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备课全册完整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比和比例4. 圆5. 百分数6. 统计7. 数学广角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能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

4.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能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和比例的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方法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学会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掌握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数学教学挂图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直尺、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百分数等概念。

2. 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讲解例题,演示运算过程,解释运算规则。

比和比例:讲解例题,解释比和比例的概念,展示实际应用。

圆:讲解例题,介绍圆的性质,演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百分数:讲解例题,解释百分数的含义,展示计算和应用方法。

统计:讲解例题,介绍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分析数据。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例题解答2. 比和比例:概念解释例题解答3. 圆:性质介绍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4. 百分数:含义解释计算和应用方法5. 统计:图表绘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数乘除法练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百分数计算和应用题统计图表分析题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给出答案。

新人教版上册六年级数学单元备课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人教版上册六年级数学单元备课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一、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阶段目标(4~6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0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0篇)数学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材料。

那么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篇1)复习内容:课本第22页练习六。

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复习过程:(一)导入:板书:整理和复习(二)整理。

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使学生明确:5×12或12×5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明确:8/15×5,5个8/15的和,8/15+8/15+8/15+8/15+8/15=8/15×5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使学生明确:24×3/8就是求24个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对整数乘法的的扩展。

练习:练习七的第3题。

板书: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一个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使学生明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板书:应用乘法交换律应用乘法结合律应用乘法分配律练习:练习七的第4、5题。

5、口算练习七1、10题。

6、分数应用题。

(1)把谁看作单位“1”六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9篇〕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p 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进步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3、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

〔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

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明晰,引出线段草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一、复习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及应用2. 比的认识3. 圆的认识4. 位置与方向5. 计量单位换算6. 统计与可能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熟悉圆的性质和计算,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学会使用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空间观念。

5. 掌握计量单位换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6.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了解可能性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圆的性质和计算、统计与可能性。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除法、比、圆、位置与方向等知识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除法:以实际例题为载体,讲解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2)比的认识:通过实例,讲解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比例等。

(3)圆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位置与方向: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位置和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5)计量单位换算:讲解换算规则,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6)统计与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列出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结构。

2. 例题及解答:在黑板上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共同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除法计算题。

(2)比的应用题。

(3)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

(4)位置与方向描述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备课全册位置》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具体编排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研究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研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升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研究“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共有两个例题,其中第一个例题是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数对,使学生体会用数对可以准确、简洁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时,先让学生找出哪个是XXX,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给出用数对表示XXX同学位置的方法,并通过表示XXX、XXX 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

第二个例题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与第一个例题不同的是,把具体环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

具体化编排如下:1)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

2)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建议1.提升学生已有的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经验。

2.注意知识的综合性。

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分数乘分数,需要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研究。

通过这个层次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4(教学混合运算)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教学混合运算的内容。

通过这个层次的研究,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与运算顺序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整数与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了解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整数的意义- 能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不同的情境教学重点:- 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2. 引入整数的符号: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表示盈余,负数表示亏空的含义。

4. 练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整数和负数的理解。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的练题。

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分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分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图形和实例说明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的比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朋友。

2. 引入分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分数。

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购物时看到价格标签。

4. 分数的比较: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和第2页的练题。

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小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小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重点:- 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何用小数表示我家的宽度。

2. 引入小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小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小数。

3.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厨房的食谱。

4. 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 比和比例4. 圆5. 体积和面积6.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7. 解决实际问题详细内容包括: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简便计算方法;比和比例的概念及性质;圆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体积和面积的计算及应用;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及性质,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5. 学会体积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6. 培养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整理、分析并表示数据。

