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该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该工作方案明确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目标。

其中,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是,到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是,到2035年,农业全面现代化,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具备回归产业进行人口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

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工作重点该工作方案明确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其中,乡村振兴的重点是:(1)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采取“引、拓、带、动”四个方面的措施,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不断增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优化农村土地利用。

大力发展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节约集约经营和轮作休耕农业,实现农田面积和土地功能的高效利用。

(3)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乡村环境整体品质。

(4)推进农村基层政治建设。

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推动民主科学决策、严格法制执法、优质高效公共服务,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2)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农村电网、道路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3)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推广高效精准技术应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留住机制。

三、工作保障该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保障措施。

其中,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代特色农业具有高效、环保、智能化等特点,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发展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业产品产值。

2.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模式,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4. 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推动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农业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

三、实施方式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引导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2. 鼓励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主体投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智能化农机具应用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农田灌溉、排水、肥水一体化等基础设施条件。

5. 培育一批现代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并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生产。

四、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确保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

2.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衔接。

3.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社会各界对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支持。

4. 强化农业主体培育,鼓励农民个体、合作社等参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5.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达成预期目标。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产品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引,对标对表省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计划目标,突出 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要求,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共创、绿色 生态、保供安全、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的原则,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农业科技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 、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安全体系,推动 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多方式探索农机服务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场(户)”的农业机械装备 共享体系,发展“一站式”服务、“订单式”作业、“托管式”生产、承包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因地制宜推广农机装备“ 合作社购买、农民租用”模式,鼓励农机装备企业以设施装备租赁、入股、维修技术人员驻场等形式参与运营。鼓励 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创客等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实施“机器换人”推进工程。引进新型适宜农机装备,推广成熟适用机械,推进农作物耕种管收运储加工秸秆利 用全程机械化与智能化,推进养殖业饲喂、环境调节、污染整治、疫病防控、智慧设施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产业 全面全程“机器换人”。重点加强农作物耕作田块平整控制、精量直播、高速移栽、精准施肥、高效植保(无人机、 喷杆喷雾机),设施农业智能温室、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电动摇膜、田间运输、管道喷雾、农业机器人、智能 采摘收获装备集成应用,新建成多产业、多学科、多主体联合的农机创新试验基地1个以上。打造葡萄产业设施全程 机械化生产整县制部级示范样板,建成葡萄产业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省级先行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县科技局)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科技强农行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壮大、主体提升等环节,开展“七大”科技强农 工程。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战略性任务,其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相关,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如下:1.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致的。

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为增强中国农村的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方面的现代化而努力。

2.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互为支撑的。

乡村振兴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乡村振兴的推动和引领。

3.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

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1.推进农业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广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绿色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大规模农业经营能力,让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系统、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速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农民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需求,让城乡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

3.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核心,实现土地、土地权利、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制度创新,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优化配置,提升农业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4.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引导农民走入产业链上游,提高农村产业上游的整体规模和效率。

发展龙头企业能够带动浙江省的整个农业供应链升级,让农村企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获得更好的自主发展空间。

5.加快农民群体转型:挖掘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民才智开发和农村人力资本配置,培养以农村为基础、兼握现代化技术与管理知识的农业创新人才以及新兴服务业和循环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让新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涌现出来。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2篇)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2篇)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现状分析____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农业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制定一个可行的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____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加大对先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包括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应用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优化农田土壤质量。

加强农田环境保护,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

(3)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1)加强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鼓励农业企业增加加工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鼓励其带动周边农业生产者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3)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加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引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与实施措施。

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加强培训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结构优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要发展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率和利用率,改善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田保护,合理规划农田利用,保障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手段。

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机化水平。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农机操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

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

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

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行动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农业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农村的交通、生活和生产条件。

(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和改造灌溉渠道、水库、水泵站等,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三)推广农业机械化。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和维修补贴,推广现代农机设备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一)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

建设和改善农业科研机构,提高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技推广会议,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

(三)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选取典型农田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一)鼓励农业生产组织化。

推动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量。

(三)促进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

加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活动,增加农民的多元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一)推行绿色农业生产。

