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
陈寅恪寒柳诗的古典今典分析
“ 事类 者 ,盖 文章之 外 ,据事 以类义 ,援 古 以证
今也” ,刘 勰之所 谓 “ 事类 ” ,即诗文 中的典故运 用 。
用 典 ,也称 用事 ,是 中国古典诗 歌传统 中重要 的组成
部分 。用 典的 出现 是文化 积累的必然 结果 ,从 先秦 屈
原始 ,历 经汉代大 盛 与南 北朝的极 端化发展 ,到 了唐 宋, 诗人 在总 结前人经 验 的基础 上 已经 将创作 中 的用 典作 为一种 自觉 的行为 ,如 “ 韩退之 自谓 ‘ 窥陈编 以 盗窃 ’ ,柳子 厚 自谓 ‘ 好剽取 古人文 句 ,以 自娱 乐 ’ ,
一
、
中国古代 诗歌 用典与寒柳 诗
诗歌发 展到宋代 ,学 问化 的倾 向达 到顶峰 ,时人 以 “以文字 为诗 ,以才学 为诗 ,以议论为 诗 ”称之 ,
学 问成 了宋诗创 作审美风 格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宋朝 的 诗人们 以学 问修养 为底 , 尚理好 议 ,推 崇 韩愈 ,‘ ‘ 远 师六经 ,近 师吏部 ” ,后 又在 苏轼 、王安石 等人 的倡
瞿子栋
( 华东师范大学 思勉人 文高等研究院 上海 2 0 0 2 4 1 )
摘 要 :陈寅恪 先 生创 作 的诗歌 世称寒 柳 诗,作 为 中国近 现代 以来最 出色 的史学 家之 一 ,寒 柳诗 中包 孕 l 『许多的 典故 , 尤
其是 古典 与今典 的综 合运用 , 更使得寒 柳 诗达到 了诗 歌用 典的 高超境 界 。本 文便 溯 中国古 典诗歌 中的用 典传 统而 F,从陈
导下尊 杜学杜 。宋诗 在先后 以韩愈 、杜 甫为文学 典范 的过程 中 ,接 受 了其 “ 以才 学为诗 ”的做法 。后 至清
末年 间,经程 春海 、祁隽藻等 人倡导学杜 学韩 ,以 及 曾国藩倡 导学 山谷诗等 以纠 诗坛甜 熟浅滑之 弊 ,“ 宋 诗运 动 ”大兴 ,同光 体蔚然 成风 ,“ 同光 体者 ,余戏
仪徵卞氏与义宁陈氏的文字因缘 陈寅恪先生《寄卞孝萱》诗二首解读
版 隙寅恪 葑集笺释 也封此葑有 所注解 , 惜二人於 卞、 隙二家 交往 知之 甚少 , 限於髓 裁 未能深 入研 又
究。 然胡( 已搜罹( 《 笺》 ( 娱貌 雅言》 之散兄 於各家别集 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则 , 可捐用心良苦 。 0 0 出版的卞僧慧新著 2 1年 ( ( 隙寅 恪先 生年 畏 编》 於 此二首 葑却 是 所 提 封 及, 甚焉 遗憾 。 今撰 此文 , 绍卞 、 介 隙二 家的 雨代 人 的 文字 因缘 。 揭示 造雨 首葑 寤作 的原 委 , 同畴表 逵 封 先断卞 孝萱 先生 的 限哀思 。 踌文 不薄 , 中隙 文 寅恪先 生 、 卞孝萱先 生或直 稻名 。 隙 寅恪 卞孝萱》 寄 ①原葑二 首 , 抄绿如 下 :
一
究 朗拓新的 领域 。 先生搜 罹研蔼 的家藉 中即有 自家 牒, 今擦先生 生前 曾阴蘸 的 江都 卞氏族藉 先 将
朋慈孝祥 和 氯 , 即是 仙 源莫更 导 。
生 的父祖 四代情况 编制表格 如下 :兄 下页 ) ( 隙 先 生原 葑表 面意 思并 不鞭 涩 , “ 如 嘉君 黄 貌 蓑其志 ” 一句 , 出( 典 ( 孟子 “ ;避居何地隆将沉” 一句 ,
嗣子 锡龄
道光壬寅十月十二 日 卒 卞冠 暨 字薪翘 道光壬午正月十三 日 生 卞锡光 字载之 嘉度丙子三月初二生 光绪甲午二月十一 日 卒 卞锡龄 字升眉 道光戊子正月二十 日 生 卞宗河 咸璺二年六月初一生 同治九年八月廿九 日 卒
太孥生
太孥生 例授登仕佐郎 太孥生 例授登仕佐郎 王氏
典出 世 新捂 ・ 轻羝 此所捐人人 皆知之古典 。 , 然 而细謇葑意 , 不禁令人 提出雨佃 同题 : 其一 、 隙寅恪 键 藉 中 我们 可 以看 到 , 孝 萱 本 人有 雨 位 父 卞 规、 雨位 祖父 、 三位 曾祖父 。 卞锡龄 、 卞宗褴 、 卞孝萱 祖 搽三代 兼祧 , 嗣鞭 的 卞家 , 子 在清 末封 於 尚未 出生 的嗣子卞孝萱 寄予厚望 ,江都卞 氏族蔷 ( ( 绩修
陈寅恪诗歌鉴赏:戊寅年蒙自七夕
陈寅恪诗歌鉴赏:戊寅年蒙自七夕原诗:戊寅年蒙自七夕银汉横窗照客愁,凉宵无睡思悠悠。
人间从古伤离别,真信人间不自由。
此诗作于1938年8月。
历史背景:1938年秋,蒙自分校全体师生迁入昆明联合大学,陈寅恪随校到达昆明。
即将离开蒙自之时的暑假,由于抗战时期教务人员的薪水大幅度消减,又加之通货膨胀,他负担不起昂贵的路费,无法回香港与家人团聚,正值七夕之时遂作此诗寄给妻子唐筼。
赏析:“银汉横窗照客愁”句中“银汉”指银河,借为月光。
全句为在这特别的七夕之夜,皎洁的月光洒在窗边映照怀念的愁思,以铺垫下一句的回忆。
“凉宵无睡思悠悠”句中“悠悠”指众多的事情,即全家南渡离散之况。
全句为凉爽的夜里孤身一人没有睡意,回味全家南渡离散的许多事情,承接上一句的思绪。
“人间从古伤离别”句接上句诗意,指人世间从古至今最伤心的就是亲人的离别,何况作者处于特定的抗战时期,父亡家离散的现状不仅仅是离别那么简单。
“真信人间不自由”句直译即可,真正相信人世间没有自由,其延续以往“最是文人不自由”的理念,以承载自己在王国维碑铭里的思想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此诗写于特殊的时间(七夕)给特殊的人(妻子唐筼),作者客居他乡,与妻儿分居两地,逢佳节而难团聚,思亲念家之情溢于诗间,读来感人至深。
全诗根据战乱造成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亲人离散无法相聚的现状,只能在千万里之外以诗表达心灵的相依相守,离散的感伤情绪,以抚慰悲恻的人生凄凉。
陈寅恪一生思想精神“三步曲”为“最是文人不自由”(1930年)、“真信人间不自由”和“晚岁为诗欠砍头”,此为“第二步曲”,时间为1938年,是人生思想精神境界的标志。
附诗:唐筼《和寅恪云南蒙自七夕韵时筼寄寓九龙宋王台畔》独步台边惹客愁,国危家散恨悠悠。
秋星若解兴亡意,应解人间不自由。
(此诗为唐筼的和诗,写作时间不详,附此供爱好者参考。
诗里“宋王台”原址位于香港的旧启德机场之客运大楼(土瓜湾)原来的位置上,现被迁移到马头围道新修筑的宋王台道,为传说中宋末陆秀夫负帝赵昺投海处。
如何理解“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句诗?
如何理解“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这句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出自陈寅恪先生《忆故居》诗。