7.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3.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4. 体积和面积的计算教学重点:1. 分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2. 比和比例的应用3. 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4.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5. 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红分水果,如何计算每个人分得的水果比例?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比和比例等概念。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等。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中。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 内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比和比例圆体积和面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解决实际问题3. 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乘法应用题3. 分数除法应用题4. 比例5. 圆6. 百分数7. 扇形统计图8. 数的运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学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解决有关比例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如购物打折、制作蛋糕等,引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2)分数除法: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比例:讲解比例的概念,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求解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2. 内容:(1)分数乘法(2)分数除法(3)比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3/4 × 2/5② 5/6 × 4/9① 3/4 ÷ 2/5② 5/6 ÷ 4/9① 2:3 = 4:x② 5:7 = x:142. 答案:(1)① 3/10② 10/18(2)① 15/8② 5/3(3)① x = 6② x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设计一些提高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重点关注分数乘除法、比例和圆这三个章节。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应用;2. 圆的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方法;4.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5. 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6. 百分数的概念、计算及应用;7.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2. 掌握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3.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4. 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能运用数据进行推理;5. 掌握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6.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计算和应用方法;7.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圆的面积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数据处理和分析、百分数的应用;2.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方法、圆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百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圆规、直尺、三角板;2. 学具:课本、练习本、圆规、直尺、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法与除法、圆的性质、分数混合运算等知识点,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百分数、圆等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各章节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3. 示例:分数乘法与除法、圆的性质、分数混合运算等;4. 练习题:布置随堂练习题,展示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法与除法、圆的周长和面积、百分数的计算;(2)应用题:运用分数、百分数、圆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拓展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一起看看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阅!为了让您对于六年级数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

38252044509045155138407720809018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89)720924)76323.笔算。

7)7563)310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1.学习例13:出示283527=(1)学生独做。

(2)学生说出算法。

(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

(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练习十四的1---5题。

1.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

2.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

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2971)728656)5492714941864514244板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3:283527=10510527)283527135135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1 2
×
1 5
的意思。
1 公顷的 1
2
5
?公顷
1 公顷 2
5. 怎样计算呢?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1 2
×
1 5

1×1 2×5

1 10
(公顷)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解决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 你是怎样理解“种玉米的面积占 3 ”这句话?(把这块地 5
5. 怎样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预设1:1204 ×
3 4

9 5
(dm)
预设2: 2.4×0.75=1.8(dm)
预设3: 2.4×
3 4
0.6 3 =2.4× 4
1
=1.8(dm)
观察这3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6. 观察上面两道题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有着怎样的联系。 怎样计算小数乘分数呢?
4. 怎样计算呢?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1 2
×
3 5

1×3 2×5

3 10
(公顷)
观察1:上面两个问题它们都是求什么呢?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观察2:上面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小结:小数乘分数与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同,能约分的 先约分,使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1. 做一做
1.2 ×
1 2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 倍 是 多 少 。
2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 多 少
。)
1
( 2 > 问题二: 桶是多少升?
2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2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1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 勺 洗 衣 粉 。
2
2 2 2 2 2 2 2 23 6 2
×3= + + =
=
= = (个)
9 999 9
9 93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 4 >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o

4
4
1
1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2
是多少。
()
1
1
1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2
2
2
1
( 3 > 问题三: 桶是多少升?
4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想:求12L的
是多少。
()
1
1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精品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单元集体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六)年级(二)单元《分数乘法》主备人:李姝娜参与人: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单元集体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单元集体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单元集体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六)年级(五)单元《百分数》主备人:王凤仙参与人: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红河第七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单元集体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备注:主备人空出“我的建议”不填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16×4—7×9(35+21)×28 70—4×6 36×2+152、引出课题: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教师点拨: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怎样计算呢?运算顺序跟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计算,指名读题。

(2)学生按整数运算的顺序计算。

(教师巡视)(3)订正:指名学生问: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教师明确:这道题有乘有加,同学们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题有乘有减,或者有乘有加还有小括号,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出示做一做两道题)2、做一做:(1)试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

(教师巡视)(2)订正:让学生先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主动学会新知。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大家学习得很好。

我们要注意在混合运算中计算步骤还要过于繁琐。

还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1、练习四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几名学生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2、练习四第3、4、5题。

(五)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一) 第 1 课时 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过程与方法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具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5个12是多少?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教师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通过将算式:310 +310 +310 改写成乘法算式,引出课题。

二、探究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谈话并提问:今天是小新的10岁生日。

妈妈买来了一个大蛋糕。

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

他们每人吃29个。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3个人一共吃多少个?)(2)提出要求: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草稿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画一画,算一算,争取让同学们看清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他们每人吃29 个”,就是把整个蛋糕看作单位“1”。

把这个圆平均分成9份,其中2份就表示一个人所吃蛋糕的大小,就是29 个。

那么三个人一共吃的就是求3个29 是多少?追问:你们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将问题分析得很清楚,那你们是怎样列式的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①29 +29 +29 =2+2+29 =69 =23 (个)表示3个29 连加的和是多少。

