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复习整理
物探资料复习题
物探资料复习题物探资料复习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探、环境监测、资源开发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探资料的解读和分析成为了物探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物探资料,下面将给出一些典型的物探资料复习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地震资料解读1.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到达时间,如何确定地震的震源位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是有规律可循的,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物质性质有关。
当地震波到达地震台时,根据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可以通过三角定位法确定地震的震源位置。
2. 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有何特点?地震波的振幅表示地震波的能量大小,振幅越大,地震波的能量越强。
地震波的频率表示地震波的震动次数,频率越高,地震波的震动次数越多。
一般来说,大地震的地震波振幅较大,频率较低,而小地震的地震波振幅较小,频率较高。
二、地磁资料解读1. 什么是地磁异常?如何解释地磁异常的成因?地磁异常是指地球磁场在某一地点出现异常的现象。
地磁异常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壳中的磁性岩石或矿石的存在、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磁场变化、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场扰动等。
通过解读地磁异常,可以了解到地下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信息。
2. 地磁场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地磁场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航空观测两种。
地面观测是利用地磁仪在地面上进行测量,可以获取较为精确的地磁数据。
航空观测是利用磁力仪等仪器在飞机或直升机上进行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磁数据。
三、重力资料解读1. 什么是重力异常?如何解释重力异常的成因?重力异常是指地球重力场在某一地点出现异常的现象。
重力异常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壳中的密度变化、地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地下岩石体的存在等。
通过解读重力异常,可以了解到地下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信息。
2. 重力场的测量方法有哪些?重力场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航空观测两种。
普通物探_复习大纲
(华东)
普通物探复习大纲:电法Fra bibliotek1. 岩石的电阻率、横向电阻、纵向电导、平均电阻、 各项异性系数的概念; 2. 点电流源的电场特征; 3. 电流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及随深度的变化; 4. 电(磁)测深装置系数的计算公式,视电阻率的 定义及性质,视电阻率微分形式的意义; 5. 电(磁)测深曲线的类型、特点,电测深曲线的 命名规则; 6. 电(磁)测深曲线的等值原理; 7. 电(磁)测深资料定性解释的基本图件及作用; 8. 电(磁)测深曲线定量解释的基本方法。
(华东)
普通物探复习大纲:重力
8. 密度界面的剩余密度的确定方法; 9. 单一密度界面异常的特征及解释方法; 10.解复杂密度体正演问题的基本思想; 11.最优化选择法的基本思想; 12.重力异常划分的基本方法; 13.区域和局部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 14.重力异常向上、向下延拓的方法原理及作用; 15.重力异常导数换算的方法原理和作用; 16.断裂构造在重力异常图上的主要识别标志。
普通物探复习大纲:重力
1. 重力、重力异常、重力单位; 2. 重力位、等位面、正常重力公式、计算重力异常 的基本公式; 3. 重力异常的正演问题、反演问题; 4. 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角灵敏度; 5. 重力测量成果的内部校正、外部校正; 6.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均衡重力异 常的计算方法及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7. 均匀密度球体、水平圆柱体、台阶的重力异常特 征,解释方法;
(华东)
普通物探复习大纲:磁法
1. 地磁要素、地磁场的构成、单位; 2. 正常场、磁异常、磁偶极子的磁场、变化磁场; 3. 磁化率、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有效磁化强 度、面磁荷密度的意义及计算; 4. 计算磁性体磁场的基本公式、泊松公式; 5. △T的物理意义及与Za、Ha的关系; 6. 球体、水平圆柱体、板状体、台阶的磁场基本特 征,决定磁异常特征的主要因素; 7. 向上、向下延拓的作用,导数换算的作用; 8. 切线法的方法原理和应用条件; 9. 断裂在磁异常图上的主要特征。
工程物探期末复习总结
物探(概述):通过观测和研究多种地球物理场旳变化来处理地责问题旳一种勘查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全称):通过专门旳仪器观测地球物理场旳分布和变化特性,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出地下岩土介质旳性质和环境资源等状况,从而到达处理问题旳目旳。
2、物探旳分类及关系按研究地球物理场不一样分类:①地震勘探: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②电法勘探: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③放射性勘探:以介质放射性差异为基础,研究辐射场变化特性旳措施。
④地热测量: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为基础,研究地温场旳措施。
⑤重力勘探:以地下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旳措施。
⑥磁法勘探: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旳措施。
按物探工作旳空间分类: ①航空物探②海洋物探③地面物探④地下勘探按工作目旳和应用范围分类:①金属物探②石油物探③工程与环境物探形变:任何固体介质在外力作用下,内部质点旳互相位置会发生变化,使得介质旳形状或大小产生变化。
弹性: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当外力取掉之后,物体能迅速恢复到受力前旳形态和大小,物体旳这种性质。
弹性介质:具有弹性旳介质。
地震勘探中,人工震源旳激发是脉冲式旳,作用时间短,激发能量对地下岩层和接受点介质产生作用力较小。
因此,可以把地下介质近似看作弹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应变:单位长度所产生旳形变ΔL/L。
应力:单位横截面所产生旳内聚力F/s杨氏模量(或拉伸模量):线性弹性形变区,应力与应变旳比值。
泊松比:介质旳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旳比值。
拉梅系数:各向同性旳均匀介质,各不一样方向旳弹性系数大都对应相等,可以归结为应力与应变方向一致和互相垂直时旳两个系数λ和μ,合称拉梅系数弹性振动:应力和惯性力不停作用,使质点围绕其本来旳平衡位置发生振动等效空穴:震源点附近旳非线性形变区振动图:用u-t坐标系统表达旳质点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旳图形描述振动曲线旳参数:A:地震波振动位移大小(称振幅值变化)T:振动周期△t:延续时间 t0:初至时间波长:波峰至相邻波峰间旳距离λ。
物探复习题
28. 如地下存在一个三层地电断面且各层电阻率符合?1>?2<?3时曲线有何特点?
