得 到可 能。 这 种方式 采取 的结构简单 , 其最 大的不足 之处在于 : 为 了保证 功率器件 之 间 的 电压 电流一致 性 , 额外增设 动、 静 态均压 电路和 均流 电路 , 功率 器件 采用 串并 方式 技术之 后 , 对驱动 电路 的要求 也会 有更高 的要 求 ; 而输 出波形质 量 却没有 得到有 效 的改善 。 因此 , 其 应用 范围 已经 逐渐减 小 2 ) 高一低一 高方 式。 或是称为 降压 , 普通变 频升压 方式 , 这种 方式是通 过在 输入侧采取变压器 簪 压, 中间环节还是沿用传统的低压等级变频器技术进行变 频 之后 , 再 使用变压器 提升输 出电压的等级 , 它 的好处是 可以直接应用 现有的低 压 变频技术得 到较好的效 果 , 在 价格方 面 占有 比较 大的优 势 , 不足之处 是系统效 率低、 装 置体积 、 重 量庞 大, 中间环节 电流过大 的难题 也不能 很好 的得到解 决 。 3 ) 工 力率 单元 串并联 多重 化技 术 多重化 技术 简单 的来说 , 功率 单元 的每一 相 通过 串联 的这种 组合 方式 , 将多 绕组 隔离变 压器供 电的低压 P WM功率 单元 的相互 叠加 , 得 到高压 输 出。 此 种方式 的最 大优势 在于 采用功 率 单元的 低压逆 变 器 的技术 能力达 到市 场的需 求 , 价格 低廉 , 对于 相 同结构和 参数 的模 块化集 成 和冗余设 计技 术成熟 , 输入 输 出波形 完美 , 谐波 小 , 效 率高 ; 不足 之处在于 : 在

基于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基于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基于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提高,可再生能源逆变器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具有高效率、低损耗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原理和控制技术。

首先,将详细阐述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其次,将探讨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包括华表PWM 调制技术、电流闭环控制和电压闭环控制等。

文章将对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关于T 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控制技术的重要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提高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性能,推动可再生能源逆变器技术的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文章还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便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基于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控制技术进行概述,介绍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然后,我们将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整体的框架和理解。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的原理和控制技术。

首先,我们将介绍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T型逆变器的双模式控制技术,包括其开关信号的生成和控制策略。

我们将解释不同的控制算法和模式选择方法,并评估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基于T型三电平双模式逆变器控制技术未来研究的展望。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算法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算法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算法研究摘要:论述了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分析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三电平逆变器的算法,给出了确定参考矢量的三个规则,并推导出工作矢量的作用时间和输出顺序,从而使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三电平逆变器;SVPWM;算法目前,三电平逆变器是实现中高压、大容量电机调速的主要方式之一,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其优点是能承受高电压、电压电流上升率低等。

但是,由于其逆变状态比传统两电平多,加上前端三线整流所带来的中点电压波动,其控制算法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大。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本质上依赖于开关矢量的选择和开关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通过优化开关矢量,降低开关频率,从而减少了交流侧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提高了母线电压利用率。

1 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主要是二极管中点箝位(NPC)式,如图1所示。

以电源中点为参考,每一相可以输出1、0和-1三种电平。

以U相为例,其输出规律为:当S1、S2开通。

S3、S4关断时,输出电压为1;当S2、S3开通,S1、S4关断时,输出电压为0;当S1、S2关断,S3、S4开通时,输出电压为-1。

对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而言,每相都有3种(1、0、-1)电平输出,所以三相共有33=27个电平状态输出,对应着空间矢量的27个矢量状态,如图2所示。

2 三电平SVPWM算法的实现2.1 参考电压矢量位置和输出电压矢量的确定SVPWM算法的首要任务就是判断参考电压矢量位于哪个区域及该区域中的哪个小三角形,然后依此确定相应的输出电压矢量。

