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建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太保亭由单进式的小庙和雨亭组成
太保亭神坛
太保亭壁画(局部)
傩祭与中国传统建筑
傩,亦称“大傩”,是中国古代一种驱疫逐鬼避
邪的祭仪。 近年来,傩作为一种民俗,及其与舞蹈、戏剧、 服饰源流的联系,已引起学界广泛兴趣。但傩与 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建筑史学界尚未应有的关
注。
事实上,在上古不那么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营宅
戏、傩技,以及诸多民间祭神赛会活动。在傩 祭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社会基层形成了多层 多向的傩文化。
傩舞
傩 戏
傩技
二· 傩祭与中国传统建筑
1· 傩祭与宅第环境
阴阳协调是中国古老的宇宙观,源自对生命活动的 认识。阴阳协调的观念应用到环境,不迟于商周。
当时,傩祭成为调整环境阴阳的重要手段,傩仪中
呼号“傩、傩、傩”,来驱除鬼疫。动作激烈凶
猛,所以傩也俗称“跳傩”或“跳神”。
方相氏被认为是专职的傩神,《周礼 · 夏官》记载: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执戈扬盾,帅百 隶以索驱疫。”。
汉画象石上的方相氏
三星堆铜器中的面具
傩面具实物,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质的面具。 据称现存于美国西雅图美术馆的一面商周青铜傩面 具,大小等于人头尺寸,并且两侧有穿带子的小孔, 面具铸有饕餮图案。 国内现存最早的傩面具,是收藏于河南禹州的西周 青铜傩面具,也相仿。 此外,三星堆遗址也发觉了青铜傩面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上,有带着面具傩祭的资料。 宋代《大傩舞图》,画有 12 个戴着不同面具饰物的 人,手执帚、箕、斗、扇等,驱宅妖墓鬼。
神,决定了它另类的制式。
马祖当地神祗白马尊王
四· 傩神庙型
傩,亦称“大傩”,是中国古代一种驱疫逐鬼避 邪的祭仪。 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 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 傩在演进过程中,与其他民间信仰交融,产 生一些变体,如福州的傩神,多为原始傩地方 崇拜的衍生物,典型的如将军、元帅、七爷、 八爷、土地公等。 因其所积淀的原始巫觋性质,决定了此类神 庙神秘色彩最浓。
【案例4】徽州民居的门楼门罩 中国民居常有雕饰精美的门楼、门罩,以徽州
民居最为典型。
一般的解释是,徽商既想以宅第显贵,又不敢在
规制上破禁限,于是在精丽的雕刻上找出路。
这里实际涉及两个须厘清的问题: ①门楼、门罩的起源; ②砖、木、石雕的起源。
门楼、门罩,是门祭的遗风,它由最初放在 门头驱邪的傩面具,演化而成。今江西流坑,
2· 傩仪与门祭
中国古建筑中,对门是很重视的。门祭,为先 民傩祭的一部分。
《吕氏春秋· 季春纪》中,有:“国人傩,九门 磔禳,以毕春气”的记述。 磔,指磔牲以祀祭的礼俗。即是说,在行傩时 于城之三方九门磔牲,以驱逐不祥之疫。 《礼记· 月令》和《淮南子· 时则》,亦有“九门磔 禳”之记载。
福州林浦泰山宫
以福州阳岐尚书祖庙为例,所祭神祗陈文龙,为 南宋末年抗元英雄。
陈文龙(1232 - 1277年),福州兴化(今福建 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 度宗赐名文龙。官至参知政事,因不满朝内议和, 乞请回乡养老。
宋德祐二年( 1276 年),临安陷落,元兵掳恭 帝。五月,端宗在福州即位,封陈文龙为参知政 事。平闽漳浦、兴化叛乱。当元军压境时,宁死 不屈,死守兴化孤城,被俘后在解往临安途中绝 食而死。 《宋史》有“能文章,负气节。初名子龙,咸淳 五年廷对第一,度宗易其名文龙。”“漳州乱,命 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以讨之”等记载。
汉代始推行儒家礼仪,将先秦各地广泛流行的 “门祭”,规范为儒家的“祀门”礼仪。门设有 阙、观、阁。