29.影响电测深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30.叙述应用电测深的有利条件,电测深都能解决哪些地质问题?
31.在金属矿床上,充电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32.某工区ρs=500Ω·m,ηs=2%,应用联合剖面装置,供电电流
①AO=150M,MN=20M,②AO=300M,MN=20M ③AO=300M,MN=40M
33.何谓激发激化法? 应用范围?
34.在良导倾斜薄脉上联合剖面装置视激化率曲线及视电阻率曲线各有何特点?
35.在电阻率法测量中,通常应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追索古河道的走向,而采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基岩岩溶裂隙带的位置,为什么?
Ι=1Α,求以下极距时,ΔU2的大小。
①AO=150M,MN=20M,②AO=300M,MN=20M ③AO=300M,MN=40M
33.何谓激发激化法? 应用范围?34.在良导倾斜薄脉上联合剖面装置视激化率曲线及视电阻率曲线各有何特点?
35.在电阻率法测量中,通常应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追索古河道的走向,而采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基岩岩溶裂隙带的位置,为什么?
2.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任务
3.地球物理勘探在资源勘查中的作用
4.试述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在磁法勘探中的实用单位?
5.何谓地磁要素?各要素的方向指向何处?
6.简述日变规律。
7.影响磁异常特征的主要因素?
21.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因素是什么?
22.如何选择最佳电极距?
23.影响视电阻率因素有哪些?24. 如何选择剖面法的电极距?
25.描述中间梯度法在直立高阻或低阻矿脉上的ρs曲线特征。
物探复习题
复习题一、1、动校正:校正因炮检距不等而存在的正常时差的影响2、时距曲线:指地震波走时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即地震波到达各检波点的时间同检波点到爆炸点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各段的斜率就是各地震波视速度的倒数。
3、多次覆盖:是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是对同一反射界面段或点进行多次观测、记录,通过处理(动校正+叠加)可以增强有用信号,压制多次波及随机干扰等的方法。
4、电阻率剖面法5、电法勘探: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解决地质找矿的目的。
6、转换波:改变了类型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转换波7、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电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的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信息多并且观察精度高,速度快,探测深度灵活等特点8、槽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法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受点和激发点(炮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并且槽波(面波)对异常体又非常敏感,槽波数据解释又有巷道已知地质资料为依据,所以槽波地震勘探是最有效、最精确、分辨率最高的井下地震勘探方法。
9、温纳四极装置:10、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1、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线的断面;2、视电阻率:当在电流场的作用范围内岩石不均匀或地形不平坦时,仍按均匀岩石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并按电阻率测定公式计算出的电阻率值,不再是某一种岩石的真实电阻率,而是电流场作用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用符rs表示,单位仍为欧姆·米。
3、正常时差:4、静校正:设法消除地表因素影响的校正过程5、观测系统:要连续追踪反射波,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联系,这种相互位置关系就是地震观测系统。
6、同类波: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同类波7、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8、电测深: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物探复习材料
物探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指用物理的方法对地球进行勘探的工作或与之相应的学科,包括找矿(各种矿,如煤、石油、金属等)、预报地震等。
2磁力勘探:测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3电法勘探:根据不同岩土体之间电磁性质的差异,利用仪器探测人工产生的或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电场与电磁场,并对其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4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5磁化率:表征磁介质属性的物理量。
常用符号cm表示,等于磁化强度M与磁场强度H之比6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7极化率:表征岩石、矿石激发极化效应的相对强弱的指标8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是以地下岩、矿石在人工电场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电化学效应(激发极化效应)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9正常场:正常场一般指可以衬托出异常场的背景场,如正常重力场、正常磁场、正常电场、正常电磁场等。
正常场和异常场的概念因地区或勘探目标而异,不是绝对的。
10异常场:异常场是相对于正常场而言,通常指由寻找的地质体产生的各种物理场。
是探测矿床和地质构造的依据。
11干扰场:12矿异常:指由旷床、矿体和含矿地质体引起的异常。
如寻找磁铁矿时,由磁性矿体引起的磁异常,就是矿异常。
13非矿异常:通常指非矿因素引起的物探异常,在电阻率法中,由地形影响引起的异常(地形起伏引起的联合剖面法的正、反交点)有时也称为非矿异常。
