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合集下载

天文望远镜原理范文

天文望远镜原理范文

天文望远镜原理范文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天体的光学仪器。

它基于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一系列光学元件将光线聚焦到观察者的眼睛或者探测器上,从而放大远处天体的细节。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涉及到透镜系统和反射系统两种不同的设计。

透镜望远镜的原理如下:1.物镜:透镜望远镜的核心部分是物镜,它负责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物镜一般为凸透镜,通过它可以使光线屈折,使来自远处天体的光线收敛到一个焦点上。

2.目镜: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一个放大镜,负责放大物镜汇聚到的光线,增强观察者的视觉效果。

目镜一般为凸透镜,增加了入射光线的倾斜角度,使得视野更广。

3.焦点:物镜的焦点是一个点,该点是光线汇聚的位置。

目镜放置在焦点附近,通过调整目镜与焦点的距离,可以调整所观察到的景物的清晰度和放大倍率。

反射望远镜的原理如下:1.主镜:反射望远镜的核心部分是主镜,它由一个反射面构成。

该反射面具有特殊的形状,能够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主镜一般为抛物面或者双曲面,通过反射光线使来自远处天体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2.二次镜:反射望远镜中通常还会有一个放大镜,被称为二次镜。

二次镜放置在主镜的焦点处,用来接收主镜聚焦的光线,并将其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或者探测器上。

3.焦点:主镜的焦点是一个点,是光线的汇聚点。

二次镜被放置在主镜焦点附近,通过调整二次镜的位置可以调整所观察到的景物的清晰度和放大倍率。

透镜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的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都是通过光学元件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并通过放大镜增强观察者的视觉效果。

透镜望远镜适用于观察亮度较高的天体,而反射望远镜适用于观察细节更清晰但亮度较低的天体。

同时,反射望远镜由于没有折射放大器,可以避免一些透镜望远镜可能出现的色差问题。

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在原理上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有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于天文观测。

例如,自适应光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调整主镜形状来纠正大气湍流对光线的扭曲,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和研究天体的仪器,它通过光学原理收集、聚焦和放大远处的天体光线,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下面将从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个方面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反射原理,主要由主镜和目镜组成。

主镜是望远镜最重要的部分,它通常由一块曲面光学玻璃或金属制成,成为抛物面或拋物面。

当天体的光线进入望远镜时,首先被主镜反射,然后聚焦到焦点上。

目镜位于主镜焦点的位置,其作用是将焦点处的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的眼睛或传感器上。

目镜通常由多组透镜组成,可以增加光线的放大倍数和改善图像的质量。

折射式望远镜则采用折射原理,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部件,通常由一块透明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

当天体的光线通过物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将聚焦在物镜的焦点上。

目镜位于物镜焦点处,其作用和反射式望远镜的目镜类似,将焦点上的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的眼睛或传感器上。

无论是反射式望远镜还是折射式望远镜,都需要配备一个支撑和调节系统,以确保天体在观测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准确的定位。

在反射式望远镜中,通常通过一个望远镜支架将主镜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使用一组驱动器和仪表来调节和控制望远镜的运动。

而在折射式望远镜中,通常通过一个高精度的赤道仪来支持和追踪天体运动,以确保望远镜可以准确地跟随天体的轨迹。

在光学设计上,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望远镜需要尽可能聚焦天体的光线到一个小的焦斑上,同时减少镜面和透镜的形状和表面误差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此外,望远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红外和紫外光线的透射特性,以便观测更广泛的光谱范围。

总之,天文望远镜实现天体观测和研究的关键在于光学原理的运用。

通过反射或折射原理,望远镜能够聚焦并放大天体的光线,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奇妙景象。

同时,望远镜还需要具备稳定的支撑和调节系统,以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使天体像变得放大、明亮、清晰,从而能够观测天体的仪器。

常见的望远镜分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种。

1.折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将光线屈折,将目标光线聚焦在光阑处,再由次级光学元件(如目镜)将光线放大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光阑是一个管形光学元件,它通过限制进入望远镜的光线来减少散射和干扰,并使光线沿着视轴的准确路径传输。

2. 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使用反射镜而非透镜来聚集并放大目标光线。

观测者从镜筒的侧面插入眼睛,在望远镜背面的平面或略微倾斜的掩盖原理上放置一个小的板片,称为二次镜。

光线从目标天体进入望远镜的主射线(光路)并被反射并聚焦在凹面的放大镜中,如Cassegrain、Newtonian或Ritchey-Chrétien等设计中。

次级镜将图像反转并拉伸,以便望远镜提供更大的视野。

总之,望远镜利用光学原理将远处的天体像放大,使人们能够观测到更远、更微小的天体,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望远镜的组成结构。

光学成像原理即光线在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后,会发生折射或反射,使光线聚焦形成清晰的图像。

