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合集下载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______ 若变量与y 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r =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r= ______ 。

2. 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都反映事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或绝对水平的是______ 。

3. 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______ 。

4. 统计学的三个源流为德国的 ______ ,英国的 ______ ,法国的 ______ 。

5.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 ______ 、进行调查的一种 ______ 调查。

6.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7. ______ 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

8.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9. 统计表一般由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0. 已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150,离散系数为0.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类型抽样2. 统计分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y )与该商品的价格( x )有关。

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的进行观察,得到如下一组数据:要求:(1)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2)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含义;(3)计算判定系数合估计标准误差,分析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2. 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上;(2)计算该企业铲平的年平均增长量;(3)按水平法计算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简述相关分析的内容。

茆诗松高等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第三次作业

茆诗松高等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第三次作业

(3)ξn∗ = Op(an), ηn∗ = op(bn), ξn = ξn∗/an, η = ηn∗/bn, by (2) ξnηn = op(1). Thus we have Op(an) · op(bn) = op(anbn).
(4)By (1), ξn∗a−n 1 + ηn∗b−n 1 = Op(1). ∀ε > 0, ∃M s.t. P
+ ξn∗
ηn∗
an + ηn∗ | ≥ M ≤ P | ξn∗ + ηn∗ | ≥ M < ε
an ∨ bn
an bn
. Then we know, ξn∗ + ηn∗ = Op(an ∨ bn).
(5)ηn∗ b−n 1 →P 0. Thus we have, ∀ε > 0, P (|ηn∗ b−n 1|r ≥ ε) = P (|ηn∗ b−n 1| ≥ ε1/r) → 0, as n goes to infinity, which means (ηn∗b−n 1)r →P 0.
(3)The proof is similar to (2).
(4) A sequence of random variables {Xn}, with respec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Fn} is said
2
to be bounded in probability if for every ε > 0 there exist Mε and Nε such that Fn(Mε) − Fn(−Mε) > 1 − ε ∀n > Nε.
1
Necessity. By Xn’s convergence, E(it Xn) → E(it X) for ∀t. Let t = ta. Then we have, Ei(ta) Xn → Ei(ta )X. That is to say, Eit(a Xn) → Eit(a X).

企业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和第四次作业

企业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和第四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1、某计算机生产厂商2010年生产计算机10万台,其中销售8万台,每台售价5000元。

期初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40万元,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80万元。

企业运输服务产出价值30万元,房地产产出价值60万元,该企业全年中间投入1亿元。

1、利用生产法计算该厂商2010年的总产出为( c )A.3800000元B.412000000元C.4.013亿元D.4.03亿元2、利用生产法计算该厂商2010年的增加值为( c )A.-6200000元B.312000000元C.3.013亿元D.2.85亿元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1、下列指标中不能反映企业工作或经营质量的统计指标是( d )A.产品合格率B.废品率C.一次检验合格率D.优等品率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2、按生产法计算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a )。

A.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B.政府所得+企业所得+职工所得C.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D.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在制品、半成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3、在计算企业的产值指标时,为消除不同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应采用( a )。

A.实际出厂价格B.可比价格C.批发价格D.零售价格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4、企业工业总产出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c )A.产品法B.生产法C.工厂法D.分配法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业中间投入(c)A.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原材料B.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广告费等C.用于企业生产的外购半成品D.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定货者来料单选题。

(共10道试题,每题2分)016、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总产出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B.总产出不会受到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C.总产出指标会受到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D.总产出指标允许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不允许在车间内重复计算对企业增加值的表述单选题。

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平均指标一、单选题1、已知某人上下坡的速度及相应的路程,要计算他的平均速度应采用( C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A 、o e M M <B 、30o M >C 、e o M M <D 、30e M <3.某城市2011年末有人口750万人,有零售商业网点3万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密度指标是( B )A 、2.5千人/个B 、250人/个C 、0.25个/千人D 、250个/人4、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C )A 、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B 、权数的绝对数的大小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5、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C )。

A 、简单算术平均B 、加权算术平均C 、加权调和平均D 、几何平均6、第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的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 C )。

