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
“十四五”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23┣ ┫COVER STORY “十四五”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适应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加快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奠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文| 匡贤明10月7日,消费者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内的一家餐饮店用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分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表现在消费领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十四五”时期发展提出了系列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适应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加快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奠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升级态势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我国消费不仅在规模上快速增长,而且在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消费结构上呈现快速升级的态势。
疫情对居民消费有短期冲击,但消费增长的长期趋势不变。
此次疫情客观上对城乡居民消费带来了短期冲击。
我们用ARIMA 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城乡实际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低于新冠疫情前所预测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影响最大的是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直接损失超过900元。
但从二季度,消费开始复苏。
进一步的模型预测显示,乐观估计2021年二季度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将基本消化,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
这表明我国消费增长的趋势不变。
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这些年老百姓在健康、医疗、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
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2017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低于30%;2018年,居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28.4%。
周汉民: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的提案

周汉民: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的提案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5期(摘要)建议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加快实现向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突破传统观念,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抓消费、抓服务上当前我国消费占GDP比重只有50%,大大低于全球70%左右的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绝对水平低,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差距大,消费极度不均衡。
若能通过一系列政策去引领社会消费,通过抓消费、抓服务,每年多增3—5万亿元消费,就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问题,让产业结构自觉向消费和服务方向转型,形成消费引领型的新兴产业体系。
二、努力维护金融市场和资产价格的稳定,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我国对居民工资收入实行税率较高的累进所得税,对各类投资性财产收入则实施过轻的所得税,造成全体国民对房地产投资趋之若鹭。
高房价、高房租和过高的间接税,推高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
政府应以税收方式对差价收入进行调节,让居民住房主要体现消费品属性。
三、扶持和发展新业态消费,激发和引领居民消费热情我国各级政府不仅掌握着投资资源,也掌控着大量的消费资源。
各种文化资源、科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生态环保资源等,主要掌控在政府手中。
文化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健康护理消费、绿色生态消费恰恰是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和快速增长点。
政府要研究如何让这些公共消费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培育居民消费能力,倡导文明健康消费文化学会消费,尊重服务,是国民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要发挥我国在行政制度上的巨大优势,通过网格化的扎根社区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做好居民消费的示范组织工作,倡导文明健康消费文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文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顺应和把握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推动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我国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長,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第一章: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巨大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这使得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家庭消费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阐述。
第二章: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2.1 消费总体水平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家庭消费水平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39272元,显示出中国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
2.2 消费结构中国家庭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过去,食品和日用品消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消费逐渐增长,特别是互联网消费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
2.3 消费习惯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现在更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需求。
同时,线上购物的普及以及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也使得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购物、外卖等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消费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影响中国家庭消费的因素3.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决定家庭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家庭消费的增长。
3.2 城乡差异中国的城乡差异也对家庭消费产生了影响。
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家庭,因此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相对更强。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城市家庭更注重服务性消费,而农村家庭更注重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3.3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中国家庭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医疗、康养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也带动了消费升级和品牌消费的增长。
第四章:中国家庭消费的趋势与挑战4.1 消费升级中国家庭消费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品牌以及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也不断增加。
中国文旅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文旅产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旅产业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我国文旅财务报告,近年来文旅产业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旅游营业收入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文化营业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利润分析从利润角度来看,文旅产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2019年,文旅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旅游利润总额0.8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利润总额0.31万亿元,同比增长8.6%。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资产负债分析从资产负债角度来看,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
2019年,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4.2%,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财务状况较为稳健,负债风险较低。