望远镜的结构包括目镜和物镜,它们共同作用来放大远处物体的图像。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组成,用来收集并聚焦光线。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它们会被折射或反射,然后聚焦在焦点上。

透镜的聚焦效应是通过不同折射率的玻璃或透镜片内的精密曲率来实现的。

反射镜通过反射光线来实现聚焦效果。

目镜是望远镜的次要光学元件,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它们用来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

目镜一侧通常与人眼直接接触,使眼睛能够观看到聚焦的图像。

目镜的功能是将形成的像放大到足够的程度,以使人眼能够清晰地观看到。

目镜的增大倍数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能力。

除了目镜和物镜之外,天文望远镜还包括一些附加装置,如支架、导星器、电动驱动系统等。

支架用于固定望远镜并保持其稳定性。

导星器是一种用来跟踪目标天体运动的装置,它可帮助望远镜保持对天体的准确定位。

电动驱动系统则通过电机来调整望远镜的位置,使其能追踪天体的运动。

通过以上组成,天文望远镜能够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

当目标天体准确对焦到物镜上时,光线会被物镜聚焦在焦点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之后,目镜会放大这个实像,并将它放置在人眼所能观看到的位置上。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使用相机等设备来观测、记录天体的图像。

在传统的折射望远镜中,它们直接使用透镜组来聚焦光线。

而新一代的天文望远镜,如赛德克斯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等,采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反射望远镜通过反射光线使其聚焦,这样可以避免透镜内部的色差问题,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天体。

总之,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望远镜的结构。

它们结合了物镜和目镜,通过聚焦光线并放大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天体。

随着技术的进步,望远镜的设计和功能在不断发展,为天文学家和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观测工具。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天体的仪器,它通过聚焦、放大、记录和分析天体的光信号来帮助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而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则是其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

本文将从光学原理和成像过程两个方面来介绍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首先涉及到光学原理。

光学原理是指光在经过透镜或反射镜后的折射、反射和聚焦等现象。

在天文望远镜中,主要涉及到的光学原理包括折射、反射和焦距。

折射是光线在通过透镜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偏折现象,而反射则是光线在反射镜上的反射现象。

焦距则是透镜或反射镜的焦点到透镜或反射镜的距离,是决定光线聚焦程度的重要参数。

成像过程。

天文望远镜的成像过程是指光线经过望远镜后形成清晰的像的过程。

在天文望远镜中,成像过程主要包括光线的收集、聚焦和记录。

首先,望远镜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收集来自天体的光信号,然后通过光学原理将这些光信号聚焦在焦平面上,最后通过记录设备记录下这些光信号的分布情况。

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简单描述,首先,天体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或反射镜)收集,然后通过物镜(或反射镜)的折射(或反射)作用,光线聚焦在焦平面上,最后,焦平面上的光信号被记录下来,形成清晰的图像。

总结。

综上所述,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成像过程的。

光学原理涉及到光线在望远镜中的折射、反射和聚焦等现象,而成像过程则是指光线经过望远镜后形成清晰的像的过程。

通过对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和研究天体,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

1848年建成的辛辛那提天文台折射望远镜影像。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一种使用透镜做物镜,利用屈光成像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最初的设计是用于侦查和天文观测,但也用于其他设备上,例如双筒望远镜、长焦距的远距照像摄影机镜头。

较常用的折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两种形式:即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其优点是成像比较鲜明、锐利;缺点是有色差。

发展历史折射镜是光学望远镜最早的形式,第一架实用的折射望远镜大约在1608年出现在荷兰,由三个不同的人,密德堡的眼镜制造者汉斯•李普希和杨森、阿克马的雅各•梅提斯,各自独立发明的。

伽利略在1609年5月左右在威尼斯偶然听说了这个发明,就依据自己对折射作用的理解,改进并做出了自己的望远镜。

然后伽利略将他的发明细节公诸于世,并且在全体的议会中将仪器向当时的威尼斯大公多纳托展示。

伽利略也许声称独立地发明了折射望远镜,而没有听到别人也做了相同的仪器。

折射望远镜的设计架折射望远镜有两个基本的元件,做为物镜的凸透镜和目镜,折射望远镜中的物镜,将光线折射或偏折到镜子的后端。

折射可以将平行的光线汇聚在焦点上,不是平行的光线则汇聚到焦平面上。

这样可以使远方的物体看得更亮、更清晰和更大。

折射望远镜有许多不同的像差和变形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修正。

伽利略式望远镜与伽利略设计出来的原始形式相同的望远镜都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他使用凸透镜做物镜,和使用凹透镜的目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影像是正立的,但视野受到限制,有球面像差和色差,适眼距(eye relief)也不佳。

开普勒式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是开普勒改善了伽利略的设计,在1611 年发明的。

他改使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而不是伽利略原来用的一个凹透镜。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从目镜射出的光线是汇聚的,可以有较大的视野和更大的适眼距,但是看见的影像是倒转的。