既然门、阙、观、阁等建筑与傩祭相联系,必 定除了其实际用途之外,还含有一定的民俗意义。 傩祭活动所表达的,有可能沉积凝固于这些建筑, 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石邮村傩仪时门厅前舞傩的傩神钟馗
这使得此类庙宇的神秘色彩要隆于先贤祠庙。以 下我们将说明,亚神庙型的庙宇的空间性态,几乎 就这些特点量体裁衣的。
妈祖马港天后宫
三· 神庙型
此类庙宇神祗最为庞杂,既包括普遍的神祗,
如观音、文昌帝君、三官大帝、城隍,以及日月 星辰、风雨雷电自然神等。
也包括各地特有的神祗,如闽地的蛇王、猴精、 福州的榕树等信仰崇拜。由于所奉祀的是超人的
仍 有 将 傩 面 具 ( 当 地 称 作 “ 吞 头 ” )
江 西 流 坑 ,
门罩由镇转向装饰
徽州民居饰以精美的门罩
3·与傩相关的建筑
傩庙 傩庙是供奉傩面具和举行傩仪的场所。因为傩面 具被视作神灵,傩庙也就有了神庙的至尊。同时, 傩庙又是傩神扮者“人”与“神”身份转换的场 所,要以一定的仪式来确认。从傩庙取下傩面具 加戴的仪式一般称 “起傩”或“请神”,有严 格的时间限定,通常在农历正月。
南丰县石邮村的傩庙建于明代宣德年间( 14261435),都为不多见的明代傩庙。
江西萍乡毛园傩庙
湖南秦人村傩神庙
福州林浦将军庙
福州林浦太保亭
【案例5】江西南丰县石邮村“起傩”仪式
石邮村的傩班组建于明宣德年间,与村中的 傩神庙一样久远。 “起傩”仪式定于大年初一。鸣放三支火铳 后,八位称为“伯”的傩神,向神案正中供奉的 “傩神太子” 行叩拜大礼。主神“大伯”在诵完 祝词后,在鞭炮声中取下尘封一年的面具。 扮傩神的八位“伯”不仅是固定的,也是世 袭的。八位伯中,只有大伯、二伯才允许去取面 具。
纯然公房——镇江门。
这一事实说明,傩神与神庙都被纳入血统的秩序, 成为宗法礼制的附庸
江西流坑神庙“神社团”的守护神,右为 根据为流坑风水师而造的“何杨神”
傩堂 傩堂是临时性的傩仪场所。它一般由宅第中的 厅堂布置而成。
为了使厅堂完成从日常起居,到与神灵对话的角 色转换,不仅厅堂布置要在法师指导下完成,往 往还要以捉妖驱鬼的傩祭,以使傩堂“洁净”。 傩堂虽然是临时布置的,但它的影响,并不因 傩祭后撤除而散去。无论傩祭中所包容驱邪扶正、 祈福禳灾的观念 ,还是伴随傩祭的傩戏、杂耍、 灯会、高跷之类活动时的欢娱,甚至放任,都渗 透到乡民的精神生活乃至思维模式,对乡土建筑 的营造发生持久的作用。
傩起源于原始社会除灾祈福的巫觋,约略形成于商
周。 早期记载见诸于《礼记 · 月令》、《论语 · 乡党》、 《吕氏春秋》等史籍。 周代王宫中每年季春、仲秋、季冬举行三次傩祭 ,
《周礼 · 春官 · 占梦》有“(季冬)遂令始难敺疫”
的记载,这里“难”,即“傩”的另一写法。
傩的主要特点,是其戴面具的仪式。一般在傩 祭时,扮神者戴着面具,手执法器,不时地击鼓
中国建筑史专题
民间信仰建筑
引言 :民间信仰建筑
民间信仰建筑是民居中极广泛的一类 。依其 神秘程度增益次第和世俗成分的消长,它大体 可分为: 先贤祠庙型 亚神庙型 神庙型 傩庙型
一· 先贤祠庙型
此类祠庙所祭神祗,一般是由历史上的真实 人物转化而来的。 如福州林浦村所祭的宋帝和陈太尉,盖山阳 岐的陈文龙、茶亭河上村的董奉,都有确凿的
有两个非常普遍傩神——“将军”和“土地”, “将军”表示阳,“土地”示阴。通过“将军”克 “土地”或相反的傩仪,达到调整环境的阴阳。
土地与开山 (猛将) 贵州松桃县苗 族傩堂戏面具
土地与雷王
广西环江毛难族傩 堂戏面具
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面具
尖角将军与梁山土地
开路(将军)
梁山
土地与马帅
贵州都匀市布依族傩堂戏面具
张村地理形势适得其反:位于山麓南、河北岸, 属阳,当然要以土地杀将军。
阳 盛 , 文 傩
︻ 案 例 2 ︼ 福 建 邵 武 和 平 镇
【案例3】 江西流坑武傩面具
流坑村盛行傩祭,虽然祭的是武傩,但面具的 表情安详,似文傩。 至于傩具的起源,村人有宋代董敦逸契丹带傩 具传说。这反映了乡人以编织故事方式,为这一习
临水夫人陈靖姑,则传说生于福州下渡行巫家庭, 24岁“脱胎祈雨”而亡。
这就决定了亚神庙型庙宇所祭神祗,虽然是按人 的模式塑造的,也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性的“人神”。 但它少有先贤祠庙所要弘扬的正气,无多少道德教 化作用,其信仰有目的性很强的功利要求。
如拜妈祖能拯救舟楫,言人祸福,为人治病。临 水夫人可“扶胎救产,保赤佑童”,还可降妖镇魔, 呼风唤雨。
俗找一源头。流坑傩始于宋之说中“宋”,并无时
间上绝对尺度意义,只是表示它由来已久。流坑的