三、文旅产业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文旅产业毛利率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毛利率为18.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毛利率为16.2%,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毛利率为23.6%,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2. 净利率分析文旅产业净利率也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净利率为15.1%,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30..7254 515...243947 17.34 7.77
58.80
1990 食品烟酒 交通通信
3.13 5.24 11.18 5.58 4.52 15.47 5.75
这部分人群具有较为稳定和可观的收入,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过往对于物质层面的追求,消费理念从 “越便宜越好”转变为“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消费”,并且购物时越来越忽略奢侈品品牌的价值,偏向于高 性价比、高质量商品。
2018年中国品质人群消费观认同情况
宁愿多花钱购买高品质商品,也不买会给自身带来麻烦的商品 愿意为更好服务和体验花费更多 非常注重商品品质质量表现 购买符合自身个性的产品 提倡环保并身体力行 愿为更高效率花费更多 注重产品外观及设计风格 更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多样化选择休闲娱乐,艺术熏陶、影院观影、线
上观看足球联赛……这些都是消费市场上新的亮点;
休
精神与知识储备需求增加推动知识付费兴起,科
闲
学育儿推动早教行业发展,休闲旅游推动居民消
费升级浪潮;
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等服务类消费领域将继续 成为消费热点。
医
疗
餐
教
饮
育
金 融
通 讯
消费业态升级研究框架与核心观点
数据来源:《2018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几个证据
海淘盛行: 根据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发布的《中国海淘消费报告》,跨境电商的发展让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大众化态势,而
三四线城市居民迸发出了比一二线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费能量;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得小城市人群热衷海淘,在吃穿用度各方面选购优质产品。
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

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居民家庭消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开展了一项全面的居民家庭消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调查结果,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对象为居民家庭,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收入、支出、储蓄、债务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共涉及10000个家庭作为样本。
三、家庭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整体上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2019年,全国居民家庭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000元人民币。
此外,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转移收入等。
四、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支出主要分为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住房费、交通费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生活费是居民家庭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占总支出的40%左右。
教育费用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此外,医疗费用和住房费用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居民对健康和舒适生活的追求。
五、家庭储蓄情况调查显示,居民家庭储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但大部分家庭仍然有一定的储蓄能力。
2019年,居民家庭的平均储蓄率为25%左右,重点城市的平均储蓄率相对较高。
六、家庭债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整体上债务水平较低。
在居民家庭的负债中,住房贷款是主要债务来源。
尽管住房贷款占据了一定比重,但绝大部分家庭仍然能够按时偿还债务。
七、家庭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
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有效推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
此外,家庭消费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需求变化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目录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中国消费市场概况 (3)消费市场规模 (3)消费结构 (4)消费趋势 (5)大数据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应用 (6)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 (6)大数据在消费市场中的作用 (7)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8)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结果 (9)消费者画像分析 (9)消费行为分析 (10)消费偏好分析 (12)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的启示和挑战 (13)启示 (13)挑战 (14)结论 (15)总结 (15)展望 (16)引言背景介绍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增长。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分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中国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变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大数据分析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社交媒体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市场趋势。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消费市场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收入水平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揭示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大数据分析中,社交媒体数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报告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概述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运行的总体稳定。
本报告将回顾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0年经济展望进行探讨。
二、2019年经济发展情况1.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稳定2019年,我国GDP增速为6.1%,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尽管增速放缓,但我国经济总量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地位。
2. 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4%,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7%,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4.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增速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其中,网络零售、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保持较快增长。
5. 外贸形势复杂多变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3.4%,增速较上年下降10.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1.6%。
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贸形势复杂多变。
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尽管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但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三、当前经济形势分析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2. 内部结构调整加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2019年,我国政府实施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四、2020年经济展望1. GDP增速预计在6.0%左右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预计2020年我国GDP增速在6.0%左右。
宏观经济学_中国经济周期_中国经济增长

1、对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的看法2、围绕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谈谈认识改革开放前。
除国民经济恢复阶段以外,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赶英超美"大跃进”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拨乱反正”阶段。