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更高的倍率,但需要很高的焦比才能克服单纯由物镜造成的畸变。

(约翰•赫维留建造焦长45米的折射镜。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研究天体的仪器。

它利用光学原理将远处天体的光线收集和聚焦,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测到远离地球的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光线:天文望远镜通过一个望远镜筒来收集和聚焦天体的光线。

望远镜筒中通常有一个主镜,它是一个大而曲率较高的镜面,可以将光线收集到一个焦点上。

2. 聚焦光线:光线经过望远镜筒后,被主镜聚焦到焦点上。

焦点是一个特定的位置,被人们称为焦平面。

在焦平面上,光线被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点,以便进行更加精确地观测。

3. 探测和记录:为了在焦平面上记录到天体的图像,天文望远镜通常会使用一种特殊的探测器,比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

这些探测器可以
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记录和处理。

4. 图像增强:在必要的情况下,天文望远镜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来增强图像的质量。

例如,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对镜面进行微调,以纠正大气湍流对观测造成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使用滤光器来选取特定波长的光线,以便更好地观测特定类型的天体或特定物质。

总的来说,天文望远镜通过光学原理来收集、聚焦和记录来自
远处天体的光线。

这些仪器给予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机会,并对天体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它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到远在地球
之外的星球、星系、星云等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望远镜的光学设计,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首先,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当光线通过透镜
或反射镜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天文望远镜通常采用的是反射式望远镜,利用凹面镜和平面镜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这样就能够观测到远处的天体,而不受大气湍流的影响。

其次,天文望远镜的光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天文望远镜通常包括物镜和目镜
两部分。

物镜负责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而目镜则负责将焦点上的像放大,使观测者能够看清楚。

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直径越大,分辨率越高,能够看得更清楚。

而焦距则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另外,天文望远镜还需要配备一定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

由于天文望远镜需
要长时间稳定地观测天体,因此需要有稳定的支撑结构来支撑望远镜本身,以及精密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望远镜的方向和焦距。

这样才能够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光学设计的,通过合理的
光学系统和稳定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才能够实现对远处天体的观测。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也推动了光学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希望通过对天文望远镜原理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天文观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天文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测远距离物体的仪器。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聚集和聚焦光线,将远处的天体映射到观察者的眼睛或探测器上,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远离我们的星体。

天文望远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它负责收集并聚焦光线。

物镜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组成。

凸透镜会将光线聚集在一个点上,这被称为焦点。

而反射镜则通过将光线反射并聚焦到焦点上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当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焦到焦点上。

这个焦点处可以放置一个探测器(如相机或CCD探测器),以记录下来的图像。


是为了方便观察,通常还需要一个目镜。

目镜是一个小的透镜或一组透镜,用于放大物镜产生的图像。

当观察者通过目镜看向焦点时,他们能够看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天体图像。

为了使观察者获得清晰的图像,望远镜通常还会配备一个对焦系统。

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观察者可以使图像处于最佳焦距,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此外,许多现代天文望远镜还配备了其他附件,如滤光片、减震装置、自动跟踪系统等。

滤光片可以过滤掉一些干扰光线,使观察者能够更好地观测目标天体。

减震装置可以减少望远镜受到的震动干扰,提高观测质量。

自动跟踪系统可以跟踪目标天体的运动,使其始终位于视野中心,方便观察者进行连续观测。

总之,天文望远镜利用光学原理,通过聚焦光线来观测远距离物体。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和对焦系统。

通过适当的配件,观察者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天体图像,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遥感科学等领域。

一、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天文望远镜一般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由望远镜主镜(或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组成,而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支架、电子等控制系统以及机械部件等。

1.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一块高质量玻璃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天体发出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2.目镜目镜是望远镜的辅助光学装置,用于观察望远镜主镜形成的像。

一般来说,目镜的倍率比较小,一般在10-100倍之间。

3.支架望远镜的支架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望远镜主镜和目镜,并使之能够动态地跟随天体的运动。

4.调焦装置调焦装置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二、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得从天体发出的光线被望远镜主镜(或物镜)反射或屈折,最终形成清晰的像。

1.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主要利用反射原理,即将天体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一个聚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反射望远镜中,望远镜主镜一般为一个拱面形状,在此拱面上反射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要得到清晰的图像,目镜也需要调焦。

2.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主要是利用屈折原理,将从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的折射后,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折射望远镜中,物镜一般为一个双凸面镜,在该镜面上折射过去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三、天文望远镜的应用天文望远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天文学研究、遥感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在天文学研究中,天文望远镜主要用来观测各种天体,例如恒星、行星、星系、星云等。

通过观测这些天体的光谱、亮度、形状等信息,可以得出诸如天体运动、性质等信息,对于研究宇宙发展历史等宏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其主要结构包括光学系统、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

