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合集下载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法建立和运行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企业所有权、责任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规定。

而国有企业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产权、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了企业的产权,即企业的所有权归属和运作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主张在法律框架下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保护合法产权的权益。

通过明确产权,可以激发企业家精神和投资热情,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也强调了明确国有企业产权,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现代企业制度注重企业的责任和利益分配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要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倡导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鼓励企业与员工、合作伙伴等各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国有企业中,也要求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市场竞争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市场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因此,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国有企业中,也要求国有企业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注重企业治理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各方利益的平衡,同时要求企业进行规范的内部管理,加强企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在国有企业中,也要求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责任、利益分配、市场竞争、企业治理等方面规范了企业运作,国有企业则是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关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界定

关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界定

产权关系清晰 , 责任制度明确 , 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健
全 ;4政府对企业实行间接调控和服务。 () 现代企业制度
应依法破产。 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 制度 , 调节所有者、 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 形成激励 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2 0 ”0 3年 ,中共中央关于完 《
产权 关 系模糊 , 建立 现代 企业 制 度的 财产 关 系则 必须 而 明确 。二是现 代企 业制 度 的形 式 。 现代 企 业制 度最典 型
其内涵可以表述为: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 人制度为基础 ,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 , 以公司企业为
主要形式 , 以产权清晰 、 权责明确 、 政企分开 、 管理科学
国外 的“ 舶来 品”因此厘清其概念 内涵 , , 对于我国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显得尤
为必 要 。

二、 通行的关于现代企业制度 内涵的界定
般来说 , 目前对于现代企业制度 的具体理解有以
下 几种 :


中共中央关于现代企业制度 内涵 的
第一种理解认为 ,现代企业制度是 以现代产权制 度、 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的 制度。( 陈广先《 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
专题 革面, 更要诜心 I I 理论篇
关 于我 国现 代企 业制度 内涵 的界 定

口文 / 毛道伟
现代企 业制度是欧美 国家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 商品经济的要 求而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摸索和不断改进
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
的核 心 ” 。
而创造的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成果。 由于它是来 自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所存在的各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有从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出发,才能成功地选择正确的方向。

本文拟从对企业制度的总体概括和认识开始,把我国企业改革置于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之中进行考察。

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选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围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主题展开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更加深入了。

首先是针对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过去几年股份制试验的经验教训所作的阐述。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大多数观点认为其与现代公司制度是含义相同的。

也就是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现有的企业形式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其次,针对前一时期企业实行承包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企业与国家利益目标不一致,对国有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进行了讨论。

问题常常被归结为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明确。

一般的解释是,尽管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国有资产产权,但国家却是不明确的概念,最终又要依赖于各级政府,后者或者说地方和部门都直接管企业,同时又处于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之外,结果是既因信息缺乏问题管不好,又无法避免行政干预,还会使企业资产流失。

所以,讨论中涉及的所谓产权不清晰问题,实际上是对政企不分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权背离所有权等问题的一种概括,其中核心是通过何种制度安排使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或所有者通过何种机制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三,人们普遍观察到,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无论是企业承包制还是股份制的试验,都使国家在拥有企业经营信息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内部信息的拥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却与国家利益取向不尽一致,因而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激励发生矛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摘要:确保国有企业高速高效发展,需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而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方向,可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就针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径,希望对企业能有所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前言: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个国产企业的运营状况、生产状况、管理水平、企业效益等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生存,也是国家经济与实力的展现。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改革内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较低、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能促进现有问题的快速解决,实现国有企业高效快速发展。

1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一项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制度,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制度保障,由“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组成。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依据我国国情而形成的特色理论。

企业主要是指经营主体以营利为目的,持续不断经营某一项事业的意思,而现代企业是一种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组织形式,遵循人本质上原则,并且以实现社会个体的社会价值和提升个体生活品质为宗旨,不断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进而获取合理利润,实现企业自身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企业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要求,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企业制度为核心,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企业资产所有制清晰明了,企业资产所有者明确并能履行相关职能,资产实物与价值边界清晰;第二,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存在明确战略管理,生产经营制度完善;第三,治理制度完备,按照《公司法》要求设置企业所需职位,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1]。

2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分析2.1国有企业市场程度较低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大部分企业融入了世界经济当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现了市场化。

国企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引言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其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项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企业运营机制,包括企业所有制、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就国企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探讨。

一、国企改革的背景和现状国企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和需要。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负债累累,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

因此,国企改革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

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进行了重组和整合,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引进了外部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约束,推动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

然而,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另外,几家大型国企垄断市场的情况依然存在,限制了市场竞争的发展。