全诗如下: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据吴密先生抄稿,此诗作于1945年4月30日,时抗战基本胜利,只是中国并非完胜,也非大胜,而是“惨胜”。
当时国事虽然向好,但山河破碎,百废待兴,陈先生自然欢悦不起来。
这首诗有序: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崝庐,在南昌之西山,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
”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
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境苍茫,因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览之者,得知予此时之情绪也。
国事之外,家事身事,亦令陈先生倍感落寞。
这首诗所忆之故居,一为南昌西山之松门别墅,故此诗题目,一作《忆松门别墅故居》。
所忆的另一故居“崝庐”(崝zhēnɡ,高)。
1899年,陈宝箴葬亡妻黄夫人于西山后,在墓旁筑屋,该屋悬有陈宝箴所撰对联——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
《忆故居》第七句之“松门松菊”,字面意,大抵由此联而来,兼指崝庐和松门别墅。
题主所问的两句,乃诗歌颔联,写的是陈先生的身事。
因为自己一直坚持人格独立,奉行自由思想,孤高行世,不肯屈居人下,苟同世俗;四海之内,知己寥寥可数,而今卧病他乡,偏居蓉城成都,而身边竟无一起赏玩夕阳之人。
当然,“四海”,除了指天下,四境之外,还有另一重意思,“眼高四海空无人”,即能入我法眼,让自己青眼相加者甚少。
“夕阳”,除了指傍晚的斜阳,还暗指落寞的人生际遇。
山河破碎,国家疮痍,背井离乡,故园荒芜,平生大志尚未实现,今又卧病,情绪颇为低落。
早在1927年,陈先生游静明园时所作诗,有“回首平生终负气”句,知陈先生孤高自许,不肯苟合于人,由来已久。
此外,顺便解读下诗歌的其他六句。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若有似无的钟声,从远方传来;依稀林影中,众多乌鸦返回巢穴。
陈寅恪忆故居译文
陈寅恪忆故居译文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七律诗。
原文: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译文:我卧病在床,感慨万千,思绪飘荡回到故乡。
想起先人在南昌的故居,在庐山上的松门别墅。
现在的我,年老体衰,身处异乡,回望故乡,感慨万千。
想起一生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却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面对破碎的山河,我感到胜利的喜悦,但内心依然凄凉。
何时能回到故乡,重温松菊的梦?只能在他乡暂且将此作为故乡。
赏析: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反思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故居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先人和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以及在破碎山河中感受到的胜利的喜悦和内心的凄凉。
诗中的“负气”并非贬义,而是指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格,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他人的赏识和理解,孤独无依。
因此,在诗中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中的“松门松菊”是诗人对先人故居的回忆,也是对故乡的思念。
而“且认他乡作故乡”则表现了诗人在异乡中的无奈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通过对故居的回忆和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故乡、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同时,也展现出在破碎山河中感受到的胜利的喜悦和内心的凄凉。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表现出了陈寅恪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独立思考的诗人的人格魅力。
陈寅恪诗歌鉴赏:辛丑除夕作
陈寅恪诗歌鉴赏:辛丑除夕作原诗:辛丑除夕作并序序文:辛丑除夕立春,壬寅元旦日食。
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东南亚诸国受天竺天文星历之影响者,其人民皆群集祈祷,以为世界末日将至。
与吾国以此天象为尧舜盛世之祥瑞者,大异其解。
古今中外所见互殊,斯其一例矣。
寅恪生于光绪庚寅,推命家最忌本运年。
今寄寓羊城,羊城之得名,由于尧时仙人五羊之传说,故诗语戏及之也。
(此处的壬寅元旦推测按照古代之法指1962年2月5日的春节,其天象资料见历史背景。
)原诗:元旦惊闻警日躔,迎春除夕更茫然。
裁红晕碧今何世,合璧联珠别有天。
虎岁傥能逃佛劫,羊城犹自梦尧年。
病魔穷鬼相依惯,一笑无须设饯筵。
(作于1962年2月。
)历史背景:1961年初郭沫若著文批判《论再生缘》,3月到家中拜访;8月30至9月4日吴宓专程到广州看望陈寅恪。
1962年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拜访陈寅恪,随后欲访的康生遭到婉拒;是年7月陈寅恪洗澡时不幸摔伤,造成晚年“膑足”。
1962年2月5日出现日食,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西可见日全食,在台湾可见日偏食。
同时出现“五星连珠”天象,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中国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而东南亚国家古人却认为是不祥之兆,均没有科学道理。
(2000年5月20日又出现“五星连珠”天象。