光学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核心部分,它由物镜、目镜、反射镜等组成。

物镜是天文望远镜的主光学元件,它的作用是将星光聚焦在焦面上,形成像。

目镜是观测者观测天体时所用的镜头,它的作用是将物镜成像的焦面放大,使观测者能够清
晰地观测天体。

机械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支撑结构,它主要由支架、赤道仪、驱动系统等组成。

支架是天文望远镜的主体结构,它的作用是支撑光学系统,并使其与地面保持稳定的位置和方向。

赤道仪是天文望远镜的定位仪器,它能够将天体的赤道坐标转化为地平坐标,并使望远镜的光轴指向所观测的天体。

驱动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动力系统,它能够使望远镜跟随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观测。

电子系统是天文望远镜的控制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等组成。

计算机是天文望远镜的核心控制单元,它能够控制望远镜的运动和观测模式,并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控制器是天文望远镜的控制接口,它能够将计算机的指令转化为望远镜的动作。

数据采集器是天文望远镜的数据采集设备,它能够
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一、引言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而其光学结构是实现天文观测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介绍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主要光学元件1. 物镜物镜是望远镜光学系统的核心元件,负责收集和聚焦天体的光线。

它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构成,具有一定的焦距。

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和光收集能力,较大的物镜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多的光线。

2. 目镜目镜是望远镜中用于观察物体的光学元件。

它通常由凸透镜组成,可以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使观测者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细节。

目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观测到的物体的大小。

3. 次镜在一些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之间还设置了一个次镜,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

次镜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构成,可以提高观测的放大倍数。

三、光路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通过透镜折射光线实现观测的。

光线从天体进入望远镜的物镜后被折射,经过目镜放大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形成清晰的图像。

折射望远镜的光路相对简单,适用于较小的天文观测。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通过反射镜反射光线实现观测的。

光线从天体进入望远镜的物镜后被反射到次镜上,再经过次镜反射到目镜,最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相对复杂,但由于可以避免透镜的色差问题,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四、附加光学元件除了主要的光学元件外,天文望远镜还可以配备一些附加的光学元件,用于改善观测效果或实现特定的功能。

1. 滤光器滤光器可以选择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屏蔽其他波长的光线。

通过使用滤光器,观测者可以选择特定的波段进行观测,例如太阳黑子观测中使用的Hα滤光器。

2. 相机相机是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子图像的设备。

天文望远镜配备的相机可以使观测者通过电子显示屏观察天体图像,也可以将图像保存下来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3. 自动跟踪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可以使望远镜自动追踪天体运动,保持天体在视野中的稳定。

这样观测者无需手动调整望远镜的方向,更方便地进行观测。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光学和检测技术。

首先,望远镜的主要部分是光学系统,包括镜筒、镜头、镜片和反射器等。

光学系统用于聚集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将其聚焦到焦平面上。

其中,望远镜的镜筒起到固定和保护光学系统的作用,镜头和镜片则用于折射和聚焦光线,反射器则通过反射光线来实现聚焦。

在焦平面上,望远镜还配备了检测器,主要包括光电探测器、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

这些检测器通过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对天体的观测记录。

光电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子转化为电荷,CCD和CMOS则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子转化为电荷,并将电荷储存和转移至相应的像素点。

其次,望远镜还常常配备了导向系统和跟踪系统。

导向系统用于精确对焦光学系统,使其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而跟踪系统则用于追踪天体的运动,保持天体在焦平面上的稳定位置。

导向系统通常包括自动射电望远镜、自动定位望远镜和自动对焦等技术,而跟踪系统则采用回路反馈和星表等技术来实现。

再次,望远镜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检测器记录的电信号,我们可以得到图像和光谱等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去噪、校正和处理等操作,使得观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为了更好地分析观测到的数据,还需要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模型等工具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研究结果。

总结起来,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学聚焦、检测器记录和数据处理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协同工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天体,从而加深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物镜是天文望远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组件。

它通常由一块透明的玻璃或晶状体制成,有一面是凸面的,被称为曲面。

物镜的曲面可分为球面和非球面两种类型,并根据所构成的曲面类型而形成球差和像差。

球差是由于球面物镜曲率的不完美而引起的,它使离轴点的光经过物镜后会聚或发散,导致像的不清晰。

像差则是由于非球面物镜的形状不完美而产生的,它使光经过物镜后不能同时聚焦于一个点上。

因此,为了减少球差和像差,制造物镜时需要使用复杂的设计和加工技术。

目镜是天文望远镜中的另一个重要光学组件。

它通常由一块小巧的凸透镜或凹透镜构成,用于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像。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和理解天体的细节。

其放大倍数取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曲率和它距离物镜的距离。

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点调节装置在天文望远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个装置通常包括一根称为焦点之轴的转动杆,用于调整目镜的位置。

通过移动目镜的位置,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聚焦点,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特别是对于远离视网膜的目标,如星系和恒星,由于它们的位置通常不同,所以我们需要调整焦距以便观察和成像。

