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管理体制_在变迁中重建_程又中
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结构变迁中的新治理.doc
一是乡村大量中青年人口的外出直接导致乡村社会人口结构的日趋空心化。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把乡村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吸引走了,留下的是大量处于人口结构“两端”的儿童与老人。
人口结构的两极化和空心化,将导致乡村社会建设的严重乏力和乡村有生力量的严重匮乏。
二是城市文化的不断侵入使得传统的乡村文化结构日益复杂化。
传统的乡土文化遭受到了现代城市文化的严重侵蚀,所谓的新的城市文化实际上在乡村社会中成为“无根的文化”,而原有的传统乡土文化又在逐步地走向消解,新旧文化的同存局面使得乡村文化结构日益复杂化,文化认同难以达成。
三是乡村工业化使得农村职业结构不断异质化。
工业化浪潮向乡村的推进逐步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同质性职业结构,乡村内部职业由原来相对单一的种养殖业等传统的农业职业形态开始走向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移到非农职业领域,乡村职业形态由此走向了多样化,职业结构异质化趋向不断加强。
四是乡村阶层结构不断分化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
乡村职业结构异质化的同时,乡村的阶层结构也开始产生了分化。
传统的农民阶级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雇工、私营企业主、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等不同的阶层,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发展取向可能完全不同。
五是乡村社会组织的匮乏导致乡村权力结构单一且非均衡性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各类组织的发展“行政化”色彩较浓,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建设严重滞后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使得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不仅单一化,而且一直处于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中,乡村自治难以真正实现。
二面对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笔者认为,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运动,不失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新路径。
农村社区建设是将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与成就延伸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平台,也是当前深化新农村建设、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新量标。
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城乡之间的和谐与稳定,使农村社区达到“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村民驻足、以优质的服务满足村民需求、以丰富的活动引导村民参与、以完善的功能提高村民素质”的良好效果。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改革与创新。
这场改革旨在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新需求,推动社区自治与规范化建设,为农村社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Ⅰ.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中找到答案。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经济日益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
因此,改革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迫在眉睫,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Ⅱ.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要推动社区自治,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提升。
其次,要规范社区管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提升农村社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Ⅲ.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改革可以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善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改革可以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育新型社区组织形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Ⅳ.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推动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社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推动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Ⅴ.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由于农村社区管理相对薄弱,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较低,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其次,由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挑战,需要时间和政策引导来逐步完善。
最后,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变迁中重建
程又 中 李增元
: | =
摘要 :新 中国成立后 ,我 国农村社 区管理 体制经历 了公社制 、村民 自治 两次大 的历 史变迁。 3前 内外力量变化推动农村社 区形态及性 质变迁 ,使社 区管理体 制再 次处于变革的十字路 口。多
答的问题 。
社 区管理体制强调的是社 区管理 的组织架构及 由此
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性 质。 我 国农村社 区管理体 制的产 生与运行经历了一 个历史演进过程 。我国历史上 ,民国前国家对基层
社会 的控 制力是 相当有 限的 ,较 长时间是 “ 王权止
于 县政” 。历经几 千年 的历史发展 ,直到新 中 国成 立后 .国家才真正建立起 由行政权力延伸所形成 的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它 以外在强制力量建构起 了控 制基层 社会的体制基础 。15 年 8 ,为加快农村 98 月
的后遗症 . “ 乡政村治 ”中的关系 尚未理顺 ,乡级 政府职能转 变不尽人意 .乡镇政 府财政短缺 .村 级 组织 涣散 ,农 民的公 共服 务需求 未得 到充分 满足 。 与此 同时 ,自新 世纪开始 , “ 国 已进入经济社会 我 快速发展和改革攻 坚 的关键 阶段 ,农村社会正处 于 从半封闭 向全 面开放 、从 然经 济 向市场经济等 深
制 的运作 过程 中,国家是 通过行政命令 的方式逐级 下达 目标 、计划和任务 的 ,而乡镇政府在 国家政权
体 系 中 居 于 基 础 和 末 梢 地 位 ,这 样 就 形 成 了 所 谓
“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的局 面。⑥由此所产生 的 “ 乡政村 治”管理格局 也逐步发生扭 曲 .乡村社 会 自主性 空 间被严 重 挤压 ,乡村 治 理呈 现 内在 紧 张 。2 世纪初 ,税费改革开启 了我 国乡村 治理体制 l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社 区治理事务类别化与权责明晰化的同时, 有助于基层权力的有效制衡 与组织架构的优化整 合, 实现 社 区有 效 治理 。
关 键词 : “ 村改居 ” 社区 ; “ 政社分离” ; “ 政经分离 ” ; 社 区治理
中图分 类号 : C 9 1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1 1 0 1 ( 2 0 1 6 ) 0 6 - 0 0 2 8 - 0 6
t i o n a l i t y i n t e r ms o f c o mmu n i t y f o m ,b r e i n g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ur r a l a n d u r b a n,mo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e s i d e n t s a n d t h e c o mp l e x i t y o f c o mmu n i t y g o v e r n a n c e,a n d t h e r e f o r e be c o me t h e f o c u s o f t he i nn o v a t i o n o f c o mmu ni t y g o v e na r n c e i n g r a s s r o o t s l e v e 1 .I n u r ba n c o mmu ni t i e s o ig r i n a t i n g f r o m ur r a l v i l l a g e s,t h e d e f e c t s i n t h e f o m e r r mo d e o f g o v —
c i a l t r a n s i t i o n,r e s u l t r f o m t h e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s e c o mmu n i t i e s a r e c h a r a c t e iz r e d b y t h e i r t r a n s i -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治理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乡村治理的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转变过程。
