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的试卷试卷七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ec5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c.png)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A.风速差异 B.海拔高低C.太阳辐射D.降水量2.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3.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 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4.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生态系统日.海洋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5.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A.农药杀不死害虫B.害虫有抗药性C.农药有选择性。
.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6.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7.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人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日.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8.在大棚生产中,施放下列哪一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A.氧气B. 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9.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公式N(t)=Nt-1+B-D-I-E表达人口的增长。
其中D表示()A.迁出率B.死亡率。
迁入率D.出生率11.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附生关系12.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A.亚优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优势种13.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B.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C. 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14.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一一所消耗。
环境生态学试卷
![环境生态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56f3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9.png)
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本科考试试卷By:Super_Smile 一:名词解释生态因子:是指在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别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基本成分..富营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营养化..生物放大:又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在比较寒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和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代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的群落演替..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 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重要值: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量越多的效应..生态学零度: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发育的最低临界温度..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个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年龄结构而编制的生命表..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就叫生态入侵..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生活和繁殖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十分之一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的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二:选择题1:季相最显着的群落是A.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北方针叶林D. 热爱雨林2: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个营业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能量越来越少B. 能量越来越多C. 能量没有变化D. 因生态系统不同而变化不同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 初始慢中间快末期停止C. 演替越来越慢D. 不随时间变化4: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A. 沼泽B. 水生群落C. 盐碱群落D. 荒漠群落5: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水生演替D. 旱生演替6:生态学做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A. E.Haeckel D. Darwin7: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 养鱼塘的分层养殖B. 农田的间作套种C. 海洋的网箱养殖D. 稻田养鱼或养鸭8:臭氧层破坏属于A. 地区性环境问题B. 全球性环境问题C. 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 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9:氧气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属于A. 综合因子B. 一般生态因子C. 代替因子D. 限制因子10: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气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250kg 左右B. 350kg 左右C. 500kg 左右D. 大于500kg11: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A. 竞争B. 攻击C. 性选择D. 适应环境1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A. 绝对出生率B. 专有出生率C. 最大出生率D. 生态出生率1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A. 增长型种群B. 稳定型种群C. 下降型种群D. 混合型种群1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凸型曲线B. 凹型曲线C. 对角线型曲线D. S型曲线15:dN/dt=r N K-N/K这一数字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16: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A. 原始合作B. 竞争C. 中性作用D. 偏利作用17: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煤炭资源B. 核能资源C. 森林资源D. 天然气资源18:下列说法正确的事A. 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 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19: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A. 种子植物B. 真菌C. 蓝绿藻D. 蕨类植物20: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温带农田B. 温带草原C. 荒漠D. 冻原21:不符合群落演替方向性的特征是A.群落结构从简单到复杂B. 物种组成由少到多C. 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D. 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22:按logistic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A. k/2B. k/4C.rk/2D. rk/423:生态位的英文是A.habitB. nicheC. siteD. place三:判断题1:pH值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T2:自然界的生物不能单独生活在非生物的环境中;而受到周围其它生物因子的影响..T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不断改变自己;形成一定的特性和性状;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二是保留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各种特征;充分利用稳定条件下的资源;巩固自身的竞争能力..T4:休眠是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动物的休眠在发生在冬季;如蛇类冬眠..F5:环境因子中;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是直接作用..F6:在16℃下饲养的小白鼠其尾巴要比在32℃下饲养的长..F7: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K/2..T8:所谓生态对策就是一个物种或一个种群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取适应的行为..T9: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不是生物群落的成员..F10:一个群落发育的末期;也就孕育着下一个群落的发育初期..T11:植被的特征和组成是作用一个环境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表达;所以植被可以作为指示..