为了防止输出电压产生很高的dv/dt,每次输出状态切换时,开关状态只切换一个电平。

第I象限正三角形中矢量分区如图3所示,其它象限矢量的分析可参照第I象限。

先根据参考矢量的角度确定出该矢量位于图2所示的6个正三角形区域中的哪一个,然后可以依据如下3条规则进一步判断位于哪个小三角形。

一种三电平IGBT逆变器吸收电路的研究

一种三电平IGBT逆变器吸收电路的研究

Abtat ntip p r w id fcre t vrh o hn me o nas u brcruto.he— vl src:/ hs a e,tokn so rn es o t eo n n i n b e i if ,trel e u o p c e I BTivr raeidctd T e esn tio e-urn r n lzd Anw t t gm to f do e G et r iae . h ao s o hs vr re t e a e. e si ehd o id n e n r f c a a y e n ca pn he— vlivr ri p ooe .I hs m to ,te trelvlc ci cnan ait o lm ig trel e n et s rp sd n ti eh d h he— e i ut o tisa vre f e e e r y
路 电流 产 生的 原 因进行 了分析 ;提 出 了一 种用 于 二极 管箝 位 型三 电平 主 电路 半桥 测试 方 法 ,该 方法模 拟 了 三 电平 电路 含有 死 区 时问 的各 种实 际 开关 工作 状态 。利用 该测 试 方法 ,对 该 吸收 电路 进 行 了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仿 真和 实验 证 实 了此 短路 电流 的存 在及 该 测试 方法 的有 效性 。
关键 词 :三 电平逆 变器 吸收 电路 测 试方法
中 图分类 号 :T 6 M4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0 8 22 1)4 0 0 .6 0 34 6 (0 00 —0 10
Re e h o n b e i c i o r e l v l 1 I v r e s a c n a S u b rCi u tf rTh e e e GBT n e t r r r I 1I - or I 1 I

大容量三电平逆变器叠层母排的研究

大容量三电平逆变器叠层母排的研究

大容量三电平逆变器叠层母排的研究摘要:1500V大容量集中式三电平逆变器,分布杂散电感对IGBT的关断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叠层母排的设计能有效减小杂散电感,抑制各功率器件的关断电压尖峰,省去吸收电容,使结构紧凑。

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铜排的设计,通过理论与仿真计算了该设计方案的杂散电感,并用实验加以验证,最后给出了系统结构和实验波形。

关键词:三电平逆变器,杂散电感,叠层母排1 引言直流母线回路电感的大小与母线的连接方式有很大关系,通常采用的铜排连接由于正负母线间距较大,因此回路面积较大,导致较大的等效电感。

叠层平面母排由紧密贴合的正负极铜板和夹在两者之间的绝缘材料构成三明治结构,绝缘片采用高绝缘强度材质,厚度较小,保证了正负铜板之间极小的回路面积,减小了等效电感。

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叠层母排设计,以1500V 大容量逆变器为研究对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证明是该叠层铜排的设计是有效的。

2 三电平逆变器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的影响分析三电平逆变器存在换流过程,研究其中输出相电压为正的换流情况,其中IGBT由开通转为关断的基本状态有两种,其他状态都可以依此类推,图1(a)表示T1正在关断,T3正在开通,电流流向负载端(为正方向),图1(b)表示T3正在关断,T1正在开通,电流流向直流侧(为负方向)。

在换流过程中,电流IT1或IT3正在减小,电流IDc1或IDF正增大,这两路突变电流会在其经过的各段连接线路和器件的杂散电感上感应产生高频电压,如下图1(a)与图1(b)所示,这些铜排连接线路和器件构成一个“换流回路”。

换流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为:式中,为T1管换流过程中各段连接铜排及器件杂散电感的总和。