此外,天文望远镜还包括一些附加的光学组件,例如滤光镜和红外过滤器。

滤光镜用于屏蔽或增强特定波长的光,以便更好地观测一些特定的天体或现象。

红外过滤器用于阻止或减少红外辐射的进入,以保护望远镜内部的光学部件。

总体而言,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是利用物镜收集并聚焦远距离的光线,并通过目镜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像以便人眼观察。

正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减少球差和像差,并使用焦点调节装置来调整焦距,以便针对不同的目标观测和成像。

附加的光学组件可以进一步改善观测效果,以满足不同观测需求。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

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根据光学原理,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这就是焦点。

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

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O=物镜 E=目镜 f =焦点 fo=物镜焦距 fe=目镜焦距 D=物镜口径 d =斜镜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 90 度反射的平面镜。

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

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別讨论:折射望远镜的优点1.影像稳定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彗像差矫正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Coma)。

3.保养主镜密封,不会被污垢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 1.色差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

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了。

2.镜筒长。

为了消除色差,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径计算,便是七呎半长,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价钱贵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

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反射望远镜的优点1.消色差。

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镜筒短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

短的镜筒操作力便,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价钱便宜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的缺点1.遮光。

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而对角镜支架又产生绕射,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星发射出来的光线。

可以利用焦比八至十的设计减低遮光率。

天文望远镜原理资料

天文望远镜原理资料

天文望远镜原理资料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基于透镜或反射器的光学原理。

透镜望远镜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头,将光线通过折射聚焦到焦点上。

反射望远镜使用曲面改变光线的方向,并通过反射镜聚焦光线。

这两种原理都是基于几何光学的原理,利用光线的路径和特性来实现焦距和放大效果。

在天文望远镜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焦距。

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和视场角。

通常,高焦距的望远镜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较窄的视场角,适合观测较小和较遥远的天体。

相反,低焦距的望远镜则具有较低的放大倍率和较宽的视场角,适合观测较大和较近的天体。

在透镜望远镜中,光线首先通过物镜,然后被目镜放大观察。

物镜是一个大直径的透镜,它收集和聚焦光线到焦面上。

目镜是一个小直径的透镜,它放大焦面上的图像,使其可见。

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可以观测到较亮的天体,并且图像比较清晰。

然而,由于透镜的制造和组装难度较大,所以对于大直径的物镜,透镜望远镜往往较为昂贵。

反射望远镜使用的是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光线首先通过一个孔径较小的主镜,然后被一个小镜(称为二次镜)反射到便于观测的位置。

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可以制造大直径的主镜,因为反射镜相对较易制造。

因此,大型天文望远镜几乎都是使用反射望远镜。

此外,反射望远镜的设计也可避免了由透镜引入的像散等光学缺陷,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特殊类型的望远镜,例如干涉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

干涉望远镜利用多个小口径的望远镜组合成一个大口径,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X射线望远镜使用反射镜代替透镜来引导和聚焦X射线,以便观测高能宇宙射线源。

射电望远镜使用特殊的天线和接收装置来收集和检测射电波,以研究宇宙的射电源。

天文望远镜的应用范围很广。

通过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们可以观测和研究星系、行星、恒星、星云等天体。

通过观测天体的光谱和辐射特性,天文学家们可以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等重要问题。

望远镜的综合性能往往决定了观测结果的质量和精度。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

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测天体的仪器,其成像原理是通过光学系统将远处天体的光线聚焦在焦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几何光学原理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首先,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物镜是天文望远镜的主镜,其作用是将远处天体的光线聚焦在焦平面上。

物镜一般采用抛物面或者球面,其曲率半径和抛物常数的选择决定了物镜的成像质量。

目镜是观测者用来观测物镜成像的光学系统,其作用是放大物镜成像,使观测者能够清晰地观测到天体的细节。

其次,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

当远处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物镜后,会在焦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像。

焦平面是一个平面,其位置取决于物镜的焦距和光线的入射角。

当焦距较短或者光线的入射角较大时,焦平面的位置会相应地向物镜移动。

目镜放置在焦平面上,通过目镜可以观测到清晰的天体像。

最后,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还涉及到光学系统的调焦和对焦。

调焦是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使得焦平面上的像清晰可见。

对焦是指调整目镜的焦距,使得观测者能够清晰地观测到天体的细节。

调焦和对焦是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观测者能否观测到清晰的天体像。

综上所述,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和几何光学原理的,通过物镜将远处天体的光线聚焦在焦平面上,再通过目镜放大成像,使观测者能够清晰地观测到天体的细节。

调焦和对焦是天文望远镜成像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观测者能否观测到清晰的天体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

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

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天文望远镜是现在天文学最基本的仪器,也是广大天文普及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必备的观测工具,所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基础知识可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根据物镜的结构不同,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称为折反射望远镜。