成为这种指示的群落;称为指示群落..T12: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物质进行同化作用建造自身和繁衍后代的过程..T13: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称为抵抗力;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T14: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F15: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比陆地生态系统高..F16: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状态的过程..F17:在温带草原、落叶阔叶林、淡水湖和极地冻原等几种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淡水湖泊..F18:河流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比湖泊、水库迅速..T19:生态学中把具有相同营养方式和食性的生物归为同一营养级..T20:在系统系统中;与一级食肉动物相比植食动物受到捕食的压力较大..T21:所谓高位芽植物是指其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T22:一个种寄居在另一个种的体内或者体表;并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称为寄生..T23:生态系统营养级数目一般不会超过6个..T四:填空题1:生物圈是由具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类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2: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选择称为稳定性选择..3: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4: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寿命称为生态寿命..5:当种群数量N趋近于K值;1—N/K由1逐渐下降为零;表示种群增长的剩余逐渐缩小;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程度逐渐降低..6:非密度调节是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7:r-对策者的密度是经常剧烈变动的;它们的死亡率高;竞争力也弱..8: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五个生活型..9:海洋生态系统中净生产量的60%-90%可转化为次级生产;只有小部分被分解者分解..10:凡是利用生命系统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 11: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植物吸收与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1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消耗..13:根据植物开花所需日照时间的不同;可将植物区分为长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短日照植物..14:根据辅助能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两种类型..15: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3种类型;其中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答:①空间有限..适合于人类生活的陆地面积是有限的;只占地球表面的29%左右;很多不能利用..此外;破坏性开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使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少..②资源有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使非常有限的..生物资源虽可再生;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受到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因子的制约;也是很有限的..2:简述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概念及标志..答: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能力阈限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就是生态失调..标志:①结构标志..系统的一级结构指四个基本成分;失调的生态系统可能会有一个或几个组分缺失而出现一级结构不完整..②功能标志..平衡失调在功能上的反映就是能量流动在系统内的某一个营业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环正常途径中断..3:环境污染后的种群会发生什么变化答:①环境污染后;通常是种类数减少;只有少数或个别种类数增加..②原有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关系..③一般耐污种类在环境中增多;耐污性弱的物种消失..4: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的意义是什么答:①维持生物圈的正常功能..②减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维持生态平衡..③保留更多的遗传基因库;造福子孙..5: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①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③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6:简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答: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调节气候;增加降雨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防治污染⑤降低噪音;美化景观;提供燃料;增加肥源7:简述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答:人工合成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不可分解的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浓缩;又称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8:简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答:①整体有用性②空间固定性③用途多样性④持续有用性、共享性⑤负效应性简单解释9:举例说明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答: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构成了食物网;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举例简单说明10:简述k对策种和r对策种的特点;并睡眠哪个类型容易出现种群爆发;为什么答:k对策种的特征是个体大;寿命长;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竞争能力;对每个后代的巨大投资;r对策种个体小;寿命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后代不注意其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适应性强;不易灭绝..r对策种容易出现种群数量的爆发..这是由r对策种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旦其适应了环境;就会迅速爆发..六:论述题1:试述捕食对种群的调节和发展作用..答: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①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②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③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于猎物的关系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往往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着发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作用..2: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答:①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和iz 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作用..④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⑤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3:试分析湖泊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结合生态学知识;谈谈对湖泊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并采取哪些手段进行修复..答:受损原因:环境污染、水利建设、过度放养、水体富营养化、外来物种入侵等..管理原则:再生性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平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修复手段:营造林地、清淤、控制点源污染等..。
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生态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0635f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f.png)
生态学期中考试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学生得分:0分A、小麦B、甘蔗C、玉米D、萝卜学生答案:D 正确答案:A2.软体动物生长壳需要钙,环境中大量锶的存在可以补偿钙不足对壳生长的限制作用,这属于生态因子的()。