A 、1.5B 、1.45C 、4.5D 、0.94二、计算题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ff方法1、(x 取组中值)X1=27.5;X2=32.5’X3=37.5’X4=42.5’X5=47.5=37.5(件)方法 2 (件)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4解: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5.15.14.18.22.12.15.18.22.1==++++==∑∑x m m x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11215.114.122.1==++⨯+⨯+⨯==∑∑f xf x (元/公斤)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代表性?解:已知:甲班: 6.9;3611==σx5.47;5.42;5.37;5.32;5.2754321====x x x x x ∑∑=f f x x 5.374065.47105.4295.3785.3275.27=⨯+⨯+⨯+⨯+⨯==∑∑fxf x乙班:45,35,25,154321====x x x x 12,31,39,184321====f f f f 9071231391812453135392518152222=+++⨯+⨯+⨯+⨯=2乙x ()139728907222..x x =-=+=乙σ7.281231391812453135392518152=+++⨯+⨯+⨯+⨯==∑∑f xf x 267.0366.9111===x σνσ318.07.2813.9222===x σνσ。

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2012年秋

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2012年秋

作业第1题抽样平均误差是()。

您的答案:A批注: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反映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第2题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您的答案:B批注:又称抽样估计,它是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测,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

第3题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您的答案:C批注:等距抽样是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

第4题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您的答案:A批注: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第5题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您的答案:C批注: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第6题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您的答案:A批注:无偏性。

即从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平均数;第7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您的答案:B批注:概率保证程度的大小决定了抽样推断的可靠性。

第8题按地理区域进行划片,并以片为单位进行的抽样属于()您的答案:C批注: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时间或空间形式划分为许多群,然后按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方式从中抽取部分群,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的抽样组织形式。

第9题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 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您的答案:B批注:等距抽样是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

第10题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您的答案:C批注:综合指数:是表明复杂经济现象中多种不同度量的事物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推荐下载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写5卷术、重保交电要护底气设装。设备置管备高4动线调、中作敷试电资,设高气料并技中课试3且术资件、卷拒中料管试绝包试调路验动含卷试敷方作线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管理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3)(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4)(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4)(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1 2 4)(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1 2 3)(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2 3 4)(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2)(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1 3 4)(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亦可称为频数,用fi表示。

统计学概论平时作业3

统计学概论平时作业3

《统计法规概论》平时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 C )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B、统计方法C、统计制度D、法规性文件2、虚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B )。

A、以少报多B、以多报少C、凭空捏造D、故意多报3、( A )属于统计行政处罚范围。

A、责令改正B、记过C、责令停产停业D、没收违法所得4、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A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5、统计管理相对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案件,应当在统计行政机关告知后( A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A、3B、7C、10D、156、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 D )处罚的案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通报批评C、罚款D、较大数额罚款7、统计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 C )。

A、依法强制执行B、起诉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与统计管理相对人协商解决8、统计行政诉讼是( B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C、法制部门D、监察部门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管理相对人在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 D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10、石家庄市统计局与石家庄市工商局联合执法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由( D )管辖。

A、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法制局B、河北省统计局C、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D、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A B C D E)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

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D、拒报统计资料E、伪造统计资料2、(A B C D E )等统计调查对象有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0天大《应用统计学》第三次在线作业习题+答案

20天大《应用统计学》第三次在线作业习题+答案

20天大《应用统计学》第三次在线作业习题+答案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不能提高工程能力指数的途径为(B)。

A.增大公差范围B.缩小公差范围C.减少加工工序的中心偏移量D.减少标准偏差在某高校中,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占10%,如果从该高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中管理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的期望值为(A)。

A.10%B.20%C.5%D.40%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的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C)。

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当总体单位数越来越大时,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之间的差异(B)。

A.越来越明显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D.难以判断组内误差是衡量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A)A.只包括随机误差B.只包括系统误差C.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系统误差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若决策者感到客观形势确实不利,宜采用(A)。

A.最大的最小收益值准则B.等可能性准则C.最大的最大收益值准则D.折中准则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被称为(A)。

A.抽样误差B.点估计C.均值的标准误差D.区间估计无偏估计是指( B )。

A.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数C.样本估计值围绕待估参数使其误差最小D.样本量扩大到和总体单元相等时与总体参数一致绘制产品质量控制图的关键是(B)。

A.数据的选取和分组B.计算控制上下限和中心线C.计算各个样本数据D.确定使用哪种控制图在下面的假定中,哪一个不属于方差分析的假定(D)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各总体的方差相等C.观测值是独立的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B)。