因此,需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和意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导向: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竞争。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和服务,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2. 独立决策: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自主决策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分权授权: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分权和授权,将权力下放给各级管理者。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减少决策层次和体系的复杂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 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 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 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 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 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 求企业的扩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国有企业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不在于产权制度,而 在于缺乏充分竞争的外部环境。因此,改革应从解 除企业目前面临的各种政策性负担入手,以此硬化 其预算约束,进入到竞争性的市场,使企业的利润 率能够真正成为反映其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指标。 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掌握这种充分信 息就足以对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在此前提下,企业 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将会显示出哪一种内部治理结 构更加符合我国企业实际,从而通过不断的制度创 新,使中国式的企业治理结构得以形成和发展。
4.产权改革能否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问题。在 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拥有了比过去大 得多的经营自主权,也在大得多的程度上要承担企 业经营的财务后果。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政企不 分现象,归根结底产生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式改革 所提供的企业自主权和利益动机,与国有企业目前 仍然承担一系列不对等竞争条件之间的矛盾。能 不能把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负担从企业生产性经营 中剥离出来,完全取决于一系列外部环境的改变。 而如果不能通过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消除价格扭 曲、产业结构扭曲和劳动力市场不发育的问题,贸 然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只能造成通货膨胀、失业 和增长衰退等问题。
3.国有企业是否缺乏对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有 效惩罚的机制。主张产权改革的观点认为, 在私有制的场合,消费者对成本高、服务差 的企业可以通过“退出”进行选择和惩罚。 然而,“退出”不是消费者表达其不满意的 唯一途径,另一种经常被采用的途径是直接 表达不满或向有关管理部门抱怨。只要消 费者的意愿可以反映到国有企业的管理部 门或监督者那里,就会直接采取措施,企业 惩罚机制的核心在于一个公平竞争市场的 存在。所以,改革所有制并没有抓住问题的 关键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及国家政策改革的新型企业管理体系。

为了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维护企业的长期发展,国有企业必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国有企业应具备创新能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利用好自己的各种资源,构建强大的组织形态,健全科学的研究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国有企业应坚持科学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原则,是指根据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内部人员的要求,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企业的日常运作活动予以有序地实现。

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应牢记这一原则,健全管理机制,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此外,国有企业必须注重科技创新。

近些年来,科技进步的迅速,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的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

最后,国有企业应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要求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年轻有为的人才来到国有企业,引入外部人才,发挥人才优势,激发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总之,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而要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状况,推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创新理念,重视科学管理原则,投入科技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以达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最理想的效果。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则享有其财产的占有权、处置权等。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4
3、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典型形式
• 现代公司制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
司。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公司 化。应该强调的是,公司制只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 形式。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建 立了公司就等于建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因为它还有极 其丰富的内容;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只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并非其他符合现代企业 制度内容的形式不是现代企业制度;也并非把所有国 有企业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就已经建 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还可以探索其他有效形式。
•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是企业产权的人格 化,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 事责任和义务的主体。规范、完善的法 人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并以其 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所有者对 企业债务责任的承担仅以出资额为限。 这样,在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基础上产 生了有限责任制度。

公司制决策权和管理者选择权。公司制企
总的观念是战略观念
• 战略观念是经营思想的核心,起统帅 作用,它寓于八个观念之中,又居于它 们之上,企业在树立上述八个观念的同 时树立自己的战略观念。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4
2、管理基础工作制度
• 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主要把握五个要点 :
• 一是原始记录制度; • 二是成本核算制度; • 三是标准化制度; • 四是计量、检测制度; • 五是经济责任制制度。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4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 现代企业制度是个内容广泛的概念,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 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 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 涵。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一套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它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适应竞争和创新的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运作效率,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市场导向和内部治理。

市场导向意味着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利润最大化的机会,通过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市场份额。

内部治理则是指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协同合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而这些规则和程序则包括了管理权力的分配、人员招聘与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有企业改革指的是对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关系、经营机制等进行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推动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国有企业改革要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确立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进国有资本运作的市场化。

特别是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挪用。

其次,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庞大臃肿,决策过程复杂,效率较低。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行企业内部的分权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职能划分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第三,要建立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侧重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国有企业改革也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激励机制。