乡村治理的变迁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政策制度、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结果。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有效治理路径。
所以,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变迁出发,探讨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一、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乡村治理是指乡村社会对乡村事务的自我管理和社会治理活动。
在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主要是依赖宗法制度,通过家族、乡贤等群体进行自我管理和社会治理。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乡村治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在改革开放初期,乡村治理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
1982年,中国开始进行土地承包改革,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了稳定的土地资源,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城乡发展差距、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等问题成为了乡村治理的新挑战。
3.当前,我国乡村治理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要求加强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二、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乡村治理的变迁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而选择有效的治理路径,将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成效和未来发展。
那么,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政府引领和部门协同。
政府是推动乡村治理变革的主体,应当发挥政府在农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统筹协调、激励约束等方式,推动各部门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转变。
2. 引导农民自治和自我管理。
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应当从政府导向向公民自主转变,鼓励农村社会组织、乡村居民自治组织等发挥更大作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达到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胡振光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8)006
【摘要】“村改居”社区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社区类型,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有着社区形态的过渡性、生活场域的二元性、居住人口的流动性和社区管
理的复杂性等特征,因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村改居”社区,“党政经”一体的“混合型”传统组织架构这一弊端,造成党组织权威弱化、自治组织地位虚化、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异化,引发社区治理失序.以“政社分离”、“政经分离”为
标志的治理改革,让社区组织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在推动社区治理事务类别化与权
责明晰化的同时,有助于基层权力的有效制衡与组织架构的优化整合,实现社区有效
治理.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胡振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与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座谈会观点综述 [J], 李利平
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视角下基层治理体制的创新与变革\r——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村改居\"社区为例 [J], 张雪峰
3.村改居社区公共性治理机制重构研究——基于四川省某市H社区的个案分析 [J], 黄成亮
4.村改居社区的空间重构与整合——以三里社区为研究个案 [J], 杨荣;吴玲
5.式微与重构:后城中村时代“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的社会学阐释——以日照市
3社区为例 [J], 尹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研究述评
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研究述评摘要:近年来,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针对学者们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的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历史变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意义、对策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作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社会转型;创新;述评农村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召唤。
近年来,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针对学者们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作简要的述评。
1 农村社会管理基本内涵的阐释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考察视角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李学举(2005)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到农村社会管理,阳信生(2008)认为“是指各级政府、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法管理农村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节农村收入分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俞可平(2000)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的治理与善治理论,主张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的路径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一、农村社区管理现状的挑战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其次,农村社区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架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此外,由于农村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社区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因此,农村社区管理需要创新与改革。
二、提升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要提升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首先,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加强与高校合作,引入相关专业人才,提升农村社区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农村社区管理的有效组织架构构建农村社区管理的有效组织架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明确农村社区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决策与执行分离的机制。
其次,设立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由各方利益相关者组成,共同参与决策和监督。
此外,建立农村社区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
四、强化农村社区管理的专业化运作要强化农村社区管理的专业化运作,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首先,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果。
其次,培养农村社区管理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此外,加强对农村社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推进农村社区管理的科技应用推进农村社区管理的科技应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农村社区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精准度。
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此外,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信息的安全保护,提高管理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六、优化农村社区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优化农村社区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首先,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居住和生活的质量。
其次,加大对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乡村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合力来协调、管理和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过程。