14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藏)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整理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整理一、基本概念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3.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4.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5.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6.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7.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8.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9.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地球物理勘探期末复习资料
1.地球物理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2.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是一种以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的勘探和测试方法,是一种应用科学3.热剩余磁性: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以下,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4.重力基点(定义及作用):在测量前,要在工区内确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他们是经过高精度观测的点。
;为了检查重礼仪的零点位置、确定合适的零点改正系数,减少误差积累和提高重力测量精度5.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高程h∆有关,在重力测量中,他们都是考虑观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物质引力影响所作的校正。
因此常把这两项合并起来,∆,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6.布格重力异常:重力仪的观测结果g∆力异常g7.激发极化效应/激电效应: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时,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大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趋于某一饱和值(充电过程);在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随时间相对缓慢地下降,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放电过程)。
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电效应(激发极化效应)。
8.地震勘探:是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地震(炸药爆炸或锤击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9.完全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就会产生形变,若去掉外力作用后,已有形变的物体又立即恢复原来的体积和形状10.时距曲线:沿测线各个观测点所观测到的地震波的波前到达时间t与这些点的横坐标之间的时空关系t(x)在t—x直角坐标系的图形11.首波:上下两个半空间中,如果存在着波速不同的介质且界面是密接的,则在低速介质中的震源产生之地震波到达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由于高速介质中折射角大于低速介质,那么在一个临界状态下,折射角会等于90度,折射路径垂直于法线。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
1、地球物理勘探:应用物理学原理,勘查地下矿产﹑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和理论,简称物探。
2、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质解释。
3、地球物理场类型:弹性波场、重力场、磁力场、电磁场、地热场、物理化学场。
4、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岩石、矿石的密度,磁性,电学性质,弹性。
5、应用地球物理:是以岩石、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差异等)为物质基础的,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地磁场、电场等)在空间上的局部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检测等问题的目的。
6、火成岩的密度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百分比,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用,不同成岩环境;沉积岩的密度密度主要取决于:孔隙度,孔隙充填物成分与含量,地质年代与埋深;变质岩的密度与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孔隙度均有关,主要由变质的性质和变质程度来决定。
7、三大岩石密度: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8、地层(表层)岩体密度的测定方法:小样测定、大样法、重力测井。
9、磁性本质:任何物质的磁性都是带电粒子运动的结果。
物质宏观磁性:抗磁性(逆磁性)、顺磁性、铁磁性。
10、磁法勘探中,表征岩石磁性的物理量:k(M i)、Mr 及M11、法勘探利用的电学性质有: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
12、表征导电性的物理量—电阻率定义: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垂直通过边长为1m的均匀立方体物质时,所遇到的电阻值即为该物质电阻率。
单位:欧(姆)·米,记作 ·m。
13、影响岩、矿石导电性的因素:岩石、矿石成分和结构;含水性;温度;压力14、(1)岩石极化: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岩石或矿石在各种物理化学过程作用下,能够形成面电荷和体电荷的性质称为岩石极化。