IGBT T1管上的电压应力为:可见,换流回路上叠加的感应电压与直流电压一起加在图1(a)的T1,或图1(b)的T3上,产生关断电压尖峰。

尖峰过高,可能会导致IGBT过压击穿、开关损耗增大等负面问题。

杂散电感越小,T1管的应力UT1越小。

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调控策略研究

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调控策略研究

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调控策略研究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能的变换和控制。

调控策略的研究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电能转换至关重要。

在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中,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调控策略的目标是在满足负载需求的前提下,保证逆变器运行稳定,并尽可能提高其效率。

一种常见的调控策略是基于PWM(脉宽调制)技术的控制方法。

PWM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比例,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脉宽,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波形。

在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中,可以采用多种PWM调制方法,常见的有正弦PWM调制、三角PWM调制等。

正弦PWM调制是一种基于正弦波的调制方法,将待调制的正弦波与一个高频三角波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三角PWM调制则是将待调制的正弦波与一个三角波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除了PWM调制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调制策略,如谐振脉冲宽度调制(RPWM)、空间矢量调制(SVPWM)等。

这些调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法。

在进行调控策略研究时,需要考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和调节器的设计。

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调控策略进行控制。

调节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调控策略的研究包括制定控制算法、优化参数配置等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逆变器的保护和故障处理。

逆变器可能会受到过流、过压、过温等故障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保护回路和相应的故障处理策略。

保护回路可以及时检测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逆变器和负载的安全。

单相NPC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调控策略研究是实现高效稳定的电能转换的关键。

通过选择合适的PWM调制方法、设计优化的控制系统和调节器,并考虑保护和故障处理等因素,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与输出电压谐波问题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与输出电压谐波问题研究

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与输出电压谐波问题研究一、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的直流特性,必须通过逆变器将其转换为交流电才能接入电网供电。

三电平逆变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具有输出电压波形质量高、谐波含量低、温度分布均匀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三电平逆变器中,中点电位平衡和输出电压谐波问题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中点电位平衡问题是指,在逆变器工作期间,由于负载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电压波形,在三电平逆变器中会导致中点电位的偏移,从而影响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质量。

输出电压谐波问题是指,在逆变器输出电压中会存在高谐波成分,这会导致对电网的干扰和对负载的损害。

因此,对于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和输出电压谐波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的研究在三电平逆变器中,中点电位的偏移可能会导致对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研究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PWM控制方法通过PWM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位平衡,从而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变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点电位的调节。

2、磁芯平衡方法在三电平逆变器中,通过在变压器的一侧增加额外的绕组,并在该绕组上加入适当的电流,可以实现磁芯平衡,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点电位的平衡。

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增加变压器的复杂度和成本。

3、直流侧平衡方法在三电平逆变器中,可以通过在直流侧连接额外的电容来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

具体来说,在电容两端加入等幅不同相位的正弦波电压,就可以实现对逆变器中点电位的平衡。

三、输出电压谐波问题的研究在三电平逆变器中,输出电压谐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anpc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anpc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anpc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ANPC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什么是ANPC三电平逆变器ANPC三电平逆变器(Active NPC Three-Level Inverter)是一种在功率电子领域中常用的逆变器拓扑结构。

它通过控制半桥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功能。

工作原理概述ANPC三电平逆变器的核心原理是在每个半桥电路中添加了一个中点电压。

通过在不同的时刻,将直流电源连接到不同的半桥,从而形成多个输出电平。

这样就可以在输出波形中实现三个电平的精确控制。

工作原理详解1.半桥开关与电压–在半桥开关管导通时,直流电源的电压施加在半桥电路上,使其产生一个正向电平(如V/2)。

–当半桥开关管关断时,并联的二极管导通,使半桥电路的中点电压始终保持在直流电源的中点电压水平上(如0V)。

2.三电平输出–ANPC三电平逆变器中,两个半桥之间的负载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电路。

–通过分别控制两个半桥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实现输出电压在三个电平之间的切换。