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加强农田和湿地保护。

划定农田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和湿地资源,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实施方案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1、引入先进技术
(1)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智能农业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采用精准灌溉、遥感监控、植物健康诊断、农业机器人以及农业信息化等技术,提高农作物全生命期的科技贡献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2)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具备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不断掌握和更新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3)加快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大数据化和现代化等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能力:发挥农业政策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的实力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2)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生态栽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业抗性技术以及农业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业经济结构。

(3)完善。

2018年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2018年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2018年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18年2月21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现就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一)总体思路:以建设现代农业体系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一区三园两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2345”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即:突出节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两个重点”,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农村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个关键”,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四个提升”,巩固提高啤酒原料、无公害蔬菜、专业化制种、食用菌、优质肉羊肉牛“五大产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持续稳定,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形成园区带动、区域联动、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积极推进农业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预期目标:1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5.2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82元,增长13.5%;粮食总产量保持30万吨左右;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5万吨,增长3%;农机总动力达到98万千瓦,增长2%;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9%。

到1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84元,增长13.5%;粮食总产量保持30万吨左右;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增长4%;农机总动力达到100万千瓦,增长2%。

把我市建成全国标准化啤酒大麦、全国高原无公害蔬菜、全省草食畜牧业、全省专业化制种、沿山冷凉灌区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郑政办〔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郑政办〔2024〕12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14日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农计财发〔2023〕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设施农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3〕541号)等有关部署,加快郑州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菜篮子”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三大工程,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

实施方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

实施方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发展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民收入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制定并实施一套有效的措施与计划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以满足目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1.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与技术。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设备和技术,如精准农业、无人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发展智慧农业、温室农业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3.加强数字化农业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1.培育农产品品牌。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消费者更加信任和认可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如拓展农业电商平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以提高农产品上市和销售的渠道和效率。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保障1.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减少农民面临的风险。

3.加强农民培训与技能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四、优化农业政策环境1.制定完善的农业支持政策。

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农民和农业企业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断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继,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越来越大的重要性。

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政府制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本文将对该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一方面来自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农村基础设施和金融保障等方面的不足。

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二、总体思路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工农业融合、城乡互动为基础,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农村质量和效益,实现现代化农业;同时,加大农村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农民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三、具体措施1、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增强种植、养殖和渔业的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

2、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村”战略,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发挥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工农业融合、支农扶贫。

同时,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4、培育农村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和地方公用品牌打造,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增加农业农村收入来源。

5、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保障政策导向,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现金收入为多元化收入方式。

6、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制度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农业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研发,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精准化农药施用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利用效率,减少水分浪费。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堤坝,解决农业用水的问题。

同时,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三、提供金融支持。

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向农民提供低利贷款,用于购买现代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和种植高效农作物等。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提高农民对农业风险的承受能力。

建立农业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农民资金难题。

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家庭农场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企业转变。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五、推进农业资本运营。

鼓励农民组织开展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农民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本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运作。

六、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鼓励农民子女进农村、进农业,培养专业人才和农业技术人员。

同时,加强农村学校和农业院校的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农村创新人才。

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公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落实以上措施,将有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农民资金难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资本运营,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农民合作,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相关培训和奖励,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科技研究。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逐步转变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2)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鼓励农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产业,如绿色有机农业、农村旅游等,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