)赏析:“元旦惊闻警日躔”句中“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我国“元旦”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统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警”有多种释义,在此解为“告诫”比较妥当。
“日躔”意思是太阳运动的度次,出自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萧统将其收录于《文选·卷四十六》序文类中)。
陈寅恪诗歌解读
陈寅恪诗歌解读【原创版】目录1.陈寅恪简介2.陈寅恪的诗歌创作特点3.陈寅恪诗歌的主题内容4.陈寅恪诗歌的艺术价值5.结语正文陈寅恪,字仲舒,号后庭,广东番禺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东方之耀”。
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文学创作方面,陈寅恪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和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陈寅恪的诗歌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陈寅恪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的诗歌作品多创作于我国社会变革的时期,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其次,陈寅恪的诗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陈寅恪的诗歌具有独特的个性。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豪放、激昂的诗风,也有柔美、婉约的诗句,表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陈寅恪诗歌的主题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达对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渴望。
在陈寅恪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如《夜泊牛渚怀古》等。
其次,反映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陈寅恪的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如《哀江南》等。
再次,表现对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
陈寅恪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了对学术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如《赠刘叔雅》等。
陈寅恪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陈寅恪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陈寅恪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为我们研究和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再次,陈寅恪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翻译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翻译翻译:一生都坚守自己的追求,放眼四海只好我一个人独自看夕阳。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意思是恪尽职守,宁可失意,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和悲凉的意境。
【原文】《忆故居》陈寅恪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竹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译文】钟声渺远而悠扬,林影依依可爱,群鸦归巢。
一生都坚守自己的追求,放眼四海只好我一个人独自看夕阳。
破碎的山河迎来了胜利,残留的岁月仍旧赶不走悲凉。
竹门松菊已然成为梦中之物,只好把他乡当作故乡。
【赏析】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钟声渺远而悠扬,林影依依可爱,群鸦归巢,故乡的回忆总是温馨的;而此刻漂泊岭南的作者却有家归不得。
由于奉行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绝不依从任何一个政党的思想,即使在抗战取得胜利的日子,可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仍然无法排遣。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
作者眼中的山河早已破碎,破碎的还有中国的文化,还有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即使在举国同庆的日子,诗人仍然摆脱不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
“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也许只有早已远去的、“赢得大清干净水的静安先生才是诗人的知音。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一身傲骨、一腔正气、一生不愿随波逐流之气、一天的浩然之气。
在一九四五年那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一代大师留给了我们一个默默凝视夕阳的孤独的背影。
而此后的四十年,大师是寂寞的,直到新世纪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当中华民族开始伟大复兴之路时,人们开始重建被我们自己曾经一再否定的文化,于是,若干年前那个夕阳下的背影,又被人们重新提起。