学生得分:2分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学生答案:C 正确答案:C3.随着海拔的升高,光照强度越来越()。
学生得分:2分A、弱B、强C、不变D、先增加后降低学生答案:B 正确答案:B4.狼的种群分布格局一般是()。
学生得分:2分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成群分布D、泊松分布学生答案:C 正确答案:C5.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称为()。
学生得分:2分A、实际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瞬时出生率D、特定年龄出生率学生答案:B 正确答案:B6.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公斤产量,钾可维持350公斤产量,磷可维持500公斤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学生得分:2分A、 250公斤左右B、 350公斤左右C、 500公斤左右D、大于500公斤学生答案:A 正确答案:A7.植物春化阶段必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为(),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学生得分:2分A、光照B、低温C、水分D、海拔学生答案:B 正确答案:B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太阳辐射为()。
学生得分:2分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 γ射线学生答案:C 正确答案:C9.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学生得分:2分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学生答案:B 正确答案:B10.东亚飞蝗的发生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学生得分:0分A、季节性消长B、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爆发学生答案:A 正确答案:D11.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一般()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
生态学试卷(含答案)
![生态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322e458fafab068dc0272.png)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基础生态位:在没有竞争和捕食调节下,有机体的生态位空间叫做基础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进展演替:在未经干扰的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从结构比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阶段发展到结构更复杂、更稳定的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利用环境更充分,改造环境的作用更强烈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生态效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阶层流转到另一个营养阶层,在不同营养阶层上能量各参数的比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2c956b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d.png)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A、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B、生物个体与种群生态学C、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D、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B、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C、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时间分布D、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分布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循环流动,逐级递增C、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4、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水资源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B、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位的一部分?A. 物种所利用的资源B. 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角色C. 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D. 物种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多样性保护B、人类行为对社会生态的影响C、计算机编程技术D、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8、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合成者9、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一种物质循环最为典型?A. 碳循环B. 水循环C. 氮循环D. 能量流动10、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被称为:A. 消费者B. 分解者C. 生产者D. 传递者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卷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88c01cf6529647d272852c8.png)
1狭义的城市环境是指()。
A、社会环境B、物理环境C、美学环境D、生态环境我的答案:B2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是()。
A、大学B、公园C、湖泊D、商场我的答案:D3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复核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确保自然平衡和(),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A、资源保护B、生态平衡C、城市化均衡D、发展平衡我的答案:A4景观生态学规划方法包括景观生态评价和()。
A、景观宏观调控B、景观功能评价C、景观可持续评价D、景观发展评价我的答案:A5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
A、代谢率发展率C、繁殖率D、迁出率我的答案:D6环境承载力是某一定的环境或结构不发生对人类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
A、改造程度B、人口数量C、人类与社会作用D、社会化程度我的答案:C7土壤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农药、石油、有害微生物和()。
A、重金属B、放射性元素C、洗涤剂D、烟碱类我的答案:C8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两个方面。
A、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B、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C、城市化与自然协调发展D、生态功能最大化我的答案:B9环境承载力中的自然资源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
A、空气资源B、能源资源C、物产资源矿产资源我的答案:D10城市专项规划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和()。
A、生态环境保护规划B、资源保护规划C、土壤保护规划D、社会秩序保护规划我的答案:A11下列不属于环境规划原则的是()。
A、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B、全面规划,突出重点C、扬长避短,合理优化D、以人为本,兼顾经济我的答案:D12生态功能指数中的结构指数包括人口结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
A、城市系统结构B、城市服务C、城市绿化D、城市居民我的答案:C13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是()。
A、湿地系统B、湖泊系统C、林木系统D、绿地系统我的答案:D14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
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单选题)-大学教育生物学类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试卷与试题
![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单选题)-大学教育生物学类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试卷与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f564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0.png)
环境保护知识题库(环保法规相关,单选题)-大学教育生物学类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试卷与试题二、单项选择题:1.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A. 所在单位B. 上级单位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 人民政府答案:D2.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A. 不定期发布B. 定期发布C. 应公众要求发布D. 应人大常委会要求发布答案:B3.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
A. 报批B. 核准C. 备案D. 申报登记答案:D4.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A. 当地B. 单位注册地C. 污染危害地D. 上级单位答案:A5.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可以并处罚款。