(2)岩石极化分为两种类型:自然极化、激发极化自然极化:——形成自然电场表面极化: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两相介质的体极化:由岩石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激发极化,是在人工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1、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定义P12、影响电阻率的因素P93、★温纳装置---要求推导式(1-5)即装置系数K P174、图1-20 折射定律P205、★图1-22 非均匀介质电流密度变化(两种情况:>和<)画出电流线P216、地电断面的概念P217、视电阻率概念、表达式和装置系数K的表达式、单位;影响视电阻率大小的因素?视电阻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即视电阻率的基本形式(表达式1-8)P238、勘探深度、可靠相对异常、可靠异常的概念、异常因素P259、★6种装置形式----笔记波阻抗和反射系数R的概念---笔记10、电法勘探外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点)P26-2711、电剖面法概念P2712、电测深法概念P4513、★图1-65和图1-68(G、D、A、K、Q、H型曲线)P47-4814、自然电场法、过滤电场、氧化还原电场概念P66-6715、充电法概念及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P7216、激发极化现象P77 极化率概念P7817、薄膜极化概念P8118、高密度电阻率法相对于常规电阻率法而言,它具备哪些特点?P86 视电阻率参数(表达式---3个)P8819、★概念电法勘探P7;地震勘探P108 各向异性介质P11020、★惠更斯-菲涅尔原理P110;费马原理P111;视速度原理P112;斯奈尔定律P11321、几何扩散P114;频谱P115 概念22、地震勘探仪器包括哪三部分?P11623、时距曲线、直达波概念P12224、★反射波时距曲线推导考上倾方向即式(2-41)的推导,推导过程看教材。
P125-12625、★观测系统、道间距、偏移距、排列长度(排列)、最大炮检距概念P13126、CDP道集(共深度点道集、共反射点道集)概念P13727、动校正:叠加前将全部CDP集合的记录变换成零偏移距的记录,这种处理叫做动校正,或叫做正常时差校正(NMO)。
静校正P15328、重力勘探概念P208 剩余密度与剩余质量概念P211 重力异常的实质(在P212第一段“由此可见,……”)29、布格重力异常概念----笔记30、★物探方法的特点(尤其是多解性)P266 简述综合应用物探方法应注意的问题--------4点P26731、复印材料P171 瞬变电磁法(TEM)的概念(要求答到基本原理)复印材料P187 无线电波透视法(坑透法)的概念32、★习题课上笔记---标注(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面波)的图。
物探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物探的定义:以地壳表层不同岩土介质的物性差异为基础,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探测方法。
物性差异:不同岩土介质由于其组成成份不同而造成的其地球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包括:磁性差异、弹性差异、电性差异、放射性差异、密度差异。
地球物理场:地球周围存在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
包括:地磁场;地电场;重力场;弹性波场;放射性场。
物探方法特点:通过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间接方法。
1)可透过覆盖层解决隐伏地质问题。
2)与钻孔等直接勘探手段相比具有经济快速特点。
3)用专门的仪器。
4)异常具多解性。
5)存在干扰异常。
地质因素可引起场的变化—有用异常;非地质因素也可引起场的变化—干扰异常。
物探应用条件:(1)探测对象周围岩土介质有明显物性差异。
(2)探测对象有一定规模和较小的埋深,能产生用现有仪器可测到的场的变化。
(3)各种干扰场相对有效场要足够小或能够分离。
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尽量多种方法同时使用;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
第二章重力勘探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物质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使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产生重力异常),观测和研究重力异常,就能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重力勘探应用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规模)4)探测对象不能埋深过深。
5)干扰场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岩(矿)石的密度及地球密度分布Ⅰ、岩(矿)石密度的一般规律:岩浆岩密度>变质岩密度>沉积岩密度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认为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1、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2、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3、岩石所承受的压力等一、地形校正:(校正原因or定义)地形起伏往往使得测点周围的物质不能处于同一水准面内,对实测重力异常造成干扰,必须通过地形校正予以消除,又称为地改。
地球物理勘查复习资料
重力1.请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2.岩矿石的密度有哪些特征?3.画出球体重力异常的剖面特征与平面特征,它与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有何不同?4.什么是相对布格重力异常?写出其表达式.5.什么是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各有什么作用?6.什么是重力的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有什么作用?7.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应用. 磁法1.请解释名词:①正常地磁场;②磁异常2.什么是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 总磁化强度?它们之间有何关系?3.画出球体磁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它与球体重力异常有何不同?4.什么是居里点和居里等温面?5.下延无限板状体与下延有限板状体磁异常特征有何不同?请画图表示(磁测剖面方向和有效磁化强度方向Ms 自定)。
电法勘查地球物理课程复习题画图题(我把PPT 相关内容粘贴上来,配合着看便于理解)1. 定性画出一条直立含铁石英岩脉状矿体上方中间梯度法(电法)的异常曲线。
(围岩为陆相碎屑沉积岩) 中间梯度法1、装置特点及ρs 公式:采用四极AMNB 装置,A 、B 供电,M 、N 两电极测量,供电电极距AB 很大,MN=(1/50~1/30)AB 工作时,A 、B 固定不动,M 、N 在AB 中部 (1/2~1/3)AB 范围内同时移动,逐点进行测量,测点为MN 的中点。
2、特点:(1)利用均匀场;(2)工作效率高(一线供电,多线测量)IU k MN s ∆=ρBN BM AN AM k 11112+=--πk 不是恒定的,而是逐点变化的2. 定性画出一条南北走向直立薄板(无限延深)磁性矿体的Za、△T异常曲线(要首先画出有效磁化强度MS的方向,不考虑矿体的剩磁)。
(1)γ = 0°顺层磁化无限延深薄板,Za剖面曲线为正的纵轴对称曲线,极大值对应于原点。
(2)γ = 90°时,Za异常曲线为一条以原点为反对称曲线(3)γ角为任意(0°< γ<90°)3. 定性画出一条直立斑铜矿脉状矿体上方的联合剖面(电法)异常曲线。
(完整版)工程物探复习资料..