一个没有大师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大师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竹门松菊家何在,且认他乡作故乡。
他乡且作故乡,这是大师的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抗争。
陈寅恪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忆故居》,写尽了半生的孤寂与无奈
陈寅恪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忆故居》,写尽了半生的孤寂与无奈1937年,随着日本打开侵华之门,时年47岁的陈寅恪因此结束了他在清华十年的教书生涯,辗转流离于香港、广州、桂林等地,于1942年后在成都办学的燕京大学任教。
1945年,抗战即将迎来胜利,寓居成都的陈寅恪兴故乡之思,亦感慨时局迫人,写下这首《忆故居》。
陈寅恪故居《忆故居》序: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靖庐,在南昌之西门,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
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景苍茫,回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好友之者,得知予此时情绪也。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一生作诗良多,此一首最负盛名,为后人传颂最多。
诗的字义易于理解,是陈寅恪怀念故乡,感慨个人与家国命运而作。
但探究此诗背后,是陈寅恪苦痛于先哲身后之学将坠,身体残破难以为继的落寞与无奈,也佐证了1945至1949年为何是陈寅恪晚年著述和学风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之一。
陈寅恪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陈寅恪的一生是孤傲的,这种孤傲,一方面是因为其学究天人,为当世仅见;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治学的理念。
曾有人称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书般的占有”和“百年来第一人”。
比起同代人,陈寅恪在对中国文化的俯瞰上已经取得一个“一览众山小”的至高点。
傅斯年也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胡适则在1937年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时在清华任教的陈寅恪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如此气魄,舍我其谁。
著述等身,高山流水的陈寅恪,一生与其“知心交命”之人,惟有同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
陈寅恪一首《南湖即景》欣赏
陈寅恪一首《南湖即景》欣赏南湖即景一九三八年六月作于蒙自陈寅恪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写作背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随着北平,天津陷落,上海,南京沦陷,武汉失守,长沙告急,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线上节节败退,为了保住中华民族最后的一点薪火,北大,清华,南开师生撤离至长沙,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失守后,形势危急,联大师生被迫再次撤离至云南昆明开课,而联大文法学院迁至云南蒙自开课,当时国内一些著明的教授纷纷来到此地,闻一多,朱自清,吴宓,陈寅恪,冯友兰等一班名宿,在此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陈寅恪诗中提到的南湖,即云南蒙自之南湖,吴宓在文中对此多有描述:“……堤西,更为巨湖,有荷花红白,极广且盛,更西南为菘岛,遥南为军山公园,湖岸环以柳槐等树,南岸有三山公园,又有昔法人布置之墅宅,以花树覆叠为壁,极美。
”陈诗第一句:“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意思是说,此地南湖的风景,居然和以前北平后海的风景很像,“荷花海子”,既指后海夏日美景,又影柳永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及金主完颜亮读柳永词而南窥之意勃兴。
所谓“忆升平”,诗人由于眼前的南湖,回忆起以前太平时候在北方安稳的生话。
实则感叹旧日风光不再,不能再安享太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此句影“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里的“桥边“,”楼外”都是指昔日携手友伴在后海游玩的风光,诗人针砭时局,对一些人偏安一方,忘却抗战烽火硝烟,但图一时之醉表示愤慨,“桥边鬓影“指后海边游玩的男女,“还明灭“是说他们的身影在树丛花影中时隐时现。
李清照词中便有“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的句子,形容灯火忽明忽暗,苍白微弱的样子。
诗人所说的“杂醉醒”,是说宋人南渡,偏安江南百年,早已忘却靖康之耻,忘却故京汴梁之痛,而今我们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虽一时沉醉于美景,却不敢忘记美景以外,东北沦陷,日寇入关,国家命运的前途之危难,尤此,才有虽独对美景,依然清醒的一颗头脑。
看花愁近最高楼翻译成白话文
看花愁近最高楼翻译成白话文
“看花愁近最高楼”的大概意思是看到美丽的花,想要观赏,却又发愁不想去攀登高楼。
该句出自陈寅恪的《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
该诗是陈寅恪参加重庆参会,参加蒋介石的宴会之后所作,“看花愁
近最高楼”和第八句“一梦迷离更白头”,恰恰表现出陈寅恪对蒋家王
朝的担心。