A. 停止生产或者使用B. 重做环评C. 重新报批D. 重新备案答案:A6.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答案:C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A. 防治污染的设施B. 防治污染的工艺C. 炼油装置D. 钻井设备答案:A8.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当地居民公告,采取()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
A. 引导性B. 自发性C. 预防性D. 强制性答案:D9. 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生态学试卷(含答案)
![生态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123e2852458fb760b5684.png)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围,即生态幅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基础生态位:在没有竞争和捕食调节下,有机体的生态位空间叫做基础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进展演替:在未经干扰的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从结构比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阶段发展到结构更复杂、更稳定的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利用环境更充分,改造环境的作用更强烈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生态效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阶层流转到另一个营养阶层,在不同营养阶层上能量各参数的比值。
生态学试卷
![生态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9b9d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1.(√)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2.(√)生态学中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
3.(√)负反馈机制能够提高生态系统内稳定的程度。
4.(√)生态学从研究对象分类学类群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5.(×)初级生产所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
6.(√)熵最小化即在稳定状态下,耗散系统的熵发生率小于任何相邻的非稳定态(最小耗散原理)。
7.(×)对于人类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9.(√)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种群数量。
10.(√)环境容纳量是体现生物生存环境限制的重要指标,昭示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然极限。
1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果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此临界值被称为生态阈值。
12.(√)生态足迹是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度量。
13.(√)食草动物又称植食性动物,即直接以植物体为营养的动物,也称为一级消费者。
14.(×)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和可进行光能和化学能自养的细菌。
15.(√)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
单项选择1.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是(D)。
A.建筑用材和经济林B.发展森林种植业C.发展森林养殖业D.提供丰富的绿色食用植物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B)。
A.亚马逊河B.尼罗河C.长江D.密西西比河3.下列对于我国四大水系描述错误的是(B)。
A.黑龙江水系属高寒温带水系B.黄河水系属寒带水系C.长江水系属北中亚热带水系D.珠江水系属南亚热带水系4.下列不属于按矿化度划分湖泊类型的是(B)。
A.淡水湖B.淡湖C.咸水湖D.咸湖5.下列不属于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是(D)。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https://img.taocdn.com/s3/m/601683d2f8c75fbfc77db242.png)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模拟试卷7(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钙质土植物(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钙质土植物(calcium-type plant):指适宜在富含碳酸钙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 解析:2.高温胁迫(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温胁迫(high ternperatLire stress):温度升高到植物适应范围最高点产生的对植物的能量代谢、生长发育胁迫现象。
高温主要引起生物膜的物理化学状态和蛋白质分子构型的可逆变化,因为类囊体膜对热特别敏感,光合作用失调是热胁迫的最初指标。
高温造成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最后导致细胞和个体的死亡。
)解析:3.光合适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光合适应(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植物在长期高CO 2适应后,植物的光合作用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高浓度CO 2对作物光合速率的最初促进会随时间延长而渐渐消失。
人们将这种因长期生活在高浓度CO 2下导致作物光合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对CO 2的光合适应。
)解析:4.主导因子(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导因子(leading factor):在一定的场合下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不能同等地看待,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在一定的场合中按着一定的配合方式结合,结果不同;其中总会有某种生态因子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生态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https://img.taocdn.com/s3/m/2159c7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2.png)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1.1.接排序(direct ordination)(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解析:2.间接排序(indirect ordination)(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解析:3.极点排序法(polar ordination, Po)(华东师范大学1996)(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极点排序法:由Bray和Curtis于1957提出,在多维的植物种空间中主观确定两个样方点,假定它们处在数据集的某一组合环境梯度的两个端点。
然后按空间坐标投影的方法将所有的样方点都投影到两点连成的直线上,排序得分就是各样方在直线上的相对位置,给出多个极点对可以得到多维排序。
极点排序的关键是选出合理的极点对,它们必须代表某种环境因子或组合环境因子。
)解析:4.中度干扰理论(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度干扰理论:中等程度的干扰将使生物多样性最高,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建立种群。
)解析:5.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华东师范大学1999,2002;山西师范大学2004)(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环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解析:6.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华东师范大学:1997)(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态学原理与保护生物学考试试题
![生态学原理与保护生物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c944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e.png)
生态学原理与保护生物学考试试题(部分展示)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生态概念最能代表“伪装”现象?
A. 共生
B. 模仿
C. 拟态
D. 革除
2. 关于种群迁移的概念,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种群迁移是指种群内个体的位置变动。
B. 种群迁移是指生物种类的迁徙。
C. 种群迁移是指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瓦解。
D. 种群迁移是指地理概念的推移。
3. 以下哪个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河流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
4. ______是指一个物种或种群在自然环境中所展现出不同现象或行为的时间规律性。
5. ______是指某个生物所处的特定境遇。
6. 计算生物学中,研究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所用的具体方法是______。
7. 生长速度(r)是指数量指数规律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
8. 生态学中的“环境”一词是什么含义?生态学家如何通过研究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种群?