(完整版)工程物探复习资料..1.频谱分析:利用傅立叶方法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对它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过程。
2.剩余时差:将某个波按水平截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之差。
3.静校正:几何地震学的理论都是以地面水平、地表介质均匀为前提假设的。
如果地表起伏不平,低降速带厚度及速度变化剧烈等,则会严重影响地震剖面质量。
为改善地震剖面质量,要进行表层因素的校正,即为静校正。
4.联合剖面法:电剖面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因此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另联合剖面法还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
在水文及地质调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其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的缺点。
8.电极装置:电法勘探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排列方式和移动方式。
9.均匀电场:在地下建立起了人工电场,如果被电场控制范围内的岩石具有相同的电阻率,并且电阻率的大小不随电流的方向而改变,称该形成的电场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电场。
10.波剖面:在波动传播的某一确定时刻t,质点位移随传播距离变化关系的图形。
11.波前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t,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t时刻的波前面,简称波前。
12.观测系统:炮点与检波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13.垂直叠加:同一地点上重复激发,在同一排列上重复接收到的信号,利用信号增强型地震仪依次叠加在一起的过程成为垂直叠加。
14.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一个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就是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15.频率响应:在频率域中,我们把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称之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16.伪门现象:数字滤波时,将脉冲响应函数按采样间隔Δ进行离散采样,采样后的脉冲响应时间序列的频率特性除了有正门外,还有许多的伪门的现象。
17.共反射点道集:将共反射点道集从原始共炮点记录中抽出并集合在一起,即构成共反射点道集。
物探复习资料
基础概念一、物探:它是以地壳中各种岩、矿石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差异等)为物质基础的,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因岩、矿石物理性质差异而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地磁场 、电场等)在空间上的局部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就可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岩矿体的赋存状况。
达到地质调查的目的一种应用科学。
二、物探作用:1、地质体的形状参数;2、 地质体的产状参数(如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埋深、走向、倾角);3、地质体的物性参数(如密度、电阻率等)重力勘探一、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
二、 P 重力;C 惯性离心力;F 地球质量对物体m 的引力三、重力单位:g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为1m/s2,规定1m/s2的百万分之一为国际通用重力单位(gravity unit),简写为g.u四、重力位:场中某点的重力位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处移至该点时场力所作的功。
重力位沿某一方向s 的偏导数等于重力g 在该方向上的投影。
dW/dS=g.cos(g.s)=gs五、地球表面正常重力场的基本特征:(1)正常重力值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根据需要而提出来的;(2)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97803000g.u.),两极处最大(9832087g.u.),相差约50000 g.u ;(3)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和两极处为零;(4)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 -3.086 g.u /m 。
六、日变: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的相互位置变化引起(即与天体运动有关)。
特点:周期短(24小时)、变化幅度较大,可达2~3g.u.七、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八、剩余密度:九、引起重力异常的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工程物探知识点总结
工程物探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工程物探是利用物理学、化学、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以获取地下构造、地质、水文等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它常用的探测手段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测井等方法。
二、地震勘探知识点1.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地震波是由地震过程中岩石破裂所产生的,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种。
纵波是沿着传播方向振动的波,速度快而且能够穿透物质,横波是在传播方向垂直振动的波,速度慢且不能穿透液体。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相关。
2.地震勘探的应用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地层结构、地下构造、地下水资源、地震灾害等方面的探测。