陈寅恪《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诗:“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
愁近最高楼。
”《己丑元旦作时居广州康乐九家村》诗:“食蛤那知今日事,买花弥惜去年春。
”《乙未阳历元旦作时方笺释钱柳因缘诗未
成也》诗:“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犹想柳前春。
”《乙未除夕卧病强起与家人共餐感赋检点两年以来著作仅有论再生缘及钱柳因缘诗笺
释二文故诗语及之也》诗:“那知明日事,蛤蜊笑盘虚。
”食蛤,一般表示轻蔑和嘲谑之意,典出《淮南子》,是陈诗中重复最多的一典。
食蛤蜊,亦作"食蛤梨"。
据《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人迎风而舞。
士人"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
乎碑。
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
"卢与之语,谓自己"穷观于六合之外",表示愿与士人为友。
士人不屑一顾,并指斥卢言辞虚夸,"举臂而竦身,入云中而去"。
后遂以"食蛤蜊"表示对他人的轻视或嘲谑。
陈寅恪诗中的忧国情怀_马斗全
自古以来,忧国忧民,乃是最重要和最具感染力的诗歌题材。
诗人对国家民族民运的关注包含其中,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作史诗。
读陈寅恪先生《陈寅恪诗集》,便可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国之情。
1945年8月14日,日本尚未正式投降,苏联就急不可待地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此条约和有关附件规定了外蒙古的独立及其它一些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事项。
陈寅恪先生《乙酉七月七日听读〈新水浒传〉后闻客谈近事感赋》一诗,显然因此而作:谁缔宣和海上盟,燕云得失涕纵横。
花门久已留胡马,柳塞翻教拔汉旌。
妖乱豫幺同有罪,战和飞桧两无成。
梦华一录难重读,莫遣遗民说汴京。
海上盟,宋宣和初派使臣渡海与金相约共同攻辽,史称“海上之盟”。
败辽后,金兵乘机进占了燕云一带,所以说“涕纵横”。
柳塞,西北三边关塞名,数见唐人诗中。
花门,即花门堡,西北更远处关塞,《新唐书·地理志》载,属甘州张掖郡,在居延海以北三百里,地近回纥。
颔联说不但花门一带早就被胡人所占,如今连柳塞也要丢了。
中苏《条约》正与宋金之盟相似,如今日本战败投降,我国却要失去北方大片国土。
所以陈先生听说中苏《条约》之内容,便作此诗以抒其慨。
更为明显的一首是《漫成》:陈寅恪诗中的忧国情怀○马斗全一忧领土被割《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集》,陈寅恪著,三联书店2001年4月版,44.00元往事故实090北漠西番远不通,前朝多事耀边功。
如今万里成瓯脱,笑煞当年左企弓。
这首绝句以反语抒怀,前两句说早知不肖子孙将北方大片领土割给别人,我们的祖先何必多事地为了保住北漠西番等地区而多次出兵远征。
瓯脱,语出《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两国各守其境,中间留千里之“弃地”以为缓冲地带。
想不到如今却将我们的万里之地划出去作为中、苏两国间的缓冲国,真是笑煞当年的左企弓了。
左企弓,金人。
金太祖占取燕地后,依当初与宋的约定,要将燕地还给宋,左企弓谏阻,太祖不听,还是还给了宋,事见《金史》本传。
陈寅恪《咏红豆》诗的古典与今典-最新年文档
陈寅恪《咏红豆》诗的古典与今典《咏红豆》陈寅恪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明末清初,钱谦益与柳如是居于红豆山庄,“其地在常熟小东门外三十里之白茆”。
钱谦益与柳如是因红豆而结缘,钱谦益八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写下了《红豆诗》:“院落秋风正飒然,一枚红豆报鲜妍……春深红豆数花开,结子经秋只一枚……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
”钱谦益也有“临风一语凭相寄,红豆花前每忆君”等诗句。
三百年后,陈寅恪先生因偶然机会,得到一颗钱氏故园中的红豆,竟萌生笺释钱柳因缘诗的想法,“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笺释之旨趣及所论之范围云尔”。
二十年后,陈寅恪终于在艰难的条件下撰成了《柳如是别传》。
一、“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笺释首句“东山”用了东晋宰相谢安的典故。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宰相,曾隐居在东山,后来出山做官,遂有“东山再起”的典故。
李白写了很多关于谢安的诗句,如《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东山”同时也暗含了谢安东山之妓的故事。
故事见于《世说新语》中的记载:“谢公在东山蓄妓,简文曰:‘安石必出。
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东山”的今典出自1954年陈寅恪《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中的“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弦”以及《戏题一绝》中的“谁为谢公转一语,东山妓即是苍生”之句。
“东山葱岭”原句出自柳如是《庚辰仲冬访牧翁于半野堂,奉赠长句》一诗。
原诗如下:“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
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
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
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东山”与“江左”相关,“葱岭”与“竺西”相关,文思贯通,比喻贴切。
“莫辞从”典出李梦阳的《限韵赠黄子》末句:“老体幸强黄犊健,柳吟花醉莫辞从。
”钱谦益曾用“庄雅”二字来评价这首诗。
钱谦益有清客,名程松圆,程松圆在《次牧斋韵再赠》中称赞柳如是多才多艺:“弹丝吹竹吟偏好,抉石锥沙画更雄。