(3)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提升农产品质量(1)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农产品创建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推动农产品高价值销售。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加强农业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防止土壤退化和水资源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市政办〔2023〕31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桂林)广西园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桂林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30日桂林市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农计财发〔2023〕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23〕40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稳粮食兴产业强农业扶持办法的通知》(市政规〔2023〕9号),整合粮、果、蔬、畜、禽、水产等地方优势资源,统筹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耕地土壤恢复治理、地块小变大整合、撂荒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大力推动现代设施种植业、现代设施畜牧业和现代设施渔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供给侧、需求侧协调推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特”“优”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打造全国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2021年,农业“特”“优”战略深入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4695万亩、142.5亿公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存栏达到550万头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速明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有机贯通,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十大产业集群及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三)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依据县域人均 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规模和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等因素,将全省117个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统筹政策支持、资金项目、成效考核,分类指导推进.先行示范县,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辖区或省内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相对较快的31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到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推进县,即县域经济水平基本处于全省平均或中上水平,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40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帮扶县,即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比较薄弱的46个县(区).重点任务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2025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适应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一律不能退,力度不能减,确保政策连续性.(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运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对接,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跟踪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可融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六)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稳步提升光伏产业帮扶实效,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培育提升劳务品牌,引导鼓励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提高脱贫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健康服务供给,完善农村老年人和儿童关爱服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支持开展县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结对帮销.(七)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及时给予救助.落实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精准核实保障对象,引导子女履行义务,防止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返贫致贫.三、全面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八)做实做强“三大战略”“五大平台”.遵循自然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在全省范围内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四高地一先行区”定位,建设有机旱作农业、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功能农业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山西农业基因组研究中心、小杂粮研究中心,发挥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作用.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智慧农机装备园、山西药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功能食品加工、花卉蔬菜等“特”“优”产业基地.健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省市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神农科技集团市场化建设运营作用,确保“五年成型”目标如期实现.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要坚持草牧结合、农牧循环、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10万亩,加快大同肉业、朔州奶牛和肉羊、吕梁肉牛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25年,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创建全国一流现代饲草龙头企业10个、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50个、10万亩以上饲草基地10个.区域内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0%、70%.“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要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国际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南果”平台交易中心、临猗国家级苹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出口检疫检验服务功能,引领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粮”平台会展中心、忻州杂粮精深加工园、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杂粮“链仓+”物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中国(山西)国际小米(杂粮)节.推动大同陆港“北肉”冷链进出口加工产业园、文水肉牛交易市场等实体工程建设,将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升级为省级活动.推进“东药材”商贸平台实体工程建设,打造华北中药材集散中心.立足吕梁山区特色经济林优势,布局一批提升平台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加大林产品品牌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九)做优做大十大产业集群.坚持非均衡化发展战略,以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未来高新产业集群三类集群分类推进.成立优势集群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和股份合作试点,组建“集群航母”.“十四五”期间,省级布局建设49个十大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市级支持建设45个非核心区域,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领军企业5-10家、超500亿元旗舰企业1-2家.推进涉农企业并购重组,打造1-2家上市公司.狠抓山西药茶品牌、标准、质量提升,建设优质原料标准化基地,培育重点加工企业.(十)创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园).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推动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强镇等园区项目做精做专做特、集中集聚集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选择基础好的县开展整建制创建.支持大同市云州区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再创建20个省级产业园,全面铺开市县产业园创建,形成“四级联动”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十一)提质提升“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功能.以“两山七河一流域”“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及“五湖”等为主战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优化生态布局、提升农业生态功能,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00万亩.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做好“五湖”和大泉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涉河湖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好湿地保护治理,实施一批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保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25万亩.加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系统治理、整体保护.四、坚决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十二)提升稳粮保供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推进谷子、高粱、胡麻、藜麦等优势粮油作物发展.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对前20名予以奖补.积极开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产量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立健全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巩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2021年底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场,推进养殖与屠宰相匹配.继续推动奶业强省建设,加快发展奶业大县,确保奶类总产量突破121万吨.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耗浪费.(十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惩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主要用途和管制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鼓励撂荒地、盐碱耕地开发治理.(十四)打好种业翻身仗.编制现代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入库工作,启动第三次全省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建设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加快杂粮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创建,开展重大农业生物育种攻关,支持开展杂粮作物和杂交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宜我省种植的突破性主要作物品种.抓好10个良种繁育基地县、20个畜禽良种扩繁基地、黄河鲤水产苗种繁育基地、20个特色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南繁基地建设.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主体,支持神农科技集团组建山西种业集团.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设种业大数据平台.(十五)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巩固并用好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十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民宿、乡村旅游、体验农业、季节租赁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村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提高流转、务工、分红等综合收益.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组织制定药茶生产、黄花种植等职业农民技能评价标准,大规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农民技能增收水平.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提高补贴政策实效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左右,年均增长8.8%左右.五、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十七)实施“特”“优”战略构建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生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为牵引,科学布局粮食、油料、杂粮、中药材、水(干)果、蔬菜、黄花、食用菌、马铃薯、花卉、牛羊、生猪、林草、渔业等特优种养基地.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瞄准大城市、大省份,继续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粤港澳,设立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建立农产品“绿色直通车”,推动我省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立足资源特色,顺应发展规律,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依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八)坚持绿色集约发展提升生产体系.加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加快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生产试验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把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2021年建设28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地”,推进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升级改造,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研发引进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和新能源农机等新产品,引进推广一批农业智能机器人和药茶、黄花等特色农业专用机械等新装备,开展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贴,2021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6%.制定“十四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及2021年行动计划,以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和冷凉地区为重点,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以上,新增露地蔬菜20万亩.坚持不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十四五”期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完善人工增雨装备和作业站点建设,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施农村气象监测预警工程,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十九)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再创建10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家庭农场示范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实施农民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认定省级示范联合体60家,打造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的省级示范旗舰联合体1-2家.(二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重构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推动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申报2-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定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聚焦“六新”突破,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和产教融合基地申报,建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平台.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科研和教育等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化服务力量为依托,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机制,推广农技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模式.发挥神农科技集团作用,高标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二十一)聚焦全产业链培育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重点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扩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成立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联合会,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支持方式,争取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整省试点,2021年全省托管面积达到2300万亩.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试点.六、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二十二)统筹编制村庄规划.2021年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到2025年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强乡村风貌管控,避免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模式,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贯彻落实?山西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服务办法(试行)?,严格执行农房建设系列标准,提升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持续抓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2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隐患.(二十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到2025年基本实现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2021年新改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2000公里.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落实管养主体责任.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巩固提升5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健全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建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长效运营机制.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千兆光网、5G 网络、移动物联网规划布局与建设.2021年实现行政村4G 网络普遍覆盖,到2025年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 网络覆盖.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二十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21年整村推进改厕30万户,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2021年新开工建设600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完善优化城。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农业和农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必须加速现代化进程。