A.服从均匀分布B.近似服从正态分布C.不可能服从正态分布D.无法确定贝叶斯决策需要调查取得信息来修正先验概率,这个调查是在(C)中进行的。

最新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参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 )*电大考试*实用卫生统计学行考册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 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的资料又称为四格表资料,在四格表资料中连个样本的实际发生频数和实际未发生频数为基本数据,其他数据可由这四个基本数据推算出来。

2、 参数检验:是一种要求样本来自总体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态分布),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3、 非参数检验:是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

4、 直线相关系数: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r 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变量关系越密切5、 完全负相关: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负相关关系,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有x 与y 构成的散点完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x 增加,y 相应减少,算得得相关系数r=-1。

二、填空题:1、 n ,p ,1-p ,np ,n (1-p )2、 。

3、 任何,严重偏态分布的资料,分布不明。

4、 散点图,直线相关系数5、 直线相关,直线回归分析三、选择题1、A2、D3、B4、B5、D6、B7、C8、B9、D 10、B四、简答题1、答: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式y=a+bx,是表示变量x 与y 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每一个x 值,都会有一个确定并唯一的y 值与之对应,在坐标系中,所有的点(x ,y )形成一条直线。

而统计中的回归式,其因变量是y 的估计值,它的数值大小与实际的y 值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从散点图来看,所有的点(x,y)不是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而只能是围绕七均匀的分布。

2、答: 直线回归系数r 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词,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r 是ρ的估计值。

相关关系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1r -≤≤。

r 值为正,表示两变量呈正相关,x 与y 变化趋势是正向的。

2011级全日制本科《统计学》第三次习题答案

2011级全日制本科《统计学》第三次习题答案

相关与回归分析思考题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相关与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不确定性统计关系的重要方法,相关分析主要是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分析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形态和程度。

回归分析主要是对存在相关关系的现象间数量变化的规律性作出测度。

但它们在研究目的和对变量的处理上有明显区别。

它们均是统计方法,不能揭示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

3.什么是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为例,总体回归函数是总体因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现为自变量的函数:()()i i i E Y X f X X αβ==+,或i i i Y X u αβ=++。

总体回归函数是确定的和未知的,是回归分析所估计的对象。

样本回归函数是根据样本数据所估计出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ˆˆˆi i y x αβ=+或ˆˆi i iy x e αβ=++。

回归分析的目的是用样本回归函数来估计总体回归函数。

它们的区别在于,总体回归函数是未知但是确定的,而样本回归函数是随样本波动而变化;总体回归函数的参数,αβ是确定的,而样本回归函数的系数ˆˆ,αβ是随机变量;总体回归函数中的误差项i u 不可观察的,而样本回归函数中的残差项i e 是可以观察的。

4. 什么是随机误差项和残差?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随机误差项i u 表示自变量之外其他变量的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是不可观察的,通常要对其给出一定的假设。

残差项i e 指因变量实际观察值与样本回归函数计算的估计值之间的偏差,是可以观测的。

它们的区别在于,反映的含义是不同且可观察性也不同,它们的联系可有下式:()()ˆˆˆˆˆi i i i i i i i e y y x u x x u αβαβααββ=-=++--=-+-+5.为什么在对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时,要对模型提出一些基本的假定? 答:最小二乘法只是寻找估计量的一种方法,其寻找到的估计量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质则依赖模型的一些基本的假定。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3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 课程作业3(共4次作业)学习层次:本科 涉及章节:第7章——第11章1、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上个月接到许多消费者投诉某种品牌炸土豆片中60克一袋的那种土豆片的重量不符。

店方猜想引起这些投诉的原因是运输过程中沉积在食品袋底部的土豆片碎屑,但为了使顾客们对花钱买到的土豆片感到物有所值,店方仍然决定对来自于一家最大的供应商的下一批袋装炸土豆片的平均重量(克)μ进行检验,假设陈述如下:如果有证据可以拒绝原假设,店方就拒收这批炸土豆片并向供应商提出投诉。

(1)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一类错误是什么? (2)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二类错误是什么?(3)你认为连锁店的顾客们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而供应商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2、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

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

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

(1) 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说明其抽样分布是什么样的? (2) 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3、一项调查显示,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7.25个小时,假定该调查中包括了200个家庭,且样本标准差为平均每天2.5个小时。

据报道,10年前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6.70个小时,取显著性水平α=0.01,这个调查是否提供了证据支持你认为“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4、一个著名的医生声称有75%的女性所穿鞋子过小。