陈寅恪诗歌鉴赏:丁酉五日客广州作
陈寅恪诗歌鉴赏:丁酉五日客广州作原诗:丁酉五日客广州作照影湘波又换妆,今年新样费裁量。
声声梅雨鸣筝诉,阵阵荷风整鬓忙。
好扮艾人牵傀儡,苦教蒲剑断锒铛。
天涯节物鲥鱼美,莫负榴花醉一场。
(作于1957年。
)历史背景:1955年陈寅恪开始受到来自中山大学领导龙潜的各类讽刺和打击。
1956年《史学论文集》本拟由中华书局出版被搁置。
1957年,眼疾复发开始治疗,但效果甚微;7月下旬上书中山大学领导:“一、坚决不再开课;二、马上办理退休手续,搬出学校。
”1956年《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和新一轮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结束;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不正常情况。
1957年2月,M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4月27日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始整风运动。
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全国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
1957年7月,M在青岛召开会议讨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关系,提出整风过程分四个阶段。
9月至10月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讨论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1958年夏反右派斗争基本结束。
(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错划“右派分子”,挫伤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从1959年到1964年大约30余万人摘掉了帽子,1978年全部摘帽、彻底平反,1981年底工作基本完成。
)赏析:“照影湘波又换妆”句中“照影”此处可以理解为“形象”。
“湘波”根据全句推测为屈原作品《九歌·湘夫人》中的湘夫人,此处隐喻出生于湖南的毛泽东。
“妆”指装饰打扮。
全句直译为湘夫人的形象又更换了装饰打扮。
此句隐喻《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和新一轮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结束,整风运动开始。
“今年新样费裁量”句中“裁量”的“裁”指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量”指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合起来此处指心思。
全句直译为本年的新式样耗费了心思。
此句隐喻整风运动的主题、内容、阶段等相当繁杂。
“声声梅雨鸣筝诉”句没有用典,直译为梅雨落地的声音就像弹拨古筝发出的倾诉声音。
陈寅恪给天桥写的诗
陈寅恪给天桥写的诗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也备受推崇。
以下是陈寅恪给天桥写的一首诗及其赏析:
《天桥》
天桥高耸入云端,
行人来往如织间。
车水马龙声声响,
繁华景象展眼前。
这首诗以“天桥”为主题,通过描绘天桥高耸入云、行人车马繁忙的场景,展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
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高耸入云端”、“车水马龙声声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天桥的高大壮观和城市的喧嚣热闹。
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它不仅展现了陈寅恪的才华和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
陈寅恪诗歌鉴赏:壬寅小雪夜病榻作
陈寅恪诗歌鉴赏:壬寅小雪夜病榻作原诗:壬寅小雪夜病榻作任教忧患满人间,欲隐巢由不买山。
剩有文章供笑骂,那能诗赋动江关。
今生积恨应销骨,后世相知傥破颜。
疏属汾南何等事,衰残无命敢追攀。
(作于1962年11月。
)历史背景:1962年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拜访陈寅恪,随后康生欲访,但陈以病为由婉拒,康生觉得很没有面子,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论再生缘》时遭到康激烈反对;7月陈寅恪不幸摔伤,造成右腿跌骨折,胡乔木前往看望,陈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住院期间陶铸前来看望;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
赏析:“任教忧患满人间”句化用宋代陈师道《出清口》中“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诗句而来。
全句直译为教学工作中困苦患难及忧虑的事情充满社会风气。
“欲隐巢由不买山”句中“巢由”是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
“巢由不买山”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张守节《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等文献,化用宋代陈师道《和王子安至日》中“申白徒怀惠,巢由不买山”诗句而来。
全句直译为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此处指作者打算像巢父和许由那样归隐的心绪。
“剩有文章供笑骂”句没有用典,全句直译为剩下文章著作让人嘲笑与咒骂,此句隐含自己的文章不合政治运动时宜,自1954年以来,自己的著作《论再生缘》无法出版、受到郭沫若、金应熙等人的攻击、中山大学领导的嘲讽和学生的批判。
“那能诗赋动江关”句中“那”通“哪”。
“江关”指荆州江陵,是梁元帝都城。