从2018年起,国务院在全国开展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施方案得到了充分验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加强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时,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

这需要在加强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同时,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慎重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劣势,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各地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和完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体系。

二、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和农民等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需要制定更多的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另外,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根据资源优劣势,合理规划投资内容和方向,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全面发展的乡村。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引导农民开展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需要鼓励农民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

在技术革新方面,需要加强科研力量,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一些新型农业技术装备,为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宏观经济环境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是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针对农地流转、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土地承包制度,推进建立农村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宜居宜业的乡村社会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产业发展1.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2.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支持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 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促进农产品流通与营销。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农业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农民素质提升1.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

2. 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工作,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集体经济实力。

3.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四、农村土地改革1.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

2. 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五、农村环境保护1.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 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六、金融支持1.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

2. 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社,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七、政策支持1. 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提供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机会和平台。

以上为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农村土地改革、农村环境保护、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快速发展。

八、组织推进机制1. 设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工作。

2. 成立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管理、政策实施、资金申请等工作,加强统筹和协调。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实施细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实施细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实施细则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对这些细则进行概述,以期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一、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体系为了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将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支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财政支持方面,国家将增加对现代农业项目的投入,提供补贴和奖励,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信贷支持方面,国家将优化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税收优惠方面,国家将给予现代农业企业在土地使用、设备购置、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农业保险方面,国家将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保险补贴,降低农民经营农业的风险。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国家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惩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三、土地制度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国家将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以确保农地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秩序,防止土地资源过度流转;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国家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开展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推广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促进农产品流通与市场发展为了推动农产品流通与市场发展,国家将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提升为引领,培强优势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一、工作目标
围绕农业发展“x”规划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强力推进农业“八大工程”,确保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20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00亿元。

二、实施重点
在加大统筹力度、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应重点实施好八大工程。

一是生态示范工程。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x北岸滨湖区域,围绕绿色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以园林景观长廊为主轴,以沿湖水生蔬菜生产为串连,以沿线农民新村、精品园和人文景观等特色组团为支撑,以设施蔬菜、优质草莓、花卉苗木、休闲渔业四大板块为重点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x年重点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优质草莓1万亩、花卉苗木1万亩、生态林1万亩;在滨湖大道沿线,规划建设面积5万亩、核心区1.5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x南岸滨湖区域,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竹林、生态
林、经济林果、沿湖湿地公园和花卉苗木等生态型农业,促进生态修复,彻还x的清山秀水。