可以发现: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吻合特征,这就初步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层面活动对经济层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的吻合还表现出了很强的规律性,即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最后一年都是下一个周期衰退阶段的开始,而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倒数第二年都对应着相应周期阶段的峰值点。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同样要归因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阶段在时间跨度上存在着完全的吻合,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对应着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这种由改革开放前的“基本吻合”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完全吻合”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循序渐进,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由此使得经济机制内部因素对于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愈加明显,导致市场的调节决定了经济周期的特征。
另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打破了经济周期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的规律,而且使得经济周期表现出了新的波动特征。
综合分析,1949年至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演变表现出了鲜明的耦合性,且这一耦合又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从改革开放前的“基本耦合”转变为了改革开放后的“完全耦合”,新时代则又表现出了新的耦合特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通报,此次疫情对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影响在空间上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第二梯队是受影响比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梯队是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第四梯队是受影响最小的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在此,本文将疫情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划分为湖北省内和省外两个板块分别进行分析。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5.2%。
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3元,增长10.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0%;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941元,增长9.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1%。
这表明①发展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②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居民消费水平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④消费观念更新影响消费行为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2019年国庆长假结束后,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可能得益于A.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超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提高C.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收入预期整体乐观D.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以追求发展资料消费为主3.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不再满足于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等几类传统方式,期货、外汇、基金、房产、保险、黄金等各类理财产品深受投资者青睐。
这表明①居民可支配收人增加,投资需求增强②传统投资理财方式收益较低不能满足投资需求③我国金融理财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④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降低投资风险的最佳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菜篮子”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保证“菜篮子”产品充足均衡供给,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需求。
以下政策及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向居民发放补贴→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对“菜篮子”产品的消费能力B.落实地方储备任务→减少市场供给→保证“菜篮子”产品价格稳定C.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减少运输流通环节→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D.加强生产用地保障→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5.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假日旅游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等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追求。
2019年高考时事政治解读及配套练主题之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9年高考时事政治解读及配套练习主题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时事·热点】材料一: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是积极稳妥的。
材料二: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材料三: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链接·解读】经济生活角度1.如何才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通过个税改革、稳就业等政策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消费环境,让百姓能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消费升级的现状、需求特征及政策建议_张景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53Consumer Market消费升级的现状、需求特征及政策建议新一轮消费升级现状(一)消费意愿持续释放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8年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趋势指数高位趋稳,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消费者的个人经济情况和消费意愿持续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76.2%,达历史新高,消费作为持续保持拉动经济增长驱动力的第一引擎,作用日趋凸显,消费意愿的持续释放越来越重要。
(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消费水平提升、消费权益保护、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变化等方面(陈鹏,2018)。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显示我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近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衣食消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享受类消费上升,其中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尤其突出(见表1)。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二产业的服务性特征明显增强,第三产业融合程度加深。
马俊炯(2019)指出以服务消费为主导的消费升级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目前进行的消费升级正在驱动着以教育、娱乐文化和医疗保健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消费逻辑逐渐转变消费逻辑升级是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考虑的价值侧重点和价格评估方法,即“心智模式”(刘熠哲、郁祁,2019)。
首先,消费诉求的改变。
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判张景云 教授 吕欣欣(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048)内容摘要: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高品质发展的“助推器”,涵盖消费对象升级、消费方式换代、消费制度保障和消费观念更新四个层面内容。
伴随消费品质提升、消费逻辑转变,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发生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个性化与标准化并存、智能化与尊重手工传统并存、场景化体验与网络化消费并存、品质化与简约化并存、品牌化与去品牌化并存。
中国居民家庭负债、消费增长与消费升级——基于CHFS的经验证据

利 的 重 要 方 式 ,但 偿 债 行 为 和 偿 债 预 期 又 可 能 会 增 加 家 庭 未 来 支 出 的 压 力 ,影 响 消 费 的 可 持 续 增 长 。 因 此 ,深 入 研 究 我 国 居 民 家 庭 负 债 如 何 影 响 消 费 增 长 和 消费结构对国内消费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本 文 基 于 2015 年 和 2017 年 中 国 家 庭 金 融 调 查(CHFS)微 观 数 据 ,实 证 检 验 我 国 居 民 家 庭 负 债 对 家 庭 总 支 出 、消 费 性 支 出 以 及 消 费 结 构 的 影 响 , 丰富了现有关于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影响及影响机制 的 文 献 ,同 时 也 为 扩 大 内 需 、提 振 消 费 以 及 寻 求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背 景 下“ 促 消 费 ”提 供 了 理 论 支 撑 和 决 策参考。