9. 请简要说明生态位的概念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0. 请解释种群密度依赖性生长以及其背后的机制。
(更多试题内容请见完整文章。
)。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翻译考核试卷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翻译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95e60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1.请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3.请阐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列举至少三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解,以及生态补偿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D.高投入高产出
7.以下哪些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碳氢化合物
8.以下哪些是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石油
9.以下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就地保护
C.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
D.促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产业发展
10.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D.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6.关于生态平衡,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B.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C.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无关
D.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
17.以下哪个属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A.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封闭的,不会向外流失。()
2.生物入侵只会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3.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城市绿化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考核试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75e9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3.png)
3.生物多样性评价法通过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挑战包括物种数据获取难度大、评价标准不统一等。
4.景观生态学评价法关注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影响因素包括景观组成、格局和生态过程。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来影响评价结果。
B.水质
C.土壤污染程度
D.人口密度
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包括()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量
C.植被覆盖率
D.人均寿命
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
B.生物多样性评价法
C.环境容量评价法
D.市场价值评价法
5.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景观生态学评价法主要关注()
A.评价方法的选择
B.数据的准确性
C.评价人员的经验
D.考试成绩
9.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A.诊断生态环境问题
B.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C.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所有以上选项
10.以下哪个指标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化学指标?()
A.土壤pH值
B.植被覆盖率
C.水质指数
D.噪音指数
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法
B.生物多样性评价法
C.环境容量评价法
D.景观生态学评价法
19.在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时,以下哪个步骤通常需要优先完成?()
A.确定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
B.收集相关数据
C.制定评价标准
D.实施评价方法
20.以下哪个概念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密切相关?()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2d51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4.png)
生态学期末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3、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团粒结构C、核状结构D、片状结构6、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9、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A、疏选结构B、紧密结构C、稀疏结构D、通风结构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11、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13、种群平衡是指()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1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215、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谁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17、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A、蒙古标B、长白落叶松C、红松D、兴安落叶松18、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19、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20、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项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项级21、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2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23、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24、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荒漠25、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B、森林C、海洋D、农田26、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湖泊B、草原C、果园D、热带雨林,2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28、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4a6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5.png)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栖息地破坏C. 过度捕捞D. 环境地理位置答案:D3.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的学科,以下哪个是生物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种群遗传B. 基因突变C. 物种形成和扩散D. 群落生态学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可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水温和光照条件B. 土壤养分和pH值C. 水体流速和溶氧含量D. 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答案:C5.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发生?A. 生物富集B. 溶解和挥发C. 土壤沉积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生物标志物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来评估环境质量。
答案:生物化学物质或分子2.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成熟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答:环境因子是指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浓度等。
不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不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低,无法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可以使生物在合适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也可以使生物在环境变化时进行适应和调节。