比如,可以引入股权激励,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最后,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应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的履行。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 展,提高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科学化管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 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增值保值。
THANK YOU.
实现社会责任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 责任,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0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挑 战与对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挑战
观念转变
产权制度改革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 需要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环境,接受市场决 定性作用。
国有企业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需要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明确所有权和 经营权。
2023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的方向》
目录
• 引言 •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作
用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长期计划经济体 制下存在许多问题,如政企不分、经营不善等。因此,改革 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对于提高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 有重要意义。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 策支持。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 优惠等措施,鼓励国有企业进行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强对国有 企业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腐 败现象的发生。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进程的重要工具。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一套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规范和体系,帮助企业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探索和实践也日益重要起来。

本文将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进行相关探讨。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规范。

在企业组织形式上,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多种合法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股份制、合作制、联营等,以及不同企业形式之间的转化和调整。

在经营管理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规范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竞争、知识产权、环保等方面有一系列具体规定。

在社会责任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形象、良性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国有企业改革是指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在国有企业中进行的一系列体制、结构、性质、经营管理、人员员工、产权等方面的改变。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上,当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民间、外资和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共同参股经营,以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法人化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

2.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的股权分立给不同的投资者,从而维护投资者权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市场规范化、加速社会经济发展。

3.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是指改变原有国有企业产权所有、占有、使用与收益享受的分离现象,落实全面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归属,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4.员工持股改革。

员工持股改革是指国有企业以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提供给员工购买股票的机会,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推动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现代企业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在这组财产权利中, 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 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岀来的。

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制是公司制。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 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1、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

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4、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

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 句话,当前要特别注意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第五,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六,现代企业制度是依法规范的制度二、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

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者:于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22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2015年国企改革指导文件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发布以来,国有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十四五”时期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基于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以公司制为载体,通过法人治理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概念最早由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企改革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下的放权让利改革步入“公司法”下的产权制度改革新阶段,对企业的治理也从企业法下的行政治理转向公司法下的公司治理。

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传统国企存在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在于重塑政企关系,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相容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真正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其中,产权清晰是基础,权责明确是关键,政企分开是保障,管理科学是重要着力点,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是落脚点。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重点在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产权制度,明确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赋予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出资人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依法依规履行其权责。

政企分开要求不仅做到人员和机构上的形式分开,更要做到职能上的实质分开,政府主要履行宏观调控、行业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为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供制度保障。

管理科学是指政府改变过去对企业生产进行直接管理的方式,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在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框架下,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的体系。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法律法规制度,企业在法律规范下进行经营管理,依法合规经营。

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 市场机制: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强调股份制,即以股份为基础的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制企业的股份可以自由买卖,股权分散,股东投票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管理层的选举。

4. 职业经理人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强调职业经理人制度,即企业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实现股东与经理人的分离。

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企业专业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5. 信息化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信息化管理,即企业要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法律规范、市场机制、股份制、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企业要在法律和规范的框架下,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关系明晰的企业制度. 企业的设立必须要有明确的出资者,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

出资者享有企业的产权,企业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除设立时有资本金外,在经营活动中借贷构成企业法人财产。

但借贷行为不形成产权,也不改变原有的产权关系。

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国有企业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明晰化是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大突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ﻫ现代企业制度是法人权责健全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使企业法人有权有责。

出资者的财产一旦投资于企业,就成为企业法人财产,企业法人财产权也随之确立.这部分法人财产归企业运用,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但同时企业要对出资者负责,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形成法人权责的统一。

现代企业制度是有限责任的企业制度。

企业的资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出资者的投资不能抽回,只能转让.出资者以其投资比例参与企业利益的分配,并以其投资比例对企业积累所形成的新增资产拥有所有权.当企业亏损以至破产时,出资者最多以其全部投入的资产额来承担责任,即只负有限责任。

ﻫ现代企业制度是政企职责分开的企业制度。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体现为法律关系.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企业依法经营,不受政府部门直接干预。