一个研究组织对356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313名妇女所穿鞋子的号码至少小一号。

取α=0.01,检验如下的假设:75.0:0=πH 75.0:1≠πH 对这个医生的论断你有什么看法?5、从三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得到如下资料。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5、7章的知识点)一、单选题(共9个)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对A、B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A厂工人总数比B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

A、A厂比B厂大B、B厂比A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3.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C、0.5D、-1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 D )。

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等距离抽样5.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C )。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6.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B )A. 相对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7.某城市1996年至2001年各年与上一年相比地价增长速度依次为1%、2%5%、6%、5%、3%,若以1998年为基期,则2001年的增长速度为( B )A. 8.15%B. 14.64%C. 20.37%D. 24.00%8.某地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995年为1500元,1996年增长了8%,那么1996年与1995年相比之下,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额为( C )A. 7元B. 8元C. 15元D. 40元9.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 B )A. 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 最后一期的水平等于最后一期实际水平C. 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逐期增长量D.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二、多选题(共3个)1. 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 )。

中国地质大学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3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3答案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3答案一、单选题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A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个样本量为n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抽出的样本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样本(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_____(4分)(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A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而是从所剩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_____(4分)(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5.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6.先将总体中的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C7.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随后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_____(4分)(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D8.抽样分布是指_____(4分)(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样本数量的分布参考答案:C9.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_____(4分)(A)(B)(C)(D)参考答案:A10.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_____(4分)(A)(B)(C)(D)参考答案:C二、多选题11 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_____。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中国⽯油⼤学《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及答案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共15道题)收起1.(2.5分)抽样平均误差是()。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2.(2.5分)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3.(2.5分)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在⼀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5.(2.5分)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6.(2.5分)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这⼀标准称为()A、⽆偏性B、⼀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A、随之扩⼤B、随之缩⼩C、保持不变D、⽆法确定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8.(2.5分)按地理区域进⾏划⽚,并以⽚为单位进⾏的抽样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类型抽样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为了了解某⼯⼚职⼯家庭收⽀情况,按该⼚职⼯名册依次每50⼈抽取1 ⼈,对其家庭进⾏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A、唯⼀的⽅法B、最科学的⽅法C、重要⽅法之⼀D、最不理想的⽅法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是()A、确定被⽐对象B、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固定时期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某场⽣产费⽤今年⽐去年增长50%,产量⽐去年增加25%,则单位成本⽐去年上升()A、25%B、20%C、37.50%D、12.50%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某商店商品销售额报告期和基期相同,报告期商品价格⽐基期提⾼了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量⽐基期()A、提⾼了10%B、减少了9%C、增长了5%D、上升了11%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下列指数中,不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农产品产量总指数B、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C、某种⼯业产品成本总指数D、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抽样调查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登记误差B、系统性误差C、计算误差D、随机性误差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判断题(共25道题)收起16.(2.5分)利⽤指数体系理论,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三、填空题
1 . 1 -1 0
2. 时期数列
3. 直线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4. F t
5. 按月(季)平均法趋势剔除法
6. 选好题目
7. 季节变动
8. 水平法(几何平均法)累积法(方程法)
9. 1.88%
10.
四、名词解释题
1.相关关系:广义而言,是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存在的依存联系和制约关系,即客观现象之间互相关联的某种形式。

2.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在正确的实质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特有的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工作过程。

五、计算题
1.
2.
六、问答题
1.
(1)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3)按相关关系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负相关;(4)按相关密切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不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

2.。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以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以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三次作业(课程代码:00042)1. 某班有50名学生,求该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对50个( )A 变量求平均B 标志求平均C 变量值求平均D 指标求平均 2。

成数与成数方差的关系是( )A 成数越接近1,成数的方差越小B 成数越接近0,成数的方差越大C 成数越接近0.5,成数的方差越小D 成数越接近0。

5,成数的方差越大 3。

在计算哪一种相对指标时,其分子分母有些可以互换( )A 结构相对指标B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动态相对指标 4。

某企业11月计划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3%,则计划完成情况为( ) A 超额完成2% B 差2%完成计划 C 完成程度为95% D 超额完成2% 5。

总量指标的计量形式中,实物单位不包括( )A 自然单位B 劳动量单位C 度量衡单位D 复合单位 6. 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几何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算术平均数D 中位数7。