–当两个半桥开关管都导通时,输出电压为零(0V)。

–当两个半桥开关管中的一个导通时,输出电压为中间电平(如V/2)。

–当两个半桥开关管都关断时,输出电压为最高电平(如V)。

3.PWM调制–为了实现精确的电压控制,通常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

–PWM调制根据输入的参考信号和一个三角形波形进行比较,生成输出的开关管控制信号。

–通过调整比较结果的脉宽,可以控制半桥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进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

总结ANPC三电平逆变器通过在每个半桥电路中添加中点电压,实现了在输出波形中精确控制三个电平的功能。

通过PWM调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这种逆变器结构在交流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是对ANPC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的简要解释和说明。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该逆变器的了解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Zhang, L., & Chen, D. (2011). A novel three-level 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ed co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6(2), . 2. Liu, Y., Luo, Y., & Liang, Y. (2014). Analysi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a three-level active-neutral-point-clamp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9(1), 24-28.当使用ANPC三电平逆变器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1. 输出负载输出负载的特性将影响逆变器的工作效果和稳定性。

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半桥逆变电路由两个IGBT和两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

其中,IGBT被作为开关,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

两个IGBT分别连接到一个中点上,而输出端连接到电源和负载。

在正半周,一个IGBT打开,另一个IGBT关闭,电流经过打开的IGBT和输出端,然后流回电源。

在负半周,两个IGBT都关闭,电流通过两个反并联二极管和输出端,然后流回电源。

通过控制两个IGBT的通断,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平。

全桥逆变电路由四个IGBT和四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

其中,两个IGBT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两个IGBT连接到电源的正极。

输出端连接到负载。

在正半周,位于负极的两个IGBT打开,位于正极的两个IGBT关闭,电流经过打开的IGBT和输出端,然后流回电源。

在负半周,位于负极的两个IGBT关闭,位于正极的两个IGBT打开,电流通过输出端和打开的IGBT,然后流回电源。

通过控制四个IGBT的通断,可以得到更高级别的输出电压。

1.通过控制电路对IGBT进行开关控制,在适当的时间点切换IGBT的通断状态。

2.在正半周,当一个IGBT打开时,贞反二极管会反向导通,通过输出端向电源回流。

当另一个IGBT关闭时,电流只能通过打开的IGBT和输出端。

3.在负半周,当两个IGBT都关闭时,贞反二极管反向导通,通过输出端向电源回流。

当两个IGBT都打开时,电流只能通过贞反二极管和输出端。

4.通过控制每个IGBT的定时开关,可以实现不同电平的输出电压。

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以是PWM(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整PWM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的电平。

总的来说,三电平逆变器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电平的输出电压,从而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其主要优点包括输出电压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谐波含量低、输出电压平稳性好等。

同时,三电平逆变器还具有较高的能效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工业电机驱动系统中。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三电平半桥逆变器是一种常用于交流电到直流电转换的电力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较低的谐波失真。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原理、控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原理。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由两个MOSFET电路组成,通过高低电平控制,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它采用了三种电压水平:正电压、负电压和零电压,以生成更接近正弦波形的交流电输出信号。

相比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能够大幅降低输出电压的谐波失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其次,我们将讨论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电压型谐振控制、电流型谐振控制以及预测控制等。

电压型谐振控制是通过控制谐振电容和电感的参数来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电流型谐振控制则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经验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预测未来时刻的输出电压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稳定性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我们将介绍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应用领域。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动汽车、电力传输以及太阳能等领域。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入到电网中,实现电力的传输和分配。

在电动汽车中,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能够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电动机工作。