傩均为武傩,实因流坑村落形势:南面枕山,北部
面水,属阴盛,当以武傩以导阳。
有人根据流坑傩面具神态,判断流坑傩更接近 “文傩”,实属一种误解。究竟是“文傩”还是 “武傩”,取决于村落阴阳平衡, 傩面具只是一个 符号,表情并不重要。
就现有资料看,以专用的傩庙供奉傩面具,在江 西傩(俗称“赣傩”)中最盛。今江西萍乡、南 丰、乐安等县,有相当数量傩庙遗存。
著名的如萍乡上栗石洞口傩庙
上栗小枧傩庙 下埠傩庙 院前傩庙 毛园傩庙
德化庵傩庙
荷尧傩庙
南丰县石邮村傩庙等。
其中,萍乡上栗丰泉村石洞口古傩庙,建于明洪 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
【案例6】江西流坑傩神庙
流坑傩现有36具傩面,由各房分别管理,旧 有“八房八傩班”之说。
有些傩有专门的神庙,村民能记得起来的, 有:文晃公房——太子庙、 桥西房——三义庙、
镜山公房——五王庙、 胤明公房——拱宸门、 胤昂等四房——里仁门、 胤隆公房——启明门、 双桂公房——关门阁、
如沿海广泛祭祀的妈祖、闽地和浙南奉祀的 临水夫人,闽地的何九仙、马元帅,均属此类。 可以称此类民间信仰的庙宇称亚神庙型。
亚神庙型庙宇中所祭神祗,虽然也是由人羽化成 神仙,但不同于先贤祠庙所祭的神祗的历史重要人 物,生前多半为出生寒门但通巫祝的平民。 例如妈祖,据南宋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 庙记》:妈祖 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 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
史料可稽。姑且称作先贤祠庙型。
先贤祠庙,是中国祭祀建筑的一种类型。明清两代, 随着儒学在社会基层的渗透,先贤祠也遍布乡里。
当先贤被神话后,演变成神灵,就形成了民间信仰。
作为民间信仰的先贤祠庙,已不纯为追思先祖、 这些附加的要求,一般反映在赐额加封上。
弘扬正气,在祭神过程中,还会产生功利性的要求。
仍有将傩面具(当地称作“吞头”),雕于门
头以避邪的习俗。
至于砖、木、石雕,诚然可以认定徽商重金 注入,为明清徽州建筑中三雕勃兴的主要原因, 恐怕也不能混同于它肇始之动因。何况有迹象
显示,徽州建筑中三雕,早于明代徽商崛起前
就已存在。
徽 州 民 居 的 门 楼 门 罩
雕 于 门 头 以 避 邪 的 习 俗 。
傩祭是中国古代极广泛的社会活动。
从时间看,从商周到晚清,历代统治者都允许,甚
至倡导傩祭。
从传播面看,涵盖了社会主要阶层和民族。傩依其 参加对象,可分为宫廷傩、乡傩、军傩、寺庙傩。 除汉族,苗族 、土家族 、布依族、侗族 、仡佬族 等少数民族,都有傩俗传承至今。
乡傩
屯堡军傩
寺庙傩
少数民族傩面具
历经四千年沧桑,傩祭既惊人地尘封了相当数量 的上古社会原始形态信息。比如它集体参与的特
点,源自原始社会中驱疫祭祀的巫术活动集体性。
同时,傩仪也不断演绎变迁,出现所谓“古傩”
与“新傩”的区分。事实上,这种划分只是相对
的,即便是古傩,也可见出吸纳了儒、释、道精 神资源。
傩的载体,也由傩祭,进一步发展成傩舞、傩
作为一件大事,不仅是傩祭的重要内容,更在包
括营造思维模式在内的精神向度上,受傩俗的左 右。
我们通过案例,探讨 傩与中国传统建筑环境
ຫໍສະໝຸດ Baidu
傩仪与门祭
和傩祭相关的建筑诸问题。
进而研究傩俗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对
营造习俗、营造思维模式、以及乡土建筑的艺术原 创力的影响。
一· 傩祭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陈文龙事迹在沿海民间传颂过程中逐步神话, 明代成为海上守护神。明永乐六年,敕封为“水 部尚书”,俗称“尚书公”,先贤祠转变成“尚书 庙”。
清乾隆四十六年,又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 明清海上官船常立陈文龙塑像祭拜,以祈求平 安。
二· 亚神庙型
此类民间信仰拜谒的神祗,虽也为传说中
的人物,但已高度神话了。
【案例1】徽州祁门傩舞《土地与将军》
在安徽祁门县芦溪汪村,将军被视为善神、土地 为凶神,表演的是“将军杀土地”。 而与汪村仅一河之隔的张村,傩舞主题却是“土 地杀将军”。
这并非阴差阳错,因为汪村在河的南岸,山的北 麓。依山南为阳,河北为阴说,当属阴盛。故傩 舞以阳神将军杀阴神土地,以抑阴导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