2.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调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29c29629b6648d7c1c74657.png)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8)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生态平衡2、温室效应3、生境4、生态学5、生物小循环6、生态工程二、简述题(每题10分)1、生态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2、举例解释边缘效应3、分析单种群增长的两种模型4、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三、论述题(每题15分)1、试论述种间关系及其内容2、试用系统科学或控制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生态学问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7)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协同进化2、内禀增长率3、生态工程4、净初级生产力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7、边缘效应(作用)8、生态演替二、简述题(任选三题;每题14分)1、简述种群增长基本类型,并说明环境容量对种群增长的影响2、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3、简述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4、简述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功能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7分)1、试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2、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3、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的对策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9)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1、生态因子2、生态型3、R-对策4、K-对策5、食物链6、食物网7、种群8、群落9、竞争 10、协同进化 11、耐性限度 12、生态幅度 13、原生演替 14、次生演替 15、初级生产 16、次级生产 17、可再生资源 18、不可再生资源 19、温周期现象 20、光周期现象二、简答题(每题5分)1、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及其特征2、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3、生活型与成层现象4、列举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三、论述题(每题20分)1、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分类2、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 2、最小最大限制定律(Sheford limiting law) 3、基质(matrix)4、边际效应(edge effect) 5、生态等值(ecological equivalents) 6、基石种(key stone species 7、腐食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 8、密度制约(density dependent) 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logical services) 10、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2、简述种群增长的类型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类型4、简述生物多样性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途径三、论述题(每题15分)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替趋势2、阐明全球碳循环过程,并论述温室效应(这里指全球温度上升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1)一、概念(每题3分)1、生态学2、生境3、耐性限度4、温周期现象5、光周期现象6、种群密度7、生态平衡的阈值8、协同进化9、演替10、食物网二、简答题(每题5分)1、列举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3、种群年龄结构的概念及类型4、两种生态对策对比5、种间关系的类型6、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三、论述题(每题20分)1、概述物质循环的一般过程及主要类型2、试分析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2)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2、内稳态3、景观连接度4、生态等值5、生态幅6、基石种7、生物富集8、生态效率9、生物多样性10、生态服务功能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型2、简述种群存活曲线的类型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机制4、简述生物入侵的危害与控制途径三、论述题(每题15分)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趋势2、阐明全球氮循环过程,并论述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氮沉降、富集养化、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生态效应的影响2003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生态型(Ecotype)2、无性系种群(Clone population)3、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4、功能反应(Function response)5、盖阿假说(Gaia hypothesis)6、净生产力(Net productivity)7、香侬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 index)8、生物富集(Ecological amplify)9、基质(matrix) 1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种群相互作用类型2、试写出种群增长模式、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与两个种群警长模型,并说明式中r,K,α,β等的生物学意义3、植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4、简述顶级群落的类型5、简述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主要类群及其过程6、简述廊道的类型和生态功能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植物对干旱的反应与适应方式2、阐述生物入侵的过程、危害与控制途径3、阐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区别4、阐明全球硫的生物地化循环过程,并论述人类活动对硫循环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生态学一、限制海洋自养生物生长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海洋中生源要素的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https://img.taocdn.com/s3/m/78f5e60ba26925c52cc5bfc5.png)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7(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1..直接排序(direct ordination)(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解析:2.间接排序(indirect ordination)(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解析:3.极点排序法(polar ordination,Po)(华东师范大学1996)(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极点排序法:由Bray和Curtis于1957提出,在多维的植物种空间中主观确定两个样方点,假定它们处在数据集的某一组合环境梯度的两个端点。
然后按空间坐标投影的方法将所有的样方点都投影到两点连成的直线上,排序得分就是各样方在直线上的相对位置,给出多个极点对可以得到多维排序。
极点排序的关键是选出合理的极点对,它们必须代表某种环境因子或组合环境因子。
)解析:4.中度干扰理论(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度干扰理论:中等程度的干扰将使生物多样性最高,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建立种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七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
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四种研究方法。
2. 种群密度的种内调节包括___ ___调节、___ ___调节、___ ___调节等形式。
3.丹麦生态学家C. Raunkiaer根据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将陆生植物
划分为5类生活型,即_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
植物、___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____植物。
4. 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 ___因子、___________ _因子、_____________因子、____ ___因子和____ ___因子。
6.根据生物学效应的差异,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
、和。
7.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分别是、、、和饱和期。
8.陆生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有___ ___、___ ___和___ ___三个基本类型。
9.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__ ____、___ ___、____ __等。
10.生态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种金字塔的统称。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据参与循环的物质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种。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共10分,每题1分)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2、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 温度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风
3、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
A.地衣 B.菌根 C.蜜蜂与月季 D.珊瑚
指示植物的是()
4、可以作为SO
2
A. 地衣
B. 黄瓜
C. 马铃薯
D. 兰花
5、使植物叶上出现细密、近圆形坏死斑的大气污染物是()
A. O
3 B. PAN C. NO
2
D. HF
6、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这一适应被称为()。
A. 贝格曼规律
B. 阿伦规律
C. 高斯假说
D. 谢尔福特耐性定律
7、昼伏夜出是动物躲避高温的()。
A. 形态适应
B. 生理适应
C. 行为适应
D. 结构适应
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属于()。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0、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环境生态学:
2、全球变化:
3、生态入侵:
4、生物积累:
5、转基因生物:
6、生态位
7、群落:
四、问答题(共35分)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8分)
2、比较R-选择与K-选择(8分)
3、简述生态监测的定义及其优点和缺点。
(8分)
4、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什么。
(6分)
5、简述兰紫光、青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5分)
五、论述题(14分)
1、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功能类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