②29 ×3=2X39 =69 =23 (个)也表示3个29连加的和是多少。

追问:不同的算式都表示“3个29 连加的和是多少”由此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用乘法计算更简便一些。

)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不同的是相同加数是分数。

2、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29 ×3=2X39 =69 =23(个)并提问。

请你们看看这个算式,你能理解它是怎么计算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110B 、910C 、11104、12×(14 + 13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B 、20× 34 +20C 、20×(20× 34 )6、比35的 27多9的数是( )。

A 、19B 、14C 、1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

1、1吨的 45 和4吨的 15 一样重。

( )2、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5 米。

( )3、冰箱的数量相当于电视机的78 ,冰箱的数量比电视机少18 .( )五、看图列式计算。

六、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 57 ,行驶了多少千米?2、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

第一周卖出总数的 15 ,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38 。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⑶还剩多少双?3、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

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9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4、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一、指导练习。

1、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教材第23页第2题)课件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

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市政府广场的位置。

以市政府广场为观测点:①市政府在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②电信大楼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③工人文化馆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④科技大楼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⑤银行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学生完成后汇报。

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

2、根据描述确定物体位置(教材第25页第7题)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文化广场在电视塔的北偏东45°方向1千米处。

北(2)体育场在电视塔的西偏南30°方向2500米处。

电视塔(3)博物馆在电视塔的西偏北20°方向2千米处。

(4)动物园在电视塔的东偏北40°方向1500米处。

500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课难点,所以每展示一个学生的作业,教师都要关注到全体学生是否认真观察了,出现问题时,师生共同解决。

(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3、描述及绘制路线图(教材26页第9题)“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千米后向西行驶4千米,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千米到达终点站。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北40°1千米(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再描述公共汽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指名说,同桌说。

二、课堂检测。

1、小强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50°B、东偏北50°C、西偏南40°2、⑴以超市为观察点,商场在()A、正南方B、正西方C、正东方⑵以超市为观察点,学校在()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处不在。

我们刚学习的第二单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谁能说一说第二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学生说板书。

描述物体的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位置与方向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描述及绘制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分析问题: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B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出示问题:海军的潜水艇现在在A处。

请在平面图上确定船只的位置。

在我潜水艇西偏北35°方向上,约1500米处发现一艘船只。

3、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50°B、东偏北50°C、西偏南40°4、描述路线图,绘制路线图。

出示问题:沙漠驱车越野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A、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B、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C、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终点在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

(2)说出具体路线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填一填。

(小黑板出示图)(1)以车站为观测点,学校的位置是()偏()()度,距离车站()米。

(2)银行的位置是()偏()()度,距离车站()米。

(3)邮局的位置是()偏()()度,距离车站()米。

2、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用1厘米代表100米)(1)超市在百货大楼的正北方向200米处。

(2)医院在百货大楼的南偏西30度方向250米处。

(3)书店在百货大楼的东偏北40度方向150米处。

(4)小萍家在百货大楼北偏西45度方向200米处。

(5)小梅家在百货大楼东偏南20度方向100米处。

3、看图完成问题。

(1)体育场在广场的偏的方向上,距离约是米;广场在体育场的偏的方向上。

(2)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下来。

4、师: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设计一个“开心游乐园”好吗?并描述各个游乐项目的位置。

相信你一定是个富有创意的设计师。

(1)学生自己创设。

(2)汇报交流:学生作品展示。

四、小结质疑。

谁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板书设计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师导、生学活动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

1.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

19 ×3 13 × 14 4× 18 45 ÷ 4 34 ÷ 12 2.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6 5 1 2917 在学生回答后给出答案,它们对应的倒数分别是: 6 15 1 29 1173.导人本课学习: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进行推导与算式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例题展示,归纳总结1.把一张纸的 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课件)2.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画出图形。

3.引导学生具体分析。

根据图,下可以看到,一张纸的 45相当于是把一张纸分成5等,其中的每份就是 15 ,那么4份就是 15 ×4= 45 。

根据题意,即是把 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 15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 15 ,就是 25 。

列式:45 ÷2= 4÷25 = 25。

4.让学生换角度思考: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把4个 15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份就是个 15 。

我们根据图示还可以理解是把 45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45 的 12 。

列式:45 ÷2= 45 × 12 = 410 = 25。

5.比较 45 ÷2与 45 × 12 所表示的意义,并且揭示出结论。

结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举一反三,活跃课堂1.在例2的基础上,稍加改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