乡村治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等。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乡村治理也发生了一系列变迁,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表现为政府在农村管理中的角色转变。
过去,政府在乡村的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有参与。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农民自主权的增强,政府的角色被逐渐转变为促进和服务。
政府转变为提供公共资源和服务、制定规则和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色,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方式。
乡村治理的变迁还表现为社会组织参与的增加。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决策、提供服务和资源、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等方式,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乡村治理的变迁还表现为农民个体自主权的增加。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民的自主权得到了增强。
农民可以依法自主选择经营方式、种植作物和养殖方式;可以自主决策农田流转和土地利用;可以自主参与决策并管理自己的村庄事务。
农民个体的自主权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农村治理的效能和公正性。
为了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条路径。
要积极发展乡村社会组织。
乡村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代表农民的利益,提供服务和资源,增强乡村自治能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乡村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加强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建设。
乡村基层治理体制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和基础。
需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委会的选举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政府要提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能力和素质。
电大专科《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
社区服务与管理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题2分,共20分)1.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2。
“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 ) .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鲁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C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4.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B )。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
A.2年B.3年C.4年D.5年6.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 )。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C.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 )。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B.农村“五保对象"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D.城市社区居民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B.居住物业C.工业物业D.其他用途物业9.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 A )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A.过程说 B.方案说C.运动说 D.方法说10.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C )理论基础上的。
农村社区认同:在管理体制变迁中实现重塑
一
、
构 建现 代农 村社 区认 同的现 有理 论模 式
引导社区认 同、 育社群 共 同体 等具有 代表 性 的几 种模式 , 培 对于现代农村社 区认 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社区公共性重塑论 .
早在 18 87年 , 国社会 学家滕 尼斯就 指 出, 区是 “ 德 社 基
于一定的地域边界 、 责任边 界 、 具有共 同的纽带联 系 和社 会 认同感 、 归属感 ” ④的社会生 活共 同体 ,人们在共 同体 里与 “ 同伙 一起 , 从出生之时起 , 就休戚 与共 , 同甘共苦 ” , 同 的 共 情感 关怀维 系着 人们 对社 区的认 同。在 中 国传统 社 会 , 血 缘、 、 宗法 礼俗规范 等是 维系社 区认 同的重要纽 带 , 溟 曾 梁漱 指出 ,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 ” 私 的社会 , 以伦理组织社会 。
费孝 通也 指出 , 血缘及家族关系是构造基 层社 区认 同的重要 基础。 ④然而 , 作为社会 的微观 基础 , 在历 史发 展 中, 区并 社
在现代社会 中, 个体对群体 的认 同趋 向于 以个 体 自由为
基础 , 公共价值 的形成建立 于对个体 自由的充分尊 重。有学 者指 出, 如果个人 只是 为了 自我利益而 参与 , 么社群将 缺 那 乏公益精神 、 我 牺牲精 神 、 自 荣誉感 以及所 有使社 群更 有价
的形成提供 了重要 的经验借鉴。从总体上看 , 的历 史时期 , 在新 结合农村社会发展 的现 有实情 , 新社 区管理体 制 创
是促进现代农村社 区认 同形成 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 农村社 区认 同; 新特征 ; 管理体制创新 ; 重塑 中图分类号 :9 2 8 C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2 1 ) l 03 5 10 -0 5 (0 2 O—0 9 —0 1 考 , 出重塑社 区公共性 、 提 文化重建促进社 区认 同 、 共服务 公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_在变迁中重建_程又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有序治理,国家在农村地区先后建立起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村民自治管理体制两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无可置疑的是,这两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对推动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农村的形态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也在发生系列性的调整,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即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对新时期的农村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的确,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迁已经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冲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已经处于再次转型的边缘。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演进逻辑及趋势如何,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又应该如何重建,是学界亟须回答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进轨迹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关于社区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学者指出,“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机构为了实现一定的社区发展目标和社区工作规划,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管理原则实施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要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区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社区管理实施的组织结构、权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
”①大体上,社区管理体制被学界界定为组织结构、权限配置、管理方式等诸多内容的总和。
笔者认为,社区管理体制是阐释社区管理理念、落实社区管理内容、实现社区管理目标的基本架构,其组织架构性特征更为明显,它是管理主体为实现对社区的有序管理所形成的健全组织架构及由组织架构所反映出的权力特征及管理性质。
因此,笔者在此所探讨的社区管理体制强调的是社区管理的组织架构及由此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性质。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产生与运行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
我国历史上,民国前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是相当有限的,较长时间是“王权止于县政”。
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才真正建立起由行政权力延伸所形成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它以外在强制力量建构起了控制基层社会的体制基础。