政府调控企业主要用财政金融手段或法律手段,而不用行政干预。

ﻫ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由科学的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两部分构成,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组织机构,它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并形成制约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1 9 , 1 3 ) 93 第 7 页 。
和 委 — — 代 理 关 系 中 经 营 权 背 离 所 有 权
等 问 题 的 一 种 概 括 , 其 中 核 心 是 通 过 何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方 向 的 选 择
党 的 十 四 大 确 立 了 中 国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是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 别 是 十 四 届 三 中 全 会 通 过 了 《 共 特 中
力 便 宜 的 比较 优 势 被 打 了 折 扣 。例 如 , 美
其 次 ,针 对 前 一 时 期 企 业 实 行 承 包
制 过 程 中暴露 出来 的企业 与 国家 利 益 目 标 不 一 致 ,对 国 有 企 业 的 委 托 一 代 理 关 系 进 行 了 讨 论 。 问 题 常 常 被 归 结 为 国 有 企 业 产 权 界 定 不 明 确 。一 般 的 解 释 是 , 尽
我 国 具 有 劳 动 力 资 源 丰 富 、工 资 成
本 低 的 比 较 优 势 。据 有 关 国 际 组 织 的 测 算 ,我 国制造 业 人均 周 工 资分别 相 当于
韩 国的3 %,台湾 的9 ,香港 的7 , 8 % % 日
本 、 国和 德 国 的 4 美 %。 但 也 必 须 看 到 , 名
维普资讯
口林 毅 夫 蔡 防 李周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发 达 的 市 场 经 济 国 家 所 存 在 的 各
经 营 机 制 和 建 立 有 企 业 改 革 的 讨 论 更 加 深 入
阵 , 是 债 务 、 员 、 退 休 人 员 的养 老 但 冗 离
和 医 疗保 险 等各 种包 袱仍 然 由原 来 的母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制或持有绝大部分股权的企业。

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给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必要的。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臃肿、繁琐,决策过程长、效率低下。

而现代企业制度强调科学管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建立更加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

其次,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

传统的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而现代企业制度注重创新和市场导向,可以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潜力,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再次,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竞争激烈。

而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市场导向和竞争机制,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为了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以下是几项具体的措施: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权分立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责,并加强内部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2. 推行职业经理制度。

引入职业经理人,改变国有企业过去领导干部兼任经理的现象,确保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3.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与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方法与策略•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主题概述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研究背景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目的02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与特点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企业的产权边界清晰,不存在模糊的产权关系。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使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等。

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有利于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1978-1980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起步,主要形式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润包干等。

实行以“利改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旨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围绕企业产权制度进行了一些尝试。

这一阶段主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林毅夫蔡李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所存在的各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有从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出发,才能成功地选择正确的方向。

本文拟从对企业制度的总体概括和认识开始,把我国企业改革置于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之中进行考察。

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选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围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主题展开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更加深入了,首先是针对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过去几年股份制试验的经验教训所作的阐述。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大多数观点认为其与现代公司制度是含义相同的。

也就是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现有的企业形式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吴敬琏等,1993 ,第173 页) 。

其次,针对前一时期企业实行承包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企业与国家利益目标不一致,对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讨论。

问题常常被归结为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明确。

一般的解释是,尽管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国有资产产权,但国家却是不明确的概念,最终又要依赖于各级政府,后者或者说地方和部门都直接管企业,同时又处于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之外,结果是既因信息缺乏问题管不好,又无法避免行政干预,还会使企业资产流失。

所以,讨论中涉及的所谓产权不清晰问题,实际上是对政企不分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权背离所有权等问题的一种概括,其中核心是通过何种制度安排使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或所有者通过何种机制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三,人们普遍观察到,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无论是企业承包制还是股份制的试验,都使国家在拥有企业经营信息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内部信息的拥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却与国家利益取向不尽一致,因而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激励发生矛盾。

由于这种现象在转轨过程中俄罗斯和东欧的国有企业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青木昌彦将这种现象表述为“内部人控制”(参见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 。

这种表述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引起了我国经济学家的共鸣,不少人从这个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并设计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以31997 年第3 期及从目前的企业模式向不同治理模式的企业制度过渡的具体途径,等等。

①把最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讨论加以归纳,评价各种改革主张的关键在于回答如下问题: (1)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2) 国有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3) 产权或所有制改革是否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 (4) 在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与内部治理结构两者之间,哪一种对于国有企业是最急需的。

二、两权分离与现代企业制度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超越了个人的资金和风险承担能力,导致所有与经营相分离的公司形式的诞生,因而产生了委托- 代理的问题。

斯密最早观察到股份公司中存在的委托-代理矛盾,并描述了股东因对公司业务所知甚少而导致的监督困难,以及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在利益取向上面的差异。

伯利和米恩斯则进一步揭示了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在激励与责任方面,与企业的所有者之间的矛盾(Stigler et al. ,1983) 。

概括起来,所有权与控制权在现代公司中被分离之后,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不是同一个主体,从两者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就形成了所有与经营分离条件下的三个属性。

第一,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

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其效用函数中,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

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他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正是由于所有者与企业经理人员这种不同的利益取向,因而理论上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由于委托- 代理关系的形成,天然地会产生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第二,在现实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经营者或企业经理人员拥有关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和费用的真实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由于不参与实际经营,除非付出很高的成本,无法获得相应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激励不相容有可能成为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的现实表现。