在太阳能领域,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能够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的调节,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综上所述,三电平半桥逆变器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力电子设备,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其控制方法和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并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topologie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ree-Level Half-Bridge (TL-HB) inverters are introduced. The stabil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loop design of voltage-current dual-loop control strategy are studied. The stability and astringency of error signals of repetitive control are strudied, and the principles of parameters design 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voltage-current dual-loop control and repetitive control, a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voltage-current dual-loop control and repeti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which will efficiently improves the static precision and overcome the repetitive distortion.The reasons why the neutral point voltage turns to be unbalanced are anlysised in detail. Various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the neutral point voltage are investigated, and a new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balance the neutral point voltage in this thesis. Finally, a 600VA prototype based on DSP is build and the design methods of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program ar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is prototype are provided,by which the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are verified. Key words: power converter, inverter, repetitive control, hybrid control, neutral point voltage balancing control
v
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研究
图 4.3 考虑开关管等效电阻时的 TL-HB 逆变器工作模态 ......................... 33 图 4.4 带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 TL-HB 逆变器双闭环控制框图 ................. 34 图 4.5 带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 TL-HB 逆变器复合控制框图 ..................... 35 图 4.6 不同 θ 值时的电容电压波形 .............................................................. 36 图 4.7 不带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系统仿真波形 .......................................... 37 图 4.8 带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系统仿真波形 .............................................. 38 图 5.1 TL-HB 逆变器系统框图 ...................................................................... 39 图 5.2 主中断程序流程图 .............................................................................. 41 图 5.3 双闭环控制 TL-HB 逆变器实验波形................................................. 44 图 5.4 复合控制 TL-HB 逆变器实验波形..................................................... 48 图 5.5 不同 PI 参数条件下的实验波形 ......................................................... 49 图 5.6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效果 ...................................................................... 49 图 5.7 带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时稳态输出波形 .............................................. 50 表 2.1 双闭环控制逆变器仿真数据 .............................................................. 17 表 2.2 双闭环控制逆变器仿真数据(带有效值调节) .............................. 18 表 3.1 复合控制逆变器仿真数据 .................................................................. 27 表 5.1 双闭环控制整流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基波及低次谐波含量(V) .. 45 表 5.2 复合控制整流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整基波及低次谐波含量(V) .. 48
ii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
图 1.1 半桥式功率电路结构图 ........................................................................ 2 图 1.2 全桥式功率电路结构图 ........................................................................ 2 图 1.3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电路结构图 ........................................................ 3 图 1.4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电路结构图 ............................................................. 3 图 1.5 级联型五电平电路结构图 ..................................................................... 4 图 2.1 单相二极管箝位型 TL-HB 逆变器主电路拓扑 ................................... 8 图 2.2 主电路主要工作模态 ............................................................................ 9 图 2.3 载波、调制波与各开关管驱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 10 图 2.4 TL-HB 逆变器 SPWM 调制波形 ......................................................... 10 图 2.5 G0(s)零极点分布图 ............................................................................... 12 图 2.6 G0(s)幅频相频曲线 ............................................................................... 12 图 2.7 逆变器控制框图 .................................................................................. 13 图 2.8 逆变器电感电流、输出电压解耦原理图 .......................................... 14 图 2.9 逆变器电压环设计框图 ...................................................................... 15 图 2.10 TL-HB 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系统 bode 图 ........................................... 15 图 2.11TL-HB 逆变器双闭环控制仿真波形 .................................................. 16 图 2.12 带有效值调节的双闭环控制仿真波形 ............................................. 18 图 3.1 重复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 19 图 3.2 系统稳态向量图 .................................................................................. 21 图 3.3 P 及 P-1 的 bode 图................................................................................ 23 图 3.4 复合控制系统框图 .............................................................................. 25 图 3.5 复合控制仿真波形 ............................................................................... 26 图 3.6 阻性负载条件下逆变器外特性 .......................................................... 27 图 3.7 阻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的 THD ..................................................... 27 图 3.8 整流性负载条件下逆变器外特性 ...................................................... 27 图 3.9 整流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的 THD ................................................. 27 图 4.1 TL-HB 逆变器原理图 .......................................................................... 29 图 4.2 输入侧电容电压波形与 iL 初始相位角 θ 的关系 ..............................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