一 、问 题 提 出
党 的 十 九 大 报 告 中 明 确 提 出“ 完 善 促 进 消 费 的 体 制 机 制 ,增 强 消 费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性 作 用 ”,之 后 中 央 历 次 会 议 也 再 次 强 调“ 充 分 发 挥 消 费 的 基 础 作 用 , 不 断 提 高 消 费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拉 动 作 用 ”、“ 将 促 进 形 成 强 大 国 内 市 场 ,持 续 释 放 内 需 潜 力 ,推 动 消 费 稳 定 增 长”。 如 何 促 进 国 内 居 民 消 费 的 有 效 扩 大 和 消 费 结 构 的 升 级 已 成 为 推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键 所 在 。 近 年 来 ,随 着 居 民 消 费 形 式 的 多 样 化 和 消 费 观 念 的 转 变 ,如 住 房 贷 款 、汽 车 贷 款 、耐 用 品 贷 款 以 及 购 物 分 期 付 款 等 贷 款 形 式 的 多 样 化 ,中 国 居 民 的 家 庭 负 债 不 断 攀 升 。《中 国 统 计 年 鉴》数 据 显 示 ,中 国 家 庭 总 负 债 从 2007 年 的 50674.67 亿 元 增 加 到 2019 年 的 553275.96 亿 元 ,家 庭 总 负债占 GDP 的比重由 18.76%增加至 55.84%,其中消费 性 负 债 占 家 庭 总 负 债 的 比 重 从 2007 年 的 64.63% 上 升 至 2019 年 的 79.48% 。 适 度 的 负 债 可 以 增 加 当 前 可 支 配 收 入 和 缓 解 流 动 性 约 束 ,发 挥 财 富 效 应 帮 助 家 庭 实 现 跨 期 消 费 ,但 过 重 的 债 务 负 担 将 通 过 增 加 偿 债 压 力 和 降 低 流 动 性 来 抑 制 消 费 增 长 以 及 消 费 结 构 升 级 [1]。 由 此 ,我 们 自 然 会 思 考 一 个 问 题 :在 中 国 现 有 的 经 济 结 构 、家 庭 收 入 和 财 富 水 平 下 ,居 民 的 家 庭 负 债 是 否 会带来消费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升级?
新最新时事政治—发展资料消费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表是某家庭2019年上半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依据表中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家庭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是1万元②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0.326③该家庭的按劳分配收入是4.5万元④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1.7万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②旅游消费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③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改变④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 2013年至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年份农村居民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城乡收入比2013 5 91919 109 3.23∶1 2014 6 97721 810 3.13∶1 20157 91724 565 3.10∶1 20168 89626 955 3.03∶1 20179 89228 844 2.92∶1A.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B.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C.我国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D.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4.家庭消费从目的上可划分为()A.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生存资料消费B.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劳务消费C.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5.中秋假期,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分析下表的消费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①生存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B.①发展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租赁消费C.①生存资料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D.①发展资料消费②租赁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6.2017年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电子学会、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国际VR/AR技术与产业大会” 在浙江嘉兴召开。
外贸近三年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外贸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报告以近三年的外贸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
三、报告内容(一)外贸总体状况1. 进出口总额近三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2. 进出口结构(1)出口结构近三年,我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持续提高。
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91万亿元,同比增长8.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6%;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3%;202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46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1%。
(2)进口结构近三年,我国进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初级产品进口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逐年上升。
2019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6%;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89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6%。
2020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14万亿元,同比下降1.6%,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3%;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5%。
2021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3%;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为14.9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7.1%。
(二)外贸增长动力分析1. 国内市场近三年,我国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需行业报告

内需行业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需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内需行业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
1. 内需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内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42元,同比增长5.8%,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2. 内需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内需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消费结构逐渐向服务业、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方向转变。
3. 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内需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内需市场的发展趋势。
1.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成为内需市场的主要趋势。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2. 服务业消费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消费在内需市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文化娱乐、旅游度假、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消费持续增长,成为内需市场的新增长点。
3. 农村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农村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增加,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内需市场的新增长点。
三、内需市场的影响因素。
1. 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内需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内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政策导向。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内需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减税降费、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等政策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内需市场的发展。
3. 消费环境和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