关于基层治理与基层民主的文献综述
关于基层民主的文献综述摘要:城乡基层是国家社会管理的最低层次,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群众社会生活的最初领域。
基层治理的完善和基层民主的实现将直接有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许多学者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文就将对2009年至2010年4月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阐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基层治理基层民主村民自治多元主体基层是在国家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区域。
目前由于研究目的的差异,不同的学者对于基层的外延和内涵理解不尽相同,但是从可操作化的层面来看,普遍的观点认为基层在地域外延和等级层次上是指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
这个区域是国家与社会的“交接区”,国家通过这个“交接区”来达到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一过程中涉及的问题也就属于基层政治的范畴。
但是为了梳理方便,本文主要以乡村基层治理和民主作为综述的主线。
一、发展历程由于研究侧重点的差异,不同的学者将基层政治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徐勇从民主发展的特点出发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的动员式民主与政治整合时期。
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2009年的参与式民主与政治整合时期。
[1]程又忠和张勇以政府的责任转变为线索将建国以来基层治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主建政时期,主要是指1949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
该时期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权。
第二阶段是政社合一时期,主要是指1958年至1980年这段时间。
该时期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对城乡基层进行强制性整合和控制。
第三阶段是基层自治时期,主要是指1982年至2002年,该时期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实现对基层的有效管理,同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要责任。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是社会建设与治理时期,政府开始转变职能承担起向基层提供基本服务的责任。
[2][1]徐勇.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9(6)[2]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J〕.社会主义研究,2009(4)柳红霞和李增元按照我国税费政策的走向阐述了乡村民主的发展。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作业一(1、2章)一、单项选择1.德国社会学家()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3.()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
C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D.美国学者法林4.()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
AA.美国学者法林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D.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5.1989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CA.联合国开发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A.1989年B.1998年C.1988年D.1978年7.学者()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 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鲁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8.学者()在《新的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一文中,对学界的不同说法进行了梳理,提出有关"治理"的六种不同用法。
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路径探析论文
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路径探析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迁的转型时期。
为了实现肥西县加快发展、统筹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重构治理结构,完善治理制度,确保基层从管理到治理的顺利转型,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生活共同体尤为重要。
一、肥西县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自治民主流于形式尽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市、县有关文件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依法定程序进行选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肥西县有些农村社区为了图方便、省事,仅由极少数党员干部内定甚至指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提名村民委员会候选人时,党政组织采取各种办法指定村民提名自己的“意中人”作为村民委员会的候选人,或者劝说竞争对手退出选举放弃竞选,在投票选举时,变相的委托投票、户代表投票,不公开计票,不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的现象仍有发生。
一些在民主选举方面堪称典范的农村社区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也常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出现民主选举的干部办事不民主的现象:在决策上不民主,依然由少数村民委员会成员说了算;在民主管理不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形同虚设,或者干脆不设;在民主监督上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全部由村委会干部的心腹组成,监督小组成了掩护小组。
(二)家族势力抬头在乡村政治社会生活中,家族势力历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家族势力增加了村民自治的难度,因为在村委会选举中,人数众多的家族势力往往决定了选举的结果,村中大姓的村民容易当选,而有能力、素质高的少数姓的村民落选的情况并不鲜见,产生的村干部绝大多数成为家族利益的代言人,在村委会行使自治职能的过程中,自然倾向于维护本家族利益,甚至为此而牺牲国家利益,或者对非本族村民在管理上区别对待,影响村民自治组织应有的公正性,从而可能使得村民自治发生变异。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及解析
社区治理综合练习一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化的分别。
A.腾尼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B )。
B.美国学者华伦3.1989年,( 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C.世界银行4.学者( A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詹姆斯﹒N﹒罗西瑙5.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B )。
B.政治领导6.政府机构具有扩张本性已被( B )所证明。
B帕金森定律7.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
B.3年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 B )选举产生。
B.村民直接9.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B )。
B.农村“五保对象”10.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靠( A )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区: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地理社区:是古老的社区概念,在人们的流动和技术手段不能超越地理空间限制之前,社区是地理社区。
3、身份利益社区:不一定是以地理为基础,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性社区等。
4、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区的定义和基本要素社区定义;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村改居”社区秩序:断裂、失序与重建
“村改居”社区秩序:断裂、失序与重建
吕青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过程中拆“村”建“居”形成的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外力推动阻断了原有社区秩序的延续,共同体被拆散.新秩序的建立又因政府过度介入和行政管理方式的作用导致政府、市场、社区边界不清,缺乏主动参与的居民无共同体意识,整合社区居民成为问题,新旧矛盾的交织和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居民利益分化,容易引发冲突.反思政府在“村改居”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释放空间于社会,形成社区为“社”、街道为“政”的职能分工和互动的管理格局,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才能构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新秩序.