通过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地层结构,识别地壳运动中的构造变形及地下水的分布和性质。
3.地震勘探的仪器设备地震勘探仪器主要包括地震仪、录波仪、发射震源等设备,其中地震仪用于接收地震波信号,录波仪用于记录地震波信号,发射震源用于产生地震波信号。
三、电磁勘探知识点1.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电磁勘探主要利用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漫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与介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有关。
2.电磁勘探的应用电磁勘探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地下构造的探测、矿产资源的勘探等方面。
通过电磁勘探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地下构造的分布情况。
3.电磁勘探的仪器设备电磁勘探仪器主要包括电磁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等设备,其中电磁传感器用于接收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发射器用于产生电磁波信号,接收器用于记录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
四、重力勘探知识点1.重力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地球的重力场在地下介质中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这种不均匀分布与地下介质的密度变化有关。
通过对地下介质的重力场进行探测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密度分布情况,推断地层结构和地下构造。
工程物探考试总复习
2012.5.31
绪论
一、物探的概念
定义:按物理学的原理、用定量的物理学方法 研究地球,以寻找和勘探有用矿藏及解决某些地质 问题的地球物理方法。 原理:组成地壳的不同的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 电性、弹性、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 起相应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物探就是通过专门 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场的分布与变化,然后进 行分析研究,推断出地下岩土介质的性质和环境资 源等状况,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12
三、地震观测系统
1、地震观测系统:为了解地下各界面的情况,必须 连续追踪相应的地震波,这样就要求激发点与接收 点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激发点与接收点间相对空
间位臵关系就叫测系统。
观测系统可分为2D(线)、3D(面积)两种
13
1、一次覆盖连续观测
连续剖面法:检波器组沿测线均匀放臵,并等间隔激发, 对反射界面进行连续观测
地球表面的重力随地点而变化。重力的变化与地下物
质密度分布不均匀有关;而物质密度的分布又与地质 构造及矿产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地下物质 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可以了解和推断地球的结构、地壳的构造,以及勘探
矿产资源。
21
2、重力异常
地下物质密度分别不均匀引起重力随空间位臵的 变化。在重力勘探中,将由于地下岩石、矿物密度分 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或地质体与围岩密度的 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引起重力异常的必要条件是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 上有变化,或者是岩层内要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 对于一组横向上密度均匀分布的岩层,无论它们在纵 向上密度变化有多大,也不能引起重力异常。
26
右图是球体异常与单 斜区域异常的叠加,判断 哪一个是重力高?哪一个 是重力低?
完整版工程物探复习资料
1. 频谱分析:利用傅立叶方法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对它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过程。
2. 剩余时差:将某个波按水平截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之差。
3. 静校正:几何地震学的理论都是以地面水平、地表介质均匀为前提假设的。
如果地表起伏不平,低降速带厚度及速度变化剧烈等,则会严重影响地震剖面质量。
为改善地震剖面质量,要进行表层因素的校正,即为静校正。
4. 联合剖面法:电剖面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因此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另联合剖面法还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
在水文及地质调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其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的缺点。
8. 电极装置:电法勘探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排列方式和移动方式。
9. 均匀电场:在地下建立起了人工电场,如果被电场控制范围内的岩石具有相同的电阻率,并且电阻率的大小不随电流的方向而改变,称该形成的电场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电场。
10. 波剖面:在波动传播的某一确定时刻t,质点位移随传播距离变化关系的图形。
11•波前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t,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t 时刻的波前面,简称波前。
12. 观测系统:炮点与检波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13. 垂直叠加:同一地点上重复激发,在同一排列上重复接收到的信号,利用信号增强型地震仪依次叠加在一起的过程成为垂直叠加。
14.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一个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就是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15. 频率响应:在频率域中,我们把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称之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16. 伪门现象:数字滤波时,将脉冲响应函数按采样间隔△进行离散采样,采样后的脉冲响应时间序列的频率特性除了有正门外,还有许多的伪门的现象。