”全句化用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而来,直译为自己的文章哪里能够轰动荆州江陵呢?此句隐含作者的文章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时宜,包含困惑、忧伤等悲观情绪。
“今生积恨应销骨”句中“积恨”出自《明史·黄道周传》“且陛下岂有积恨道周,万一圣意转圜,而臣已论定,悔之何及”,指深恨、久恨。
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_奉答吴小如先生_刘士林
作者简介:刘士林(1966)),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学术批评#5学术界6(双月刊)总第98期,2003.1ACADEM ICS IN CHINANo.1Jan.2003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奉答吴小如先生o 刘士林(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7)1摘要2在5陈寅恪诗不宜曲解6一文中,吴小如先生对拙文5陈寅恪与听曲文6提出的四点批评,基本上都是在曲解我的原文的前提下作出的,因而也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
这里实际上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诗学解释语境,在我看来,吴先生的解释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史方法的影响,这种方法好的一面是容易在文献中得到证据,但其不足的一面则是和诗歌这种具有很强主观心理情绪的对象往往很难沟通,它往往因为追求/历史真实0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更是一种/历史的精神真实0。
而诗歌本身固有的灵感、空白和诗性思维的非理性等,也是很难纳入到仅具有朴素实证科学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史方法的。
文本解读应该有两种技术手段,其一即中国传统的/文献分析技术0,其二则曰/精神分析技术0,它/是一种通过建构-作者.固有的的精神结构,从作者本人特有的思维结构与价值体系来解读其思想文本的理论方法。
0而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则是尽力把两种文献解读技术综合起来,即避免由于文献分析的不足曲解文本的语言学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尽信书0而牺牲了关于作者的人本学内涵。
这一点也是一种现代学术应有的最基本的人文品质。
1关键词2历史真实;历史的精神真实;现代学术意识1中图分类号2I207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2-1698-(2003)01-0120-07暑假我因有事外出,直到8月22日才得以拜读吴小如先生在7月19日5文汇读书周报6上批评我的文章。
对于批评文章,我的一个基本态度和想法是,不管别人批评的对错与是否有理,都是提醒、鞭策和磨砺自己的一种学术经验,只)120)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要自己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更认真和严谨就足够了。
如何理解“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句诗?
如何理解“⼀⽣负⽓成今⽇,四海⽆⼈对⼣阳。
”这句诗?感谢诗书君邀请!对于这⼀句早已经成为陈寅恪先⽣⼀⽣象征的句⼦,读来让⼈感慨万端。
我有个想法,当⼀个⼈的才能超过这世界百分之九⼗九的⼈的时候,这个⼈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处不胜寒啊;当⼀个⼈追求⾃由性格独⽴到万径⼈踪灭的时候,他最后的结局将是⽆可避免的独钓寒江雪。
这就是陈寅恪,⼀个⼀⽣都在和⼈间负⽓的⼤师,⼀个⼀⽣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由的⼤师,⼀个晚景凄凉但最终打动了历史的⼤师。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来看看陈寅恪先⽣这⾸诗的原⽂:忆故居序:寒家有先⼈之敝庐⼆:⼀⽈靖庐,在南昌之西门,门悬先祖所撰联,⽈‘天恩与松菊,⼈境托蓬瀛’;⼀⽈松门别墅,在庐⼭之牯岭,前有巨⽯,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字。
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景苍茫,回忆平⽣故居,赋此⼀诗,庶亲朋好友之者,得知予此时情绪也。
渺渺钟声出远⽅,依依林影万鸦藏。
⼀⽣负⽓成今⽇,四海⽆⼈对⼣阳。
破碎⼭河迎胜利,残馀岁⽉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在年少时,总认为外⾯的世界很精彩,⼗⼋岁我想出门远⾏,哪怕是在细⾬中呼喊,⼈⽣都是幸福⽽浪漫的。
所谓世界那么⼤,我想去看看,陈寅恪先⽣年少时怀着深厚的中国⽂化的功底,带着梦想,游学国外,遍览群书,终于成就他的渊博⾼幍之学,成为民国时代的⼤师,可以说,除了梁启超、王国维,有谁敢说我能和陈寅恪争中国⽂化、中国史学的⼀杯羹呢?⼈在进⼊中年之后,⾻⼦⾥的家国之思会如春天的野草⼀样疯狂⽣长。
家毕竟是⾎脉所系,毕竟是魂牵梦绕的地⽅,回到家乡,我们会变得异常平静,哪怕是岁⽉在⼼底刻下海沟⼀样深的伤痕,故乡都会将它抹平。
其实这⾸诗写的并不复杂,只是陈先⽣远在成都东望故乡的⼀种感受。
最让⼈动容的就是⼀⽣负⽓成今⽇,四海⽆⼈对⼣阳⼀句。
其实这是陈寅恪先⽣⼀⽣的写照,也许是⼀语成谶,也预⽰了他在即将到来的晚年岁⽉的悲惨遭遇。
⼈⽣的不如意来⾃哪⾥?来⾃对⼈⽣对命运对社会的不妥协。
陈寅恪诗歌解读
陈寅恪诗歌解读摘要:1.陈寅恪诗歌解读的意义2.陈寅恪诗歌的特点3.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歌4.陈寅恪诗歌的价值正文:陈寅恪诗歌解读陈寅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解读陈寅恪的诗歌对于理解他的思想、人生观以及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一、陈寅恪诗歌解读的意义陈寅恪的诗歌是其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反映,通过解读他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探究他的学术思想,理解他的历史观。