【总页数】4页(P135-138)
【作者】吕青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
【相关文献】
1.价值失序与价值秩序的重建 [J], 陈青青
2.失序与再造:咸同兵燹与清水江流域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 [J], 李斌
3."村改居"社区秩序如何重建?——基于苏南的调查 [J], 吕青
4.社区关系重建和生活意义重塑——行动研究在村改居社区工作的运用 [J], 杨静
5.城中村社区:秩序生成、失序风险及治理进路 [J], 林志聪;王枫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有序治理,国家在农村地区先后建立起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村民自治管理体制两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无可置疑的是,这两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对推动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农村的形态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也在发生系列性的调整,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即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对新时期的农村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的确,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迁已经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冲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已经处于再次转型的边缘。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演进逻辑及趋势如何,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又应该如何重建,是学界亟须回答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进轨迹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关于社区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学者指出,“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机构为了实现一定的社区发展目标和社区工作规划,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管理原则实施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要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区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社区管理实施的组织结构、权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
”①大体上,社区管理体制被学界界定为组织结构、权限配置、管理方式等诸多内容的总和。
笔者认为,社区管理体制是阐释社区管理理念、落实社区管理内容、实现社区管理目标的基本架构,其组织架构性特征更为明显,它是管理主体为实现对社区的有序管理所形成的健全组织架构及由组织架构所反映出的权力特征及管理性质。
因此,笔者在此所探讨的社区管理体制强调的是社区管理的组织架构及由此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性质。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产生与运行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
我国历史上,民国前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是相当有限的,较长时间是“王权止于县政”。
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才真正建立起由行政权力延伸所形成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它以外在强制力量建构起了控制基层社会的体制基础。
1958年8月,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形成国家工业化发展有利的经济基础,国家出台了《关于在农村建立*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乡基层治理研究”(09JZD0025)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农村综合改革研究”(09JJD840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变迁中重建*程又中李增元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经历了公社制、村民自治两次大的历史变迁。
当前内外力量变化推动农村社区形态及性质变迁,使社区管理体制再次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
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演进方向,当前实践中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为社区管理体制的重建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借鉴。
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从基本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模式四个方面入手重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也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优化注入活力。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变迁;重建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5-0014-07政治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前期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其中“三级所有”指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体制,“队为基础”是指生产队是人民公社最基本的核算单位。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以权力高度集中、绝对服从为特征的科层制管理体制,党组织通过对稀缺资源的高度占有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高度控制,并以此建立起有效的政治动员机制。
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了一套系统运作的目标、机制、规则和价值评价标准。
②在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年代,这种社区管理体制模式曾一度成为国家政权实现统一指挥、统一口号、集体行动的重要保障。
然而,这种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国家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及广大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基础之上的,这种管理体制所带来的一体化、平均主义、效率低下、身份制的制度结构都为其自身解体埋下了伏笔。
首先,过分强调“一刀切”,制约了农民的自主性和乡村发展的多样性。
其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容易导致干群身份的固定化和体制化。
③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僵化、守旧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农村基层治理效率日趋下降,现实的生存需求迫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微观变革,并最终促使公社管理体制走向终结。
1980年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州市合寨村诞生,并以燎原之势在各地推广。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强调要在建乡的过程中设立村民委员会。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出台,标志着“乡政村治”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自此以来的较长时间内,村民自治成为乡村治理的实质主体。