第三,所有者与经营者对于企业经营结果所负的责任也是不对等的。

对于现代大型企业来说,一个经营管理人员或一个代理集团,对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恶劣后果,所能够承担的责任毕竟有限,最多不过是个人信誉、财产或自由的丧失,这与所有者或委托人的资产相比就十分不对称了。

这种不对等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加大,使得经营者有可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采取风险过度的行为,如巴林银行的里森事件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此外,同样的原因也有可能4①关于如何重新确立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吴敬琏等人建议的是一种层级持股的国有持股公司模式(吴敬琏等,1993) 。

周小川等主张把债务重组与公司化改革结合起来,通过股本—债务转换,即把目前国有企业对银行的负债转变成银行对企业的控股,从而建立中国式的主银行体制(周小川等,1994) 。

张维迎建议把国有资产转换为国家对企业的债权,让国家成为国有企业的“债权人”,享有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分享权,而不直接承担对企业的监督控制职能,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节约监督成本(张维迎,1994) 。

使经营者采取掠夺性的资产转移行为,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假如现代公司制度无法克服上述三个两权分离的基本属性,则意味着这个制度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就不会是如今人们观察到的样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伯利和米恩斯的著作于30 年代初出版以后,至少在统计意义上,人们没有发现清楚的证据,证明管理者占主导的公司,在诸如使用资产生产利润等企业行为方面与所有者占主导的公司有明显的不同(参见Stigler et al. ,1983) 。

相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成为普遍的现象。

尽管委托- 代理问题在现代公司制度的演进中始终存在,但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各种在现实中得以生存的两权分离的公司形式,通常都创造出相应的比较有效的解决委托- 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制度发展的过程中,股份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充分竞争的市场作为运行基础的,市场评判是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的主要依据,市场机制则为这种监督和约束的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企业的生存规律。

从微观经济学的道理来看,这里的优劣就表现为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利润。

赢利的企业将生存并得到发展,亏损的企业将衰落并失败。

在一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形成一种平均利润或平均成本。

而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水平或成本水平,与这种平均利润或平均成本进行比较,即可以使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得到充分反映。

换句话说,在存在由充分竞争产生的平均利润率的情况下,每个企业的利润水平包容了关于企业经营好坏的充分信息。

因此,在存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利润率可以作为考核和监督企业经营的一种充分信息指标。

①这个充分信息虽然不能完全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它是一种简单的、成本低廉的手段,可以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

在存在市场竞争从而有了这种充分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形成经理人员市场。

这个市场的作用是,依据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对其进行奖惩,因而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激励变成相容的。

然而,市场竞争下产生的充分信息并不是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只是在程度上被降低了,却没有被消除。

同时,根据充分信息对经理人员的奖惩还只是事后的,在经理人员与所有者承担的企业经营责任不对等的情况下,前者仍然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如进行风险过高的投资和对所有者资产进行掠夺性转移。

因此,相应于每一种特定的条件,还需要建立一套事前监督经营行为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或治理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克服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责任不对等所可能带来的问题。

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按照米勒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如下的委托- 代理问题而产生的:“如何确知企业管理人员只取得为适当的、盈利的项目所需的资金,而不是比实际所需多? 在5①这里的充分信息概念,是我们从统计学中关于充分统计量( sufficient statistic) 的概念借鉴而来,表明当企业所有者不能够也不必要获得关于企业经营全部信息的情形下,只需掌握这种最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即可以获得关于企业实际经营绩效的必要信息,从而可以考核和监督经营者行为。

固然,我们借用这个概念与它在统计学中的原始涵义有所差别,但引用一段关于“充分统计量”的定义,仍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充分信息”概念。

统计学教科书指出,充分统计量之所以是“充分的”,在于其导致数据量的显著减少,而不会损失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或者说,所有的样本“信息”都包含在这种(通常数量很少的)“充分的”统计量中了(参见Nguyen et al. ,1989 ,Vol. 11. p. 42) 。

经营管理中,经理人员应该遵循什么标准或准则? 谁将裁决经理人员是否真正有成效地使用公司的资源? 如果证明不是如此,谁负责以更好的经理人员替换他们?”(Miller ,1995)关于公司治理,我们有必要强调两点。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份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控制或外部治理,而人们通常所关注或所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

后者虽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相比,只是派生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借助于各种可供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保护所有者利益。

其次,在当代西方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前提下,不仅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混合的特点,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更是五花八门、形式多样。

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具体的对于控制权的监督机制比较来看,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地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经营环境中,也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监督机制可以单独起作用。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方式,依一个经济中技术条件、规模经济和法律框架的差别而异,也有路径相依的由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