往往有的天文爱好者买了一块透镜,以为这就解决了望远镜的物镜问题。

其实,一块透镜成像会产生象差,现在,正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大都由2~4块透镜组成。

相比之下,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可分为牛顿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等。

一般说来,对天文普及工作,特别是对观测经验不足的爱好者来说,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物镜又需经常镀膜,维护起来也麻烦。

折反射望远镜是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

天体的光线要受到折射和反射。

这类望远镜具有光力强,视场大和能消除几种主要像差的优点。

这类望远镜又分施密特系统、马克苏托夫系统和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等。

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折射天文望远镜对于天文普及工作和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仪器。

二、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在天文观测的对象中,有的天体有视面,有的没有可分辨的视面;有的天体光极强,有的又特微弱;有的是自己发光,有的是反射光。

观测者应根据观测目的,选用不同的望远镜,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说来,普及性的天文观测多属于综合性的,要考虑“一镜多用”。

选择天文望远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学性能。

口径--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相对口径--指物镜的有效口径和它的焦距之比,也称为焦比,常用A表示;即A=D/F。

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5。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工具,它通过收集、聚焦和增强光线,帮助天文学家观测和研究远在地球之外的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包括光学原理、电子学原理和机械原理。

一、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

它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收集光线,使之聚焦于焦平面上。

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质量对望远镜的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1. 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利用透镜将光线折射,收集并聚焦在焦平面上。

透镜的弧面能够弯曲光线,使其发生折射,并将其聚焦到焦点上。

观测者通过活动焦面上的接收器或摄像机来获得图像。

2. 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则使用反射镜来收集和聚焦光线。

反射镜位于光路的中间位置,它将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上,然后观测者使用适当的接收器来获取图像。

二、电子学原理除了光学原理,现代天文望远镜还依赖于电子学原理来改善成像效果和观测效率。

1. 光电探测器天文望远镜会配备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CCD)或光电倍增管(PMT)。

这些探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并使之可视化或数字化处理。

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对观测结构细节和暗弱天体的可见性至关重要。

2. 图像增强技术天文望远镜还可以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如图像放大、滤波处理和图像叠加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观测者更清晰地看到天体的细节,从而提高观测效果。

三、机械原理望远镜的机械结构也对其性能和使用体验产生影响。

1. 导轨和驱动器天文望远镜通常配备导轨和驱动器,以便观测者可以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和定位望远镜。

导轨和驱动器的平滑性和精确度会影响观测者的定位和跟踪准确性。

2. 自动对焦一些现代天文望远镜具备自动对焦功能,能够根据观测者的需求或自动检测到的条件来调整焦距,以确保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总结: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涉及光学、电子学和机械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收集、聚焦光线,再结合光电探测器和图像增强技术来提高成像质量和观测效果。

天文望远镜基本原理

天文望远镜基本原理

天文望远镜基本原理
天文望远镜可以通过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将光线聚集到焦点上,使得观察者能够看到遥远天体的细节和结构。

具体来说,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如下:
1.焦点原理:所有经过球形镜面反射或折射的平行光线,都会被聚集到一个点
上,这个点就是焦点。

在望远镜中,将光线聚集到焦点上,就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图像。

2.反射原理:望远镜中常用的反射镜,是一种球形的镜面,可以将光线反射到
一个焦点上。

其工作原理是先将光线聚焦在反射镜上,再由反射镜反射光线,使其聚焦到焦点上,形成图像。

3.折射原理:望远镜中的透镜,可以将光线折射,使其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工作原理是利用透镜的凸面或凹面,将经过它的光线折射,使其聚焦到焦点上。

4.放大原理:望远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放大远处的物体。

放大倍数由望远镜
的焦距、物镜直径和眼镜焦距等因素决定。

以上就是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利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例如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卡西格林望远镜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8年建成的辛辛那提天文台折射望远镜影像。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一种使用透镜做物镜,利用屈光成像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最初的设计是用于侦查和天文观测,但也用于其他设备上,例如双筒望远镜、长焦距的远距照像摄影机镜头。

较常用的折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两种形式:即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其优点是成像比较鲜明、锐利;缺点是有色差。

发展历史折射镜是光学望远镜最早的形式,第一架实用的折射望远镜大约在1608年出现在荷兰,由三个不同的人,密德堡的眼镜制造者汉斯·李普希和杨森、阿克马的雅各·梅提斯,各自独立发明的。

