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宝林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02期
摘要: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人身安全都产生了影响。目前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以及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2-0186-02
我国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逐渐增大,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我国对于地质灾害的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地质灾害的防治初见成效。对于地质灾害的产生,首先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其次就是要推进防治工作的建设,使得治理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健全预警机制,加强保护资源的意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降低由于地质灾害而产生的影响。
1地质灾害及发生原因
1.1 自然原因
地质灾害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地质灾害的发生以自然因素、经济活动和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是由于一些地区经常出现下雨天气,这样就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问题,或是发生洪涝灾害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或是地震造成地貌改变而产生的地质灾害。
1.2 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也可造成地质灾害的产生,现代化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生产和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土地开发的活动也不断地的增多,由于人们的开采力度过大而造成地质灾害问题也在不断地的出现。人们对土地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无休止的乱开发、乱生产使得土地的质量逐渐下降,地质灾害问题严重限制了人们的生产,而生产需求已经大于土地自身的保护能力,而且地质灾害治理的手段并不是特别高,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然后解决的水平却没有跟上来。人们的经济获得欲望得不到控制,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也没有引进重视,那么以后的结果将会变得越来越糟,最终导致生态失衡引发地质灾害。
1.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占有众多的比例,人为的活动使得水土质量越来越低,人们获得利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对于水土的保护意识却没有,各种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等还有开采工程都使得水土资源遭到了破坏,水土资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自我保护能力越来越低,人们对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却没有,就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危害人身安全。还有那些伐木造田的活动、乱砍乱伐的现象屡见不止,这些一切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最终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化建设,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并将其落实到个人,初步建立了突发灾害的预防及处理机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以稳步发展,但是依旧有很多管理工作和基础工作没有做到详尽。如房屋、路桥等基础建设依然频繁,检测范围小覆盖度不足,预警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全方位立体式预警机制,信息传递高延时等诸多问题,我国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1 全面考察地质灾害等级,科学合理的进行等级划分
地质灾害的防治其中主要的手段就是防治为主,所以相关的灾害等级评估人员需要积极地围绕着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进一步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积极地开展预测、监测工作,以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主,建立起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建立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等级评估体系,进一步严格地执行相关的等级评价工作,保障科学划分,为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3.2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预防灾害发生
地质灾害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影响巨大,当灾害发生时,不仅仅是农业项目的减少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变低,更有可能的是造成资源不可再利用,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损失,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地区来说,自然原因形成的地质灾害多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面对这些灾害有些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如山体加固、栽种植被等措施,所以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灾害预警评估机制,对整个地区的土地进行有效的评估與检查,保证能够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有效信息,排查可能发生危险的隐患,尽可能的降低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巡查小组,了解和做好预防检查工作。一旦发现有存在隐患的地方,就要及时的上报到有关部门,
在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排查,降低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开展有效的预防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3.3 健全监督制度,强化预警团队管理
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团队监督与管理,减少土地的随意使用和过度开发现象,保证所有的土地都在监管范围之内,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当做培训的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力度,帮助他们加深对地质灾害的了解。
我们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政策,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治理的监督力度,能够提高人们对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得生产者意识到现在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必须使得生产的力度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我们要准备相关的监督设施,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还能对生产的力度进行监控,使得人们的生产活动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如果有违反的情况严厉惩治,使得防治工作能够落实,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监管体系方面,可以设立多个人员层层监管,保证办事效率的同时做到严格把控,做到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在技术层面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监督管控,例如,卫星测绘,无人机巡查,科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渗透到工作方方面面的辅助手段,增加管理人员对土地资源的监控,提升工作效率。
3.4 进行生态修复,减少地质灾害发生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由于早期的过度开发与利用,造成了生态失衡,进一步的环境恶化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所以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采取一定措施,降低开发的程度,要积极地保护当地免受环境破坏的影响。对与已经造成破坏而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可以通过修复工作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对于矿区的土地复垦制度来说,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情况和条件完善各项复垦方案,进一步防治生态失衡,植被的复垦可以选择经济、生态效益兼具的类型,同时完成地面沉陷的治理工作,排土场、地面沉陷以及露天采场应当采取有效、积极的措施,进一步减少由于开采而引起的生态失衡,积极修复开采环境,维持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 减少人为因素的地质灾害发生
减少人为因素的地质灾害发生,以生态文明的角度进行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生态优先和平等公正的原则。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不仅是国家环境要求,也是各行各业的行业准则。自然生态资源是人们重要的资源,所有开发项目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保护生态资源,减少人为的地质灾害发生。因为利益熏心,一些开发项目不违背制度和自己的原则,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