17. 共反射点道集:将共反射点道集从原始共炮点记录中抽出并集合在一起,即构成共反射点道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探:以地壳表层不同岩土介质的物性差异为基础,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探测方法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物质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使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产生重力异常),观测和研究重力异常,就能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异常图解:重力勘探的应用:了解上地幔的密度变化;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及地壳活动性;¾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如地台与地槽的界线);圈定具有油气远景的沉积岩内部构造、盐丘及煤田盆地;寻找金属矿、钾盐;天然地震预报。
重力: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重力就是它们的矢量和。
重力场强度:单位质量的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力,称为重力场强度。
正常重力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a.长期变化。
原因:地壳内部的物质运动,如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板块运动有关。
特点:变化十分缓慢、幅度小,在短时间内变化很弱,故在重力勘探中不予考虑。
b.短期变化(日变化)。
原因: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的相互位置变化引起(即天体运动有关)。
特点:周期短(24小时)、变化幅度较大,可以达2~3g.u。
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具体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
4、探测对象不能埋深过深(例如:△m=50万吨的球形矿体,当中心埋深为100米,可产生355μGal的异常;当中心埋深为1000米,则只能产生3.4μGal的异常,该强度的异常仪器不能观测到)。
5、干扰场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
岩(矿)石密度的一般规律:火成(岩浆)岩密度>变质岩密度>沉积岩密度。
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1、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
2、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
3、岩石所承受的压力等。
重力勘探工作方法:A.工作任务。
重力预查:在重力测量的“空白区”中进行的大范围、小比例尺的重力测量。
目的: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如断裂带、岩体的分布等)的资料。
重力普查:在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地区开展的重力测量。
目的:划分区域地质构造、圈定岩体及储油构造,比较确切地指示成矿远景区。
重力详查:在成矿远景区(或成矿有利地段)进行重力测量。
目的:详细地研究工区重力异常的规律和特点,寻找局部构造或岩、矿体。
重力细测:在已发现的储油、气构造、煤盆地,以及成矿有利的岩、矿体上进行的重力测量。
目的:构造、岩体、矿体的形态及产状。
B. 工作比例尺、测网及测量精度。
工作比例尺:①工作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比例尺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②比例尺愈大,单位面积内的测点数愈多,对重力异常的研究也就愈详细。
③比例尺应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测网:测网一般是由相互平行的等间距的测线和在测线上分布的等间距的测点所组成。
测量精度:①测量精度是衡量野外观测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决定技术措施、工作效率和成本的重要指标。
②精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成度。
③精度应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确定。
④例如:金属矿普查,取探测对象产生的最大异常的1/3~1/4作为测量精度。
C. 重力野外观测。
重力基点的建立,重力基点的作用:工区内重力异常的起算点;检查仪器的零点漂移,确定零点漂移校正系数。
野外观测。
资料整理。
地形校正-δg地:校正原因:地形起伏往往使得测点周围的物质不能处于同一水准面内,对实测重力异常造成干扰,必须通过地形校正予以消除,又称为地改。
校正办法:除去测点所在水准面以上的多余物质,并将水准面以下空缺的部分用物质填补起来按测网划分扇形小块分别计算校正值。
根据距测点的距离,分为近区地改、中区地改和远区地改。
中间层改正—δg中:校正原因:经过地形校正后,测点周围的地形变成水准面,但测点所在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间还存在着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的影响就是中间层校正。
校正办法:中间层可当作一个厚度为△h,密度为σ的无限大水平均匀面,其校正公式为:δg中=-0.419×σ×△h。
测点高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时,△h取正,反之取负,中间层密度通常取为2.67g/cm 3 。
高度改正—δg高:校正原因:若把地球当作密度均匀同心层分布的旋转椭球体时,地面每升高1m重力减小约3.086g.u.。
经地形、中间层校正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间还存在一个高度差△h,要消除这一高度差对实测的影响,就要进行高度校正。
校正办法:δg高=3.086×△h。
测点高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时,△h取正,反之取负。
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高程△h有关,将这两项合并起来,统称为布格校正(δg布)。
δg布=(3.086-0.419σ)×△h (g.u.)正常场校正—δg高:校正原因:当测点与总基点不在同一纬度时,测点重力值包含了总基点与测点间的正常重力场的差值,这一差值需要消除。