伽利略在1609年5月左右在威尼斯偶然听说了这个发明,就依据自己对折射作用的理解,改进并做出了自己的望远镜。

然后伽利略将他的发明细节公诸于世,并且在全体的议会中将仪器向当时的威尼斯大公多纳托展示。

伽利略也许声称独立地发明了折射望远镜,而没有听到别人也做了相同的仪器。

折射望远镜的设计架折射望远镜有两个基本的元件,做为物镜的凸透镜和目镜,折射望远镜中的物镜,将光线折射或偏折到镜子的后端。

折射可以将平行的光线汇聚在焦点上,不是平行的光线则汇聚到焦平面上。

这样可以使远方的物体看得更亮、更清晰和更大。

折射望远镜有许多不同的像差和变形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修正。

伽利略式望远镜与伽利略设计出来的原始形式相同的望远镜都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他使用凸透镜做物镜,和使用凹透镜的目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影像是正立的,但视野受到限制,有球面像差和色差,适眼距(eye relief)也不佳。

开普勒式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是开普勒改善了伽利略的设计,在1611年发明的。

他改使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而不是伽利略原来用的一个凹透镜。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从目镜射出的光线是汇聚的,可以有较大的视野和更大的适眼距,但是看见的影像是倒转的。

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更高的倍率,但需要很高的焦比才能克服单纯由物镜造成的畸变。

(约翰·赫维留建造焦长45米的折射镜。

)这种设计也使用在显微镜在焦平面上(用于测量被观测的两个物体之间角距离的大小)。

消色差折射镜消色差的折射镜是在1733年由一位英国律师切斯特·穆尔·霍尔发明的,虽然专利权给了另一位独立发明的约翰Dollond。

这项设计使用两片玻璃(有不同色散度的"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做物镜,降低了色差和球面像差。

两两片玻璃的每一个面都要抛光,然后组合在一起。

消色差透镜可以让两种不同波长(通常是红色和蓝色)的光,都能聚焦在相同的焦平面上。

高度消色差折射镜高度消色差折射镜使用特别的材料,特别低色散度的材料,来制造物镜。

他的设计能让三种不同的颜色(通常是红色、绿色和蓝色)汇聚在相同的焦平面上,颜色的残差错误(二级光谱)比消色差透镜少了一个数量级。

这种望远镜的主镜是萤石或超低色散(ED)玻璃的透镜,产生非常清晰没有色差的影像。

这种望远镜在业余天文望远镜的市场中是非常高价值的产品。

高度消色差折光镜的口径已经可以做到553毫米的直径,但多数仍在80~152毫米之间。

技术的考量折射望远镜曾经因为高度残余的色差和球面像差而饱受责难,短焦的情况比长焦的更为严重。

一架4英吋F/6的消色差折光镜,仍可能出现不能忽视的彩色的散述现象(通常会有紫色的光晕在明亮的天体附近),而4英吋F/16的就只会有少许的色散。

在非常大口径的折光镜,还有镜片沉陷的问题,这是重力使玻璃变形的结果。

玻璃的瑕疵是更进一步的问题,被困在玻璃内的空气气泡或条纹。

另外,玻璃对某些波长是不透明的,即使是可见光也会在进出接口与穿透时因吸收和折射而黯淡。

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可以因为改用反射镜而消除或降低,而且还可以制造更大的口径.值得推崇的折射望远镜叶凯士天文台(100cm)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座落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威廉斯湾,附属在芝加哥大学,于1897年由乔治·埃勒里·海耳创立,并获当时大企业家查尔斯·耶基斯(Charles T. Yerkes)资助。

该天文台圆顶内有一枝40英吋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由光学大师克拉克(Alvan Clark)建造,与天文台一起落成启用,直到现时为止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该天文台还有两枝40英吋和24英吋口径的反射望远镜。

叶凯士天文台的研究课题包括星际物质、球状星团的形成、红外线天文学和近地天体。

该处同时存在一个大小相当的工程中心,专门研制和修理科学仪器。

许多声名显赫的天文学家,如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爱德温·哈伯和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等,几乎都是终身在此尽其职业。

不过由于天文台位置近海、经常多云而的不好观测条件,再加上附近越趋严重的光害,天文台已失去其原有作用。

面对研究产率低,以及每年30万美元的维护经费,芝加哥大学虽多年提供经费,但因美国每年的科研补助款逐年减少,芝加哥大学须自筹经费,否则需被迫放弃天文台。

瑞典太阳望远镜(100cm)瑞典太阳望远镜 ( SST)是口径1 米的望远镜,座落在加那利群岛的拉帕玛岛Roque de los Muchachos 天文台,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太阳物理学会来管理。

它的主要元件是一片透镜,并且是全球第二大的折射镜。

SST是一架真空望远镜,意思是它的镜筒是真空的以避免来自内部空气的扰动破坏了影像。

这是太阳望远镜所特有的问题,因为收集的光线所汇聚的热会对经过的气体造成影响而破坏了影像。

从2005年起,它启用了调适光学系统,使它的影像是所有的太阳望远镜中最好的。

SST接替了SVST-瑞典真空太阳望远镜-的工作,那是一架口径47.5厘米的望远镜,在2000年8月28日除役。

利克天文台(91cm)利克天文台是世界上首个建于山顶的永久性台址,使用美国富豪詹姆斯·利克的遗产,建造于1876年至1887年间。

1887年,利克的遗体安葬在口径36英寸(91厘米)的折射式望远镜的基座下面,这台望远镜被命名为詹姆斯·利克望远镜。

1888年1月3日,利克望远镜开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直到1897年这一纪录才被叶凯士天文台打破。

