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想法,提供多思独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我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Windows画图板作图技巧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生同时上机画出八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迅速而认真地画着,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图形,生怕不符合要求,尽管学生非常仔细认真,但所画出的三角形还是大小不一,比赛结果是我领先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学生感到很惊讶,这时我告诉学生:我先画好一个三角形,然后运用复制的方法完成了另外七个三角形的绘画工作。于是学生提出了质疑:能不能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但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组织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得出了结论:可以运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孕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的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取决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他们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指法时,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一场指法比赛,结果是我远远领先于学生,学生有些不服气,我告诉学生老师事先并没进行练习,而是老师掌握了键盘操作指法,如果你们掌握了键盘操作的指法,打字速度一定比老师快得多,我的话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学生们睁大眼睛,等待新知识的学习。
2、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要多给一些关爱,让他们时刻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其次,注意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他们敢说、敢想的一面,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李楠的小女孩,在一次创作中以黑色为背景色画了一个房子,我发现后并没有阻止她,而是看她画下去,接下来她又画了星星和月亮,等她画完了我向她微笑着点点头,并在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此后每次课上她都大胆创作,进步非常快。第三,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3、营造展示自己的氛围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天真活泼,这种欲望更为强烈,特别是在他们自己感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表现的十分突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节课上,我都给学生足够的创作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创作后让学生展示作品,说明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习迁移,激发创新意识
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或将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后继学习,在我教学退出画图板窗口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然后从纸牌游戏中退出来,并让学生说说怎样退出纸牌窗口,学生由此得到启发,并从中产生联想和创新的欲望,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退出纸牌窗口的方法。这种迁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能够由于迁移而不断的掌握知识,这就为“教为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的被激发出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迁移、创造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四、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同一个问题,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如我在教学图形的删除时,先出示一个画面,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删掉其中的一个图形,怎么办?学生说出了四种答案:①用橡皮擦;②用放大的橡皮擦;③用清除图象的方法删掉;④先将要删除的图形选中,然后单击删除选定区域。答案出来后,不管对与错,我没有下结论,而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上机操作逐一进行验证,第④答案比较简便,这样使那些疑惑的同学顿时思路开朗了。如果我只是拘泥于一种画法,势必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