校正办法:在大面积测量时,按1909赫尔默特公式计算正常重力值,再从观测值中减掉它;在小面积重力测量中按下式计算:Δg正=-8.14×sin2Φ×D(g.u.)Φ为总基点纬度或测区的平均纬度;D为测点到总基点的纬向(南北向)距离,在北半球,当测点位于总基点以北时D取正号,反之取负号,单位km。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是对观测值仅作正常场校正和高度校正,反映的是实际地球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与参考椭球体的偏差:Δg自=g A+δg高-g0 △g自中还包含有地形影响的因素在内,若加上局部地形校正,即得到第二种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常称为法耶异常:Δg法=g A+δg高+δg地-g0 。
布格重力异常:在法耶异常基础上再加上中间层校正,即经过正常场校正、地形校正、布格改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Δg布=g A+δg高+δg地+δg中-g0。
重力异常的推断解释:定性解释:地质解释不涉及数量方面的内容。
如断层的位置、性质、构造单元性质等。
定量解释:地质解释时包括数量方面的内容。
如对异常源的大小、产状、埋藏深度给出具体解答。
正演问题:已知地质体的形状、产状、物性参数,求场(异常)的分布。
反演问题:已知场(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求场源的赋存状态(如产状、物性参数、埋藏等)。
须指出的是:正演问题的解是唯一的,而反演问题的解,则具有“多解性”。
区域异常:(场源:大而深的岩体或地质构造;异常特征:幅值大、异常范围大、变化平缓)。
局部异常:(场源:小而浅的岩体、矿体或地质构造;异常特征:幅值小、异常范围小、变化大)。
位场转换:根据观测平面上的实测异常值,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场的导数或任意高度场的分布。
通常有解析延拓(上延和下延)、求高次导数等。
重力场的解析延拓:向上延拓:将观测平面上的实测异常值,换算到观测平面以上某一高度上的异常,称为向上延拓。
目的:消除局部异常,突出深部异常。
向下延拓:将观测平面上的实测异常值,换算到观测平面以下场源以外的某个深度上称为向下延拓。
目的:压制深部的区域异常,突出浅部物质产生的局部异常。
延拓效果分析:向上延拓:压制浅而小的地质体的局部异常,突出了深部地质体的区域异常。
向下延拓:压制深部地质体的区域异常,相对突出了浅部地质体的局部异常。
解析延拓的作用:分离水平方向上多个地质体的迭加异常。
第三章磁法勘探:它是以地壳中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物质基础的,由于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将引起正常地磁场的变化(即磁异常),通过观测和研究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或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磁法勘探与重力勘探间的几点差别1.就异常的幅值而言,磁法异常比重力异常大得多2.重力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较多,而磁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较单一3.地质体的磁异常特征比相应的重力异常复杂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称为磁化。
磁异常:消除了各种短期变化的磁场后,实测地磁场与基本磁场之差值,称为磁异常。
区域异常:场源-范围较大的深部磁性岩、矿体及地质构造;特征-异常分布范围较大、幅值小、变化平缓。
局部异常:场源-范围较小的浅部磁性岩、矿体及地质构造;特征-异常分布范围小、强度大、变化陡。
岩(矿)石磁性的一般特征火成岩磁性>变质岩磁性>沉积岩磁性影响岩、矿石磁性的因素:1. 铁磁性矿物 含量越高,岩石磁性越强,但并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2. 铁磁性矿物颗粒大小及结构 当铁磁性矿物含量一定时,颗粒越大,磁性越强。
当磁性矿物颗粒大小、含量都相同时,颗粒相互呈胶结者比颗粒呈分散状者磁性强。
3. 岩、矿石形状对磁性的影响:当磁性体为有限体时,被地磁场磁化后,在磁体内部要产生一个与外磁场相反的磁场(称为消磁场或退磁场),则要产生消磁(或退磁)作用,而使磁性体的磁化强度减小,亦即使岩、矿体的磁性减小。
4. 其它因素的影响:①应力作用使岩石沿应力方向磁性减小,如断裂、破碎带上磁性减弱②变质、蚀变作用,往往使岩石磁性增强磁法勘探的应用1.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磁测主要用于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圈定岩体和断裂。
2. 在油气普查中的应用 在油气普查中,磁测是通过探测结晶基底的起伏来查明储油气构造的3. 在磁铁矿上的应用4. 在非金属矿床上的应用5. 在全球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磁法勘探所发现的海洋条带状磁异常,为建立现代大地构造学,提供了充足的地球物理证据。
第四章电法勘探:以岩、矿石的电学性质(如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电性差异有关的(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分布规律来查明地下构造及有用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电法勘探的特点:“三多”、“两广”三多:1. 可利用的物性参数多:导电性、电化学活性、介电性、导磁性2. 利用场源多:人工场源,直流电、交流电;天然场源3. 方法种类多:传导类点发勘探(直流电)研究稳定电流场,电阻率发、充电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 感应类电法勘探(交流电法)研究交变电流场,低频电磁法、频率测探法、甚低频法、电磁波法,大地电磁法 两广:1. 应用空间广,航空、地面、海洋、井中2. 应用范围广,金属和非金属矿、油气勘探、地质填图、水文与工程、深部构造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
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矿石具有各种导电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从而达到查明地下构造或者寻找有用矿产的目的主要岩矿石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火变沉ρρρ<< 沉积岩:m ⋅Ω210~10 火成岩:m ⋅Ω610~10 变质岩:介于两者之间视电阻率: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介质),仍然采用前述均匀介质中的供电方式及测量方式,仍由前述的公式计算电阻率值,不过,这时计算出的电阻率值,既不是ρ1 ,也不是ρ2 和ρ3,而是与三者都有关的一个量,称为视电阻率,用符号ρs 表示I U k MNs ∆=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