④新的管理体制试图在赋予广大农民一定自主管理权的同时,通过外部行政权力的适度干预保障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
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治理层次和行政距离,体现于“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而在乡与村之间还存在着片区、管理区或办事处的地方,又实行“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管理区—乡、镇人民政府”虚四级管理体制。
⑤“乡政村治”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基于农村社会形势变化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它使农村基层社会逐步形成国家政权与乡村社区共治的局面,赋予了乡村社会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在总体压力型体制的运作过程中,国家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逐级下达目标、计划和任务的,而乡镇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末梢地位,这样就形成了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
⑥由此所产生的“乡政村治”管理格局也逐步发生扭曲,乡村社会自主性空间被严重挤压,乡村治理呈现内在紧张。
21世纪初,税费改革开启了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新一轮改革。
然而税费改革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后遗症,“乡政村治”中的关系尚未理顺,乡级政府职能转变不尽人意,乡镇政府财政短缺,村级组织涣散,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与此同时,自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农村社会正处于从半封闭向全面开放、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等深刻的社会变迁和转型之中。
随着农村社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就业方式、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⑦因此,“乡政村治”下的农村基层社会在转型期处于快速的变迁过程中,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运行受到冲击。
透过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建构及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最初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是国家单方意愿的选择,目的在于保障基层社会稳定并形成农业支持工业,工业优先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然而,这种管理体制是以国家强行打造的社区形态为基础的,而这种社区具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提出的“机械性团结”特征,是一种具有“蜂窝结构”的强制性社会整合。
从表面看来,通过权力打造的大社区虽然具有超级的稳定性,但实际上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因为权力自上而下的体制性嵌入依靠的是广大社员的献身热情,但低效的产出及刚性的社区体制束缚最终必将使社员的热情消耗殆尽。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微观变革,单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国家及社区双方力量共存下的“乡政村治”体制成为新时期的社区管理体制选择。
总体上来看,公社体制的解体及“乡政村治”体制的建立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现代化的过程,而民主政治是现代性在政治领域的展开。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微观变化,并开始产生出各类新兴社会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分化趋势也更加明显。
民主政治以理性沟通的手段保持了多元价值群体的和平共处,并以最低限度使用压迫性的政治权力、最大限度地依赖于公众的同意以及坚持个体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为公民在社会经济等领域内的冲突提供和平解决的手段,从而实现民族国家范围内差异群体的整合以及社会秩序的有效建构。
⑧“乡政村治”管理体制的运行与发展已经在探索将由社会分化所产生的多类主体力量纳入其轨道内,民主治理特征日益凸显出来。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分化将更为明显,社会利益结构将更加复杂化,将多元主体纳入新的治理制度框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也将成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演进的重要方向。
二、社区的嬗变及其对现有管理体制的冲击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区管理体制建构的基础。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建构与运行是基于农村特定社区形态的理性选择,它在保证国家政权稳固的前提下,融汇社区多方认同。
然而,作为基本社会单元的农村社区之内涵与形态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1887年,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认为,“社区”是基于一定的地域边界、责任边界,具有共同的纽带联系和社会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农民的流动性很小,超出家庭的公共事务大都与地缘有关,村庄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基本认同单位。
⑨它类似于滕尼斯所说的封闭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其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及宗族、礼教文化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成为维系社区存在的重要纽带,形成以家族和乡绅为主导、血缘及宗法为基础的社区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已经逐步消失。
建国后,“国家权力几乎垄断了全部社会资源,国家对社会的湮没,形成了国家权力无所不及与社会成员对权力高度依附为基本特征的‘国家全能主义’社会结构,国家通过政治的、行政的、强制性手段对原有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了重组。
”⑩在国家权力向农村社会腹地延伸的过程中,传统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逐步瓦解,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打造“政、经、社”高度合一的人民公社大社区,以支持国家工业化发展,又保持农村基层社会的超级稳定性。
这种社区具有国家政权控制下的封闭性与同质性。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内外力量的作用下,农村的蜂窝状社区形态开始发生变化。
与人民公社相比较而言,“乡政村治”时期的农村社区具有固定的行政地域边界、人员边界、经济边界、产权边界。
社区内的广大农民以土地产权集体所有为基础实现自我治理,村民的自主性、自由性得到较大的扩展,政府对社区也不再强制命令,而是监督与指导。
“乡政村治”时期的农村社区既是村民自我治理的公共空间,也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基本社会单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及社会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分化。
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当代中国农村社区已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状态,它已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问题的聚汇处和矛盾冲突的引发地。