1888年4月,利克天文台移交给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管辖,成为世界上首个建于山顶的永久天文台。

首任台长是爱德华·霍顿。

1898年,詹姆斯·基勒担任天文台的第二任台长。

随着圣荷西的日益繁华,光污染逐渐开始对天文台的观测工作造成影响。

1980年代,圣荷西的路灯全部改用低压钠灯,这种灯的灯光容易用望远镜上的滤光片去除。

为了感谢圣荷西在降低光害方面所做的努力,利克天文台发现的第6216号小行星命名为“圣荷西”。

巴黎天文台巴黎天文台(ObservatoiredeParis)位于法国首都巴黎,是法国的国立天文台,在巴黎、墨东、Nanay等地建有观测基地。

巴黎天文台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根据海军国务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的建议于1667年开始建立的,1671年完工,首任台长是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卡西尼,他曾在这里发现了土星的四个卫星(土卫八、土卫五、土卫四、土卫三)、卡西尼环缝、木星的较差自转、大红斑,解释了黄道光的成因。

1679年,巴黎天文台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天文年历,利用木星卫星的掩食帮助船舶测定经度。

1863年,天文台出版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图。

1913年9月,巴黎天文台用埃菲尔铁塔做天线,接收美国海军天文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精确测定了两地的经度差。

巴黎天文台还是国际时间局的所在地,直到国际时间局于1987年解散。

尼斯天文台 (76cm)罗威尔天文台 (24 in)塞波特天文和科学中心 (20 in, 8 in)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使用曲面和平面的面镜组合来反射光线,并形成影像的光学望远镜,而不是使用透镜折射或弯曲光线形成图像的屈光镜。

反射式望远镜所用物镜为凹面镜,有球面和非球面之分;比较常见的反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卡塞格林式反射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物镜。

通常使用的球面物镜具有容易加工的特点,但是如果所设计的望远镜焦比比较小,则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光学球面像差;这时,由于平行光线不能精确的聚焦于一点,所以物像将会变得模糊。

因而大口径,强光力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通常采用非球面设计,最常见的非球面物镜是抛物面物镜。

由于抛物面的几何特性,平行于物镜光轴的光线将被精确的汇聚在焦点上,因而能大大改善像质。

但即使是抛物面物镜的望远镜仍然会存在轴外像差。

反射望远镜的基本分类反射望远镜由于工作焦点的不同分为主焦点系统、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格里高里系统、折轴系统等,通过镜面的变换,在同一个望远镜上可以分别获得主焦点系统(或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

这些系统的焦点,分别称为主焦点、牛顿焦点、卡塞格林焦点、格里高里焦点和折轴焦点等。

单独用上述一个系统作望远镜时,分别称为牛顿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格里高里望远镜、折轴望远镜。

大型光学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天体物理研究,特别是暗弱天体的分光、测光以及照相工作。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通常利用一个凹的抛物面反射镜将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后反射到位于镜筒前端的一个平面镜上,然后再由这个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外的目镜里,这样我们便可以观测到星空的影像。

优点由于反射镜的造价要比透镜低的多,因此对于大口径的望远镜来说,经常做成反射式的,而不是笨重的折射式。

便携式设计的反射望远镜,虽然镜筒只有500mm,但焦距却可以达到1000mm。

牛顿式反射镜的焦比可以达到f/4到f/8,非常适合观测那些暗弱的河外星系、星云。

有些时候用这种望远镜观测月亮和行星也是很适合的。

如果要进行拍照,使用牛顿式望远镜时非常好的。

但是使用起来要比折反式望远镜要麻烦一点。

牛顿式结构可以很好的会聚光线,在焦点处得到一个非常明亮的像。

缺点开放的镜筒式的空气可以流通,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成像的稳定度,而且一些尘埃会随着流动的空气进入镜筒并附着在物镜上,长此以往会破坏物镜表面的镀膜,使其反射力下降。

由于这种结构的物镜比较容易破裂,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倍加小心。

对于偏轴的光线,牛顿式望远镜会产生彗差。

这种结构的望远镜不适合于对地面景观的观测。

通常牛顿式望远镜的口径和体积都比较大,因此价格也比较昂贵。

由于加了一个二级平面反射镜,所以会损失一些光线。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史折射望远镜产生的像差,主要是因为光线通过透镜以后再聚焦而产生的,那么能不能不通过透镜折射后聚焦而通过镜面的反射而聚焦成像呢?为此英国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牛顿首先提出用一定形状的反射镜,也可以把平行光线会聚在一起而聚焦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