采用四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一项数值 B 二项数值 C 三项数值 D 四项数值 8。

一组数据为右偏分布时,均值、中位数、众数的关系是 ( ) 9。

假设检验中的取伪错误是指( )A 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B 原假设为真时不拒绝原假设C 原假设为伪时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伪时不拒绝原假设 10。

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报告期 C 任意时期 D 特定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下列指数中质量指数是( )A 产量指数B 价格指数C 销售量指数D 成本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 12. 两变量之间是高度线性相关的是( )A r =-0。

85B r =0.76C r =0。

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平时作业(5--7章)2012秋

实用卫生统计学第三次平时作业(5--7章)2012秋

实用卫生统计学课程第三次平时作业(5--7章)姓名 学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

A.标准差B.方差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2.抽样研究中,s 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小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 ,标准差为11.2mmHg ,后者反映的是(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5.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 ,标准差为11.2mmHg ,现从该地随机抽取20名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112.8mmHg ,则112.8mmHg 与120.2mmHg 不同,原因是(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6.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 ,标准差为11.2mmHg ,现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7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5mmHg ,标准差为10.4mmHg ,则90.5mmHg 与120.2mmHg 不同,原因是(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7.现从某地随机抽取10名5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身高为95.5cm ,标准差为10.4cm ,那么该地5岁正常男孩平均身高95%的置信区间计算公式为( )。

A.95.5±1.96×10.4B.10/4.1096.15.95⨯±C.95.5±2.262×10.4D.10/4.10262.25.95⨯±8. 随机抽取某市区120名女孩作为样本,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05kg ,标准差0.48kg ,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6-9章的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3个)
1.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3.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4.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5.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A. 相对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6.某城市1996年至2001年各年与上一年相比地价增长速度依次为1%、2%5%、6%、5%、3%,若以1998年为基期,则2001年的增长速度为()
A. 8.15%
B. 14.64%
C. 20.37%
D. 24.00%
7.某地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995年为1500元,1996年增长了8%,那么1996年与1995年相比之下,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额为()
A. 7元
B. 8元
C. 15元
D. 40元
8.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
A. 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B. 最后一期的水平等于最后一期实际水平
C. 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逐期增长量
D.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9.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00%、二季度110%、三季度70%、四季度120%。

指出哪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

()
A. 一季度
B. 二季度
C. 三季度
D. 四季度
10.用剩余法测定循环波动时,所得循环值()
A. 受长期趋势影响较大
B. 受季节变动影响较大
C. 受不规则波动影响较大
D. 消除了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
11.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2.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13.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凡根据已知事物推断未知事物都称为预测
B. 统计预测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现象的未来状况事前作出测算和推断
C. 从实质上讲,统计预测也是一种估计
D. 统计预测是根据“现在”估计“未来”,且总是用于模型内推
二、多选题(共5个)
1.统计指数的性质主要有()
A. 综合性
B. 代表性
C. 相对性
D. 平均性
2.某商业企业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5%,这一结果说明()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5%
B. 商品零售额平均上涨了15%
C. 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5%
D.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上涨了15%
E.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量下降了15%
3.指出下面的数列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A. 某种股票周一至周五各天的收盘价
B. 某工厂各月份的利润额
C. 某地区1990—1995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D.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额
E. 某企业1990—1996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4.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 观察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的定基发展速度
B. 观察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发展速度
C. 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用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 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 观察其内各环比发展速度之比等于总的定基发展速度
5.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

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
三、填空题(共10个)
1.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的指数称(),综合反映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程度的指标称()。

2.一般来说,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为权数计算的;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为权数计算的。

3.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和()。

4.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和(),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5.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

6.若变量x与y为完全线性相关,则相关系数为();若变量x与y没有直线相关,则相关系数为()。

7.回归方程中的参数a代表(),b代表()。

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的数值,估计()的可能值。

8.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9.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它是从()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10.因素分析包括()和()分析。

四、判断题(共5个)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4.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
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5.估计标准误差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C y的平均误差程度。

()
五、简答题(共3个)
1.指数的作用有哪些?
2.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什么特点?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和联系?
六、计算题(共3个)
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2.某地区2005年底人口数为3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量增长;又该地区2005年粮食产量为220亿斤,要求到201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50斤,试计算2010年的粮食产量应该是达到多少斤?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
3.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是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