同时,由于陈寅恪的诗歌涉及到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解读他的诗歌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陈寅恪诗歌的特点陈寅恪的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人文关怀:陈寅恪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怀,也有对社会大众的关注。
2.历史感:陈寅恪的诗歌中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他的诗歌中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他对社会的思考。
3.哲理深刻:陈寅恪的诗歌中充满了哲理,他的诗歌既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哲理的探索。
三、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歌解读陈寅恪的诗歌,需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学术思想和历史观来进行。
首先,要了解陈寅恪的生活背景,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历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
其次,要理解陈寅恪的学术思想,他的诗歌中很多地方都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只有理解了他的学术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
最后,要结合历史背景来解读他的诗歌,他的诗歌中很多地方都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只有结合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
四、陈寅恪诗歌的价值陈寅恪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具有深刻的哲理,是文学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这是两首诗吧。
前一首:
《丁亥除夕作》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这首诗写于丁亥年即一九四七年大年三十。
他没有用公历纪年,也没有用民国纪年,而是用传统纪年。
难道这是老学人的别有用心?我记得鲁迅有一首反战诗,也不用民国纪年,也不用传统纪年,而是用公历元旦作题。
莫非二人异曲同工?
除夕是中国人真正的过年,在除夕之晚,一家人要团聚烧火烤火过大年。
这一习俗最讲究的是团团圆圆。
作为历史学家的他,雅兴一来便作诗。
但诗人想到的不是一家之团圆,而是一国之升平。
诗人以历史为鉴,从战国孟子反战之语“杀人盈野”,看到现代的杀人盈城,浓缩反战诗人杜甫之句“洗甲兵”来抒发自己的渴望。
再联想到唐代安史之乱为祸八年以及政府军喊少数民族回纥人进城烧杀掳掠,暗喻当时的战祸频仍,然后以北宋徽宗二帝被废,中国南北分治,暗写当下动荡之时局。
接着再化用元代诗人经典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兴衰废亡都是老百姓受苦受难。
其 ___纵深度与深厚度都是叹为观止的。
最后,从自己五十八年人生历程切入,一句流涕尽,有几多辛酸几多痛楚,真让人不寒而栗。
甲午海战、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武昌起义、北伐、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发生在这五十八年中。
哪一次不让人痛心疾首。
其中个人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国家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
所幸的是,诗人凭他的直觉和敏感,嗅到了太平的气息。
知道自己这条老命有可能见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他这个年过得很有希望。
整个诗的基调是忧患的,是厌战恶战反战的。
虽说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升平世界由谁带来,但其向往和平向往太平的情感掺和在诗中,这个除夕,无疑是一次精神大过年。
战争这个凶“年”即将过去,这可是很令人欣喜的。
后一首:
《〈广雅堂诗集〉有咏海王村句云:“曾闻醉汉称祥瑞,何况千秋翰墨林,”昨闻客言,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矣》
迂叟当年感慨深,贞元醉汉托微吟;
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诗题引张之洞“咏海王村诗”,别有深意,此处“海王村”中的“海”,意在引出“海甸”,即清华大学所在地,引张之洞诗“曾闻醉汉称祥瑞,何况千秋翰墨林,”此处借“醉汉”暗指冯友兰,“称祥瑞”,指迎合新时代。
两句意为反讽,这些大学教授直是糊涂。
“昨闻客言,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矣”,“琉璃厂”是旧书肆所在地,此处指当时的清华大学,“琉璃”即有“华”之意。
意谓冯友兰等 ___放弃了独立性,开始“业新书矣”,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琉璃厂书肆并没有卖过新书,足证陈诗别有所指。
“迂叟当年感慨深”,是陈自我感慨,“贞元醉汉托微吟”,此处“贞元醉汉”指冯友兰。
冯友兰作于1937至1946年间的著作称为“贞元六书”。
“托微吟”似指陈当年给冯著写过两篇赞扬的审查报告。
引用资料:
陈寅恪《丁亥除夕作》所作时间与诗意考——卢英宏
陈寅恪诗笺释三则——谢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