二是产业振兴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加快重点园区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

中粮综合产业园在建成投产的年3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年30万吨大米加工和年30万吨畜禽水产饲料加工等项目,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亿元;x粮食加工物流园在融入光明集团后要迅速做大做强,规划年加工贸易量达50万吨,力争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三珍水产品加工园要开工建设苗种繁育基地5000亩,水产加工能力达20万吨,物流配送能力50万吨,力争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亚父农产品流通园要按照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理念,提升农产品经营交易能力,力争全年实现交易额15亿元,将园区打造成为皖中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

三是高产创建工程。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集约经营为重点,达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效益的目标。

主要在巢北x、x,巢西中垾、x等一季中籼稻重点生产乡镇,巢南x、x单季晚粳稻主产区,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发展超级稻生产,建设部、省及x高产攻关示范区10万亩,规模种植比例提高到40%以上,形成30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区,亩均单产562公斤,年增长4.3%;以巢北、巢西两大区域为重点,以高产创建为载体,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推进高产技术普及,提高效益,建设部、省、x级高产攻关示范区10万亩,打造优质油菜核心产区,形成30万亩优质油菜示范区,
亩均单产201公斤,年增长6.6%。

同时,做大做强春友、春晓等制种企业,力争制种面积扩大到1.5万亩,形成万亩优良品种制种基地。

四是畜禽扩张工程。

按照体系化建设、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科学化防控的要求,以扩量增产与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稳定生猪、家禽业发展,积极发展湖羊,适度发展特种养殖,优化畜牧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力争全年出栏生猪18.8万头,同比增长8.67%;家禽1200万只,同比增长6.01%;肉羊4.6万只,同比增长67.27%;肉类总产3.28万吨,同比增长4.46%;蛋类总产1.8万吨,同比增长4.05%;畜牧业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4%,占农业总产值的30%。

五是水产跨越工程。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水产养殖水平,加速水产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资金引进力度,在水产精深加工、生态健康养殖、都市休闲渔业、水产文化创意等领域寻求新突破。

力争x年水产品产量达3.4万吨,实现总产值20亿元;年加工水产品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达10亿元;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5%。

六是农机推进工程。

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并在重点乡镇建立水稻生产和油菜种植收获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片);引导发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水稻栽植、联合收获、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节约环保增产技术,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
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力争x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七是森林提升工程。

计划每年实施成片造林4万亩,其中经果林不少于0.3万亩,油茶林不少于0.5万亩,花卉苗木不少于1.5万亩;重点围绕现有荒山、荒坡地、荒滩、沿湖荒水湿地、环x周边、城市周边山体、废弃矿区等,鼓励和扶持大户承包经营,通过招商引资,每年引进2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不少于5个,1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不少于10个,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不少于30个,力争我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3-1.5个百分点。

八是水利建设工程。

圩区以沟渠治理、堤防加固为重点,山丘区以当家塘坝、抗旱沟渠清淤为重点,结合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x年起,全市每年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不少于700万方,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左右,每年农建总投入不低于2.5亿元,其中市财政每年安排农建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除在项目支撑和资金整合上做足做活文章外,还应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科技服务、政策激励、组织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一)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坚持把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
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经营;同时,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力争x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住国家产业投资政策和省“861”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将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沃土工程、农村能源工程、植保工程、体系建设、优势农产品培育等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总体开发建设规划,力争x年获得上级项目资金1.9亿元,转移支付1.13亿元;突出招大引强,积极争取域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力争x年完成农业产业化招商投入25亿元,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和外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

(三)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坚持不懈地把农技推广作为农业工作切入点,继续围绕种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畜牧科技进万家工程、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县创建、测土配方示范县创建以及农业实用新技术应用,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和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力争x年科技对农业贡献份额提高到52%以上,重点农业实用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00万亩次以上,并以新型农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力争x年培训农民4300人。

(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在完全执行x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我市将结合实际,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政策,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到户,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禁违规出台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五)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始终不渝地将“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实现市、乡、村三级目标管理,把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指标细化到项,计算到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目标考评,用体制保障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